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嘉峪关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之路
打造人居环境质量高地的迫切 部署 。从长远 和全局 的角度 , 确定低碳 方 向 。经 济 社 会 要 实 现 可持 续 发 展 , 就 市建设 , 近几年我市不 断推进生态城市建 经济 的发展思路 ,在产业结构调整 、 区 必 然要从现在 的“ 高碳 经济 ” 向符 合气 要求 。
大 相 国 域布局 、 技术进步和基础设 施建设 等方 候 改善要求 的“ 低碳经济 ” 转型 。当前, 设 , 力发 展 绿 色 经 济 , 继 获 得 了 “
化或零排 放 ,获得最 大的生态 经济效 瓦 ,对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形 成 重要 支撑 , 这 益 。二是倡导 能源经济革命 , 形成低碳 将预示着嘉峪关发展接续 产业 、 打造新 能源和无碳 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 , 正 能源基地 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 真 对优化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 的清洁发展 、 色发 经济结构 、 绿 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 展和可持续发展 。
、
低 碳 经 济 的 内涵
使得低碳经济理念深人到 铁合金等“ 高碳” 产业是我市经济增 出哪些努力 , 低碳经 济是相对 于传统经 济而言 泥 、 长 的 带动 产 业 , 能源 消 费 增 加 的趋 势 必 企 业 的 日常经 营 管 理 活 动 过 程 中 和 公 的, 是一种新 的经济发展模 式 , 选择低 成为企业和个人 碳经济 就是对传统经 济发展模 式 的变 然引起碳排放量 的增长 , 使我市面 临越 众个人 的 日常生活中 ,
( ) 展低碳经济将 为经 济社会 企业树立企业公民意识 , 三 发 纠正节能减排
( 作者单位 : 嘉峪关市环保局 ) 发展 ・ 月刊
嘉峪关 云量和雨量 没有效益 的错误认识 。 洁能源结构 , 核心是 能源技术 和减排技 发展带来新 的机遇 。
促进企业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的思考
( 者单位 :杭 州电子科技 大学新 闻出版学院 ) 作
学 质量 不 断提 高 的 重 要条 件 。根 据 教 师 的特 长 和要
责任编辑 张震一 E i ca ua@tm. r ma : gmss l n o cn o
( 接 第3 页 )笔 者认 为 , 《 上 3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循 环 经济 促 进法 》 ,以及 今 年4 1 月 曰执 行 的强 制 性 国家 标 准 《 制商 品过 度 包 装 要求 —— 食 品和化 妆 品 》 限 都 是规 范和 促 进进 行 低碳 经 济 运 行 的最 好 法律 。 按
淘汰技术落后的生产设备;通过制定合理的标准,
抑 制 过度 的包 装 。如 对 产 品 与包 装 的价 值 比例 给 予
适 当的量 化 ,避免 出现 “ 档 产 品 ,高 档 包装 ”的 低 不 正 常生 产 行 为 。只 有通 过 制 定更 具 科 学合 理 的 生 产 标 准 、 工 艺标 准 、产 品标 准 ,才 能提 高 设 备 的性 能和 生 产 能 力 ,促进 产 品 包 装 的合 理化 设 计 ,使 产 品 包 装 向低 定 量高 强 度 工 艺发 展 ,避 免 低效 生产 设 备 、过 度 包 装造 成 生 产 消耗 大 、 材料 成 本高 的浪 费
实验 教学 是 以学 生为 主 ,教 师 为导 ,因 此 ,组 建 一支 技 术 精 、能 力强 、结 构 合理 、热 爱本 职 工作 的 实验 教 学 师 资 队伍 是保 证 实验 教 学 正 常运 行 、教
更有 效地培养 学生的 工程 实践能 力和 创新能 力 ,
以适 应 社 会 对 人 才 知 识 结 构 和 科 学 素 质 越 来 越 高
是操作技能 ,最后实验教师综合学生实际情况 ,统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
发展 中 国家 而 言 , 目标应 该 是相 对 的低 碳 发 展 。低 碳经 济 ,重 点在 低碳 , 目的在 发展 ,是 要 寻求 全球 水 平 、长
时间尺 度 的可持 续 发展 。
2、 低 碳 经 济 的 含 义 低 碳 经 济 有 两 个 方 面 的含 义 , 第 一 , 低 碳 经 济 包 括 生 的低 碳化 , 努 力降低温 室气 体排放 ,实现 低排 放 乃至零排 放 。第 二 , 低碳经 济要实现 社会活动 全过程 的能源 消费低碳 化 ,提 高 能 源 效 率 、 降 低 能 源 消 耗 , 用 低 碳 能 源 或 无 碳 能源 支 撑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活 动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可 见 , 低 碳 能源 是 低 碳 经济 的基 本保 证 。 低 碳 经 济 的 实 质 是 能 源 效 率 和 清 洁 能 源 结 构 问题 , 其
—
低碳经 济是 当今世 界各 国经 济发 展的共 同选择 。低 碳 经 济 的 发 展 模 式 , 是 实 现 中 国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必 由 之 路 。 当 前 坚 定 不 移 地 走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之 路 , 是 落 实 科 学 发 展观 、转变 经 济发 展 方式 、应对 国际 金 融危 机 的重 要举 措 ,在思 想和 行动 上都 应 该引起 全 社会 的重 视 。 低 碳 经 济 的 内 涵 与 发 展 趋 势 1、 低 碳 的 含 义 “ 碳 ” 是 一 个 比 较 宽 泛 的 概 念 , 其 意 义 强 调 的 是 限 低 制 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 体 的排 放 ,从 而降低气 候变化 和全球 变 暖 问题对 人类和 自然所产 生的不利 影响 。具体 实施则体 现 在 多 方 面 , 如 提 升 高 能 耗 工 业 的 能 效 水 平 , 提 倡 清 洁 能 源 生 产 , 增 加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 减 少 交 通 、 建 筑 等 领 域 的 能 耗 等 。一 般 而 言 , 对 低 碳 的 理 解 可 以分 为 三 种情形 :第一种 情形是温 室气体 排放 的增长速度 小于 国 内 生产总 值 ( D ) G P 的增长 速度 ;第 二种情 形是零排放 ;第三 种 情 形 是 绝 对 排 放 量 的减 少 。 实 现 以上 三 种 情 形 低 碳 发 展 的前提 条件 是经济正增长 (D G P增长率大于零) 。对 于英 国等 发 达 国 家 来 说 ,追 求 的 目标 应 该 是 绝 对 的 低 碳 经 济 ; 对 于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策的重要导向。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其物流业的低碳发展对于实现国家低碳经济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物流业的现状近年来,中国的物流业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物流业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据统计,物流业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约为15%左右,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这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还给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措施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效率被认为是低碳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物流业发展与低碳经济目标的协同增长。
提高物流效率需要整合相关资源,采用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物流园区集约化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和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并减少物流业的碳排放。
推广绿色物流推广绿色物流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指的是采用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降低物流企业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物流效率。
比如,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推广高效节能的物流车辆,发展铁路干线和海铁联运等多种绿色运输模式,促进物流企业绿色管理。
实施能源节约与环保措施实施能源节约和环保措施同样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运输过程中,物流企业应该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工作方式,例如适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多式联运,推广自主创新技术等。
物流企业还可以建立废物分类回收系统,减少废物排放,达到环保目的。
着力推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是低碳发展的最终目的。
物流企业应当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新型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企业和政府应该共同推进可持续物流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鼓励物流企业实施以低碳为导向的业务和管理方式。
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 : 碳经济 ; 源结构优化 ; 室气体控制 ;C 低 能 温 CS
氧 化 碳 , 产 生 更 高 GD 。 要 P 我 国是 一 个 发 展 中 的 大 国 , 基 本 国 情 是 人 其
量 的 1 。 因 此 , 制 二 氧 化 碳 产 生 的 重 点 在 于 0 控 控 制 矿 物 燃 料 燃 烧 过 程 中 排 放 的 二 氧 化 碳 _ ] 6 。 从 目前 我 国 的 能 源 消 费 结 构 状 况 看 , 炭 的 比重 煤
量 的 持 续 快 速 增 长 , 氧 化 碳 等 温 室 气 体 的 提 二是 发 展 包括 可 再 生 能源 、 核 能与 氢能在 内的清洁 能源 , 改善 能 源消费 结构 ;
三 是 实 现 碳 排 放 控 制 , 过 生 态 碳 汇 建 设 、 捕 获 通 碳
中 图 分 类 号 : 0 F2 5 文献标识码 : A
l 引 言
能 源 是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的 动 力 , 现 代 文 明 的 是
2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基本 途 径
低 碳 经 济 包 括 以 下 三 方 面 内 容 : 是 节 能 减 一
基础 。安全 可靠 的能 源供应 和 高效清 洁 的能源利 用 是 实现社 会经 济持 续发展 的基 本保 证 。受我 国 能源 资源结 构 的影 响 , 国是 世界 上 少 数 几个 以 我 煤 为 主的高碳 能 源 消 费 国家 之 一 , 随着 能 源 消 费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五 、低碳模 式下 中国经济可持续 发展 的选择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尚处于起步时期。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 的前提下, 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 , 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较 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 还是从履行减排温 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 , 中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 新契机 , 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 1 . 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建立低碳型社会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 尽决开始研究制定国 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 要大力开展低碳宣 传, 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 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 营的理念 , 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 , 则要推行低碳经 营的理念 , 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 ; 提倡消费小型汽车、 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2 . 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 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以此为契机, 调整产业结构与 能源结构, 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 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 , 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 结构, 发展核能、风能、太 阳能。通过结构调整, 强化能源节约和高
放 、低 污染 的特 点 , 为我 国经 济发辰带来 了一 定的机遇 , 同时也 面・ 临着 巨大的挑 战 。由于我 国生产主要是 以煤 炭为 能源结构 , 并且存在 着低碳技 术 比较落后 、工业化进 程缓慢 等现状 , 导致 目前 无法改 变高碳 经 济的发展模 式。 为 了 加 强 我 国 经 济 可持 续 发展 战 略 , 一 定要 采 取 相 应 的 低 碳 策 略 , 促 进 经 济 的 全 面 发展 。 关键词 : 低碳 经 济; 经 济 可 持 续 发展
绿色转型: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绿色转型:探索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摘要:为破除全球气候危机、能源危机、发展危机的困境,中国应实现绿色转型,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为此,国家倡导低碳变革,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企业规划低碳生产,具备低碳思维,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研发共享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供应链管理,实现上下游绿色链条。
公众践行低碳生活,改变高碳生活习惯;提倡低碳消费方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府企业公众近些年来,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气候变幻莫测,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危机正一步步逼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断耗竭,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严峻的形势警示人类正走向“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可怕局面,难以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危机不断显现。
为破除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开始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的有效路径,它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
”发展低碳经济既要低碳,也要实现经济发展。
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探索一条适合当前发展的低碳之路尤为必要。
一、政府:倡导低碳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理应弥补市场失灵的问题,规制整个社会沿着低碳经济社会的轨道上向前迈进。
(一)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立足国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方向和指导。
一方面,近期: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无碳、零碳,但这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近期应将更多地目光放在节能减排上,而不是跟随西方发达经济体,脱离国情全面发展新能源。
浅论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
闰 1 我 国 C 2排 ■逐 年 升 高 】 ( 0
1 应 对 资 源短 缺 、 障 能 源 安 全 的 需要 、 保
济发 展 初见 成 效 : 19 在 9 0年 至 2 0 0 5年 间 , 位 GDP能 耗 已 经 下 降 了 单 4 ;十一 五 ” 三 年 , 国 单 位 GD 能 耗 累 计 降 低 了 1. , 09 7 “ 前 我 P 0 1 20
2 制 约 因 素 多 , 型 的 压 于保 障我 国的 能 源 安 全 。 有
2 保 护 环 境 , 可 持 续发 展 道 路 的需 要 、 走
由于 我 国特 殊 的 国 情 和 历 史 发 展 阶 段 , 致 我 国低 碳 经 济 发 展 存 导
能耗、 高污 染 的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 力 推 进 节 能 减 排 , 高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大 提
日 , 国 已成 功 注 册 清 洁 发 展 项 目 6 5个 , 望 平 均 年 核 证 减 排 量 19 中 3 期 . 亿 吨 C 当 量 , 签发 核 证 减 排 量 1 5 吨 C 。 量 , 别 占 全 球总 量 O 已 .亿 O当 分 的 3 、9 5 5 %和 4 , 为 世 界 第 一 。 6 均 [ 4
人 类 大 量 燃烧 化 石 燃 料 产 生 的 温 室 气 体 , 致 了 全 球 性 的 气 候 变 导 暖 , 端 气 候 灾 害不 断出 现 。 为 了 应 对 全 球 范 围 的 气 候 变 化 , 界 各 国 极 世 正 致 力 于 发展 “ 碳 经 济 低 。所 谓 “ 碳 经 济 ” 是 指在 可持 续 发 展 理 念 指 低 ,
浅论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
经 济 论 坛
浅 论 中 国 的低 碳 经 济 之 路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在这一背景下的路径选择。
文章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发展背景及其重要性,然后从全球视角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接着,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现状、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政策制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合作等方面。
文章最后总结了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强调了中国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和责任。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同时也为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各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和福祉。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二、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化的特点,趋势则趋向于绿色化、智能化和全球合作化。
在多元化方面,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了不同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发展中国家则更加注重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效提升,推动绿色农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低碳发展。
在快速化方面,全球低碳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提升。
同时,各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绿色化方面,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向于更加绿色、环保。
各国纷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浅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所 谓 低碳 经 济 .是 指 在 可 持 续 发展 理 念 指 导 下 . 过 创 新 和新 能源 开 发 等 多 种手 段 . 可 能地 通 尽 减少 高碳 能 源 消耗 . 少 温 室气 体 排 放 . 缓 地 球 减 减 气候 变暖 . 实现 可 持 续 发 展 . 到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与 达 生态环境 保 护双赢 的一种经 济发 展形 态 而 中 国作 为世界 第二 大 能源 生 产 国和 消 费 围 . 对 全球 气候 变 化 问题也 保持 着一 贯 的关 注 与重 视 . 多 年来 采取 了很 多 积极 行动 . 断 强化 应对 气 候 变 不 化 的措施 。制 定 了一系 列促 进节 能 减排 的政 策 . 为 低碳 经济 的发展起 到 了推进作 用 2 0 0 9年 8月 的全 国人 大常 委 会 上 . 国政 府 明 确提 出 : 足 国情 发 我 立
我 国对 于全球气候 变化 向来给予高度重视 由于 多年来采取 积极有效 的政策措施 . 发展低碳经 济在我
优化我 国能源结 构具 有十 分重要 的意 义 低碳 经济 的不 断发展 可 以提 高能 源 的利 用效 率 . 很 大程 度 在
上减 轻 日益增 加 的能 源 需 求 .控 制 和 减 少 碳 的 排
展 绿 色经 济 、 碳 经 济 , 积 极 应 对 气 候 变 化作 为 低 把
实现 可持 续发 展 战略 的长 期任 务 . 纳入 国 民经济 并
开 发利 用 在 技术 上 , 低碳 经 济则 涉及 电力 、 交通 、 建筑 、 金 、 冶 化工 、 化 等 多个 行 业 , 及在 可 再 生 石 以 能 源 及 新 能 源 、 的清 洁 高效 利 用 、 气 资源 和 煤 煤 油 层 气 的勘探 开 发 、 二氧 化碳 捕 获 与埋 存等 领域 的新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其次,应注重开发“城市矿山”问题。
所谓“城市矿山”是指城市中各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以及其他废弃物资。
“城市矿山”的资源单位含量往往比自然界中矿山的资源单位含量更为丰富。
研究数据显示,一般的金矿开采1吨金砂仅能提炼出5克黄金,而从1吨废旧手机中,可以提炼400克金、2.3公斤银、172克铜;从1吨废旧个人电脑中,则可提炼出300克黄金、1公斤银、150克铜等稀有贵重金属。
自然界的矿产资源总有枯竭之时,而“城市矿山”却可以循环利用。
以天津市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为例:这里一年回收加工的原材料铜50万吨、铝25万吨、铁30万吨、橡塑材料30万吨,其他材料15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矿山”。
据报道,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多年来大力发展废弃塑料、五金、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产业,成为全国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加工基地。
目前全镇总人口13.9万人,仅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加工一项就可以保障6万多人就业和10万多人的生活出路。
由此可见,开发“城市矿山”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因开采原生自然资源和冶炼矿石时所需要的能源消耗,还能减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所以,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下,开发“城市矿山”必将成为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
再次,要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
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避免过度装修,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一是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
刍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其 发 展 体 系 就 是 提 升 低 碳 能 源 战 略 地 位 ,构 建 新
型 能 源 结 构 ;推 进 低 碳 技 术 进 步 ,打 造 低 碳 技 术 体 系 ;优 化 经 济 结 构 ,构 筑 低 碳 产 业 体 系 ;推 进 低 碳 制 度 创 新 ,确 立 低 碳 发 展 制 度 体 系 。
到 1 5亿 平 方 米 . 沼 气 年 产 量 约 1 0亿 立 方 米 . . 4 3
均 居 于 世 界 前 列 ,如 此 等 等 @ 但 从 发 展 要 求 来 。 看 ,我 国还 应 加 大 力 度 , 坚 定 推 进 低 碳 能 源 、绿 色 能 源 的发 展 , 为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奠 定 良好
调 整 产 业 结 构 、落 实 节 能 减 排 目标 和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 低 碳 能 源 、绿 色 能 源 主要 包 括
太 阳能 、光 能 、 风 能 、潮 汐 能 、水 能 、沼 气 、 核 能 等低 碳 能 源 。大 力 发展 低碳 能源 、绿色 能 源 ,
化 ” 的 发 展 趋 势 ,而 且 也 是 我 国 转 变 增 长 方 式 、
低碳 经济 是 以能源 高效利 用和 清洁 开发 为基
础 , 以低 能 耗 、低 污 染 、低 排 放 为 基 本 特 征 的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是 人 类 社 会 继 农 业 文 明 、 工 业 文 明
之 后 的 又 一 次 重 大 进 步 ①。 低 碳 经 济 实 质 是 能 源
高 效 利 用 、 清 洁 能 源 开 发 、追 求 绿 色 G DP 的 问
题 。核 心 是 能 源 技 术 和 减 排 技 术 创 新 、产 业 结 构 和 制 度 创 新 以 及 人 类 生 存 发 展 观 念 的 根 本 性 转 变 。20 0 9年 9月 2 日 , 国 家 主 席 胡 锦 涛 在 纽 约 2 出席 联 合 国气 候 变 化 峰 会 的 讲 话 中指 出 : 后 , 今 中 国将 进 一 步 把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纳 入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规 划 .并 继 续 采 取 强 有 力 的 措 施 。积 极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和 循 环 经 济 ,研 发 和 推 广 气 候 友 好 技 术 ②。 在 全 球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掀 起 的 低 碳 化 潮 流 中 ,我 国 应 走 一 条 中 国特 色 的低 碳 经 济 发 展 之 路 。 依 据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规 律 和 结 合 我 国 实 际 国 情 ,我 国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应 确 立 中 国特 色 的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路 径 ,
低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低碳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发展;必由之路一、低碳经济的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
低碳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节能。
无论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生活过程中,强调节约使用能源,特别是碳基能源。
二是降碳。
通过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碳密度,即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被认为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随着低碳时代的来临,低碳核心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焦点。
目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正在酝酿着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突破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
因为低碳经济产业覆盖面广,具有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
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会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换代,而且会催生出大量新兴产业以及为这些产业提供配套或服务的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模板(二篇)
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模板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低碳经济的概念、原理、政策和实践,我参加了一门关于低碳经济的学习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低碳经济的知识和理念,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到了低碳经济的定义和核心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
它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通过推动能源转型、加强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产业等手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了低碳经济的定义后,我对低碳经济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低碳经济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我了解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原理和途径。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支持。
科技创新可以带来新的能源和清洁技术,促进经济的低碳转型;政策引导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和限制措施来推动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市场机制可以通过碳交易、碳税等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和价格机制,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原理和途径,我了解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其中政府、企业、市场和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我学到了一些低碳经济的政策和实践案例。
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绿色发展。
比如,欧洲的碳交易体系、中国的碳市场试点、美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政策和实践案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监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对低碳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低碳经济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一、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一条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呢?1. 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引导力度。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和计划,并确立明确的责任分工。
其次,加大环境保护税等环保收费制度力度,借助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此外,加强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2. 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共享,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
3. 鼓励低碳投资与融资低碳经济需要资金支持,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鼓励各类主体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出台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引导和扶持低碳项目的发展。
此外,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在低碳领域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4. 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推进措施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以下是一些重要而有效的推进措施:1.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低碳经济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间加强合作和交流。
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享技术成果。
同时,可以通过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国际间在低碳领域的合作。
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结构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
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D
3 中 国 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从当前中国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来看,短期内,中国应
该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
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从中
长期看,中国的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主要行业 CO 2
(作者单位:河南省标准研究院)
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
19
, C0 2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
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
和甲烧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
固碳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
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不仅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更 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
⑩世界标准曰专栏
CHINA STANJE|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共建起一Jf儿
摘要:当前全球面临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局面,国际社会共同认识到唯有低碳经济才能 突破环境困局O本文探讨了低碳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发展低碳经
济应采取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到新。 关键词: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节能环保
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
和应用
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
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 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
撑就是"低碳技术",因此,发展低碳技术成为低碳经济的必
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摘要:绿色能源,是不污染环境或污染环境较轻的能源。
与低碳经济联系在一起。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绿色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
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人们普遍期待新的变局到来,而一场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是西方发达国家占领新的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主导全球价值链的新王牌。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而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
特别是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
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径
四、 倡导低碳消费观念 , 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良好的消费习, 口 厮 生活空间能够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
煤炭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矿种 , 在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
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 因此 , 我们还需要大力实施煤炭净 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积极研发煤炭制取氢 气技术、 氢气储存与运输技术, 把实现煤的清洁、 安全、 高效 利用作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 ; 三
重 。 由于利 用风 能、 阳能和 生物能 发的 电 , 太 其成本 要高 于 使用传统 石化 能源发 的 电, 因此 , 能源产业 的 良性 发展 新
资料显示 , 国近五年第一产业 的平均能耗强度 为 我
0 3 吨 / 元增 加值 , 二产 业 为 1 7 吨 / .4 万 第 . 3 万元增 加值 ,
的低碳 技术体系。
豢发 展中的 项技 难题 一攻 从而 动整 能源 各 术 被一 克, 带 个新
产 业去 实现一 次 次的革命 性技 术 突破 , 能和 太阳 能发 使风
电、 生物柴油、 地热利用等 , 实现从单纯的概念设想到产业
化运作的飞跃 ; 二是要加速我国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
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 : 文章编号 :08 5 4 (0 00 — 0 7 0 F2 . 3 A 10 — 9 72 1)6 0 8 — 3
开发和应用 , 形成有 理 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上网。只有让新能源企业享有完美创业 需要积极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 环境 , 并由此激励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其中, 才能使产业 利于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环境体系。一是需要要建立完 整、 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是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科研投 入机制 , 以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 三是要推进国际 合作, 加强与发达 国家在低碳 能源技术和碳捕获与埋存技 术方面的交流合作 ; 四是要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碳 市场交易, 力争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总之, 要从体制上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加快现有低碳技术开发、 推 广和应用以及关键低碳技术的 自 主创新 , 在充分利用国外 成果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起起点高、 创新能力强
以低碳经济,走平顶山可持续发展之路
以低碳经济,走平顶山可持续发展之路摘要:面对日渐凸显的气候变暖及由此导致的极端气候灾害,人类选择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最终出路。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平顶山市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许多特殊困难。
通过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排放的战略目标,应该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和产品环保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与优惠政策;向低碳经济技术投资倾斜;共同解决众多乡镇小企业节能减排难的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平顶山市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低碳经济;平顶山;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59-02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改变现有资源依赖的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高碳型增长向低碳化发展转型,摆脱世界各地资源型区域最终走入“资源诅咒”的铁律,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结构调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
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二、平顶山市发展低碳经济十分必要和紧迫平顶山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多年来凭借辖区内丰富的矿藏资源,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开采加工工业为主体,煤炭、钢铁、电力、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资源型经济城市。
多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和低效、粗放的生产方式,为平顶山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沉重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准 和 产 品 环 保 标 准
进 一 步 完 善 促 进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法 律 体 系 ,是 实
到2 0 年 ,我 国能源 消费量 年均增 加 1 亿 吨标 准煤 , 07 . 8 2 0 年达 到2 . 亿 吨标 准煤 。据 相关 预测 , 07 65 6 能源 消费
在 短 期 内 将 延 续 加 速 增 长 的趋 势 . 到2 2 年 我 国 能 源 00
石油 、 天然气 、 原子 能等主要领 域 的有 关能源 方面的单
定 了《 煤炭法 》 《 、 电力法》 《 约能源法》 《 再生能 源 、节 、可
法》 《 、 清洁生产 促进法 》 《 、循环 经济促 进法》 等法 律 , 但 是 .在促 进低碳经 济发展 的法 律体 系方面仍 处于薄 弱
的 状 态 。 现 在 中 国 的有 关 立 法 在 体 系 上 不 够 完 善 , 体 如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法; 信托契约 【 中图分类号 ] I03 F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 6 19 2 1 )4 0 3 — 3 10 — 6X(0 0 0 — 0 2 0
20 8 ) 0 0 2 尤逸 萍 , 海 电机 学 院 经 济 管理 学 院 。 ( 海 上 上
中 国 是 最 早 制 定 实 施 《 对 气 候 变 化 国家 方 案 》 应 的 发展 中国家 , 是近年来 节能减排 力度最大 的国家。 也 中 国是 全 球 新 能 源 和 可 再 生 能 源 增 长 速 度 最 快 的 国 家 。 同时 , 国也 是 世 界 人 工 造 林 面 积 最 大 的 国家 。 国 正 中 中 处 于 工 业 化 、 镇 化 快 速 发 展 的 关 键 阶段 , 源 结 构 以 城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是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
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了必然选择。
我国在2006年底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合理自主的“中国模式”,结合实际,合理自主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国家。
2007 年9 月8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中国外交部2010年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
中国目前处于以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与社会消费需求还在持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带来我国就业的新机会。
为了顺利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为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活动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任务,在短期内不可能扭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需要通过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由此,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对于目前的中国,低碳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世界上的碳排放大国,中国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
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其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