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小成本电影逐渐受到关注。
相比大型制作的商业片,中小成本电影的制作费用相对较低,但却能够提供独特的观影体验和艺术价值。
然而,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上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寻找适合的市场出路成为了摆在制片人和导演面前的难题。
首先,中小成本电影需要挖掘新的电影叙事风格和题材。
大型商业片往往追求效果和票房,内容往往呈现出套路化和重复性的现象。
相比之下,中小成本电影具有更大的创新性和独立性。
制片人和导演可以尝试新的叙事手法,挑战观众的思维方式,给观众提供新鲜感和思考的空间。
此外,中小成本电影还可以选择更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题材,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思考,激发观众的共鸣。
在市场上,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和题材可以为中小成本电影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其次,中小成本电影需要寻找更多的宣传与推广渠道。
由于资金有限,中小成本电影在宣传与推广方面常常力有不逮。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中小成本电影有了更多的宣传与推广的机会。
制片人和导演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分享电影的创作过程和思考,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同时,他们还可以选择参加电影节和展映会等活动,与业内人士和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宣传与推广方面,制片人和导演需要将创意表达转变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通过新颖而独特的方式吸引观众的兴趣。
此外,中小成本电影还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制作来降低成本并扩大宣传影响力。
合作伙伴可以包括投资方、电视台、网络平台等。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小成本电影可以共同分担制作费用,并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
同时,制片人和导演还可以选择与其他领域的创作者进行合作,将不同领域的创意和思维碰撞在一起,创作出更具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作品。
通过联合制作和跨领域合作,中小成本电影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扩大影响力,并在市场上获得更多机会和认可。
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及生存出路
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经信局关于《韶关市代表团参加第六次“山洽会”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29•【字号】韶府办[2010]221号•【施行日期】2010.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经信局关于《韶关市代表团参加第六次“山洽会”工作方案》的通知(韶府办〔2010〕22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市经信局关于《韶关市代表团参加第六次“山洽会”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韶关市代表团参加第六届“山洽会”工作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政府决定组团参加省政府于今年11月上旬在汕头市举行的第六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山洽会”)。
现根据省经信委有关通知要求,制订我市组团参展参会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题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入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双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二、合作内容根据省委、市政府实施“双转移”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山洽会推动与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以“市场导向、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为原则,突出抓好生产、资源、流通、科技、资本、人才劳务这六个领域的合作。
三、组织机构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参展参会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韶关市参加第六届“山洽会”经贸代表团。
其组成人员如下:团长:(待定)副团长:陈向新(常务副市长)陈秋彦(副市长、莞韶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秘书长:吴振华(市政府副秘书长)筹委会主任:刘德泉(市经信局局长)筹委会副主任:张世揆(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敦华(莞韶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成员单位:市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市外经贸局、旅游局、金融局、莞韶产业园管委会。
浅谈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胡昺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5期摘要:近年来,小成本电影悄然兴起,逐渐在中国电影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小成本电影在选材时往往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拍摄过程中并不会添加过多的炫目特技,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影片内容娓娓道来。
本文简要分析了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生存现状;发展趋势;电影产业前言:大成本与小成本电影通常根据电影的投资金额、影片类型和演员阵容来划分,就我国当前的电影市场情况来看,投资金额在 1000万元以下的影片都可以被归为小成本电影。
当前,国内的许多小成本电影与观众的审美趣味契合度更高,在众多大成本制作的夹击下仍然创造了以小博大的票房奇迹。
一、小成本电影的特点小成本电影在制作团队和影片风格方面都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在制作团队方面,小成本电影的导演一般都是以第六代为主的新生代青年导演,演员阵容也多启用新人演员,鲜有大牌明星加盟,制作团队更加关注影片的叙事能力而非视觉效果。
在影片风格方面,小成本电影多数以喜剧、惊悚和爱情为主,几乎不会出现武打、战争、玄幻等需要宏大视觉效果的题材。
小成本电影故事内容大多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影片中有许多的细节都能够在普通人的生活当中有所体现,在观影时能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影片的叙事风格也更加的具有个性化和现实主义风格,通俗化的表达方法搭配喜剧元素,更能让观众接受和喜爱。
以《失恋 33天》举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设定是婚庆公司员工,无论是主角的背景经理或职业交际都在生活当中有迹可循,影片讲述的也是都市当中“普通人”的情感纠葛,在叙事时并没有过于夸大情感的交集和转变,反而以流畅的情感表达和偶尔直击人心的台词完成了影片内涵的升华。
观众在观影时能够充分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并带入自身实际,与影片中的人物达到情感共鸣,对影片的喜爱和好评也会增加,票房成绩自然傲人。
二、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现状(一)内容题材同质化近年来,《疯狂的石头》、《十全九美》、《失恋 33天》等等小成本电影创造的票房奇迹,让电影投资人提高了对小成本电影的重视,在电影市场当中占有的份额也越来越大。
谈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出路-以马俪文电影为例
谈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出路-以马俪文电影为例中国小成本电影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多重困境。
首先,小成本电影的预算相对较低,不足以进行大规模宣传和广告营销,难以吸引观众和获得好口碑。
其次,小成本电影的制片人和导演大多没有过多的经验和资源,难以培养出能够胜任制作高质量电影的人才。
此外,小成本电影存在很多制片环节不够完整的问题,如剧本编写、演员选择、场景搭建等。
最后,小成本电影的票房回报率很低,难以吸引投资方的资金和支持,特别是海外市场的拓展、国内市场的积累、虚拟资源的整合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困难。
对于中国小成本电影来讲,需要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从现有的案例来看,需要以下几点:一、寻找独特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需要有独特、深刻、感人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能够打动观众,引发共鸣,提高电影的口碑和知名度。
二、注重经验的积累和人才的培养。
既要注重人才培养,培养更多有才华、有经验的电影制作人,又要注重经验积累,逐步攀升制作规格,逐步提高电影质量。
三、改善融资环境。
需要政府和社会双方的支持,建立起电影融资体系,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本支持。
四、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机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电影的品牌和知名度。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出路,但事实上任何一项策略的执行都需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市场和观众需求,同时注重创新和实践。
以马俪文电影为例,其关注的是中国医疗保险机制的问题,通过给观众带来启示与思考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也提高了电影的知名度。
这是一种转变思维方式的方法,让小成本电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2024年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范文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篇一一、引言随着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制作、高成本的大片往往能吸引更多关注和票房。
然而,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它们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本文将探讨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其未来的出路。
二、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现状当前,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尤其在特定观众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口碑和影响力。
这些电影往往以独特的故事情节、精良的制作和出色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喜爱。
然而,由于资金、宣传等方面的限制,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诸多挑战。
三、中小成本电影面临的挑战1. 资金问题:中小成本电影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制作过程中难以实现预期的拍摄效果和宣传推广。
2. 宣传问题:由于资金有限,中小成本电影在宣传方面往往难以与大制作影片抗衡,导致观众关注度较低。
3. 市场定位问题:部分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定位上不够明确,难以吸引目标观众群体。
四、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1. 精准定位市场:中小成本电影应明确市场定位,针对特定观众群体进行宣传和推广。
例如,可以针对年轻人群、文艺爱好者等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2. 创新故事情节:中小成本电影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创新,避免与大制作影片在题材上的直接竞争。
通过独特的情节和视角吸引观众,形成自己的特色。
3. 提高制作质量:虽然资金有限,但中小成本电影应尽量提高制作质量,包括画面、音效、剪辑等方面。
精良的制作能够提升电影的观感和口碑,吸引更多观众。
4. 合作与共享:中小成本电影可以寻求与其他产业或平台的合作,如与网络平台、电视台等合作推广。
此外,还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联合制作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5. 拓展国际市场:中小成本电影可以尝试拓展国际市场,将优秀的作品推向海外市场。
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与其他国家合作等方式,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 强化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网络营销,提高电影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近年来,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迅猛,大片层出不穷,总票房不断攀升。
然而,与大片相比,中小成本电影却一直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
中小成本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风格独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草根文化的表达方式。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和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成本电影往往难以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
因此,探索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在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针对中小成本电影,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财政补贴、设立基金支持项目、减免税收等。
这些政策旨在解决中小成本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资金压力问题,促进优质中小成本电影的制作和推广。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中小成本电影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观众认可度,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较为稳定的观众基础。
二、多样化的发行渠道中小成本电影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行渠道有限。
对于这类电影来说,大片占据了主流的院线资源,使中小成本电影很难在大型院线上获得放映机会。
因此,发现和拓展适合中小成本电影的发行渠道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传统的院线发行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独立影院、艺术展览等渠道来推广中小成本电影。
例如,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将电影在线上放映,为观众提供更便捷的观影方式;同时,可以与独立影院合作,在小众场所进行限量放映,吸引对独立电影有兴趣的观众。
通过多样化的发行渠道,中小成本电影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展示机会,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三、加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推动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的重要环节。
对于中小成本电影来说,宣传和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通过好的宣传策略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关注,使其产生观影的欲望。
首先,电影制片方可以通过制作精良的宣传片、海报和预告片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可以结合有特色的推广活动,如与相关文化节庆结合推出特别活动,或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合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明星加盟、电影节展映等手段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声誉。
浅析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与出路
浅析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与出路电影作为一个商业性极强的艺术品,商业与艺术的综合价值是检验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
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具有的文艺气质与美国纯粹的商业取向不同,中国导演很少有极力追逐票房而不顾电影内涵的,多数的人是在艺术性不输的同时追求商业价值,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
2005年,宁浩的一部《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极高的投入产出比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另一个出路——低成本,小制作的娱乐影片。
此后,一系列的小成本电影,如《我叫刘跃进》,《疯狂的赛车》等,2009年杨庆的《夜店》,都是以很少的制作成本(几百万,一千万左右),良好的娱乐效果,又有各自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证明了国产小成本电影完全可以在外国大片和本土大制作的夹攻下生存,而且能生存的很好。
成功的导演各有各的成功之道,但成功的影片必然有着共同的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就那上述国产小成本电影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都为现实主义的故事披上一件好看,娱乐的外衣。
《夜店》导演杨庆说:“我不想让故事的思想性太深,最后为他做了件趣味的外衣”“我的故事不会太深,但我也不会放弃思想性”《夜店》有一个最基本的主题:呼唤人性美好的一面的回归,呼唤人与人之间相互温暖,在困难面前相互帮助,呼唤最纯真的爱情。
导演在呼唤人类最根本,最美好的品质时,为影片故事披上了一件喜剧的外衣,既保存了中国电影与生俱来的思想性,不至于纯粹为了娱乐,让观众看的空乏,又深得观众喜爱,从而达到商业与艺术的双丰收。
这也是这类小成本电影成功的基本保障。
二:就影片的内容来看,这类影片都是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影片中各地方言也层出不穷,这些因素都在无形中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投入到导演营造的情境中,同时也增加了影片的喜剧感。
影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趣味横生,笑料不断,吸引得观众都很想知道主人公最后的结尾。
《2024年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范文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篇一一、引言电影市场历来是一个竞争激烈且不断变化的环境。
大投资、大制作的巨片常常受到观众追捧,而中小成本电影则在其中努力寻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为中小成本电影找到一个有效的市场出路,成为了电影产业亟需探讨的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现状,并尝试找出其发展的新出路。
二、中小成本电影市场现状1. 投资与制作成本中小成本电影相较于大投资巨片,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题材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这为更多的小型电影公司和个人电影制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机会。
2. 竞争环境尽管中小成本电影在创作上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但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大制作电影的宣传和发行资源优势明显,而中小成本电影往往在资金、资源等方面存在劣势。
3. 观众需求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虽然大制作巨片依然有广泛的观众基础,但观众对中小成本电影中的独特故事和深度内涵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1. 创新题材与内容中小成本电影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制片方应关注社会热点、人性关怀等话题,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角的作品。
同时,要重视故事的深度和内涵,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2. 提升制作质量在有限的预算下,中小成本电影应注重提升制作质量。
包括画面、音效、剪辑等方面的细节都应做到精益求精,以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3. 强化宣传与发行中小成本电影在宣传和发行方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资源。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与各大院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影片能够顺利进入院线放映。
4. 拓展海外市场中小成本电影在本土市场面临竞争压力时,可以尝试拓展海外市场。
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与其他国家的电影机构合作等方式,将影片推向国际市场,拓宽收入来源。
5. 培养观众群体中小成本电影应注重培养观众群体,通过持续的优质作品吸引观众。
《2024年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范文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篇一一、引言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小成本电影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电影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在巨片林立的竞争环境中,如何让中小成本电影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出路,是电影制作方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小成本电影的现状与市场发展,探讨其市场出路。
二、中小成本电影的现状1. 资金与制作规模中小成本电影相较于大制作影片,资金规模较小,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这导致其在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
然而,正是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中小成本电影更注重故事性、情感表达等方面,往往能以小见大,引发观众共鸣。
2. 市场竞争与观众需求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类题材、类型的电影层出不穷。
大制作影片凭借其强大的明星阵容、特效场面等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然而,观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中小成本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度内涵等,也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1. 精准定位与差异化竞争中小成本电影在资金、制作等方面无法与大制作影片抗衡,但可以通过精准定位与差异化竞争来突围。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观众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
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度内涵等,以差异化的方式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此外,中小成本电影还可以尝试与其他行业合作,如与网络平台、电视台等合作推广,扩大影响力。
2. 创新内容与叙事方式在内容上,中小成本电影应注重原创性、故事性、情感表达等方面,避免过度模仿或抄袭大制作影片。
同时,要关注社会热点、人性探讨等具有深度内涵的主题,以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叙事方式上,可以尝试多线索、非线性等创新手法,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3. 拓展发行渠道与营销策略中小成本电影在发行渠道上应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院线发行外,还可以尝试网络平台、电视台等渠道。
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兴平台进行营销推广,扩大影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平民时代的精神按摩——大片时代下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平民化策略
平民时代的精神按摩——大片时代下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平民
化策略
凌燕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8(000)018
【摘要】近年来,在国产巨资大片的"笼罩"下,小成本影片在国产影片的生产中始终保持了很的以小博大的合法性.小成本电影所采取的平民化策略,则是其被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总页数】2页(P2-3)
【作者】凌燕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华语大片”时代下中国小成本电影生机初探——以刘杰导演为例 [J], 傅居正
2.后大片时代下华语中小成本电影的崛起 [J], 高旭
3.新媒体时代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 [J], 王孟南;张彦;
4.江苏卫视引领“电视平民化时代”——“幸福中国”定位下的平民视角 [J], 雪漫江;
5.商业大片时代问路国产中小成本电影 [J], 陈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范文
《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篇一一、引言电影市场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其中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这类电影往往在资金、资源等方面与大制作电影存在较大差距,但它们在文化传承、艺术表达、社会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中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行的出路。
二、中小成本电影市场现状目前,中小成本电影在市场中所占比例较高,但由于宣传、发行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和票房。
此外,大制作、大投资的大片往往占据市场主流,使得中小成本电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中小成本电影面临的挑战1. 资金不足:中小成本电影在资金筹措方面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这使得它们在制作、宣传等方面受到限制。
2. 竞争激烈:市场上的大制作大片与中小成本电影竞争激烈,导致后者难以脱颖而出。
3. 缺乏优秀剧本:缺乏优质的剧本是制约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的又一因素。
4. 宣传力度不够:中小成本电影在宣传、推广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观众对影片的认知度不高。
四、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1. 精耕细作,注重剧本与内容质量优质的内容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中小成本电影应注重剧本的选择和打磨,通过精彩的剧情和深刻的社会议题吸引观众。
同时,也要关注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制定出多元化的内容策略。
2. 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资金来源中小成本电影应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政府扶持资金、众筹、网络平台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衍生品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3. 强化宣传与推广宣传与推广是提高影片知名度和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中小成本电影应加大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的宣传力度,积极与观众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同时,可以利用口碑营销、短视频等新型宣传方式,扩大影片的影响力。
4. 与网络平台合作,拓宽发行渠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了电影发行的重要渠道。
中小成本电影可以与各大视频平台合作,将影片放在平台上进行播出,以拓宽发行渠道。
“四两拨千斤”:低成本电影的突围策略)
“四两拨千斤”:低成本电影的突围策略长期以来,中国的电影市场被进口和国产“大片”所圈围,生存于二者夹缝中的低成本电影可谓是举步维艰,票房上遭遇“滑铁卢”的低成本电影在国内和国际电影界中的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如今就在这样一个国外大片纷纷涌入、国内大片风生水起的时代,低成本电影却显示出惊人的勃发力,不仅成功突围商业大片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甚至还在国际电影节中“大放异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低成本电影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基于对成功突围大片围困的低成本电影的本体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制胜之道,以期为低成本电影打破大片“独占鳌头”局面,赢得良性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一、低成本电影简概探索低成本电影成功的策略、为低成本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考,首先必须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什么是低成本电影?低成本电影在目前的电影市场中呈现出的发展势态是怎样的?只有首先对低成本电影的概念和范围有一个界定才能够明确研究的对象和方向;也只有了解低成本电影的在市场中发展概况,才能清晰研究的目的,并且更具市场情况,探究出制胜策略。
(一)、低成本电影的界域《电影艺术词典》中将低成本电影界定为“较大幅度低于主流商业电影的平均制作成本而完成的影片。
”①是与主流商业电影制作成本相对而言存在一定差幅的电影,但是到底成本为多少才能被归入低成本电影的范畴之中,理论界尚没有形成统一而精确的规定。
总体来说主要从三个标准上来对低成本电影进行大致归分的。
第一个标准是从经济学意义上区分的:投资额在7000万人民币以上的,被归为大片;介乎于1000万到7000万人民币的电影被称为是中低成本的电影;1000万人民币一下的被归为低(小)成本电影。
此种分类方法虽比较明确,但是随着货币价值的变化,各类电影的投资额度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这种分类方式存在固有的缺陷。
第二种标准是从题材内容上进行区分的:由于资金额度的差异,低成本电影和商业大片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显露出标识性的区别。
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
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作者:方畅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国产小成本电影作为中国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因为它自身有很多限制,与大片相抗衡的路上有很多困难。
本文旨在研究国产小成本电影在现阶段的困境以及该如何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小成本电影;播映渠道;市场出路;电影融资一、国产小成本电影的生存困境(一)国产小成本电影融资困境资金短缺是所有中国电影产业制作中的大问题,愿意投资给新晋导演拍摄处女作的很少,新晋导演能成功拍摄出自己第一部电影的大都是得到国家资助或是政策扶持,但是国家拨给的资金更多偏向于少儿、农村、少数民族等题材影片,而对于小制作的商业片、艺术片投资就更少。
所以年轻导演很少会受到投资者关注,像宁浩这样优秀的导演,也是因为刘德华资助处女作,才大获成功。
(二)国产小成本电影制作困境1.质量粗糙小成本电影是中国电影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小成本电影面临着与商业大片共同竞争的压力。
小成本电影请不起知名演员,买不起高端设备,更制作不出华丽场景,小成本电影在制作中就会遇到重重困难。
也正是由于小成本电影在制作环节面临的困境,使电影在制作上容易粗制滥造,形成低质量电影。
2.同质化严重国产小成本电影同质化问题很严重。
就比如喜剧式小成本电影,大部分都以粗俗的网络用语、恶搞当前社会现象、模仿经典桥段等为特点。
这类电影容易被复制,制作简单低廉,一旦有一部小成本电影获得成功,就会有千千万万部小成本电影争相模仿。
就如比王岳伦导演的喜剧片《十全九美》获得低成本高票房的成功后,出现很多同类型电影,最终导致王岳伦导演的《熊猫大侠》等电影票房惨淡。
3.缺少职业编剧与同档期大片竞争就如以卵击石。
据调查,每年国产小成本故事片只有10%能进入院线。
而在中国最遗憾的一点是没有职业编剧。
在中国电影编剧确实不少,但职业编剧几乎没有。
而对于小成本电影来说,如果能在剧本上下功夫也会是好开始。
(三)国产小成本电影播映和宣发困境1.题材的限制在电影上映之前也需要审核,国内审批系统极其严格,很多在国外允许播放的内容在国内都被禁播,小成本电影大量敏感题材也会被广电总局枪毙。
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及生存出路权威
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及生存出路[摘要]近年来,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产小成本电影进一步发展的新局面,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准和独特风格的《疯狂的石头》《落叶归根》《即日起程》《天狗》《斗牛》等电影的成功激励着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创作和发展。
国产小成本电影在票房屡创佳绩的同时,其在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仍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本文在分析国产小成本电影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出路展开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国产小成本电影;发展;现状;出路一、引言近年来,小成本电影的蓬勃发展归功于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巨大成功。
由此,小成本电影成功敲开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并逐渐在上升的发展态势中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在过分追求票房和产量的同时,小成本电影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累积了一系列问题并影响或制约了小成本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处于尴尬地位的小成本电影如何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怎样面临时下的发展现状并突破发展瓶颈,获得新一轮的成长与成绩,是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二、小成本电影概念与历史背景分析电影按照其投资成本的多少一般分为大、中、小成本电影。
在中国的国情内,所谓的大片,则是投资在8000万元以上的影片,即大成本电影,而1000万元到8000万元之间的影片是中等成本电影,小成本电影的投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
[1]中国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受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国产小成本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确切地说,国产小成本电影萌发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的转型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电影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国家颁布的各项管理条例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1993年,《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使中国电影的规模增大,资金大量涌入,加速了中国电影业的高速发展,至此,中国的电影开始走向完全的市场化。
2000年后,在与大成本电影的竞争中,小成本电影以其细致的内容和本土化的方式较大成本电影的内容空洞、形式化占优势,并以许多新锐导演的处女作,迎来了国产小成本电影的繁荣时期。
谈国产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
谈国产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一、国产小成本电影的特点国产小成本电影在资金、演员、宣传等方面与大制作影片存在明显的差异。
首先是资金方面的限制,小成本电影往往在制作过程中面临着预算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演员阵容的选择,由于资金有限,难以请到知名演员,导致演员资源匮乏。
再者是宣传方面的困难,少有影视公司愿意投入巨资为小成本电影进行宣传,导致影片面临着观众较少的问题。
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预算紧张、演员资源匮乏、宣传不足等诸多问题。
1. 剧本创作:精心编写有深度的故事情节小成本电影由于资金有限,无法依靠大规模的特效和明星阵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良好的剧本成为小成本电影制作成功的关键。
编写一部有深度、有吸引力的剧本能够让观众在有限的预算下依然获得观影乐趣。
故事情节的设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明星阵容的不足,增加观众的期待和好奇心。
2. 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在创作小成本电影时,导演和制片人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地方政府的支持、相关企业的合作、社会各界的资源等,尽可能地减少制作成本。
可以适当利用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体渠道,提高影片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3. 演员选择:注重人物塑造和演员选角由于预算限制,小成本电影一般难以请到知名演员,这就更需要导演和制片人在选角上下功夫,寻找那些具有潜力和个性的演员,通过人物塑造使之成为故事情节的衬托,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令人信服的角色形象。
4. 宣传推广:新媒体宣传和口碑营销小成本电影的宣传相对于大制作影片来说,预算有限。
此时可以通过新媒体与网络平台的结合,进行巧妙的宣传推广,采取互联网广告、微信公众号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也可以借助影展等机会,通过提高作品的曝光度,扩大影片的知名度和口碑。
5. 寻找合作伙伴:寻求投资方的支持小成本电影的制作往往需要依赖于投资方的支持。
导演和制片人可以积极与各类投资机构、影视公司等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洽谈,争取更多的投资和支持。
谈国产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
谈国产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国产小成本电影指的是制作成本比较低的国内电影作品,通常采用较简单的题材和拍摄技巧,但在影片质量和艺术价值上仍有一定的创意和可塑性。
如何发掘国产小成本电影的潜力,切实提高其创作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电影行业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善用人力资源和地域优势国产小成本电影在制作中的关键是善用人力资源和地域优势。
在创作团队成员的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具有电影制作专业背景的人员,如策划、导演、编剧、制片、剪辑等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同时要注意人员素质、经验和分工合理,以确保电影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在地域优势上,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地方进行拍摄,如城市背景、民俗文化、历史人文等,把电影的故事和背景结合起来,吸引观众的关注,增加影片的认同感和口碑效应。
二、打造独特卖点和情感共鸣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创作策略中,创造独特卖点和情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有一个新颖的故事和独特卖点,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个人经历或身边的人物中汲取故事素材,以求突出亮点;同时要注重情感共鸣,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真实感人的体现,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引发共鸣,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致密度。
三、突出品质关键和文化差异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品质关键和文化差异突出是非常重要的创作策略之一。
品质关键在于制作的整个过程要注重每个环节的细节,从剧本、演员、布景、场景和配乐等多个角度争取尽善尽美,创造更高的观赏价值和感受体验;文化差异在于在电影中注重本土元素的表现,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这样的作品比较具有特色,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带来一种新鲜感和创意感。
国产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涉及多个方面,如人力资源、故事情节、执行质量、制作标准等,要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电影作品,必须注重团队管理、创造创新、不断完善和提升制作标准与技术水平、挖掘新的市场机会等,这才是国产小成本电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动力。
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
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绪论:低成本的定义如果以投资额大小来界定低成本电影,那么中国电影基本上是低成本的天下,因为高额投资的电影毕竟占整个电影产量的极少数,一年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两三部。
以2004年为例,尽管当年拍摄的影片数量达到创此前记录的244部,但周星驰的《功夫》(2030万美元票房)、张艺谋的《十面埋伏》(1850万美元票房)、冯小刚的《天下无贼》(1330万美元票房)占据了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的60%。
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影片甚至根本就没有获得商业发行的机会。
资料显示,2005年出品的260多部影片,80%以上都属于中低成本影片,其中真正大规模进入院线的影片不到四分之一。
有研究者认为,从市场角度看国产电影分为三种制作模式:一,大制作。
处在金字塔尖的每年只有3~5部的所谓“国产大片”,投资亿元以上。
如《神话》《七剑》《情癫大圣》《夜宴》均投资超过一亿,而《无极》、《满城尽待黄金甲》更是号称投资3亿以上。
这些影片在特征上与贾斯廷?怀亚特提出的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导演,大投入,大制作。
这一阵营的影片数量虽少,但国产片的票房中却可接近一半的份额。
而它们也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主力。
二,中制作。
中等制作的影片投资大约在1000万~5000万之间,每年在这个区间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三,小制作。
小制作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制作成本在1000以下,400万以上的影片,票房目标为100~1000万,数量在20部左右。
第二层次的影片制作成本则在150万~300万左右,占电影总量的85%左右。
这些影片只是小部分进入了院线放映,票房产出微薄,有的影片进入院线短暂排档完全是为了获得较高的音像版权销售价格,还有的影片则是小规模,分区域上映。
而相当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场是电视播映和音像产品。
少数获奖的艺术片通过出售海外部分地区版权,能够获得一定补偿。
其中相当部分影片则根本没有进入流通渠道。
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传播困境与突破策略
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传播困境与突破策略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传播困境与突破策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崛起和观众需求的不断扩大,国产电影产量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相对于大制作商业电影,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在传播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这些困境主要包括资源匮乏、宣传推广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受众偏好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困境,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可以通过改进宣传策略、拓宽市场渠道、加强国内外交流等方式来寻求突破。
首先,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是资源匮乏。
由于投资有限,这类电影在制作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资金、场地以及人力资源的限制。
相对于商业电影,低成本艺术电影在内容、特效、演员阵容等方面可能存在差距,这也使得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与院校、电影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共享资源,降低成本。
此外,可以探索多样化的筹资方式,如众筹、与社会企业合作等,增加资金来源,解决资金上的困扰。
其次,低成本艺术电影宣传推广不足也是制约其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部好的电影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曝光,很难吸引观众的关注。
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在宣传推广上往往缺乏足够的经费,因此,需要进行精准的宣传策略。
在宣传方面,可以结合新媒体、社交平台等互联网工具,采用影评、预告片、剧照等方式提升影片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影节、艺术展等活动,在特定的受众群体中推广电影,逐渐形成口碑效应。
再次,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在市场竞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中国电影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大片的垄断程度较高,往往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资金。
相对而言,低成本艺术电影受到的关注度较低。
因此,低成本艺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发行方式,如分级发行、区域发行等,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可以注重与商业片的区隔,不断强调自身的特色和独特之处,提高观众对艺术电影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最后,加强国内外交流是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突破困境的关键。
国际电影市场向来是商业片的天下,而国产低成本艺术电影往往在国外的传播上遭遇困境。
国产小成本电影生存策略探析
国产小成本电影生存策略探析作者:吉平高博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4期【作者简介】电影《失恋33天》海报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以《疯狂的石头》、《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影片为代表的国产小成本电影在日渐繁荣的国内影市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不断书写小成本电影的“逆袭”和一夜暴富的神话,并且被业内所持续关注。
小成本电影作为构成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自身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纵观近几年来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现状,虽不乏一些引起轰动的优秀作品问世,但仍不能使我们盲目乐观。
就中国电影市场的宏观层面而言,小成本电影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针对其出产上的绝对数量和票房收入上的相对贫乏促使我们对当下的小成本电影创作进行冷静的反思,进一步探寻和梳理小成本电影成功案例和生存策略。
一、小成本电影概述及发展简介所谓小成本电影,业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是指不需要在演员、场面、服装、效果等方面有额外支出,所需资金仅限维持正常制作、发行的电影,简言之就是投资少、成本小的电影。
(张丽、孟忻:《中国小成本电影的营销之路》,载《中国小成本电影的营销之路》2012年22期)小成本电影由于投入资金少,在电影特技以及奇观化场景的打造上与战争大片、史诗巨著、武侠大片等无法比较,摄制组也通常是由一些不太有名气的导演和演员组成。
但在影片风格上,小成本电影大多都拥有着导演鲜明的个人特色,基于本身成本低,他们不敢奢求有高票房的回报,因而在影片中许多地方都保留了导演的独特追求和思维定位。
部分小成本电影由于投资计算少、成本额度低而导致无法公映。
非同一般的传播途径,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对小成本电影影响较小,可以在尽可能多的情况下使其能体现出导演独特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就创作初衷而言,有的是为了迎合特殊小众人群的需求,有的是为了展示导演或编剧对真实世界的看法和解析,有的则是尝试摸索出一种新的电影表现手法,因此小成本电影较之“大片”更富有多样性,这也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片时代下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存之道绪论:低成本的定义如果以投资额大小来界定低成本电影,那么中国电影基本上是低成本的天下,因为高额投资的电影毕竟占整个电影产量的极少数,一年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两三部。
以2004年为例,尽管当年拍摄的影片数量达到创此前记录的244部,但周星驰的《功夫》(2030万美元票房)、张艺谋的《十面埋伏》(1850万美元票房)、冯小刚的《天下无贼》(1330万美元票房)占据了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的60%。
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影片甚至根本就没有获得商业发行的机会。
资料显示,2005年出品的260多部影片,80%以上都属于中低成本影片,其中真正大规模进入院线的影片不到四分之一。
有研究者认为,从市场角度看国产电影分为三种制作模式:一,大制作。
处在金字塔尖的每年只有3~5部的所谓“国产大片”,投资亿元以上。
如《神话》《七剑》《情癫大圣》《夜宴》均投资超过一亿,而《无极》、《满城尽待黄金甲》更是号称投资3亿以上。
这些影片在特征上与贾斯廷•怀亚特提出的好莱坞的“高概念”电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导演,大投入,大制作。
这一阵营的影片数量虽少,但国产片的票房中却可接近一半的份额。
而它们也是中国电影海外销售的主力。
二,中制作。
中等制作的影片投资大约在1000万~5000万之间,每年在这个区间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三,小制作。
小制作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制作成本在1000以下,400万以上的影片,票房目标为100~1000万,数量在20部左右。
第二层次的影片制作成本则在150万~300万左右,占电影总量的85%左右。
这些影片只是小部分进入了院线放映,票房产出微薄,有的影片进入院线短暂排档完全是为了获得较高的音像版权销售价格,还有的影片则是小规模,分区域上映。
而相当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场是电视播映和音像产品。
少数获奖的艺术片通过出售海外部分地区版权,能够获得一定补偿。
其中相当部分影片则根本没有进入流通渠道。
因此,在此种形势之下,探讨低成本电影对于了解和改善中国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占总产量比重如此之高的低成本电影,以及背后的那些创作者。
在讨论进行之前,必须首先明确低成本电影的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是低成本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投资额度小的电影。
这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大、小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电影跟国家经济息息相关,美国的低成本电影到中国事实上就成了一个高投资的电影,中国的高投资电影到了美国仅仅算得上是一个中等投资的电影。
比如耗资3点6亿人民币,号称有史以来中国电影投资最大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了美国也只能算得上一个中等投资。
于是必须确定一个讨论的标准,而本文着重要讨论的正是“影片制作成本在300万~800万左右,占电影总量的85%左右”的低成本电影。
第一章:低成本电影的创作特性与营销风格资金制约创作,这是所有创作者深有体会的一点。
没有了资金,电影就成了无米之炊。
投资的大小势必影响电影前后期的所有工作,从构思阶段的题材选择,到剧本写作阶段的空间取舍,演员阵容的确定,到拍摄阶段的器材、道具、场景美工等等工作,一直到后期的剪辑、特效工作。
直至影片的营销和发行,都会因为投资大小的差异而大相径庭。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下低成本电影的创作特性以及营销风格。
创作:小米加步枪“如果你要讲故事,就要琢磨出一个200万元以内的拍摄方案”,美国独立电影导演约翰•塞尔斯对爸妈既不是亿万富翁又不是电影制片厂厂长,却又渴望用光影讲述故事的电影青年们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革命的成功必须从小米加步枪开始。
低成本影片注定了创作时必须因陋就简。
在摄影机马达开动,将演员的表演记录在底片之前的剧本写作阶段,创作者必定得一边掂量手里可支配的资金一边在电脑上敲打文字,得仔细推敲这些小小的符号是否能顺利实现为可见的影像。
脑海必须一直在思索:这个故事要怎么讲述才最合理?怎样使这个场景既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又使制片主任不为难?这又是一个很锻炼创作者的过程,它会逼迫创作者从不同常规的角度思考这个世界,并且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表述方式。
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工作,它需要创作者极高的创作智慧。
在拍摄阶段,相比高成本电影剧组,很多低成本剧组如同“游击队”一般,人员少到不能再少(为的是少一张嘴吃饭);在“武器装备”方面,亦简化到不能再简化——大剧组使用最好的德制Arri亦或美制Panavision.;“子弹”用的是最好最新的Korda亦或Fujifilm;还有十几米长的“大炮”等等等等。
而低成本剧组用的可能只是高清(或者16毫米摄影机);“子弹”用的是磁带;没有“大炮”就用身体扛着机器运动。
总之,处处都会体现低成本的劣势。
资金的捉襟见肘成了某些粗制滥造电影的借口,他们会在观众嘘声四起的看片会结束后抱怨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没人给自己更多钱造成的。
器材的简陋,演员的非著名,剧组成员的稀少并不代表低成本出不了精品。
如果美国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用7000美元14天就拍出一部颇具风格的长动作片《杀手悲歌》(EI Mariachi)是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夸张之举,那昆汀•塔伦蒂诺说自己“用100万拍的片子就像用800万拍的,用800万拍的就像用2500万拍的”的话告诉我们只要尽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是可以把低成本拍得很精致。
当然昆汀说这个话有一个前提——他是一个熟知电影技法、脑子里装着几千部电影的曾经的录像带出租店伙计,“他深知在特定的场景中怎样‘正确’使用这些技法(基本能力),进而使这些技法与影片内容和人物构成一种奇特的戏剧张力和调子(个人风格)。
”二、营销:游击战营销对于一部电影来讲至关重要。
好莱坞的发行商们有这么句话:营销大于影片。
从这句话足以看出好莱坞对于营销的重视程度。
如果把低成本影片比喻成“游击队”,那么高成本电影则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兵团”。
财大气粗的高成本影片不仅在制作上极尽奢华,在影片的营销阶段,高成本电影亦砸下重金对观众采取“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视听“轰炸”,使影片未上映成为观众日常生活关注的焦点。
拿创造国产电影票房纪录的《英雄》来说,新画面公司投了近2000万宣传营销,通过专业设计创意及有效的传播,在相关推展、广告、事件营销与公关活动中始终保持影片视觉形象与诉求核心的统一。
为此,《英雄》制定了核心传播策略:在一定的推广预算支持下,通过6-10个月广告与公关传播使《英雄》的知名度在核心观众群中达到70%,影片全国票房收入达到第一,观众人数第一,并使影片广告收入达到国内影片第一;利用平面、影视、网络、户外等立体覆盖新闻、公关事件广告等工具统一诉求主题交叉配合;以新闻、公关为先导,媒体广告为辅助,全方位多频次扩大受众接触率,以在较大范围内引起关注;在电视台做商业广告,整个电视广告花了数百万;人民大会堂《英雄》首映式活动,新画面请了上千名中外记者、大学生以及著名乐队参加;广东一家音像公司号称以1780万元成功竞得《英雄》内地音像版权,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了《英雄》的形象,提供了宣传卖点;它还借助了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新浪网把首映式的的盛况传播到了全球。
商业电影的营销宣传具有集团兵阵地战的性质,低成本电影的营销则体现了游击队偏重运动战的特点。
一般来讲,低成本电影的营销宣传有以下几种方式:一、参加国外电影节,依靠电影节获得媒体、影迷的关注,达到传播的效果。
这也是众多低成本电影的一个首选策略。
参加电影节不需要什么成本,只需要填一份报名表(可能只是一个Email),准备一身走红地毯的西服或者晚礼服,带上一个符合要求的拷贝,然后买若干张机票就可以出发了。
除上面所述的理由外,电影节本身是一个强势的宣传平台,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能吸引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影评人、观众的注意。
对于投资人来讲,电影节更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在这里可以直接跟国外的发行商进行接洽,将海外发行的版权利用这个平台售出,使影片未上映便获得一定的回报。
对于影片的创作者来讲,参加电影节进而得奖是获取荣誉以及积累自身创作资历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直至第六代的贾樟柯、王小帅等人无不靠电影节获得关注与肯定。
正因为如此,有人批评这些导演过于谄媚国外电影节,认为他们拍电影是为了得到外国人的赏识,而不是拍给本国观众看。
对于此种讥讽与抱怨,有国内导演在一个华语青年电影论坛上反驳:“不是这些青年导演的人品太差、功利心太强,认为就是要拿一个国外的奖,其实现在青年导演没有别的路,只有这个途径。
各个电影节提供的无论是肯定也好,支持也好、奖金也好、赞助也好、国际影响力也好,都是目前青年导演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唯一的路径。
中国没有这样的选拔机制,这也是青年导演如此依赖国外电影节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成熟的、发达的、能够提供成长机会的机制的一部分,我们没有这种机制,对于这些如此饥渴、还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能够抓住这根稻草,怎么会不抓住呢?”二、小范围的放映,积累口碑,依靠口头传播。
低成本无法像大片一样在所有影院遍地开花,只能在校园、若干影院、甚至酒吧放映,期待观看过的观众能够口耳相传。
06年引发内地观影热潮、制造票房奇迹的低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采取也正是此种方式,一开始只是在北京和上海的若干影院做了点映,点映之后形成了观众前所未有的自发传播效应。
接下来,口碑从散场后的电影院门口蔓延到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
甚至有报纸媒体报道有观众竟然自掏腰包买电影票请陌生人观看——这有可能是发行方跟进的宣传炒作之举,但这种宣传行径是建立在口碑极佳的基础之上。
三、依靠网络媒体传播。
比较传统媒体——尤其是传播强势、覆盖面广、收费昂贵的电视而言,网络媒体虽然在传播强势程度、覆盖面的纵横度上暂时无法跟其比肩,但网络媒体的广告收费显然要比电视甚至其他纸媒体要低廉很多。
在日本,博客这个新兴的事物也成了宣传影片的方式之一,2006在日本公映的一部动漫长片《穿越时空的少女》借助邀请博客写手参加试映会、在博客上发表观感的宣传方式,使得影片在网络上人气大涨,从而推动了票房成功。
影片公映后一周后,在博客和论坛中引发了热烈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动漫迷走进影院。
该片一度在日本雅虎网站的电影网页观众评论中获得最高点击率,一些影迷还极力劝说当地影院放映这部影片。
因而网络是低成本电影进行宣传的有效方式之一。
尤其是影片本身质量很高,在观众中形成了口碑,那么网络是扩大影响的最佳场所,上面提到的《疯狂的石头》在网络上的反映亦证明了此种传播的有效性。
营销属于经济学下面一门专业的学问,现实中低成本电影的营销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每部影片的发行方都会结合影片自身的特点采取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营销宣传,这里所列的三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括。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低成本电影走的均是一些“低成本”的营销传播策略。
第二章:2006年中国内地低成本电影概况及个案分析一、概况2006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330部,比2005年增加50部,但真正能进入主流院线放映的仅为100部左右,诸多低成本影片丰富了市场的选择,但它们创造的院线票房总和,可能不如一部大片所能创造的价值,真正能赢得市场回报的,基本都集中在大制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