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在二战中地位的提升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7cd01a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9.png)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二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的战争之一,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地位与贡献不容忽视,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外交层面上,中国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进行详细论述。
一、中国在战场上的贡献中国在二战期间为抵抗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中国军队在抵抗战中展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长期以来,中国军队处于战争与内战的交替中,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然而,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军队始终保持了对日作战的坚定意志,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
其次,中国在战场上采取了积极的抵抗战略。
中国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避免直接与日本军队正面对抗,转而采取游击战等非正规战术。
这种战略不仅降低了中国的战略成本,还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实力。
中国的顽强抵抗为后来的战役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后,中国的抗战精神激励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极强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卫祖国的尊严。
中国的抗战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激励着其他国家的人民也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
二、中国在外交层面上的贡献除了在战场上的贡献,中国在外交层面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意识到法西斯威胁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参与并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为全球反法西斯斗争建立了重要的合作模式。
中国还积极倡导国际合作,提出了共同抵抗法西斯主义的倡议。
1939年,中国发表了“八一宣言”,呼吁各国反对法西斯主义,并提出了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思想。
此外,中国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支持他们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在国际战略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从外交政策的角度来看,坚定地支持联合国的成立,并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中国的参与使得反法西斯战争得到了更广泛的国际支持,也为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意义和国际地位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意义和国际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aa4490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8.png)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意义和国际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涉及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
而中国作为当时东方的重要力量,在这场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在二战中的战争意义和国际地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在二战中的战争意义1. 抗击日本侵略二战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先后侵占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侵略和屠杀。
中国成为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代表着反对侵略者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意志。
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抗战,保卫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形成东方反法西斯战场中国的抗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的抗战吸引了大量的日本军队,使得日本无法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扩张行动中。
中国的坚持抗战,使得东方反法西斯战场得以稳定发展,降低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其他亚洲国家的威胁。
3. 解放大片领土在二战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了大规模的解放战争。
从井冈山到遵义会议,再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战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
解放战争为中国的土地革命和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在二战中的国际地位1. 继续保持主权地位中国在二战中的抗战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中国保持了独立的决策权和主权地位,为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
尽管在战后的国际秩序中,中国的地位受到一定挑战和限制,但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继续保持了其作为全球重要力量的地位。
2. 增强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在二战中的抗战行动,加强了其在亚洲和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中国的抗战行动促使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并增加了中国的外交威望。
中国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中国在二战中的奋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与女性地位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与女性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1d3a2c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4.png)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与女性地位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战斗最激烈的战场之一。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中国妇女的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经历,并剖析其对中国妇女地位的影响。
一、战争背景和中国的抗战二战爆发之初,中国正面临着国内混乱和日本侵略的双重威胁。
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中国大陆,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抗日战争”或“中国抗战”。
中国虽然面临着强大的敌人,但全国上下却意志坚定,毫不退让地奋起抵抗。
二、妇女参与战争的种种方式在中国抗战中,妇女们挺身而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战争中。
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而是走出家门,积极投身于战斗与努力的行列中。
首先,妇女们成立了各种妇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例如,中国抗战时期的妇女会议是妇女们展示实力和组织力量的平台,她们通过组织募捐、赈灾等形式为战争和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妇女们还加入到了抗日军队中,承担起军事任务。
她们组成了“妇女游击队”或作为志愿军的一员,投身到前线战斗之中,与日本军队进行殊死搏斗。
她们表现出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妇女们还参与到了军需工业和农业生产中。
她们积极从事军需工厂的生产工作,为军队提供装备和物资。
而同时,她们也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农业生产中,确保了战时的粮食供应。
这些努力展示了妇女们的坚韧和抗争精神。
三、妇女地位的变化中国妇女在参与战争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
这场战争为改变妇女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战争让妇女们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同和尊重。
在战斗中,她们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人们开始意识到,妇女不仅可以在家庭中发挥作用,也能在社会和战争中发光发热。
其次,战争期间,妇女们除了参与战斗之外,还需要承担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的责任。
简述二战的形成原因并评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简述二战的形成原因并评述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26e9e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a.png)
二战的形成以及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其空前的广度、深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其直接原因应归于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就这样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感到不快;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随着德国于1939年突袭波兰,二战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爆发。
但在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早在1931年已经开始了。
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由于侵华战争旷日持久而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日本决定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夺取其在远东的利益。
在亚洲战场上,中国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在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该作用可分为一下几点:国民党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会战,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https://img.taocdn.com/s3/m/9ccb102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8.png)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近代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涉及到全球各个国家。
那个时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方面来讨论中国在二战期间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首先,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在二战爆发之前,中国一直深陷内乱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然而,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让中国成为了盟国之一,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一起对抗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精神和坚定的意志,赢得了全球的尊敬和支持。
中国抗战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这座古老而韧性的国度因此重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其次,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其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在二战期间显现出来。
中国对亚洲各国的抗日战斗和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传播了抗日救亡的主张。
中国还通力合作,为同盟军提供了巨大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中国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抵抗不仅仅是本国的抗战,而是亚洲人民抵抗侵略的象征。
中国的抗战精神和反帝反封建的理念影响了整个亚洲地区,为亚洲国家争取独立和解放提供了典范和榜样。
此外,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二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在战后的国际秩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的参与使得亚洲国家也获得了在国际事务中发声的机会,为亚洲国家争取到更多的权益和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也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发展,为中国的国际合作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最后,中国在二战期间的表现对国内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历的战争考验加深了国家和人民的凝聚力,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的战争经验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发展壮大的步伐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与二战期间的表现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提升。
解析中国的二战历史与国际地位
![解析中国的二战历史与国际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b40136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8.png)
解析中国的二战历史与国际地位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国在二战历史中的地位与国际地位进行解析。
1.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和角色二战爆发后,中国成为了东亚地区抵抗日本侵略的主力。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军队在艰苦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二战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对日本军队的抵抗上,还表现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上。
中国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抗战合作,与盟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中国抗日战争的持续时间之长和战斗强度之大使其成为了二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军事冲突之一。
中国的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其他亚洲国家的独立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声誉和尊重。
3. 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二战后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战争结束后,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并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抗战的英勇表现和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二战历史中,也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中国对和平与稳定的贡献中国的崛起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影响力和意图的关注。
然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并致力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推动全球经济和平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派遣维和部队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尽力而为。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这些方面的积极努力中不断得到巩固和提升。
高中历史二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国的建立
![高中历史二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国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e85e34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8.png)
高中历史二战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国的建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场战争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主战场之一,也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战期间,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也为其建立起国际地位和国内秩序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分析二战对中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二战对中国的建立过程产生的长期影响。
一、二战对中国的直接影响1. 战争压力和代价二战期间,中国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国土遭到严重破坏和人口伤亡。
中国军民为抵抗日本的侵略进行了艰苦的抗战,不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还承受着沉重的经济负担。
2. 国际地位提升中国作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国家,与盟国反法西斯力量一起对抗侵略者,逐渐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在战争结束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国际地位得到了肯定。
二、二战对中国的间接影响1. 国内政治影响二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中国的抗战中表现出色,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
战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并推行社会主义改革。
二战结束后的中国,政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走上以工农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
2. 经济重建与发展二战后,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内工业体系,通过从盟国获得的战时技术和资金援助,加上自身努力,中国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并得到了发展。
二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二战对中国的建立过程产生的长期影响1. 国际地位的提升二战结束后,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在全球事务中,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逐渐增强。
这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
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二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统一,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二战对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国内改革与发展二战胜利使中国人民增强了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中国意识到发展自己的实力至关重要。
浅论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论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e2b1c028ea81c758f5787e.png)
年 之际 , 本 文以详实的数据和 事实充分肯定 了 战 场 伤亡 1 3 0 . 3万 人 , 占其 伤 亡 总 数 争 和 国 内政 治 分 歧 以前 是 不 能 参 加 欧 洲
中 国 战场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中 的地 位 和 作 7 0 %。 日本 用 于 中 国 的 战 争 经 费 约 为 战争 的。 ” 这对 当时的反 法西斯 国家是有 用 。 中国战场 牵制 了 日本北 犯苏联 , 迟滞 了日 1 2 0 亿美元 , 相 当 于 日本 全 部 战 争 费 用 利 的 。
可缺少 的战场 之一 , 也 为改变 整个 战局 , 做 出巨大贡献 , 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
一
主 要原 因 还 是 在 于 中 国战 场 二 战期 间 , 日本也 曾把苏联看作是敌 联 进行 夹 击 , 人, 1 9 3 4 年的3 月, 对苏作 战 的计 划被 H 的抗 战影响较 大 。 日本 的这个 战略决定
摆在 了中国 , 将主要人力物力财力 也放 在 争 并挑 唆 日本共 同袭击 苏联 , 《 苏联 互不 了 中 国 战 场 。 中 国 人 民 的 英 勇抗 战 是 日 侵犯 条约》 至 此 撕 毁 。 而 日本 在 此 后 的 6 本最 终失败 的根 本原 因。 中国人 民做 出 月2 5日至 7 月 1日就 围绕 着 “ 北进 ” 与“ 南 了前所未有 的付 出与牺牲 , 这 场抗 过程 中 进 ” 问题进行 了热 烈的争论 , 外相松 冈力
一 i
、
有 力 支 援 了 打 击 争的发展对帝 国有利 时 , 即行使武力解决 战场抗 战时 间最 长 、 付 出代价 最大 、 牵 制 本 北 犯 苏 联 。 北 方 问题 ” 。 日本 没有 同德 国一起 对苏 和消灭 日军最多 , 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不 德 意 法 西 斯 的 欧 洲 战 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6d40eae2bd960591c6774d.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作用摘要:本文在研究调查了大量史实的基础上,用数据与历史资料来对我国抗日战争进行研究,以客观、真实、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分析我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学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二战中国战场地位作用本文在研究调查了大量史实的基础上,用数据与历史资料来对我国抗日战争进行研究,以客观、真实、理性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来分析我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下就从具体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在二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战场,抗日战争对于二战战局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自1931年九一八事件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了抗日战争,这早于公认的二战爆发时间德国侵略波兰1939年9月1日,从时间上我国战场是最早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的战场。
二战当中,主要的战场分别为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两部分,欧洲战场主要为苏美英联合部队对抗德国和意大利,而亚洲战场则主要为第一阶段的我国对抗日军南进和第二阶段的美日太平洋战争,亚洲战场是二战当中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两个关键战场之一,因此抗日战争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与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根据资料显示,自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以来,日本将其陆军超过80%的兵力派往中国战场,这一时期整个亚洲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处于核心地位,日本在诺门坎战役后,其对苏用兵基本终止,而主要的战争方向都放在我国战场上,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我国抗日战场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主战场。
日本在二战中共计伤亡一百九十余万人,其中在我国战场的战斗中就伤亡超过一百三十万人,占其伤亡总数的70%。
日本在二战中用于战争的费用总计三百四十亿美元,而在我国战场上消耗的费用就超过一百二十亿美元,刨除太平洋战争巨额的舰船开支,中国战场无疑是日本亚洲战场投入资金最多的战场,可以说日本法西斯在二战中把主要的兵力与资源投入在中国战场,而最终失败是影响亚洲反法西斯战争战局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与决策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与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80e6bb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2.png)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与决策第一节:背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争,涉及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其战略地位和决策对于整个战争的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节: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地处亚洲东方,成为了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
中国处于战略上的重要位置,连接着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是抵御日本侵略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节: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决策中国面临着来自日本的强大侵略势力,如何应对成为了中国的首要任务。
中国决策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抗击日本的侵略。
首先,中国坚持抗战到底的决策。
面对强大的日本,中国决策层决心与之进行长期抗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其次,中国决策层积极寻求国际支持。
中国在战争初期就向国际社会呼吁援助,并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抵御日本侵略。
第四节:中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不可忽视。
其地理位置和庞大人口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首先,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亚洲较为集中的战略地位。
与日本隔海相望,与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接壤,中国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能够有效地牵制和消耗日本的军力。
其次,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这使得中国能够为战争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
中国军队经过现代化改革,焕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第五节:中国决策对战争走向的影响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地位和决策对整个战争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中国的抗战坚持瓦解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中国采取了持久的抗战战略,不仅消耗了日本的军力和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本的侵略意志。
其次,中国决策层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成为了与其他盟国紧密合作的重要角色,为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节:中国在战争结束后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参与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0a40ab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a.png)
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了,我们要正视这段历史,以此为启迪。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如下: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因积贫积弱,为振奋民气往往希望突出自己的战绩。
例如一些宣传口径强调,抗战时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是打败日本侵略军的主力军。
这种说法虽驳斥了西方贬低中国抗战的论调,歌颂了当年抗战军民的功绩,不过严格而论却不太准确。
毛泽东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有很可观的评价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仅有中国这一个交战国,另有苏联这个发生过局部战事却主要采取军事对峙的潜在敌国,还可以说中国是东方对日作战的主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四年间,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确如毛泽东所说的,只是“一个支队”。
中国在抗战时国力衰弱,掌国柄的国民党政权腐败无能(当时连美国政府也这样认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还多数是游击性质的部队,这就决定了对日作战主要是以持久战方式拖住敌手。
作为对日本作战最久的国家,中国早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十年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便在东北开始了局部抗战。
1937年日本在卢沟桥事后曾叫嚷“三个月解决支那事变”,以为能速战速决征服中国,结果却深陷泥潭,虽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却在正面战场受国民党军抵抗,拖了八年不仅不能取胜也无法自拔。
不过,中国因力量衰弱,在日本战败前也无力实施全面反攻。
日本宣布投降时,中国的战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还都在日军占领之下。
美国展示了最强实力仔细研究日本在二战中的兵力分布,可看出它因轻视中国而在多数时间未投入主力。
日军只是在1940年之前的两年把多数陆军师团投入关内,针对苏联的关东军却保持着最精锐部队(对付满洲的抗日游击队主要使用伪军、伪警),军费投资重点又是准备对美英作战的海军。
中国在二战中作用论文
![中国在二战中作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bb911bf18583d049645993.png)
浅谈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
长达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国人民都对日本侵略者予以坚决抵抗。
一、中国抗战是亚洲反日本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国民党共投入了大约100万兵力,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限兵力,成功粉碎其“速战速决”的妄想。
在这一阶段,几场重要战役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在副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为掩护主力撤退,坚持奋战4昼夜,击退了日军数十次进攻,被国际舆论誉为战争奇迹。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与日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首次大胜仗。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击毙日军1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一役,使中国军队士气大振,极大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1938年10月,日军攻陷广州、武汉后,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为保住占领区,集中兵力企图首先摧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但八路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艰苦奋战,成功牵制了日军主力部队,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
1940年8月至12月,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共进行了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队达46480人。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从1943年夏秋开始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中,逐步恢复和扩大根据地,并于1944年起向日军展开了局部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展开了全面大反攻。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以及中国的影响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以及中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b89b647866fb84ae55c8d49.png)
二十世纪世界史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以及中国的影响摘要:初中,高中,大学,我们从未停止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未曾忘记过二战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深重灾难,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铭记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它的胜利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它的胜利揭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深远的影响不仅仅只在于它所造成的战后世界格局,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所留下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人类留很多宝贵的东西,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是和平与科学。
这两者贯穿了战后国际关系的始终,直接影响着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一个战场。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亚洲最大的陆地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中国始终如一地承担了自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义务,在战争的第一线,从未停止过战斗。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和平运动;中国;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
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一、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并开始分化,形成约半个世纪的“冷战”国际关系。
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和鼓舞下,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越出了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
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历史类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跟作用
![历史类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跟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9ef98e77c1cfad6195fa71d.png)
历史类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跟作用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
在日益繁荣的生活中我们仍不能忘记抗日先烈在那个艰苦的时代为如今的美好生活所做的贡献。
铭记历史,热爱祖国。
让我们重温那段艰苦的岁月。
首先从原因这方面看一下二战为何爆发。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由于侵华战争旷日持久而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日本决定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夺取其在远东的利益。
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进行扩军备战。
1936年德国进兵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至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阿尔巴尼亚。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
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通过局部的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
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
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的最大危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发动的历史上最大的战争。
战争从1939年9月开始,一直到1945年9月结束。
全世界共有61个国家、80%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冲突,其特点是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参战人口达17亿。
易错点23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23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1407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f.png)
易错点23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奠定基础。
2、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4.万隆会议召开:1955年,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5.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7.香港回归、澳门回归: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
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为我国参加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01抗日战争胜利1.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任何援助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和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获得了美国、苏联等国的国际援助,故C 符合题意。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民族牺牲,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排除AB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和根本原因,故排除D项。
故选C。
1.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主战场,中国军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消灭并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以伤亡3500万人的代价,最终获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①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①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A.①① B.①① C.①①D.①①①【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_向冬梅
![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_向冬梅](https://img.taocdn.com/s3/m/597bf68883d049649b665872.png)
[文章编号]1000-3541(2003)04-0039-04[收稿日期]2002-12-01[作者简介]向冬梅(196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史学硕士,哈尔滨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研究。
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向 冬 梅(哈尔滨学院政法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摘 要] 虽然二战时期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但它并未享有真正的世界大国地位。
当时的中国不但不具备世界大国必备的条件,反而经常受制于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政治斗争牺牲品0的角色。
因此,只有用/反法西斯大国地位0这个概念才能正确地定位战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二战;中国;大国地位[中图分类号]K152 [文献标识码]A二战时期,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战时/四大国0之一。
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怎样确立起来的?是自己拼搏得来的?还是别人赐予的?怎样理解和评价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它与雅尔塔体制有何关系?给我们什么启迪?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全面、直接地参加战争,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发表5联合国家宣言6,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然后才由其它国家的代表签署。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0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
1943年10月30日,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5普遍安全宣言6。
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
因此,后来中国参加了1944年夏天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和1945年4月的旧金山联合国会议,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莫斯科5四国宣言6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四大国之一,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敷设了道路。
论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论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f20af94afe04a1b071ded1.png)
论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战时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是亚洲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
但由于受冷战的影响,战后七十年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却受到西方的漠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被遗忘的盟友”,这是不公正的。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二战是法西斯国家挑起的。
法西斯势力对内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对外实行疯狂的侵略扩张,其矛头所向,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的国家无一幸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相继在意大利、日本和德国上台,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称霸世界、奴役全人类。
1931年日本法西斯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打响了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而在世界上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大旗。
1937年日本精心策划“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采用了“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尽早结束中日战争,避免陷入持久战;中国则采用了“持久战”战略,将日本引入持久战之中。
面对强敌入侵,中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迅速形成了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呼应,共同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
2、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是亚洲反法西斯主战场七七事变爆发时,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夸口说,“中国事变一个月就解决了”。
但战端一启,中国的顽强抵抗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侵华战略,日本不得不渐次增兵。
到武汉会战时,日本将陆军34个师团中的32个师团,即94%的兵力和海军部分兵力投入到中国战场。
在正面战场,国民党政府数百万大军与侵华日军对峙,牵制和打击着日军。
在敌后战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日军,壮大自己。
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始终打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115d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f.png)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1945年,在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中国人民从苦难中崛起。
作为一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中国承受了战争的惨痛损失,同时为全球反法西斯战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对全球版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中国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日本入侵中国的行动具有极大的野心,他们试图征服整个亚洲。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中国民众的英勇抵抗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得日本军国主义的野望无法得逞。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稳定了前线,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其次,中国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第一个与法西斯德国作战的国家,也是持续抵抗时间最长的。
中国抗战期间,依靠着广大人民的力量,成立了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并与盟国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这种合作包括了重要的军事援助以及经济上的支持,从而有效地压制了日本的进攻。
在战争后期,中国还成功地收复了失地,为战后的国际秩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中国在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也体现在其对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在战后的联合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中国是最早承认、参与和支持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参与使得联合国具有了更广泛的代表性和合法性,对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中国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主权、独立、平等、互利的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尽管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但是这些贡献在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呈现。
由于战后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国在战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事实上,中国的和平与发展道路并不是顺利的,它需要历经艰苦的努力和探索。
然而,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战后时期,中国都坚定地致力于维护和平、推动发展,为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战胜利的影响中国在二战后的地位
![抗战胜利的影响中国在二战后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610161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8.png)
抗战胜利的影响中国在二战后的地位二战结束后,中国抗战的胜利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对于中国在战后的地位和影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抗战胜利对中国在二战后地位的几个重要影响: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抗战胜利使得中国在国际间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尊重,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抗战期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同盟国在战后都对中国的抗战作出了高度肯定和赞扬。
中国这一表现使得中国在以后的国际谈判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
二、联合国创立抗战胜利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立和建设,这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对世界事务的决策和形势的影响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三、国际领土问题的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在国际上对于自己国家的领土问题有了更高的影响力。
抗战时期,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中国战胜日本后,通过国际舆论和联盟国支持,中国成功恢复了领土,恢复了独立的地位。
四、战争赔偿的取得抗战胜利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成功争取到了战争赔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中国从日本获得了战争赔偿,并在战后利用这些赔偿资金进行了经济重建和发展。
五、世界多极化进程的推动抗战胜利改变了二战后国际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中国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他盟国一起击败了法西斯势力,这使得中国在战后的国际影响力与其他大国相当。
六、对亚洲国家的启示作用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了亚洲国家反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典范,为亚洲国家争取独立和民主提供了启示和动力。
中国的成功反法西斯战争为其他亚洲国家提供了勇气和希望,并对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抗战胜利对中国在二战后的地位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通过抗战的胜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为亚洲国家争取了尊严和独立,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daaf19423c1ec5da50e270bc.png)
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携手抗敌顽,热血铸丰碑曾记否,抗战烽火遍神州?再度携手,只因倭寇猖獗使人愁。
赴国难,华夏大地滚洪流;精诚合作,几度演绎《兄弟连》情仇?驱日寇,中华儿女显风流。
扬国威,民族辉煌同铸就。
——题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是首雄伟瑰丽的史诗;是血与火交织而成的图画。
那是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时代,那是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尽显男儿豪情的时代。
在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国际大舞台上,积贫积弱的老大帝国开始昂起头来:开始走上了由衰弱到振兴的转折点。
有人说:苏联有很多秘密,但一点也不神秘;美国没什么秘密,但绝对是个神秘之国;中国有很多秘密,同时也很神秘。
且不说美国和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有多大,如何的结束欧洲战事、怎样的加速日本的投降,单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战场最早的开辟、两个战场如何进行了艰难的抵抗、战事如何的残酷,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的民族牺牲绝对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在1937——1945的八年中,中国有近1000座的城市被占领,直接损失7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总共达6000亿美元;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这还不包括被杀害的3500万同胞的生命价值、海外华侨的损失。
600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我不妨做个比较:6000亿美元=50000亿元人民币,如果修筑1千米铁路造价为1000万元,50000亿元可修50万千米铁路,可绕地球15圈;如果重建一座城市的启动资金为500亿元人民币,50000亿元可建900座城市;如果建造三峡水电站需1000亿元的话,50000亿元相当于50座三峡大坝!列举这些,我的目的在于明晰历史的血债,而非追求历史报复。
可战后的中国政府却仅凭句“为了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神秘的让人有些不可接受。
除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大度外,侵略战争就是那么容易原谅的吗?侵略战争是个怪物,是对正义的否定,是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它又是一把双刃剑,残害的不仅是他国人民,又给玩火者自掘了坟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在二战中地位的提升
从十九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爆发到二十世纪抗日战争前期,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从固步自封天朝上国时的各国朝贡觐见,到屈辱打开国门受到大国侵略的地位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一落千丈,中国人民在艰难的社会中生存,在残酷的战争中为实现祖国的复兴而奋斗着。
然而,十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进入二十世纪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战的战胜国外交,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让中国人的爱国斗争几乎陷入困境。
这种局面终于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推进被打破,中国的各项斗争取得进展,国际地位提高,大国地位开始复苏。
关于中国在二战中大国地位的提升,史学界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定论。
就我个人而言,中国地位的提高主要依靠以下因素。
第一,1927年蒋介石通过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政权,从此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中国合法政府,代表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与共产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抗战的同时,积极运用外交手段,利用各大国忙于二战与利益的平衡关系,与美国协调,基本废除了近代以来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各种特权,由此,中国的主权得到维护。
第二,中国作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重要成员,中国人民持久的八年抗战成功牵制轴心国集团的日本的军事侵略扩张,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国际声望得到提高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
第三,从资本主义各国如美英的
各自考虑上来讲,英国因在亚洲的殖民地问题与日本利益冲突严重,企图通过中国达到牵制日本以实现本国在亚洲地区的长远利益。
美国也因日军偷袭珍珠港,造成美国海军损失惨重加之日本妨碍其在亚太地区甚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全球政策的推行,希望通过援助中国提早结束二战来增加二战结束谈判筹码。
正因大国各自考量,在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四,苏联因素。
之所以将苏联因素单独列为一点进行阐述,是苏联在中国整个八年抗战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苏联通过援助中国抗战,在远东地区无后顾之忧,集中全力投入欧洲战场与德意作战,加速了二战结束进程。
在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中,对于中国利益及地位的承认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原因。
中国在二战中的国际地位的提升,是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跨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
对于中国大国地位在二战中的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我们只有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为中国的未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祖国才能够更加强大,才能够永远伫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