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南沙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海洋学院13级南沙认识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邵伟增等

学生姓名:张锋

学号:130105109

班级:A13海科1班

学院名称: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习日期:2015年5月9号

实习地点:朱家尖南沙

【摘要】2015年5月9日,星期六,我们在学院邵伟增等老师的带领下,到南沙进行了专业认识实习。9日上午8:00,A13海科1班、A 13海科2班全体同学在学校门口集合,与带队的各位老师一起乘坐学校的大巴前往南沙,抵达南沙后,邵伟增老师召集所有同学,对本次实习的具体流程安排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之后同学们在胡佳臣,梁娟老师的带领下,结合南沙的实际情况,对海浪海流,海岸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进行了回顾。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了地物光谱实验仪,对南沙进行了一组测绘。并加以分析,可以提高同学们对海洋探测和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和提高。另外通过实地近距离接触海洋和梁娟老师的讲解,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现象加以对比,进一步加强了同学们对近海的一些海洋地质的认识。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践实习,给同学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海的机会,走出课本,走近海洋。培养同学我们积极主动实践的意识,学会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实习时间:2015年5月9日

实习地点:朱家尖南沙

29°52′40N 122°24′1E

29°52′37N 122°24′1E

三、实习内容

1.使用地物光谱辐射仪

SI921VF系列连续谱野外光谱辐射计为地物波谱仪,具有便携,低廉,软件功能强等特点. 可应用于遥感测量,矿物勘察测量,测量地表植被、农作物、土壤、岩石、水体等地物光谱的光电仪器, 农作物监测,水体海洋光谱测量。地物波谱仪是,一般为四通道,也可装配更多通道。体型小巧轻便,野外工作可装在三角架上,也可手持进行测量。量测的物理内容有亮度、照度反射率、分光反射率、光谱分布等项目。ISI921VF 型野外地物光谱辐射仪作为野外光谱采集仪器,对各种地物,如植被、建筑物表面、水体、岩石等进行光谱数据采集。同时也能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光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原数据等。其光谱仪波长范围为383~1058nm,波长精度为0.1nm。它且具有较高的抽样间隔和光谱分辨率,采样速度快,操作简单。

在胡佳臣老师的指导下,在南沙沙滩上选则了6个测量点测了一组数据,6个点测量的物体分别为白板,沙子,水泥地,绿叶,灰板和海水。在尽量保证其他条件均相同的前提下,我们分别在6个点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下了时间、地点、光谱序号。

白板 1 2 3 4 5

沙子 6 7 8 9 10

水泥地11 12 13 14 15 绿叶16 17 18 19 20 灰板21 22 23 24 25 海水27 28 29 30 31 2.海洋地质的相关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南沙沙滩的海边。梁娟老师带领我们对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进行了重新认识,结合实际地形,运用理论知识对现象进行分析。

(1)沙质海岸

沙质海岸的形成:陆地岩石风化或河流输入的沙砾堆积在海边形成了沙质海岸。海沙在海浪和海流的作用下按着一定规律运动,堆砌成各种秀丽多姿的堆积地貌体。最常见的有沙嘴、坝岛滩尖、连岛沙洲、沿岸沙堤等。

沿海岸漂移的沙砾绕过突然转折的岸段,部分沙砾逐渐沉积下来,形成一端衔接海岸,一端沿着漂移方向伸延入海的狭长堆积地貌。这种地貌称为沙嘴。

连岛沙洲是沙嘴继续发育的结果,它是沙砾堆积体形成的岛屿与陆地、岛屿与岛屿之间的陆连岛和岛连坝。中国山东的芝罘岛连岛沙洲是世界上著名的连岛沙洲。

坝岛海岸是大致平行于岸线的沙质堆积体,是海浪将海底的泥沙掀动向岸堆积而成的。坝岛常常离开海岸线一定的距离,其间形成泻湖,因而常被开发成良好的小型港口或在此建立大型水产养殖基地。

沙尖是由海沙或砾石组成的一种有韵律的弧形地貌。在沙质海岸或砾石海岸发育的地段,经常可见到不同的滩尖。沙越粗,滩尖的弧越小;沙越细,弧越大。山东半岛南岸有些沙尖的弧长可达数百米。

沙质海岸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海水侵蚀,搬运,风化,海浪以及潮流等多方面动力因素而形成的。对于沙质海岸的利用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多见用于沙滩旅游。我们本次实习去的南沙便是沙质海岸带在运用于旅游开发的典型例子。因为沙质海岸通常由大片的沙滩构成,附近的海域经过适当的开发也就变成天然的海水浴场,便吸引大量游客。同时还可以用于开辟盐田和围垦土地。

(2)波浪的形成及传播到近岸的变化

海面上产生波浪的原因有很多,诸如风,大气压力的变化,天体的引潮力和海底地震等。通常所说的海浪一般是指风作用于海面产生的风浪。风浪直接受风力作用,是一种强制波。风浪的大小取决于风时,风速和风距的大小。由于风速风向复杂多变,风所引起的海浪在形式上也极为复杂,波形及不规则,传播方向变化不定。风平息后海面上仍然存在的波浪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的波浪,称为涌波。涌波属于自由波,其在深水传播过程中,由于水体内部的摩擦作用和波面与空气的摩擦等会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的显著特点是波高逐渐降低,波长,周期逐渐变大,从而波速变快。

实际上的海浪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不同波长,不同周期和振幅的分波组成,这些组成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波长大的速度快,波长短的速度慢,于是使原来叠加在一起的波动分散开来,这种现象称为弥散。又由于各个分波的传播方向也不尽相同,在传播过程中向不同方向分散开来,称为角散。

当波浪传播至浅水及近岸时,由于水深以及地形的变化,其波高,波长,波速和传播方向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诸如波向的的折射,波高的增大从而能量的集中,波形卷倒,破碎,绕射等。

(3)岬湾海岸波浪传播的特点

岬湾海岸是山地海岸的代表类型,海岸带主要由岬角及海湾组成,其中岬角的海蚀作用强烈,海蚀地貌也很发育;岬角之间为海湾,常常发育出砂砾质海滩,或由多列沿岸沙堤组成的沙质海岸平原。

当波浪传至近岸时,由于水深变浅,如果波向与海底等深线斜交,波向将发生变化,即产生折射。当波浪斜向进入浅水区后,统一波峰的不同位置将按照各自所在地点的水深决定其波速,处于水深较大位置的波峰线推进较快,处于水深较小位置的推进较慢,波峰线就因此而弯曲并逐渐趋于与等深线平行,波向线(波数矢量k相连而形成的表达波浪传播方向的曲线)则趋于垂直于海岸线。波峰线和波向线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波浪折射。而折射会引起波向线和波高的变化。则在海底凸出的岬角处,由于折射作用,波向线将集中,这种现象称为辐聚,而在凹进的海湾里,波向线将分散,称为辐散。因此在海岬处常出现较大的波浪而海湾处相对较小。辐聚辐散对海岸上的泥沙运动有着重要影响。波浪辐聚处波能集中,可能会引起强烈的冲刷,反之,波浪辐散处波能分散,可能产生泥沙淤积。

四、实习感想

理论联系实际向来是被人提倡的,在学习上也应该这样,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以实践操作的辅助,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更能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知。通过本次南沙实践,我感觉实践就是大学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