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深入分析了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与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在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对世界佛教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译场、重要性、影响、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影响、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地位、世界佛教文化、贡献、文化传统、结论。

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家们的努力,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不仅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古代佛经翻译不仅对于佛教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人民得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野,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文化的精华,使得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更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佛经中融入了许多印度哲学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一、佛经翻译的历史盛况中国人知道有佛教,是在西汉武帝通西域之后。

现在有些人以为佛经翻译是东汉安世高开启的,其实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来使伊存口授佛经。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4年)又有佛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翻译佛经。

但是大规模有影响的传人中国,则是在东汉桓帝建和年间(公元147年后)安世高来华译经之后。

至此以后大约七百年,印度佛教通过佛僧译经传教。

持续深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宗教、哲学、政治、艺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唐朝后期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事件,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然而,就在佛教传播短暂中断之后,佛教又在后世迅速复兴,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功能的角色。

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外来的佛僧担任主纲。

如前所述,其时最早来华的外国佛僧翻译家是伊存、迦叶摩腾、竺法兰,八十年之后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真谛、昙无谶等(多来自天竺、安息、月支、康居)。

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为后一阶段,这四百多年中佛经翻译主要由中国本土的佛僧担任主纲,著名翻译家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玄奘、义净、不空等。

这二个阶段性的特点也符合外来语言文化从陌生到熟悉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八百多年的佛经翻译盛世中,翻译家的阵容从小到大,不胜枚举。

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可能将所有译家一一列举,在此仅列表举出部分杰出翻译家,以便读者大致了解佛经翻译运动曾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的空前盛况。

二、佛经翻译家的历史地位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伊朗文字和印度文字。

最先为犍陀罗文、焉耆文(吐火罗语A)、龟兹文(吐火罗语B)。

后来则是巴利文、梵文12l,能够读懂原文的人极少,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依赖部分佛经翻译家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见解去了解佛经。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

中外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从现有史实来看,中国翻译史始于东汉末年安世高的佛经翻译。

大体经历了五个高潮。

1. 佛经翻译(公元148年至1111年)佛经翻译始于东汉,盛于唐朝,式微于北宋,元以后为尾声。

起始阶段(公元148—31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安世高,译籍30部,41卷,现存22部,26卷;支谦,译有《大明度无极经》。

兴盛阶段(公元317—617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释道安,编有《众经目录》,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中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倾向于直译;鸠摩罗什,共译74部,现存39部,如《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金刚经》等,倾向于意译;真谛,共译64部,现存26部,如《摄大乘论》等;彦琮,共译23部。

全盛阶段(公元618—906年)的译家及译作主要有:玄奘,通称“三藏法师”,629年前往印度那烂陀寺求学,带回梵文经典657部,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1335卷,主持了译场,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和“五不翻”原则。

2、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主要是耶稣会士和中国士大夫相结合进行的,汉译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古希腊哲学、科学等。

从事或组织翻译的代表人物有: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利玛窦(Matteo Ricci)、汤若望(Jean Adam Schull von Bell)、林则徐、魏源、李善兰、徐光启、徐寿等,主要译作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四洲志》、《西艺知新》及续编等。

另外,还设有我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四夷馆(明代),创办了同文馆、京师译学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墨海书馆、益智书会、文会馆、广学会等翻译编译机构。

3、清末民初的社科、文学翻译清末民初的社科翻译属严复最为著名。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几道。

译西学颇多,影响深远,如:《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Adam Smith, Inquiry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群己权界论》(John Stuart Mill, On Liberty),《社会通诠》(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法意》(C.D.S. Montesquien, Spirit of Law),《穆勒名学》(John Stuart Mill, System of Logic),《名学浅说》(W.S. Jevons)等。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对佛经译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译文,不但要求准确,而且要求具有可读性,早期那些笨 拙的直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 要。而这些不断提高的要求和需求,为佛经翻译史上意译 派产生创造了契机。意译派的代表人物支谦,主张不死扣 原文,改“胡音”为“汉意”,注重译作的词藻文雅,在文字质 量上确实提高了,但却产生另一个偏向,就是删削较多,文 简而不能尽表原意。”于是竺法护依自已的优势(曾游历西 域诸国且会 36 种语言) 出来纠正这种过于自由的意译倾 向。竺法护“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提倡存真偏质,反对随
纵观我国佛经翻译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翻译理论从 最初的“案本”,“重质朴,轻文采”到玄奘的“求真”和“喻 俗”,以及后来的“文”“质”交融,呈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形的 上升趋势,一步步发展,一步步成熟,构成了我国早期的翻 译理论。这些理论与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
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 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从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 境界的“神韵”、 “神似”、“化境”,发展到当前,“忠实、通顺” 成为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还有金堤等翻译 理论家,通过合理吸收国外翻译理论家的经验,而逐渐形 成的“等效”、“等值”等理论,在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脉相成 的。从这一发展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 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全是一个不 断深化、逐步完善、逐渐提高的过程。从最初一丝不苟、简 单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允许在 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灵活的“信”(意译),最后又在“信”的基 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
从佛经翻译史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高晨霞
(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1、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从东汉(东汉恒 帝 建和二年,即公元148年)到唐宋的佛经翻 译 《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古代的翻译史上具 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西方《圣经》的翻 译辉光相映,是翻译史上空前绝后的两大 译作工程。
2、明清时期的西方近代科学的翻译/明末清初的西方科技 著作的汉译和中国典籍的西译 明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徐光启和意大利 人利玛窦(1552-1610)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 本》、《测量法义》等书。利玛窦也是最早将“四书”译 成拉丁文的译者。1687年比利时教士柏应理在巴黎首次 刊印《中国哲学家孔子》。“五经”中最早受到注意的是 《易》和《尚书》。康熙年间,法国人白晋、刘应、马若 瑟和雷孝思先后对《易》和《尚书》进行过翻译和研究。 中国经典和儒家学说就这样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教士的翻 译与介绍,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译本,流传到欧洲知识 界和上层社会。
3. 中世纪西方翻译 中世纪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纪之间,西 方翻译家门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大批 作品从阿拉伯语议成拉丁语。这是历史上 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也是 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4.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翻译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 场思想和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 的一次大发展。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 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尔后一个时期,翻译活动 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 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大古 代和当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 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宗教改革 家路德顺从民众的意愿,采用民众的语言,于 1522至1534年翻译刊行第一部"民众的圣经",开 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
4、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的 全面译介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 临的结果,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这 一次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 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 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它正在中国大地上蓬勃 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者:杨玲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佛经翻译与文化交流发展关系,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言、汉文学和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为佛经的圆融精神促使了传统的儒家和合精神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同时,对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文化;汉语言;汉文学;中国哲学一、引言佛经的汉译使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大放异彩,随之带来了佛学的研究风潮,不仅开创了中国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面貌,而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非常珍贵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佛教翻译如此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在翻译理论中学习和了解它尤为重要。

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转换符号的过程,更是一种承载语码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码转换而来,进而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交流和融合。

对于佛经的翻译亦是如此,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由佛经翻译表现出来的“圆融”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更包容性的特点。

二、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回顾中国的翻译文学,曾经出现过三次大高潮:第一次是在汉唐时期,这一阶段的翻译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其代表人物有道安、鸠摩罗什及玄奘等;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主要以翻译各类经书为主,如利玛窦对《圣经》的翻译等;第三次则是在中国近代,此时多种文体的翻译相继出现,翻译的种类也逐渐开始增多。

由此可知,佛经翻译从掀起第一次翻译高潮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究其原因不仅受到了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更是由于佛教“圆通”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

《辞源》中解释“圆融”一词为:“圆融,佛教语。

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这赋予了佛教特有的性质—开放和包容。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既能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能与中国传统的各家学说相互沟通和交流,例如,用顺应融会的态度对待儒道学说,并效仿其譬如淑世化民的正面的社会作用。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扬。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 中国翻译史是中国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作为人类相互理解沟通的桥梁,在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以及促进各国友好合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译作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仅标志着中国翻译史的起源,更为后来的翻译活动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包括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

当时,中国秦朝的灭亡导致中央政权的分裂,各地区开始形成世居文化交流联系,西汉王朝在此背景下进行了广泛的文化融合和翻译活动。

二、第一部译作的内容和来源: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是佛经翻译。

据史书记载,中国汉代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最早由印度僧人支谶和那跋达摩二人传扬。

支谶翻译的《阿含经》被认为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翻译的佛经,奠定了佛教在中国的基础。

支谶的翻译工作引入了印度梵文和中文的相互转化,涉及到文字、语言、宗教、文化等多个领域。

他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但他用辛勤的努力克服了这些困难,将佛教教义传播到中国。

三、第一部译作的影响: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对中国文化交流和翻译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融合:第一部译作的翻译活动使中国的思想与印度佛教的文化相结合,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2. 文献传承:佛经翻译活动开创了中国汉代文化的新阶段,为后来的文献传承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译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用作后来学者的研究、借鉴和传承。

3. 语言发展:第一部译作中,支谶将梵文翻译成中文,推动了中文的发展和规范,丰富了中文词汇和语法结构,提升了中文表达能力。

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部译作是佛经翻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翻译活动的兴盛。

该译作不仅标志着中国翻译史的开端,也为后来的翻译活动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译作的内容和影响包括文化融合、文献传承和语言发展。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
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
2. 1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
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
音韵学的影响。微观上说, 佛经汉译对某些汉
字的读音产生了影响, 如伽叶的叶读sh..而不
读y.. ,
般若的般读b..而不读b..n, 道行的行读
h..ng 而不读x..ng 或h..ng,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
读n..w..而不读n..nw.., 阿闍梨的闍读sh..而不
监护人使。玄奘的11种分工中, 前有译主, 即
译场主脑, 他精通华梵, 深谙佛理; 后有监护大
使, 乃饮差大臣, 受命于皇帝监阅译经。在具体
翻译过程中, 证义、证文在前, 主要负责审查原
文是否有讹误, 审查译文与原文意义是否有出
入, 保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准确性: 缀文、参译、刊
定、润文在后, 主要负责对原文校勘, 对译文刊
还有一关于翻译的生动比喻, 即..翻也者, 如翻
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赞宁对
中国佛经翻译理论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今立
新意, 成六例焉..。这.. 六例..主要是归纳译经
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凡
诸类例, 括彼经诠.., 必须全面了解、融会贯通。
Aug. 2006
* 本文系属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04C562 )的研究成果。

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摘要: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汉语言的许多方面及人们的哲学思想观念,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的发展。

本文从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及文学等各方面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行为,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中国的翻译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翻译史上曾经出现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代早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这三次翻译运动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相应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其中,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持续到北宋末年,历时1000多年,规模巨大,参译者众多,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

佛经翻译本意为宣扬和传播佛教,却被统治者充分利用,成为对人民实行精神统治的工具,同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哲学、语言、文学、翻译理论、建筑、绘画、雕塑和音乐艺术等众多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拟从语言文化和哲学等各方面分析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佛经输入后,印度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逐步与中国原有的老庄哲学相结合,到南北朝时,这般唯心主义思潮发展到极盛阶段。

隋唐时,佛经理论开始被同化成中国哲学,并出现了如天台华阴、禅冢等传授教徒的学校,他们利用佛经理论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问题。

宋代,新孔学开始形成,一方面它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它吸收了一些佛教成分。

佛教和新孔学二者强调自我修养,但传统中国哲学中,自我修养指“镇压暴动,治理国家”,不同于佛教,其意在帮助人们超凡脱世,得道成佛,新孔学派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就提出了“上帝法则的观念”,他们相信“天人合一”,只要天人合一了,他们的神圣使命“镇压暴动,治理国家”就完成了,很显然,新孔学派很好地运用了辩证法;批判佛教的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这样,中国哲学有了完善的本位论、价值论及关于生活的哲学体系。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千年 的历 史 , 形成 了 中 国最早 期 的 翻 译理 论 。本 文 对 佛 经翻 译 的历 史进 行 了简要 回顾 , 并 分析 了其 对 我 国翻译 活动 的 影 响 。 关键 词 : 佛 经翻 译 翻 译 理 论 翻 译 活 动 佛 经 翻 译 历 史 根 据 我 国佛 经 翻译 的发 展 历 程 , 一 般 可 以分 为 三 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 从 东 汉 到 西 晋 的佛 经 翻 译 萌 芽 期 : 第 二 阶段 . 从 东 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 ; 第三阶段 , 唐 朝 时代 的佛 经 翻译 成 熟期 。 中 国最 早 的 正 式 佛 经 翻 译 大 约 始 于 东 汉 明 帝 永 平 年 间 . 明 帝 睡 觉 时 梦 到 金 人 于 是 派 遣 大 使 到 天 竺 寻访 佛 法 .天 竺 僧 人 迦 叶 摩 腾 跟 随使 前来 洛 阳 , 翻译了《 四十 二 章 经 》 一卷 。 到 了 东汉末年时期 , 一 些 古 印度 和西 域 僧 人来 到 汉 地 . 以 洛 阳 为 中 心, 翻译 出大 量 的佛 教 典 籍 。 自此 , 中 国 的佛 经 翻 译 日渐 兴 盛 。 所 以 翻译 学 界 一 般 把 这 个 时 期 视 为 考 察 起 点 。但 是 这 时 的佛 经翻译大多为个人行为 , 无组织性 . 因 此 文 体 杂 乱 。这 个 时期 佛 经 翻译 的 特 色 , 主要 有 大 小 乘 两 系 统 : 一 是 以安 世 高 为 代 表 的 小 乘禅 学 派 ; 一 是 以支 娄 迦 谶 为代 表 的 大乘 般 若 学 。 从东 晋开始, 佛 经 翻译 逐 渐 受 到 国家 的重 视 , 因此 开 始 出 现 大 规模 的 翻译 组 织 , 佛 经 翻译 开始 蓬 勃 。 这 时候 翻译 佛 经 的 人 大 多来 自印度 , 他们既通梵文 . 又懂 汉 文 。 翻 译 出 许 多 的佛 经经 典 , 主要有大小乘经论 、 密教 经 、 律典等 , 涉 及 印 度 佛 教 各 个流派。 这 个 时 期 佛 经 翻译 的特 点 是 传 译 较 完 备 。 译 经 师 有 系 统地 介 绍 佛 经 , 确 立 翻译 文 体 , 翻译作 品不求华美 , 但 求 切 合 原意 , 这 是 汉 译 佛 经 的 发展 期 。 到 了唐 代 , 由 于 统 治 者 十 分 重 视 佛 经 翻译 活 动 . 因 此 在 人 力 财 力 方 面给 予 了极 大 的 支 持 。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 . 为 玄 奘 大 师 开 设 译 经 院 ,译 经 者 达 三 千 人 之 盛 .这 是 中 国译 经 的 巅 峰 期, 同 时 也 是 佛 教 的 成熟 期 。 在 这 个 时期 译 经 师 则 以 中 国高 僧 主持 译 事 , 典型代表是玄 奘 、 义净 , 他们 不但精通 华文 、 梵文 , 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 , 且 以 朝 廷 力 量 设 置 组 织 完 备 的译 场 . 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 二、 佛经 翻 译 对 我 国翻 译 活 动 的 影 响 东 汉 至 唐 宋 时 期 的 佛 经 翻 译 .是 中 国 翻译 文学 史 上 的第 次高 潮 , 也 是 中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 形 成 时 期 。 它 不 但 对 我 国 的社会 、 政治 、 文化 等 产 生 重 大 的 影 响 , 在 中 国 翻 译 史 上 也 有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下面从翻译形式 、 翻 译 理 论 和 翻 译 策 略 三方 面 阐述 佛 经 翻译 对 我 国 翻 译 活 动 的影 响 。 1 . 佛 经 翻 译 对 翻 译 形 式 的影 响 佛 经 翻 译 经 历 了从 东 汉 时 期 的 个 人 翻 译 到 后 来 的组 织 翻 译。 唐 代 的 翻译 分 工 更 明 细 , 分为译主 、 度语 、 笔受 、 缀文 、 参 译 等 。在 这 些 分 工 中 , 各 人 的 职责 是 明确 的 , 如 译 主 作 为译 场 的 翻译主管 , 要 最 终 定 夺 翻译 中遇 到 的 问题 . 度 语 要 根 据 梵 语 言 文 字 音 译成 汉 文 , 笔受要把录下来的梵文字译成汉 文 。 缀 文 要 整 理译文 , 使译文通顺 , 参译要对 译文进行 校对 . 并 与 原 文 对 照, 检查 错 误 等 。 这 样 一 种合 作 翻译 的方 式 对 中 国近 代 翻 译 产 生 了一 定 的 影 响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当属 翻 译 大 家林 纾 。 林 纾 自 己是 不 懂 外 语 的 , 却 翻译 了 多 达 1 8 0 篇外 国文学作 品 . 采 用 的就是与别人合作翻译的形式。 这 在 中 国 翻译 史 上 是 罕有 的 .

隋唐佛经译者地位研究

隋唐佛经译者地位研究

隋唐佛经译者地位研究作者:焦育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1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

汉魏西晋时期是我国佛经翻译的初创期,经过东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时进入了佛经翻译的鼎盛期。

初期的译经活动规模不大,译经的数量也不多,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操控佛经翻译,“以达地位宣扬、强化国家统治的目的”(汪娟,1991:4)。

朝廷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因此这一时期译经的数量和质量都空前绝后:从581年到811年译出的佛典总数达431部,2421卷,分量空前。

唐代译场从629年到811年历朝相沿,前后主持译事的译师达26人。

隋唐时期的本土译师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彦琮、玄奘、义净三人。

彦琮提出了“十条”、“八备”,丰富了中国的译学理论。

其“十条”强调了佛经翻译的标准,而“八备”规定了译经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玄奘译经,熔“文”、“质”二者于一炉,直译意译,存乎一心。

在翻译理论上他创立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

义净在佛经翻译上坚持直译,不过,在翻译的同时,他在原文下加注说明,大大弥补了直译晦涩难懂的缺陷。

佛经汉译不仅迎合了统治者的目的,而且带来了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佛典翻译扩充了汉语词汇的宝库、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方式、加速了汉语双音化进程、促进了汉语口语化,同时对中国文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佛经翻译史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大规模翻译活动,而隋唐又是佛经汉译的高潮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最具代表性,而译者作为佛经汉译的主体,更加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一、译者的身份隋唐时期,佛经翻译译者一这群体的身份主要是僧侣。

在译场从事译经活动的僧侣修道佛门、博通经论、造诣颇深;在佛法实际行履方面修持有素;而且通晓汉梵双语、译技娴熟,其中很多都是朝廷钦定的法师。

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草创期)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唐朝(全盛时期) 第四阶段:北宋(基本结束时期)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草创期)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 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 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最早的译家有两个: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人,原是安息王 国太子。从公元148年到172年(灵帝建宁五 年),20年间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
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一般都采用直译 法。
第二阶段:东晋到隋(公元317-617年)
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 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
主要译者:
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开始追求文字的 典雅;
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 律;(见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116页; 陈福康《中国译论史稿》11页)
1. 周— 东汉桓帝:口译时期
有关翻译活动明确的记载出现在周代, 见《周记》和《礼记》。 议员的称谓为“寄”,“象”,“狄 鞮”,“译”,总称“舌人”,主要 从事口译活动。 汉代,设有“译官”,“译长”。
周王朝以及后面的各个政权都设置了配有翻译人员的外事机 构。
周:大行人下属的象胥 秦:典客和典属国 两汉: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 魏晋南北朝和隋:大鸿胪或鸿胪寺和主客司 唐:鸿胪寺、客省和礼部主客郎中 宋:鸿胪寺、中书省和礼部主客郎中 元:礼部下属的会同馆 明:鸿胪寺和礼部下属的主客清史司
“魔鬼”一词的“魔”字,是佛经中的一个 恶神的名字。据说释迦牟尼快要得道的时 候,魔派遣他的女儿去引诱如来,如来不 为所动,他又带兵来威胁,结果也失败了。 “魔”原译“磨”,是梁武帝把“石”改 为“鬼”的。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刘祥清(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衡阳市.. 421001 )摘.. 要.. 佛教向中国引入、传播和发展过程中, 翻译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佛教的影响已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概述、分析佛经汉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佛经.. 翻译.. 历史地位.. 社会作用Abstrac t.. T ransla tion played a very im portant pa rt in the process o f the introduction, d issem ination and dev elopment o f Buddh ism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a rtic le, the h isto rical im po rtance o f Ch inese transla tion o f Buddh istScr iptures is summ ar ized and its far-reach 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 ent o f the Ch inese language, cu lture and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舍王位出家修行悟道后于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

公元前3世纪, 由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大力弘扬, 佛光法乳遍流世界, 佛教遂成为世界性宗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 中国佛经翻译随即开始。

中国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字翻译的滥觞。

史学界、佛学界公认中国佛经翻译始自公元67年(汉明帝永十年), 即始自天竺僧摄摩腾译..四十二章经..。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而佛经作为佛教的经典文献,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这些翻译成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译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翻译历史背景佛教是在中国汉代传入的,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而佛经则是佛教经典文献的总称,包括《大正藏》、《嘉興藏》、《宋藏》、《法藏》等种类。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唐代末期,历时约500年左右。

在这500年间,中国共进行了三次佛经翻译活动,即东汉初期的初译、晋末隋初的中译和唐代的后译。

这三次翻译活动为中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佛经翻译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佛教的传入,二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

由于佛教经典原文是梵文,所以佛教的传入必然伴随着翻译活动。

而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则为佛经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文字学、经羸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都对佛经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翻译特点1. 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古代佛经翻译中,经常使用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随声译即是音译,是指将外来语的词汇以中文的音韵或音节模仿过来。

随声译主要用于翻译佛经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如“佛陀”、“菩提萨埵”等。

而意译则是指将外来语翻译成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得佛经翻译在传达原文的意义和语音方面都能较好地兼顾,为后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意境表达与情感表达古代佛经翻译在表达语言的严谨性和美感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在对梵文原文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们不仅注重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注重表达原文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他们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佛经翻译成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

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

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作者:杨卉刘立宪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摘要:佛经翻译在文献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综合介绍了佛经翻译的历史,佛经翻译的主要贡献者,佛经翻译的重要场所译场,以及佛经翻译对历史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玄奘;译场;文质之争佛经翻译约从西汉末期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才达到极盛时期,到北宋时期逐渐走向衰弱。

到了元代,佛经翻译进入了尾声。

至此, 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 历经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的千年佛经翻泽完成了历史使命。

千年佛经汉泽,不仅是建立中国佛教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古代文明的中国带来了崭新的东西, 给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佛经翻译大师——玄奘玄奘是佛教的大师,也是我国古代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在世界翻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玄奘译经, 弃骈取散, 以朴素的通俗文体真实传达出佛经的内容和风格, 主张直译和意译完美结合, 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译风格, 树立了我国古代翻译思想的光辉典范。

玄奖又称“三藏法师”,周游印度各地,吸收了印度佛学的要义,回国时携带梵文经典六百五十七部, 数量之多, 收罗种类之富, 实为前所未有。

他共译出佛经七十五部, 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中, 玄奖一生译经最多, 译文也最精。

玄奖还制定了“ 五不翻” 原则。

所谓的"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不意译"。

他认为在以下五种情况下要译音:1、秘密故不翻,也就是佛教的秘密,如咒语,要译音;2、含多义故不翻。

不是指一词多义,而是指需要长篇大论解释的概念,应先译音,再讲解普及。

3、此无故不翻。

也就是中国没有的东西。

与其他四类相比,此类不同之处大概是指我们没有的具体事物和人名地名。

4、顺古故不翻。

浅谈道安之佛经翻译及其翻译思想

浅谈道安之佛经翻译及其翻译思想

浅谈道安之佛经翻译及其翻译思想作者:延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摘 ;要: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中国早期所处于的历史环境,邻国在一段时期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翻译并不广泛存在。

佛经翻译事业始于东汉,至前秦苻坚开始有组织的翻译佛经。

道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佛教学者,对佛经翻译有重大贡献。

道安对佛经翻译的主要贡献有:注经作序、编辑佛经目录、主持译事、“五失本、三不易”。

虽不通梵语,但是他整理考校旧译佛经,主持并参与佛经翻译,对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五失本”,“三不易”。

道安开辟了中国佛经翻译的先河,也为中国佛经翻译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总结道安有关佛经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道安;佛经翻译;翻译思想[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1道安,俗姓卫,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生于东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卒于孝武太元十年(385)。

道安出生于常山扶柳县的一个读书人家里。

早年父母均过世,从小由外姓兄弟孔氏抚养。

道安七岁开始读书,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熟读五经文义,后来转而开始学习佛法,十八岁出家。

梁启超认为:“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

虽未尝自有所译述,但苻秦时代之译业,实由彼主持;苻坚之迎鸠摩罗什,由安建议;四《阿含》、《阿毗昙》之创译,由安组织;翻译文体,由安厘定。

”(《翻译文学与佛典》)而道安在翻译理论上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道安翻译过很多佛经序文,最著名的就是《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也是由此而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道安的意思是,对佛经的翻译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的含义,有三个导致决定不是一件易事的因素,因此必须十分谨慎。

“五失本”指的是经下五种情况:(1)经文是外语,与汉人的习惯语序是相反的,翻译的时候要改成汉人语法;(2)经文文风质朴,而汉人更喜欢文采,为了迎合广大汉人读者,翻译经文的时候要做以适当修饰;(3)经文很多论述内容,特别是颂文部分经常有重复,翻译经文的时候应该被适当删简;(4)经文在长行之后还有偈颂复述,称为“义述”,类似汉人韵文最后总结的“乱辞”,内容重复,翻译的时候应该被删去;(5)经文中讲完一件事,告一段落,要说另一件事的时候,又把之前的话重述,这些话也应该被删除。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历时上千年,所译入中国的佛典、输入中国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引言佛经翻译作为中国译学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不仅对中国翻译界的影响巨大,对中国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也可谓意义深远。

可以说佛经翻译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大门,对后世中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鉴于佛经翻译对中国翻译界的贡献已为各位略懂翻译史的人或翻译界的学者们共知,如支谦的《法句经序》、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慧远的“厥中论”、玄奘的“五不翻”,等等。

本文针对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中语言、思想、绘画艺术、文学方面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

2.佛经翻译的概况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竺法护。

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

据记载,此期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

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

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

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

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3.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哲学重经验认识,轻理论思维,注重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轻视思考彼岸的问题。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传统思想便不断受到佛教思想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中国早期历史所处的环境,中华文明的邻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翻译并不广泛存在。

[编辑]绪论
佛经翻译事业始于东汉,至前秦苻坚始有组织的翻译佛经,由道安组织翻译事业,唐朝时,佛经翻译事业达到顶峰,其间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被誉为「四大译师」。

鸠摩罗什共译佛经35部[1],另有竺法护共译佛经159部,贵霜佛教僧人支谦,曾在222年至253年之间将36部佛经翻译成中文。

道安译经时归纳出佛经翻译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观点。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曾言:「今日识外洋文字,未悉西人哲理,即可译哲人名著。

而深通西哲人之学者,则不从事译书。

然古昔中国译经之巨子,必须先即为佛学之大师。

如罗什之于《般若》、《三论》,真谛之于《唯识》,玄奘之于性相二宗,不空之于密教,均既深通其义,乃行传译。


佛经的翻译可分为三个时期:
[编辑]东汉至西晋
东汉至西晋是中国佛经翻译的草创期,西汉的哀帝时期伊存至中国口传佛经。

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译有《道品行经》等。

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84年),安息(即波斯)人安世高翻译《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月支人支娄迦谶(娄迦谶)翻译十多部佛经。

[编辑]东晋至南北朝
此一时期以鸠摩罗什为主。

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经典的贡献巨大。

罗什于西明阁和逍遥园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载,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凡384卷,有《坐禅三昧经》3巻、《阿弥陀经》1巻、《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4巻、《法华经》7巻、《维摩经》3巻、《大智度论》100巻、《中论》4巻等。

去看看佛经网站,上面什么都有
[编辑]隋至唐中叶
此一时期为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玄奘是主要的翻译大师,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了国立翻译院,参与的学生与人员来自亚洲东部各地。

他花了十多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

其后则有义净、不空等。

宋元以降再无大规模佛经翻译事业,虽偶有译者,不过补苴而已。

[编辑]理论
1923年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时与妹书曰:“中国所译,又颇难解。

我偶取《金刚经》对勘一过,其批注自晋唐起至俞曲园止,其间数十百家,误解不知其数。

我以为除印度西域外国人外,中国人则晋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当能得正确之解,其余多是望文生义,不足道也。

”,他曾指出,梵文汉译常有「一词多译」,Sattra 既译「众生」,玄奘又译为「有情」,陈寅恪亦言玄奘的译文多偏生硬,远不如鸠摩罗什好读[2],1929年,陈寅恪应邀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专门讲授「佛经翻译文学」,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转读有关。

[编辑]影响
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如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后来又以变文的形式广为流传,融入于中国文学,如刘义庆《幽明录》、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等笔记小说都蕴含了「因果报应」的佛教观念,《西游记》一书则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早期成果,其他在绘画、建筑、音乐都广泛影响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