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字与版式历史发展源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字母早期形成的铭刻体 (近代用作印刷大写体),在公元 4世纪时达到了完美的程度,简洁、 规整的线条使它成为日后所有字体 的典范。拉丁字母原来没有大写和 小写的区别,小写字母从古代铭刻 体(大写体)变化而来,为了提wenku.baidu.com 书写速度而形成。大、小写两体并 用,丰富了文字的表达功能。小写 体的产生方法主要是省略笔画(如 H省作h,B省作b等)和延长笔画 (如D延长为d等)(见图2-19)。
图2-1 南美洲一带古印加文明时期的结绳记事
二、刻画符号
古人还有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就是在树皮、骨头或石块上刻画 一些痕迹或图形。虽然这不能算是文字,但是,它对人类创造文字起 到了启发性的作用。因为刻符不但离客观物象描绘的距离更远,而且 由于其简单而无修饰的线条,明显地表达出它并不是为了创造美的视 觉形象而存在,而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被创造出来的。但其线条结 构组织的简化程度,却为汉字的构造方式提供了更富活力的生命元素。
图2-8 楔形文字中“国王”符号的演变
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 的创始可能略晚于楔形字。在公元前3100 年,它已经以发达的形式存在了。古埃及 人视其为“上帝的文字”(mdw-ntr), 称之为“圣书”,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把文 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对待。通常所用 的“Hieroglyphic”一词源于希腊语,由 “Hieros(神圣的)”和“Gluphein(铭 刻)”二词合成,意思是神圣的铭刻文字。 文字书写的顺序可以自左而右,也可 以自右而左,可以自上向下,还可以“左 右开弓”。在碑铭体的图形符号中,字序 的方向是以图形符号中各种人物和动物的 面孔朝向来决定书写和阅读的方向,面孔 朝向哪一边,文字就从哪一边开始(见图 2-10)。
图2-2 甘肃天水秦安县大地湾一期“刻画符号”
图2-3 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所刻画的各种符号
而在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之间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中出土 的一些“刻画符号”,有许多已经跟成熟的甲骨文没有什么区别了,比如 “—”“|”“巾”“丰”等都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但它毕竟还不是完全成 熟的文字,所以还有一部分“刻画符号”在甲骨文里找不到(见图2-4)。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刻画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的文字, 它隐约地记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文化概貌,只是现代人未能解读而已, 同时也是以后成熟文字的雏形之一。
第二章
第一节
文字与版式历史发展源流
文字的缘起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文字的形成
文字的发展 印刷术与版式
本章概述
本章将会从理论层面系统地梳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中、英文文 字发展的历史承接性,并试图以轻松的故事性叙述方法,使学生系统 地了解中外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从而对各类抽象的 文字有一个感性且较为完整的认识,以增加对文字演进及版式发展的 理解,为今后利用文字与版式进行字体与版式设计作好铺垫。
至今发现最早的刻画符号是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中的彩陶上的十 几个彩绘符号,距今约8000年,比西安半坡陶器符号还早1000年,这些 符号来自“结绳记事”。而这些“刻画符号”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 增多的“刻画符号”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有些“刻画符号”与半坡陶 器符号完全一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 线索(见图2-2、图2-3)。
图2-14 甲骨文
第三节 文字的发展
一、字母的传播
字母诞生在地中海东岸,其东北有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西南 有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是两大古代文化之间的走廊。居住在这 里的北方闪米特人创造的字母,虽然没有找到跟圣书字和楔形字的 直接关系,但受到两大文化的深刻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尽管两河流 域和古埃及的文化与文字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衰老,直到最 后消亡的过程,但其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却浸透到邻国的土壤中, 并与邻国的新兴文化交融,产生出高一级的、全新的文化。
图2-6 美洲印第安奥基布部落少女幽会信
第二节 文字的形成 一、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
就目前所知, 文字最早出现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 不达米亚(Mesopotamia)平原(位于现在的中东)。这种今天看来古 怪的文字是当时的国际通用文字,在西亚应用了3000多年,直至公元前 331年,楔形文字随波斯帝国的灭亡而成为历史。当后来生活在这个地 区的阿拉伯人发现这种古怪的古老文字时,因其笔画酷似钉子,给它起 名为钉头字(Mismari)。500年后,英国人也发现了这种古文字,又重 新将它命名为楔形文字(Cuneiform)。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最初也是图画符号,大约在公元前2900年,为 了省时、省力,象形文字中原有的曲线笔画被直线取代,长笔画也改用 几笔连接的短笔画,笔画形态由于压写而形成钉头形式(见图2-7)。
图2-27 元代《备用草本》一书刊记
图2-28 元代发行的纸币——至元钞
图2-29 明正统十二年刻印的《周易传义》
二、欧洲的版式发展
由于欧洲民族众多,文化发展脉络多元,由此也形成了不同历史 时期丰富多彩的版面形式,有些版面样式至今仍对世界各国的现代设 计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从版式设计的角度来欣赏古埃及神庙建筑上的那一幅幅壁画, 其象形文字和人物图像的共同组合,一方面表现出了古埃及璀璨的艺 术风格,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古埃及时期在版面构成上的独特的语言形 式。埃及象形文字善于利用版面已有的区域综合布局,使图形与文字 的配合更为丰富,从而形成了图文呼应有序的效果,这种版面形式在 纸草书上也有同样的表现(见图2-30)。
第一节 文字的缘起
在文字发生、发展的初级过程中, 有实物记事、刻画符号、岩画、文字画 等几种方式。 一、实物记事 要创立看似简单的文字,对于原始 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人 类在文字萌芽之前,普遍经历了用实物 来标记和传递信息的 阶段。《所谓“大事作大结,小事作小 结”,就是用绳子作结来帮助记忆事情 大小的一种方式。世界各民族在拥有文 字之前,几乎都曾有过类似结绳记事的 阶段(见图2-1)。
三、中美洲的玛雅字
玛雅文明诞生于美洲热带雨林的丛林之中。在今天的墨西哥东南部 及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国的土地上,曾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16世纪 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而创造这一辉煌文明的正是生活在此的玛雅人。
玛雅人的文字也来源于原始图画,是在奥尔美加文化确立的象形笔 法与方圆结合的体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玛雅字保留着明显的图形性质, 人和动物通常画出头部的侧影,称为“面形”符号;器皿和实物画出特 征部分。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很相近,只是符号 的组合远较汉字复杂,块体不像汉字要求方正,而是以近似圆形或椭圆 为主字符的线条;也不像汉字的笔画那样规整竖直,更多地依随图形起 伏变化、圆通流畅。由于这些特点,玛雅象形文字尽管初看之下觉得奇 怪复杂,但实际上每一个符号像是一幅微型的镜框图画,在世界各古文 明的文字中别具一格,成为凝聚了无数代玛雅艺术家和匠师们心血的艺 术品(见图2-12、图2-13)。
图2-10 书写和阅读的方式
比碑铭体稍晚出现的还有僧侣体和人民体,这些字体的出现都是 为了顺应文字书写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文字改革。当然这些字体的名 称是后世希腊人起的,并非埃及人自己的说法。图2-11是埃及象形文 字中碑铭体(a)、僧侣体(b)、人民体(c)及读音和意义(d)的 列举。
图2-11 埃及象形文字的词符及其字体变化举例
宋代是我国古代雕版印刷的鼎盛 时期,其主要特点是:① 政府对印 刷非常重视。② 民间印刷业十分活 跃。③ 印刷数量增加,历史上流传 的各种著作及当代的著作几乎都有印 刷。④ 印刷品质量更为精良,刻印 技艺更为精湛,书籍版式逐渐规范化。 由于这种印刷方式也使其印刷出的成 品在版式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样式, 至今仍在不少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见 到其踪影(见图2-27至图2-29)。
第四节 印刷术与版式
一、中国的雕版印刷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 也是文字和印刷史上的两次巨大进步。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书写、阅读 方式,也使得信息的大量复制成为一件较为容易的事,开辟了大众传播 的途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另外,纸和印刷术提供 了记载视觉信息的媒介,使版式设计有了艺术表现的广阔空间。 “雕版印刷”在中国的唐代已经十分普遍,它是将图文刻在木板上, 在凸起的图文表面刷墨、敷上纸,用毛刷均匀地揩拭,揭下来后,图文 就转印到纸上了。一页书雕刻一块印版,如果一个字雕刻错了,或由于 木板的木质纹理而影响到雕刻质量,则前功尽弃,需要重新再雕。
图2-12 玛雅人用头像表示数字
图2-13 石刻上的玛雅字
四、中国的汉字
关于汉字的创始者,古籍的记载几乎都说是仓颉。《论衡· 骨相》中 更添加了神话色彩说“仓颉四目”,是否确有仓颉其人,不得而知。根据 殷商文化和史籍记载推论,汉字产生的时代在夏代以前,大约距今五六千 年的史前时代。而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符号性质的文字,虽然其中也有一些 图画意味很浓的象形字,但从整体上说,它已摆脱了图画或接近于图画的 性质,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 公元前1300年以前,中国黄河流域的殷商帝国创造了“甲骨文”。 这是汉字的祖先,是最早的汉字资料,但它并不是原始的汉字。因为由图 画发展而来的象形文字,虽然其界线不是那么清晰,也不容易划分,但有 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愈原始的汉字就愈接近于图画。而这个从图画到 符号的分离过程,则是在漫长的时期内缓慢地完成的(见图2-14)。
图2-7 苏美尔人早期的图画文字
楔形文字曾经在3500年中 记录下“西方”世界文化辉煌 的一笔,在它全盛时期,从东 地中海一直到波斯湾的西亚和 北非,许多民族都使用这种文 字记录自己的语言。公元前331 年,随着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 历山大大帝征服,楔形文字最 后也被历史的波涛湮没了。但 楔形文字却随着各种文明影响 了拉丁字母的形成,这在后面 的内容中会继续展开。
图2-4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中的“刻画符号”
三、岩画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它记录人类祖先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岩画包括岩洞、山崖和其他处所含有表意作用的石壁素描,据说已 有40000年的历史,绵延至现代的原始部族仍有制作。今天被人们 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 欧洲、非洲、亚洲的印度和中国。中国是岩画众多的国家,据说发 现的岩画超过了20000幅。 刻符和岩画都是分散的单个符号,没有上下文可以连续成词, 一般不认为是文字。但是,刻符有“指事”性质,岩画有“形象” 性质,它们都具有文字胚芽的意义。
图2-19 罗马字母残片
二、汉字的演变
从汉字发展的情况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汉字是在图画的 基础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强其符号性,减少其图画 性而形成的。古今汉字可以按照文字线条的不同,区分为古文字和现 代汉字两大类。小篆以前的文字都是古文字;隶书、楷书等则是现代 汉字。 文化像水一样不断从高处流向低处。文字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承载 体。文字的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相邻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 但大都是政治力量比较强大、生产方式比较先进的民族影响那些相对 落后的民族。同时,文字的传播也反映了宗教传播的轨迹。发源于中 原的汉族文字,在公元前就开始传入其他民族居住的地区,更随着汉、 唐时期的鼎盛而被各民族所借用和创制,被用来记录本民族的语言, 从而在东亚形成一个广大的“汉字文化圈”。在汉字这个大家庭中包 含有几十种汉字式文字,书写着属于不同语系的多种语言。
四、文字画
文字画使图画开始走向原始文字。有些图画比较简单,有些比 较复杂,简单的可以表示个别的事物,复杂的却常用来表示一个事 件、一种情景。 美洲印第安奥基布部落的一位少女曾在一块赤杨树皮上,用图 画的形式写情书给她的爱人。周有光先生是这样解释这幅画的: “熊、泥狗、小屋、湖泊、道路”都是表形符号。“熊”和“泥狗” 代表不同图腾的人,有表意性质。“道路”表示方向,也有表意性 质。“十字架”代表信奉基督教的教徒,是象征性的表意符号。 “招呼的手”表示欢迎,不是一般的手,是表意符号。全文表形为 主,表意为辅,表形带表意,表意带表形;代表一段语言,一个 “篇章”,不能分成句子或语词;可以用任何语言来说明,这就是 文字画(见图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