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艺术价值

合集下载

论韩愈《师说》对师范专业师生成长的积极价值

论韩愈《师说》对师范专业师生成长的积极价值

论韩愈《师说》对师范专业师生成长的积极价值作者:杨康昀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19期摘要:本文运用毛泽东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结合师范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和普通人成才的规律,解读韩愈《师说》在师范专业师生成长中的积极价值: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修炼自我,超越自己,教书育人,服务社会。

关键词:古为今用;尊师重道;拜师学艺;教学相长;弘扬正气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是一位“天生的煽动家、宣传家”,“他昀善于鼓吹自己,宣传自己。

他惯能以有热力有刺激的散文,来说动别人。

想来他的本身也便是一团的火力,天然的有吸引人的本领。

”唐贞元十八年(公元 802),时任四门学博士的韩愈创作了《师说》,大张旗鼓宣传了尊师重道的思想。

本文运用毛泽东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结合师范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经验和普通人成才的规律,解读韩愈《师说》在师范专业师生成长中的积极价值: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修炼自我,超越自己,教书育人,服务社会。

一、拜师学艺精益求精今天,90后的师范生在大学求学期间,重温韩愈的《师说》,不能仅仅像中学生那样记住考点就完事:“本文是一篇古代散文中颇具典范性的议论文。

它论证了教师的职能、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必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和影响,从而阐明了从师而问的道理。

”青年学子更应该思考如何借鉴韩愈传播的尊师重道的思想,学习和借鉴韩愈弟子李蟠的精神,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拜师学艺,学业有成,取得从事教师工作的必备资格:喜获大学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毕业时能竞聘上岗,独立而有效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1. 拜师学艺择善从之“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李蟠珍惜读书的好时光,接受正统价值观,按照时代需求的国家人才标准,甘拜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为师,潜心跟随老师学习“六艺经传”。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

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

从《师说》看韩愈的师道观作为唐代著名的教育家,韩愈提倡尊师重道。

他曾在35岁、39岁、40岁、45岁时四次任教,53岁时任过国子祭酒,即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和国立大学校长。

他不仅亲自授徒讲学,还通过通信、交游、个别辅导等形式指导后学。

他总结出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留给后人的有《师说》、《进学解》、《示儿》、《符读书城南》等影响深远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诗文。

《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首篇专门论述教师的名作,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他首先论述了师与道的关系。

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必须有“道”可传,如果无道可传,便无师可做,而师不成师了。

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

其次,论述了道与业的关系。

韩愈所谓的道,是指儒家仁义之道;所谓业,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的六艺经传与古文。

道是儒家的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

道与业二者之中,道为重,业为次。

他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可见授书习句读是小学,不传道是大遗了。

所以他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次要任务是授业。

道在先,业在后,道比业更重要,而业是为道服务的。

传道和授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

解惑是解释道和业中的惑,并不是离开道和业去解其他无关的惑。

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包含了丰富的意义:首先,表明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这是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

这里的“师”并非指各级官府的学校教师,也不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师说原文赏析》

《师说原文赏析》
倡导古文运动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师说》中通过弘扬古文传统,倡导恢复古代的师道,批判当时社会上 轻视师道的风气。
作品内容详解
结构严谨
《师说》的结构非常严谨,文章开始先从历史角度阐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 师道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语言生动
作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师说》作为 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 认识和接受。
《师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外国学者 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展现了中
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05
结论与评价
对作品的总体评价与总结
01
02
思想深刻
文字简练
韩愈的《师说》一文蕴含着深刻的思 想,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并对从师 学习的必要性进行了精辟的阐述,具 有很强的思想深度和洞见力。
韩愈在《师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语言生动、流畅,易于理解。同时 ,韩愈还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使文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品中的情感色彩与寓意
情感真挚
韩愈在《师说》中表达了自己对从师学习 的深刻理解和对当时社会轻视师道的强烈 不满,情感真挚、深刻。
VS
寓意深远
《师说》不仅是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更 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文章。韩愈通过阐 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告诉人们要重视学 习、重视知识、重视智慧的传承。同时, 韩愈也通过批判当时社会轻视师道的风气 ,呼吁人们要重视尊师重道的传统。这些 寓意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 义。
作品在现代的传承与影响
《师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一直以来被选入各种文学教材和读本,得以广泛传播和传 承。

从《师说》看韩愈散文的特色

从《师说》看韩愈散文的特色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从《师说》看韩愈散文的特色 (肖旭)韩愈(70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审孟县)人,三岁而孤,由嫂郑氏抚养成人。

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步入仕途。

先后作过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

在监察御史任上,因关中旱饥,上疏请免徭役赋税,被认为指斥朝玫,被贬为阳山令。

元和十二年,从裴度平准西吴元济有功,升为刑部侍郎。

后二年,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后,奉召回京,任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

韩愈,是我国古代继司马迁以后最杰出的散文大家。

韩愈的散文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

韩愈最擅长于论说文。

他的论说文有严密的逻辑和紧凑的结构,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

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很重要的作品。

其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文中所谓“传道”之道,是指儒家的正统思想。

文章虽然肯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但对他们却是轻视的。

这篇体现韩愈进步教育思想的散文,既是他推动古文运动的重要创作实践,又是向青年传授求师之道的重要论文。

关于《师说》的写作缘由,韩愈在文章的结尾处虽有说明,而实际上,此文是韩愈针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社会现实有感而发。

他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

”(《答李秀才书》)他又反复强调,文章兼有“明道”的作用,认为“道”是主体,是第一位的;“文”是手段和方法,是为“道”服务的。

这是对六朝骈体文瘠义肥辞、无病呻吟痼疾的有力批判,是强调文学社会功能的一大进步。

关于《师说》的写作背景及产生的社会效果,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师说》引起世人“群怪聚骂”,正是因为它触到了世俗的痛处,体现了韩愈散文批判现实、针砭时弊的战斗性。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本文是对于韩愈的文学文章,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此文抨击当时“士医生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看法,倡议从师而学的民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诋毁者的一个公然回复和严明的辩驳。

作者表示任何人都能够作自己的老师,不该因地位贵贱或年纪差异,就不愿虚心学习。

全诗的赏析以下:【原文】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进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进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大家,其下贤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贤人之所认为圣,愚人之所认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医生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像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可以及,其可怪也欤 !贤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用不如师,师不用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赏析】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认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 (802) ,这大概是可信的。

这年韩愈 35 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

但他早已出名。

他所倡议和不停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量喜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宽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青的领袖。

简述韩愈《师说》的新意

简述韩愈《师说》的新意

简述韩愈《师说》的新意1.引言1.1 概述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以其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广受推崇。

这篇文章在课堂教育的背景下,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情景的描述和分析,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具有重要的新意。

《师说》一文以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启示和警示,展示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责任。

韩愈认为,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该对学生负有伟大的责任感。

教师应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关心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严谨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知识水平。

这种追求真理和提倡道德的教育观念,显示出韩愈对教育的新颖见解。

此外,《师说》还突出了韩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和重视。

韩愈在文中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态度端正,虚心接受教导,并不断努力学习,尊重并且遵守师长的教诲。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举止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这种着重强调学生学习态度的思想,对当时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韩愈的《师说》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分析和思考,他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育观点,突出了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事业依然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因此,《师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部重要作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旨在概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用于引入文章的主题,并简要概述韩愈《师说》的新意。

在该部分中,将对《师说》的基本背景进行介绍,例如该作品的出处和作者的身份,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此外,还可以阐述为何选择该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并给出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Main Body)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用于详细阐述韩愈《师说》的新意。

韩愈《师说》中的思想及对教育的启示

韩愈《师说》中的思想及对教育的启示

韩愈《师说》中的思想及对教育的启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中的比较著名的一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韩愈用六百余字立显“为人师”的真知灼见。

作为我国唐宋八大家之首,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被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弱”的韩愈,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官学衰落时期,,正在国子监任教的他作《师说》以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

他文中所流露出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值得我们仔细斟酌,对现代大学的意义将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的大学无论是在德育还是在专业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整个教育体系中出现了许多的漏洞。

在知识和能力体系方面,大学生陷入了“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怪圈,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在道德教育体系方面,“某某高校女生跳楼自杀”“某某大学学生投毒案”等诸如此类的事件接连发生,面对这时常在新闻上出现的高校事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学校怎么了?教育怎么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许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时,我们不妨反思传统文化,从韩愈《师说》的中浅谈韩愈传统教学思想,反思当前的教学问题,力图重整目前的教育问题。

一、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1.教师职责在《师说》中,韩愈以“古之学者必有师”作为开头,指出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

明确地提出了教师的职责,即“传道”、“授业”和“解惑”,其中“传道”原指意传授儒家的以修身齐家治天下为目的仁义道德,演变至今天,指的是思想和德育教育,韩愈将其列为教师的职责之首,认为“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由此可以看出,在千余年以前,韩愈就提倡要重视道德的教育。

而“授业”指的是传授知识,在当时指讲授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今天则指的是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技巧等,对大学生而言应该指大学课程中的理论、专业知识,韩愈认为,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技能以及理论知识。

《师说》艺术特色

《师说》艺术特色

《师说》艺术特色论证方法1、下定义、作结论《师说》一文概念明晰,论证严密。

如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定义了老师的职责。

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

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第二段中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组对比。

第一,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相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

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的不通道理。

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

通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从而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3、引用论证引用是论说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

本文第三段,作者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并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引用论证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语言特色1、排比、对偶句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

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和“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这两种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针句顶针,又称顶真、连珠,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句的开头,首尾相连。

本文多处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

韩愈的散文一、《师说》韩愈的《师说》是一篇以教育为主题的散文,通过对师德的反思和教育的价值的探讨,表达了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对于师道的推崇。

这篇文章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更提出了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韩愈的思想对于我们思考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二、《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经典散文,主要探讨了如何进学和学习的问题。

韩愈通过对进学的不同方式和学习方法的论述,提出了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这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韩愈的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大气磅礴的叙事风格,展现了韩愈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智慧,珍惜时间,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四、《师说》《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他在文中对当时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性。

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五、《进学解》《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重要散文,他在文中论述了如何进学和学习的问题。

韩愈强调勤奋刻苦、努力奋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这篇文章对于当今社会的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追求自己的梦想。

六、《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是韩愈的一篇叙事散文,他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韩愈在文中通过描写峡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追求人生的真正价值。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

韩愈《师说》赏析《师说》赏析⽼年⼤学祖铨⼀、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汉族。

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称韩吏部。

谥号“⽂”,⼜称韩⽂公。

他是唐代古⽂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语⾔,破骈为散,扩⼤⽂⾔⽂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起⼋代之衰”,明⼈推他为唐宋⼋⼤家之⾸,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集》⾥。

韩愈还是⼀个语⾔巨匠。

他善于使⽤前⼈词语,⼜注重当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今,如“落阱下⽯”、“动辄得咎”、“杂乱⽆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者,是尊儒反佛的⾥程碑式⼈物。

韩愈三岁⽽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

20岁赴长安考进⼠,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博⼠,累官⾄太⼦右庶⼦,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诗⼒求险怪新奇,雄浑⽽重⽓势。

他在政治上,韩愈反对藩镇割据。

对于韩愈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郭预衡指出:韩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倾向是“反对藩镇割据,⽽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批评主和派”,认为“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的坚定⽴场,不应因为碑⽂少写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贬低”,⽽且他“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还不仅表现在平定淮西的⼀时⼀事,他在⼀系列的⽂章⾥都贯穿着这个思想。

”思想上,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

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

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之际,⼒辟佛、⽼,致⼒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的成功。

韩愈《师说》的教育意义与师道尊严

韩愈《师说》的教育意义与师道尊严

韩愈《师说》的教育意义与师道尊严《韩愈〈师说〉的教育意义与师道尊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一句出自韩愈的《师说》,简简单单几个字,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和教师的职责。

《师说》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教育,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对于师道尊严的思考。

在《师说》中,韩愈首先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人们往往重视向位高权重者学习,而轻视向老师求教。

这种风气的形成,是因为人们过于看重身份和地位,而忽略了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韩愈指出,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如何,都应该有向老师学习的态度和精神。

因为老师的作用在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这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所必需的。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来看,《师说》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终身性。

它告诉我们,学习不应受到年龄、身份、地位等因素的限制。

无论是孩童还是成年人,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应该保持一颗好学之心。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

而且,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的事情,更是贯穿我们一生的追求。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师说》也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和死记硬背。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与韩愈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此外,《师说》还强调了教育的平等性。

韩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意味着,教育不应有贫富、年龄、身份的差别,只要有真理和知识存在的地方,就有老师的存在。

《师说》搏海弄潮的对比艺术

《师说》搏海弄潮的对比艺术

《师说》搏海弄潮的对比艺术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说:“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经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然则今人称‘韩潮苏海’,误矣。

”俞樾的意思是,李耆卿说的是韩文如海,苏(轼)文如潮,而今人称韩文如潮,苏文如海,这是弄错了的。

今人是不是弄错了?韩文到底是如海还是如潮?答案或许不能像俞樾说的那么肯定。

因为,人们知道,韩愈论文是主张“气盛”的。

他说:“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为实践自己的主张,他的文章常常写得既汪洋恣肆,气势磅礴,又浑浩流转,纵横多变,让人“横看成岭侧成峰”,难以认定它是如海还是如潮,况且仁者仁眼,智者智观,见海见潮,各得其是,也各有其理。

因此,愚以为如俞氏所说,李耆卿认为“韩如海”是对的,但“今人”称“韩如潮”也不能说有什么错。

确实,韩文立论高远,论述宏博,文势汹涌,是既如海又如潮。

论述中韩愈又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搏海弄潮,使文章“篇幅虽短,而气势腾跃,万水回环,千峰合抱”(林纾语),让人读时心潮激荡,读后久不能已。

基于此,笔者仅就读韩愈《师说》的点滴体会,试对该文搏海弄潮的对比艺术,作个粗浅的分析。

和《原道》《原毁》一样,《师说》也是韩愈的骇俗警世之作。

在中唐之世,士大夫之族、世禄之家,自恃门第高贵,轻视道德文章,不学无术,也不肯从师学习。

其时,李氏皇家又尊崇佛老,以致佛老横流,杂说蜂起,儒道衰微,师道不存,正如柳宗元所言:“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在这种社会坏境下,韩愈以天下为己任,试图效仿汉儒,建立师承关系,通过师门的“传道、受业、解惑”培养人才,建立队伍,蓄积力量,以攘斥佛老,整顿儒纲,恢复儒家道统。

于是他“奋不顾俗流,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表现出充塞天地的浩然之气。

秉持这种浩然之气,《师说》一开篇就单刀直入,旗帜鲜明地宣称“古之学者必有师”,并高标“传道、受业、解惑”的师道,强调从师学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

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韩愈的代表作《师说》内容解析及艺术特色【教材分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为了维护师道尊严而写的一篇不朽名篇。

其用意在于阐明从师求学的好处,驳斥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错误观点,表达作者对从师学习的推崇赞美之情。

文章从四个方面层层推进地论述“师道”问题,先从“古之学者必有师”说起,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继而论述从师的具体条件和方法,指出从师应有志于圣贤,品行端正,要有好学之心,能刻苦学习等;最后说明从师的态度和效果,指出从师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感化老师。

文章构思巧妙,前三段逐层推进,重在论证“师道”,语言浅显流畅,说理深入透彻。

【学习目标】 1。

通过品味语言,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和写作手法。

2。

把握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一)导入:用《师说》中的一句话导入新课。

(出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预习检查:(出示:自主预习任务)一、预习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注释疏通字词。

2、标画生字新词并勾画出不懂的词语,以便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标画出各段的段落层次。

二、导学反馈: 1、作者在论述“师道”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在解释“古之学者必有师”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就是说学习有成就的人都有老师,也就是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什么是“有道之士”?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当今社会,有许多人都不愿意从师,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二、探究: 1、文章第二段通过对古之学者是否有师和从师的条件做了哪些具体的论述? 2、归纳小结:①由论“古之学者”转而谈“今之众人”,接着由众人“耻学于师”转而谈“士大夫之族”“则耻师焉”,最后提出自己“愿人之教己者”“则愿无伐善,无施劳”的观点。

②提出“师道”的命题,列举孔子的“从师而问”的例子,并从老师和弟子两方面逐层加以分析。

③全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有说服力地论证了“师道”的重要性,说理深入透彻。

《师说》课文赏析

《师说》课文赏析

《师说》课文赏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旨在阐述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尊师重道,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的风气。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师说》进行赏析。

一、文章结构《师说》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文章开头提出论点,即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接着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整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韩愈的生平和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尊师重道等思想,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韩愈一生致力于弘扬儒学,提倡仁义道德,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在《师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尊师重道的社会意义《师说》中强调的尊师重道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尊师重道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只有当我们尊重教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

四、对比论证和逻辑推理韩愈在《师说》中运用了对比论证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文章中通过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对于教师的态度,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教师的风气。

这种对比论证的方法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五、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师说》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同时又极具表现力。

韩愈运用了排比、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韵律感。

这种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艺术魅力,也使得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

六、传统儒家教育观念的影响韩愈的《师说》深受传统儒家教育观念的影响。

儒家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而不是仅仅追求功名利禄。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尊师重道等思想,与儒家教育观念一脉相承。

这种儒家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师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师说》的艺术赏析

《师说》的艺术赏析

《师说》的艺术赏析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

他的散文,雄奇奔放,气势高昂,富有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

《师说》是韩愈散文中的名篇,其内容汪洋恣肆、纵横淋漓,给人以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之响,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师说》是一篇人格宣言。

在“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独耻相师”的“唐风”之下,韩愈身体力行,高标师道,充分表现了他不随波逐流、无畏无惧的崇高人格。

《师说》又是一篇笔力神巧、格奇而调变的警世文,“有诗人讽喻法,读后自知师道不可废”之功效。

文章切人切事,以立辞言,信手拈来,以眼前之事指点化诲,笔锋处处锋芒毕露,嬉笑怒骂,批驳讽刺,谐趣横生。

《师说》立意深远,高屋建瓴。

《师说》从大处立论,又善于从阔处行文。

首先强调从师的渊源和重要,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解惑”。

其中又暗斥时人以从师为耻。

接着以“师”、“惑”、“道”、“耻”等为中心话题,列举了“童蒙之学”与“成人解惑”,“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古之圣人的从师之举”,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论证,从而将小学大遗、贵不及贱、今不及古、圣益圣、愚益愚的不足为怪的缘由,揭示得入木三分,将从师的见解阐述得极为精辟,对当时的耻师风确有挽救和校正之效,这正是清人李扶九所言“此文之所以如潮也”。

文章首尾呼应,以“师道”与“古道”来互为印证。

文章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后文“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道”分明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从师之道。

文中“传道”与“闻道”暗合,“解惑”与“惑之不解”勾连,还有“授业”又与下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相呼应,既指出童子师的教句读,又指所接受的专门学业,脉络贯通,泾渭分明。

再如文中在反面论证时言“小学大遗”、“士不及工”,又远与“今之众人愚益愚”呼应。

《师说》中的引用或直接或间接,都显得自然妥帖,无迹可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预习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预习导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1课《师说》一、课文资料链接:1、文题解读:“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说为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如:《爱莲说》,《捕蛇者说》。

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2、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

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

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

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③“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3、写作背景: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

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

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

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2)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3 语言练达,论辩有力《师说》文笔运用自如,语言精巧炼达,论辩雄浑有力。

作品整体构思虚实结合,既有铺陈,又有想象,既有实例,又有描模,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情感逐层递进,言辞愈来愈激烈,将论辩推向高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等皆成为千古名句。

《师说》在句式上,突破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采用排偶句与散句的交错运用,这样既体现出排偶句的整饬,又发挥出散句灵活性的待点,二者奇偶互现,节奏严密,韵律合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美,同时也开创了新一代的文体风格。

《师说》中摹拟问答形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式的巧妙运用与承转,增强了作品的论辩力度和讽刺效果。

二思想价值韩愈针对时世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流弊以《师说》为宣言挺身而出,提出尊师重道,重振儒学,体现了一代教育家、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和开放的视野。

他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文学理论创作思想及“不平则鸣”的政治主张,这些光辉思想超越时代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至今仍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1 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为文学的一个标准,明确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周敦颐,周敦颐把文章比喻成车,文章做为传播的载体就像车一样承载的是道德。

写文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文章不是单纯的语言意义上的华美,也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技巧,更不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刻意雕琢,文章应有思想性,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师说》是一篇体现韩愈“文以载道”文学主张的作品,在文章中韩愈观点鲜明,立论深刻,针砭时弊,传播主张。

文章中将道作为择师的标准,即道在师在。

从宏观历史背景和文章内容来理解,狭义的“道”指儒家思想或学习儒家学说不可缺少的某一方面的专攻和特定之道;广义的“道”则指的是一切规律,既含有天道也指人道,又含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他认为万物本无声,但在不能保持其本身性状,即受到外物压力时,如:草木受到风的侵扰,水受到石头的阻碍,钟磐受到敲击时都会发出声响。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

从语境角度解读韩愈的《师说》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文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及交际手段等。

要理解韩愈的《师说》的思想内容,除了需要依据全篇的内容,还必须联系作品的社会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情境。

这样解读《师说》,其结尾就不仅仅是附记性质的文字,文章的思想内容就不单是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韩愈为什么要作《师说》,从表面看结尾从写作缘起作了解答,是为了赞许李蟠。

究其原因就是一个“能行古道”。

具体分析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是“不拘于时,学于余”。

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两条,就值得韩愈为他写篇文章赠送?正因为李蟠以他自己的求学经历实践了韩愈古文运动的思想,成了触动韩愈针对现实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

语境一:不顾流俗,奖励后学。

“不拘于时”,所谓“时”,就是时俗,指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

所谓“古道”,则是指古代尊师重道的风尚。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当时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

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之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

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的韩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

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

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

当时向他请教的青年后学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和指示有加。

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地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韩愈《师说》的艺术价值摘要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兼具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于一身。

韩愈以政治家的敏锐,教育家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以《师说》作为宣言,振聋发聩地提出“尊师重道”的教育观,其蕴含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美学价值,已成为艺术瑰宝流传后世。

关键词:韩愈《师说》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美学价值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是中国中唐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由于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他的政治主张与政策主张影响深远,又被公认为是成功的政治家。

在文学史上他是古文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思想领袖,被冠之“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另一位古文运动领袖柳宗元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美名。

在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儒家为文传统,开创性地倡导“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严厉批判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影响深远。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赞其“文起八代之衰”。

著作丰富,存世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经过安史之乱的战火洗礼,社会面临着众多复杂的矛盾,盛唐人勤奋好学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日渐消退。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对中唐仍有影响,其中贵族子弟只重“家法”而轻“师道”,凭借着门第的尊贵,不用刻苦学习同样可以获得官位。

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轻师”的现象,甚至对于好学者,不是积极鼓励,而是聚在一起嗤笑,这种“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师说》写于贞元十八年,面对时世,韩愈以《师说》为宣言提出“尊师重道”的教学主张。

柳宗元曾这样评价他:“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师说》不仅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的政论文章,也是一篇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与韩愈的教育思想一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学价值韩愈是历史上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素有“百代文宗”的雅号,其散文恢宏大气,汪洋恣肆纵横开阔,挥洒自如,时而如高山流水洋洋洒洒,时而如涓涓细流,循循善诱。

《师说》格局严整,层次分明,立意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练达,论辩有力,充分体现了散文美的艺术价值。

1 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首句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开篇,强调古之圣贤皆出于从师学习而有所得,即“亲师友,习礼仪”。

由圣贤亲师行为推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教师的职责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接下来从解惑的角度提出从师的标准即“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一段为师者下定义,确定从师的标准,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作用。

第二段针砭时弊,以一声长叹“嗟乎”起笔,指出当时社会不良的求学风气。

接下来运用正反对比从三个方面论证师道之不传的严重社会危害。

韩愈先是用古代的圣人和今天的众人作对比:接下来用爱自己的孩子,选择优秀的教师跟随老师学习和自己学习却以从师为耻进行对比;最后以民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以向老师学习提高医术、技法和士大夫之族向老师学习,教师地位低则蒙羞,教师官位高则有阿谀奉迎之嫌作对比。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圣人愈学习愈具有圣贤之得,而愚人愈不学习愈愚钝无知。

在这一段韩愈还着重强调了传其道解其惑的真正意义,解惑、传道是授业的宗旨,即通过授业的过程,解除学生知识理解、人生态度上的困惑,最终使学生“悟道”“学道”,达到对儒家道统的内化与践行。

第二段通过正反对比抨击不良的社会从师风气,揭示错误的从师态度。

第三段循序渐进举圣人孔子为例,提出“圣人无常师”,进一步论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教育主张。

这里韩愈提出了“师弟子平等”的师生观。

韩愈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老师不过是比学生年长,先于学生学习和领悟知识,在某个领域具有专长而已。

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通过学习,随着知识含量的增长是有可能超过老师的,甚至在某个领域可以做师长指导老师,因此师生关系是相对的。

同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生关系还可以转化,教师要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段由圣人谦虚从师的事迹,提出道在师在,以有道者为师的主张。

第四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因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因此由感而发,故作《师说》以阐明自己“尊师重道”教学主张,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2 立意高远,气势雄浑《师说》作为韩愈的一篇政论文是有感于时世而发,虽篇幅短小仅600百余字却掷地有声,文章一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指士大夫贵族阶层耻师弊端,其深远的立意,雄浑的气势,堪称“千古绝唱”。

《师说》开篇立意高远,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站在历史角度追古抚今,高屋建瓴地概括出师者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明确指出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间的关系。

韩愈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师说》中强调的“道”,指的是儒家的道统思想,即儒道。

儒道强调的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道德观。

做为一个师者,“传道”是其根本职责所在,而传道的途径则是通过“授业”的过程得以实现。

“授业”的具体内容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学教材的讲授。

在儒学教材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师者价值的就是“解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这里“解惑”既解学习之惑,又解人生疑惑,韩愈赋予解惑更广泛的意义,并不是狭隘的仅限于书本知识的解惑。

韩愈认为这三项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三者既是紧密相联的,又体现出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为辅的顺序。

行文至此韩愈以三组对比,纵横开合,针对时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从师弊端进行遣责。

气势雄浑,不容置疑。

紧扣“古今”“长幼”“贵践”“大小”等进行讽谕式对比,评击了“今愚”者的耻师行径。

一唱三叹,整饬庄重,感情色彩浓烈。

反面论证之后,正面举出古之圣贤孔子从师典范,以孔子的身教言传,倡导平等的师生观,气势如虹,令人心悦诚服。

最后一节由李蟠求学,引出为文目的“尊师重教,复兴儒道”。

至此,读者心中豁然开朗。

通篇情理融合,浩然正气贯穿始终,作品充满艺术感染力。

3 语言练达,论辩有力《师说》文笔运用自如,语言精巧炼达,论辩雄浑有力。

作品整体构思虚实结合,既有铺陈,又有想象,既有实例,又有描模,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情感逐层递进,言辞愈来愈激烈,将论辩推向高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等皆成为千古名句。

《师说》在句式上,突破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采用排偶句与散句的交错运用,这样既体现出排偶句的整饬,又发挥出散句灵活性的待点,二者奇偶互现,节奏严密,韵律合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美,同时也开创了新一代的文体风格。

《师说》中摹拟问答形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式的巧妙运用与承转,增强了作品的论辩力度和讽刺效果。

二思想价值韩愈针对时世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流弊以《师说》为宣言挺身而出,提出尊师重道,重振儒学,体现了一代教育家、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和开放的视野。

他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文学理论创作思想及“不平则鸣”的政治主张,这些光辉思想超越时代为后人所继承和发扬,至今仍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1 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为文学的一个标准,明确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周敦颐,周敦颐把文章比喻成车,文章做为传播的载体就像车一样承载的是道德。

写文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文章不是单纯的语言意义上的华美,也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技巧,更不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刻意雕琢,文章应有思想性,对社会具有促进作用。

《师说》是一篇体现韩愈“文以载道”文学主张的作品,在文章中韩愈观点鲜明,立论深刻,针砭时弊,传播主张。

文章中将道作为择师的标准,即道在师在。

从宏观历史背景和文章内容来理解,狭义的“道”指儒家思想或学习儒家学说不可缺少的某一方面的专攻和特定之道;广义的“道”则指的是一切规律,既含有天道也指人道,又含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他认为万物本无声,但在不能保持其本身性状,即受到外物压力时,如:草木受到风的侵扰,水受到石头的阻碍,钟磐受到敲击时都会发出声响。

人对于环境也是一样,在情势不得已的时候,就会歌咏或哭泣。

他认为社会上有不合理的现象,作者便要把它诉诸笔墨,只有发自肺腑不平则鸣的作品才能感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师说》正是一篇“不平则鸣”的典范之作。

作者怀着对士大夫之族“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耻师者行径的鄙视,不顾流俗,奋然提出“尊师重道”的教育主张。

“愈以是得狂名。

”从时代背景上看韩愈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家,一位胸怀天下的政治家,一位“道济天下”的儒者,其“不平则鸣”的批判精神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三美学价值韩愈文学主张上提出作家的“养气论”,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他认为文章是作家品德的反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文章抒发的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应树立起文章的个性品质,作家应对真、善、美有着崇高的追求,对假、恶、丑要有勇气向黑暗势力进行抨击。

《师说》正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作品艺术语言为载体,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师道、伦理方面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探究,以”尊师重道”为美,以“耻于从师”为丑,树立崇高的社会风尚,形成人人乐学、好学,谦和、礼让的崇高意识,从而恢复大唐昔日风采,重振礼仪之邦的国风。

1 人格美韩愈一生个性耿直,从小就胸怀大志心系天下,7岁读书,13岁能文,究心古训,关心政治,步入仕途后更是为民请命,兴教育、驱鳄鱼、抚叛乱、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虽多次被贬,但仍矢志不渝。

《师说》中韩愈不畏流俗,不惧嘲弄,其抗颜而为师的凛然正气贯穿全篇,体现着作品人格美的力量。

2 境界美韩愈以政治家开阔的视野,教育家宽广的胸怀,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打破了固有的教育、教学体制、师生关系的限制,即打破了师法或家法的保守体制的束缚,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了,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因此这些思想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

《师说》一出更是鼓舞了大批的青年后学,鼓励了大量像李蟠一样“能行古道”的青年人学习,正是由于李蟠的“不拘于时,学于余”激发了韩愈实践古文运动的思想,促成了触动韩愈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倡行见解的行为。

《师说》中体现出的解放精神,具有进步的人民性,这和我们今天教学中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着不谋而合的共同主张。

《师说》作为韩愈古文运动的教育经典给宋以后千余年的作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以无尽的滋养,其功至伟不可磨灭,作品体现着深远的境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