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隐变量模型

合集下载

数据科学中的隐式因子模型

数据科学中的隐式因子模型

数据科学中的隐式因子模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科学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据科学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和挖掘大量的数据,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数据科学中,隐式因子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数据背后的潜在因素,并进行预测和推荐。

隐式因子模型是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它将高维的数据矩阵分解为低维的隐式因子矩阵。

通过对隐式因子矩阵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数据背后的潜在因素,例如用户的兴趣、产品的特征等。

这种方法在推荐系统、社交网络分析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推荐系统中,隐式因子模型能够帮助我们预测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程度。

通过分析用户对已有物品的评分矩阵,我们可以得到用户和物品的隐式因子矩阵。

通过对这些隐式因子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用户对未知物品的喜好程度,并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这种方法在电商平台、音乐推荐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购买率。

在社交网络分析中,隐式因子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用户之间的关系和社区结构。

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关注关系、互动行为等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用户和社区的隐式因子矩阵。

通过对这些隐式因子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度、社区的结构特征等。

这种方法在社交网络推荐、舆情分析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用户的行为。

除了在推荐系统和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隐式因子模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等。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我们可以将文本数据转化为词向量矩阵,并通过隐式因子模型进行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任务。

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可以将图像数据转化为特征向量矩阵,并通过隐式因子模型进行图像检索、目标识别等任务。

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隐式因子模型的应用场景。

隐式因子模型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科学领域的其他技术和方法。

例如,通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我们可以提取出有用的特征,并减少数据的噪声和冗余。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
潜在类别模型是一种用于数据分析的统计模型,它可以将观察到的变量转化为潜在的分类变量。

这种模型主要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结构。

在潜在类别模型中,我们所观察到的变量通常与我们感兴趣的变量不完全一致。

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变量转化为潜在的分类变量,以更好地描述数据中存在的类别结构。

潜在类别模型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中,我们将一组观测变量解释为若干个潜在因子的线性组合。

而在聚类分析中,我们将数据集中的个体划分为若干个类别,以揭示数据集的内在结构。

潜在类别模型还包括混合模型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等。

混合模型将数据集中的个体分为若干个群体,每个群体中的个体遵循不同的模型。

而隐马尔可夫模型则是一种基于状态转移的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些现象的发生概率以及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潜在类别模型可以被用于市场细分、医学诊断、社会科学调查、生态学研究等诸多领域。

通过对数据中的隐含信息和结构进行挖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中蕴含的意义,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洞见。

- 1 -。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九)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九)
以上就是对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的论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HMM,并对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所启发。
2. HMM的应用领域
HMM在语音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建立HMM模型,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文本信息,实现自动语音识别。此外,HMM还被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等任务。在生物信息学中,HMM被应用于基因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问题上。除此之外,HMM还被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时间序列分析、图像识别等领域。
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是一种用于建模序列数据的统计模型,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本文将从HMM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 HMM的基本原理
HMM是一种具有隐藏状态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它由三部分组成:隐藏状态集合、观测值集合和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隐藏状态表示系统内部的状态,观测值表示外部可见的数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描述了隐藏状态之间的转移情况。HMM假设系统的状态是一个马尔科夫链,且每个状态生成一个观测值。通过观测值序列来推断隐藏状态序列,是HMM的核心问题。
3. HMM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HMM逐渐受到了一些新型模型的挑战。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模型在序列建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HMM仍然在一些特定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未来,HMM可能会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些混合模型,以应对更复杂的问题。另外,HMM的参数学习和解码算法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使得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得到提升列建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解释性,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在深度学习技术的冲击下,HMM受到了一些挑战,但它仍然在一些特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未来,HMM有望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强大的模型,为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隐变量的文本生成模型研究

基于隐变量的文本生成模型研究

摘要摘 要文本生成旨在自动生成或抽取合乎规范的、符合语言规则的文本,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大挑战。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往往属于认知领域的探索,并且语言的理解通常需要上下文相关的场景或者大量的先验知识作为参考。

随着语言模型的发展,文本生成模型常被建模成序列到序列的Encoder-Decoder模型。

文本生成模型主要分为生成式模型和抽取式模型,典型的文本生成模型往往离不开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的范式,根据前序生成的文本预测当前时刻的文本。

然而,大多数的生成模型忽略了无法观测或者缺失的数据的影响,即忽略了隐变量的重要性。

基于对隐变量模型的探索,本文分别对生成式和抽取式的文本生成模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生成式模型,本文通过对生成对抗网络的研究对文本生成模型形式化建模,提出一种Encoder-Decoder-Discriminator的文本生成模型架构。

并且通过对变分自编码器模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隐变量的文本生成模型LatentGAN模型。

该模型首先通过引入隐变量和近似后验分布的假设,获取文本的潜在特征分布,解决生成对抗网络多样性不足的问题。

其次通过引入对抗式地训练,缓解变分自编码器生成文本质量不高的问题。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LatentGAN模型,生成器模型采取长短期记忆网络架构;判别器模型采取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二分类判断。

并且引入强化学习定义奖励函数的思想,定义生成器的损失函数。

并基于中文诗词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相比于其他方法的有效性。

(2)对于抽取式模型,本文将自然语言处理的关系抽取任务建模成基于隐变量(关系)的抽取式文本生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关系抽取方法TDRE 模型。

该模型将抽取的三元组建模成张量的形式,能够处理实体关系抽取中的多标签关系实体对,解决关系标签的重叠问题。

并且本文提出基于DEDICOM张量分解的关系抽取模型,该模型在关系维度上对抽取模型进行分解能够辅助获取关系与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隐马尔科夫模型学习总结pdf

隐马尔科夫模型学习总结pdf

是简化的模型),称之为马尔科夫假设。所以可以得到:
P(s1, s2, s3, … , s������) = ∏������������ ������(������������|������������−1)
(2.1)
2.2 独立输出假设
对于任何一个可以观测到的状态������������,它只与一个������������的状态有关,而与其他的 状态 s 无关,称之为独立输出假设。所以可以得到:
测者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使用观测到的数据(即序列 O)去揣测传输者要传输的
数据(即序列 S)。但是仅仅根据序列 O 能够揣测出来的序列 S 的可能性太多
了,哪一个猜到的序列 S 是我们想要的呢?
按照概率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上面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P(S|O) = P(s1, s2, s3, … , s������|������1, ������2, ������3, … , o������) 上式的意思是:对于一个给定的观测序列������1, ������2, ������3, … , o������,它的原序列是
也就是说找到概率最大的原序列,或者说是最有可能的原序列。利用贝叶斯定
理可以把上式转化得:
P(S|O) = P(������1,������2,������3,…,o������|s1,s2,s3,…,s������)∙P(s1,s2,s3,…,s������)
(1.2)
������(������1,������2,������3,…,o������)
由于我们要求的是能够使猜测到的 S 序列是合乎情理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比
较的是不同的 S 序列,而与已经观测到的 O 序列无关,所以由式 1.1 和 1.2 可

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

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

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是指在一个概率模型中,存在一些未知的变量,这些变量被称为隐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条件概率公式来计算这些隐变量的概率。

这篇文章将介绍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在概率模型中,我们通常会遇到一些未知的变量,这些变量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模型的理解和预测。

这些未知的变量被称为隐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条件概率公式来计算这些隐变量的概率。

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可以表示为:P(Z|X) = P(X|Z)P(Z) / P(X)其中,Z表示隐变量,X表示观测变量。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变量X来计算隐变量Z的概率。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知道P(X|Z)、P(Z)和P(X)这三个概率值。

P(X|Z)表示在给定隐变量Z的情况下,观测变量X的概率。

这个概率值通常是已知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模型来计算。

例如,在一个线性回归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系数和截距来计算给定隐变量Z时,观测变量X的概率。

P(Z)表示隐变量Z的先验概率,即在没有观测变量X的情况下,我们对隐变量Z的概率分布的先验知识。

这个概率值通常是需要我们自己设定的,可以基于经验或者领域知识来确定。

P(X)表示观测变量X的边缘概率,即在没有隐变量Z的情况下,观测变量X的概率分布。

这个概率值通常是通过对所有可能的隐变量Z进行积分来计算的。

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变量,例如用户的兴趣、商品的质量等。

这些变量可以被看作是隐变量,我们可以使用条件概率公式来计算它们的概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用户行为和商品销售情况。

隐变量的条件概率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率公式,在概率模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一些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变量的概率,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含隐变量模型求解——EM算法

含隐变量模型求解——EM算法

含隐变量模型求解——EM算法期望极⼤值算法(expectation maximizition algorithm,EM)。

是⼀种迭代算法,1977年由Dempster总结提出,⽤于含有隐变量(hidden variable)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似然估计或极⼤后验估计。

EM算法分为两步,E步:求期望,M步:求极⼤值。

1 EM算法的引⼊概率模型有时既含有观测变量(observable variable),⼜含有隐变量或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如果仅有观测变量,那么给定数据就能⽤极⼤似然估计或贝叶斯估计来估计model参数;但是当模型含有隐变量时,需要⼀种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估计的极⼤似然⽅法估计——EM算法1.1 EM算法这⾥有⼀个三硬币模型,三个硬币A,B,C。

正⾯出现的概率是π,p,q;只有当A硬币掷出后得到正⾯才会掷硬币B,否则C,但是独⽴n次后,只能观察到最后的结果,却看不到执⾏过程中A是什么情况,最后的结果是B还是C的。

因此,各个参数含义观测数据的极⼤似然估计是:这个问题没有解析解,只能使⽤EM⽅法迭代求解。

E步B的概率是⼀个条件概率,y取值为1,0.M步:模型参数估计值EM算法受初值影响较⼤。

⼀般地,Y表⽰观测数据,Z表⽰隐变量,Y+Z表⽰完全数据(complete data),Y叫做不完全数据(incomplete data)。

假设给定观测数据Y其概率分布为,不完全数据Y的似然函数为,对数似然函数为,假设Y,Z联合概率分布为,对数似然函数,EM算法就是通过迭代求L的极⼤似然估计。

EM算法:Q函数:EM算法的核⼼,是完全观测数据对数似然函数关于给定观测数据Y和当前参数θi对未观测数据Z的条件概率分布的期望:步骤1:参数的初值可以任意选择,但是EM算法对参数初值⼗分敏感;步骤2:求Q(θ,θi)第⼀个变元表⽰极⼤化的参数,第⼆个变元表⽰参数的当前估计值。

每次迭代实际上再求Q函数及其极⼤。

latent consistency model 介绍

latent consistency model 介绍

latent consistency model 介绍Latent Consistency Model (LCM)是一种统计模型,主要用于处理多变量数据,特别是在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数据分析中。

它是一种隐变量模型,能够捕捉到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解释数据中的模式。

一、基本概念LCM是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模型,它通过将数据解释为一系列潜在变量的反映,来描述数据中的结构。

这些潜在变量被称为“潜变量”,而数据变量则被视为这些潜变量的表征。

LCM的核心思想是,数据中的关系是由潜在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限制来定义的。

二、模型特点1. 灵活性强:LCM允许用户定义复杂的潜在结构,能够处理多变量数据中的复杂关系。

2. 解释性强:LCM能够捕捉到潜在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供对数据中模式的有力解释。

3. 适用于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领域:LCM在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能够捕捉到个体心理过程和群体行为背后的潜在机制。

三、模型应用LCM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数据分析。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个体和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以及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这些过程。

四、模型参数估计方法LCM使用最大后验估计方法来估算模型参数。

这意味着,从给定的数据中,模型将寻找最有可能的潜在结构。

此外,LCM还提供了多种模型验证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SEM)的验证方法,以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

五、局限性尽管LCM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是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模型,因此可能需要大量的数据才能获得可靠的参数估计。

其次,LCM是一种复杂的模型,需要一定的统计学和领域知识才能有效地使用。

最后,LCM可能无法捕捉到一些非线性关系和动态变化,这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模型。

六、结论总的来说,Latent Consistency Model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统计模型,适用于处理多变量数据。

它能够捕捉到潜在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限制,从而提供对数据中模式的有力解释。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_吴蕾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_吴蕾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DOI:10.7544?issn1000-1239.2015.20131113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2(1):191-199,2015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吴 蕾1 张文生2 王 珏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81)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 100190)(girlrable@126.com)Hidden Topic Variable Graphical 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FrameworkWu Lei 1,Zhang Wensheng2,and Wang Jue21(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100081)2(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90)Abstract The hidden topic variable graphical model represents potential topics or potential topicchanges by nodes.The current study of hidden topic variable graphical models suffers from the flawthat they can only extract single level topic nodes.This paper proposes a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deep learning to extract multi-level topic nodes.The model adds thepreprocessing layer to the bottom of the hidden topic variable graphical model.The preprocessinglayer used in the paper is the self-organizing maps(SOM)model.By introducing the SOM,the modelcan effectively extract different topic status with those extracted by the hidden topic variable graphicalmodel.In addition,the hidden topic variable graphical model used in this paper is constructed byhidden Markov model(HMM)and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In order to make up the short-distance dependency Markov property,we use the characteristic function defined by first-order logic.On this basis,we propose a new algorithm by hierarchically extracting topic status.Experimentalresults on both 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al Amazon sentiment analysis dataset and the Tripadvisorsentiment analysis datase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sentimentanalysis.And the new algorithm can mine more macroscopic topic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and localtopic information.Key words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deep learning;hidden Markov models(HMM);self-organizing maps;first-order logic摘 要 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是一种用节点表示潜在主题或者潜在主题变化的概率图模型.针对当前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只能提取单层主题节点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提取多层主题节点的概率图模型.该模型在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的底层增加预处理结构层,即引入自组织映射层,可以有效地提取不同层次的主题状态.另外,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使用了隐马尔可夫网络和条件随机场的相结合的模型.针对条件随机场,提出了一阶逻辑子句定义的特征函数.弥补了长距离依存特性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次提取主题状态的新深度学习算法.在国际通用的亚马逊情感分析数据、Tripadvisor情感分析数据上的实验表明,新算法可以提升情感分析的准确率.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提取多层主题状态可以更好地挖掘宏观主题分布信息和评论的局部主题信息. 收稿日期:2013-07-30;修回日期:2014-03-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13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924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30501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GFZX0101050302);武器装备预研基金项目(51301010206)关键词 概率图模型;深度学习;隐马尔可夫模型;自组织映射;一阶逻辑中图法分类号 TP181;TP183 随着诸如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等社会媒体的出现,近年来由网络用户产生的评论、评价等级以及推荐数据大量涌现.例如,来自Amazon.com的用户对购买商品的评价以及来自TripAdvisor.com的关于出行、住宿的评价.利用好这些数据可以使商业界更好地出售商品或者服务,甚至发现新的市场机遇.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产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情感分析.然而概率图模型的方法正可以处理这类问题.隐藏变量是已知它的存在而没有机会直接观测的数据变量.在概率图模型中隐藏变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它们可以作为父节点解释观测变量;另一方面它们可以简化网络学习的复杂性[1].因此在情感分析中引入表示主题的隐藏变量(即判断用户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情感态度属于哪个给定的主题[2])来学习标注或者打分信息已经成为概率图模型来处理此类问题的趋势.但是当前的隐藏主题变量概率图模型只提取单层次主题变量.单层次主题变量往往只能从1个层面上揭示观测数据的成因.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深度学习源于神经网络,它是一种含有多层隐含层的多层感知器.同时深层结构可以被看作是具有多层隐藏变量节点的概率图模型[3].但是在当前的深度学习模型中,不同层之间的节点往往是全连接,这就增加了计算复杂度,并降低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针对以上2点本文提出一种可以提取多层次隐藏主题变量的概率图模型.该模型具有2层结构:第1层是自组织映射层,目的是提取获胜节点的权重,这里称之为初级主题状态;第2层将每个单词对应的初级主题状态作为输入,输入到隐马尔可夫网和条件随机场的联合网络.通过该层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取高级主题状态节点,并通过2种不同层次的主题状态获得标签信息.另外,本文提出的模型中输入层的单词节点与初级主题状态节点是1对1的连接,初级主题状态节点与高级主题状态节点是1对1的连接,主题状态节点与标签节点也是1对1的连接.这就能使网络变得更稀疏.但是条件随机场的马尔可夫性质导致长距离依存关系缺失问题[4].而且现有的深度学习大多采用词包(bag of words)的形式.这种词包的形式没有考虑词序的信息,并假设所有词都是独立同分布.这是不符合自然语言特点的.针对以上2个缺点,本文使用了一阶逻辑子句来定义条件随机场的特征函数,即表示标签与2种主题状态之间的关系.一阶逻辑是一种表示知识的简单方式.在一阶逻辑的定义时本文考虑了初级主题状态节点的同现关系(不考虑初级节点之间距离)以及标签的顺序关系.然后通过概率计算可以得到关于标签的后验概率.另外在隐马尔可夫过程中高级主题状态节点之间的状态转移矩阵也存在顺序关系.1 相关工作1.1 情感分析情感分析的任务是在大量文本中发现并理解主观信息.它包含2个方面:1)句子标注任务[1,5-10],该任务的目标是为每个句子标注它们讲述的内容标签;2)评级预测任务[6-7,11-13],该任务是为每条评论打分.分数越高这条评论的含义就越正面.以往在这2方面的工作大多是文档级别或者句子级别的分类,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处理文档或者句子中出现多维度标注信息的情况[7].另外研究者们通常人工地向模型加入设计好的负面单词或者具体的词性信息.但是它们的效果都不明显.前人的文章里介绍了一种短语级别的分类[14],并引入了一种设计巧妙的特征:依存树.本文处理的是单词级别的情感分类问题,并加入了一阶逻辑子句作为特征函数,其中子句的基原子可以被看作特征.由于篇幅有限,更多关于情感分类的细节请参考文献[15].1.2 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对于含有隐藏主题变量,隐藏层不足以表示不同层次特征的概率图模型[6-7,14,16-20].这些模型中的主题节点表示每个观测变量的潜在主题.模型假设所有观测变量都是由隐藏主题产生的.文献[16]展示了将局部基于实体的方法加在基于隐马尔可夫的内容模型上的方法.文献[17]描述了一种内容结构贝叶斯模型,其主题需要从相关文本中选择.文献[7,18]的作者们研究了改进隐藏狄利克雷分配(latentdirichlet allocation,LDA)[19]的概率主题模型,它用于提取文本摘要.隐藏变量是由单词出现频率决定的.然而这种使用词包的方法存在上文提到的缺点.291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52(1)另外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隐藏变量结构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工作.其中,隐藏单元条件随机场(hidden-unit CRF,HUCRF)[20]是一种监督学习的模型,隐藏单元被设置在观测变量和标签变量之间.然而标注数据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文献[6]介绍了一种将隐马尔可夫网和条件随机场相结合的联合内容模型(joint content model,JointCM).该模型使用标注和非标注语料,而不需要过多地借助人工设置或者仅仅使用标注语料.但是这种方法的观测节点之间没有线连接.这种稀疏结构使我们可以向模型加入关于观测变量的更加丰富的一阶逻辑表示信息.这样可以帮助理解观测变量复杂的依存关系.1.3 深层网络含有多层隐藏节点的深层网络是近年来热门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深层信度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21]是由多层有向信度网络单元和1层双向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Boltzmann machine,RBM)单元构成的.受限玻尔兹曼机可以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马尔可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单元之间是全连接,没有节点层内部节点的连接.在网络中每个单元的输出作为下一个单元的输入.深层凸网络(deep convexnetworks,DCN)[22]是由多层模块构成的.每层模块具有3层子结构:第1层子结构负责线性输入特征;第2层子结构是隐藏的非线性单元;第3层子结构负责线性输出原始输入数据和模型输出数据.最后1层模块的第3层子结构负责输出目标数据.堆去噪自动编码(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SDA)[23]是一种用于领域自适应的深层学习方法,它将单层去噪自动编码的输出作为输入堆叠起来的深层结构.1.4 一阶逻辑一阶逻辑知识库是一阶逻辑子句或公式构成的集合.作为一种知识表示的方式,一阶逻辑已用于马尔可夫网络.马尔可夫逻辑网[24]就是由一阶逻辑和马尔可夫网络构成的.其中一个一阶逻辑子句是网络中的一个团(clique),子句中每个基原子是一个节点.马尔可夫逻辑网为每个一阶逻辑子句分配一个权重.这就使不满足一阶逻辑子句的事件也有可能存在,只是概率会小些.参照马尔可夫逻辑网,本文将一阶逻辑用于定义条件随机场的特征函数,从而增加了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信息.2 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本文使用了文献[6]中的隐马尔可夫网和条件随机场相结合的图模型.下面首先介绍本文使用的符号.我们用W=(W1,…,Wm)表示一篇文档,Wj=(w1,…,wm′)表示一个句子,其中wi表示文本中的单词.Y=(y1,…,ym′),其中yi表示单词对应的标签.T=(t1,…,tm′)表示相应的主题序列.主题的种类数事先由人工设定.单词级别JointCM方法用隐马尔可夫模型描述单词和隐藏主题变量之间的关系:隐藏主题变量之间存在状态转移,且每个单词wi由一个相应的隐藏主题变量ti产生.其联合概率为Pθ(Wj,T)=∏i=1Pθ(ti|ti-1)Pθ(wi|ti).(1) 然后,由隐马尔可夫预测的主题和单词节点被共同放入条件随机场中,并构建它们与标签的关系.隐藏主题节点和单词节共同点与标签节点相连接,标签节点的后验概率为P (Y|Wj,T)=∏i=1P (yi|wi,ti).(2) 最后,将2个模型通过节点相连,且联合概率由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概率和条件随机场的概率构成,其联合概率为P(Wj,T,Y)=Pθ(Wj,T)P (Y|Wj,T).(3) Fig.1 The deep network of hidden topic variablesgraphical model.图1 基于深度学习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3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模型算法图1是改进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的深层网络图,观测层是输入的单词.第1层隐藏层节点表示初级主题状态节点,第2层隐藏层节点表示高级主题391吴 蕾等: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状态节点.这些状态可以看作是对单词不同层次的表示.每个输入单词对应1个初级主题节点和1个高级主题节点,有可能对应多个标签节点.但本文中算法只为每个单词选取后验概率最大的标签.本文从学习和推理2部分对改进模型进行了讨论.3.1 改进模型的学习算法这里我们将分层讨论改进模型的学习问题.首先,将已知单词节点层输出的单词信息输入到初级主题节点层,初级主题层的输出即为初级主题信息.在这里初级主题层利用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maps,SOM)完成从单词到初级主题的提取.自组织映射是一种将高维数据流形非线性,有序并且光滑地映射到具有固定结构的低维阵列的方法[25-26](本文以二维为例).本文使用的自组织映射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方法,具体过程如下:1)令某输入单词为w∈Rn,表示单词有n维特征.对于低维陈列中的每个节点给出一个权值t′i∈Rn.求出与单词距离最小的权值及其对应节点,即c=arg minid(w,t′i).2)根据梯度下降更新每个节点的权值为t′i(k+1)=t′i(k)+hci(k)(w-t′i(k)),hci(k)=α(k)expσ(,其中,rc,ri∈R2分别表示二维阵列上2个节点的位置.自组织映射提供了几种低维阵列的拓扑结构,例如六边形阵列、矩形阵列.低维阵列的拓扑结构一旦确定距离便可求出.3)对新来的单词,更新参数α(k),重复上述步骤1).本文中令α(k)=αexp(-βk?kmax).该参数控制了获胜节点对邻域节点的影响强度,强度随着迭代次数增加而快速减小,并在降到较小的正值时缓慢趋于0.另外当满足∑hci(k)=+∞且∑hci(k)2<+∞时,迭代中t′i的增加和减少冲突的次数有限,所以t′i→t′*算法收敛[25].自组织映射过程的复杂度为O(Ikmax),其中I为节点个数,kmax为循环最大次数.当循环结束就得到一系列节点的权重.这些权重就是初级主题状态.将每个单词对应节点的初级主题状态作为下层的输入,开始第2层的学习.第2层将第1层得到的初级主题状态T′作为输入,将高级主题状态T作为隐藏层,标签Y作为输出层.这里我们使用JointCM方法来处理.第1层并没有用到标签信息,所以对于标注和非标注文本同样看待.然而第2层里使用了标注文本的标签信息.对于标注文本DL,对数似然为LL(θ,ω)=∑(T′,Y)∈DLln P(Y,T′)=∑(T′,Y)∈DLln∑TP(Y,T,T′),(4)其中,T′表示初级主题状态,T表示高级主题状态,Y表示标签.我们使用EM算法优化目标,过程如下.1)E-步骤:计算隐藏变量T的后验分布P(T|Y,T′,θ),其中:P(T′,T,Y)=Pθ(T′,T)P(Y|T′,T)=∏i=1Pθ(ti|ti-1)Pθ(t′i|ti())∏i=1P(yi|ti,t′i()).(5)如果没有P(yi|ti,t′i),式(5)可以看作隐马尔可夫过程,并用前向-后向算法解决这个问题.显然在隐马尔可夫模型中隐藏状态(即本文中的高级主题状态)是存在转移概率的,因此在本模型中存在高级节点的顺序关系.我们单独分析了P(yi|ti,t′i).这里引入了3种类型的一阶逻辑子句的基原子:主题与标签、标签之间以及初级主题之间的基原子.因此,条件分布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P(Y|T′,T)=1Z∏c∈CΦc(y,t,t′),这里,Z是标准化常数,C是所有因子的范围.改进的隐藏内容结构模型需要将一阶逻辑加入条件随机场.为了将基于隐藏内容结构的文本分析映射为条件逻辑,改进方法定义了如下3种子句:Prlabel(t,y)∧Prlabel(t′,y)+;Prlabelnext(y-1,y)+;瓙Prsame(t′,t′+)∨瓙Prlabel(t′+,y)∨Prlabel(t′,y)*.用+标注的子句适用于短距离依存特点;第3个用*标注的子句适用于长距离依存特点;t,t′和y分别表示初级主题、高级主题以及标签;t′+表示不同于t′的初级主题;y-1表示前1个状态所对应的标签;析取符号∨表示子句中至少有1个基原子为真时子句为真;合取符号∧表示当且仅当子句中每个基原子都为真,那么子句才为真;取反符号瓙表示对基原子取反;第1个子句表示初级主题状态t′和高级主题状态t的标签是y;第2个子句表示标签y对应主题状态的前1个主题状态的标签是y-1;第3个子句表示如果初级主题状态t′和t′+相同,并且t′+的标签是y,那么t′的标签也是y.这里不限定t′和t′+必须连续出现,因此可以弥补长距离依存信息的缺失.上面的条件分布就可以表示成式(6):491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52(1)P(y|t,t′)=1Zexp∑iωini(y,t,t′()),(6)这里,Z是标准化常数,ωi是第i个子句的权重,ni(y,t,t′)表示满足条件的真子句个数.通过使用技巧[27]可以得到3种子句的权重分别为ln(ny,t,t′?nt,t′),ln(ny-1,y?ny-1)以及ln(nt′,y,t′+,y?nt′+,y),其中nt,t′表示初级主题t′和高级主题t同现的次数;ny,t,t′表示满足第1个子句的状态个数;ny-1,y表示满足第2个子句的状态个数;ny-1表示标签y-1出现的次数;nt′,y,t′+,y和nt′+,y分别表示满足第3个子句的状态个数以及满足第3个子句的假设部分的状态个数.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得到对于每个公式都有∑exp(ωi)=1,其中ωi是上面定义的权重.使用这个技巧算法可以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2)M-步骤:由于前文中已经固定了参数ω的值,这里不再考虑.因此,这里仅仅需要确定主题参数θ.在E-步骤中发散分布和转移分布均已被更新.至此,所有问题都可解决.考虑到存在大量非标注语料,我们加入了非标注语料的信息.标注和非标注文本的目标函数如下式所示:L(θ)=LU(θ)+LL(θ).对于非标注文本DU,对数似然为LU(θ)=∑T′∈DUln Pθ(T′)=∑T′∈DUln∑TPθ(T′,T). 没有标签的内容结构模型就是一个隐马尔可夫过程,使用前向-后向方法就可以解决.序列(θt,ωt)令对数似然函数L(θt,ωt)的取值不断增加,直到收敛到稳定值.具体的证明可以参考文献[28],这里只给出简要证明思路:因为L(θt+1,ωt+1)≥L(θt,ωt),且采样个数有限,因此增长序列L(θt,ωt)只有有限数值,即会收敛到稳定值.第2层在最坏情况下的复杂度为O(M2 T+|T|2Y+Y2),其中M为隐藏状态种类数,T为初级主题状态种类数,|T|为初级主题状态节点个数,Y为标签种类数.传统的深度学习不考虑同层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或者说只考虑的是前层节点与下层节点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通过使用图模型的方法在计算隐马尔可夫过程时需要考虑高级主题状态节点之间的前后关系信息即转移概率,又在定义一阶逻辑子句中考虑了初级主题状态的同现关系信息,即长距离依存信息.因此图模型的优点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深度学习同层节点之间信息损失的问题.3.2 改进模型的推理算法在第1层中:对于每个新来的单词,寻找与其距离最小的获胜节点的权重,并作为此新单词的初级主题节点.在第2层中:在给定初级主题节点以及参数的情况下,运用Viterbi算法可以计算高级主题状态.再根据2种主题状态,同样用Viterbi算法可以得到新单词的标签.4 实验与分析4.1 实验设置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分析了2种分类问题: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布相同的简单分类问题,以及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布不同的领域自适应分类问题[29].对于简单的分类问题,我们将本文的方法和其他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3种方法分别是LDA,HUCRF以及JointCM.实验的目标是解决2种情感分析任务:句子标注任务及评级预测任务.实验分别采用的2个数据集如下:1)亚马逊数据[30]:该数据集包括用户对于22个不同产品类型的34万条评论.标签是{正,负}2种.我们选取其中4个不同领域:{Books,DVDs,Electronics和Kitchen}.每个领域的评论包括1 000条正评论、1 000条负评论以及3 000~5 000条非标注评论.对每个领域我们在标注语料里随机选取1 200条评论作为标注训练集,800条作为测试集,1 000条作为非标注训练集.正、负评论条数比皆为1∶1.2)TripAdvisor数据[13]:该数据集给出了每条评论的总体打分以及对每条评论从7个方面(即value,room,location,cleanliness,check-in?frontdesk,service和business services)分别打分.分数是从1~5的整数打分(例如,1~5颗星).1颗星表示很不满意,5颗星表示很满意.实验中我们按照文献[13]的方法去掉了过短以及过长的评论以及打分不全的评论,最后得到66 512条评论.我们随机选取其中的50%作为标注训练集,20%作为测试集,剩下的作为非标注训练集.实验中JointCM方法以及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都使用了所有训练集合进行训练.LDA算法使用了所有训练文本聚类,然后用投票的方式只计算测试集上的结果.HUCRF只使用标注训练集进行训练.领域自适应分类问题是一种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分布不同的迁移学习.解决方法是假设2个领域591吴 蕾等: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具有相同的中间概念(即隐藏层).例如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卖家的服务等.这里使用领域自适应分类问题来验证算法,是因为情感分析的领域自适应问题处理的好坏能够说明深层学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数据表示的复杂性.我们将本文的方法与其他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别为结构一致学习(structural correspondence learning,SCL)[30],SDA以及JointCM方法.SCL是一种有效的针对自适应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同现频率或者互信息等测量方式寻找2个领域的共有关键特征,再以此特征进行学习.SDA方法是一种标准的深层学习算法.该方法一旦参数确定了就可以通过梯度下降方法初始一个有监督的神经网络,或者将高层特征输入给一个分类器进行计算.本次实验仍然采用亚马逊数据集.4.2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文第1个数据集使用的评价指标是准确率(accuracy).准确率=正确分类个数?事例总数.第2个数据集使用的评价指标是L1误差[6]以及ρaspect,ρreview和MAP@10[13].其中L1误差指模型预测和真实值之间差的绝对值,这里我们已经将结果归一化到0~1之间,L1误差越小表示结果性能越好.ρaspect和ρreview是2个模型预测和真实值之间的平均皮尔逊相关.前者描述了对于某条评论,模型对各个方面的预测能力(例如,评论者是否更看重位置而不太重视清洁度),后者描述了在某个方面模型对于每条评论的预测能力(例如,各个酒店在食物方面的评价情况).其中2个指标定义如下:ρaspect=∑|D|d=1ρSd,Sd*|D|,ρreview=∑Kk=1ρ(Sk,Sk*)K,其中,|D|表示样本总数,K表示每条评论是从几个方面给出打分的,这里K=8.MAP@10表示在真实评论中分数最高的10条评论,被模型预测后依然在Top10的比率.MAP@10=∑Kk=1(仍然在Top10的评论个数?10)K.对于简单分类问题,图2给出了4种方法在准确率上的比较.可见通过提取多层次主题状态再进行分类学习,并利用一阶逻辑信息可以提高原分类方法的性能,甚至对于原分类方法不能较好处理的数据(例如,图2所示的DVDs数据)也能给出较好的结果.其中HUCRF的准确率在4种任务上都不如其他方法,这是由于该方法训练时只使用标注训练集,而缺少大量非标注语料的信息.Fig.2 Accuracy of the sentence labeling task on theAmazon corpus.图2 亚马逊语料上句子标注任务的准确率表1给出了4种方法在评价预测任务上的结果.由2种皮尔逊参数的结果可见4种方法对宏观的评价预测性能要好于分项预测性能,即能够较好地预测每条评论的喜好趋势,但是对具体的某条评论的多个方面就不能给出较好的预测结果.黑体字标出了每种评价指标下最好的2种结果.我们的方法在每种指标下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另外LDA在L1误差和ρreview指标下也给出了较好的结果.这表明LDA比较擅长预测评论的总体趋势.HUCRF方法更擅长推荐前几个评价最高的酒店,而这项指标显然对用户更有用.JointCM比较擅长区分每条评论的各个方面.这是由于LDA是从宏观的概率上模拟每条评论的主题分布和评论中每个单词的主题分布,所以可以给出较好的整体趋势预测.JointCM方法中由于使用到隐马尔可夫网络的隐藏主题状态转移矩阵,所以对在已知当前状态下调整下条状态很有帮助,因此在面对同一评论的不同局部打分时,此方法可以较好地作出调整.而通过加入分层次提取的主题状态以及一阶逻辑子句强表示能力,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使JointCM在各个方面的性能都有提高,这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从整体和Table 1 The Rating Prediction Results for Tripadvisor Data表1 Tripadvisor数据上的评级预测结果Methods L1ErrorρaspectρreviewMAP@10LDA 0.129-0.149 0.454 0.143HUCRF 0.471 0.012 0.208 0.227JointCM 0.133 0.213 0.432 0.211Proposed 0.115 0.413 0.637 0.357691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52(1)局部等多方面挖掘主题信息.对于领域自适应分类问题,图3~6给出4种方法在亚马逊语料上的迁移准确率: Fig.3 Accuracy for domain adaptation using theElectronics corpus as the test set.图3 Electronics语料测试集领域自适应问题准确率Fig.4 Accuracy for domain adaptaion using the DVDscorpus as the test set.图4 DVDs语料测试集领域自适应问题准确率Fig.5 Accuracy for domain adaptation using the Bookscorpus as the test set.图5 Books语料测试集领域自适应问题准确率在图3~6中,“M→N”表示用数据集M的训练集和非标注集训练,然后在数据集N的测试集上测试.图3~6中直线给出了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在目标领域训练及测试的准确率.可见只有在Electronics→Kitchen任务上迁移的准确率要最接近(但仍低于)非迁移准确率,在其他任务中迁移准确率都仍远远低于本文方法的非迁移准确率.一方面这是由于本文方法在该数据集的非迁移问题上的准确率已经 Fig.6 Accuracy for domain adaptation using theKitchen corpus as the test set.图6 Kitchen语料测试集领域自适应问题准确率比其他几种对比方法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迁移问题本身由于训练和测试语料的差异性导致算法的性能会比在非迁移问题上的性能低.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保证非迁移准确率的情况下,逐步提高迁移准确率.另外由实验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大多数迁移任务中的迁移准确率都高于其他方法.并且在11个任务上本文的方法和SDA方法的性能要高于SCL方法和JointCM方法的性能.这表明加入基于分层结构提取多层次主题状态或特征的方法可以挖掘出更多更有用处的关于观测变量和标签变量之间的主题信息.5 总 结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框架,但每层使用的算法不同于已有深度学习算法的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首先使用自组织映射网络非监督地提取初级主题状态,然后将这些初级主题状态输入到经过一阶逻辑改进的JointCM模型中.在JointCM模型中再次提取了高级主题状态.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隐藏内容结构模型通过分层次提取主题状态,对深度模型的每层都赋予相对应的物理意义,加强了深度学习的可解释性;通过加入同层次主题状态之间的顺序以及同现关系信息,弥补了深度模型同层节点无序所造成的信息缺失问题.实验将模型应用到情感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今后的工作将继续针对自适应领域进行展开,以求得在保证非迁移准确率的前提下继续提高迁移准确率.参考文献[1]Kollar D,Friedman N.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9:713-715791吴 蕾等: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隐藏主题变量图模型。

隐含变量模型及其统计方法研究

隐含变量模型及其统计方法研究

隐含变量模型及其统计方法研究隐含变量模型是一种统计模型,用于描述观测数据与其背后未观测到的隐含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模型,我们可以揭示观测数据背后存在的潜在结构和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机制和原理。

隐含变量模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和计量经济学等。

它们被用来解决多种问题,比如潜在变量的测量、数据降维、模式识别和预测等。

在隐含变量模型中,观测变量和隐含变量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概率分布来建模。

根据观测变量和隐含变量之间的条件独立性假设,隐含变量模型可以分为两类:生成式模型和鉴别式模型。

生成式模型假设观测数据是通过隐含变量生成的,它们关注如何通过给定的隐含变量分布和条件观测变量分布来进行概率推理和模型学习。

生成式模型的典型代表是潜在语义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LSA)和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等。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主题建模和文本分类等任务,通过挖掘文本背后的主题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组织大规模语料库的内容。

与之相对的是鉴别式模型,它们关注的是给定观测变量如何预测隐含变量。

鉴别式模型通过分析观测变量的条件分布来进行概率推理和模型学习,忽略了观测变量和隐含变量之间的生成过程。

常见的鉴别式模型包括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等。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等任务,通过找到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简化数据表示并减少冗余信息。

在隐含变量模型的学习过程中,统计方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模型的选择和数据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和变分推断(Variational Inference)等。

最大似然估计通过最大化给定数据的似然函数来估计模型参数,使得模型可以生成最符合观测数据的隐含变量。

隐变量模型的建模与优化

隐变量模型的建模与优化

隐变量模型的建模与优化隐变量模型的建模与优化隐变量模型是一种常用于解决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统计建模问题的方法。

隐变量模型基于隐含的变量结构,可以对观测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隐变量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建模过程,并探讨优化算法在隐变量模型中的应用。

一、隐变量模型的概念与基本思想隐变量模型是一种统计模型,用于描述观测数据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观测到一部分数据,而无法观测到全部数据,因此需要引入隐含的变量结构来解释观测数据的生成过程。

隐变量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观测数据与隐含变量之间的条件概率关系,从而推断出隐含变量的概率分布,进而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二、隐变量模型的建模过程隐变量模型的建模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观测数据集和隐含变量集:首先,需要确定观测数据集和隐含变量集。

观测数据集是我们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数据集,而隐含变量集是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变量集。

2. 建立观测数据与隐含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通过观测数据与隐含变量之间的条件概率关系,建立观测数据与隐含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

常见的方法包括概率图模型、因子分解模型等。

3. 确定模型参数:根据观测数据集,通过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确定模型的参数。

模型参数是指在给定模型的条件下,使观测数据的生成概率最大化的一组参数值。

4. 推断隐含变量:根据模型参数和观测数据,通过推断隐含变量的概率分布,进一步推断隐含变量的取值。

常见的推断方法包括EM算法、变分推断等。

5. 模型选择和评估:通过模型选择和评估的方法,选择最优的隐变量模型。

常用的选择和评估方法包括交叉验证、信息准则等。

三、隐变量模型中的优化算法优化算法在隐变量模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于求解模型参数和推断隐含变量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优化算法:1. 梯度下降法:梯度下降法是一种常用的优化算法,通过迭代求解模型参数的最优解。

在隐变量模型中,可以通过计算损失函数关于模型参数的梯度来进行参数更新。

潜变量模型:探索数据中隐藏的结构

潜变量模型:探索数据中隐藏的结构

潜变量模型:探索数据中隐藏的结构了解真实数据的基础结构是机器学习中最引人注目的任务之一。

但随着深层生成模型的出现,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有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来解开它。

现实世界的数据通常很复杂而且维度很高。

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并且只能模拟非常简单的数据分布。

如今,我们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模型直接学习数据结构。

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我们要求模型学习从输入变量到输出变量的映射,例如图像x到标签y。

然而,标记的数据是昂贵的并且易于由人类注释器产生错误或偏差。

并且监督模型仅能够从训练数据的质量推广其映射函数。

为了测试它是否很好地概括了使用相同分布的验证集,它将具有相同的错误。

使用这些模型可以执行分类或回归任务,但我们无法了解数据的实际元素组织。

通过结合概率建模和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了最新进展。

生成模型应该能够找到底层结构,例如有趣的模式,聚类,统计相关性和数据的因果结构,并生成类似的数据。

目前,该领域的著名模型是生成对抗网络(GAN),能够数据学习分布并生成。

该类的另一个模型称为变分自动编码器(VAE),它也用于复杂高维分布的无监督学习,并将成为本文的重点。

一般而言,无监督学习比监督学习要困难得多,因为这些模型不必预测给定输入的标签或值,而是必须学习数据分布本身的隐藏结构。

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点的概念,重点关注静态数据,如没有顺序性质的图像。

学习顺序数据的基础结构是一个更难的问题。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定义潜变量模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看到如何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学习它们的参数。

我尽量保持一切尽可能直观,但在概率论和深度学习方面的一些先验知识肯定是有帮助的。

潜变量模型机器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学习复杂的概率分布p(x),其中只有一组有限的高维数据点x从该分布中得出。

例如,为了学习猫图像的概率分布,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分布,该分布可以模拟形成每个图像的所有像素之间的复杂相关性。

直接对此分布进行建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甚至在有限时间内也是不可行的。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变量类型有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变量类型有

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变量类型有
1. 观测变量(Observed Variables):也称为指标变量或测量变量,是直接可观察到的变量,一般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式进行测量得到。

观测变量通常用来表示研究对象的特定特征或属性。

2. 隐变量(Latent Variables):也被称为构念变量或潜在变量,
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变量,而是通过观测变量的测量结果来间接反映。


变量一般表示一种概念、理论或构念,比如心理状态、态度、信念等。


变量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起到连接观测变量的作用,并用来衡量不可观测的
概念。

3. 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又称为自变量或解释变量,
是影响其他变量但不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

外生变量在结构方程模型中
一般表示研究者可以控制的因素,用来解释或预测其他变量的变化。

4. 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又称为因变量或被解释变量,是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一般表示被解
释或被预测的变量,其变化由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变化所引起。

5. 测量误差(Measurement Error):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观测变量
的测量结果往往存在误差,即与其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

测量误差表示了
观测变量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或偏差。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通过路径系数或标准化回归系数等指标来描
述隐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模型进行因果推断、路径分析等
统计推断。

结构方程模型在社会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可用于建立和验证理论模型、检验复杂关系等。

如何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进行隐变量模型推断(Ⅲ)

如何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进行隐变量模型推断(Ⅲ)

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中,隐变量模型是一类重要的概率模型,它们通常涉及一些未观测到的变量,而这些变量对于理解数据的结构和生成过程非常关键。

然而,由于这些变量是未知的,因此对于参数估计和推断过程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则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进行隐变量模型的推断和参数估计。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进行隐变量模型推断。

##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简介首先,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的基本原理。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是一种用于从复杂分布中抽样的方法。

它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概念,通过构造一个满足细致平衡条件的转移核来模拟目标分布。

通过蒙特卡洛抽样,我们可以从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中抽取样本,从而对目标分布进行近似。

## 隐变量模型接下来,我们将讨论隐变量模型。

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中,隐变量模型是一类常见的概率模型,它们通常涉及一些未观测到的变量。

典型的例子包括混合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潜在狄利克雷分配等。

这些模型在描述复杂数据的生成过程和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在隐变量模型中的应用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进行隐变量模型的推断。

对于一个给定的隐变量模型,我们希望对未观测到的变量进行推断,并估计模型的参数。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中,我们需要构建一个马尔可夫链,使其平稳分布与我们感兴趣的目标分布相匹配。

一旦我们构建好了这个马尔可夫链,我们就可以使用蒙特卡洛抽样来从平稳分布中抽取样本。

通过收集这些样本,我们可以对目标分布进行近似,从而进行推断和参数估计。

## Gibbs抽样在隐变量模型中,Gibbs抽样是一种常用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Gibbs 抽样基于Gibbs采样算法,它可以用于从多维分布中抽样。

在隐变量模型中,Gibbs抽样可以帮助我们对未观测到的变量进行推断。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生态学研究中的使用技巧(九)

隐马尔科夫模型在生态学研究中的使用技巧(九)

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是一种常用的概率统计模型,它在生态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在观测序列和状态序列之间建立概率关系,通过观测数据推测隐藏状态的转移概率和观测概率,从而对生态系统中的状态变化进行建模和预测。

本文将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参数估计、模型评估和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原理**隐马尔科夫模型由隐含的马尔科夫链和观测的符号序列组成。

马尔科夫链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状态空间、状态转移概率和初始状态概率分布。

观测序列是由马尔科夫链生成的状态序列通过发射概率分布产生的。

隐马尔科夫模型假设观测序列与状态序列之间存在一种概率关系,即给定状态序列的情况下,观测序列的条件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而状态序列自身的概率分布则是未知的,称之为隐含的。

通过观测序列推断隐藏状态序列,就成为了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核心问题。

**参数估计**在隐马尔科夫模型中,通常需要估计的参数包括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观测概率矩阵和初始状态概率分布。

其中,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描述了系统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观测概率矩阵描述了系统处于某一状态时产生各种观测值的概率;初始状态概率分布描述了系统在初始时刻处于各个状态的概率。

参数估计是隐马尔科夫模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Baum-Welch算法和Viterbi算法。

Baum-Welch算法是一种基于期望最大化(EM)算法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估计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参数。

该算法通过迭代优化,不断更新模型的参数,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Viterbi算法则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用于在给定观测序列的情况下,寻找最有可能的状态序列。

这两种算法在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参数估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模型评估**在应用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生态学研究时,模型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用的方法包括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和使用信息准则进行模型选择。

显式概率生成模型 隐式概率生成模型

显式概率生成模型 隐式概率生成模型

显式概率生成模型隐式概率生成模型
概率生成模型是一种统计学习方法。

可以将其理解为概率论和统计学习的结合体。


概率生成模型中,我们使用概率函数来描述一个数据集的生成规律。

通俗一点来说,我们
可以把这个模型看成一些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其中这些变量可以是观测变量或是隐变量,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数据来估计这个联合概率分布中的参数。

显式概率生成模型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测数据的特征,来计算出这些数据本身
或是特征的概率。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直接建立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其中需要确定
一系列的权重和偏置等参数,这些参数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会被不断的优化以达到最佳的
预测结果。

当我们使用显式概率生成模型进行分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朴素贝叶斯模型,它可以根据各个特征的概率值并通过联合概率来对新的数据进行分类。

不同于显式概率生成模型,隐式概率生成模型指的是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数据的生成
过程,因为在这个模型中我们有一些隐变量,这些隐变量是无法直接被观察到的,但是可
以被模型学习到,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EM算法来进行模型的训练。

隐式概率生成模型中
的典型代表是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计算等领域。

概括地说,显式概率生成模型通过直接观察数据特征来计算数据概率,例如朴素贝叶
斯分类器,而隐式概率生成模型则通过学习隐变量来预测数据的概率,例如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场景来选择不同的概率生成模型,以期获得
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使用模型处理隐变量的方法
2、德尔菲法
又名专家调查法,它的思想十分简单,即以专家判断 的方式对隐变量进行量化。
德尔菲法与多指标加权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它更适 合于那些很难找到合适指标作为其测度的隐变量;其 不足则在于:1)需要进行调查,从而提高了分析的成 本;2)不能对隐变量进行深入进一步的分析;3)降 低了数据的计量尺度。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模型设定的RAM图形式(Reticular Action Modeling)
根据理论分析绘制RAM图,是结构方程模 型建模的起点,也是表达建模结果的最有 效形式。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RAM图基本规定
1.变量用大写英文或希腊字母表示,其外围围以 方框的是显变量,其外围围以椭圆的是隐变量。 残差以小写希腊字母表示,外围亦应围以椭圆 (但为方便起见,经常不用);
第九章 隐变量模型
关于隐变量
隐变量(Latent variable): 具有不可直接观测特征的综合性变量, 不可观测,或者说“隐”是其表象;综 合性是其本质。
与隐变量相应,我们将普通的变量称为 显变量(Manifest Variable)或者观测变 量(Observed Variable)
隐变量的处理思路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 误差项 模型内有两类误差: 测量误差:内生、外生指标变量在测量隐 变量上的误差; 结构方程误差:影响内生隐变量的误差。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 参数: 限制参数(restricted parameters): 限制其取值范围的参数; 固定参数(fixed parameters): 设定为常数的参数; 自由参数(free parameters): 不加任何设定由模型进行估计的参数。
三、模型的识别
根据建模结果进行诊断: 参数值的标准误过大 出现不可能的估计值,如负的方差,大于1的
标准化系数 估计结果对初始值敏感 单一系数识别的观察:先估计整个模型,以所
得该系数估计值固定该系数,重新估计模型, 如果检验指标变化很大,则存在识别问题
结构方程模型由3组方程,4组变量(2组有数 据),8个参数矩阵(待估计)所组成:
B X X Y Y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符号规定 四组变量:
X:外生指标变量向量; Y:内生指标变量向量;
:外生隐变量向量; :内生隐变量向量;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三组方程
结构方程:
B
将CFA作为对隐变量的测量,嫁接到路径 分析上,从而使路径分析具有了包含、 处理隐变量的能力。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形成
从SEM的角度来看,CFA和路径分析都可 以视为一种特殊的结构方程模型,它们 都是SEM的一部分,即: 路径分析构成SEM的结构模型部分;CFA 构成它的测量模型部分。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形成
隐变量的处理方法按照其所使用的分析 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
❖ 以结构方程模型为代表的模型化方法 ❖ 以多指标综合加权为代表的不使用模型的方法。
不使用模型处理隐变量的方法
除结构方程模型外的其它处理方法可分 成两类:
第一类方法利用隐变量的多维特点,从 各个角度选择恰当的观测变量作为其测 度指标,以此作为隐变量处理的基础, 目前来看所有具有一般性的隐变量处理 方法,其思想均属此类;
不能识别(Under identified) 恰好识别(Just identified) 过度识别(Over identified)
三、模型的识别
识别条件之一:t规则 协差阵中数据点的个数必须大于待估参数 的个数,这一条件是必要非充分条件。
SEM以最小化估计协差阵与样本协差阵为目标函 数,1个数据点即意味着一个方程。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Lambda X(记做ΛX 或LX):外生隐变量与其指
标变量间的结构系数矩阵;
Theta Delta(记做Θδ或TD):外生显变量测量
误差项的协差阵;
Lambda Y(记做ΛY或LY):内生隐变量与其指标
变量间的结构系数矩阵;
Theta Epsilon(记做Θε或TE):内生显变量测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是目前处理隐变 量以及复杂关联的主要模型。
主要内容:
❖ 结构方程模型的形成 ❖ 模型的设定 ❖ 模型的识别 ❖ 模型的假定 ❖ 模型的估计 ❖ 模型的评价 ❖ 模型的改进 ❖ 模型的解释 ❖ 应用案例
量误差项的协差阵。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前图用方程形式表示:
12
B12
12
1 2
X1
1
X X X
2 3 4
X
12
2 3 4
Y1 Y2 Y3
Y
12
0
2 3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4个结构系数矩阵是:
B 00
12
0
11 21
0
22
X11
X
X2
0 0
c 方程中任何一个变量,如果仅作为原因而存在, 即无因果箭头指向,应设定它不受误差项的影响;
三、模型的识别
d 如果一个内生变量是显变量,为避免被 误当成某个隐变量的指标变量,要:
❖ 设置一个虚拟隐变量; ❖ 将该显变量作为其唯一指标变量; ❖ 结构系数设置为1; ❖ 该指标变量设定不受测量误差的影响。
如果将外生显变量的个数记为p,内生显变量的 个数为q,则待估参数(包括自由参数、限制参
数)的个数不能超过: p qp q 1
2
三、模型的识别
识别条件之二:递归规则
最好只使用单向因果箭头,即递归模式。
当存在双向因果,以及A影响B,B影响C, C又影响A等所谓非递归模式时,也可能 获得识别。
三、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不使用模型处理隐变量的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关键环节有二: ❖ 第一个环节是测度指标的选择; ❖ 第二个环节是权数的确定。
不使用模型处理隐变量的方法
多指标综合加权法的长处:
1)思路直观、方法简便、适用面广; 2)可容纳指标数量较多,更适合理论的需要; 3)可以对样本进行比较、排序,而且便于对隐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RAM图示例
11
1
1
21
22
2
X1 X2
X 11 X 21
1
33
3 44
4
X3 X4
X 32 X 42
2
1
1
11 21 22
11
1
η1
12 Y 22 η2 Y 32
2
22
Y1 Y2 Y3
22 2
33 3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模型设定的方程形式(按照LISREL的规定)
1
0
0
X X
3 4
2 2
1 Y 0
0
0
Y 22 Y32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4个协方差阵是:
1 0
1
11 022 ຫໍສະໝຸດ 11210 0
22
0 0
33
0
44
2
0
2
33
三、模型的识别
联立方程都存在识别问题,即是否有足够的 方程以求得未知参数的解。一般说来,有三 种识变状态: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2.路径用带箭头的线表示:
直的单方向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所指为果; 双向箭头弧线:表示相关关系; 从自身到自身的双向箭头线:表示变量的方差。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3.在每一条路径上以小写的英文或希腊字 母表示待估计的结构系数或方差,以数字 表示事先确定的固定参数;
4.在图中,凡为因果路径所指者,为内生 变量,凡无如此箭头所指者为外生变量。
路径分析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 Wright(1921, 1934)提出,与古典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相比, 路径分析是一种更为灵活、有力的多元数据分 析工具。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形成
路径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最根本的区别 在于: 路径分析中,所有的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从而所有的变量之间都可以有相关关系。 这毫无疑问是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尤 其在社会经济领域。
SEM的优势:
❖ 能处理隐变量问题 ❖ 可以处理复杂关联 ❖ 可以处理随机误差相关问题 ❖ 可包含测量误差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基本概念 ❖ 方程:
分为测量方程与结构方程。测量方程反 映显变量和隐变量之间的联系,结构方 程反映隐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设定
❖ 变量: 隐变量和显变量(又名指标变量、观测变量), 进一步又分成: 外生隐变量:由模型以外因素决定; 内生隐变量:由模型内因素决定; 内生指标变量:作为内生隐变量的测度指标; 外生指标变量:作为外生隐变量的测度指标。
不使用模型处理隐变量的方法
3、生产函数余值法 根据CD生产函数可以推出,经济增长率等于要 素生产率的变化率(即技术进步率)加上资本 增长率与资本边际产出弹性之乘积,再加上劳 动增长率与劳动边际产出弹性之乘积。以经济 增长率减去其它两部分,就得到要素生产率这 个隐变量的变化率,将它比上经济增长率就可 得到贡献率。
实际中应遵守的其他规则
a 一个隐变量一般最好选择3个以上显变量 作为其指标变量
如果只选择了一个显变量,必须假设该 显变量完全无误差的测量了隐变量,在 路径图上表示为该显变量不能有误差项, 而且其与隐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应预先设 定为1;
三、模型的识别
b 必须为模型中的隐变量建立一个测量尺度 具体的做法或是将隐变量的方差规定为1,使隐 变量具有标准化的尺度;或是将此隐变量与其指 标变量中的任何一个的结构系数设定为常数,通 常为1;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