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和酮糖类 (2)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23醛和酮糖类-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教学课件(共35张PPT)
![23醛和酮糖类-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教学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9f7da7b2cc58bd63086bd58.png)
醛和酮 糖类
糖的分类、代表物、特征:
分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特征 不水解,有还原性 无还原性,能水解 有还原性,能水解
无还原性,能水解
醛和酮 糖类
单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为更小糖分子的糖类。葡萄糖和果糖是两种重要的
单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6H12O6。葡萄糖和果糖的 结构简式分别为:
醛和酮 糖类
④与银氨溶液反应
水浴
CH3CHO+2[Ag(NH3)2] OH
CH3COONH4 + 3NH3 + 2Ag↓+H2O
思考:1、从上面几个反应可以得出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新
制氢氧化铜、银氨溶液等弱氧化剂氧化,那么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溴水氧化吗?
2、银镜如何清洗?
稀硝酸溶液
应用:此反应常用来检验醛基的存在。银镜反应在工业上也用来制
C.
D.
醛和酮 糖类
2、醛和酮的分类 醛和酮的分类与醇的分类相似,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 类别:
①根据所连烃基是否饱和分为饱和醛、酮和不饱和醛、酮。 ②根据官能团的数目分为一元醛、酮和多元醛、酮。 ③根据烃基的类别分为脂肪醛、酮和芳香醛、酮等。 ④饱和一元醛、酮的通式为CnH2nO。醛的通式中n≥1而酮的通式中 n≥3。
点燃
4CO2 + 4H2O
②催化氧化
催化剂
2CH3CHO + O2
2CH3COOH
③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注:一是碱要过量,二是Cu(OH)2要新制备,三是将混合
液加热至沸腾
CH3CHO + 2Cu(OH)2+NaOH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pptx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2246c5316fc700abb68fc75.png)
(1)银镜反应
醛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银的薄层附着在洁净的试管内 壁,形成光亮的银镜,所以称为________。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CH3CH=CHCHO
2. 反应。能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氰酸(HCN)、氨 (NH3)及氨的衍生物(Y—NH2)、醇(R—OH)等。
(1)键的极性与加成连接的部位(见上图) 羰基上的碳氧 双键和碳碳双键一样,也是由一个δ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但由 于羰基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电子云就不能对称地分布 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氧的一端,羰基双键上氧原子上带部 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所以羰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当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与加成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
安息香醛 (3)有刺激性 CH3CHO 易
5.丙酮是最简单的酮,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______, 与水________,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可用作________,也 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6.(1)果糖和葡萄糖都是______,二者互称________, 分子式都是________。
(2)二糖是能水解生成________的糖类物质。常见的二糖 有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分子式________。
R
其他:
(4)羟醛缩合反应: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醛、酮 分子中的αH活泼性增强。在稀酸或稀碱的作用下,分子中 含有αH的醛或酮会发生自身加成反应。两分子的醛(或酮) 结合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由于加成产 物的分子中既有羟基又有醛基,故这一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反应(或叫醇醛缩合)。例如:
醛跟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金属银的薄层附着在洁净的试管内 壁,形成光亮的银镜,所以称为________。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CH3CH=CHCHO
2. 反应。能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氰酸(HCN)、氨 (NH3)及氨的衍生物(Y—NH2)、醇(R—OH)等。
(1)键的极性与加成连接的部位(见上图) 羰基上的碳氧 双键和碳碳双键一样,也是由一个δ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但由 于羰基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电子云就不能对称地分布 在碳和氧之间,而是靠近氧的一端,羰基双键上氧原子上带部 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部分正电荷,所以羰基具有较强的极性。 当发生加成反应时,碳原子与加成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
安息香醛 (3)有刺激性 CH3CHO 易
5.丙酮是最简单的酮,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______, 与水________,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可用作________,也 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6.(1)果糖和葡萄糖都是______,二者互称________, 分子式都是________。
(2)二糖是能水解生成________的糖类物质。常见的二糖 有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分子式________。
R
其他:
(4)羟醛缩合反应: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醛、酮 分子中的αH活泼性增强。在稀酸或稀碱的作用下,分子中 含有αH的醛或酮会发生自身加成反应。两分子的醛(或酮) 结合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由于加成产 物的分子中既有羟基又有醛基,故这一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反应(或叫醇醛缩合)。例如: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2.3-醛和酮-第2课时糖类-乙醛(共23张PPT)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2.3-醛和酮-第2课时糖类-乙醛(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e810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9.png)
通式为: (H)R
H
官能团是醛基:
H
乙醛的结构
结构简式: CH3CHO
分子式: C2H4O
HO
结构式: H C C H
H
官能团: 醛基: CHO 或
O CH
友情 提醒
醛基的写法,不要写成 COH
【物理性质】
乙醛是一种__无__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__液__体,密度比水__小__,易挥发、 易燃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 氯仿等溶剂。
第二章 烃的衍生物
醛和酮 糖类
第一课时 乙醛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醛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能利用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来鉴定有机物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并能正确书写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举例说明醛、酮催化加氢还原为醇的反应,并能 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举例说明从醛、酮到羧酸、醇等物质的转化。
O
O
2CH3 —C—H + O2 催△化2C剂H3
—C—OH
(或—COOH)
工业制乙酸
官能团: 羧基
2、化学性质
(2)乙醛的氧化反应
(II)燃烧
点燃
2CH3CHO+ 5O2
4 CO2+ 4H2O
(III)被弱氧化剂氧化 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
2、化学性质
(ⅰ)银镜反应
①制备银氨溶液 乙醛的银镜反
H
乙醛与其它试剂的加成反应
O
催化剂
CH3C H + CN
O CH3C H
H
催化剂
+ NH2
O CH3C H
H
催化剂
+ OCH3
OH CH3CH CN
《醛和酮 糖类》 课件2
![《醛和酮 糖类》 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1b1ea609964bcf84b9d57b61.png)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1.与极性试剂的加成
, (R )H
老 师 都 说 好 !
R
C O +A B
d+ d -
d+ d -
(R )H
,
R
C
B
OA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老 师 都 说 好 !
请写出乙醛分别与氢 氰酸、氨气、甲醇的反应 方程式。
乙醛与几种试剂的加成反应过程
6 10 5 n 2
△
6 12 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淀粉是植物的主要能量储备形式,也是人类 膳食中糖类的主要来源。淀粉遇到碘溶液时会显 蓝色是淀粉的一种特殊性质,利用这一性质可以 鉴定淀粉的存在。
老 师 都 说 好 !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B.CH2=CH–CHO O || D.CH3–O–C–H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2. 醛、酮的命名 选主链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的碳链为 主链,并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个数,确定 为“某醛”或“某酮”。 编号码 从靠近羰基一端开始编号。
老 师 都 说 好 !
写名称 与烷烃类似,不同的是要用阿 拉伯数字表明酮羰基的位置。
O
||
⑤ CH3–C–CH2–CH2–CH3 ⑦
CH3–CH2–C–CH2–CH3
O CH3 || CH3–C–CH–CH 3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同分异构体异构类型
官能团类型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碳骨架异构
老 师 都 说 好 !
3. 常见简单醛、酮的物理性质
老 师 都 说 好 !
新 课 标 资 源 网
第2课时 《 醛和酮 糖类》课件
![第2课时 《 醛和酮 糖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2c46b6960590c69ec37608.png)
答案:
6.(14分)(2010·绵阳高二检测)下图中化合物B既 能使溴水退色,又能溶解碳酸钙,D、E均为高分子化合 物。根据下图填空:
(1)写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 (2)A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3)E在自然界中可降解,对环境无害,下列说法正确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自主解答】
答案:
【例2】某同学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
水解情况。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自主解答】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两点:其一是检验
葡萄糖存在时,水解液加银氨溶液之前一定要先加碱中
和水解液中的硫酸,否则银氨络离子会被破坏;其二是 检验淀粉存在时,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为碘和 NaOH会发生反应:I2+2NaOH====NaIO+NaI+H2O,因此水 解液可以直接加碘水检验,而不必先中和。
是,淀粉酶是生物催化剂,即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
它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仍存在于半透膜袋内,所以分 析袋内液体与题给试剂反应的现象,只需从蛋白质的有 关反应去分析。加入碘水,因无淀粉,则不显蓝色;加 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因无葡萄糖,不会有砖
红色沉淀;加入浓硝酸微热,因有蛋白质(淀粉酶)的
【解析】由于碘单质遇到淀粉呈蓝色,所以A是淀粉,
其水解的最终产物B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酒精脱水消去生成乙烯,乙烯加聚生成的聚乙烯是一种 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
答案:(1)(C6H10O5)n (2)CH2OH(CHOH)4CHO
(3)加聚反应
浓硫酸 (4)CH3CH2OH 170℃
醛和酮、糖类 PPT2(2份打包) 鲁科版
![醛和酮、糖类 PPT2(2份打包) 鲁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a1bfc77c1cfad6195fa77f.png)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必须水浴加热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5)乙醛用量不可太多
大家一起动动手(2)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1、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
实 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 验 化铜悬浊液。 步 骤 2、振荡试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用
是乙醇在体内氧 化后的产物乙醛!
乙醛的结构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官能团:
友情 提醒
醛基的写法,不要写成 COH
合作探究
根据乙醛的结构,预测乙醛的性质
H HC
H
易加成
O 不饱和
CH
断基 碳 的氢 影键 响受 易羰
易氧化
乙方法醛导的引 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几种与醛、酮加成试剂
试剂名称
氢氰酸 氨及氨的衍生物
(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 d 被强氧化剂氧化
我的收获
O
R CH
羧酸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
2、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醛+H2
醇
学案 随 堂 训 练答 案
1C 2 C 3 A 4A 5 ( 1 )羟基、醛基、羧基 (2)2CH3CH2OH+O2 催化剂
6D 2CH3CHO+2H2O
2CH3CHO+O2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醛和酮 (2)优秀课件
![醛和酮 (2)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843bda227916888586d724.png)
醛和酮 (2)优秀课件
一. 醛酮的性质(II)
复习:醛酮与负离子型亲核试剂的加成
OH
R C CCR
OH RC R
H(R)
(R)H
1. M C C R
OH
1. RMgX 2. H2O
R
2. H2O
RC H
1. LiAlH4
H(R)
O
or NaBH4
C
2. H2O
H (R )
ONa R C SO3H
NuH
可逆
O C NuH
较易离去
•结论:
分子型亲核 试剂难直接 与羰基加成
•预测: H+存在下与羰基加成
H+ O C
羰基亲电 性增强
O H 易加成 C
HNu
结论:酸性条件有助分子型亲
核试剂向羰基的加成
O H C NuH
- H H
O H C Nu
O H C N u
O H C O H 偕二醇
O H C O R 半缩醛(酮)
O H C N H R a羟基胺
不稳定,可进一步转变
1.1 醛酮与 H2O 加成
O C
+ H 2O
H +
例
O
HCH
O H3C C H
O
H3C C CH3
•给电子基 •位阻
H2O H2O H2O
O H C O H
偕二醇
H2C(OH)2
100%
CH3CH(OH)2
~ 58%
(CH3)2C(OH)2
0%
CH3
(2) H2O
OO
C
R
(CH2)2
H2O H+
O
一. 醛酮的性质(II)
复习:醛酮与负离子型亲核试剂的加成
OH
R C CCR
OH RC R
H(R)
(R)H
1. M C C R
OH
1. RMgX 2. H2O
R
2. H2O
RC H
1. LiAlH4
H(R)
O
or NaBH4
C
2. H2O
H (R )
ONa R C SO3H
NuH
可逆
O C NuH
较易离去
•结论:
分子型亲核 试剂难直接 与羰基加成
•预测: H+存在下与羰基加成
H+ O C
羰基亲电 性增强
O H 易加成 C
HNu
结论:酸性条件有助分子型亲
核试剂向羰基的加成
O H C NuH
- H H
O H C Nu
O H C N u
O H C O H 偕二醇
O H C O R 半缩醛(酮)
O H C N H R a羟基胺
不稳定,可进一步转变
1.1 醛酮与 H2O 加成
O C
+ H 2O
H +
例
O
HCH
O H3C C H
O
H3C C CH3
•给电子基 •位阻
H2O H2O H2O
O H C O H
偕二醇
H2C(OH)2
100%
CH3CH(OH)2
~ 58%
(CH3)2C(OH)2
0%
CH3
(2) H2O
OO
C
R
(CH2)2
H2O H+
O
化学鲁科版选修5 第2章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2课时 课件(53张)
![化学鲁科版选修5 第2章第3节 醛和酮 糖类 第2课时 课件(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8e6f4456227916888586d703.png)
中含有
,根据它们结构的不同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2悬浊液来鉴别。
②蔗糖和麦芽糖有什么相互关系?它们的性质有哪些不 同?
【提示】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不含醛 基,是非还原性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含有醛 基,是还原性糖,水解只生成葡萄糖。
③淀粉和纤维素均为纯净物吗?怎样鉴定淀粉的存在?
2.纤维素 (1)组成:通式为 (C6H10O5)n 。
(2)水解反应
纤维素在90%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6H10O5)n(纤维素)+nH2O
浓―H△―2S→O4
nC6H12O6(葡萄糖)。
(3)酯化反应 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单元含有 羟基 ,可以表现出 醇 的性质,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纤维素硝酸酯(俗名 硝酸纤维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纤维素乙酸酯(俗 名 醋酸纤维 )。
1.实验原理 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 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③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某同学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 水解情况。
【提示】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均为(C6H10O5)n, 但其中n不同,所以二者均为混合物。利用淀粉遇I2变蓝的 性质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葡萄糖除能被[Ag(NH3)2]OH、新制Cu(OH)2悬浊液等弱 氧化剂氧化外,还能被KMnO4(H+)、溴水等强氧化剂氧 化。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 官能团和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3、醛和酮 糖类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共2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 官能团和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3、醛和酮 糖类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共2](https://img.taocdn.com/s3/m/6001ffc4852458fb760b565a.png)
4/25/2020
学习目标
1、理解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应),并从反应条件、生成物种类等角度对比醛、 酮性质的差异。
2、能利用醛、酮的主要化学反应实现醛、酮到羧酸、 醇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3、通过对醛的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增强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5/2020
【答案】 (1)取少量柠檬醛加入到新制银氨溶液 中,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证明柠檬醛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测也可] (2)取上层溶液少许,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溴水,溴水退色 ,证明柠檬醛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Ag++NH3·H2O=AgOH↓+ NH4+ A[AggO(NHH+23)N2]H++3·OHH2O-=+2H2O 或:AgOH+2NH3·H2O=
实验探究
b.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即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新制Cu(OH)2的配制方法: 操作:在试管里加入10% NaOH溶液 2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 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
催化氧化
O -C-H O
O -C-O-H
2CH3CHO+O2 催化剂 2CH3COOH
燃烧氧化 2CH3CHO + 5O2 点燃 4CO2 + 4H2O
4/25/2020
实验探究
a.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1 ml 2%的 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 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学习目标
1、理解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应),并从反应条件、生成物种类等角度对比醛、 酮性质的差异。
2、能利用醛、酮的主要化学反应实现醛、酮到羧酸、 醇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3、通过对醛的氧化反应实验的探究,增强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5/2020
【答案】 (1)取少量柠檬醛加入到新制银氨溶液 中,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证明柠檬醛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测也可] (2)取上层溶液少许,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溴水,溴水退色 ,证明柠檬醛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Ag++NH3·H2O=AgOH↓+ NH4+ A[AggO(NHH+23)N2]H++3·OHH2O-=+2H2O 或:AgOH+2NH3·H2O=
实验探究
b.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即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新制Cu(OH)2的配制方法: 操作:在试管里加入10% NaOH溶液 2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荡 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
催化氧化
O -C-H O
O -C-O-H
2CH3CHO+O2 催化剂 2CH3COOH
燃烧氧化 2CH3CHO + 5O2 点燃 4CO2 + 4H2O
4/25/2020
实验探究
a.银镜反应---与银氨溶液的反应
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1 ml 2%的 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 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课件人教选修5.ppt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课件人教选修5.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d0b5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e.png)
O
︱ ︱︱
–C–C–H
︱
氧化数:+2-1=+1
O
︱ ︱︱ ︱
–C–C–C–
︱︱
氧化数:+2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与乙醛的加成
试剂名称 氢氰酸
化学式及电荷分布 δ+ δH CN
氨及氨的衍生物 (以氨为例)
δ+ δH NH2
醇类 (以甲醇为例)
δ + δH OCH3
加成产物
︱OH
H C CN
CH3
知识点:
1.醛和酮的概述 2.醛、酮的化学性质:加成反
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糖类
一、醛、酮的概念
甲醛 HCHO
乙醛 CH3CHO
丙醛 CH3CH2CHO
丙
H OH
酮H C C C H
H
H
最简单的醛 最简单的酮
1.命名 书P69 2.同分异构体 例:C5H10O 3.常见的醛、酮 书P70
根据醛、酮的官能团预测化学性质
△
→CH3COONH4+2Ag↓+3NH3+H2O
实验步骤:将配制好的银氨溶液与乙醛混合,置于
60℃~70 ℃的水浴加热。
被氧化
NH3
CH3CHO CH3COOH CH3COONH4
被还原
Ag+
Ag
活动:1、该反应的用途 2、试管壁上附着的银镜要如何清洗?
实验后,银镜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
实验成功的关键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必须水浴;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4)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
CnH2n+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几种与醛、酮反应的试剂及加成产物
试剂名称 化学式
氢氰酸 H-CN
氨及氨的衍 NH3
生物(以氨 为例)
醇类(以甲 CH3-OH
醇为例)
电荷分布 与乙醛加成的
δA-+ δB δH-+ δCN-
δ+ δ-
H-NH2
产物
CH3 H-C-CN
OH α-羟基丙腈 CH3 H-C-NH2 OH α-羟基乙胺
δ+ δ-
H
一定条件
+ OCH3
OH
CH3CH OCH3
乙醛半缩甲醇
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醛、酮分子中的α-
H活泼性增强。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中有α-H的醛
或酮会发生自身加成反应。
OH
CH3CH=O+H-CH2CHO OH- CH3CH-CH2CHO
OH CH3CH-CH2CHO △ CH3CH=CHCHO+H2O
CH3
3–甲基己醛
O
4
3 2|| 1
CH3 CH CH2 C CH3
5 6
C2H5
4–甲基–2 –己酮
3. 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与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写出C5H10O 的醛同分异构体
O
||
① CH3–CH2–CH2–CH2 –C–H
O
||
② CH3–CH–CH2–C–H
CH3CH
苯甲醛
O
||
C6H5CH
丙酮
O
||
CH3CCH3
强烈刺激性气 有刺激性气 杏仁气味的液
状态 味的无色气体, 味的无色液 体,又称苦杏
又叫蚁醛
体
仁油
溶解 易溶于水 性
遇水、乙 醇等互溶
微溶于水,可 混溶于乙醇、 乙醚
特殊气味的 无色液体
与水任意比互 溶,还能溶解 多种有机化合 物
制造脲醛树
应用 脂、酚醛树
O
||
③ CH3–CH2–CH–C–H
④
CH3
O
||
CH3–CH–C–H
CH3
O CH3
CH3
O
||
||
⑤ CH3–C–CH2–CH2–CH3
⑥ CH3–CH2–C–CH2–CH3
O
||
CH3
⑦ CH3–C–CH–CH 3
4. 常见简单醛、酮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填写下表
结构
甲醛
O
||
HCH
乙醛
O
||
饱和一元饱和酮通式为CnH2nO(n=3、4、5…)。 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注意: ①醛基要写成-CHO,而不能写成-COH。 ② 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物质未必就是
醛。但它们都具备醛基的化学性质。举例:我们前 面学习的葡萄糖。
练习1
以下属于醛的有 B C ;属于酮的有 A
O
||
A.CH3CCH3
脂等
重要的有机 制造染料、香 有机溶剂和有
化工原料
料的中间体 机合成原料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交流·研讨
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相比,醛、酮的化学性 质较活泼,这与它们官能团的结构密切相关。 请根据醛、酮的结构特点,利用你所掌握的有 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间关系的知识推测它们可 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官能团:
由于加成产物的分子中既有羟基又有醛基,故 这一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反应主要 用于制备α,β-不饱和醛、酮;另外,由于它是增 长碳链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也有着重要用途。
醛、酮还能与氨及氨的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
一、常见的醛、酮
O
甲 醛 H CH
丙
H HO
醛 HC C C H
HH
HO
乙 醛H C C H
H
丙
H OH
酮H C C C H
H
H
1. 醛和酮的结构
(1)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氢原子和烃基 (或氢原子)相连,通式为
O || (H)R— C —H
官能团是醛羰基,也称醛基,
O
结构式:—C||—H
结构简式 : —CHO
1、羰基的加成反应 羰基含不饱和碳原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能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气、氢 氰酸、氨及氨的衍生物、醇等。
碳氧双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双键上的不饱 和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发生加成反应时, 碳原子与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结合:
(R, )Hd+ d - d+ d C O+A B
R
(R , )H R C OA
H-OCH3
CH3
H-C-OCH3 OH乙醛半缩甲醇
请写出乙醛分别与氢 氰酸、氨气、甲醇的反应 方程式。
乙醛与几种试剂的加成反应过程
增长了 一个碳 原子
O
H
CH3C H + CN
一定条件
OH CH3CH CN
α-羟基丙腈
O CH3C H
H
一定条件
+ NH2
OH
CH3CH NH2
α-羟基乙胺
O CH3C H
C=O
(H)
官能团中的碳原 子是否饱和:
不饱和
官能团对a-H的影 响
羰基有推电子作 用,使其更活泼
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结构←→性质
d+d-
C=O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Fra bibliotek氧化数 ——
取代反应
试剂 HCN
O2 H2 Cl2
反应产物
分子中含有
的结构 –C–OH
的物质
CN
CO2 –COOH
–C–OH H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C.
CHO
B.CH2=CH–CHO
O ||
D.CH3–O–C–H
2. 醛、酮的命名
选主链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的碳链为 主链,并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个数,确定 为某醛或某酮。
编号码 从靠近羰基一端开始编号。 写名称 与烷烃类似,不同的是要用阿
拉伯数字表明酮羰基的位置。
请给下列物质命名
6
54
32 1
CH3CH2CH2CHCH2CHO
× —COH
饱和一元醛通式为 CnH2nO (n=1,2,3··)
(2)在酮分子中,与羰基 碳原子相连的两个基团 均为烃基且二者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官能团 是酮羰基,也称为酮基
O || R— C —R’
?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一定是醛吗?
(1).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的通式
饱和一元醛通式为CnH2nO(n=1、2…), 最简单的醛是甲醛HCHO。
醛和酮糖类 (2)优秀课件
复习引入
乙醇在加热和Cu或Ag做催化剂的条件下, 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了什么物质?
Cu/Ag
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古时候,还没有玻璃镜子的时候,人们用的镜子是用银 或者铜锡合金制成的,可是金属的镜子在空气里很快就会变 暗。后来有人想到,在一块玻璃上放一张锡箔,上面浇上水 银。水银能溶解锡,这样制成的液体会牢固地粘附在玻璃上 而制得了玻璃镜。但是,把整块玻璃都涂上均匀的一层金属, 要花整整一个月时间。科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另外一种更好的 方法,在玻璃上浇上一种特殊的溶液,这种溶液里会有银沉 淀出来,银慢慢沉淀在玻璃上,半个小时光景,玻璃上就涂 上了一层发亮的薄膜。同学们,你知道这种特殊溶液的成分 吗?保温瓶的瓶胆和普通镜子的镜面上都有一层银,你知道 是怎样镀上去的吗?
几种与醛、酮反应的试剂及加成产物
试剂名称 化学式
氢氰酸 H-CN
氨及氨的衍 NH3
生物(以氨 为例)
醇类(以甲 CH3-OH
醇为例)
电荷分布 与乙醛加成的
δA-+ δB δH-+ δCN-
δ+ δ-
H-NH2
产物
CH3 H-C-CN
OH α-羟基丙腈 CH3 H-C-NH2 OH α-羟基乙胺
δ+ δ-
H
一定条件
+ OCH3
OH
CH3CH OCH3
乙醛半缩甲醇
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醛、酮分子中的α-
H活泼性增强。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中有α-H的醛
或酮会发生自身加成反应。
OH
CH3CH=O+H-CH2CHO OH- CH3CH-CH2CHO
OH CH3CH-CH2CHO △ CH3CH=CHCHO+H2O
CH3
3–甲基己醛
O
4
3 2|| 1
CH3 CH CH2 C CH3
5 6
C2H5
4–甲基–2 –己酮
3. 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与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写出C5H10O 的醛同分异构体
O
||
① CH3–CH2–CH2–CH2 –C–H
O
||
② CH3–CH–CH2–C–H
CH3CH
苯甲醛
O
||
C6H5CH
丙酮
O
||
CH3CCH3
强烈刺激性气 有刺激性气 杏仁气味的液
状态 味的无色气体, 味的无色液 体,又称苦杏
又叫蚁醛
体
仁油
溶解 易溶于水 性
遇水、乙 醇等互溶
微溶于水,可 混溶于乙醇、 乙醚
特殊气味的 无色液体
与水任意比互 溶,还能溶解 多种有机化合 物
制造脲醛树
应用 脂、酚醛树
O
||
③ CH3–CH2–CH–C–H
④
CH3
O
||
CH3–CH–C–H
CH3
O CH3
CH3
O
||
||
⑤ CH3–C–CH2–CH2–CH3
⑥ CH3–CH2–C–CH2–CH3
O
||
CH3
⑦ CH3–C–CH–CH 3
4. 常见简单醛、酮的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填写下表
结构
甲醛
O
||
HCH
乙醛
O
||
饱和一元饱和酮通式为CnH2nO(n=3、4、5…)。 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注意: ①醛基要写成-CHO,而不能写成-COH。 ② 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物质未必就是
醛。但它们都具备醛基的化学性质。举例:我们前 面学习的葡萄糖。
练习1
以下属于醛的有 B C ;属于酮的有 A
O
||
A.CH3CCH3
脂等
重要的有机 制造染料、香 有机溶剂和有
化工原料
料的中间体 机合成原料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交流·研讨
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相比,醛、酮的化学性 质较活泼,这与它们官能团的结构密切相关。 请根据醛、酮的结构特点,利用你所掌握的有 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间关系的知识推测它们可 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官能团:
由于加成产物的分子中既有羟基又有醛基,故 这一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反应主要 用于制备α,β-不饱和醛、酮;另外,由于它是增 长碳链的反应,在有机合成中也有着重要用途。
醛、酮还能与氨及氨的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
一、常见的醛、酮
O
甲 醛 H CH
丙
H HO
醛 HC C C H
HH
HO
乙 醛H C C H
H
丙
H OH
酮H C C C H
H
H
1. 醛和酮的结构
(1)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氢原子和烃基 (或氢原子)相连,通式为
O || (H)R— C —H
官能团是醛羰基,也称醛基,
O
结构式:—C||—H
结构简式 : —CHO
1、羰基的加成反应 羰基含不饱和碳原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能与醛、酮发生加成反应的试剂有氢气、氢 氰酸、氨及氨的衍生物、醇等。
碳氧双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双键上的不饱 和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发生加成反应时, 碳原子与试剂中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结合:
(R, )Hd+ d - d+ d C O+A B
R
(R , )H R C OA
H-OCH3
CH3
H-C-OCH3 OH乙醛半缩甲醇
请写出乙醛分别与氢 氰酸、氨气、甲醇的反应 方程式。
乙醛与几种试剂的加成反应过程
增长了 一个碳 原子
O
H
CH3C H + CN
一定条件
OH CH3CH CN
α-羟基丙腈
O CH3C H
H
一定条件
+ NH2
OH
CH3CH NH2
α-羟基乙胺
O CH3C H
C=O
(H)
官能团中的碳原 子是否饱和:
不饱和
官能团对a-H的影 响
羰基有推电子作 用,使其更活泼
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结构←→性质
d+d-
C=O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Fra bibliotek氧化数 ——
取代反应
试剂 HCN
O2 H2 Cl2
反应产物
分子中含有
的结构 –C–OH
的物质
CN
CO2 –COOH
–C–OH H
二、醛、酮的化学性质
C.
CHO
B.CH2=CH–CHO
O ||
D.CH3–O–C–H
2. 醛、酮的命名
选主链 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的碳链为 主链,并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个数,确定 为某醛或某酮。
编号码 从靠近羰基一端开始编号。 写名称 与烷烃类似,不同的是要用阿
拉伯数字表明酮羰基的位置。
请给下列物质命名
6
54
32 1
CH3CH2CH2CHCH2CHO
× —COH
饱和一元醛通式为 CnH2nO (n=1,2,3··)
(2)在酮分子中,与羰基 碳原子相连的两个基团 均为烃基且二者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官能团 是酮羰基,也称为酮基
O || R— C —R’
?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一定是醛吗?
(1).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酮的通式
饱和一元醛通式为CnH2nO(n=1、2…), 最简单的醛是甲醛HCHO。
醛和酮糖类 (2)优秀课件
复习引入
乙醇在加热和Cu或Ag做催化剂的条件下, 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了什么物质?
Cu/Ag
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古时候,还没有玻璃镜子的时候,人们用的镜子是用银 或者铜锡合金制成的,可是金属的镜子在空气里很快就会变 暗。后来有人想到,在一块玻璃上放一张锡箔,上面浇上水 银。水银能溶解锡,这样制成的液体会牢固地粘附在玻璃上 而制得了玻璃镜。但是,把整块玻璃都涂上均匀的一层金属, 要花整整一个月时间。科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另外一种更好的 方法,在玻璃上浇上一种特殊的溶液,这种溶液里会有银沉 淀出来,银慢慢沉淀在玻璃上,半个小时光景,玻璃上就涂 上了一层发亮的薄膜。同学们,你知道这种特殊溶液的成分 吗?保温瓶的瓶胆和普通镜子的镜面上都有一层银,你知道 是怎样镀上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