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金属化学性质 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金属的性质与利用》教学设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金属的性质与利用》教学设计

《金属的性质与利用》教学设计课题金属的性质与利用课型互动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

3、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2、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泼”。

课前准备仪器:水槽(1)、试管架(1)、试管(6、15*150)、镊子(2、砂纸(2)、烧杯(2)、酒精灯、火柴、导电性装置(电池、导线、灯泡、灯座)共三十组药品:铜丝(2)、铝丝(2)、铁丝(2)、稀盐酸(1:1)、水引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金属。

你知道那些方面用到金属?学生:发言交流。

教师:金属的用途是由金属的性质决定的,你猜想金属会有那些性质呢?学生:发言交流。

教师记录教师:怎么知道这些猜想是对还是错呢?学生:做实验检验。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用实验来检验。

不过,我要先检验同学们,老师在水槽中放了铁丝、铝丝、铜丝,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活动:找铁丝、铝丝、铜丝。

学生交流:说出区分的依据。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砂纸。

告诉学生,杯内的液体就是水。

探究活动一:根据你的猜想与设计,大胆去做!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实验:组织交流:说出发现了什么,怎么做的。

(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发现、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看法)提出问题:它们比较软,能不能砸扁?能不能拉长呢?学生演示实验:用铁锤敲金属丝。

(作好对比)师生演示实验:拉铜丝。

(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对比方案)小结归纳:一、铁的物理性质。

进一步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从色、态、光泽、延展性、熔沸点、密度、硬度、导电、导热等方面来研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第5章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5章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1.常温下下列金属固体不是银白色的是( A
)
A.铜
A.锌
பைடு நூலகம்
B.铁
B.镁
C.铝
C.铝
D.镁
) D.汞
2.下列金属常温下呈液体的是( D
3.下列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 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编号 ① 实验操作 加入适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 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加入适量蒸馏水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固体部分溶解
固体部分溶解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再结合 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 Al和AlCl3 。 (4)你认为(1)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不能 (填“能” 或“不能”),请简单说明理由: 没有对反应时的温度和盐酸的浓度、体积进行 . 变量控制 。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较慢产生气泡,溶液由 无色变为浅绿色 表面较快产生气泡 表面较快产生气泡 无气泡
.
铝片
铜片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3.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
在做铁钉锈蚀的实验过程中,老师将实验装置提前两周放在班上,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
象。装置如下:
在试管①中加入稀硫酸,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在试管②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溶液,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溶液中; 在试管③中加入少量蒸馏水,使铁钉的一半浸没在蒸馏水中;
初中同步·化学(沪教)(遵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5章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5章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第 5 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 1 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第一课时 金属的物理性质 合金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常见的金属的观察和探究,知道金属具有的一些相似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金属的物理 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了解合金的概念,知道可以通过改变合金的组成改善金属的性能。 3.能认识几种常见的合金,了解它们的组成、特性和用途。 教学重点: 金属性质与利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金属利用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金属图片,讨论: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金属,填写 114 页表 5-1 新课学习: 【交流讨论】举出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这些应用各自利用了其什么性质? 【归纳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光泽: (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Au) 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铅(Pb)是灰蓝色、锌(Zn)是青白色等; (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 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也是选择的因素,镜子。 2.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金属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 铝(Al) (2)主要用途:用作输电线,炊具等 3.金属的延展性: (1)大多数的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数金属的延展性很 差,如锰(Mn)、锌(Zn)等; (2)典型用途:金属可以被扎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金属金打成金箔贴在器物、佛像上;铝 箔包装香烟、糖果等。 4.金属的密度: (1)大多数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大,但有些金属密度也比较小,如钠(Na)、钾(K)等能浮在 水面上;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铝(Al)比较轻,工业上用来制造飞机等航天器,高压线也用铝制 作减轻重量。 5.金属的硬度: (1)有些金属比较硬,而有些金属比较质软,如铁(Fe)、铝(Al)、镁(Mg)等都比较质软; 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Cr);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沪教版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沪教版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性质及其与非金属的比较。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氧化物的性质、金属与酸的反应及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与非金属的比较3.金属活动性的比较三、教学准备:1.教科书、课件2.实验器材:锌片、铝片、铁片、铜片、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通过展示金属的图片或真实金属样品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总结金属的一般性质。

2.探究金属氧化物:(1)实验一:将不同金属(锌片、铁片、铜片)分别加热,观察现象并用氧化物形式表示反应。

(2)总结:金属与氧气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其中锌生成氧化锌,铁生成氧化铁,铜生成氧化铜。

3.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1)实验二:分别将锌片、铝片、铁片放入盐酸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反应方程式。

(2)总结: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盐,其中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铝,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铁。

4.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比较:(1)利用活动性表,让学生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了解金属活动性大小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优劣关系。

(2)让学生进行一系列实验,验证实验结果。

五、课堂练习:1.理解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特点,并给出相关方程式。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根据实验结果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六、作业布置:1.预习下节课内容:金属的物理性质2.完成相关作业: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七、板书设计:1.金属氧化物的性质2.金属与酸的反应3.金属活动性表八、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特点,掌握金属的活动性大小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在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接下来要引导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做好准备。

初中化学沪教版金属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金属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金属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常见金属的应用。

2. 掌握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等基本性质。

3. 能够区分不同金属的性质,并理解金属的应用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 不同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导电性实验装置、导热实验装置、金属线、金属片等。

2. 实验试剂:电池、灯泡、铝锅、铁锅等。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金属的外观和应用场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金属的外观和应用场景,引出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2. 导电性实验:利用导电性实验装置,让学生测试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并观察导电的原理。

3. 导热性实验:利用导热实验装置,让学生测试不同金属的导热性,并观察导热的原理。

4. 讲解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让学生理解金属的这两个重要性质。

5. 金属的应用:讲解金属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与金属的性质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金属的应用原理。

6. 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金属性质的理解。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加深对金属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2. 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写一篇小结。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培养了他们对金属的兴趣和认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金属的认识和理解。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五章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五章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等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4)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本章主要介绍了常见金属的性质、合金的重要特性、铁的冶炼、钢铁的防锈及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等知识。

从教学目标来讲,涉及到镁、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生铁与钢等合金的基础知识,金属腐蚀条件初步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

以及合理利用金属资源、金属材料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章的三个课题的知识脉络的呈现,与氧气、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知识学习途径一样,有所不同的是学习一类物质知识的过程,通常都是通过一些典型物质来代表群体性质的主要方面。

这一点既是培养学生认知构建发展的增长点,也是极易导致学生认识模糊,甚至出现认识紊乱的学习障碍,这是由初中学生认识思维发展初期的片面性、局限性所决定的。

本章的重点是:镁、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难点是:对铁的冶炼原理的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对铁的冶炼原理的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一直是历年各省市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性质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性质教案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性质探究点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下面是几种金属物品。

1.铁、铝常用于制作炊具,表现出金属具有哪种物理性质?2.铁、铝、铜能加工成导线或压成薄片,表现出金属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3.金、银、铂常被做成各种首饰等,表现出金属具有哪种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的物理性质:相似性:大多数金属都有金属光泽,密度、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差异性:汞常温下呈液态,铜为紫红色,银的导电能力最强,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视频情景详见光盘内容)图1为镁带燃烧,图2为分别取铁片、铝片、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金属的什么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铝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镁、铁、铜等许多金属都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金属镁、锌、铁、铜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盐酸中,观察到如下现象: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吗?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呢?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由此可见:镁、锌、铁三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反应后都生成了氢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铜与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即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学设计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学设计
具体来说,学生需要能够:
1.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2.培养对待科学的严谨和客观的态度,不轻易接受未经证实的结论。
3.认识到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识到自己作为科学者的责任和使命。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对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的认识还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1.实验教学: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学生可以进行金属导电实验,观察金属导电的现象,从而加深对金属导电性的理解。同时,学生还可以进行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理解反应原理。
2.问题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金属的导电性是如何产生的?”、“金属的提取和冶炼过程是怎样的?”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5.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并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将以一个有趣的实验来导入新课。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看似普通的金属丝,然后通过通电使其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火花。学生对这个实验现象一定会感到惊讶和好奇,我会趁机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金属丝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通过这样的导入,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金属性质的思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金属的性质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例如,我会让学生讨论:“金属的性质如何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金属的提取和冶炼过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等。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合理使用金属制品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合理使用金属制品  教案

环节三:金属的冶炼方法
设问:我们了解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那么大家知道这些金属是怎么来的吗?在自然界能找到这些金属吗?,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我们怎样得到的金属单质?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金属的冶炼方法
环节四:金属的锈蚀及防护
金属材料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但是金属锈蚀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金属是如何锈蚀的呢?我们又如何来防止金属的锈蚀呢?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出金属铁锈蚀的条件及防锈原理、方法。

【总结】今天你收获了吗?学生讨论后,投影展示今天的主要内容。

【布置作业】完成跟踪训练学生讨论,回忆金
属的冶炼方法,金
属铁的冶炼,并完
成学案5内容
学生讨论、归纳金
属铁锈蚀原因,防
锈原理和方法,并
完成学案6内容
学生讨论这节课的
收获,加深对金属
的性质、金属的用
途以及铁的冶炼等
的掌握。

学生体会
化学来源
于生活,
服务于生
活。

让学生积
极参与,
学会与人
交流讨
论,发表
自己的观
点。

提高归纳
总结的能
力。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教案(教学设计)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 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3. 会运用金属的性质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运用金属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前几章学习了一些非金属元素以及它们间组成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而且不可缺少。

学生活动:说说你知道哪些金属,完成课本习题,能以最快的速度金属元素的大约种类吗?说说你见过的金属,以及它们的颜色、状态、用途、和你知道的它们的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思考1:铁、铝常用于制作锅、铲等炊具,表现出金属哪种物理性质?思考2:铁、铝、铜能加工成导线、能压成薄片,表现出金属哪些物理性质?思考3:金、银、铂做成各种首饰等,表现出金属哪种物理性质?[探究活动一]:砂纸打磨请同学们找出镁带、铝带、铁带、锌带、铜带并用砂纸打磨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取少量铁粉于试管中观察颜色。

[小结]: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过渡]: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必须要考虑金属的耐腐蚀性,这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金属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呢?(二)金属的化学性质P115《观察与思考》回忆镁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探究活动二]: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并将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结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____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_____________(三)金属与酸反应[活动与探究三]完成P116活动与探究的实验内容并将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铜带与盐酸[探究问题三]:置换反应1. 置换反应2.金属与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活动与探究四]将光亮的铁带深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论]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2.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2)与稀酸反应(3)与金属化合物反应二、金属材料1.合金:(1)定义(2)性能:熔点、硬度2.纯金属第1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一、金属的性质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二、金属材料1.合金:(1)定义(2)性能2.纯金属本堂课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能力的认知不够,对初中学生已接触过的知识重复再现。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性质教案沪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第1课时金属的性质教案沪教版
-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符号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导电性:金属中自由电子的作用
- 导热性:金属中自由电子和离子的影响
- 延展性:金属晶体结构的特点
- 硬度:金属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影响
- 金属的颜色、光泽、密度等
3. 金属的化学性质
- 易氧化性: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特点
- 还原性:金属的电子给予能力
- 金属与酸反应:置换反应的原理
-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有哪些共同的特性吗?”
2. 新课内容(25分钟):
- 通过课本第5章第1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内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和化学性质(如易氧化、还原性等)。
- 结合课本实验,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3. 案例分析(10分钟):
- 分析生活中金属的应用实例,如不同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情况,探讨如何防止金属腐蚀。
- 金属腐蚀的原因: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等
- 金属腐蚀的防护方法:涂层保护、阴极保护、材料选择等
- 金属腐蚀的案例分析
7.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关联
- 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如铝的轻质与航空工业
-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用途:如金的化学稳定性与货币制造
- 金属的加工性能与用途:如钢铁的锻造与建筑结构
8. 金属资源与环境保护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金属的性质和活动性顺序涉及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对于金属腐蚀原因及防治方法,学生可能缺乏实际观察和思考,导致理解不够深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分析不准确等问题。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② 提炼与精炼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教案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教案

课题:金属的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3、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及置换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取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用已有知识推测实验结果,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教师引导和点拔,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金属的应用为载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时地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3、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物质的性质难点:常见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金属活动顺序表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仪器:金属铁、铜、镁、酒精灯、稀酸、硫酸铜等2、学生准备:就下列主题进行课前探究活动.(1).你知道哪些金属,见过哪些金属?(2).常见金属的颜色.状态.硬度.(3)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重要应用.四、主要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自学导思法2、讨论法、交流法、探究教学法3、分析归纳法、设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课题导入:我们都知道整个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世间万物又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元素打交道,根据元素周期表,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目前我们人类已经发现的元素达一百多种,其中有九十多种是金属元素。

在生产、生活及新材料的应用中,金属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金属材料就是由金属元素组成。

(一)金属的种类和物理性质1、金属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金”字旁(汞除外)2、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一般为固态(仅汞是液态),能导电、导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机械强度较大(二)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点燃(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点燃(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 3O4△(3)铝在空气中加热:4Al + 3O2 === 2Al2O3△(4)铜在空气中加热:2Cu + O2 === 2CuO2、金属与酸的反应(1) Fe + H2SO4== H2↑ + FeSO4(2) Mg + H2SO4 == MgSO4 + H2↑(3) Zn + H2SO4 == H2↑+ ZnSO4(4) Cu +H2SO4(不反应)实验表明这四种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三)过度:对于有关酸和金属间的反应能不能进行,就要用到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 Au(1)酸和活泼金属的反应;条件:①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排在H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②排在越前面的金属,反应现象越激烈,速度越快③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和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水⑵金属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溶液如:Fe + CuSO4 = Cu + FeSO4条件:①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置换出来②金属和盐中的金属,差距越大,越容易进行③活泼金属K、Ca、Na会和水反应生成碱(四)置换反应:单质 + 化合物 === 新单质 + 新化合物( A ) ( BC ) ( B ) ( AC )通过比较之前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得出置换反应前后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的特点。

九年级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沪教版 教案

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初步认识置换反应
3.通过比较知道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学方法】采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
【教学用品】
实验药品:镁条、锌粒、铁丝、铜块、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镊子、烧杯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上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沪教版(全国版)九年级化学上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金属器具、金属建筑等,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接触和了解金属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3.总结学生提到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应用,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等;
4.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如金属的导电性实验、金属的延展性实验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金属的制法和应用,如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材料的选用等;
3.实施小组合作项目,如制作金属制品、设计金属腐蚀与防护方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金属的应用;
4.设计真实情境,如金属材料的选用、金属制品的腐蚀与防护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等;
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金属的制法和应用,如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材料的选用等;
3.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探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如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方法等;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金属器具、金属建筑等,让学生感受金属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创设实验情景,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金属的物理性质;
3.通过展示金属的制法和应用实例,如冶炼金属、金属腐蚀与防护等,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生产和应用过程;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能够简单区别常见金属的活动性。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3、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二、知识准备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铁B.氧C.硅D.铝2、人类利用金属铁、铝、铜,从年代上看先后的时间顺序是()A、铜、铁、铝B、铁、铝、铜C、铝、铜、铁D、铁、铜、铝3.金属铁能在空气中燃烧吗?在纯净的氧气中呢?你能描述出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你还知道那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三、学习内容“小魔术”导入新课先简单的介绍上节重点讲的金属的物理性质,再出示有铁丝制成的铁树,让学生温习铁的颜色。

教师提出要做个“小魔术”让铁树“开花”,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然后用铁丝制成的简易铁树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很快可以看到银白色变成了红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激情,从而引出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自主探究一:金属与氧气反应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分析、交流与讨论,探究出镁、铝、铜能够与氧气反应,并做好实验记录.组间课堂交流,展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派代表板书写出化学方程式。

知识应用:1.在制作探照灯时常常加入一种什么金属,为什么?2.铝在常温下也能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反应继续发生,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应用?3.做铁丝实验时,集气瓶的底部为何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入少量的水?自主探究二:金属与酸反应每组有镁、锌、铁和铜四种金属,一瓶稀硫酸,一把镊子,四支试管。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金属和酸能否反应,并做好实验记录。

组内组间交流,展现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进行比较,并提出疑问,师生交流。

①根据反应发生的现象能否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 ②根据四个化学方程式,找出它们的共性。

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从而得出它们的活泼性和置换反应的概念。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常见金属的性质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常见金属的性质  教案

常见金属的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能够说出常见金属与氧气、稀硫酸以及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能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初步认识置换反应,会判断置换反应。

3.初步学会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分组实验、小组讨论、讲授【仪器教具】磁铁、铝片、铁片、铜片、锌片、稀盐酸或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小试管、坩埚钳、酒精灯、石棉网、废液缸【教学过程】【播放视频】徐州博物馆的部分藏品展示。

【引入】都说明清文化看北京、隋唐文化看西安,两汉文化看徐州。

刚才我们跟随视频影像参观了徐州博物馆,无论是楚王的金缕玉衣,还是西汉的青铜器、兵马俑,每一样都让人赞不绝口,但是唯一遗憾的是出土的铁器文物却寥寥无几。

这是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总结得出:可能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铁容易生锈。

【过渡】我们本节课重点来探究铁这样的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镁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过渡】那么其他金属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呢?现象又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分组实验一】1.请你运用金属的物理性质鉴别实验台上的金属铜片、铁片、铝片,分别贴上标签。

2.取小段铝片和铜片,分别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金属表面的变化。

【教师】有哪位同学能来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学生】铜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

铝片失去光泽并熔化,但没有下滴。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1.产生的黑色物质是什么?2.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铝片熔化了可以晃动,但是却没有液体滴下来,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讨论回答】1.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可能铝的熔点很低,所以很容易熔化,但是铝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是否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呢?【播放视频】加热金属铝。

学生观看影片,知道铝的熔点只有600多度,而表面的氧化铝却可以承受3000多度的高温,氧化铝包裹着液态铝,使液态铝不能下滴。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常用金属的性质 教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5.4 常用金属的性质  教案

《常用金属的性质》教学设计1、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分析1.1课程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2教材本节内容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学生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但这些物质都为非金属,与本节金属的学习提供一些方法又有所区别。

前几章的学习中,已经有某些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已有部分涉及。

这部分的学习以为以后学习酸、盐溶液与金属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1.3学情分析首先,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常识对金属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在前几章中学习过部分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初步形成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

因此,本课时的学习主要是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分类,并能对比出各种金属性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时为下册学习酸和盐溶液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①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②认识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③通过对金属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方法;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3、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置换反应的概念难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4、教学思维导图5、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展示学生在学校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引入学习主题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朗读学习目标后请学生写出已知的金属和元素符号。

联系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学生】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讨论应用到的金属哪些物理性质,从而归纳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老师】在学生的基础上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时,除了课本上的一些例子之外,还可补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了达成学习目标中的理解金属物理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总结反馈,布置作业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 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
必做:卷、导航
选做:卷、导航
回忆
引导
引入新课
看书,回答
比较金属活动顺序
思考回答
提问
指导方法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
板书
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教学关注
学生会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置换反应
相异构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内容及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调控
设计意图(含德育渗透点)
自备集备补充
一、课前反馈,明确目标
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黄铜(铜锌合金)单存从颜色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很难区分,要想更好的使用金属,就得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学习化学性质。
①溶质为硝酸亚铁;
②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③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④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1)上述猜想中,错误的是(填序号),其原因是。
(2)有的同学认为滤液中只有硝酸银,你认为是否正确:,其原因是

(3)某同学将一铜片放入滤液中,目的是
一段时间后铜片没有发生变化,上述猜想中可以排除的是(填序号)。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的反应,并能用金属活动性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并利用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的求知心和探究欲得到增强。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归纳,初步认识置换反应。
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点
运用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Mg+H2SO4=MgSO4+H2↑现象:有气泡
Zn+H2SO4=ZnSO溶液变浅绿色
Cu与酸不反应
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气泡快慢)可知:
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四、强化训练,拓展提升
1.铝为什么耐腐蚀
。真金为什么不怕火炼
Mg +HCl ==
Cu+AgNO3==
2.某活动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了一些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以及废铁屑、废锌屑的混合物。在回收银时,他们将一定量的上述金属混合物加入到含硝酸银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滤液(所含其他杂质不考虑)。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他们做出下列猜想:
课后
反思
围绕本课达成目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反思
二、独立思考,探究展示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Al+3O22Al2O3
3Fe+2O2点燃Fe3O4
2Cu+O2Δ2CuO
真金不怕火炼
上述实验事实说明:铝的活动性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铝为什么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形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2.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Cu+2AgNO3=2Ag+ Cu(NO3)2
现象:铜表面有银白色色物质生成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活动性:Fe>Cu>Ag
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评价反思,整理归纳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面的金属能把位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