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尔滨为例的建筑色彩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色彩在寒地高校建筑中的应用——哈工大一校区校园更新

关于色彩在寒地高校建筑中的应用——哈工大一校区校园更新

张 爽 Z a gS u n ; 建 群 LnJa q n h n h a g 林 i in u
( 尔滨 工业大 学 , 哈 哈尔滨 10 0 5 0 0】 ( abnIs tt f e h ooy Habn 10 0 C ia) H ri ntueo c nlg , r i 5 0 0, hn i T
unv riyb li g sawo ty i— p h su y tpc iest ui n si rh n de t td o i. d
关 键词 : 色彩 ; 寒地 ; 高校 建筑 ; 用 应
K e r s oo ; od rgo c le e b idn a pian y wo d :c lr c l e in; olg ul ig; p lc to s
Ab ta t s r c :ChiaSh【h re c t n i v lpn a i l t h o ilb c go n c rv st ede eo n i e du ai sde eo ig rp dy wi t e sca a k ru d whih d ie h v lpme ta d r n wa fc l g d c to g o h n n e e lo ol ee u ain e e vrnme t n io n .Ths a r tk s h e a l f Ha bn n t ue f Te h oo y a u ta so main n od e in t td he h reeitc f i p pe a e te x mpe o r i I si t o c n lg c mp s r n fr to i c l rgo o su y t c a a trsis o t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伴随着社会这个大背景的发展而迅速的发展着, 随之带动 了高校教育环境的发展和更新。本文以哈 尔滨工业大学一 校 区改造为例研究寒地 高校建筑色彩的特点, 寒地高校是我 国高校体系中的一个巨大的分支, 如何正确挖掘寒地 高校建筑色彩特色去建设寒地

园林设计案例分析

园林设计案例分析
2.3规划设计 功能分区 交通组织 景观规划目标 主要景点介绍 植物种植设计
24
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
25
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交通分析图
26
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总平面
27
哈尔滨劳动公园总体鸟瞰图
28
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2社区公园设计案例22设计构思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相融合地域特色与国际化相结合标志性主题的创造健身娱乐与休憩观赏相结合动静相宜赏娱成趣农田耕作与参与管理相结合体味劳作乐趣感受自然田园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2社区公园设计案例23规划设计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规划目标主要景点介绍植物种植设计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交通分析图哈尔滨劳动公园规划设计总平面哈尔滨劳动公园总体鸟瞰图
园林设计案例分析
1
1、带状公园设计案例
2、社区公园设计案例
2
1、带状公园设计案例
北京清华东路带状公园景观设计
• 清华东路位于学院路 地区, 西起双清路, 东 至八达岭高速, 贯穿学 院路。
• 道路东西两侧连接的 城铁13 号线及八达岭 高速分别是京城北部 最重要的轨道及公路 动脉。
• 学院路本身作为城市 主干道的同时也是京 城标志性的著名街道, 浓郁的学院氛围自然 是场地特色之一。
11
童趣广场
以满足中、低龄儿童的游戏需求和增加空间的趣味性为
设计出发点, 并利用现状大树和地形形成一处相对围合的 活动空间, 椭圆的地形和波浪形的座椅、沙坑、弹性地垫 及宽大的木平台增添了空间的趣味性
12
空竹广场
• 场地原有周边部分居 民在绿地自发开展抖 空竹的健身活动, 为给 他们提供更开阔、进 出更便捷的场地, 在小 区出入口附近空竹广 场满足他们的活动需 求。同时考虑道路景 观与安全问题, 利用植 物种植对广场进行了 有效的隔离。

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探索和思考

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探索和思考
哈尔滨作为一座近代新兴的城市,其建筑风格深受俄罗斯影 响,如今,经过了世纪的融合、积淀,铸就了哈尔滨特有的地域文化 品格。许多具有拜占庭风格的“洋葱头”和”帐篷顶”的俄罗斯建 筑风格群在哈尔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也为其增添了不少异国 韵味,应该说,这些形式终归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并非简单形 式的移动,其所代表的更是一种俄罗斯文化的传承。其独特的俄 罗斯建筑风格文化,演绎了哈尔滨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被视为 哈尔滨地域文化的表征。
出于一定的政治原因, 由于地处中东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哈尔滨也因此吸纳了大量俄罗斯侨民的涌入,他们充斥着城市的 大街小巷, 沙俄统治者为了教化身处异国他乡的俄罗斯民众,以 减少俄侨的思念故乡之情,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进行 了城市建筑规划的改造。在城市建筑构造上,设计者大都采用以 尖塔、穹顶、帐篷顶、倒悬卷脚、雕花装饰等俄罗斯传统设计手 法。可以说,这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整体风 貌。
艺术论坛
★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哈尔滨地域文化及建筑风格研究,项目编号:省艺科立字【2008】35 号
对哈尔滨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探索与思考
高天宝
摘 要: 哈尔滨作为近代新兴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复杂的时代性,在俄罗斯文化的熏陶下,早已 烙下了其异国情调的深深印记。如今,经过了世纪的融合,积淀了哈尔滨这座具有独特俄式建筑风 格的大都市,塑造了哈尔滨地域建筑的独特魅力。本文以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为着眼点,介 绍了哈尔滨城市风貌的起源、俄式建筑的盛行及各具特色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进而阐述对哈尔滨 俄式建筑风格的思考。
该教堂为典型的俄罗斯木构建筑,是一座古典哥特式的教堂 建筑,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间建筑色彩。教堂内部为巨大的穹顶 空间,外部采用俄罗斯民间木结构帐篷顶的传统形式。整体以典 型的井干式木结构著称,整齐的圆木相互咬合,凸显出结构形式 的清晰,透出整个建筑的粗犷豪放的气质。入口处配以双向室外 的木楼梯及双坡尖拱顶篷, 同时赋予精美的山花板雕刻加以装 饰,美轮美奂。直入云霄的八面体帐篷,配以高低错落的“洋葱头” 式穹顶,错落有致,富有动感,如此构造使整个建筑造型完美匀称, 构成了整座教堂建筑的和谐美的建筑风格。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与研究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与研究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与研究作者:高伟玲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借鉴了法国、俄罗斯等外国建筑艺术元素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韵味的中国城市哈尔滨,不管是色彩还是建筑材料搭配,都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

尤其是它的亮点圣·索菲亚教堂,从当地的建筑文化吸取灵感,让清水红砖成为它的主体结构,而拜占庭风格则体现在构图母题依大小次序套叠而成的砖砌拱券之中。

关键词: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一、色彩对审美的影响(一)中国文化与色彩审美中国是个崇尚自然美的国家,而木材因为朴实无华的表层,自然形成的纹路,松软的质地,反射光线不强等方面的特点,比起琳琅满目的金石珠玉来,更具气质之美,更易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与西方美学观点截然不同的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追求气韵生动余韵悠长,追求生命本质的意境表现是我国在色彩上更注重的理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崇尚礼制始终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理念,方位东、南、中、西、北与五色青、赤、黄、白、黑及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这是《周礼》里流传至今的五方五色五行学,这个色彩规则的运用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发展史,不可估量地影响着中国传统色彩审美观的产生及发展。

以明黄作为皇权的专用色彩,并在其它服饰上不得运用的规定始于唐代;红色与紫色构成了古代朝廷官员官服的主要色彩,普通庶民甚至不能把红、黄两色运用在住房上,青色、绿色才是他们可以使用的颜色。

这种赋予了色彩以高低等级之分的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屡见不鲜,与欧洲文化观念大相径庭。

(二)西方文化与色彩审美重点以古罗马和古希腊为代表演绎的石材文化理念造就了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

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经典之作包括:凡尔赛宫和巴黎圣母院(法国)、帕提农神庙(古希腊),所以可以这样说,石材成就了西方传统建筑文化,促进了其独特的造型特征与色彩风格的发展。

在西方人的认知里,最纯洁的颜色非大理石的颜色莫属,而最推崇的色彩就是被他们称为神之色彩的白色。

谈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设计之美

谈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设计之美

谈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设计之美作者:张佳琪庄一兵来源:《收藏与投资》2021年第03期摘要: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设计巧妙、宗教气息浓厚的东正教教堂风格建筑。

教堂红砖绿顶,搭配金光闪耀的十字架,展现了教堂的庄重与肃穆。

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独特的风格、精巧的建筑、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俄式风情建筑的经典代表作品。

教堂在哈尔滨极具异域风情,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与交流,也促进了当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外观结构、内部空间布局、材料应用、堆砌手法的研究分析,研讨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的设计之美。

通过分析其建筑设计,了解这座建筑,感受建筑的宗教文化和精神内涵,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哈尔滨这座城市,了解当地的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

关键词:哈尔滨;圣·索菲亚;建筑;设计之美一、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概述物产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冰城哈尔滨位于我国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冰城哈尔滨,以冰雪雕塑闻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同时,哈尔滨还是风景优美、具有建筑特色的城市。

走在城市街头你会发现,哈尔滨的建筑包罗万象,有中式建筑,还有一些带有俄式风情的异域建筑。

这种建筑特色是由哈尔滨的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

在历史上,哈尔滨曾是沙俄的宗教侵略中心,因此在哈尔滨保留了很多当时的建筑,这些留存下来的俄式建筑,风格独特、调性鲜明,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由于这些俄式风情建筑,哈尔滨还有了另一个名字—东方莫斯科。

在这些欧式建筑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宏伟壮观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建筑位于哈尔滨道里区,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风格建筑,其设计者是俄国设计师科亚西科夫。

现如今,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教堂不再具备教堂的功能,已被改建成历史博物馆,用于展出哈尔滨的发展进程与变迁。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色彩规划(报批稿)城市色彩总体分析哈尔滨市城市色彩受地理、气候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较大,现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色彩体系。

一方面,针对冬季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筑色彩强调暖色调的应用,其中尤以米黄色和黄白相间的暖色调为多。

另一方面,哈尔滨市城市色彩在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区体现得较为充分。

这些区域是城市欧风建筑特色的精华所在,是吸收西方文化最典型的地区,荟萃了全市80%的以折衷主义风格、新艺术运动风格为主调的近代优秀建筑,是具有欧域遗风特征的区域,其建筑色彩奠定了哈市城市色彩的基础,即以米黄、灰白为主调,构成“基本色”;以浅粉、桔黄、淡绿、浅灰为主调,构成比较丰富的“辅助色”;在一些教堂建筑、医疗建筑上,以土红色为主色,点缀白色线脚、彩色玻璃、绿色、金黄色和红色屋顶,使之具有十分迷人而艳丽的色彩,构成“点缀色”,使整个区域形成和谐、温暖的色调。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建筑色彩也随之发生变化。

其中以开发区尤为典型,建筑形式以现代风格为主,立面细部装饰复杂,建筑符号运用丰富,材料选择多样,颜色以中等明度黄红暖色调为主,采用一些中等饱和度和明度的颜色进行细部装饰,整体环境色彩较为和谐统一,体现了时代性和现代感。

但是,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和飞速建设,在局部地区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和谐的城市色彩,削弱了色彩特征。

某些地区色彩杂乱无章,缺乏统一,一些建筑设计只为标新立异,不考虑周围环境,采用高饱和度颜色或超低明度颜色作为主体色,与周围建筑及环境很难协调。

同时,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中穿插色彩与造型较为突出的新建筑,破坏了原有建筑群浑然一体的风格,对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如一些工业区及旧居住区,建筑色彩单调呆板,墙面色彩褪色严重,“老”和“旧”使整体环境缺乏生气,造成城市生活区“破败”和“灰”的印象。

因此,完善和规范哈尔滨城市色彩体系是城市形象设计面临的迫切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外装饰特征研究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外装饰特征研究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外装饰特征研究》摘要: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立面装饰与设计中,广泛运用了“巴洛克”式建筑的绘画、雕塑、浮雕等多种造型手段和创作技法,使建筑物外观,形成了华丽、精美与富丽堂皇的的装饰效果,“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武汉、北京等城市都有遗存,但目前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则在哈尔滨市道外区,”作为哈尔滨开埠最早的街道,道外区靖宇街成为“中华巴洛克”建筑最集中的地区,形成鱼骨状的老街(图1),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北起升平街、南至南勋街,面积53.11公顷,被誉为“中华巴洛克建筑博物馆”摘要:近代哈尔滨在道外区有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对这种建筑的典型代表纯化医院从建筑特征和外装饰效果进行剖析,运用多角度观察,逐层深入的方法研究其细部装饰特点和装饰的主题趣味,总结出创作者心理的追求和情感。

并通过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总结,提出在异质文化“入侵”时,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因表现出包容、融合、吸收的态度,而形成了这种特殊的形式。

关键词:“中华巴洛克”建筑装饰特征纯化医院一、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理论基础“巴洛克建筑”的概念最早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及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而“中华巴洛克”这一名词在中国最早被提及的是日本学者西泽泰彦。

他在《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色》一文中写道:“在哈尔滨近代建筑中,中国系样式包括两类:一是符合中国古代建筑样式规范的,可称为‘中国样式’;一是基于中国工匠对西洋古典建筑样式的理解而造就出来的,可称之为“中华巴洛克”建筑。

”“中华巴洛克”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风格的折衷。

老哈尔滨建筑特点分析

老哈尔滨建筑特点分析

提要:若是城市是书,书中的文字确实是建筑。

建筑积淀了历史与文化,积淀了人类文明。

城市的兴修受到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及人为诸多的因素的阻碍而进展转变。

中国幅原辽阔,古今大小城市遍及各地。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样包括中国城市建设的兴衰史。

西北楼兰古城与东北渤海古城,由于战乱或自然环境的恶化,已变成废墟千余年。

既便如此,放射出的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光荣。

江南青瓦粉墙的苏州城与北方金碧辉煌的北京城相距千里,浓重的中华民族文化使它们血脉相连。

一、"东方莫斯科"崛起在中国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显现"古典洋楼"。

有些"洋楼"还特意运用了中国的建筑语言。

不管如何装扮,"洋楼"总没有占据中国城市的主体形象。

中国版图上显现的第一座由"古典洋楼"构筑的城市是成立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哈尔滨市。

时刻是公元1898年。

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清朝封建王朝统治的尾声。

内哄外祸,清王朝已无力对付沙俄对东北边境的侵犯。

1896年《中俄密约》签定后,沙俄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建并治理中东铁路的特权。

位于松花江南岸的小渔村--哈尔滨正处在滨州、滨绥、哈大三条铁路的交汇点上,这使哈尔滨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及沙俄治理中东铁路的活动中心。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大量沙俄及欧洲一些国家、地域的移民,迅猛涌向中国东北这片乐土。

30余个国家地域的数万移民,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处女地上,依照本民族的生活适应,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及经济实力,利用中国的人力和物资,大兴土木。

在极短的时刻内,以欧式古典建筑为基调,并聚集了新艺术运动,文艺振兴、巴洛克、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等多种艺术风格的商店、教堂、住宅等纯欧式古典建筑,组成了哈尔滨市的主体形象。

让哈尔滨计划建设像莫斯科一样漂亮,是沙俄出于政治目的及安抚大量沙俄士兵和移民思乡心理的手腕。

1899年成立在哈尔滨最高地段的木结构教堂,确实是出自莫斯科圣尼古拉教堂的同一设计图纸,重复建造的。

哈尔滨城市建筑主体色彩探析

哈尔滨城市建筑主体色彩探析
第4 0卷 第 3 l期 2 0 1 4年 1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 XI ARCHI T EC I ’ URE
Vo 1 . 4 0 N o . 31
No v . 2 0 1 4
・1 ・ ・规 划・建 筑 Nhomakorabe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3 1 — 0 0 0 1 - 0 3
2 ) 自然 因 素。哈 尔 滨 市位 于 东 经 1 2 5 。 4 2 ~1 3 0 。 1 0 、 北 纬
筑显得活 泼动人 、 别具一 格。然而 , 在城市 不断发 展 的今 天 , 色彩 4 4 。 0 4 一 4 6 。 4 0 之间, 地处 中国东北 北部地 区 , 黑龙江省 南部 。 由
1 什 么是 “ 建 筑 色彩 ”
建筑在《 辞汇》 中的注释 为 : 筑造 房屋 、 道路、 桥梁 、 碑 塔等 一
切 工程。对整个城 市 而言建 筑 就是建 筑物 及周 围一切 构造 。建 筑 色彩可 以解释为 城市中建筑物及 周围构造 上使用 的颜 色 , 建 筑
色彩是建筑形象表 达方式 中最具活力 、 最有 冲击力 的表 达方式。
4 米 黄色在 哈尔滨 建筑 中的发展
1 ) 奠定时期 ( 1 8 9 8—1 9 1 7 ) 。1 9 0 3年 中东铁路通 车后 , 一大批
侵, 各国相继在哈尔滨建设投资 , 从而带来 了多种形态的建筑样式 , 例如俄罗斯式建筑 、 欧洲文艺复兴式建筑 、 新古典 主义式建筑等。
哈 尔滨冬 季寒 冷干燥 且漫 长 , 这就 决定 在建筑 中的应用 越来 越广 泛 , 使用 的 自由度 也 随之增 强 , 现 如今 于受北温带气候 的影响 , 哈尔滨 已经 出现城 市建筑色彩秩序混乱 的现象 。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城市街景色彩感知评价与优化研究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城市街景色彩感知评价与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3-0076-05 收稿日期 2023-06-01摘 要 为探究使用者对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现状色彩的感知评价情况,该文运用语义分析法这一采用“语言”方式对公众进行心理测评的定量分析工具,结合街景图像、色卡软件、数理分析软件作为记录和分析色彩样本的基础工具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与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中央大街街区的街景色彩总体持正面评价,对色彩视觉感知体验更好,空间感知体验最差,对经过系统色彩设计、风格鲜明的街道评价更高。

依据以上结果,从总体色彩构成、一般街道品质提升和空间感知强化等方面提出了街景色彩优化策略。

关键词 语义分析法 中央大街 城市环境色彩 感知评价 色彩设计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user's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colors of Central Street in Harbin, we use semantic analysi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ol that uses "language" to conduct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 combined with street view images, color card software,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software. As a basic tool for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color samples, we conduct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research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pondents generally have a positive evaluation of the street view color of the Central Street block, and have a better visual perception experience of color, the worst spatial perception experience, and also have a higher evaluation of the street with distinctive style after systematic color design.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street view color is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overall color composition, general street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spatial perception enhancement.Keywords Semantic analysis method, Central street, Urban color, Perceptual evaluation, Urban color design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城市街景色彩感知评价与优化研究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Urban Streetscape Color Perception Based on Semantic Analysis近年来,居民对城市色彩的感知分析在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中发挥更多的基础作用。

哈尔滨建筑风格分析

哈尔滨建筑风格分析

探寻:哈尔滨的灵魂——那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记得张抗抗说,城市的标识是树,那么,城市的灵魂大概就是那些见证着历史,见证着变迁的建筑了吧。

他们总是静静伫立在城市之中,或沐浴在阳光里,或覆盖在大雪下。

他们,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他们,融入我们的记忆中,他们,代表着城市的性格,像湘西小镇的古朴,像北京城的庄严,像香港的繁华,像西藏的壮观……而哈尔滨,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与那优美的穹顶,那曲折的回廊,那华丽的天花板,那凝重的大理石联系在一起。

这里,一个静谧又亲切的地方……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多样又统一,就像这座城市本身,富有包容性,却又不失个性与细节。

这里有拜占庭式建筑、阿拉伯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俄罗斯风格建筑、折衷主义建筑、文艺复兴式建筑、新艺术运动建筑……每一种都独具特色,为城市增添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氛围。

(一)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教堂作为哈尔滨地标性建筑的圣索菲亚教堂就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圣索菲亚教堂建于1907年,是由沙俄侵略者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而建造的东正教堂,经过1912和1996年的两次修整,现作为建筑博物馆,成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一处景观,是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圣索菲亚教堂具有浓厚的拜占庭风格,教堂是洋葱头式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的屋面形式,整体造型中心突出,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

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教堂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色彩庄重统一,细部饰以欧式风格的雕塑与壁画,别具匠心。

圣索菲亚教堂总会给带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巨大的穹顶与蓝天相呼应,顶尖金色的十字架在阳光下格外夺目,成群的白鸽时而从教堂顶端展翅飞过,时而休憩在房顶屋檐上,为庄重的教堂增添生机与活力。

圣母守护教堂(中华东正教会哈尔滨教会)圣母守护教堂始建于1922年,原为木结构大教堂。

1930年春,重修改建为砖石结构。

教堂平面呈十字形,体现出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2021年第3期(总第186期)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No.3,2021General.No.186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一以哈尔滨市为例张平平,崔云飞(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哈尔滨150010)摘要:民俗文化是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将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文化、民俗合理地融入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景观盛况,而且能够极大增强当代城市的辨识度。

本文以寒地城市景观为例,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对哈尔滨城市景观现状进行具体阐述,进而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在哈尔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而数字化景观体验、沉浸式景观体验、科技创新景观体验以及地域特征主题景观公园的设计等是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能够为寒地城市景观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景观设计开辟一条创新科技景观之路。

关键词:民俗文化;科技创新;寒地城市景观;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21)03-0098-05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现状分析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承载着众多民族智慧及文化的结晶,多民族差异使得每个地域都呈现出特定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差异⑴。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周边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由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区域。

东北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大量的人口迁移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的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穿着、民间体育、曲艺歌舞等,并经过长期的融合、交融最终形成了北方特有的民俗文化。

1.少数民族语言符号的衰落满语和满文曾是满族北方文化中最显著的文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9YZ08)作者简介:张平平,1981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崔云飞,1969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是哈尔滨地区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特征和风格。

1. 建筑外观的豪华与庄重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注重建筑外观的豪华与庄重,通常体现在建筑的整体气势和细节装饰上。

建筑外立面多采用石材或者砖石结合的形式,以突显建筑的庄重感和雄浑感。

还常常运用壁柱、尖顶和圆顶等元素,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精细感。

2. 装饰元素的繁复与精美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装饰元素非常繁复与精美,主要包括雕塑、浮雕、石雕、铸铁等各种手法。

其中尤以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其独特的立体感和细腻的工艺,使建筑外观更加美观动人。

建筑的门廊、窗户、屋脊等部位也常常使用装饰性的元素,例如石脊、石雕、浮雕、彩色玻璃等,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和视觉冲击力。

3. 建筑结构的丰富与复杂中华巴洛克建筑结构丰富而复杂,常常采用复合结构形式,例如南京路上的一些建筑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样的建筑结构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提升了建筑的耐久性和风格独特性。

中华巴洛克建筑还常常引入异国风情的元素,例如阿拉伯风格的尖顶、罗马式的拱门等,以增加建筑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4. 建筑色彩的鲜艳与对比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色彩也非常鲜艳与对比,常常以明亮的、鲜艳的色调为主。

建筑的外墙多采用鲜黄色、鲜红色等明亮的色彩,以突显建筑的壮丽与夺目。

建筑的装饰元素也常常运用鲜艳的彩色玻璃,并利用光照的效果,使建筑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

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鲜明,通过建筑外观的豪华与庄重、装饰元素的繁复与精美、结构的丰富与复杂、色彩的鲜艳与对比等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

这些特征使得哈尔滨成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也为哈尔滨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色彩特征研究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色彩特征研究
3.1 人工色彩
1.2 色彩与街道、城市的关系
1)有利于提升街道宜人性。宜人性旨在以人为主,注重人的 感受。色彩易于人 的 感 知,并 能 对 人 的 情 绪 产 生 影 响,适 当 的 色 彩搭配能够合理引导情绪,增加城市宜人性。
2)有利 于 彰 显 城 市 文 化 特 性。在 全 球 化、城 市 化 的 大 背 景 下,城市建设极易走入“千城一面”的趋同化误区。而色彩作为人 眼能直接感受到 的 视 觉 因 素,对 于 彰 显 城 市 文 化 特 性、提 升 城 市
·28·
第 45卷 第 2019年
13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Vaonl.. 452N01o9.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9)03002802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色彩特征研究
王 旌 施怡帆 常 兵
体环境,从而显得过于标新立异,破坏了整体街道的色彩环境,以 色卡。本次调研采用了 CBCC色卡比对、拍摄照片等方式对调查
至城市整体面貌的混乱失序。由此可见,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控 对象建筑物进行统计,并制作图表进行分析。
制、引导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须性。本文主要以哈尔滨市中央大 街为例,对色 彩 在 城 市 规 划 中 的 应 用 状 态 从 概 念 和 现 有 情 况 入 手,深入思考并提出改良建议。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品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色彩作为提升城市特色、展 2 调研思路与方法
现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逐渐得到重视。城市色彩是城市文化的
目前,国际上已经 出 现 了 很 多 完 备 的 色 彩 标 准,其 中 比 较 具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必然产物。然而,目 有影响力的有: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蒙赛尔颜色体系、奥斯特瓦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

浅析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哈尔滨,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着丰富的建筑遗产。

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是当地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

这种风格独特而典雅,成为了哈尔滨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本文将从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入手,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

一、建筑外观上体现的荷兰和俄罗斯特色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外观格外引人注目,其特色之一便是在保持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融入了荷兰和俄罗斯的特色元素。

这种融合体现在建筑的外立面设计、建筑构造以及装饰细节上。

在外立面设计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多采用立面对称的设计,像素心形窗、飞檐、拱券、钟楼等特色元素相得益彰,多为欧洲巴洛克式的图案,但在细节上增加了一些荷兰和俄罗斯特色的装饰。

在装饰细节上出现了一些荷兰风车、俄罗斯教堂样式的图案,使得建筑外观既具有巴洛克的奢华和华丽,同时又能展现出荷兰和俄罗斯的独特气息。

二、建筑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上的独特设计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建筑内部,结构设计上多采用了巴洛克建筑的对称布局和曲线构造,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内部的结构设计体现出了对称布局的特点,大厅、走廊、楼梯等布局匀称,体现出了巴洛克建筑的奢华和庄严。

这种对称布局也让建筑内部显得规整美观,给人以舒适和宽敞的感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内部的曲线构造也是其独特之处。

曲线构造不仅能够增加建筑内部的虚实对比,也体现了建筑内部的立体美感。

这种曲线构造多表现在门窗、天花板、楼梯等部分,使得建筑内部更显得华丽而丰富。

三、建筑装饰上体现的中西合璧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的装饰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建筑装饰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充分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为建筑增添了不少魅力。

在建筑装饰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多采用了欧洲巴洛克式的浮雕、壁画、瓷砖等装饰方式,并在其中加入了一些中国传统的图案和装饰元素,比如龙、凤、云纹等。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案例分析0引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底蕴的差异,形成了一个个魅力不同的城市。

为了提升城市魅力,加大了对于城市景观的建设。

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为一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塑造了城市新的形象。

随着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变化,“城市色彩”理念开始应用于城市化建设中。

为了打造城市特色,不同的城市之间分别采取不同的色彩主调,从而体现城市的特殊与魅力所在。

城市色彩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最终确定城市的色彩基调。

然而,城市色彩的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城市文化、当地自然气候以及城市周围的环境色彩。

由于历史发展的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素养存在一定的差异。

独立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城市的特色。

同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气候产生明显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色彩之间产生显著的差别。

除此之外,城市周围的环境色彩也会影响城市色彩的整体规划。

为了很好的与周围环境融合,在城市化建设中,对于城市色彩的规划会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色彩基调,从而防止城市建设中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打造魅力城市,相关部门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特别是在当前阶段条件下,各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纷纷开展城市色彩规划建设。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实际建设中,城市色彩规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计划,城市色彩规划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1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1.1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不足之处在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中,虽然各大城市都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进行色彩规划,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城市色彩规划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在城市色彩规划过程中,为了体现本城市特色以及更好的与其他城市进行区分,不同的城市往往都会选择不同的城市色彩基调作为本城市的主色调。

这一现象在城市建设中处处可见,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城市分别是广州、哈尔滨、昆明。

由于色彩选择面较广,在实际规划中,如何取舍显得尤为困难。

城市色彩规划控制

城市色彩规划控制

4 合理定位、分区规划
应通过详尽的调查,对城市色彩形成的历史、城市文 化发展过程、经济技术特点、城市总体规划定性及典型建筑 群体进行准确复合,挖掘出各时期的代表色和相关发展主流, 在此基础上对色彩进行合理的定位,并根据定位进行分区规 划,对大中城市尤其如此,因为在上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不 能只有一种或几种方式色彩定位。
2色彩弱化现象
问卷调查还显示,由于会展中心热和科技文化中心热的 带动,全国各地兴建了大批以高技派风格为主的大型公共建 筑,许多人对自己城市中的这些建筑欣赏有嘉的同时,却对 色彩填写了蓝、灰或什么都写不出,这其中显而易见的道理 是,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高新技术材料的发展,现代技术方 法和理念支撑着我们的世界,虽然我们在文化上仍在努力坚 持本土的特色,但在时代之风吹拂下,城市建筑色彩存在着 逐步弱化的现象。
1 现状分析(二)
但是,近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和飞速建设,在局部地区从 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原有和谐的城市色彩,削弱了色彩特征。 某些地区色彩杂乱无章,缺乏统一,一些建筑设计只为标新 立异,不考虑周围环境,采用高饱和度颜色或超低明度颜色 作为主体色,与周围建筑及环境很难协调。同时,不同时期 和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中穿插色彩与造型较为突出的新建筑, 破坏了原有建筑群浑然一体的风格,对城市形象造成了负面 影响。另一方面,在某些地区,如一些工业区及旧居住区, 建筑色彩单调呆板,墙面色彩褪色严重,整体环境缺乏生气。 因此,完善和规范哈尔滨城市色彩体系是城市形象 设计面临的迫切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如何把色彩有序地组 织到城市中去,形成独特和谐的城市色调是进行色彩规划的 最根本问题。只有制定出相应的长远景观及建筑色彩规划, 并在统一整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局部景观及建筑色彩, 才能使城市色彩富有层次与韵律,使城市更具整体美感。

基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特征研究

基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特征研究

基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特征研究摘要:近代哈尔滨是在沙俄帝国主义所经营起来的,所以许多的建筑设计都是在俄罗斯建筑师的主持下完成,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作为近代哈尔滨住宅体系的代表,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俄罗斯民族传统风格特征。

这些建筑师不但将俄罗斯民族传统风格的装饰体系移植到哈尔滨,同时也将俄罗斯传统建筑思想及基本的建筑形态融入近代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中,无论是从建筑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建筑装饰都渗透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正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历史遗产,其丰富的建筑形态给人无限视觉享受。

关键词:俄罗斯建筑风格;建筑构件;建筑细部1897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启了哈尔滨城市的现代转型,同时也传入了多个民族和多个时代的建筑文化及建筑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的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

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是近代哈尔滨建筑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近代哈尔滨建筑特色的缩影。

俄罗斯风格的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呈现片区性的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哈尔滨南岗区的西大直街、北京街、公司街、耀景街、花园街上,这些住宅都有统一的建筑标准,统一的建筑特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一、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的建筑类型著名现代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认为建筑风格是一种和谐的原则,它能够赋予一个时代的作品以生命,它是一种具有个性的灵魂。

建筑风格也可以被描述为一类建筑形式的荟萃,这些形式都具有许多的相似,例如同一历史时期,类似的形态要素等[40]。

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中俄罗斯传统民族风格类型,从建筑设计理念的角度是对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形态的模仿与引用,从情感的角度是当时俄罗斯殖民者对自己本国的民族文化的自豪与怀念情怀,同时也给哈尔滨带来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哈尔滨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建筑风格的样式源于外来文化的移植,同时这些风格主要是靠俄罗斯建筑师引入的,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中介的转型,所以在传统俄罗斯风格下还结合了哈尔滨的地域特点、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从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与建筑形态。

基于传统文化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

基于传统文化的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色彩分析研究
2 0 (4 . 0 6 I )5页
作 者 简介 : 汪 华 丽 , 湖 北 美 术 学 院研 究 生
实 习编 辑
李 晓 亮
建筑装潢 —— 7 5— —
求意境 美 与西方的色彩有着本质 的不 同。中国的封 建社 会几 冬季寒冷 , 色彩单调 。因此 , 应选择暖色调 为主 的色彩体系 .惯
7 —— 建 筑装潢 4
基于传统文化 的哈尔滨圣 索菲亚教堂
色 彩 分 析 研 究
文 /杨 扬 王逢瑚 岳 大 然
哈尔滨是一座被欧洲文化所浸染 的城市 ,整体风貌吸收 了俄 罗斯 、法国等西方建 筑文化 ,形成 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因此 ,欧域遗风特征奠定 了哈 尔滨城 市色彩 的基础 ,即以米黄 、灰 白构成基本 色 ;以浅 粉 、桔黄 、淡绿 、浅灰构成辅助 色 ;在一些教堂建筑 、医疗建筑上 ,以土红色为主色 ,点 缀以 白色线脚 、彩色玻 璃 、绿 色、金黄色和红色屋顶 ,使 整个 区域形成和谐 、温暖的色调 。圣 ・ 索 菲亚教堂主体主要运用清水红砖结构 ,这是受到 当地 的建筑 文化影 响的结果 , 以大小套 叠的砖砌 而 拱券为构 图母题 , 则体现 出拜 占庭风格 的主要特征 。圣 ・ 索菲亚教堂从建筑材料 的选用到 色彩 的选
服 上使 用 ;古代朝廷大员官服要采 用红色 和紫色 ,庶民服色则 域 遗 风 特 征 奠 定 了 哈 尔滨 城 市 色 彩 的 基 础 , 以 米黄 、 白构 成 即 灰 采用青色、 色;红色、黄色等帝王的高贵色彩 , 绿 不得使用在百 基 本 色 ;以浅 粉 、桔 黄 、淡 绿 、 灰 构 成 辅 助 色 在一 些教 堂 建 浅
择 ,都与哈尔滨这个极富俄 罗斯风格 的城市特征相 呼应。
“ 市 色 彩 ”~ 词 诞 生 于 2 纪 6 代 ,是 指 城 市 物 质 环 菲亚教堂正是体现 哈尔滨建筑色彩的典范。 城 0世 0年 境 通 过 视 觉所 反 映 出 的 总体 色 彩 。 建 筑 色 彩 是 城 市 色 彩 中重 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索菲亚教堂主体主要运用 清水红砖结构,这是受到当地的建筑 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以大小套叠的砖 砌拱券为构图母体,则体现出拜占庭 风格的主要特征。圣·索菲亚教堂从 建筑材料的选用到色彩的选择,都与 About the Position 哈尔滨城市这个极富俄罗斯风格的城 市特征相呼应,每种建筑材料都展示 出其独特的色彩特征。建筑的色彩不 仅满足了人们享受色彩美的愿望,而 且增强了建筑的表现力。建筑突出的 个性色彩在环境中也是重要的视觉元 素,它与光影等视觉元素一起传达建 筑环境的信息。在设计中建筑师巧妙 地运用色彩感情的规律,充分发挥色 彩的暗示作用,以引起人们对建筑色 彩的广泛关注。
以哈尔滨为例进行城市建筑 色彩的研究
1
一、传统文化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与色彩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受到木材的影响颇深。木材被广 About the Position 泛应用于古代建筑、雕刻等方面 ,甚至在思想等方面也受到了木 材的自然属性的影响。由于木材 质地松软、花纹贴近于自然,表 面较为粗糙,不易反射光线,因 此,比起表面光滑、反射性极强 的石材更适合表现内在精神之美 。 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理念是 强调生命内在的意向表达,追求 意境美,与西方的色彩有着本质 的不同。
一、传统文化对色彩审美的影响
(二)西方文化与色彩审美 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起源自石材,主要是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中心演变的 文化。白色被欧洲人誉为神的颜色,是表达人类理想的一种色彩。西方人认为 About the Position ,大理石的颜色是最纯洁的颜色。因此,大理石的白色被他们作为理想的单色 ,把石块艺术运用于母体的西方色彩,也正是这样白色大理石成为西方传统色 彩的起点。中世纪开始基督教掌握欧洲,欧洲的色彩风格从单色世界逐渐转变 成具有镶嵌彩绘玻璃的拜占庭、哥特建筑等风格的多彩世界。红、兰、黄、绿 、紫、白、黑等颜色语言的出现,也进一步丰富了欧洲的传统色彩文化。
2、气候因素:俄罗斯是寒带国家,有着
生存于寒冷条件下的经验并且创造了一套完 整的寒带文化。其建筑朴实、温暖,具有直 观先验的寒冷条件下的完美适应性。早期的 哈尔滨建筑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即以米黄、 灰白构成基本色;以浅粉、桔黄、淡绿、浅 About the Position 灰构成辅助色;在一些教堂建筑、医疗建筑 上,以土红色为主色,点缀以白色线脚、彩 色玻璃、绿色、金黄色和红色屋顶,使整个 区域形成和谐、温暖的色调。 当看到冬日里白雪映衬下的由暖 色系构成的哈尔滨,其呈现的寒带 城市特有的整体风格,就会让人真 切地体会到“有机的色彩”的意义 。在草木凋零、自然地色彩单调的 季节占据几乎一半时间的地方,需 要人工物提供的色彩;同时,寒冷 本身又进一步要求色彩的暖色的倾 向。这并不意味着单一的选择,而 是对一种主调的要求。
二、城市色彩与建筑色彩
“城市色彩”一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指城市环境通过视觉所 反映出的总体色彩。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反 映城市文化面貌及其发展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将城市独特的文化历史 进程、自然资源和城市人文的文化素养直观的呈现出来,因此建立独 About the Position 特的城市建筑色彩,保持和延续城市建筑特色化的风格主题,创建特 色化的城市建筑色彩格局,对于塑造城市整体建筑色彩形象,具有重 要的意义。
Design Program
谢谢~
About the Position
哈 尔 滨 工 程 大 学 建 筑
哈 尔 滨 医 科 大 学 建 筑
由于哈尔滨特殊 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 化背景,在这里荟萃 了欧洲各流派的建筑 艺术。但是,从整个 城市的建筑景观来看 ,也存在中西融合共 生的城市景观。新旧 思想、东西文化的冲 击、融合、沉淀。中 西合璧的“中华巴洛 克”式建筑、建国初 期带有苏联印记的社 会主义工业建筑以及 中国传统形式建筑等 。这些宝贵的历史文 化遗产,形成了哈尔 滨独具特色的城市风 貌。
结语
色彩是一种情感的媒介, 是人类与社会沟通的语言。建 筑色彩极大地影。用心去 体会一个社会与民族的物质和 精神文化,就要观察其建筑的 色彩,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 同的心理感受,而色彩所引申 出的联想和感情,直接影响和 创造着不同的环境气氛。 建筑色彩是随着历史文化 的发展积淀而成的,它体现了 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 貌。优秀的建筑色彩,可以增 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也可 以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 城市整体形象,引导未来城市 文明的发展。
建筑色彩是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 积淀而形成的,它体现了一个城市 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优秀的建 筑色彩,可以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 同感,也可以塑造良好的城市景观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引导未来城 市文明的发展。
三、影响哈尔滨建筑色彩的因素
1、地域因素:哈尔滨就 其城市历史来说并不长,而 About the Position 其中俄罗斯殖民时期规划和 建筑却一度决定了这座城市 的整体状况。所以说哈尔滨 是一座被欧洲文化所侵染的 城市,整体风貌吸收了俄罗 斯、法国等西方建筑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因 此,欧域遗风特征奠定了哈 尔滨城市色彩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