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氧化锌纳米颗粒及薄膜的可控制备的开题报告
![氧化锌纳米颗粒及薄膜的可控制备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9000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f.png)
氧化锌纳米颗粒及薄膜的可控制备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氧化锌(Zinc oxide,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其在电子、光电、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氧化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氧化锌纳米颗粒及薄膜的制备方法较为多样化,但是制备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产率低、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表面劣化等问题。
因此,如何实现对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的可控制备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意义1. 实现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的可控制备,有助于提高氧化锌的加工技术和制备工艺,进一步推动其在电子、光电、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2. 合理利用氧化锌材料具有环保实用特性,能够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化学废弃物量。
三、研究内容1. 利用溶胶凝胶法等方法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
2. 分别研究影响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性质和性能的因素。
3. 对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进行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处理。
4. 对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节能环保以及材料应用探索方面。
四、研究方法1.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
2. 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表征。
3.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进行研究和分析。
4. 通过在不同环境下对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进行测试,探讨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五、预期成果1. 完成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2. 系统分析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
3. 探索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在环境保护、节能措施和材料应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4. 发表学术论文,并撰写此次研究的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
六、可行性分析1. 国内外在氧化锌纳米颗粒和薄膜制备方面均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在方法和技术上可参考借鉴。
功能性纳米ZnO的调控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功能性纳米ZnO的调控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e652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5.png)
功能性纳米ZnO的调控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紫外线LED、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等。
在这些应用中,功能性纳米ZnO是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
然而,传统方法合成的纳米ZnO存在晶粒不均匀、表面不光滑等缺陷,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低。
因此,通过调控制备方法,改善功能性纳米ZnO的晶粒形态、晶面结构,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计划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功能性纳米ZnO,并研究制备过程中掺杂离子、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其晶粒形态、晶面结构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控制制备条件,实现纳米ZnO形态与晶面定向控制。
(2)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技术表征样品结构与形貌。
(3)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测量纳米ZnO的光吸收性能。
(4)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纳米ZnO的光催化活性。
3.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成功制备各向异性和具有导向生长的功能性纳米ZnO。
(2)表征纳米ZnO的晶粒形貌与晶面结构,并探究制备条件对其影响。
(3)测量纳米ZnO的光吸收性能,并对其进行分析。
(4)评价纳米ZnO与光协同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
4. 研究意义制备功能性纳米ZnO,有效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对治理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可以为纳米ZnO光催化性能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制备方法和理论依据,进一步推进生态环保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的开题报告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1f171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的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和意义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具备了优越的光电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光敏性。
因此,氧化锌纳米材料在光电转换、生物医学、催化剂、传感器、透明电极等领域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探索高效可控的氧化锌纳米结构制备方法,深入研究其性
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2.研究现状和问题
目前,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的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积法、热蒸发法等,其中,氧气等离子体技术是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一种快速、高效、低温的方法。
然而,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过程不够稳定可控、生长动力学研究不够深入、表征
方法有限等,制约了氧化锌纳米结构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3.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拟通过氧气等离子体技术,在硅片上制备氧化锌纳米结构,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工具研究其形貌、结构、晶体学
性质等。
同时,使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光致发光(PL)等方法对其光学性质进行
测试。
最后,对其光电转换性质、催化活性、生物医学应用等进行探究。
4.预期结果和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能够制备高质量的氧化锌纳米结构,并深入研究其性质和应用,为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同时,
也可以为其他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3637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传感器,以及光电器件等。
纳米结构氧化锌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可以显著改善其光电学性能,如增强吸光度和发光强度等,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本课题旨在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结构氧化锌,并研究其光电特性,为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二、主要研究内容1.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及优化条件的研究,包括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2.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合成的氧化锌纳米结构进行表征。
3. 研究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吸收光谱和发光特性,探究不同结构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4.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光电特性。
三、预期结果1. 成功合成高质量的氧化锌纳米结构,掌握相应的制备技术和优化条件。
2. 对合成的氧化锌纳米结构进行全面的表征和分析,揭示其结构性质和光电特性。
3. 对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发光机制和储能特性进行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实验室合成氧化锌纳米结构材料,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方法,掌握优化合成条件。
2.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结构进行表征。
3. 利用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等设备研究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发光和储能特性。
4. 综合分析所得数据,揭示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结构性质和光电特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 学习相关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
3. 开始实验室合成氧化锌纳米结构材料,并进行初步的表征工作。
第二年:1. 对合成的氧化锌纳米结构进行详细的表征和分析。
2. 利用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等设备研究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发光和储能特性。
(2023)最新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材料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最新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材料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aeb5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9.png)
(2023)最新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材料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开题报告.答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纳米科技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纳米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其中,氧化锌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备受关注。
水热法作为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一种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研究,并探究影响其制备过程及性质的因素,从而为其应用领域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研究内容1.概述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过程2.系统研究影响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过程的因素,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浓度等。
3.对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包括粒径、形貌、结晶性等。
4.探究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包括光学性质、催化性能等。
5.对影响氧化锌纳米材料性质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
研究方法1.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
2.利用SEM、TEM等显微分析技术对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3.利用XRD、FTIR、UV-Vis等分析技术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光学性质等进行分析。
4.利用对苯二酚-光度法、紫外光谱法等方法对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催化性能进行测定。
研究意义1.为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提供一种新途径。
2.探究影响制备过程及性质的因素,为优化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依据。
3.系统地分析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性质,为其在光学、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4.对于绿色合成、减少污染、节约成本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
研究计划阶段时间任务第一阶段2023.1-2023.3 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思路和方向第二阶段2023.4-2023.6 开展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实验第三阶段2023.7-2023.9 对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质研究第四阶段2023.10-2023.12分析影响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质的因素,撰写论文第五阶段2024.1-2024.2 完善并提交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Li Y, Wang Y, Zhang L, et al. Synthesis of ZnOnanoparticles in microemulsions and theircharacterization[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2008, 149(1): 10-14.2.Liu F, He S, Ge C,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ZnOnano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J]. Journal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09, 467(1-2): 369-373.3.Chen X, Mao S S. Titanium dioxide nanomaterials:Synthesis, properties, modifications, andapplications[J]. Chemical Reviews, 2007, 107(7): 2891-2959.4.Pan S, An L, Li W, et al. Hydrothermally grown ZnOnanorods and nanosheets: Characterization and gassensing properties[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1, 156(2): 700-706.5.Singh R P, Singh P, Singh A K.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and mechanism of ZnO nanoparticles[J]. Advances in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7, 242: 65-79.结论经过实验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水热法是一种可行的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方法; 2. 反应温度、时间和溶液浓度是影响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质的关键因素; 3. 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在形貌、结晶性、光学性质和催化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质; 4. 氧化锌纳米材料具有潜在的光学、电化学和催化应用前景。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开题报告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a06bf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e.png)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微波吸收性能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光电性能和可调控性,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
而纳米氧化锌与传统氧化锌相比,在材料结构、特性以及应用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此外,氧化锌纳米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因此在电磁干扰、隐身技术等领
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微波吸收性能,并寻找一种优化的制备方法,从而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基础。
三、研究内容
1.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材料,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
2.表征纳米氧化锌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纳米氧化锌材料进行表征,了解其形貌、尺寸、结构等性质。
3.测试其微波吸收性能:利用微波吸收测试系统测试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反射损耗(RL)和吸收率,研究其微波吸收特性。
4.寻找一种优化的制备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制备条件,以提高其微波吸收性能,探寻一种优化的制备方法。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对氧化锌纳米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微波吸收性能,为其在电磁干扰、隐身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同时,可以为优
化其制备方法提供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氧化锌纳米材料。
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
![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3dcf9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9.png)
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因具有较好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能,在能源、催化、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2. 研究内容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如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氧化法等。
(2)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纳米氧化锌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复合材料,如光催化材料、传感器材料等,以实现材料的性能优化。
(3)结构及性能表征。
采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如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
3. 研究意义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同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将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4. 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实验室制备与表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地研究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问题。
5. 预期结果(1)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
(2)对制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物理、化学机制。
(3)为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支持。
6. 研究计划本项目的研究计划如下:第1年:(1)熟悉纳米氧化锌及其复合材料的相关文献;(2)初步探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3)初步研究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第2年:(1)系统研究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并进行性能表征;(2)进一步研究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进行性能表征。
第3年:(1)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究其物理、化学机制;(2)完善论文,准备并提交相关的学术论文。
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3ae3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c.png)
CuO/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氧化铜(CuO)和氧化锌(ZnO)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环保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材料。
近年来,由于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人们开始研究纳米CuO/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多种独特性质,如高比表面积、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电学性能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CuO/ZnO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方法,制备CuO/ZnO纳米材料,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表征。
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试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以及采用电化学工作站(EIS)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CuO/ZnO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及电化学机理,揭示CuO/ZnO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探索其在环境污染治理和能源转换等方面的应用。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制备高质量的CuO/ZnO纳米材料,研究其结构、性质和应用特点,揭示其光催化机理及电化学机理,为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转换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预期成果包括:1)成功合成CuO/ZnO纳米材料,并得到其形貌、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等信息;2)研究CuO/ZnO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及机理,探究其在污染物降解等方面的应用;3)研究CuO/ZnO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机理,探究其在能源转换等方面的应用。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制备CuO/ZnO纳米材料,并结合XRD、SEM、T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初步研究其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第二年:进一步研究CuO/ZnO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光催化机理及电化学机理;第三年:继续研究CuO/ZnO纳米材料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及应用,撰写论文并进行学术交流。
湘西铅锌矿锌焙砂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湘西铅锌矿锌焙砂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79180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8.png)
湘西铅锌矿锌焙砂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器件、催化剂等领域。
目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多涉及到有机物的使用,难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因此
需要寻求一种更为环保、高效的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
本研究选取湘西地区的铅锌矿石中的锌焙砂矿作为原料,通过改变焙烧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制备出纳米氧化锌。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铅锌矿资源,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而且可以提高锌焙砂的综合利用价值。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利用湘西地区的铅锌矿石中的锌焙砂矿作为原料,采用焙烧-水洗-沉淀法进行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
具体方法为:将锌焙砂经过一定的焙烧条件,得到氧化锌与复合氧化物。
再通过水洗、沉淀、干燥等步骤,得到氧化锌粉末。
最后,对氧化锌粉末进行表征分析,探
究焙烧工艺参数对氧化锌粉末的物化性质的影响,如粒径、比表面积、形貌等。
三、预期结果及研究意义
预期结果:通过改变焙烧工艺条件,制备出粒径在10-50 nm范围内的纳米氧化锌,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探究工艺条件对其物化性质的影响。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寻找一种更为环保、高效的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提高铅锌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对于推动我国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温下以有机物为配位体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开题报告
![高温下以有机物为配位体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5ccef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0.png)
高温下以有机物为配位体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纳米材料因其具有出色的物理、化学、光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配位化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
其中,以有机物为配位体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氧化锌和银是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氧化锌在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医学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而纳米银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抗菌性以及光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路板、防伪包装、医疗设备等领域。
因此,开发高效、绿色、经济的制备方法,制备具有高品质的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将以有机物为配位体系,通过高温合成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探索不同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对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制备的影响。
(2)研究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如何影响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形貌、组成以及光学性质等方面的性能。
(3)优化制备条件,制备具有高品质的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
本研究将主要采用高温合成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进行表征。
同时,利用光学性质测试仪器对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
3. 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获得以有机物为配位体系制备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新方法,同时探索了不同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对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制备的影响,研究有机物如何影响纳米材料的形貌、组成以及光学性质等方面的性能,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
预期结果包括:(1)获得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的高质量制备方法。
(2)对纳米材料的形貌、组成、以及光学性质等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探究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的影响机理。
(3)为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持,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氧化锌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及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氧化锌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及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ab391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d.png)
氧化锌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及染料敏化电池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转换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中,氧化锌(ZnO)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其良好的光电性能和低成本而得到广泛的研究。
目前,制备氧化锌纳米棒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其可以通过水热法来进行制备。
此外,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形貌、尺寸和结构等都会对其性能造成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并研究其在染料敏化电池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索和改善其性能,为可再生能源领域做出贡献。
2. 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1)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
(2)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进行表征,包括形貌、尺寸、结构等。
(3)制备染料敏化电池,并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应用于染料敏化电池中,研究其性能。
2.2 研究方法(1)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采用乙酸锌(Zn(CH3COO)2)和氢氧化钠(NaOH)作为前驱体,反应时间、温度、浓度等参数进行控制。
(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进行形貌和尺寸等方面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3)制备染料敏化电池,并将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应用于染料敏化电池中。
通过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填充因子等,研究其在染料敏化电池中的应用性能。
3. 预期结果通过水热法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具有良好的形貌和尺寸等方面的特点。
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电池中,预期可以得到较好的光电性能参数,为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4. 研究展望在本研究的前提下,我们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氧化锌纳米棒的优化方法和多样性,以更好地实现其在染料敏化电池中的应用。
预计可以通过对纳米材料的改进,更好地提升其光电能力,并最终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热镀锌渣中直接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报告
![从热镀锌渣中直接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1aaf91daef5ef7ba0d3ce9.png)
科研报告:从热镀锌渣中工直艺接制真备空纳限米氧氧法化锌的研究专业:冶金工程学号:0845562213 姓名:胡志强研究目的以热镀渣为原料在真空反应室内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真空微调阀控制真空反应室内的真空度,以控制反应室内气氛的氧含量,对收集的产物进行分析。
进而得到真空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最佳工艺条件。
然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在最佳条件下从热镀渣中制备纳米氧化锌。
研究意义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功能材料。
目前,纳米氧化锌的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微乳液法和水热法等。
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的原料成本高、周期长、产量小,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均匀沉淀法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且阴离子的洗除较困难;水热合成法合成设备昂贵,投资较大。
直接沉淀法利用硫酸锌和碳酸铵为原料,直接沉淀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锌,此法操作简便,容易分离洗涤,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且成本低,产品纯度高,便于工厂大规模生产。
而真空制备纳米的方法为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且真空限氧法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产物的纯度≥99.98℅,杂质的含量很低。
研究内容及其方法1.实验原料热镀锌渣其主要成分热镀锌渣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成分Zn Ni Fe Cd Mn Cu Pb Al Sn含量95.20 0.024 4.70 0.0003 0.0072 0.0038 <0.005 0.038 <0.0012.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主要有:TCE-Ⅱ智能温度控制器、2XZ-Ⅰ型旋片式真空泵、DP-AF(真空)精密数字压力计、冷凝室和电加热的真空反应室(自制,由热电偶控温)。
3.实验方法加热真空反应室,使反应室温度控制在800℃~950℃之间,待反应室温度升到指定的温度后,将盛有热镀锌渣原料的瓷舟推入真空反应室内,抽真空,同时通过真空微调阀控制真空反应室内的真空度,以控制反应室内气氛的氧含量。
保温8~10min 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对收集的产物进行分析。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d144a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6a.png)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和过程;2.了解纳米氧化锌的物理化学特性;3.掌握实验室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气体扩散法、热分解法、湿化学法、微乳法、流动注射法、溶胶-凝胶法等。
本实验采用的是化学共沉淀法,即将氧化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在适当温度下混合,并加入胶体保护剂,沉淀后用乙醇洗涤并干燥,即可得到纳米氧化锌粉末。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取一定量纯净的硝酸钠和氧化锌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成1mol/L的溶液。
2.混合溶液:将10ml氧化锌和10ml硝酸钠溶液分别加入50ml的去离子水中,加热到70℃,搅拌均匀。
3.加入保护剂:将1ml乙醇溶于0.1g聚乙烯吡咯烷酮中,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并搅拌均匀。
4.沉淀:将上述混合溶液在95℃下搅拌加热3小时,待其冷却后,可以观察到白色的沉淀物。
5.洗涤:用乙醇进行反复洗涤,以去除沉淀物中的杂质。
6.干燥: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放在烤箱中,烘干至恒温100℃,即可得到纳米氧化锌粉末。
四、实验结果1.显微镜下观察:从显微镜图片可以看到,制备出来的纳米氧化锌颗粒大小在20-50nm之间,颗粒呈现为球形或椭球形。
2.XRD分析:对纳米氧化锌进行XRD分析,得到的峰位分布与标准氧化锌相同,证明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锌具有良好的结晶性。
3.红外光谱分析:对纳米氧化锌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出现了氧化锌晶体结构的特征峰,在1097cm-1和475cm-1处分别出现了O-H和O-Zn-O的伸缩振动峰。
本实验使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了具有良好结晶性和均匀粒径的纳米氧化锌粉末。
通过XRD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制备出的样品纯度较高,结晶完整,符合预期结果。
六、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特性和实验操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细操作,注重每一步的流程控制和注意事项,否则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ZnO微纳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微纳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22c6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a.png)
ZnO微纳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氧化锌(ZnO)是一种多功能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光学和机械性能,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显示器件,激光器,光电探测器,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
但是,由于ZnO自身的特殊性质,如高表面能,缺陷和宽带隙等,使其在纳米尺度下具有更好的性能。
因此,制备和研究ZnO微纳米结构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此外,复合材料的制备也是新材料开发的重要途径。
ZnO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和材料组合的优势,可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催化剂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因此,对ZnO微纳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ZnO微纳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将探讨以下几个方向:1. 采用不同的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各种形态的ZnO微纳米结构;2. 研究不同形态ZnO微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性能;3. 制备Zn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组成对复合材料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4. 研究ZnO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三、研究方法1. 化学合成方法制备ZnO微纳米结构,包括水热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等;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分析ZnO微纳米结构的形态和结构;3. 采用光催化方法研究ZnO微纳米结构的催化降解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催化剂的吸收性能进行研究;4. 制备ZnO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光致发光(PL)等测试方法对其光电学性质进行分析;5. 探讨ZnO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研究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等。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和数据分析,预计能够得到以下结果:1. 成功制备出形态各异的ZnO微纳米结构,如纳米棒、纳米片、薄片等;2. 研究ZnO微纳米结构的形态对催化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3. 制备出Zn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光学和电学性质;4. 探讨ZnO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纳微米级ZnO的制备和发光研究的开题报告
![纳微米级ZnO的制备和发光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b4b82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7.png)
纳微米级ZnO的制备和发光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在光电领域、传感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纳米级ZnO具有比普通晶体ZnO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活性,因此在研究和应用上具有更好的潜力。
同时,由于其具有直接能隙结构和高量子效率发光特性,纳米级ZnO也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制备纳米级ZnO,并研究其发光特性。
通过实验分析方式,比较不同制备工艺对ZnO晶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控制条件下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1. 利用水热法、化学共沉淀法等方式制备纳米级ZnO;
2. 采用XRD、SEM、TEM对纳米级ZnO进行表征;
3. 利用光致发光光谱仪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纳米级ZnO发光特性的影响;
4. 探究控制条件(如温度、时间、剂量等)对纳米级ZnO发光特性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纳米级ZnO的制备工艺和光学性质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物理、
化学和电学性质,为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此外,研究结果还
可为相关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五、预期结果
预计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制备得到纳米级ZnO,并分别分析其结构和形貌特征。
同时,还将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和控制条件对纳米级ZnO光学性能的影响,探究其发光机制。
最终,该研究将提供一种简单可行、高效稳定的纳米级ZnO制备方法,并为其在光电领域、生物医学领域等的应用提供参考。
纳米氧化锌和晶须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纳米氧化锌和晶须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5692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8.png)
纳米氧化锌和晶须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
纳米氧化锌(ZnO)和晶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机械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热电材料等领域。
纳米氧化锌和晶须的制备工艺和影响因素研究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纳米氧化锌和晶须的制备方法,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对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性质的影响并进行分析。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入手:
1.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晶须的制备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分析工艺参数对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性质的影响
4.对纳米氧化锌和晶须在应用中的潜力进行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热解法等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晶体结构等性质进行表征。
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物质比例等因素,研究其对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性质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氧化锌和晶须的制备工艺和影响因素,为其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热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
术支持。
不同形貌纳米ZnO的制备、改性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形貌纳米ZnO的制备、改性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a29f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9.png)
不同形貌纳米ZnO的制备、改性与光催化性能的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纳米ZnO是一种优秀的光催化剂,具有高效、稳定、可再生等优良性能。
然而,ZnO的光催化效率受到其形貌和表面缺陷的影响,因此调控纳米ZnO的形貌和表面缺陷结构,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以Zn(OH)2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水热、微波等方法制备具有不同形貌的纳米ZnO。
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面形貌结构、晶体结构及元素组成等分析。
利用UV-Vis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光吸收性能和载流子的聚合状态进行研究。
最后通过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和水中其他有机物的实验,确定不同形貌纳米ZnO的光催化性能,并探讨形貌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纳米ZnO的结构性质和光催化性能,为开发高效、稳定、可再生的光催化剂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通过对形貌的调控,可以为ZnO的应用提供创新思路及应用前景,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3dcbc0650e52ea54189859.png)
纳米ZnO2的制备实验报告班级:应091-4组号:第九组指导老师:翁永根老师成员:任晓洁 2邵凯 2孙希静 2【实验目的】1.了解纳米氧化锌的基本性质及主要应用2.通过本实验掌握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3.对于纳米氧化锌的常见产品掌握制备原理和方法,并学会制备简易产品。
4.通过本实验复习并掌握EDTA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掌握配位滴定的原理,方法,基准物质的选择依据以及指示剂的选择和pH的控制。
5.掌握基础常用的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理。
6.加深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及提高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
【实验原理】1. 超细氧化锌是一种近年来发展的新型高功能无机产品,晶体为六方结构,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纳米氧化锌由于颗粒小、比表面积大而具有许多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性质,呈现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
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均相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微乳液法,直接沉淀法3. 本工艺是将锌焙砂(主要成份是ZnO,主要伴生元素及杂质为铁,铜,铅,镍,铬,镍,此外,还含有其它微量杂质,因而用锌焙砂直接酸浸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必须利用合理的酸浸及除杂工艺,分离铅,脱铁、锰,除钙、镁等重金属)与硫酸反应,生产出粗制硫酸锌,加高锰酸钾、锌粉等,经过提纯得到精制硫酸锌溶液后,再经碳化母液沉淀,制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经烘干,煅烧制成活性氧化锌成品。
4. 氧化锌含量的测定采用配位滴定法测定,用NH3-NH4Cl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主要反应如下:在氨性溶液中:Zn2++4NH3⇋Zn(NH3)42+加入EBT(铬黑T)时:Zn(NH3)42++EBT(蓝色)⇋Zn-EBT(酒红色)+4NH3滴定开始-计量点前:Zn(NH3)42++EDTA⇋Zn-EDTA+4NH3计量点时:Zn-EBT(酒红色)+EDTA⇋Zn-EDTA+EBT(蓝色)5.活性ZnO的应用:因为活性ZnO具有抗菌,除臭以及除异味等多种作用,本实验制备系列产品,看是否具有除异味的功效,在活性氧化锌中掺杂一定量的银,对常见皮肤病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制备治疗脚气的产品。
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fc67f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8.png)
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热学性质,因此在光电子学、催化学、光催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氧化锌(ZnO)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因其光电性能、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
而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则是制备高质量、低成本的ZnO纳米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的研究,探索制备高质量、低成本的ZnO纳米材料的方法,并为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研究内容1. 分析和总结现有ZnO纳米结构合成方法及其缺陷。
2. 探究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原理,优化合成条件。
3. 采用多种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了解其结构、形貌、尺寸等特征。
4. 探究ZnO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从微观层面探究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
三、研究方法1. 综合分析文献资料,了解现有ZnO纳米结构合成方法及其缺陷;结合理论,确定优化合成条件。
2. 采用沉淀法、水热法等方法制备ZnO纳米结构。
3.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与分析。
4.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改变反应物质量比等手段,探究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
四、预期成果1. 理论探讨ZnO纳米结构的溶液法合成及生长机理。
2. 确定ZnO纳米结构溶液法合成的最优条件,并制备高质量的ZnO纳米结构材料。
3. 揭示ZnO纳米结构生长机理,为ZnO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4.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成果。
五、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1. ZnO纳米结构合成方法优化。
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物质量比等,优化合成方法,获得高质量的ZnO纳米结构材料。
2. ZnO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尺寸控制。
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质量比、溶液浓度等手段,控制形貌和尺寸。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dd0e383968011ca30091f3.png)
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摘要:本文对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及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进行探索,研究表明: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在液相制备纳米氧化锌有明显优势。
直接沉淀法中用草酸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
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关键是控制硝酸锌的浓度、草酸铵的浓度以及滴加速度、表面活性剂加入时间。
纳米氧化锌在可见光区的优良透光性以及紫外光区强的吸光率能用于制备防晒化妆品。
关键词:氧化锌,均匀沉淀法,表面活性剂,直接沉淀法,吸光率一、纳米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
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当物质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改用量子力学取代传统力学的观点来描述它的行为,当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纳米时,其粒径虽改变为1000倍,但换算成体积时则将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为上将产生明显的差异。
纳米粒子异于大块物质的理由是在其表面积相对增大,也就是超微粒子的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面能的不安定原子。
这类原子极易与外来原子吸附键结,同时因粒径缩小而提供了大表面的活性原子[1]。
就熔点来说,纳米粉末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造成熔点下降,同时纳米粉末将比传统粉末容易在较低温度烧结,而成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
一般常见的磁性物质均属多磁区之集合体,当粒子尺寸小至无法区分出其磁区时,即形成单磁区之磁性物质。
因此磁性材料制作成超微粒子或薄膜时,将成为优异的磁性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氧化锌制备方法研究——开题报告摘要:本文对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氧化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及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进行探索,研究表明:均匀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在液相制备纳米氧化锌有明显优势。
直接沉淀法中用草酸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氧化锌。
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关键是控制硝酸锌的浓度、草酸铵的浓度以及滴加速度、表面活性剂加入时间。
纳米氧化锌在可见光区的优良透光性以及紫外光区强的吸光率能用于制备防晒化妆品。
关键词:氧化锌,均匀沉淀法,表面活性剂,直接沉淀法,吸光率一、纳米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
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当物质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时,则必须改用量子力学取代传统力学的观点来描述它的行为,当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纳米时,其粒径虽改变为1000倍,但换算成体积时则将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为上将产生明显的差异。
纳米粒子异于大块物质的理由是在其表面积相对增大,也就是超微粒子的表面布满了阶梯状结构,此结构代表具有高表面能的不安定原子。
这类原子极易与外来原子吸附键结,同时因粒径缩小而提供了大表面的活性原子[1]。
就熔点来说,纳米粉末中由于每一粒子组成原子少,表面原子处于不安定状态,使其表面晶格震动的振幅较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造成超微粒子特有的热性质,也就是造成熔点下降,同时纳米粉末将比传统粉末容易在较低温度烧结,而成为良好的烧结促进材料。
一般常见的磁性物质均属多磁区之集合体,当粒子尺寸小至无法区分出其磁区时,即形成单磁区之磁性物质。
因此磁性材料制作成超微粒子或薄膜时,将成为优异的磁性材料。
纳米粒子的粒径(10纳米~100纳米)小于光波的长,因此将与入射光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
金属在适当的蒸发沉积条件下,可得到易吸收光的黑色金属超微粒子,称为金属黑,这与金属在真空镀膜形成高反射率光泽面成强烈对比。
纳米材料因其光吸收率大的特色,可应用于红外线感测器材料。
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应都是纳米微粒和纳米固体的基本特征,这一系列效应导致了纳米材料在熔点﹑蒸气压﹑光学性质﹑化学反应性﹑磁性﹑超导及塑性形变等许多物理和化学方面都显示出特殊的性能。
它使纳米微粒和纳米固体呈现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正因如此,纳米材料具有许多奇异功能,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纳米科学研究的日渐升温,纳米材料科学已经成为其主要学科分支,是纳米科技的重要基础。
它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地研究纳米材料的性能、微观结构和谱学特征,通过和常规材料做比较,找出纳米材料的特殊规律、建立有关纳米材料的概念和新理论,发展和完善纳米科学体系;而是开发新型纳米功能材料。
二、纳米氧化锌:纳米ZnO作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与普通氧化锌相比,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如无毒和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因此在很多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世界各国对纳米ZnO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微观结构、宏观物性和应用等四个方面。
其中制备技术是关键,因为制备工艺过程与控制对其微观结构和宏观物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纳米氧化锌的研究为锌产品的深加工开发提供方向。
纳米氧化锌是高附加值产品。
在品质飞跃的同时,使用价值亦随之倍增5~10倍以上。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除了在橡胶、化工、涂料、陶瓷、玻璃、电子和医药卫生和食品等传统工业外,随着材料纳米化功能性的深入研究,拓宽了它的应用领域,如紫外线屏蔽、光催化导电氧化锌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比较多。
由于大气臭氧层破坏,达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强度日趋增多,人类由此造成的皮肤病威胁增大。
因此,紫外线防护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纳米氧化锌防紫外线的研究主要是防辐射效率问题。
对于锌矿加工的厂家,他们期望能在现有的设备条件下进行锌矿的深加工。
如能研究出一种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的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那将为锌矿加工的厂家带来较大的经济效应。
因此,研究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有重要意义。
纳米氧化锌在防紫外线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热点。
研究纳米氧化锌的水溶胶在可见光的透光性以及在紫外区的屏蔽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2.1纳米氧化锌的物化性质:纳米氧化锌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无污染,其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因而它具有明显的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使其在化学、光学、生物和电学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独特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室温下,ZnO禁带宽度约为3.37eV,是一种新型的宽禁带直接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其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在室温下不会全部分解,这意味着ZnO光致发光和受激辐射具有较低的闭值,因而更易在室温下实现高效受激发射。
ZnO被认为是一种更合适用于室温或更高温度下的紫外光发射材料。
纳米ZnO作为优异的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在光电、化学方面表现出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主要是显著的量子限域效应和强烈的紫外吸收、低闽值高效光电特性、紫外激光发射以及压电、光催化及载流子传输等方面性质。
此外,ZnO材料还具有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植被简单、高机械强度和较低的电子诱生缺陷等优点,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低、毒性小,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天然材料[3]。
2.2纳米氧化锌的用途:纳米ZnO由于其尺寸介于原子簇和宏观微粒之间,具有许多宏观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光吸收、敏感、催化及其他功能特性等方面展示出引人注目的应用前景。
2.2.1橡胶工业的应用:纳米氧化锌是橡胶工业最有效的无极活性剂和硫化促进剂,纳米氧化锌具有颗粒微小,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疏松多孔,流动性好等物理化学特性,因此,与橡胶的亲和性好,熔炼时易分散,胶料生热低,扯断形变小,弹性好,改善材料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
用于制造高速耐磨的橡胶制品,如飞机轮胎,高级轿车用的子午线胎等,具有防止老化、抗摩擦着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大幅度提高了橡胶制品的光洁度、机械强度、耐温和耐老化性能,特别是耐磨性能[4]。
2.2.2化妆品中的应用:纳米ZnO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分解、不变质、热稳定性好,且纳米ZnO本身为白色,可以简单地加以着色,价格便宜、吸收紫外线能力强,对长波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和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均有屏蔽作用,因而得以广泛使用。
2.2.3自洁性陶瓷与抗菌玻璃:纳米ZnO可不经磨碎直接使用,并使陶瓷品的烧结温度降低675~857℃。
烧结成品光洁如镜,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能耗。
加有纳米ZnO的陶瓷制品具有抗菌、除臭和分解有机物的自洁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经处理后的产品科制浴缸、地板砖、卫生间及桌椅等。
添加纳米ZnO紫外线屏蔽层的玻璃可抗紫外线、耐磨、抗菌和除臭,可以用作汽车玻璃和建筑用玻璃。
2.2.4图像记录材料:纳米ZnO依制备条件可获得光导电性,半导体和导电性等不同性质,利用这些性质,可用作图像记录材料,还可利用其光导电性质用于电子摄影。
利用半导体性质可作电击穿记录纸等。
其优点是无三废公害,画面质量好,可高速记录,能吸附色素,进行彩色复印、酸蚀后有亲水性,可用于胶片印刷等。
2.3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简述:2.3.1物理方法:物理法包括机械粉碎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
机械粉碎法是采用特殊的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技术 ,将普通级别的氧化锌粉碎至超细。
其中张伟等人利用立式振动磨制备纳米粉体 ,得到了α-Al2O3,ZnO、MgSiO3等超微粉 ,最细粒度达到 0. 1μm此法虽然工艺简单 ,但却具有能耗大,产品纯度低 ,粒度分布不均匀 ,研磨介质的尺寸和进料的细度影响粉碎效能等缺点。
最大的不足是该法得不到1—100nm 的粉体 ,因此工业上并不常用此法;而深度塑性变形法是使原材料在净静压作用下发生严重塑性形变 ,使材料的尺寸细化到纳米量级。
这种独特的方法最初是由 Islamgaliev 等人于 1994 年初发展起来的。
该法制得的氧化锌粉体纯度高,粒度可控,但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却很高。
总的说来 ,物理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存在着耗能大 ,产品粒度不均匀,甚至达不到纳米级,产品纯度不高等缺点,工业上不常采用,发展前景也不大[5]。
2.3.1.1磁控溅射:磁控溅射法是目前制备ZnO薄膜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成熟的制备方法。
溅射是利用高能带电粒子轰击靶材,使靶材原子或分子被溅射出来并沉积到衬底成膜。
在溅射过程中,辉光放电产生的正离子经电场加速,撞击阴极靶材,通过交换动量,靶材以中子、离子和二次电子等形式剥离。
目前对磁控溅射研究结果较多,表明靶材类型、溅射功率、氧分压、衬底温度等对成膜的质量有明显影响。
2.3.1.2分子束外延法(MBE法):在lOPa超高真空下以(0.1~1)nm/s的慢沉积速率蒸发镀膜称为分子束外延。
梁红伟等人利用等离子体辅助分子束外延法在Si衬底上生长了ZnO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谱和光致发光谱对ZnO薄膜进行了表征。
这种制备方法得到的薄膜质量最好,但对设备要求较高。
2.3.1.3激光脉冲沉积法:HPPLD法,是将高功率的脉冲激光束经过聚焦之后通过窗口进入真空室照射靶材,激光束短时间内在靶表面产生高温及熔蚀,并进一步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T≥104K),这种等离子体定向局域膨胀发射并在衬底上沉积而形成薄膜.孙开通等人利用PLD方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柱,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得到了较理想的成果[6]。
2.3.1.4机械法:机械法包括机械粉碎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
机械粉碎法采用特殊的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技术,将块体的氧化锌粉碎至超细。
L.C.Damonte等人研究了利用立式振动磨制备纳米粉体的过程和技术,得到了ZnO纳米粉体,最细粒度可达到40nm。
工艺简单,但该法存在能耗大,产品纯度低,粒度分布不均匀等缺点。
2.3.2化学方法:化学法是纳米粉体制备工艺中常用的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 ,设备简单 ,易放大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化学法中按照物质的原始状态分类,相应的制备方法可主要分为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等。
2.3.2.1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的工作开始于 20 世纪60年代。
近年来,用此法制备纳米微粒、纳米薄膜、纳米复合材料等的报道很多。
它是以金属醇盐Zn(OR)2为原料 ,在有机介质中对其进行水解、缩聚反应 ,使溶液经溶胶化得到凝胶 ,凝胶再经干燥、煅烧成粉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