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
作者:苏星运摘要: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有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就成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改革必须针对我们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有的放矢,在改革中加强,在改革中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做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因此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培育和完善多元化教育方法。在教学中,应强化三方面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的导向性、道德品质的可塑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性。针对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努力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现在的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也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在多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的新形势下,人生有支柱,前进有目标,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不断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要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而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我们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处理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即要努力克服那种重学校改革和发展,轻思想政治教育;重学术带头人培养,轻政工队伍建设;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轻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片面认识,也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现状,应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
二、从制度上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量化
现在的体制上还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现在对智育评估非常具体,从每个年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开始,往往有一个计划指标,而这个指标完成情况又直接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挂购,利益的驱动机制、智育评估措施较为完善,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具体。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制度,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穷于应付。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中学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因此制度改革上应该看到思想道德教育有特殊性,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解决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把道德教育的功能完全归结为量化管理,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纳入量化。但全部转化为量,也是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在德育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对象和不同任务目标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养成教育,可以量化,而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个性心理的指导,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就只能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之办法,才有较好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能动性,都应是主体。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有积极的学习氛围和优越情境。为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相信学生的指挥,巧妙营造班级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当然,并不鼓吹片面的强调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转,完全以学生为中心的偏激行为。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教师和学生互动,以书本为媒介进行交流沟通。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学”的要求,使学生想学、爱学、并能学会;寻找教材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的结合点,挖掘其深刻的教育内容。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在上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让学生参与,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德育课程有效性的前提。如果在课堂上,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既不参与,也不主动思考,那么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结语: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以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只有抓住加强时代性和现代性的原则、评估量化的原则、以人为本增强学生主动性的原则才能使师生蕴藏已久的创造和热情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不断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思》,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王玄武、骆郁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聂月岩:《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5、童彭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