元代科举与元代文学发展
科举制发展历程
科举制发展历程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被誉为“千古制度”。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隋朝,而最为完善和发达的阶段则是宋代。
下面将从隋朝开始,向大家介绍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隋朝是科举制的起源,当时的科举制度主要针对官员的选拔。
隋朝实行了明经科和明法科两种科举制度,选拔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和都官员。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在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起来,考试科目逐渐增加,考试内容广泛涉及经书、诗词、文章等。
唐朝的科举制发展了近30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宋代科举制的特点是讲究经史典籍的学习和考察。
宋代设置了明经、明法、明艺三种科目,其中明经科是主要的科目,考察学生对经史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此外,宋朝还发展了进士科和举人科,分别是选拔士人和普通百姓的科举科目。
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合格者可成为进士,进入官场担任高级官员。
举人科是次一级别的考试,合格者可以担任低级官员。
宋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实行了一千年左右。
元代是科举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元代的科举制度延续了宋代的模式,但却带有特殊的色彩。
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强调实际能力与学术能力的结合。
元代兼采儒释两家经典,且为了使考试更具实际意义,还增加了军事科目。
元朝的科举考试从各个方面考察官员的能力,选拔了一些有才能的人才。
明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设立了更多的科目和等级,提高了考试的难度,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沿用了元代的模式,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一些调整。
明代诗人文学才子甚多,不少名人都出自科举制度,充分证明了科举制的作用和价值。
清朝继承了明代的科举制度,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清代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由县级或州级官员组织,考察的重点是文化教育;会试由省级政府组织,考察考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殿试由朝廷主持,考察的是考生的才智和能力。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最著名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之一,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演变和改革。
这一制度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也使得许多人从中获得了晋升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一、元代科举制度改革在元代,科举制度经历了较大的改革和发展。
元初对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不高,但随着统治者的意识觉醒和对官员选拔机制的需求,科举制度逐渐得到了改革和完善。
首先,元代在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变革。
元初的科举考试主要以策问为主,即考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
但到了中期,科举考试开始倾向于文学才能的评价,将经义、经史、经传等等纳入考试范围。
此举不仅保证了科举制度的严肃性,也为后来的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元代对科举制度的考官选拔也进行了改革。
元初的考官多为行政官员,考试成绩往往受到官员的个人因素影响较大。
然而,后来的元代在《庙训》中规定,科举考试的考官必须是经过选拔的学者,避免了行政官员对考试结果的过多干预。
这一改革为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打下了基础。
二、明代科举制度改革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于明代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代改革的第一个方面是科举考试的范围和内容的进一步扩大。
明代的科举考试不仅考核文学才能,还考察政治觉悟和治理能力。
通过科举考试,明代政府试图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为国家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除了考试内容的扩大,明代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增加乡试、廷试的环节,完善考试制度。
在明代,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关,通过乡试的考生才能参加殿试(廷试)。
这一改革一方面提高了选拔官员的门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
三、清代科举制度改革在清代,科举制度经历了最后一次的重要改革,不仅保持了明代的基本框架,还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清代科举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乡试差役诏》的颁布。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达标(三)1.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
……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
……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
官员调任他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
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解析(1)从材料一中“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得出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得出郡级官员分工负责,据“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得出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据“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得出定期实行分级考核。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可知是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中“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等几个角度说明即可。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影响一、引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的演变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开始,探讨其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初步发展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的“明经”,但真正形成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是唐朝的进士科举。
进士科举制度在唐朝初期并不完善,通过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并不稳定,而且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才能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经历了明确考试科目、举行国子监考试、实行乡试省试制等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三、科举制度的演变与改革1.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在宋代,科举制度经历了重要的改革,特点是实行了三元及第制。
这一制度将考试从富贵人家的私塾引入到官办学校,不再局限于文学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科举考试中。
此外,还规定了考生须在乡试、省试、殿试中脱颖而出方可入仕,使选拔更加严格。
2. 元明清三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元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是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严苛的手段,如限制考试规模、增加考试难度等。
明代科举制度继承了宋代的改革举措,特别是明太祖创设的解缙教育制度有力推动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清代科举考试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晚清时期,科举制度越来越被贪污、腐败所侵蚀,不再能有效选拔人才。
四、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1. 社会地位的晋升机会科举制度为社会底层的人们提供了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机会,使个人不再仅限于所生之地的身份。
此外,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无论出身何种阶层,只要有才能,都有机会晋升到官僚阶层,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
2. 文化传承与繁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举考试的题目往往要求考生涉猎诗词、经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促使了文化的广泛传承和发展。
同时,文人墨客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而大量创作文学作品,使得文化的繁荣不断推进。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
第一章关汉卿与元代前期杂剧
元代前期是杂剧的全盛期。所谓“元曲四大家”;而王实甫以其不朽名作《西厢记》,与他们同时高居与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行列。
中国文学史(下)
第六编元代文学
概说
元朝历史阶段划分
1)自成吉思汗在漠北统一各蒙古部落、建立大蒙古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为第一阶段;
2)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即蒙古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为第二阶段;
3)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重要的、与文学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是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元杂剧之首”、“杂剧班头”“初为杂剧之始”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起
戏曲:中国古代乃至近现代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在内的传统戏剧又称戏曲。
元杂剧的直接源头主要是两条:一是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一是宋到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他民间伎艺中吸取了某些成分发展起来的。
2.散曲的句法大都比较完整,不大省略虚词语助一类,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连贯,一般在精炼含蓄方面不太讲究;
3.常常通过一个短小的情节写出人物正在进行活动着的情绪。
大量文人参与散曲的写作体现出:当元代文人摆脱了对政权的依赖而与市民社会接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伦理的束缚,散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更加充分自由表达其思想情感的工具。
如何评价元好问的文学贡献?
如何评价元好问的文学贡献?元好问(1235年-1292年)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文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对元好问文学贡献的评价:1.科举改革的倡导者:元好问是元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倡以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员,主张注重实际能力,反对排斥才人和贵族化的倾向。
他的观点对于当时的科举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对后世科举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文学创作风格的开创者:元好问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在元代文坛中独树一帜。
他提倡“诗可参天地之运,格成一气鸣锵”,追求高古文风格,注重音韵的和谐和意境的深远,主张以文学来表达真实的感情和思想。
他的文学作品在语言和艺术性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推动了元代文学的发展。
3.文学理论的贡献:元好问对文学理论也有一定的贡献。
他提出了“咏志”、“咏史”、“咏物”等多种创作主题的理论,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探索。
他注重以文人的个性和情感为出发点,追求创作的真实性和自由性。
他的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后世文学扩展了创作主题和方法。
4.文化人才的扶持和推广:元好问拥护才干和学问,积极寻觅文化人才,并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优秀的文化传统。
他在自己的家学“四明堂”中聚集了许多文化人才,并通过筹建书院、修撰史书等途径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为元代文化的繁荣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元好问在科举改革、文学创作风格的开创、文学理论的贡献以及文化人才的扶持和推广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对元代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事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起源于汉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
科举制度在汉代的最初形式是由朝廷设立的官方考试,用来选拔政府官员。
汉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包括乡试和会试两个阶段。
乡试是在各地举行的地方性考试,选拔出一部分考生进入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全国范围考试,最终确定官员的选拔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和完善。
唐代时,科举考试已经转变为以文选文为主的制度,考生需要参加文科考试,通过后才能晋升为文官。
科举考试的题目涉及文学、史学、经学、法学等多个科目,要求考生广泛学习,全面发展。
宋代时,科举制度进一步扩大化。
宋代政府推行了制科考试制度,设立了更多的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和军事学等。
同时,科举制度的选拔范围也扩大到了各个社会阶层,甚至农民和商人也有机会参加考试。
元代时,科举制度经历了一些变革。
元代的科举考试更加强调实践能力,考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
此外,元代还设立了特殊的科举考试,如军事考试和电仪考试,用于选拔与政府相关的专业人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社会的主要晋升途径,对于官员的选拔影响巨大。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省举行的地方考试,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会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会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进入殿试,最终确定官员的资格和级别。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直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
科举制度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贵族特权、程式化的考试内容等,但它也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广泛公平的选拔机制,让许多有才华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为国家做贡献。
元代的文书及制度
元代的文书及制度
《元代的文书及制度》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书及制度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
元代的文书体裁丰富多样,包括官方文书、法律文书、文学文书等。
在元代,官方文书是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官方文书包括诏书、谕旨、诏敕、札子、密诏等,这些文书记录了皇帝的重要命令和政策,以及统治者对各地官员的任免、考核和奖赏等。
此外,官方文书还包括战报、贡献表、功绩册等,记录了军事事件和官员的表现。
而法律文书则是元代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者。
元代实行的法律制度包括律、令、敕、诏、诰、册、奏给等。
这些法律文书规定了各种刑罚、赏赐,以及民事和刑事诉讼的程序和规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元代的文学文书也是独具特色。
元代以元曲、元杂剧等为代表的剧本文学、元赋、元文为代表的散文文学等,都是当时的重要文学形式。
在制度方面,元代的制度将蒙古、汉、西亚等不同民族的传统制度相融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度体系。
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三法制度、科举制度等,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元代的文书及制度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当时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唐宋元明清时期与文化演变
中国的唐宋元明清时期与文化演变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演变的重要阶段。
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这段时期的文化演变。
一、政治方面的变化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多次变革。
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这对文化的繁荣有了积极的影响。
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并加强了对科举考试的管理,使得文人士子的地位得到提升,文化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推动。
元代实行蒙古贵族高层管理下的政治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小。
明代实行洪武新政后,加强了对文人士子的重视,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清朝建立后,逐渐推行了满族的政治制度,对汉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经济方面的演变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宋代实行了农田水利政策,加强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业得到了发展,这对文化的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元代的经济以商业为主,对文化的发展较为冷淡。
明代由于实行了海禁政策,加强了对海外贸易的控制,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录音技术的发展。
清代的经济呈现出了源远流长的特点,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三、社会方面的变迁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迁。
唐代社会相对开放,文化交流广泛,促进了文化繁荣。
宋代社会出现了士人的崇尚,文人墨客崛起,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元代将蒙古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冲击。
明代实行了户口编制制度,对社会进行了管理,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维持,为文化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清代推行了满洲的社会制度,对汉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文化方面的演变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唐代出现了以文人士子为主导的文化,推动了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的发展。
元代文学概述
元代文学概述元代文学(1271年—1368年,共97年。
)概说中国文学发展到了元代,四种主要的文体: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首次齐备。
元朝立国,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得到确认。
朝廷设立官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
元朝统治集团也尊崇各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信仰的多元化,削弱了儒家思想在群众中的影响。
元代科举考试时行时辍,儒生被忽视。
•元代文学产生的社会形态元朝统治的年間,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居住于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既有斗争,更有沟通、融合。
蒙古铁骑是带着奴隶制时代的野蛮习性进入中原地区的,后踏着女真人的足迹,接受了汉族文明。
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
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
例如贯云石(回纥人)、萨都喇(蒙古人)等所写的诗词或散曲,造诣颇高;杂剧作家则有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
西北游牧民族特有的质朴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注入作品的形象中,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
民族杂居,也给汉族文化在固有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成分。
元代文学的定位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史家往往对元有所忽视。
《元史》被认为是中国正史草率成篇的代表。
20世纪以来,现代中国逐渐融人世界潮流,由于元蒙对世界史的巨大影响,学者们也给以元史更多的关注。
近代大史学家和文史专家们,比如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等人,都曾特别致力于元史的研究。
今天,元史已经成了世界性的显学。
在汉唐元明清等王朝之间,元代历经时间最短,仅有九十年,如果把它的属国算上,它实际领有的国土,则是世界历史之最:横跨欧亚大陆。
当然,元代不是最短的,相较于秦、隋而言它又长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元代用汉语写作的文坛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文坛。
在刚刚统一天下时,元代社会的一道风景线是人员、文化交流与互动。
不仅仅是文人,但文人却是这个时期历史潮流簇拥起的一朵朵浪花。
当时,有江南文人北上大都,西去北岭的,也有北方诗人远游苏杭,直抵南海的。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科举制度阶段
科举制度阶段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以及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科举制度的阶段性变化展开探讨。
一、初创阶段(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明经和进士两个阶段。
明经考试是一种文化水平较低的选拔制度,主要考察候选人的诗书礼乐知识以及文学才华。
而进士考试则是更高级的选拔制度,主要考察候选人的文学才华和治国理政的能力。
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选拔政府官员。
候选人需要通过考试,然后参与殿试、会试和制场考试等环节,最终经皇帝亲自审查和决定,才能获得官职。
这一制度的引入,一方面为政府选拔人才提供了公正的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文人提供了个人发展的机会。
二、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在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性的考试,会试是地区性的考试,而殿试是朝廷主办的考试。
这些考试的选拔范围更广,测试内容更加复杂。
宋代的科举制度不仅对政府官员的选拔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成为了社会上流行的学习目标,人们普遍认为通过科举考试能够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代、明代和清代继续保留了宋代的科举制度,并加以修改和完善。
元代的科举制度较为简单,才子佳人是指对参加科举考试有益的条件。
明代的科举制度则更加公平,能更好地选拔人才。
清代的科举制度则进一步加强了考试的难度,要求候选人在文学才华、理学、历史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
三、衰落阶段(晚清时期)到了晚清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
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相对狭窄,只注重文学才华和品德,对其他重要的能力和素质并没有充分考虑。
这导致了科举制度逐渐丧失了选拔人才的效果,成为一种形式主义的象征。
同时,晚清时期的政治局势动荡,西方列强的侵略也给科举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知识点整理全】
三,韵脚可以平仄通协;
四,对仗的变化较多,有三句对、四句之间两两相对;
五,句式变化大,更加层次不齐
六,可以添加衬字,字数从一字到十字不等。
总的来说,其特点是:在规定的格律中,它比词来的富于变化;在规定的格律之外,又允许较大程度的自由发挥。
散曲的语言特点:
1.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包括哎呀之类的语气词;
中国文学史(下)
第六编元代文学
概说
元朝历史阶段划分
1)自成吉思汗在漠北统一各蒙古部落、建立大蒙古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为第一阶段;
2)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即蒙古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为第二阶段;
3)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
元代文学重要的、与文学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是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
三、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和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的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
四、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元杂剧和金院本等毕竟有质的区别,到了元杂曲,才成为具有完备的文学剧本、严格的表演形式、完整而丰富的内容的成熟的戏剧。
代言体是成熟的戏剧的标志,因为必须在这种表演形式中才能吸引观众进入虽是虚构但却具有真实感的戏剧场景。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同时也是音乐单元),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的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本意是插入到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科举制度的发展变革与影响
科举制度的发展变革与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认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和改革,这些变革与改革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而真正成为中国社会的重大制度则在宋代正式确立。
尽管科举制度的演进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从而选拔人才和规范官员的行为。
二、科举制度的演进1. 唐代科举制度唐代考试以贡士制度为基础,曾经试图制定制度,但是没有成功。
因此,唐代考试的发展始终不稳定。
后来,唐宣宗时期在763年创立了进士科,使唐代科举制度趋于完备。
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前身。
2. 宋代科举制度宋代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因为宋朝统治者在管理考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细致的规定。
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分为两个阶段:进士科和明经科。
在进士科考试中,主要以史学为重,文学为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地位迅速提高。
在明经科考试中,主要考查的是儒家经典,而不是士人的风格。
3. 元代科举制度元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仿照了宋代的制度,但是在实行过程中有很多缺陷。
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比较复杂,并且存在许多不公正的方面。
这导致元朝统治者的形象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负面印象。
4. 明代科举制度明代科举制度是历史上最完善的制度之一。
明代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
在明代,科举制度被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人才选拔的机会更加公平,而失学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报考州县试来完成学业。
5. 清代科举制度清代科举制度在制度上与明代有诸多不同,但主要原则仍然是选拔人才。
在清朝时期,科举制度一般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清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十分官僚化的,但也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加速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普及。
元代文学
第一章 元代话本与说唱文学
• • • • • 第一节 元代说话和话本概况 第二节 小说话本 第三节 讲史话本 第四节 说经话本 第五节 诸宫调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第一节 元代说话和话本概况
• 说话:口传故事 • “说话”的流传:上古神话传说——隋 代——唐代——宋代——元代 • 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 合声
• 关汉卿的婚姻爱情剧按早作品情节和人物 性格特点可以分为三类加以分析: • 1、《救风尘》、《切脍旦》写女子的勇敢, 敢于和强大的对手交锋 • 2、《拜月亭》、《诈妮子》写女子对婚姻 的追求及其她们的坎坷遭遇,通过波折揭 示这些女子的痴情。 • 3、《谢天香》、《金线池》写妓女从良的 故事。
• 《救风尘》 • 一、剧情梗概 剧情:第一折:阻嫁.第二折:闻变.第三折:解救. 第四折:官判 • 二、主题思想 剧作通过花花公子周舍欺骗,虐待歌妓宋引 章,赵盼儿以“风月”手段回击周舍,解救受 难姐妹的故事,揭示了元代妓女的不幸命运, 表达了元代人民反抗强暴的理想和愿望。
• 《单刀会》:歌颂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和英雄 业绩,表现了一个成功英雄的悲哀。 • 《双赴梦》:写关羽、张飞魂赴西蜀托梦 刘备,表现了失败英雄的悲哀。 • 《哭存孝》:写李存孝的悲剧。 • 关汉卿剧作的双壁:《窦娥冤》、《单刀 会》
• 《单刀会》 一、剧情梗概 剧情:第一折:定计.第二折:劝阻.第三折:训子.第四 折:刀会. • 二、主题思想 通过蜀汉关羽单刀赴东吴鲁肃之会,宣扬汉室为正 统的观念,塑造关羽英武的民族英雄的形象,含蓄地 表达了作者反抗元蒙统治者的民族情绪.
关汉卿作品中存在的矛盾:
• 1、在表现弱者的抗争和洋溢着乐观精神的同时, 也有以弱者的让步或不可信的巧合,维持调和矛 盾的大团圆结局。 • 2、在揭示失路儒生的艰难、忧郁和痛苦的同时, 却又陈袭着“五言诗作上天梯”“金殿上脱白衣” 的向往。 • 3、在表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激烈壮怀时,又交织 着悲凉色调。 • 4、在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对传统生活观念和道德准 则的超越的同时,又对“贞”、“孝”、“天人 感应”等观念加以肯定。
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宋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都是实行科举制度,这个制度被奉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伟大发明之一。
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机制。
本文将从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科举制度入手,探讨其特点和作用。
一、宋代科举制度宋太祖赵匡胤将高考改革,建立了科举制度,以取代以往继承制的选官方式。
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首先是选才人范围较广,在前期选拔阶段中,不限定参加考试的人员数量,只需符合最基本的申请条件,例如年龄等,就可以参加考试。
其次是标准化的考试内容,倡导文学、诗歌、文章等方面的才能。
然后是公正的评判体系,通过考试评选,取得功名可以让考生独立于世族门阀成分,使得选拔干部更加公正和公平。
宋代科举制度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首先,促进了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壮大。
借助科举制度,人才得以选择、培训,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大儒。
其次,让社会更加平等和稳定。
宋代科举系统使选拔干部不再依赖出身或者贡献。
最后,扩大了文化范围。
科举制度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创造,其标准化、垂范作用和文化影响,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和发展。
二、元代科举制度元代对科举制度有所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增加了蒙古族族人使用蒙古汉字的考试科目。
元朝时期,为了适应占领区的条件和开创新局面,设置了劝政科、上进士、中进士等科目。
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首先是制度中粗放而封闭的考试范围,科举考试查不多只考纸笔功夫;其次是残酷的优胜劣汰制,只有考试情况特别好的那个人才能被录取。
最后是官职汇付中央,使得考试人员被转移至在城市里,官员被监禁。
元代科举制度的作用较少。
首先,加强了蒙古和汉族的联系,缩小了民族差异。
但是这个作用也只停留在汉装蒙古化的表面。
接下来是防止群体逐渐消失,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科举考试,虽然考试的是语言和纸笔能力,毕竟相对于其他选举制度来说还是较公平的。
三、明代科举制度明代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改良,主要是对科举考试科目增加了数学和天文学等科目。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文化变迁对比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文化变迁对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元明清是相继的四个重要朝代。
每个朝代都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特点,也发生了许多文化变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文化差异与变迁。
1. 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宋代是一个文人政治主导的时代,科举制度的普及使得社会上涌现了大量的士人,而士人们普遍崇尚文化和艺术。
这样的价值观使得宋代文化以文学、绘画以及诗词为主要表现形式,形成了“文人画派”以及“宋词”等独特的文化形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民族统一的时期,对于不同群体的文化影响也使得元代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蒙古人的统治使得元代文化中汉、蒙、藏、回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如元代戏曲艺术的繁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明代是以汉族为主导的时代,汉族文化尤为发达,与元代相比,明代的文化更加汉化。
明代文化注重经典教育,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士人们追求“类脱”即类似古代圣贤的境界,这种价值观也反映在文化创作中,明代文学和绘画以儒家经典和历史题材为主。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文化特点主要反映了满族的统治。
在清代,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并存,满族的衣着、语言和宗教习俗成为了主要的文化特征。
满族的文化对于汉族文化的影响也使得清代文化呈现多样性,在一些领域如剧院、饮食等方面,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
2. 文化艺术与传承宋代文化以文学和绘画为代表,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大大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中,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东坡派”与以陆游为代表的“岳阳楼派”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而在绘画方面,宋代画家们的写意山水画和花鸟画为后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参考。
元代戏曲艺术的繁荣也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元曲,它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曲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情节也深深影响了明清戏曲的发展。
明代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明朝文学家杨维桢、文征明、杨慎等的诗词在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明代顾恺之、唐寅等画家的绘画作品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和启示。
元朝的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元朝的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元朝时期,教育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迁。
其中,科举制度是当时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元朝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元朝教育改革中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和特点。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随后在唐朝进一步完善。
而元朝则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
元朝的科举制度原本继承自宋朝,但由于元朝统治者的背景与政策,对整个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调整。
元世祖忽必烈大力推行“乡试”制度,意在选拔杰出人才。
在乡试中,优异的考生将有机会参加县级的考试,以争取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
这一制度的推行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创新,为后来元朝教育制度的变迁奠定了基础。
随着元朝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在科举制度中的考试环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元朝的科举考试共分为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乡试主要考察文化素质和学识,会试是考察应试者的才情和应变能力,殿试则是最后一环,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综合才能和治国理政的能力。
二、科举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元朝的教育改革带来了科举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进士科举制度的兴起。
元廷实行了新的制度,即只有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全部合格者才能获得进士资格。
进士成为元朝官场的精英,享有特权和政治地位。
这一变化使得科举考试逐渐变得更加严格,也更具有竞争性。
考生在考试中需要展现出更高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才能,以获得进士称号。
而进士的出现也为元朝的政治和文化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精英和政治参与者。
除了进士制度的兴起,元朝还加强了对科举考试的监管和管理。
评卷制度的规范化和成文化,使得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得到提高。
元朝政府进一步强调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优秀学子的奖励力度,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科举考试中。
三、科举制度对元朝教育改革的影响元朝的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受益于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科举与元代文学发展元初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科举长期废而不行。
士子文人失去传统的上进之路,对元代文人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文人因此而疏离了政治和权力,淡出了治国和明道,唤醒了独立人格意识,以纯文人的心态和眼光读书和创作;元代中期,自元仁宗恢复科举制度后,吸引了各族文人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从而兴起了一个全面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
元代科举吸引各族士子文人参加,是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依然有着无法言说的吸引力,尽显大国气象和盛世之感,促成了元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和“平、易、雅、正”盛世文风的形成。
标签:元代文人;科举;文学发展;盛世文风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主宰中国的王朝,统治民族蒙古族以其固有的政治及文化传统影响着元代社会发展。
作为收揽士人与建立正统的重要手段,汉族的科举选官则是以“学而优则仕”为原则评准行政菁英的征募方式,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是为打破世袭与贵族的特权,这和蒙古社会的用人方式是格格不入的。
元代初期,蒙古统治者选用官吏,沿袭蒙古族重世家的体制,以“根脚”取才,对中原汉族自唐宋以来实施的科举取士不重视,导致了科举制度文化的断裂。
元代初期,官府用人以实用为目的,不重科举,元朝的学术取向和人才倾向重经济、义理而斥词章,重德行、经术为先、词章次之的方针。
元前期科举迟迟未开,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在李孟等儒臣的建议下正式开科取士。
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因中书平章蔑儿乞氏伯颜坚决反对,科举考试再度停废。
隔七年之后,顺帝至正元年(1341),重又恢复。
此后一直到元朝灭亡,“科场,每三岁一次开试”①。
元代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到1368年元朝灭亡,期间一共162年,元朝科举施行52年,扣除中断6年,实际上只有45年的时间,仅开科16次,最多一次是元统元年(1333)取士100人,终元之世,左、右两榜共取士1139人。
显而易见,元代科举执行时间短、规模较小、擢用人数较少。
所以有人说:“元代是中国科举史上最低落的一代。
”②元代名臣胡祗遹针对元代科举及选人的种种弊端有过鞭辟入里地论述:“世官既不可行,取人之法未立,是以有素无行检,恃利口而得官者;素无才望,纳贿行赂而得官者;不经历试,以虚声浮举而得官者;似有实无,耄不知耻,厚貌深情而得官者。
致使缄默谨约者为无能,贫窭寡交者为退缩无用,逃名务实者为无闻,壮年豪迈、思深虑远、直言谠论切中时病者为狂妄诽谤。
当此之际,而处选举铨衡之任,不亦艰哉!”③不过,即使元代恢复科举后也没有像前朝那样给文人儒士提供多少飞黄腾达的机会。
一、科举不兴唤醒了元代文人独立人格意识在元代,以儒术经邦治国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一向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观念受到了冲击,且元代官员入仕途径较多;与唐宋和明清相比较,通过科举入仕的文人在选官中所占比例少之又少。
元代选官用人着重“根脚”(根源、出身),高官厚禄几乎为少数“大根脚”即与皇室渊源深厚的勋臣世家和“老奴婢根脚”的宗族所总揽垄断。
元代文士即使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谋得官职,但待遇和地位也远不能和宋代相比,文士地位和待遇都低落了许多。
宋代早已形成了尊师重道、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士人在社会上声望和地位极高。
而宋元易代之后,文人不仅失去了在宋代所拥有的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而且宋朝以及半汉化的金朝给读书人所提供的通过科举获得种种荣誉荣耀、衣食无忧之途也变得坎坷起来。
元代存续的百多年间,只有小部分汉人菁英能进入统治阶层而获居高位,大部分汉族文士被抛出权利圈之外。
虽然汉族文人在文化上占有优势,但元朝统治者所实行时断时续的科举政策,给他们提供的通过读书入仕为官的机会非常少,多数文人不能在政界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把自己融入统治者、国家、社会体系,治国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生涯不再有了。
元代文士在政治权力上已被边缘化。
元末余阙曾论及元代文人非常尴尬的地位和处境:“我国初有金宋,天下之人,惟才是用之,无所专主,然用儒者居多也。
自至元以下,始浸用吏,虽执政大臣亦以吏为之。
由是中州小民粗识字能识文书者,得入台阁,共笔札,累日积月,皆可以致通显,而中州之士见用者遂浸寡。
况南方之地远士多,不能自至京师,其抱材蕴者又往往不屑为吏,故其用者尤寡也。
其久也,则南北之士亦自町畦以相訾,甚若晋之与秦,不可与同中国。
故夫南方之士微矣。
延祐中,仁皇初设科目亦有所不屑,而甘自没溺于山林之间者不可胜道。
是可惜也。
”④不过,汉族士人又往往代表着先进的文化,虽然大多数汉族儒士文人失去了治国的权利,但并未失去文化和文学领域的话语权。
在元代这种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文人更能展现其群体意识,在文化领域享有卓有成效的掌控权。
元代的文人,他们人生价值的认定已经不能以政治权力圈为归依了;他们似乎更爱以归隐为人生追求,复返自然,在读书、吟诗、作文、田园中营造生命的和谐。
他们中的大多数更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和文士的独立品格。
正如程颐所说:“是贤人君子不偶于时而高洁自守,不累于世务者也。
……不屈道以徇时,既不得施设于天下,则自善其身,尊高敦尚其事,守其志节而已。
士之自高尚,亦非一道:有怀抱道德不偶于时,而高洁自守者;有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于不求知者;有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
所处虽有得失小大之殊,皆自高尚其事者也。
”⑤《周易·蛊》之上九爻辞说:“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若不为王侯做事,高尚以自守,那么可以过一种雅化的生活。
关于雅,有很多理解,主要是指与鄙俗、俚俗、浅俗、庸俗等“俗”相对立的概念。
張高评曾这样评价宋代的文人:“大多出身平民,虽由科举仕宦而居庙堂,仍不脱平民气息,故文人心态,较之隋唐元明,为更加注重涵养丰富、品节持重、高逸典雅之人文内涵追求,诸如博学、深思、广识、彻悟、超脱、旷达、清高、自信、自立、自由、老成诸意趣……而成文质彬彬之君子。
”⑥正因为是具有博学、持重等君子品格,其作品的主体风格才称得上雅。
“雅,指雅正、雅致、雅洁、古雅、醇雅、风雅、典雅、文雅、渊雅、有书卷气,以及含有恬静、幽深、温厚、古硬、萧清、悠闲、平淡、飘逸之韵,具有精巧、庄重、峻洁、清新之长,这是文人作品的主体风格。
”⑦宋代文人向往宁静的生活,回避或者忽略世俗生活;那种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对他们没有诱惑力,清心且静心,优美且平和,憧憬高雅清净的理想生活境界。
元代文人追求雅化的生活与此有些出入,他们不回避市井,不回避平凡,更多追求的是一种文士的独立品格,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元儒胡祗遹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儒士文人:“今之儒者平居无事,务铅椠,博学多闻,洞究往古,问无不知。
至于当世切务,恬不加问,窒无所闻。
户口之多寡,政治之美恶,国势之本末,竟莫之知。
一旦乘虚名而宠召论上前,掇陈编,拾烂语,枝离浩漫,施之于今,无一言之可用。
”⑧似乎元代文人远离了政治,也少了经世致用的责任和义务,只退守于书斋“掇陈编,拾烂语”,虽博古而无需通今,看书终身但于国于民毫无用处。
胡祗遹是以元代儒士普遍观点重实用重治生来批评当时儒士泥于学古而不善用的现象,但却指明了一点,元代儒士文人不再关心经世致用的治国大业,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读书上了。
元朝科举不兴,让一些文人疏离了政治和权力,唤醒了他们的独立人格意识。
他们中的多数淡出了治国和明道这两种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途径,不再囿于陈规的事务而回到自己本身所拥有的文;他们不参与政治,远离朝廷,仅仅追求精神和文化上的超越。
无论是隐居田园山林也罢,还是为了生计出任教职,亦或在城市过着普通人的家居生活也罢,他们只是单纯的读书、属文,写诗,吟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谈文论艺,题字赏画,无意于权势富贵,追求的仅是文人生活雅趣之乐。
元代文人这种以笔墨情趣和诗书自娱的纯文士的清雅旨趣生活,是摆脱世俗干扰之后的适兴、自然而富有审美情趣的生活;元代文人对人生中的自足自乐之追求,也促成了元代雅文学特别是元曲的丰富多彩和繁荣。
二、科举考试促使多族子弟学习中华文化虽然元世祖忽必烈在治国上采用汉法,但他还要顾及蒙古族贵族的利益,在用人上兼顾蒙古族的世家和“根脚”取才制度,在采用汉法上是有所保留的。
“元代用人取才最重世家,即当时所谓‘根脚’。
此一‘根脚’取才制,与唐宋以来中原取士以科举为主要渠道可说是南辕北辙,大不相同。
元朝中期以前,一直未恢复科举制度,汉族士人遂丧失此一主要的入仕管道。
”⑨其后,元仁宗推行科举也考虑到蒙古族和汉族的区别,科举取士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区别对待,这对以前依靠科举一途谋仕途的汉族读书人来说是一个打击,以科举谋求官职机会变得非常少。
不过,科举实施中,用于保障蒙古、色目人仕进特权的两榜制,吸引了各族士子文人参加科举考试。
元朝的科举选人原则是:“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
浮华过实,朕所不取。
”⑩元朝皇帝要选拔的不是能用文墨歌功颂德的文学之士,而是以经术义理和经济治理国家的人才。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明令科场考试,《四书》《五经》均“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通制条格》卷五《科举类》皇庆二年十月条);所考内容都是儒学经典。
随后,朝廷更以“朱子之说为主,定为国是,而曲学异说,悉罢默之”(《伊洛渊源录序》)B11。
至此,“朱子之说”成为元朝立国之本,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开始确立。
元代的科举考试以程朱之学为科考的固定内容,要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者必须学习中华文化,攻读儒家经典。
元代科举的恢复,自然吸引了广大民众读书应试的热情,而且不同于唐宋两朝,是多族士子共同参与。
因为科举让出身低微的平民百姓通过读书也可以中举、登科,拿到功名,甚至高官厚禄,这就激励了各族子弟学习儒学的热情;科举考试也给多族士子文人提供了入仕和交流的一个机会。
元代中期开科取士,推动了各族子弟学习中华文化,研习儒学。
不止是通过科举取得功名者考中科举者,还有科举考试所淘汰的大批各族读书人,他们必然也要学习中华文化和儒学经典。
雍古人马祖常在《送李公敏之官序》中记述了色目子弟学习儒学的盛况:天子有意乎礼乐之事,则人皆慕义向化矣。
延祐初,诏举进士三百人,会试春官五十人。
或朔方、于阗、大食、康居诸土之士,咸囊书橐笔,联裳造庭而待问于有司,于时可谓盛矣。
然其进之道虽则曰应诏对策,皆不过文艺细碎,矫诬情实,求合乎有司而蕲得一官于天子也;未闻其不为利禄而不干世用,特立而独行,违今而趋古,孟轲所谓“虽无文王犹兴”者也。
余在河南,即闻于阗人李君公敏能尊孔子之教而变其俗,其学日肆以衍,浸渍乎六经,汪濊乎百家,蔚然而为儒者。
流离困苦,益自刻厉,教授于青齐之间,赖公卿大夫知其贤名,荐牍交上,用是乃起家而入官焉。
且公敏始有志乎古道也,岂必欲公卿大夫之知哉?B12自科举之兴,“诸部子弟,类多感励奋发,以读书稽古为事”。
(《泰不华小传》)B13要适应当时的社会整体环境和科举考试之情势所需,学习和接受儒家文化是必然的,要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也是他们学习中华文化、攻读儒家经典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