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_一个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摘要:随着中国入市以及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日趋活跃。
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无疑能给我国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本文对一些学者在此问题的探讨上进行综述,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影响和应对措施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影响Abstract: Wit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the recent rapid economic grow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ctive. This behavior will giv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bring a positive role in China, but also produced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In this paper, a number of scholars on this issue were reviewed, on the status of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businesses, and impacts of response measures to do simple analysis. Keyword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fluence一.引言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 依照东道国法律取得东道国某些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1]。
外资并购分为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将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为一家现有的企业;而后者是指外国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当地企业的股票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而当地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2]。
9-08 外商直接投资_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溢出效应
摘要:利用中国制造业12180家企业1998~2001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在估计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不同行业和地区间工资差距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劳动力市场角度,考察了FD I 通过影响劳动力供求以及由支付高工资所导致的工资溢出效应两种途径对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
从总体上看,外资企业自身的较高技术水平、资本密集度等企业特征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内、外资企业间的工资差距,但在控制了上述企业特征因素的影响后,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仍不同程度的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求对内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资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这一行为,对内资企业存在明显的负向工资溢出效应,特别是对于细分行业而言;而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内资企业的工资溢出影响以及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人均资本投入的提高。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工资溢出工资差距系统广义矩估计一、引言由于外商直接投资(FDI )集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技能于一体,被认为是直接资本输入和间接知识溢出的重要源泉(Balasubramanyam et al.,1996),因此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于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把引进外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引资规模大幅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5万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700亿美元,已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产生着深层次的影响。
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流入,我国内资企业中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以及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工资出现了显著地提高①。
在1992年,上述3类企业的平均工资分别为2731元、2000元、3763元,到2006年达到13021元、7663元和12221元,分别增长了约376.8%、283.2%和224.8%。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跨国直接投资是⼀把双刃剑,⼀⽅⾯可以⼤幅度弥补国内资⾦的不⾜,另⼀⽅⾯却使国内经济环境受到重⼤挑战。
(⼀)国际收⽀效应由于外国直接投资⼤量的持续流⼊,外资企业交易对国际收⽀的直接效应是正的,但是,净贸易效益是负的。
我们对外资企业交易区分为加⼯和⾮加⼯贸易,根据年外资企业交易统计(1994——1997),我们可以看出:⾮加⼯贸易显⽰出巨⼤的逆差,⽽加⼯贸易为顺差。
约三分之⼆的中国出⼝产品加⼯附加值为25%。
受贸易格局的限制,进⼝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部分来⾃亚洲地区,⽣产成品出⼝⾄美国,略⼩部分出⼝⾄欧洲。
当然不管是否外资企业在起作⽤,中国产品出⼝的附加值在上升。
产品出⼝附加值的上升意味着现代⽣产和加⼯技术的运⽤和发展。
可以预料,跨国公司先进的⽣产技术会使中国产品的出⼝竞争⼒得到很⼤提⾼。
但欧美跨国公司进⼊中国的⽬的很⼤程度上是定位于中国的市民,因此对产品出⼝影响有限。
因此跨国公司购并式直接投资对国际收⽀的直接影响虽然是正的,但由于需要进⼝⼤量资本品以及原材料,再加上利润汇回,对于经常项⽬的影响仍然是负的。
(⼆)市场结构效应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市场是建⽴在市场不完全基础上的竞争性市场。
尽管我国同样存在市场的较⾼集中度,特别是在那些规模经济效益⽐较显著的⾏业,但它与开放经济成熟的的资产结构格局并不相同。
在直接投资进⼊之前,发展中国家的较⾼市场集中度是建⽴在政府政策⾏为基础之上的,开放门户后,直接投资会对市场结构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会导致我国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规模经济效应越显著,集中效应越明显;产业的国际化程度越⾼,跨国直接投资的规模越⼤,市场的集中度也就越⾼。
外国公司对我国交叉渗透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市场竞争,但这种竞争是动态的过渡过程,也是⼀种建⽴在⾼度市场集中基础上的寡头竞争。
拥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跨越歧视性市场壁垒,保持稳定的加⼯市场集中度和寡头竞争稳定性,排斥中⼩规模⼚商。
关于出口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
二 ,出 口贸易影响对外投资的理论研究
R f i ( 9 4 曾在 其 对 国 际 贸 易 与 国 际 投 资 的 研 究 中 发 u fn 18 ) 现 ,基 于 经 过 修 正 的 H O S 易 模 型 , 当放 松 要 素 不 能 流 动 的 —-贸 假 定 时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可 能 和 出 口贸 易 有 负相 关 关 系 。B c l y uke
出 E贸 易 与 … 国对 外 直 接 投 资之 前 有 密 切 的联 系 , 一 般 来 而 S l a e e(0 2 认 为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与 资本 和 管 理 相 关 ,其 l a vt r 20 ) 说 , 山 1贸 易 的 发 展 会 促 进 该 国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进 行 ,但 也 有 实 质 是投 资 丁东 道 国 的 资本 、 工 地 、 房 等 生 产 要 素 , 同 时 投 7 1 学 者 对 此 持 相 反 的 观 点 。本 文 将 从 理 论 和 实 证 两个 方 面 对 出 口 影 响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理论 进 行 梳 理 。 资者 保 留 其对 所 投 资 资 本 的控 制 权 力 。 国 内学 者 关 于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定 义 则 主 要 强 调 资本 的 流 动 以及 相 应 的控 制 权 。钟 新 昌 (0 9 提 出对 外 直 接投 资 的 核 心 是 投 资者 对 本 国 或 本 地 区 以外 20)
向不 足 通 常 意 义 上 所 说 的 包 括 技 术 、 资本 和 管 理 等 综 合 要 素 在 5C s o ( 9 1  ̄ a s n 1 8 )提 出 贸易 因素 与对 外 直 接 投 资 行 为 的潜 在 动 D 国 际 间 的 转 移 。进 入 2 世 纪 6 年 代 以 后 ,在 经 济 学 领 域 内也 逐 机 有 非 常 紧 密 的联 系 , 比如 对 东 道 国 出 口的 替 代 ,通 常 被 解 释 O 0 渐 有 学 者 开 始 了对 于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理 论 的 正 式 研 究 , H m r U 为对 外 直接 投 资 的动 机 之 一 。B c l y C s o 的 模 型 给 出 了这 y e  ̄ u k e 和 a sn V r o 的研 究 是 当 时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 , 他 们 的研 究 认 为对 外 直 样 的 理 论 ,可 以认 为 出 口贸 易 是 一 种 固 定 成 本 比较 低 ,而 运 输 enn 接 投 资 是 寡 头 垄 断企 业 的 发 展 与 行 动 扩 大 的 必 然 结 果 , 从 而 在 和 贸 易 壁 垒 等 可变 成 本 比较 高 的活 动 ,通 过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形 理 论 上为 美 国对 外 直 接 投 资提 供 了根 据 ,说 明 了它 的合 理 性 。 式 在 国外 建 立 分 公 司 , 来 为 原 来 的 出 口 市 场 提 供 销 售 产 品 的 服 H前 关 于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比 较 权 威 的定 义 主 要 来 自国 际 货 币 务 ,可 以 明显 的 降 低 可 变 成 本 ,但 这 个 过 程 可 能 比 出 口贸 易 产 荩 金 组 织 ( M ) 和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 E D 对 其 给 出 的 生 更 高 的 固 定 成 本 。只 要 国外 市 场 对 跨 国 公 司 产 品 的 需 求 模 IF OC) 定 。 IF 埘 外 直 接投 资 定 义 为 某种 国 际投 资 ,该 投 资 反 映 了 M把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 从 出 口 贸易 到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的 转 换 将 是 一 个 很 某 绎 济 体 直 接 投 资 者 获 得 其 他 经 济 体 企业 持久 权 益 的 目标 。 O C 在 IF 国 际投 资 定 义 的 基础 上 ,把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阐述 为 : ED M 对 某 自然 的 过 程 , 即 出 口与 投 资 会 表 现 出 一 种此 消彼 长 的关 系 。 但 大 部 分 的 学 者 的 研 究 还 是 支 持 出 F促 进 对 外 直接 投 资 的 1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 、传 统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理 论 ( 一) 垄断优势理论 该 理 论 由 S. Hymer( 1960) 提 出 , 经 Kindleberger、Johnson 和 Caves 等 学 者 发 展。海默认 为 , 跨 国 公 司 从 事 对 外 直 接 投 资时, 会遇到诸多障碍, 因此必须拥有某 种垄断优势 才 能 海 外 投 资 。后 来 , 一 些 西 方学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垄断优势的来 源。Johnson( 1970) 指出 跨 国 企 业 的 垄 断 优势主要来自跨国企业对知识资产的占 有 和 使 用 。Caves( 1971, 1982) 提 出 垄 断 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异质化的能力 和核心资产上。Dunning 和 Penrose 指 出 , 规模经济是形成垄断优势的重要原因。 Hirsch (1976) 的 占 有 能 力 论 、Magree (1977) 的 信 息 占 有 论 、Knickerbocker (1973)和 Graham (1975, 1978)的寡 占 反 应
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JH ’ D nnig u n
.
主
要 观
点
不
足 之
处
拥有 比较优势 的企业一样可以进行对外直接 投资 ;对外直接 解释发展 中国家向发达 国家 直接投资 的问 投资与出 口贸易是可以相互补充 促进、共 同发展的。 题上不够全面 。
、
是 国际生产折衷论在发展 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
。
垄断优势 理论
微 市场 内部
B al uk y a
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更重要 的是 表现在中间产品方 面,通 过 过分强调市场 内部需要具备前 提条件 ;缺 乏从 国际经济环境方面对跨国公 司为 什么 选择 不 同 国家 阋 进 行 内 部 交 易 阅 题 的 解释。 没能解 释清楚 发展 中 国家 的对 外 投 资现 象;较适用于初 次进行跨 国投 资,而且主 要涉及最终产 品市场的企业。
国外学者 的研究现状
( ) 理 论 研 究 一
国外 学者对 对外直 接投资理 论 的研 究可 以分 为微 观层次 和宏观层 次两个方 面 ,对 象从发达 国家逐 渐转
移 到发 展 中国家 。
表1
理论派别 比较优势 宏 理论
观 投资发展 理 阶段论 论
直 接对 外 投 资主 要理 论 及 观点
宋弘威 。王璐璐: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国经济效应的文献综述 理论派别 代表人物 主 要 观 点 不 足 之 处
小规模技 术理论
Lu . oi s Wl es l
认为同发达 国家相 比,发 展中 国家 虽不存在 绝对 竞争优 势 , 主要适用于解释后发 国家企业 在走 向 国际 但是拥有生产成本较低 的相对 比较优 势,这 是与母 国的市 场 化的初级 阶段如何适应 国际竞争 ,但对发
对外直接投资文献综述
FDI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综述1、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FDI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其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量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索洛等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又被成为索洛—斯旺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FDI是资本的一种重要来源,其会导致总的投资量上升,而总投资的增加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
而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乘数效应则提出投资的改变会使得产出的倍数发生改变,即当对一国的投资增多时,则该国产出的倍数也会相应的增加。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来自于外力的推动,反而依赖于内在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Romer,1986,1987;Lucas,1988)。
FDI能够对一国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甚至制度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该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此外,通常来说FDI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引进和使用新的生产技术,这一方式与国内投资研发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
大量的国外学者就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Lee、Rana和Iwasaki(1986)基于多个亚洲发展中国家私人投资和外国援助数据,探究了二者对该国经济的发展和储蓄的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国私人投资能够有效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而对于储蓄状况的影响相对不显著。
而Firebaugh(1992)则将国内经济与FDI对经济的影响效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资本和FDI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国内经济对增长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国外资本的影响。
Borenztein、Gregorio 和Lee(1998)则从探究缘由的角度出发,他们的研究表明FDI为东道国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提供了渠道,且与Firebaugh研究结果相悖,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FDI在东道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学者所验证,甚至有的学者将一国经济不景气乃至衰退归结于外国投资的不足。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理论的文献综述
优势主要来 自跨 国企业对 知识资产 的 占
有和使用 。 ae ( 9 1 18 ) 出垄 断 C vs 17 ,9 2 提
( I OL 理
博 弈行为 的分析得 到 了 K i ebkr nc roe 跟 k 进领先 者模 型的进一步论证和大量实际 观察的支持 。巴特利 特和高歇尔(9 7 19 , 19) 9 8提出产 品创新——接近市场・ 西 — 过竞争降低成本 的跨 国投资模式 ,进一
灵 引 起 了 内部 化 . 对外 直 接 投 资 行 为 是
泓(9 9、 19 )魏后凯 ( 0) 2 1 等通过问卷调查 0 和统计 分析 ,印证了关于区位优势的论
述。
、
传统对外直接投 资理论
( ) 一 垄断优势理论
该 理 论 由 S H m r 16 提 出 , . y e ( 9 0) 经 Kn l egrJhsn和 C vs 学 者 发 id bre、 no e o ae 等
跨 国公 司 的海外投 资行 为。 e o 将产 Vr n n
品生产划分 为导 入期 、成熟期 和标 准化 期三个 阶段 。 后来 , e o ( 7 ) 1 . 国 V r n1 9i 2 “ n 9 jk 际寡 占行为” 来解 释跨 国公司 的对外直 接投 资行为 。其中关于跨 国公司之间的
势 ”和 “ 后续 优 势 ”; i isa Br nh w研究 了 k
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得到不断的
丰富。这些理论研究度解释垄 断优 势的形
成。 ( ) 二 内部 化 理论
P tr Bu ke ee c ly 和 Mak C so r asn
跨 国公 司海外 子公 司的所有权 优势 。 区 位优 势 是 指 国外 市场 所具 备 的特 定条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也可以说是一国(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间以及不论是联合的还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
中国与日本一样,是储蓄率奇高,资本相当丰富的国家,但中国在改革开放26年当中吸收的FDI不仅相当于日本战后50年的10倍,而且还在年度数字上超过储蓄率低得可怜的美国,这实在是一个相当让人诧异的事实。
这除了证明中国存在惊人的资本浪费之外,证明的另外一个事实是:中国节节升高的FDI是一个政治选择,是一个非理性的体制做出的非理性的经济选择(虽然它对官僚体系的利益来说是一种理性选择)。
可笑的是,这种政治选择仅仅制造出了一些可以唬人,可以炫耀的FDI数据,而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福利的净损失。
既然是体制的选择,那么,只要这个体制不变,这种竞次战略不走到不能承受的地步就很难回头。
学者在研究了一些地方政府05年的经济计划之后发现,引进外资被普遍提升到经济发展生命线的高度。
在改革时期,向中央政府争取项目、投资,一直是地方政府官员发展经济首要的议事日程,90年代中期之后,FDI为这种传统思路开辟了另外一条捷径。
如果说前一条路导致巨大的投资浪费的话,那么后者则是洞开了财富的输出之门。
国内吸收FDI最成功的是苏州。
进出口情况世界银行发布预测称,2009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将下降20%左右,为1300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1/10,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1/3。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提要FDI是促进经济增长诸多要素的重要获取方式;反过来,经济增长也同样刺激着FDI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彼此的增长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
关键词:FDI;经济增长;相互影响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经济增长需要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大量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获取这些要素的重要方式,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基础传统的关于FDI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是基于Chenery和Adelman提出的通过外国资本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双缺口模型。
该模型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弥补资金短缺来发展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如果东道国存在储蓄不足和外汇短缺,则FDI的流入就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FDI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在经济学界虽然有多种思考方法,但归结起来无非沿袭两种理论:一是Solow倡导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二是Harrod、Kaldor、Thirlwall等人所代表的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完全竞争均衡条件下强调,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率来源于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
外国直接投资增加经济增长的途径只有通过外生的技术冲击。
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考察一个国家的收入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增长的经济增长问题。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指出投资的增长将导致经济的增长。
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需要投资品,这种投资品既可以出自国内又可以来自国外,其中FDI就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通过进口外国的投资品,实现经济增长,加速本国资本的形成。
Pwrris和Schmitz提出,FDI可以提高东道国出口产品的效率,带动本国出口,刺激本国进口,对国际贸易有促进作用。
一方面它作为私人投资的一部分,将推动社会总投资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虽然其与贸易有着显著的替代效应,但是它同样也具有贸易创造和市场扩张效应,影响东道国的出口绩效。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跨国企业或个人以购买股份、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在外国直接投资和经营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劳动力市场(Labor market)的工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这种提升会促使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提高工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伴随着技术溢出和技能升级,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水平,压低了工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力市场引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从而改善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程度,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外商直接投资还可能受到国家政府政策、劳动力市场制度、劳工组织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工资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普遍具有正向影响,但具体效应因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差异而有所不同。
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越发达的国家,其对工资水平的正向影响越明显。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往往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了更多高附加值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工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工资水平影响也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工资水平增长影响更为显著,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影响较大,而对国内企业的影响较小。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和调节。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劳动力市场制度和政策等都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五章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国际 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相一致
(三)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地区 结构相一致
第三节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济 效益
(四)国际直接投资引起了国际贸 易模式的转变
(五)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政 策的相互融合
第二节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 的经济效益
三、产业结构效应
1、跨国公司海外直接促进了东道国新兴工业 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2、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极大地推动了东道
国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进而有助于东道国 产业结构的调整。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 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 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转移效益 1、吸收外国投资(包括与跨国公司缔结非股
权安排协议)是东道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重 要途径。 2、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先进技术、 劳动技能、组织管理技巧等在东道国国内的扩 散。 3、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日趋分散化促 进了东道国的科研活动,进而有利于东道国形 成自己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第三节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济 效益
2、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相互影响 (一)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家对外贸
易的发展 (二)贸易的发展增强了对直接投
资的吸引力 (三)不同产业部门直接投资对国
际贸易影响不同
第三节 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济 效益
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交叉发展的 特征
3、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还有助于投资 国获取所在国的先进技术、技能、组织 与管理技巧;同时,通过利用海外研究 开发能力和技术,海外直接投资也可增 强母国的技术力量。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原因及效果综述
第一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介绍1.1相关概念对外直接投资(FDI):跨国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地区)的居民或实体(对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国外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建有长期关系,具有长期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借助一定的组织载体来进行的,这种载体就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给跨国公司下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应指这样一种企业:(1)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或领域如何;(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策略;(3)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形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它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1.2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1、绿地投资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早期跨国公司的海外拓展业务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绿地投资有两种形式:一是建立国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和国外避税地公司;二是建立国际合资企业,其形式有股权式合资企业和契约式合资企业。
2、跨国并购是指外国投资者兼并或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从而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
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
3、非股权安排非股权安排又称非股权参与式国际直接投资(non-equity participation),它是指跨国公司未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企业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
其特点是:没有货币资本注入,但有控制权,层次高,富有技术含量,有一定的条件,但风险较小。
非股权安排的内容(1)许可证合同(technical licensing)许可证合同又称特许权合同或技术授权,是指跨国公司(授权方)与东道国企业(被授权方)签订合同,允许东道国使用跨国公司独有的注册商标(trademark)、专利(patent)以及技术诀窍(know-how)等。
应用文-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外国直接投资,东道国,溢出效应自Hymer(1976)的博士学位开创了外国直接投资(FDI)研究的先河以来,在这一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应是对于溢出效应的讨论,然而这些研究得到的结论却大相径庭。
本文立足于此,力图对该领域的相关成果做一梳理。
关于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三个问题:FDI通过什么渠道产生溢出效应?这些渠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净溢出效应是正还是负?(一)外国直接投资产生溢出效应的渠道研究张建华等(2003)对溢出效应产生的渠道进行了,并将之归为四类。
一是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s)或者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s),当地企业通过观察和学习外国企业,进而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Koizumi et al.,1977;Findlay,1978;Das,1987;Kokko,1992)。
二是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s),跨国公司进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垄断,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强迫使当地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进而推动其技术效率的提升(Caves,1971;Kokko,1992)。
三是培训效应(training effects),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员工的培训会通过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Fosfuri et al.,2001)。
四是联系效应(1inkage effects),跨国公司与当地供应商有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与销售商有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
跨国公司通过设定技术标准、提供技术指导和进行研发(R&D)合作等形式,提高了上游企业的技术水平。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跨国公司进入后将使它们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中间品,为后续生产环节的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各溢出渠道之间关系研究以上四种渠道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发生作用的(Chen,1996)。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还能够对当地的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工资作为劳动者的重要收入来源,其变化对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资对于经济的影响,还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一般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从宏观层面上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整体工资水平的影响,另一个是从微观层面上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个体工资的影响。
论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就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宏观层面上,许多经济学家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
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从而间接提升了工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也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加剧,从而导致工资水平的下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也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其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状况、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性质等因素。
一般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具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与外资企业对当地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密切相关。
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通常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促使工资水平上升。
外资企业通常会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为工资上涨提供了基础。
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可能会对当地的其他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标准也可能会影响到当地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进而影响整体工资水平。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资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一些研究发现,外资企业的进入可能会对当地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技术进步:一个文献综述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技术进步:一个文献综述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FDI)在全球范围内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国际化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国家的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探讨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引进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通过购买或设立子公司、参股合资等方式,在其他国家投资兴业。
相比于跨国并购或贸易出口等方式,对外直接投资更容易引进国外的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母国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兴业,可以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等方式带动国内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除了技术引进,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
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在海外市场的投资,不仅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升级,提升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产品研发、新技术引进等活动,从而推动了国内产业技术的进步。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促进母国产业技术的提升。
企业在海外投资兴业的过程中,会培养一批本土化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回国后可以为母国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重要支持。
这些人才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工作经验,也会带回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理念,为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结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发展,也为母国产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推动技术进步的也面临着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合理规划、稳健经营,才能更好地促进母国产业的技术进步。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3400字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3400字摘要: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问题,本文深入讨论了其内在影响机制,并以1990-2008年北京市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外商直接投资是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员工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两方面对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积极影响,进而对东道国工资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工资影响机制▲▲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已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FDI的存在和发展对东道国的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期,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吸引FDI较多的地区的工资差距明显扩大,工资水平亦显著提高。
研究FDI对东道国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东道国在吸引FDI 相关政策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促进FDI对东道国的流入。
本文首先基于工资决定理论探讨FDI 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然后以1990年到2008年北京市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来实证分析此影响机制。
▲▲二、理论探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边际生产率分配论和阿弗里德·马歇尔建立的供求均衡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可知影响工资的主要因素有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供需状况等。
因而劳动生产率、劳动供需等即为研究FDI和工资的可能的纽带了。
一般来讲,外商投资企业都拥有较国内企业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即有比国内企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会直接引起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外商投资企业的创立必然会增加对国内劳动力的需求,而我国非熟练劳动力是一个近无限供给的状态,因而外商投资企业的创立只会引起国内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但熟练劳动力在国内的供给很有限,当外商投资企业创立时,必须跟国内企业进行人才的竞争。
在这种竞争中所发生的员工流动等,仍会间接地提高社会总的劳动生产率。
本文将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归结为一个,即劳动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孙少勤邱斌潘凌燕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一个文献综述[内容提要]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跨国公司母国及东道国的工资和就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各国经济学者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的工资与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提高了东道国的工资并对东道国的就业存在积极的影响;以及随着东道国工资的提高,跨国公司的投资是否会再转移到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进行综述。
[关键词]跨国公司FDI工资效应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029-06引言一国对外直接投资(FD I)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跨国公司母国的国民收入和社会福利。
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推动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W TO的成立,投资便利化和各国贸易壁垒不断降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生产非一体化活动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也随之发生,那收稿日期:2008110120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全球生产网络、技术溢出效应与中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研究6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6JA790019。
本文同时也受到2007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07SJ B790019)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为Y656)的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孙少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10044;邱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潘凌燕,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硕士研究生,210096。
就是美国似乎把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也转移到了国外。
以美国经济学家为首的各国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热议FDI的工资效应问题。
特别是Brainard和Riker的/美国的跨国公司是否同时在出口美国的工作机会?0一文,更是将跨国公司的工资效应问题推向讨论的高潮。
[1]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作为所谓/世界工厂0(w orld w orkshop)的中国的投资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顺差连年加大的情况下,上述讨论重新成为热点。
工资效应(wage ef fect)并无确切定义,而且该效应和就业紧密联系,广义的工资效应应该表述为/工资与就业效应0才更为确切。
经文献检索发现,主流经济学刊物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对工资效应的讨论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以丧失一部分本国工作机会为代价?特别是,是否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丧失了一部分低端工作机会?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话,这部分丧失的工作机会是否会被产业高度化所带来的高端工作机会所弥补?(2)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无在东道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29)会?东道国的工资效应表现为什么样的人群的工资收入得以提高?在东道国,是否仅仅是外资企业员工的收入得以提高?假如答案是否定的,或者换言之,如果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又产生工资的溢出效应的话,那么溢出的机制何在?(3)在东道国工资收入提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进一步投资的热情是否会因为成本的攀升而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投资是否会转向工资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反过来说,较低的工资成本是否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首要因素?对上述问题的探询和解答成为本综述的一个内在研究驱动。
本文也将沿着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的路径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工资效应进行综述。
FDI对跨国公司母国的工资效应正如上述论文/美国的跨国公司是否同时在出口美国的工作机会?0所描述的那样,该论文作者Brainard和Riker(1997a)在工资效应领域所做的开创性研究认为,美国跨国公司所主导的海外生产活动的确/出口0了或者说流失了一部分美国的工作机会到发展中国家去。
Brainard和Riker通过1983年至1992年美国跨国公司的雇用数据,实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就业对美国国内就业的替代性及替代的程度。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工资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雇用会降低母国的雇用,但是这种降低的程度是较轻的,但是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之间的雇用替代较为明显,而且在工资水平不同的国家的雇用活动对母国工人工资降低的作用程度不同。
比如,每当在墨西哥的子公司雇用劳动的工资降低10%,美国母公司会减少0117%的国内雇用,而马来西亚子公司会减少116%的雇用。
该研究结果的含义是,美国跨国公司通过FDI对外寻求价格低廉的雇用是符合美国的比较优势的,但是,在工资水平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尚需进一步筛选以实现建立在工资差异基础之上的更大的比较优势。
Brainard和Riker(1997b)在另一项相关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0分工模式其实是高度互补的,/南-北0分工模式中劳动需求的工资交叉弹性是负相关的,即并没有因发展中国家工资低廉而产生就业上的竞争关系。
相反,工资水平处于相似地位的/北-北0分工模式或者/南-南0分工模式却会通过贸易产生就业上的竞争关系,因而,美国的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并非零和博弈。
[2]结果相对接近的研究还有Slaughter (1995)的研究,该研究认为,当只考虑产业工人时,母公司和子公司就业之间的替代率是很低的,产业工人的就业情况和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工人的相对工资之间并没有系统的联系。
这说明,国外的就业和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工资差距之间的联系是很弱的,尽管其与不同的海外国家之间的工资差距有着很强的联系。
[3]如果说上述研究证明了/南-北0分工模式没有造成跨国公司母国就业过度减少的话,那么,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拉大了母国不同工资水平的差距呢?Feenstra和Hanson(1995)通过对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发现,FD I 同时推动了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熟练劳动力在跨国公司母国和东道国的定义是不同的,意指在各自不同国家相对是/熟练的0。
在此之前,Slaughter (1993)、Haltiwanger(1993)等人认为是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普及导致美国偏向雇用技术密集型的工人从而导致美国国内熟练技术工人和非熟练劳动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异扩大。
Leamer(1994)和Wood(1994)等人则认为来自低工资国家的进口竞争导致资源分配转向熟练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
Blomstrom等人(1997)发现美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投资确实替代了国内的就业,但同样在发达国家进行的投资却没有替代国内的就业,而替代效应仅限于产业工人。
FD I的就业效应随着劳动力群体的不同而不同。
这暗示了FD I 对收入的分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Lipsey (1994)对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发现,在与国内生产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国外子公司的生产使母公)30)司能够雇用更多管理型和技术型的员工。
[4]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和FDI相联系的外包生产也会对跨国公司母国的工资产生影响,尽管这种影响的效应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
例如, Feenstra和Hanson(1996)逐产业地再检验了1972)1992年期间对美国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低收入国家中间品的进口,能够解释美国制造业对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的31%~51%,而不是先前估计的15% ~33%。
值得关注的是,Feenstra和Hanson特别考虑了从独立供应商那里的采购,这样一来会直接导致对上述熟练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的估算上的差异。
[5]FDI对东道国的工资效应大多数现有论文探讨FDI对东道国的工资效应,主要基于东道国和跨国公司母国的垂直型分工来加以描述。
对于FDI对东道国的工资效应方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总结:一是FDI是否促进了东道国的就业与收入水平;二是FDI通过何种机制来促进东道国的就业与收入水平(而这又和东道国哪些人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三是存在劳动力流动时工资效应如何。
11FDI是否促进了东道国的就业与收入水平FD I通过工资溢出效应实现了东道国工资水平的提高。
所谓工资溢出效应,是指对于一个产业、一个地区或者某个地区内的产业,外资企业的进入或参与对本地企业支付的工资产生的影响。
Aitken,Harisson和Lipsey(1996)以及Feliciano 和Lipsey(1999),使用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数据,发现外资企业支付的工资比本地企业支付的工资高,这对于提升东道国的总体工资水平有潜在的影响。
Feenstra和Hanson(1997)使用墨西哥的数据发现,FDI的增加和墨西哥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之间存在正向关联。
作者将这种效应归结为外资公司在寻求在国外发展的过程中由熟练技术带来的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Lipsey 和Sioholm(2000)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印尼外资企业与本国企业工资率之间的关系,FDI提高了外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的工资率。
Yaohui Z hao(2001)对中国的情况研究后指出,在一种经济中,若劳动力市场存在制度性分割和很高的劳动力流动成本,那么外商投资者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来雇佣熟练劳动力,而雇佣非熟练劳动力却不需要这么做。
因此,即使不引进熟练技术,一国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也会上涨。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在外资公司里的收入明显少于在国内企业的收入,但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在外资公司的收入要高于在国内企业的收入。
[6]Lipsey(2002)指出,外资企业引起的工资溢出效应并不能肯定。
但是不论工资溢出到何种程度,外资企业的存在确实能提升东道国本地工资的平均水平。
这种影响可能仅仅来自于外资企业的高工资,即使它对本地企业没有任何影响,或者可能来自对本地企业的工资溢出,也可能仅仅是由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即使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工资水平没有差别。
[7]宣烨和赵曙东(2005)指出,FDI进入东道国以后,不仅能够提高FDI流入部门劳动力的工资,而且能够提高非FD I流入部门劳动力的工资。
所不同的是,FDI流入部门劳动力工资增加是由于FD I的注入使得该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劳动边际效率增加,其增长幅度取决于资本与劳动力增加比例。
而非FDI流入部门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则是因为该部门熟练劳动力数量的减少,相对更多的资本和留下的熟练劳动力和其他劳动力结合,导致劳动的密集产出的增加带来的工资的提高。
FDI的进入能够提高该地区的劳动力价格, FD I规模越大、越是集中的地区,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效应越是明显。
但是由于存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FD I的工资效应会由于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而扩散,同时也会由于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使得FD I流入地区的劳动力价格上升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