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 教案(全国通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全套教学案
专题(六)典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以钠为例,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了解焰色反应,并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元素。
2、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了解钠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以镁为例,了解钙、镁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掌握铝的性质和用途。
4、以氢氧化铝、氧化铝为例,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性质。
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的性质特征。
5、了解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掌握变价金属元素的性质特征,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
典型例题例1、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
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 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 固体,气体体积减少;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气体剩余。
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D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C一定有N2,可能有CO和HCl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例2、有Ba(OH)2 、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已知其中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分别为另一种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2倍;若先将NaHSO4和NaHCO3溶液各100ml混合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100ml,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白色沉淀滤出,测得滤液中只含一种NaOH溶质,其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9mol/l(不考虑溶液混合时引起溶液体积的变化),试回答:(1)通过分析,判断原Ba(OH)2、NaHSO4、NaHCO3三种溶液中哪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相同?,原因是(2)Ba(OH)2 、NaHSO4、NaHCO3三种溶液可能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课堂练习1将4.6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g溶液;4.8g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与水等质量),得到bg溶液,则反应后的两溶液质量的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判断2、MgCl2和NaHCO3 按物质的量之比1:2混合制成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的固体是()A、Mg(HCO3)2 和NaClB、Mg(OH)2和NaClC、MgCl2和Na2CO3、D、MgCO3和NaCl3、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CO32-、SO42-等4种阴离子。
金属及其化合物 优秀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为代表,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如氧气,硫和氯气的化学反应,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的方法,并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学习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铝箔加热等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2、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
变化的奥秘。
二、重点、难点:
【重点】钠与氧气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
【难点】通过观察得出实验结论,获得化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交流讨论法
四、课时计划:三课时
五、授课形式:多媒体授课。
[配套K12]2018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一、5个关键字记牢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1)钠的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二、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 2反应(2)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2NaCl 。
(3)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 Na 2S 。
[思考1]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银白色金属钠――→O 2表面变暗(生成Na 2O) ――→H 2O 出现白色固体生成――→H 2O 出现液滴潮解――→CO 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2.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Na ――→先与水反应NaOH ――→再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CuSO 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 +Cu 2+===2Na ++Cu(OH)2↓+H 2↑。
钠投入BaCl 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3.钠与盐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
[思考2] (1)钠着火时,能否用水灭火?(2)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投入到①水,②乙酸,③乙醇中,反应剧烈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提示:(1)不能;因为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且钠着火生成的Na 2O 2也与水反应,应用干燥沙土盖灭。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本专题的教学分为3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复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训练无机推断,通过复习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网络联系,增强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重点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资料在考情分析基础上,给出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知识压缩的网络化,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重点内容的回忆,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练习,注重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同时,也为后面复习无机推断做了知识上的铺垫,更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题知识内容不十分难,较易掌握,但拓展的无机推断是学生感觉困难的一个课题。
所以就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课题的引入、复习、结论、练习巩固都鼓励学生参与,可轻松复习并应用知识。
3.考情分析本课时复习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经常出现在推断题中。
二、命题新动向:①将推断、计算、实验各题型融于一体,再糅合典型非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图象问题、数形结合问题是高考命题的新主题。
三、教学目标常考知识点:1.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2.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3.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4.培养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图表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见下表)(1)复习本专题的知识,最容易产生的感觉就是——乱,似乎各种知识混在一起,没什么头绪,各种知识显得似是而非,各种提法都有道理。
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掌握每一主族的知识,在此处要注意掌握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一主族内部应抓住典型的代表物(比如卤素中的氯、氧族元素中的硫等)的性质,要求一提到该物质,立刻能在脑海中反映出该物质包含的各条化学性质来。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专题十三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知识梳理】二.碱金属1.Na2CO3、NaHCO3性质比较: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比较3.钠在空气中放置发生的变化钠放置在空气中,首先被氧气氧化成Na 2O ;Na 2O 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NaOH ; NaOH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 2生成碳酸钠晶体;碳酸钠晶体会逐渐风化而成Na 2CO 3。
其 变化过程是这里发生的反应有:①4Na+O 2=2Na 2O ②Na 2O+H 2O =2NaOH ③2Na+2H 2O =2NaOH+H 2↑④2NaOH+CO 2+9H 2O =Na 2CO 3·10H 2O ⑤Na 2CO 3·10H 2O =Na 2CO 3+10H 2O4.钠的氧化物⑴Na 2O :白色,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不稳定,可继续氧化成Na 2O 2⑵Na 2O 2:淡黄色固体,常用作供氧剂、漂白剂。
①跟水反应放出O 2 2Na 2O 2+2H 2O==4NaOH+O 2↑②跟CO 2反应放出O 2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5.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⑴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且放热,有强腐蚀性,易潮解(可作干燥剂)⑵化学性质:①具有强碱通性;与羧酸、酚等酸性有机物反应;②提供碱性环境,使某些有机物发生反应,如卤代烃水解、消去反应,酯类水解,油脂皂化等⑶制法:①电解食盐水法:2NaCl+2H 2O 2NaOH+Cl 2↑+H 2↑②石灰纯碱法:Ca(OH)2+Na 2CO 3=CaCO 3↓+2NaOH⑸保存:①盛装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
因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 2),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烧碱反应:2NaOH+SiO 2=Na 2SiO 3+H 2O 生成有粘性的Na 2SiO 3,故不可用磨口玻璃塞,否则瓶塞与瓶口粘结在一起。
第10讲 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2023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Cu+Cl2
CuCl2,2Cu+S
Cu2S
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2Cu+O2+H2O+CO2
Cu2(OH)2CO3
③将 Cu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④Cu 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
+
3Cu+8H
3Cu2++2NO↑+4H2O
HC +H+
HC
H2O+CO2↑
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呼吸面具中产生O2的原理。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3)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钠能够置换出金属性比其弱的金属
①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
换出盐中的金属。
⑤常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u+2Fe3+═Cu2++2Fe2+
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氨水逐滴滴入CuSO4溶液的反应过程。
Cu2++2NH3·H2O═Cu(OH)2↓+2N+
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3)知识盲点。
3+
Al
+3HC
Al(OH)3↓+3CO2↑
⑥用离子方程式分别表示
3+
化学1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设计
化合物之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教学设计思路〔五号宋体,加粗〕复习课绝不是旧课的重复与罗列,它是在对既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同时,开展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知识层次。
近年来高考了根本概念和根本理论与元素知识的融合,显然元素知识考查在高考中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但这的知识内容繁杂、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和运用,为此,我在化学1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教,以为纲、以课程为中心,以S、N、Si、Cl、C五种非金属,Na 、Mg 、Al、Fe四种金属元素的主干知识为认知对象,运用“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络〞的进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二、教案[知识疏理]1、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钠,放在容积为100mL,盛有40mL水〔滴3~4滴酚酞〕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中发生的反的方程式:2、化学性质的比拟:镁铝①与非金属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水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氧化物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与碱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铁单质的化学性质①与氯气、硫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水蒸气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③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④与非氧化性酸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⑤与硫酸铁、硫酸铜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训练]A.根底训练1.以下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 B.黄沙 C.干粉灭火剂(含NaHC03) D.泡沫灭火剂2.向爆破建筑物时,同时向切断钢筋和炸碎水泥,除要用适的猛烈炸药外,还需用 ( )A.氧炔焰 B.铝热剂 C.液氧 D.电弧3.制备卤磷酸钙荧光粉所用的高纯氯化钙中混有镁杂质,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下参加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2018高考化学二轮备考教学案--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10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金属(如Na、Al、Fe、Cu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了解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情分析】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以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HCO3、Na2CO3)的性质为载体的推断题或实验题、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
钠及其化合物、合金与硝酸的反应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估计以后高考试题将会在选择题中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角度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在非选择题中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载体,通过推断题、实验题,考查考生运用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铝三角”、“铁三角”,同时在复习时要加强化合物知识与理论部分的联系。
【知识回扣】1、钠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2)注意事项①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时,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③Na2O2跟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跟CO2的反应。
因为若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必定还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④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2-3+H+=HCO-3、HCO-3+H+=H2O+CO2↑。
2、镁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2)注意事项①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反应:2Mg +O22MgO ,此外还发生反应:3Mg +N 2Mg 3N 2、 2Mg +CO 22MgO +C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学案
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展示】1.了解金属(如Na 、Al 、Fe 、Cu 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了解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金属及其化合物要点扫描一、金属及其化合物关系图1.钠及其化合物3H O22.铝及其化合物3+—3.铁及其化合物Fe Fe O Fe )3 O 2 盐酸 OH — —Fe )2 O 2O4.铜及其化合物Cu 2(OH )2COCu CuO )2—O 、CO 、H O 2、H 二、离子检验1.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元素可能是硫或氮。
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3.两溶液混合后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这两种溶液可能分别是Ba (OH )2和(NH 4)2SO 4等。
4.在由常见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无机物中,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可能是弱酸的铵盐、弱酸的酸式盐等。
5.既能与强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的常见物质有:Al 、(NH 4)2CO 3、NH 4HCO 3等。
6.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1)单质:Al 、Zn 、Cl 2(与还原性酸如H 2SO 3、HI 、HBr 、H 2S 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 (与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NaOH 等强碱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
(2)两性氧化物:Al 2O 3、ZnO 等。
(3)两性氢氧化物:Al (OH )3、Zn (OH )2等。
(4)弱酸的铵盐:如(NH 4)2CO 3、(NH 4)2SO 3等。
(5)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NaHSO 3等。
7.常见的金属单质:Na 、Mg 、Al 、Fe 、Cu ;常见的非金属单质:H 2、O 2、N 2、Cl 2、Br 2(或F 2、I 2)。
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训练 专题十二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学生版)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训练专题十二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学生版)【命题规律】钠、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特别是铝、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命题的重点将是钠及其化合物(特别是Na2O2、Na2CO3、NaHCO3)的性质、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Fe2+与Fe3+之间的转化关系、铜的冶炼及Cu(OH)2的性质等。
估计以后高考试题将会在选择题中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鉴别与分离等角度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会在非选择题中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载体,通过推断题、实验题,考查考生运用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将成为2012年高考命题的新亮点。
【知识网络】1. 专题知识网络(1)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图:(2)镁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图如下:(3)铝及其化合物网络图如下:【考点突破】考点一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例1 A、B、C、D、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
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
(图中反应条件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若A为金属铝,B为氧化铁,写出反应A+B―→C+D的一种用途:。
(2)若A、B、C、D都是化合物,其中A为H2O,B、C、D均含有氮元素,则B为色气体。
(3)若A为金属单质,B、C、D都是化合物,A与B发生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A、B、C为化合物,D、X为单质,A、B、C中肯定含有X元素的是。
解析(1)若A为金属铝,B为氧化铁,则此反应为铝热反应,其用途有焊接钢轨等。
(2)若A为H2O,B、C、D均含有氮元素,则此反应是:H2O+3NO2===2HNO3+NO,NO2气体是红棕色的。
(3)若A为金属单质,B、C、D都是化合物,A与B发生的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可以推断此反应是金属铜和Fe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Cu+2Fe3+===Cu2++2Fe2+。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3)熟悉金属的冶炼方法,如还原法、电解法等;(4)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如纯金属、合金等;(5)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如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巩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通过实例分析,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节约能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金属的冶炼方法;(3)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2)金属的冶炼原理;(3)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金属的性质和应用;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铜、铝等金属样品,氧气、酸、盐溶液等试剂;2. 教学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材料应用等图片和视频;3. 学习资料: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材料应用等相关文章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金属知识,如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冶炼方法等;(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金属的物理性质:观察和比较铁、铜、铝等金属样品的颜色、硬度、导电性等,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3)金属的冶炼方法:介绍还原法、电解法等冶炼方法,以铁的冶炼为例,讲解冶炼原理;(4)金属材料的分类与应用:分析纯金属、合金等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以铜合金(黄铜)为例,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前言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
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
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
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
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整理中学重要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规律。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整理的学习能力,能在对比的情景下进行化学知识的“逻辑的记忆”和“理解的掌握”,并逐步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式和启发讨论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总结比较常见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规律和应用。
难点:常见金属的化合物中氧化性,还原性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板书】一、金属的氧化物【提问】请同学写出下列元素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和色态。
(老师巡视,指点答疑,并指导学生整理笔记)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填写在笔记里。
元素白色固体:Na2O、MgO、Al2O3、ZnO淡黄色粉末:Na2O红色固体:Fe2O3、Cu2O、HgO黑色粉末:FeO、Fe3O4、CuO、Ag2O【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有何规律?可从下面几点去考虑:(1)加热是否分解(2)与水反应(3)与强酸(H+)反应(4)与强碱(OH-)反应(5)与氨水反应(6)与H2或CO反应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四 学案12 常见无机物及应用
③ Cu 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 2Cu+CO2+H2O+O2===Cu2(OH)2CO3 。 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 Na、Fe 。
基础知识回扣
(2)上述四种金属的氧化物中:
学案12
①能用作供氧剂的是 Na2O2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
基础知识回扣
学案12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Na、 Al、Fe、 Cu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 Na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Na+2H2O===2Na +2OH +H2↑ 。 ②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A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2OH-+2H2O===2AlO- 2 +3H2↑;其中作氧化剂的是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②既能溶于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的是 Al2O3 , 离子方程式 + 3+ - Al O + 6H ===2Al + 3H O Al O + 2OH === 2 3 2 分别为 , 2 3
2AlO- 2 +H2O 。
③常温下为黑色固体的是 FeO、Fe3O4、CuO 。 (3)上述四种金属的氢氧化物中: ①易在空气中被氧化的是 Fe(OH)2,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
+
2+
化性最强的是 Fe3+ ,它腐蚀金属铜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2Fe2++Cu2+ 。
基础知识回扣
学案12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C、 N、 O、 Si、 S、 Cl 等元素形成的单质中: ①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 N2、O2 ,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4金属及其化合物
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 Na、Fe ____________ 。
(2)上述四种金属的氧化物中:
栏 目 链 接
Na2O2 ,写出一个化学方程 ①能用作供氧剂的是 ________
式 ___。 : 2Na2O2+2CO2===2Na2CO3+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核心 自 查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K考点 自 纠
1.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最终所得物质为
Na2CO3· 10H2O。( × )
2 .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铝反
应,产生氢气的量相等。( × )
3.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 √ )
栏 目 链 接
4.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3O4+8H+===2Fe3++Fe2++4H2O。( )×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随堂讲义·第一部分 知识复习专题
专题四 金属及其化合物
栏 目 链 接
K 课标考 纲展示
考纲展示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 Mg、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 (2)掌握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 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 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 化合物。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 应用。 近年考题呈现形式 1.各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 应用。 2.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3.以金属及其化合物间转化关系 为载体,考查图像分析能力及计 算能力。 4.结合化工流程设计,考查金属 矿物的冶炼、工业“三废”的处 理或化工原料的制备。 5.以实验探究题形式考查各种元 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及性 质。
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
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强化学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方程式表。
2. 实验室用具和化学试剂。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常见元素的图像和化合物的名称,引发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回忆相关知识。
二、知识回顾(15分钟)1. 复习元素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等。
2. 回顾化合物的概念和命名规则,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3. 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一些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三、元素周期表的运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并填写一些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例如周期性和族的特点。
3.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问题。
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20分钟)1. 复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正离子、负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前缀和后缀等。
2. 教师示范并解释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离子和离子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3.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进行一项简单的化学实验,例如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3.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第11讲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课件
4.注意亚铁盐及 Fe(OH)2 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如某溶 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并不能断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也可能含有 Fe2+。 5.注意铁单质与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也有生成二价铁化合物的可能性。 反应中若铁为足量,最终铁元素将以二价铁形式存在,因为 2Fe3++ Fe===3Fe2+。
答案 A
注意点
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1.NO- 3 与 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2.过量的 Fe 与硝酸作用,或在 Fe 和 Fe2O3 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要注意 产生的 Fe3+还可以氧化单质 Fe 这一隐含反应:Fe+2Fe3+===3Fe2+。 3.注意 FeCl3、Fe2(SO4)3 的水溶液蒸干所得剩余固体的区别。FeCl3 溶液加 热浓缩时,因 Fe3+水解和 HCl 的挥发,得到的固体为 Fe(OH)3,如灼烧后 得到红色的 Fe2O3 固体。但 Fe2(SO4)3 溶液蒸干时,因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将不能得到 Fe(OH)3 固体。
△ 答案 ①2Na+O2=====Na2O2 ②2Na+2H2O===2Na++2OH-+H2↑ ③2Na2O2+2H2O===4NaOH+O2↑ ④2Na2O2+2CO2===2Na2CO3+O2
通电 ⑤2Cl-+2H2O=====2OH-+Cl2↑+H2↑ ⑥Na2CO3+CO2+H2O===2NaHCO3
铝及其化合物
研习 3】写出图中标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教案-二轮复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最新
专题五元素及其化合物(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掌握典型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钠为例,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了解焰色反应,并能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等元素。
以过氧化钠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了解钠的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以镁为例,了解钙、镁铜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金属活动顺序极其在化学的应用(3)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4)掌握铝的性质和用途。
以氢氧化铝、氧化铝为例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的性质。
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了解复盐的组成和明矾的性质特征。
(5)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
【知识梳理】【典型例题】例1:某同学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下让钠与水反应的方法,使学生能仔细观察到各种实验现象。
该方法简便、安全、现象明显、有趣味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往100mL 的大试管中先加入40mL 煤油,取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这时胶管夹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漏斗加满滴有酚酞的水。
根据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怎样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钠投入煤油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水后金属钠的现象是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分别是:大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长颈漏斗中________(6)简述检验产生气体是否是氢气的方法:答案:(1)关闭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过一段时间后,液面如静止不动则气密性完好(2)钠沉在煤油的下面(3) 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水和煤油界面上下浮动(4)试管下层溶液变红(5)液面下降;液面升高练习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物质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NH 4Cl 溶液B .CuCl 2溶液C .MgCl 2溶液D .FeCl 3溶液练习2:(2003上海)NaH 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H 2O →NaOH+H 2↑,它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几种金属以及它们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体会物质的类别、组成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理解常见金属及其氧化物性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类别的物质,例如单质、氧化物进行分类复习,掌握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结合例题巩固并定性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多样性,提高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2)体会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对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1、几种金属以及它们的重要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比较。
教学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整理资料,知识归纳,展开讨论。
课前准备: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本章我们学习了钠、铝、铁等几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这节课我们来对本章学过的内容作一简单的归纳和整理。
二、推进新课知识点一金属单质的性质[分析]常温下,金属一般都是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的熔、沸点和硬度相差很大。
[提问]请学生分别回忆钠、铝、铁的物理性质。
[总结]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密度小于于水,而大于煤油;熔点低,受热可以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铝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较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3.纯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分析]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总结]我们学习过的钠、铝、铁的化学性质。
金属Na Al Fe化学性质与O2反应常温下氧化成Na2O;加热生成Na2O2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纯氧中可燃生成Al2O3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常温或加热均不反应3Fe+4H2O(g)Fe3O4+4H2与酸反应2Na+2H+2Na++H2↑2Al+6H+2Al3++3H2↑Fe+2H+Fe2++H2↑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可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与碱反应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金属活动性何,让我们把钠放入盐溶液中,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9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1.常见金属元素(如Na 、Al 、Fe 、Cu 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难点剖析】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转化关系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知识主线:Na→Na 2O→Na 2O 2→NaOH→Na 2CO 3→NaHCO 3 (2)转化关系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Al→Al 2O 3→Al(OH)3→⎩⎪⎨⎪⎧NaAlO2AlCl3Al 2(SO 4)3KAl (SO 4)2·12H 2O(2)转化关系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Fe→⎩⎪⎨⎪⎧FeO Fe 2O 3Fe 3O 4→⎩⎪⎨⎪⎧Fe (OH )2Fe (OH )3→⎩⎪⎨⎪⎧FeSO 4·7H 2O FeCl 2FeCl 3(2)转化关系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1)知识主线:Cu→⎩⎪⎨⎪⎧Cu 2OCuO →Cu(OH)2→⎩⎪⎨⎪⎧CuCl 2CuSO 4Cu 2(OH )2CO 3(2)转化关系: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与判断 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用NaOH 溶液检验 Cu 2+产生蓝色沉淀 Fe 3+ 产生红褐色沉淀Fe 2+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Al 3+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 溶液,白色沉淀溶解NH +4 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2.特殊检验法Fe 3+⎩⎪⎨⎪⎧加入KSCN 溶液呈红色加苯酚溶液呈紫色Fe 2+加入KSCN 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氯水或双氧水后溶液呈红色3.焰色反应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 +和Na +K +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Na +火焰呈黄色三、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 1.无机化工流程题常见设问方向 (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利用控制pH 分离除杂; (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5)实验基本操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 (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
2.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审题技能化工生产流程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述性词语,这些表述性词语就是隐性信息,它可以暗示我们审题所应考虑的角度。
常见的有:(1)“控制较低温度”——常考虑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和物质的转化等。
(2)“加过量试剂”——常考虑反应完全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
(3)“能否加其他物质”——常考虑会不会引入杂质或是否影响产品的纯度。
(4)“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主要考虑O 2、H 2O 、CO 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达到防氧化、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
(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以检验其中的某种离子。
(6)“检验某物质的设计方案”——通常取少量某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另一试剂产生某现象,然后得出结论。
(7)“控制pH”——常考虑防水解、促进生成沉淀或除去杂质等。
(8)“用某些有机试剂清洗”——常考虑降低物质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和提高利用率等。
【题型示例】题型一钠及其化合物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一完成的新课学习,课时少,任务重造成基础知识不牢,性质反应不熟,所以在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时,首先要强化双基,如常见代表物的性质与应用、常见离子的特征性质(如焰色反应)等,还要强化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规范书写与训练。
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氧)→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把一般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例1.【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举一反三】(2016·江苏化学,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 NH 4Cl 在试管底部分解为NH 3和HCl ,温度一降低又会生成NH 4Cl ,无法得到NH 3,A 错误;通入CO 2的导管应长进短出,B 错误;CO 2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生成NaHCO 3沉淀:NH 3+NaCl +CO 2+H 2O ===NaHCO 3↓+ NH 4Cl ,可用过滤方法分离NaHCO 3,C 正确;加热NaHCO 3会分解:2NaHCO 3=====△Na 2CO 3+CO 2↑+ H 2O ,同时装置中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D 错误。
答案 C【变式探究】(2014·福建理综,6,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 .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 C .铝罐可久盛食醋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答案 D题型二 镁铝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涉及到的反应较多,而且Al 2O 3、Al(OH)3又是两性物质的代表,所以掌握好本知识点的关键是掌握好相关反应及转化关系,理解好一些易错易误点,如①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蚀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②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 2O 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
③铝热反应的条件是高温,但引发铝热反应的具体操作为先铺一层KClO 3,然后插上镁条,最后点燃镁条;另外还需注意一些与量有关的反应过程。
如:①铝与酸、碱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②AlCl 3溶液与NaOH 溶液及NaAlO 2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量的关系判断。
例2.【2017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稀硫酸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B. 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C.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制备氧气D.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备无水三氯化铝【答案】CD【解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Cu排在H的右边,因此金属铜不与稀硫酸反应,A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HI氧化,B错误;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可以制备氧气,C正确;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AlCl3,D正确。
【举一反三】(2016·上海化学,20)已知NaOH+Al(OH)3―→Na[Al(OH)4]。
向集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
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A.CO2+2OH-―→CO2-3+H2OB.Al2O3+2OH-+3H2O―→2[Al(OH)4]-C.2Al+2OH-+6H2O―→2[Al(OH)4]-+3H2↑D.Al3++4OH-―→[Al(OH)4]-答案 D【举一反三】(2016·海南化学,14)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
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a.HCl溶液 b.H2SO4溶液c.氨水 d.NaOH溶液(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K w=1.0×10-14,Al(OH)3AlO-2+H++H2O K=2.0×10-13。
Al(OH)3溶于NaOH 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__。
(3)滤液A中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与溶液中HCO-3发生复分解反应:AlO-2+HCO-3+H2O===Al(OH)3↓+CO2-3,故沉淀B为Al(OH)3,明矾溶于水时,KAl(SO4)2===K++Al3++2SO2-4,Al3++3H2O Al(OH)3+3H+,使溶液呈弱酸性。
(4)Al(OH)3溶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Al(OH)3+OH-===AlO-2+2H2O K1,可分两步进行:Al(OH)3AlO-2+H++H2O KH++OH-===H2O 1 K w则K1=KK w=2.0×10-131.0×10-14=20。
答案(1)d(2)2Al+2NaOH+2H2O===2NaAlO2+3H2↑(3)Al(OH)3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4)20【变式探究】(2015·江苏化学,4,2分)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B.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解析A项,碳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C60、C70、石墨烯等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B项,Mg和Mg2+的质子数相同,但Mg有3个电子层,Mg2+有2个电子层,所以Mg半径大于Mg2+半径,错误;C项,该反应中镁作还原剂,C为还原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可知,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正确;D项,该反应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光能(因为燃烧时发出光),错误。
答案 C【变式探究】(2015·山东理综,10,5分)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 B.Na2O C.FeCl2D.SiO2解析A项,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制得,将AlCl3加入Ba(HCO3)2溶液中生成CO2气体和Al(OH)3沉淀,正确;B项,Na2O 加入Ba(HCO3)2溶液中没有气体产生,错误;C项,Fe 与Cl2反应生成FeCl3,错误;D项,SiO2与Ba(HCO3)2不反应,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