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壳变动的原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学生能够描述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模型、视频和图示,学习地壳变动的类型及其效果。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探究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和防灾减灾意识。
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壳变动的类型、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难点:理解地壳变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地震波的传播原理。
三、教学准备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视频资料板块构造模型地震波传播模拟装置(可选)练习题目纸张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地球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等自然现象。
首先,我们可以运用震撼人心的视频素材,展示地壳的断裂、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以及地震带来的破坏。
这些视觉冲击强烈的素材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好奇心。
在视频观看结束后,我们可以适时提问:“这些自然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们与地壳变动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们思考自然现象的成因,又能让他们认识到地壳变动在这些现象中的关键作用。
接下来,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科学原理。
首先,地壳变动是指地球表面岩石层的构造运动,包括板块间的碰撞、拉伸和下沉等。
这些运动会导致地表的变形,进而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火山喷发是地壳内部岩浆上升至地表并喷出的过程,地震则是地壳内部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的断裂现象。
这两者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如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喷发、日本的地震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壳变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在地震预警、火山监测等方面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素养。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学生版+解析)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能够对照地围说出全球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
3.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
解读1:地壳变动的证据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解读2:火山、地震的发生、分布、防御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知识点01 地壳变动的证明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一)地壳变动的结果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二)地壳变动的速度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如珠穆朗玛峰上升速度很慢)。
(三)地壳变动的信息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例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能力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来证明过去所发生的地壳变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华山北坡大断崖、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即学即练1】(2021·江干模拟)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知识精讲目标导航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即学即练2】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________的作用下,或发生________,或引发________,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________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七年级上册科学《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科学已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地球基本构造和地理现象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概念及成因了解有限,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浓厚,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课堂的趣味性。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教师应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地壳变动的成因、类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火山地震的成因、分布规律和防范措施。
3.学会运用地球仪、地形图等工具,观察和分析地壳变动及火山地震现象。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奥秘。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现象,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可能的地壳变动现象,并撰写一篇观察报告。
要求:报告内容需包括地形地貌描述、地壳变动现象分析及可能的自然灾害防范措施。
2.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全球发生的火山地震事件,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制作成PPT进行课堂分享。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观点、分享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模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年级科学上册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浙教版.doc
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并能进行描述;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初步认识地壳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高大的 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了解地壳运动的原因。
~~以提出“地壳变动的依据有哪些”为整节课的中心,围绕此问 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依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认识白然现实。
教学用具 边教边悟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教学内容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地壳构造的认识、地壳 内容分析变动的依据、火山、地震等知识,教学时分两个课时完成。
(教材处理) 本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地壳构造和地壳变动的依据,教学时借助于图片等认识,并设计探究地壳变动的依据。
教学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
教学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一只煮熟的鸡蛋,一把小刀,一个可拆分的地球仪,褶皱和断 层的模型。
情境一:有“世界的屋脊”之称的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 情境 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你如何理解这种现实? 设置 情境二:(活动)展示熟鸡蛋。
情境三:展示资料,让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并寻找证据。
教学过程情境一:有“世界的屋脊”之称的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 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你如何理解这神现实?生:猜测引入新课:认识地球结构。
情境二:(活动)展示熟鸡蛋。
1. 教师或学生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最好让学生自己画出三 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
2.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读图4-25、4-26o3. 请个别小组的几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要求层次厚 度比例适当,用彩色粉笔画,并填出三层的名称(地壳、地幔、地核)。
4. 学生指出并了解各层的厚度。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处。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地震和火山》地理教案
《地震和火山》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震和火山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震和火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自然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地震和火山的了解。
2.地震和火山的成因(1)介绍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2)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能量来源。
3.地震和火山的分布规律(1)展示地震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分布规律。
(2)分析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与板块构造、地球内部结构的关系。
4.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邀请学生举例说明地震和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展示地震和火山灾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性。
5.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1)介绍地震和火山的预测方法,如地震前兆、火山活动监测等。
(2)讨论地震和火山的防范措施,如建筑抗震设计、火山喷发预警系统等。
6.课堂小结(2)强调地震和火山的预测与防范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7.作业布置(1)让学生绘制一张地震和火山分布图,标注出我国主要的地震带和火山。
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在讲解地震和火山成因时,适当简化复杂概念,以便学生理解。
3.增加地震和火山灾害防范的实用性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地震和火山图片2.地球内部结构图3.地震和火山分布图4.地震和火山灾害案例5.地震和火山预测与防范资料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3.安全意识:了解学生在地震和火山灾害防范方面的认知和行动。
重难点补充:1.地震和火山的成因(1)难点解释:通过动画演示地壳运动,让学生直观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3.4《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参考教案1(第1课时)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参考教案1第1课时课题: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2.知道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能说出全球的火山带3.火山的构成、类型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点: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难点: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对人类的影响教学设计备注引入:学生看视频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一、地壳变动的证明1.提出问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地壳始终在不断地变动着?2.建立假设:假设地壳发生变动,就会留下痕迹。
如果找到这些证据,就能证明地壳发生了变动。
3.设计实验方案:到野外收集地壳变动的证据。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地壳变动的证据(1)看图片岩层的弯曲--褶皱学生活动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握住两端,用力向中间压,使书弯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2)岩层的断裂--断层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有两种:褶皱是岩层受力挤压发生的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位学生练习:水平岩层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3)图片展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情况教师归纳:高山上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始终在不断地变动着二、火山学生看视频火山的形成,思考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火山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喷发物主要有:固态喷发物(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液态喷发物(熔岩流)气态喷发物(水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2.学生看视频思考火山的类型活火山如:日本富士山台湾的七星山死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山西大同火山群休眠火山如:长白山天池东北五大连池3.学生看图片全球火山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思考: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哪里?东北、东南沿海、台湾、云南、西藏、新疆4.火山的利弊:学生看视频、课本利:火山灰肥沃火口湖景美温泉可疗病矿产丰富弊:毁灭村庄、城市、农田三、课堂小结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业本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1课时)选做12教学反思:板书设计:1.地壳变动的证明2.火山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3.火山的类型4.火山的分布。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教案设计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前面学到的地球内部结构特点,来了解地壳的变动。
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变动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够对照图说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特征。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的喷发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方法,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2.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其它事物来模仿地壳变动。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收集标本,获得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
3)通过视频加深对地壳变动还有火山地震的原因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学会合作。
2)体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运用。
3)通过课外探究收集本地区地壳变动的证据,使学生热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和地震时地壳运动的表现,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褶皱和断层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地壳是变动的提问:人们是怎么想到地壳是变动的?阅读教材,寻找证据2.地壳变动的证明观看青藏高原生成的原因,提问:除了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之外,还有那些现象能证明地壳的变动?阅读教材,或者回忆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中的野外观察经验回答问题。
3.复习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内部由哪几部分构成?地球内部各结构的深度范围是多少?岩石圈由哪几部分组成?阅读教材,回顾地球内部构造。
4.寻找证明地壳变动的证据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来证明地壳变动1.褶皱2.断层3.大理石的升降4.海陆变迁1.阅读教材解释褶皱和断层发生的原因2.讨论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3.地壳变动的快慢5.火山观看关于火山爆发的视频提问:(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2)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3)火山喷出的岩浆主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问题。
地震和火山教案(通用15篇)
地震和火山教案(通用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地震和火山教案(通用15篇)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抖动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七年级上册科学《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优秀教学案例
2.创设地质探险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跟随虚拟的地质学家,一起探索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奥秘。
3.组织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地质现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数据解读和分析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典型地质现象的分析,掌握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基本知识。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地壳变动的基本概念,如板块构造、地壳运动、地震波等,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质现象。
2.使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分类、喷发过程及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现象。
3.培养学生掌握地震的成因、震级、烈度等基本知识,了解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措施。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组织学生互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仪和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引发他们对地球表面变化的好奇心。
1.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地壳为什么会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有什么关系?”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4.5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2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4.5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2第二课时火山和地震【一】教学目标1.明白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并能够对比图说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特征。
2.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的喷发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3.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4.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方法,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二】教学重点1.火山活动及其分布。
2.地震活动及其分布。
【三】教学难点通过火山、地震活动进一步认识地壳运动。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筷子【五】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上升、下沉、剧烈、缓慢〕2.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自何处?3.地球内部的能量强烈释放时表现出来的地壳变动形式是什么现象呢?新知探究(一)火山1.演示火山图片及火山喷发的录像。
2.结合图像及图片,让学生读4—30图思考:1)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2)火山喷发物要紧有哪些?3)火山喷出来的岩浆要紧来者何处?它们是怎么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3.师生共结1)火山一般由火山管、火山口、火山锥组成。
2)火山喷发物要紧有:熔岩流〔液态〕、火山灰〔固态〕和气体〔以水蒸气为主〕。
3)火山喷出的岩浆要紧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
4.让学生观赏各种类型的火山并归纳火山的种类。
5.讨论: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妨碍?6.读世界火山分布图,了解世界火山的要紧分布带。
1)环太平洋火山带2)地中海—喜玛拉雅山火山带3)东非火山带〔沿东非裂谷带分布〕4)大西洋海底火山带(二)地震1.播放地震实例录像。
2.探究:地震什么原因会发生?地震又是怎么样发生的?实验:.取一根竹筷,双手分别握住筷的两端。
双手均匀用力使竹筷弯曲,直至断裂。
体会竹筷断裂时双手的感受。
3.抽生试述地震产生的缘故: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如同筷子般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word教案
【教课要点】1.地壳改动的凭证;2.地球的内部结构;3.火山活动给人类生产生活的有益和不利影响;4.地震的预告和防备。
【教课过程】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地壳是改动的发问:人们是怎么想到地壳是变阅读教材,找寻凭证动的?2. 地壳改动的证明发问:除了在喜马拉雅山地域发阅读教材,或许回想课外阅读的相现了大海生物化石以外,还有那关知识,联合生活中的野外察看经些现象能证明地壳的改动?验回答下列问题。
3. 地球的内部结构发问: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如何阅读教材,经过和煮熟的鸡蛋对照,的?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地球的内部结构。
发问: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人类的活动范围议论:当我们不可以直接认识某一事素来就没有真实深入到地球内物的组成以及特点时,我们一般采部,科学家们是如何知道地球的用什么方式去认识它?内部结构的呢?查阅资料,认识科学家们是如何通(教师提示:假定一个不透明的过研究活动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
纸箱中装了一个物体,让你猜想此中可能是什么东西,你会采纳什么样的方法?)4. 火山发问:你听闻过分山迸发的新闻阅读教材,议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报导吗?假如有,是在哪里出现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火山迸发时可能的?出现的情景。
发问:火山活动有哪些不利和有议论:火山活动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的影响?那些有益和不利影响?有益:不利:5. 地震发问:你听闻过地震吗?你知道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是怎么回事吗?察看教师活动,或许自己实验。
并活动:双手握住竹筷,平均使劲解说地震发生的原由。
直至断裂,领会断裂时的感觉。
阅读教材中火山和地震散布图,回发问:世界上哪些地方简单发生答问题。
地震?这与发生火山活动的地方有什么同样之处?这说明什么问题?6. 地震的预告和防范发问:你听闻过哪些地震先兆?假想在不一样地址不一样时间,假如发生了地震,应当怎么办?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7. 我国的地震发问:你知道在我国发生过的大查阅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1
第五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地壳变动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并能进行描述;2、能够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初步认识地壳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高大的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3、了解地壳运动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三.教学准备一只煮熟的鸡蛋,一把小刀,一个可拆分的地球仪,褶皱和断层的模型。
四.教学方法利用模型直观说明地球内部的结构及地壳运动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提问: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是平整的吗?(稍停顿,听学生的反应)对,我们的地球表面有高原、山脉,也有平原、丘陵,那么这些地貌类型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学了今天这堂课,我想我们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答案。
新课教学: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1、将熟鸡蛋切开,请学生仔细观察其内部结构,并在纸上简单地画出三层结构。
然后请学生来回答。
2、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其内部的结构与鸡蛋很像,那么地球内部的结构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142地球内部结构的内容,然后回答。
3、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要求层次夺取度比较适合,并写出三层的名称。
观察后,作图,并能回答鸡蛋从里到外由三部分组成:蛋黄、蛋白、蛋壳。
对照已经打开的可拆分的地球仪,指出: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各组选一名同学在黑板上作图,其他同学可以帮助。
4、要求学生能指出并熟记各层的厚度。
5、组织学生根据图4-26来分析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所处的位置。
小结: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6.示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资料,提问: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会有海洋生物化石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回答:原来这里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使这里的地壳上升,就形成了山脉。
阅读资料,了解喜马拉雅山所发生的地壳变动。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山
火山喷发 构成: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类型: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谢谢观看!
我国火山主要在东北、东南沿 海、台湾、云南、西藏、新疆。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影响气候 破坏环境 影响生活
带来肥料 天然地热来源
制造陆地 形成多种矿产
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益处的是( C )。 A.形成矿产 B.形成温泉 C.形成干湿适宜的气候 D.生成肥沃的火山灰
解析
火山不会带来干湿适宜的气候,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灰对气候有比较大的影响。
水蒸气、二氧化硫
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熔岩流
火山口 火山锥 岩浆通道
岩浆
火山的类型
活火山
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 喷发活动的火山。
死火山
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 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
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
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火山的分布
我国的火山分布
世界火山分布
世界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区。
1.认识地壳变动 2.了解火山的形成原理、构成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课堂小结
证明:褶皱、断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地
地壳变动
地壳变动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者往往同时进行。
壳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地球内力)。
运 动
表
现 形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壳变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式
与 火
之 一
原理:软流层中的岩浆在内力作用下喷出地表。
下列现象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C )。 A.日本群岛经常发生地震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受暴雨袭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洪灾 D.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千米处一座火山喷发
第3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案15
课题:第3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运动。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和抗震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个可拆分的地球仪,一只煮熟的鸡蛋,一把小刀。
[教学重、难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变动,火山地震的活动及其分布。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提问:1.为什么在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区会有海洋生物化石?2.为什么在海湾海峡的海底会发现森林遗迹?老师稍作解释,得出结论:地壳是在变动的。
老师引导:地壳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
新课讲授:一、地球内部结构1.熟鸡蛋的内部结构。
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指出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结构的相似性。
打开可拆分的地球仪,学生比较地球与鸡蛋结构的相似性。
2.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特征是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岩石圈。
二、地壳变动的证明3.地壳变动是时刻存在的,只是有些激烈,有些难以感知。
与学生一起看并解释P143三根石柱图,让学生了解石柱升降情况:升降的周期性、升降幅度大小等。
4.地壳变动的现象。
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例:断层、褶曲等。
在我们周围,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痕迹。
如:山区的悬崖峭壁、采石场等地方。
5.简单说明地壳变动的原因。
6.讨论:(1)引起上述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何处?(2)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运动?三、火山1.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地壳强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火山喷发的情景。
想象一下火山喷发会带来什么影响?指导学生看P145图4—29,想象当时维苏威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灾难。
同时向学生指出火山喷发的好处。
2.火山的结构、分类指导学生看P145图4—30、图4—31、图4-32、图4-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析图4-27,学习: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用模型来说明,褶皱是地壳受力挤压研发生的弯曲。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由于褶皱和断层的作用形成高大的山脉和盆地。
同时用厚绸演示褶皱,方法是把绸布平放在桌面上,两手压住绸布,距离要适当,从相对方面挤压绸布即可。
(4)全球火山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
(5)火山可按活动情况不同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4、组织学生列举世界著名的火山(可在课上或课下进行),并说出火山的位置,如富士山、艾特纳火山、白头山天池、五大连池火山等。
三、地震
1、用唐山地震的一段实例引入。
不断运动。
二、火山
1、给出学生如下几个问题(可以板书,可以发条子):
(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
(4)依图4-34说出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
(5)火山可以分为哪儿类?
2、引导学生看图片或录像,时间不要长,可重复播放一次,然后再学习课本,在学生读课本的同时,教师板书一幅火山构造图。
资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仍每年以0.33一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资料三: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2、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读图4-25、4-26。
3、请个别小组的几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要求层次厚度比例适当,用彩色粉笔画,并填出三层的名称(地壳、地幔、地核)。
4、学生指出并熟记各层的厚度。
地壳:从地表到地表以下17千米处,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
地幔:从地壳下界到2900千米深度处。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收集了很多有关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资料片,直观的对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地壳变动进行观察。
用一块厚稠布做褶皱产生的实验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本节分为三课时:
一、壳变动:
提问: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上高山、深谷是如何形成的?
(一)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
1、教师或学生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最好让学生自己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
地核:从地幔下界到地心。 "
其中地幔按其性质差异可分为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可以分为内核和外核。
5、以图4-26为依据组织学生分析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所处的位置,学生讨论,个别小组发言,然后教师小结。
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最好能用彩图示出)。岩浆是温度极高的熔岩,能量极大(在此可为下一问题打下伏笔)。
6、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激励学生想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是什么人划分的。
(二)地壳变动的证明
1·给出学生儿条资料,让学生分析地壳发生了何种变化。
资料一: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资料四: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分析四条资料并填下表:
属上升运动的
属下降运动的
属缓慢运动的
属剧烈运动的
2、完成表格后学习课本地壳变动的证明,读图4-28分析结果:
建成时到十五世纪,地壳下降6.3米。
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地壳上升6.3米。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的活动极其分布。
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
疑点: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软流层是何种状态,地壳变动会形成哪些地表形态,产生火山和地震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什么地方,火山和地震又为何呈带状分布
解决方法:利用模型; 地理专题地图; 标石(岩石)。
4、教师小结:现有地表各种形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基本有两种方向,叹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有的运动十分剧烈,有的运动十分缓慢。
5、完成讨论p138中的1、2、3题。
答案:1、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即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放出的能量大量积累。
2、如:东非裂谷不断加宽,台湾海峡几度升降等可以证明地壳在
每课必记
课 题
4.5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圈——地壳、地幔、地核。
2、初步认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高大的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
3、小组讨论,并逐一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
(2)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叫岩浆岩。
(3)危害是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弓l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益处是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湖水在医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一位深夜出急诊的医生回忆:"夜间三时半,我有急诊外出,刚迈出门坎,地震就来了,先是晃,天旋地转,晃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再就是颠,脚底像过电似的,紧接着房上的砖瓦飞了下来。我心里发慌,那呜呜的声音,使人毛骨惊然,四周一片漆黑,倒房坍屋的巨响和呛人的灰土味,使我跑了起来,可是才跑了三四步就觉得不对劲。一看,呀!我怎么已经上了房顶!"
2、准备一些筷子和钢锯条,在课上做实验,体会震动与力的关系,此时教师讲解地震发生的原因。
3、读课本图4-35,总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几个概念。读图4-36、4-37,总结中国和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