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a93538d28ea81c758f57875.png)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基
本 课 主 要 依 据 2017 版 新 课 程 标 准 以“哲学有什么用”为议题展开。
本
概
本着活动性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通
况
过学生参与分享自己找到的生活中 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感悟哲学的
基本问题。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内容提要
1 生活中的唯物主义哲理故事 2 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理故事 3 总结辩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4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哲学观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甲组成员展示生活中的唯物主义哲理故事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独立 于你界的本源是物质)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乙组成员展示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理故事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谁为第一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辩论赛
哲学的本源是什么
甲组认为是物质 乙组认为是意识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辩论赛结果
1.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总结为:甲组胜利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基
本 课 主 要 依 据 2017 版 新 课 程 标 准 以“哲学有什么用”为议题展开。
本
概
本着活动性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通
况
过学生参与分享自己找到的生活中 充满智慧的哲理故事,感悟哲学的
基本问题。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内容提要
1 生活中的唯物主义哲理故事 2 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理故事 3 总结辩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4 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哲学观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甲组成员展示生活中的唯物主义哲理故事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 观存在的,独立 于你界的本源是物质)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乙组成员展示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哲理故事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 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谁为第一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世界是依附我的意识 而存在的,只要我不 去想,它就不在
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辩论赛
哲学的本源是什么
甲组认为是物质 乙组认为是意识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辩论赛结果
1.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总结为:甲组胜利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d4d596a8956bec0875e307.png)
2.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精选ppt
5
二、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心主义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一人骑二马
精选pptຫໍສະໝຸດ 151.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 学观点
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
人限于认识 能力只能认 识“自在之 物”引起的 感觉,不能 认识“自在 之物”本身
“庄子梦蝶” 于是庄子就思 考了这样的问 题;庄子到底 是蝴蝶还是人, 梦境与现实谁 是真实的。
精选ppt
14
笛卡儿
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 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 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 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 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 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正确的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精选ppt
16
3.“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 子”,其意是指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精选ppt
5
二、唯心主义
1.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心主义
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 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一人骑二马
精选pptຫໍສະໝຸດ 151.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 学观点
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说法
人限于认识 能力只能认 识“自在之 物”引起的 感觉,不能 认识“自在 之物”本身
“庄子梦蝶” 于是庄子就思 考了这样的问 题;庄子到底 是蝴蝶还是人, 梦境与现实谁 是真实的。
精选ppt
14
笛卡儿
他认为,所有物质的东西,都 是为同一机械规律所支配的机器, 甚至人体也是如此。同时他又认为, 除了机械的世界外,还有一个精神 世界存在,这种二元论的观点后来 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
正确的是
A. 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 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 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
总结
精选ppt
16
3.“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 子”,其意是指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2b1d0e964bcf84b9d57b78.png)
哲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学
内容
基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本
问 题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原因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 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辩证唯物主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
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方寸土熄灭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的形态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 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 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2、、划唯分物唯主物义主的义基和本唯形心态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心主义二种形态比较表
基本
基本观点
形态
主观 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心灵、已知、观念等)夸大为唯一的 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 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 唯心 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天、神、鬼、宗教等)看作世界的主宰 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9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9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74bd64f7ec4afe04a1dfdd.png)
探究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即: 意 识 与 物 质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 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 要代表。 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 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 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 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
你赞同休谟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古谚语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从实际出发
符合 主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客
意识 以外的 一切事 物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等
对哲学含义的总结
1.从本义上看: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政治课件】百舸争流的思想PPT
![【政治课件】百舸争流的思想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9acf85f121dd36a32d82fd.png)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主观唯 心主义
客观唯 心主义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 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 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 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 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 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 的外化和表现。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惰性气体氦
原子~10-10m
0氡
原子核 ~10-14m 核子~10-15m 夸克~10-17m
着自身速度变化
亚夸克~10?m
而变化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
观点的优点是什么?
总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主观唯 心主义
客观唯 心主义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 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 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 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 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 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 的外化和表现。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惰性气体氦
原子~10-10m
0氡
原子核 ~10-14m 核子~10-15m 夸克~10-17m
着自身速度变化
亚夸克~10?m
而变化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
观点的优点是什么?
总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课件
![人教版百舸争流的思想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44e5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7.png)
D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易错点 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
考点突破02
哲学的基本派别
考点突破02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古代朴素
基本形态
本原
进步性
局限性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10、形而上学只能和唯心主义相结合。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在于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1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意识是本原。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
13、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14、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15、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下列观点唯心主义有区别吗1、 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休谟
康德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康德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易错点 错误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
考点突破02
哲学的基本派别
考点突破02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古代朴素
基本形态
本原
进步性
局限性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10、形而上学只能和唯心主义相结合。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在于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1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意识是本原。
9、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于客观唯心主义而言是种进步。
13、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14、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15、世界上尚有不可认识之物。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下列观点唯心主义有区别吗1、 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休谟
康德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康德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71张PPT)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共7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2c98f8ce2f0066f533224b.png)
前者是思维(意识),后者是存在(物质)。 思维与存在谁在前,谁在后?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 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 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 发展始终,决定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
4.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 , 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 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
物质的范畴:客观、存在、实际、情况、地情、 省情、 国情、变化的实际、变化的情况等。
什么是意识(思维)?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范畴:主观、思维、精神、理论、思想、 计划、方案、路线、原则、方针、政策等。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先先谁后,谁决定谁。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注 意:
存在 物质
客观性
思维 意识
主观性
“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 “意识”与“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什么是物质(存在)?
化学:指的是化合物和单质,像氯化钠、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钢、铁一类的东西。 哲学:凡是不依赖人们的感觉而存在、又能 被人们认识的东西,都是物质。
)
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 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 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 发展始终,决定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
4.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 , 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 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 )
物质的范畴:客观、存在、实际、情况、地情、 省情、 国情、变化的实际、变化的情况等。
什么是意识(思维)?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范畴:主观、思维、精神、理论、思想、 计划、方案、路线、原则、方针、政策等。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先先谁后,谁决定谁。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注 意:
存在 物质
客观性
思维 意识
主观性
“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 “意识”与“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什么是物质(存在)?
化学:指的是化合物和单质,像氯化钠、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钢、铁一类的东西。 哲学:凡是不依赖人们的感觉而存在、又能 被人们认识的东西,都是物质。
)
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教学课件9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 PPT教学课件9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af194f1711cc7931b716ea.png)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古谚语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思维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客观情况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从实际出发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符合
主
客
观
观
脱离
从情等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C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A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D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高官,为什么发表这样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赶
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
“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
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你认
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二者的关系应该
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即: 与意 存识 在与 的物 关质 系 问 题
【高中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精品课件9
![【高中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ppt精品课件9](https://img.taocdn.com/s3/m/44894d3ff12d2af90242e6ac.png)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正确答案:D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标准
对哲学含义的总结
1.从本义上看: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 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
•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 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 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 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 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 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 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 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 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主观出发
一律抓 紧抗旱!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请领导 指示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 问题。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结论二: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2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c70734a300a6c30c229fd2.png)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误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 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二是意识和 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 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 能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成功体验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
B
成功体验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有无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误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 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二是意识和 物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意识能否反映物质的问 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是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 能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成功体验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
B
成功体验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有无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9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9](https://img.taocdn.com/s3/m/c68b31aabceb19e8b8f6ba8c.png)
A
•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 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 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 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 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 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 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 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 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古谚语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思维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客观情况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从实际出发
符合 主
人们的 思想如: 理论、 计划、 思想、 观点等
客
意识 以外的 一切事 物如: 地球、 生 物、 环 境、 国 情等
对哲学含义的总结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 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你赞同休谟的观点吗?为什么?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
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
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
点属于
A.怀疑论
B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一是关于物质对 象和上帝是否存 在不可知;
• 另一个是关于经 验之间因果关系 (或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德国)康德的不可知论
• 康德一方面承认意识之 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 在的,即所谓“自在之 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 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 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 在之物 是不可认识的, 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 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 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 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重点阐释 3、哲学中的“两个对子”
1.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哲学中的这“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状态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坚持用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属于辩证法;采用孤立、静止、片面观点看问 题的,属于形而上学。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 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 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 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常见观点
心外无物
存在就是被 感知
把虚构出来的、超社会超自然的 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 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 神的外化和表现。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 局限性
辨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 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质有能动作用
正确揭示了…规律, 反映了…,反映了…,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2.唯心主义:意识是世界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 唯心 主义
客观 唯心 主义
基本观点
(1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 辨证唯物主义
误区警示
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 物主义是正 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2)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发 展了辩证法。 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不能绝对地说凡 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正确和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 唯心主义哲学,还是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都有其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 用。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理生万物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 界观?为什么?
(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 形之用”。(范缜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
(3)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有人认为: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
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的意义上使用,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 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5)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
(6)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 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辨证唯物主义
(8)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 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 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 为世界是物质的
近代形而上学 把哲学物质归结为自然 唯物主义 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
(机械唯物主义) 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局限性或优点
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 把哲学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 质形态(水、火、气土等)。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知识点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 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存在就是被感知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心外无物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 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 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唯物)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
康德
(18世纪英国)休谟的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 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决定着哲学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随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
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