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步骤分析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步骤分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步骤分析2023年,教育领域已经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构建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将介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又称探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它是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而开展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依据科学探究的基本规律,由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任务、启发性的问题和必要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独立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法1.问题导向法将问题作为学习动力,由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探索、发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将典型的实践案例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抽象,使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体验到真实的情况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
3.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组,分配不同的角色,根据实际情况模拟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4.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带入实际的探究过程,从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实践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1.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开始任何研究性学习活动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目标,并告知学生学习任务的相关信息和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此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并在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合理的问题与科学探究相关的问题。
3.收集相关信息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信息搜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4.整理信息通过学习资料的整理和阅读,学生陆续形成对知识点的理解,自主思考和总结对问题的答案以及探究的思路,形成初步的结论和想法。
5.组织和表达思路在整理了足够的信息后,学生应该对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和整理,进一步提炼思路,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用适当的方式向其他人表达所得到的新的知识。
提高研究性学习技巧的10种方法
提高研究性学习技巧的10种方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10种提高研究性学习技巧的方法:1.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研究之前,确保明确自己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能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集中和专注,并使你不断努力迈向成功。
2.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研究过程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
不要盲目接受信息,要学会提出问题,并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寻找合适的资源:在进行研究时,要寻找并筛选出适合的资源。
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数据库等资源可以为你提供丰富的信息。
但要记住,选择可信、权威的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4.制定研究计划:在进行研究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这将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研究过程。
5.加强信息整理能力:在进行研究时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但要学会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将它们与你的目标相结合。
可以使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帮助你整理信息,找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6.注重实践: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
尝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或者调查,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7.交流与合作:与他人分享你的研究成果,参与研讨会或讨论小组,可以帮助你扩展视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和他人合作还可以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8.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归纳总结所获取的信息和结论,提炼重要的概念和观点。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研究的效果。
9.积极反思:每完成一个阶段的研究,都要进行反思。
思考你在这个阶段取得的成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
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完善研究过程,提高研究的质量。
10.持续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言: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作为教师,如何有效地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一、鼓励学生选择研究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示范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或根据示范自行扩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二、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并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范围、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要求,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研究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
三、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寻找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指导学生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与专家进行交流,以获取更深入的指导和建议。
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以强化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索精神。
五、培养学生的报告与表达能力在学生完成研究项目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结果总结和报告。
在报告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提炼和梳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导学生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发现。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例如组织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有强烈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来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索。
2. 鼓励探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 多样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图书、录像和网络资源,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知识和信息。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自主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1. 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科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
2. 合作交流: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
3. 提出问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研究性学习离不开科学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示范实验:教师可以示范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明白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2. 实验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总结结果。
3. 实验报告:学生在进行实验后,需要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据和结论等。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观察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来收集数据,通过总结来得出结论。
研究性学习手册
研究性学习手册研究性学习手册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责任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1.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研究课题。
选择课题时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调查: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采集,找到与课题相关的有效信息。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多种多样的资料,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实施:根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总结: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结果,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相关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分享:学生将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将成果向同学、教师或其他人介绍,收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范围。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造力。
4.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展示能力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研究报告: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学生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4.自我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
相互对照:要在相近的若干因素中进行比较或选 择,实验中就没有空白对照,而是用几个实验组 相互对照来说明问题。
如:探究人体在运动时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变化
运动状态 实验前pH
实验后pH
安静 6.1
5.9Leabharlann 中度运动 6.1剧烈运动 6.1
均匀光照
单侧光照
题目:探究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观察:花盆中的植物偏向一侧生长。 问题:弯曲生长的原因? 假设:单侧光引起植物弯曲生长。
如 何 处 理 数 据 得 出 结 论 ?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结果的处理及表示方式
设计数据表格时注意表头要写全,要写单位。 数据表格的优点是:呈现原始数据
• 假设:研究者对问题作出的合乎逻辑的解释。 • 常量:实验中保持不变的量。 • 变量: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素。
– 自变量:人为改变的变量(如均匀光照/不均匀光照)。 – 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如植物生长状况)。 –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
,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等)。
实验
过
程
结论
假设2: 光照不均匀 (单侧光)不 是引起植物弯 曲生长的原因。
如 何 设 计 实 验 证 明 假 设 ?
如何开展实验?
3、实验设计是关键
设计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
• 平行重复原则 • 单因子变量原则 • 对照性原则
– 空白对照 – 相互对照 – 自身对照
题目:探究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观察:花盆中的植物偏向一侧生长。 问题:弯曲生长的原因? 假设:单侧光引起植物弯曲生长。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学习方法首先,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心转移到了问题上,学生需要形成问题意识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追问问题和思辨问题的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到问题的研究中。
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搜集资料、实施实验和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组织论证等。
此外,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学习也变得非常重要,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共享信息和合作解决问题。
第三,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通过引导学生锻炼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方式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跨学科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学科知识的搜集和理解来解决问题。
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也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学生需要从多方面的视角去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针对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适合研究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现实问题或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逐步拓展学习范围和深度。
其次,引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学生需要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去获取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信息素养。
第三,培养学生进行实验和调查的能力。
实验和调查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调查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并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研究性学习及成果
研究性学习及成果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领域的进步也日新月异。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不仅在生活中需要依赖科技,还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因此,研究性学习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围绕研究性学习展开讨论,探讨其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并结合个人的研究性学习经历,分享一些成果和收获。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框架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学会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探究和新知识构建的过程。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2.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法(1)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遇到各种问题,要学会主动提问,激发思维,促进学习。
(2)探究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3)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形成成果。
3.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与需求。
三、个人研究性学习经历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我深刻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对我的影响。
在进行科研课题时,我要不断提出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最终形成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中,我得到了许多启发和指导,为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和收获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不仅在学术方面有所进步,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还获得了参加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的机会,扩大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结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个人的研究性学习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其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收获。
研究性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
目
CONTENCT
录
• 文献研究法 • 实验研究法 • 调查研究法 • 个案研究法 • 行动研究法
01
文献研究法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研究领域 的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证据的方法。
特点
文献研究法具有客观性、间接性和无损性等特点,能够避免直接 实验或调查带来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同时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 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文献来源与检索
文献来源
文献来源主要包括图书馆、档案馆、 博物馆、学术期刊、会议论文集、学 位论文、政府报告、互联网等。
检索方法
检索方法包括关键词检索、布尔逻辑 运算符检索、引文追溯法等。
文献整理与利用
文献整理
文献整理包括对文献进行筛选、分类、 摘要和归纳等步骤,以便更好地利用文 献资料。
VS
文献利用
03
调查研究法
调查问卷设计
80%
确定研究目的
明确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 解特定群体的观点、态度、行为 还是其他相关因素。
100%
设计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具有针对性 、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确 保问题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80%
制定问题顺序
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遵循逻辑 性和连贯性原则,以便于被调查 者理解和回答。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监控实施过程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调整行动计划
根据实施情况,对行动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行动结果评估与反馈
撰写研究报告
根据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 果和经验教训。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时代的需求,因此,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一、确定研究领域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首先需要和学生一起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领域。
这个研究领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某个主题,或者是老师认为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领域。
通过确定研究领域,可以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展开研究。
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提供研究资源和素材支持为了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和素材支持。
这可以包括图书馆馆藏、学术期刊、互联网资源等等。
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研究,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材料,提高研究的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数据分析和解释是关键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辅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收集数据,并教授他们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帮助学生了解和解释相关的研究成果。
五、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教师可以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和目标,互相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对学生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升。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研究报告和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高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高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研究性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本文将介绍在高中教育中应用的几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一、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通过让学生集思广益、交流观点,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例如,在生物学课上,学生可以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探究生物现象。
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在高中教育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论文、科学杂志和教科书等资料。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术文献,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
四、课外项目课外项目是一种有益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课外项目,如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实践。
通过参与课外项目,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电子图书馆等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数据收集。
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模拟。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并进行研究性学习。
总之,高中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课堂讨论、实证研究、文献阅读、课外项目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于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 方法
研究性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1. 设计性研究:通过设计实际的项目或实验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科学课程中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或解释现象。
2. 论文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和综述相关研究成果,来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主题或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地调查:前往实地进行观察、采访和数据收集,以了解实际情况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工厂,了解生产过程并分析其环境影响。
4. 制定假设和实验: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5. 小组合作研究:学生组成小组,共同研究一个问题,并合作完成研究报告或项目。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具体问题解决:从实际问题出发,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自主研究性学习方法(共6篇)(精简版)
自主研究性学习方法(共6篇)自主研究性学习方法(共6篇)篇一: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一、研究背景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研究专题,以探索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我们正处在世界教育改革大潮之中,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思想指导下,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注意体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课程改革、远程教育、主体教育、终身教育等课题被相继提出。
然而,传统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学科课程结构体系及接受性学习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动发展,尤其是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研究性学生以其独特的创新品格和实践魅力,成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最好的选择,它是在基础型课题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在专题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以及实现知识迁移和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不是要求学生去搞出什么样的科研成果,目的是在于学生通过某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养成一种自觉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尤其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把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天性发挥出来,依据小学生想象丰富、可塑性强等身心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和实践能力而非研究能力。
近年来,省内外部分初中、高中相继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小学阶段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和实践还为数不多,而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研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研究价值。
我们试图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有组织、有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方法设计及案例整理的实践研究,以期对我省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提供有效的案例,为丰富和发展课题研究的理论作出贡献。
二、研究意义 1、研究性学习反映了信息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人才观。
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急需更多的在知识和技术两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有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态度,还要有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各种能力,特别是主动探究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深度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学习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从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首先,问题驱动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科知识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验来解答。
学生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数据,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
问题驱动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力和责任。
他们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探索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最后,合作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他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意见,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团队合作,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研究和讨论。
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学生需要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调查、阅读文献、观察实验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
(5)表尾应注明调查单位,并留有书写调查员及填表者的姓名和填表日期的空当。
(6)调查表应附有“填表说明”。
五、访谈研究法
1、访谈研究法的概念
访谈研究法是调查者根据预定的计划,围绕研究的问题,运用一定的工具(如访谈表)或辅助工具(如录音机、网络、电子邮件等),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当场记录回答并由此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
4
3
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不要添加个人因素。
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不要张冠李戴。
针对性强。针对课题要求有明确的目的。
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资料不要盲目接受。
适当使用统计图表。用图表使搜集的资料更有条理。
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资料讲究客观真实。
3
4
4、文献研究法的要求
三、文献研究法 确定实验问题
01
确定实验问题
02
提出研究假设
03
制定实验方案
04
整理实验资料
05
分析实验资料
06
撰写实验报告
1、文献研究法的概念
三、文献研究法
提出课题或假设
文献研究法
搜集文献
进行文献综述
整理文献
研究设计
2、文献研究法的过程
文献搜集的基本途径 图书馆或资料室;档案馆;计算机互联网;访谈;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等。
为什么调查
题目 导语 问题 选项 结束语 落款
什么人群
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内容
四、调查研究法
4、编制调查表的要求
(1)表的标题应简明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其意义。
(2)表的大小必须能容纳所有调查项目,并便于携带和保管。
研究性学习常用方法
研究性学习常用方法研究性学习常用的方法,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去理解一些实际情况,借以发现存有的问题、探索一定规律而采取的研究方法。
展开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第一,要确定调查对象。
调查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三种基本类型,在一个课题的调查过程中,这三类形式常常兼而有之。
全面调查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加以调查,抽样调查是从被调查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局部单位实行调查,典型调查是从研究总体中挑选出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对象实行调查;第二,要确定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比方查阅相关资料、访问调查对象、开调查会等等,这些方法都有不同特色,能够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互相结合起来使用;第三,要分析调查结果。
在全部调查结束后,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材料(数据)加以分类归纳,分析提炼,获得比较明确的结论。
对调查结果的处理方式有:归纳法、对照法、计算法、图示法和编程处理法。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实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怎样利用文献?一是“远粗近细”法。
将收集文献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比照较久远的文献资料采用粗读或略读的方法,只求知其大概。
对于近期文献资料则采用详读,根据需要做好文摘;二是“要目索引”法。
所谓要目,就是把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中涉及的内容,或按照原文题目(或观点)自行概括组织文字,编成索引。
所谓索引,就是要记录是什么问题,什么材料,什么观点,在什么文献资料上,便于检索;三是“文摘文档”法。
平时一面阅读,一面思考,一面摘录,“文摘文档”理应以“摘目齐全、使用方便、检索快捷”为目的;四是“发现问题”法。
在广泛阅读或按研究课题实行文献资料筛选过程中,从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见解中往往能够发现对问题,对这个问题实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小学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技巧
小学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技巧近年来,教育界注重培养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为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掌握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教师常用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读书笔记法读书笔记法是小学教师常用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育学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书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思考与总结。
这些读书笔记既可以帮助教师加深理解,又可以作为后续教学改进的参考。
二、课堂观摩法课堂观摩是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师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要重点观察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风格和学生互动等方面的表现,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反思法教学反思是小学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找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同事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四、教育研究法教育研究是小学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某个教育研究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进行研究时,教师要准确地找到相关的文献和资源,并进行仔细阅读和整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实地调研和开展教学实验,以验证自己的研究结论。
通过教育研究,教师可以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专业交流法专业交流是小学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教研活动以及与同事的交流等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类教学方法和技巧,还可以获得同行们的建议和反馈。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其他教师的研究成果中获取灵感,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太阳升起和落下?”然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并引导他们分析数据和总结结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促进研究性学习。
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和分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历史事件,并在一定时间内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推动研究性学习的进行。
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真实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自去实地考察一个地方的地形、气候和人文特点。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和反馈来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评估和反馈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提供具体的反馈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引言: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知识技能水平,又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介绍几种常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并分析其优势与应用。
一、小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关键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小学研究性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常用的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1. 课题导入法课题导入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具体问题、实例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渐引导学生展开研究。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小组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集思广益、协作互助,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项目驱动法项目驱动法是指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项目,并逐步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优势与应用1.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小学研究性学习注重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 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在 …… 导语
1.你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中的那一(或几)项服务( A、操持家务 B、照料老人 C、看护婴幼儿 D、看护病人 E、护理孕妇与产妇…… ……
)
问题和选项(内容与补充) 结束语(致谢及请求)
实验一:证明假设A:枫叶变色可能与温度有关。 把一棵小枫树种在一个花盆里并放入生长温室。尽 管是夏天,室外温度很高,仍旧可以把生长温室调 节到秋天的温度,白天约14℃,夜晚约3℃。
根据课题: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 • • • 1.首先确定调查对象 2.访谈调查 3.问卷调查 4.表格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
明确调查目的 为什么调查
什么人群
确定调查对象
•题目 •导语 •问题 •选项 •结束语 •落款
问卷调查内容
1、调查什么
2、范围界定
3、从何处入手
调查问卷的常用格式
• 文献研究的步骤
一是课题分析、 二是文献主题分析、 三是文献收集与整理、 四是文献阅读与摘录、 五是文献提炼与综述。
文献资料的分类
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 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①分类
②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加工
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尽量搜集新的文献,因为新的文献比旧的文献资料 更新,更全面、更可靠。 二是要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因为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 可靠性要相对更高些; 三要搜集观点一致的材料,也要学会搜集观点不一致的资 料,这样可以学会比较分析。 还要注意 (1)引用文献资料应简要、确实,不可断章取义 (2)要讲究逻辑推理,讲辨证法,做到以理服人
•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类抽样、整体抽 样、有意抽样等
3.典型调查
• 典型调查法:指在若干同类调查对象中选取一个 或几人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 究,从而认识这一类对象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 找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有价值的信息。此法又叫 “解剖麻雀”。 • 其优点是了解的事物生动具体,资料详尽,对问 题的研究深入细致,调查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长 期蹲点深入实际,直接观察,也可开调查会或个 别访问。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但调查的面较 窄,难以反映事物的全貌,有不够准确的缺点
(一)调查研究的范围
1.社会调查,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 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大至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 2.自然调查 其范围涵盖一切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从具体调查内容 看,主要分作原生态自然调查和科技领域的调查两类。
(二)调查研究的类别 • 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别有全面调查、抽样调 查和典型调查三种,在一个课题的调查过 程中,这三类形式常常是兼用的。
•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实验有三个要求:
可操作性
可控制性
可重复性
实验法的类型 实验法一般可以采取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和循环实验法三 种方法,具体可采用随机取样、测量选择、逐个分配等手段进 行。 1.单组实验:是向一个或一组研究对象,施加某一个或数个实 验因子后,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并以此来确定实验因子效果的 实验。 2.等组实验: 是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分别施加于两个或几个相 似的研究对象,然后比较其所发生的变化的实验。 把实验对象分成两个情况相等或相似的组,一个组施加某 实验因子,叫实验组,另一个组不施加某种实验因子叫控制组。 把两组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以判定实验因子发生的作用。 3.轮组实验:又称循环实验法,它是把各实验因子轮换施加 于各组,控制其它条件不变,然后,根据各个实验因子所发生 的变化的总和来决定实验的结果。
相关概念:假设、常量和变量
(2)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对象后产生的效应,是假 设中研究者要测定的结果变量。当两个变量 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 具有影响作用,我们称那个被影响的变量为 因变量。 研究:噪声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噪声就是自变量,研究者可以通过改变噪声的 时间或程度来操纵这个变量。而学习效果则是 因变量,它是噪声这个自变量作用于被试者后 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量的结果变量。
例1:静脉注射的速度跟什么 因素有关? 吊瓶高度、阀门大小、血压、 针头粗细、大气压、病人姿势等。 实验一:吊瓶高度怎样影响静 脉注射速度 自 变 量:吊瓶高度 因 变 量:静脉注射速度 无关变量:阀门大小、血压、针头粗细、大气压、 病人姿势等。
如何做好受控实验
受控实验: 研究者常常先是寻找出影响整个事件 的变量(也称为影响因素),然后限定自 变量,只允许一个自变量按照实验意图进 行变化,再观察由于这一个自变量的变化 所带来的因变量的变化,接下来可以考察 其他变量,如此继续,最终找出该事件变 化的本质。 这种在控制某一变量的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我们称之为受控实验。 受控实验是寻找事件因果关系的一个很好 的方法。
1.全面调查
• 全面调查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加以调查。全面 调查可以了解所调查事物的全面情况,为整体计 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全面调查的特点是,调查信息面广,一般资料的 获取量多,它适应于对某一调查对象普遍现状的 摸底分析。但搞全面调查要花较大的人力物力, 因此,在选题时一定要把题目的调查对象缩小到 力所能及的范围。
年级水平就是一个常量,因为五年级这一特征 对每一个个体都是相同的,它是研究课程中不 变的条件。
相关概念:假设、常量和变量
3.变量:一般指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 特征。变量也称“变数”。 • 在数学或自然科学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取不同数 值的量。如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距离就是一个变量。 •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变量指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 的价值或条件的特征。 • 如研究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对五年级学生成绩的影 响中,学生的分数就是一个变量。
相关概念:假设、常量和变量
(3)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 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 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 所有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 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研究: 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教学方法是自变量,学业成绩是因变量,除 此之外的其它各种因素,如教学时间、教学 环境、学生的智力、原有的知识基础、家教 辅导等都是无关变量。
河口一中 高二(2)班 2008年10月30日
非常感谢你…… 落款
问卷设计指南
第一步:设计标题 第二步:设计导语
“您好!谢谢您参加我们的调查!我们是 X X 中 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成员,以下是一份关于 X X 的
调查问卷,为不耽搁您更多宝贵的时间,我们全部 采用选择题形式,请将你所选择的答案代号填写在 卷后的答题卡中。本次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填写,不 会对您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愿您如实填写,谢 谢合作!”
研究方法的种类:
(深入现实)
调查法
B
文献资料 研究法
(追根溯源)
A
C
实验法
(用事实说话)
研究方法
案例法
(解剖麻雀)
E
D
观察法
(放眼看世界)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
一、文献研究法
• 长期以来,人类将自身总结的经验、知识,用文字、图形、 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这就是文献。 •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 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三步:设计问题和选项 思路:“大问题”形成提纲 分解设计“小问题”
注意: ①数量 ②形式 ③排序 ④语言表述 第四步:设计结束语
感谢您对我们调查的支持和配合。您若愿 意加入我们的调查,希望您能给我们留下联 系方式: 。 X X 中学高一(X)班 《…………》课题组 XX年XX月XX日
注意
问卷设计好以后,还不能正式使用, 需要先做试验性调查,也就是小 范围的调查,验证问卷内容是否 合理,好的保留,不好的淘汰。
访谈提纲的设计
知识抢答
什么是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指调查者通过对被访者 的访问与交谈,从中获取与课题研究
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料的方法。
访谈提纲包括哪些内容?
联系访
谈对象 访谈的 问题 用品的 准备
培训访
谈人员
访谈提纲的设计
• 设计程序 • 确定访谈对象
– 能提供所需信息的人
• 联系访谈对象
– 电话、书信预约
调查研究报告通常由 ①调查目的; ②调查对象与方法; ③结果与分析; ④建议或对策; ⑤参考文献; ⑥附录等
调查法的流程概况
选取 样本
设计调查问卷 展开调查
访谈
选择 课题 现状 原因 措施
数据的统计、分析
资料的分析、归纳
研究成果: 调查报告, 心得体会
三、实验法
• 是指通过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使某种事 件或现象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或重演,从 而获得科学事实,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
相关概念:假设、常量和变量
(1)自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 因,是假设中研究者可操作的原因变量。 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 对另一变量具有影响作用,称那个具有影 响作用的变量为自变量。 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学业成绩 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就是该项研究中的 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变量。
相关概念:假设、常量和变量 • 1.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观察事实和科学知识, 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 假设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和假定性。 • 一个科学假设,必须能被实验所验证。假设要有 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根据,假 设不是凭空的瞎想,它和神话、幻想、迷信有原 则的区别。
例2、问题:枫树的叶子为什么在秋天会变色? 分析:季节变化会使枫树的外环境发生哪些方面的变 化。 结论是:温度、日照时间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提出假设: A:枫叶变色可能与温度有关。 B:枫叶变色可能与日照时间有关。 C:枫叶变色可能与温度和日照时间这两个因素都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