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2019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

2019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

提要
• • • • • • 前言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 二、DKD的病理 三、DKD的防治 四、DKD的监测及转诊 五、总结
• 典型的DKD肾脏形态学改变包括:
–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肾小球硬化、足细胞丢失; – 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萎缩及细胞凋亡增加、肾间质炎性 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管周毛细血管稀疏; – 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尤以出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更具特 征性[36]。
• 国外报道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KD[4,5],目前我 国尚缺乏全国性DK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文献报道国内2 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10%~40%[6,7,8,9]。 • DKD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性别、种族、长病程、高血糖、 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盐饮食、血脂异常、 肾毒物质、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等[10,11,12,13]。 • 与不合并DKD的糖尿病患者相比,DKD患者死亡率更高, 且大部分死亡是由于心血管事件导致[14]。早期诊断、预 防与延缓DKD的发生发展,对降低大血管事件的发生、提 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4.心血管风险评估:糖尿病患者合并DKD后,心血管风 险显著升高。包括中国人群在内的大量研究表明,随着 eGFR下降或UACR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心血 管相关死亡风险显著升高[14,32,33,34],而降低UACR可 使心血管风险下降[30]。值得注意的是,多数糖尿病患者 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并 非CKD[35]。 • 心血管风险评估可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 版)相关章节[16]。
• 病理活检被认为是DKD诊断的金标准。不能依据临床病史 排除其他肾脏疾病时,需考虑进行肾穿刺以确诊。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二、识别
• 3.辅助检查: ① 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血糖、75g OGTT后2h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 据。 ② 尿糖: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需进一步检测血糖以确诊。 ③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态和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 案的病情监测关键指标,但在我国尚未用于诊断糖尿病。 ④ 其他:常规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值(UACR);有 条件时可行心电图、眼底和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检查等。可做胰岛素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 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IA-2A)等以明确糖尿病分型。 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时还应当检查酮体、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 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l型糖尿病、2型糖 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85%~90%。
二、识别
• 1.临床症状和体征: • 由血糖升高导致的严重代谢失调,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 多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乏力。但许多患者缺乏特异表现, 仅于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视 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和易感染;如有并发症时,可出现视力下降、 水肿、贫血、对称性的手指、足趾感觉减退、疼痛、麻木或异样感,亦可 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注意维持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每日摄入总热量:休息时 25~30kcal/kg,轻体力劳动时30~35kcal/kg,中体力劳动时35~40kcal/kg,重体力劳 动时>40kcal/kg;脂肪占总热量<30%,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 占总热量的15%~20%。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超重、肥胖 者可以适度减少摄入总热量。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

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1)二甲双胍:eGFR 45~59 ml·min-1·1.73 m-2减量,eGFR<45 ml·min-1·1.73 m-2禁用。
• 在肾功能不全时,二甲双胍可能在体内蓄 积,甚至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 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
• 二甲双胍应在患者应激状态时(如严重感 染、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等)停用,特别 是当患者有急性肾损伤时。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4)噻唑烷二酮类(TZD)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吡格列酮和罗
格列酮)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大部分 吡格列酮经胆汁由粪便清除。
• 罗格列酮可被完全代谢,无原形药物 从尿中排出,其代谢产物从尿液 (64%)、粪便(23%)排出,肾功 能下降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 严重肾功能障碍应禁用吡格列酮。 • 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不宜使用。
三、DKD的防治
2.抗高血糖药物 (7)SGLT2抑制剂 • 此类药物除通过抑制SGLT2降糖外,还具有降
压、减重、降低尿酸等额外获益,上述作用可 能与管球反馈、肾脏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善以及 某些代谢效应有关。
•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了SGLT2抑制剂在心血 管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血管安全性, 对肾脏次要终点进行了分析。恩格列净使肾脏 终点的风险下降39%,其中血清肌酐翻倍的发 生风险降低44%。卡格列净可使复合终点的风 险下降47%,其中白蛋白尿进展风险降低27%。 达格列净可使肾脏终点风险下降47%。
三、DKD的防治
(一)一般治疗 • 2.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干预还包括运动、戒烟、减
轻体重等。 • 推荐患者每周进行5次,每次30 min
与心肺功能相匹配的运动。 • 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版)以及空腹血糖≥5.6mmol/L)。

2)MDT包括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1.2手术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或其他需要先行治疗的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

2)相对禁忌证:BMI<27.5;手术前未经内科治疗或生活方式改变治疗;手术前未经心理评估或存在无法配合手术后管理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青少年、老年人或极度肥胖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胃食管反流等胃肠道疾病;存在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存在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等。

2手术方式的选择2.1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1)根据患者BMI、年龄、性别、合并症、代谢综合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2)手术方式应尽可能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确保手术效果。

2.2手术方式的具体选择1)胃镜下胃部减容术(GES):适用于BMI<35,无代谢综合征和严重合并症的轻至中度肥胖患者。

2)胃旁路手术(RYGB):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3)胃套管切除术(SG):适用于BMI≥35,或BMI≥32.5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

4)一期吸脂减重术:适用于BMI<35,脂肪分布较为集中的患者。

5)二期手术:适用于BMI≥50,或BMI≥45且存在严重合并症的极重度肥胖患者。

3术前评估与准备3.1术前评估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肥胖病史、合并症、手术史、过敏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3)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心电图、腹部B超、胃镜检查等。

4)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认知程度。

3.2术前准备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19版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解读2019版
皮。该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供给患者并记录在他们的临床病历中。 • 3.捏皮时力度不得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 4.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以避免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提起;最佳顺序
应当是:(1)捏皮;(2)与皮肤表面成90°缓慢注射胰岛素;(3)拇指按 钮完全推下后(用胰岛素笔注射时),让针头在皮肤内停留10 s;(4)以刺 入时的相同角度拔出针头;(5)松开捏皮;(6)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
注射装置
(一)糖尿病药物注射工具 1.糖尿病药物注射笔:胰岛素注射笔可分为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和笔芯可 更换的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预充注射笔是一种预充3 ml(含300 U)胰 岛素的一次性注射装置,无需更换笔芯,用完后废弃。笔芯可更换胰岛素 注射笔由注射笔和笔芯构成,笔芯中的胰岛素一旦用完,需要更换新的笔 芯,而注射笔可重复使用。
• 推荐: • 1.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熟知国家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规定。 • 2.所有医护人员从注射治疗开始,就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废弃注射器材。 • 3.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于患者家人(如刺伤儿童)和服务人员
是成人和儿童最安全的注射笔用针头,不分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BMI)。 • 2.不论是否捏皮,4 mm针头都应垂直进针。 • 3.注射时应避免按压皮肤出现凹陷,以防止针头刺入过深而达到肌肉组织。 • 4.若使用6 mm及以上的针头在上臂注射,必须捏皮,这需要他人协助完成注
射。 • 5.因为手抖或其他障碍无法握住4 mm针头胰岛素笔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更
注射治疗的教育
• 患者必需的心理调节 • 注射治疗的方案 • 注射装置的选择及管理 • 注射部位的选择 • 护理及自我检查 • 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角度及捏皮的合理运用、胰岛素贮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Ⅱ)》要点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Ⅱ)》要点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Ⅱ)》要点前言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足花费巨大,约占整个糖尿病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

因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足溃疡(DFU)和截肢的流行病学及医疗负担要点提示•糖尿病足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高,造成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及早筛查并矫正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和及早规范治疗DFU,能明显降低截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分级管理、专业化诊治和多学科协作的综合防治策略一、糖尿病足的危害糖尿病足的基本定义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皮肤及其深层组织破坏,常合并感染和(或)下肢不同程度的动脉闭塞症,严重者累及肌肉和骨组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

糖尿病足预后很差,甚至比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除肺癌、胰腺癌等)。

DFU 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

二、DFU的患病率确切的糖尿病足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数据很有限,往往被低估。

三、糖尿病足的医疗费用2017年全球糖尿病医疗费用高达7270亿美元,其中中国为1100亿美元。

四、糖尿病足防治策略发达国家多年的糖尿病足防治经验证明,贯彻预防为主、专业化诊治和多学科协作能够有效地降低DFU的发生、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截肢率和医疗费用。

多学科协作的糖尿病足医疗护理专业团队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截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有足病风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早完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血管病变和足病筛查,及早发现和管理教育这些高危患者。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完整版)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完整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for Metabolic & Bariatric Surgery,CSMBS)于2014年组织国内减重代谢外科及内分泌科专家共同制定了我国首个减重代谢外科指南——《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4)》[1]。

在该指南的指导和规范下,尤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成立后,我国的减重代谢外科取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全国各地区相继建立了临床研究中心,并开展了多中心合作,不断积累详实的多中心临床数据。

我国减重代谢手术已经由2014年的4000例增长到1万例以上,术式方面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没有明显差异[2-3]。

2017年,美国和欧洲肥胖代谢外科指南进行了相应更新,包括胃束带手术(AGB)等治疗方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4-5]。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联合CSMBS组织专家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参考西方国家指南及立场声明更新,并采纳我国近5年的临床数据及相关文献,在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前评估与准备、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以更好地适应减重代谢外科的发展,规范疾病的治疗,共同推进学科健康快速发展。

1 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1.1 手术适应证单纯肥胖病人手术适应证:(1)BMI≥37.5,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推荐手术;27.5≤BMI<32.5,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难以控制,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综合评估后可考虑手术[6-7]。

(2)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参考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心型肥胖,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广泛征询意见后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8]。

(3)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注:(1)代谢综合征组分(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义)包括:高三酰甘油(TG,空腹≥1.70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空腹<1.03 mmol/L,女性空腹<1.29 mmol/L)、高血压(动脉收缩压≥130 mmHg或动脉舒张压≥85 mmHg,1 mmHg=0.133 kPa)。

2019 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2019 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2019 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标题:探究2019 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在当今社会,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发布的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备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究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内容及意义,为读者带来全新的理解和思考。

一、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背景2019年发布的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在我国糖尿病学会的指导下,经过多位权威专家的悉心研究和反复论证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临床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2型糖尿病的防控和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对患者的危害。

此次发布的标准相较于以往的诊疗标准,更注重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更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糖尿病的预防和干预提出更具体和详细的措施。

二、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核心内容1. 诊断标准本次发布的标准,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标准。

专家们通过对临床研究的分析和总结,明确了2型糖尿病的确诊标准,并指出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诊断方法和标准。

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人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2. 饮食和运动指导本次发布的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对患者饮食和运动的指导。

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而这个标准明确了糖尿病患者在每餐饮食中各种成分的摄入量,指出了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的影响,这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 药物治疗原则针对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本次标准也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疾病的发展阶段,指出了不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治疗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治疗思路。

三、对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的个人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对2019年我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2型糖尿病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

辅助检查
(1)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血糖、75 g OGTT后2 h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2)尿糖:尿糖阳性是发现糖尿病的重要线索,需进一步检测血糖以确诊。 (3)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态和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病情
监测关键指标,但在我国尚未用于诊断糖尿病。 (4)其他:常规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值(UACR);有条件时
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常见的可致血糖升高的疾病鉴别: 1.内分泌疾病:最常见的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亢可导致血糖升高, 但甲亢具有高代谢症状和体征,血清游离L、游离T4水平增高。 2.肝脏疾病:肝病所致的高血糖常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如肝硬化、慢性 丙型肝炎、肝移植术后,多数患者有营养不良的表现。 3.其他:可以引起血糖异常的因素,如应激性因素或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 物等。
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 (实践版·2019)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Dr.HAN
背景
定义与分类 识别、诊断与转诊
治疗 疾病管理
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威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导致多种脏器多系统损害,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 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常有家族史。很少自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在应激、严重感染、中断治疗 等诱因下也可发生。
✓临床上常与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
临床症状和体征
✓由血糖升高导致的严重代谢失调,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 饮、多食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乏力。
✓但许多患者缺乏特异表现,仅于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 糖;有的患者可表现为视力模糊、外阴瘙痒、皮肤瘙痒和易感染;如有并发 症时,可出现视力下降、水肿、贫血、对称性的手指、足趾感觉减退、疼痛、 麻木或异样感,亦可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共10页word资料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共10页word资料

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杨国庆,母义明根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1]。

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给家庭以及患者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为家庭、国家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复杂的发病过程使人类至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但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

为达到尽早、有效、持久的血糖达标,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能力、生活方式指导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均至关重要。

由于近年来大量有关糖尿病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CDS根据最近研究成果特别是大量基于中国大陆人群的循证医学数据,针对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做了大量修改和补充,于2019年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

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可能均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目标血糖水平[4]。

现就新版指南中,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治疗做一解读。

1 基础胰岛素起始治疗201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糖尿病治疗指南确立了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指南推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当生活方式干预加1种口服降糖药(OHA)血糖控制不佳时,加用基础胰岛素是最有效的血糖控制策略。

在2019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指出,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2种或2种以上OHA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未达标即可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相对较轻,及时启动基础胰岛素治疗是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自身特点的治疗策略。

基础胰岛素不仅有效控制空腹血糖,进而实现血糖全面达标;更重要的是,可最大限度保留更多β细胞功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9

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9

妊娠早期血糖
控制勿过于严
格,以防低血
A
糖的发生
餐后峰值血糖
5.6-7.1
C
(100-129mg/dl)
餐前、夜间血
糖及FPG宜控 制在3.3-5.6
B
(60-99mg/dl)
糖化血红蛋
白(HbA1c)
D
<6.0%
一、孕妇血糖监测
3.HbA1c水平的测定:多用于GDM初次评估,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孕妇,推 荐每2个月检测1次。 4.尿酮体的监测:孕妇出现不明原因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或者血糖控制不理 想时应及时监测尿酮体。 5.尿糖的监测:不建议将尿糖作为妊娠期常规监测手段。
二、妊娠期
2、营养摄入量推荐
3)蛋白质:推荐饮食蛋白质摄人量占总能量的15%~20%为宜,以满足孕妇妊 娠期生理调节及胎儿生长发育之需。
4)脂肪:推荐饮食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5%~30%为宜。但应适当限制饱和 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红肉类、椰奶、全脂奶制品等,糖尿病孕妇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不应超过总摄入能量的7%;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山 茶油等,应占脂肪供能的1/3以上。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可降低LDL-C、增加 HDL-C的水平,故糖尿病孕妇应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
三、胎儿监测
1.胎儿发育的监测:在妊娠中期应用超声对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妊娠早期血糖 未得到控制的孕妇,尤其要注意应用超声检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发育, 有条件者推荐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2.胎儿生长速度的监测:妊娠晚期应每4~6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发育, 尤其注意监测胎儿腹围和羊水量的变化等。
一、妊娠前
3、妊娠前药物的合理应用
PGDM妇女妊娠前应停用妊娠期禁忌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v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如果妊娠前应用ACEI治疗DN,一旦发现妊娠,应立即停用。产前咨询时应告知 患者,妊娠前或妊娠期停用ACEI后蛋白尿可能会明显加重。

糖原累积病(Ⅰ型和Ⅱ型)诊疗指南(2019)

糖原累积病(Ⅰ型和Ⅱ型)诊疗指南(2019)

Chinese Practical Journal of Rural Doctor 2021 Vol.28 No.3标准•方案•指南糖原累积病(I型和I I型)诊疗指南(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概述糖原累积病(I型、u型)均是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病。

GSD I a型是由于G6PC突变使肝脏葡萄 糖-6-磷酸酶缺乏所致。

典型表现为婴幼儿期起病 的肝脏肿大、生长发育落后、空腹低血糖、高脂血 症、高尿酸血症和高乳酸血症等。

GSD I b型是由 于SLC37A4基因突变使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缺 乏所致。

患者除了有I a型表现之外,还可有粒细 胞减少和功能缺陷的表现。

GSD II型是由GAA突 变导致a-1,4-葡萄糖苷酶缺陷,造成糖原堆积在 溶酶体和胞质中,使心肌、骨骼肌等脏器损害。

根 据发病年龄、受累器官、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情 况可分为婴儿型((infantile-onset pompe disease, IOPD)和晚发型(late-onset pompe disease,LOPD)。

2病因和流行病学GSD I a型致病基因G6PC位干17q21,含5个 外显子,基因突变导致糖原降解或异生过程不能 释放葡萄糖,使6-磷酸葡萄糖堆积,通过糖酵解途 径产生过多乳酸,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致血尿酸升 高,同时生成大量乙酰辅酶A,致血脂升高。

至今 已报道的G6PC突变达116种,中国人最常见突变 是 c.648G>T(56.3%~57%)和 c_248G>A(12.1% ~14%)。

080I b型致病基因SLC37A4位于llq23, 含9个外显子,基因产物为跨膜蛋白葡萄糖-6-磷 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葡萄糖-6-磷酸从细胞浆和 内质网膜间隙转运到内质网腔内。

当基因突变导 致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缺乏时,葡萄糖-6-磷酸 不能被转运到微粒体膜而进一步水解产生葡萄 糖,造成与糖原累积症I a型相同的表现。

2019ADA 糖尿病指南

2019ADA 糖尿病指南

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
• 2019年ADA标准提出ASCVD风险计算公式的使 用( 计算公式将糖尿病作为一项风险因素),并 指出在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时,应将10年ASCVD风 险纳入总体风险评估。另外,基于最新证据, 2019年ADA标准指出HF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 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
• 高血压/血压管理:对于具有较高心血管风险( 现 有ASCVD或10年ASCVD风险> 15%)的糖尿病 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 130/80 mmHg ; 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的患者(10年ASCVD风 险< 15%),降压目标为< 140/90 mmHg。
• 管理方案:必须考虑患者的各个方面,如年龄、 认知能力、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病程等
• 应该应用不同的策略和技术以支持患者的自我管 理成果,提供糖尿病管理各方面相关问题的教育
• 语言对行为和认知有重要影响,有力的语言应用 在糖尿病管理与教育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 糖尿病多学科小组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成员可包括初级保健医师、专科医师、医师助理、 护士、营养师、运动专家、药剂师、牙科医师、 足科医生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等。
更新低血糖的定义:
低血糖1级:血糖水平< 3.9 mmol/L但≥ 3.0 mmol/L
低血糖2级:血糖水平< 3.0 mmol/L,此时开始出 现低血糖导致的神经症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解 除低血糖
低血糖3级:与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低血糖症, 需要他人援助
糖尿病技术是指糖尿病患者用于糖尿病管理相关的 硬件、设备及软件,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预防 并发症、减轻生活负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糖尿 病监测与胰岛素治疗)
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从10 ~ 12岁开始进行饮食 失调筛查,可利用如糖尿病饮食问题调查问卷-修订 版(Diabetes EatingProblems Survey-Revised, DEPS-R)等工具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摘要新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该指南以最佳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专家经验制定了诊治流程。

主要包括3大版块: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数据以及早期筛查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感染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全身营养、心理状态及中医中药的治疗进展。

该指南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进展,首次详细地从糖尿病足防治的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本文对该指南进行浅析,予以推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

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

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

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

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

45%的患者为Wagner 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率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2]。

2019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治指南 2019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治指南-PPT课件

2019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治指南 2019年ADA关于糖尿病诊治指南-PPT课件

在无症状患者中进行糖尿病筛查
● 在无症状的成人,如超重或肥胖BMI≥25kg/m2)并有一个 以上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应该从任何年龄开始筛查糖尿病并 评估将来糖尿病的风险。对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应从 45岁开始筛查。(B) ●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至少每3年复查一次。(E) ● 为筛查糖尿病或评估未来糖尿病的风险,A1C、 FPG或2h 75g OGTT均是适用的。(B) ● 对于那些已经确定未来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人群,应该进一 步评估并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B)
指南中证据级别
A 有组织完善的、广泛、随机对照研 究证据的明确支持; B 有组织完善的队列研究的支持性证 据; C 较差的对照或非对照研究的支持性 证据; E 专家共识或临床经验。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A1C≥6.5%。试验应该用美国糖化血红蛋白 标准化计划组织认证的方法进行。并与(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的检测 进行标化 2、 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的定 义是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量,或 3、 OGTT 2h血糖≥11.1 mmol/L。试验应按照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进行,用75 g无水葡 萄糖溶于水作为糖负荷 4、有高血糖的典型症状或高血糖危象,随机 血糖≥11.1 mmol/L。 如无明确的高血糖症状,结果应重复检测确认。
医学营养治疗
整体建议 ● 任何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依据治疗 目标接受个体化的MNT,如果能在熟悉糖尿病知识 的注册营养师指导下完成更好。(A) ● 因为可以节省花费并可改善预后的原因(B), MNT应该被相关保险公司及其他支付所覆盖。(E)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糖 尿 病 诊 治 指 南 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磅:美国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2017年12月10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公布了2018年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ADA指南每一年更新一次,在国际上具备普遍影响力。

最新版指南对于药物防治的保举以下,倡议珍藏浏览。

一、免疫接种
依照惯例接种疫苗。

≥6个月的患者,每一年均应接种流感疫苗。

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曾接种乙肝疫苗的,应接种3次乙肝疫苗;≥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不曾接种乙肝疫苗,能够斟酌接种3次。

二、防备2型糖尿病
对付糖尿病后期患者,特别是BMI>35kg/m2,年纪
历久利用二甲双胍能够惹起维生素B12短缺。

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随血虚或四周精神病变的患者,应按期监测维生素B12。

三、AIC目的值
多半非怀胎成人正当的AIC目的是
对付有重大低血糖病史、预期寿命无限、有早期微血管或大血管病并发症、有较多的伴病发、利用了包含胰岛素在内的多种降糖药物医治仍难达标者的糖尿病患者,AIC目的值
对付变动医治方案的患者,每3月检测AIC一次。

四、2型糖尿病药物医治
无忌讳症者,肇端医治首选二甲双胍。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AIC≥9%应斟酌肇端两药结合医治。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有显著高血糖症状和/或AIC程度≥10%和/或血糖≥16.7mmol/L,斟酌开端胰岛素医治。

假如单药医治或两药结合医治在3个月内没有到达或保持AIC目的,加用别的一种降糖药物。

对付没有到达血糖目的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该推延药物强化医治,包含斟酌胰岛素的医治。

没有明白的证据支撑对不短缺的患者饮食弥补维生素、矿物质、中草药或香料,并且历久摄取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够存在平安性成绩。

五、抗血小板药
伴随动脉粥样软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剂量75~162mg/d)作为二级防备医治;对阿司匹林过敏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利用氯吡格雷(75mg/d)。

包含至多有一项其余重要风险身分(高血压、抽烟、血脂非常或卵白尿)的大多半&amp;gt;50岁男性或女性,且不伴出血高危身分者,可斟酌阿司匹林(75~162mg/d)作为一级防备。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双联抗血小板医治一年是正当的,继承医治或者也有好处。

六、糖尿病归并高血压
多半糖尿病归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目的值为
怀胎期糖尿病归并高血压者,降压目的值为120-160/80-105mmHg,以削减胎儿发展受损。

诊室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应立即开端接收药物医治;≥160/100mmHg的患者,应立即启动两种药物结合医治。

对付糖尿病归并高血压者,保举利用的药物范例包含: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和二氢吡啶类CCB,以削减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变乱。

对付糖尿病肾病归并高血压者,保举采纳ACEI或ARB的可耐受最大剂量医治。

一种药物不克不及耐受时,应采纳另一种药物代替。

对付三种降压药物(包含利尿剂)未到达降压目的的高血压患者,应斟酌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医治。

制止将ACEI和ARB、ACEI和间接肾素抑制剂联用。

服用ACEI、ARB类或利尿剂的患者,应监测血肌酐/估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血钾程度。

七、糖尿病归并冠心病
已知动脉粥样软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斟酌利用ACEI或ARB以低落心血管变乱风险。

有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当在心梗后连续利用β-受体阻滞剂至多2年。

对付2型糖尿病归并稳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若eGFR>30ml/min应采纳二甲双胍医治,但不稳定或正在住院医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防止利用。

对付2型糖尿病归并ASCVD患者,肇端医治应选用二甲双胍,随后依据患者详细环境,加用经证实可削减重大不良心血管变乱和心血管死亡率的药物(今朝为恩格列净列净和利拉鲁肽)(坎格列净也被认为可削减重要不良心血管变乱)。

病情稳定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假如eGFR&amp;gt;30mL/min,能够利用二甲双胍。

CHF病情不稳定或因CHF住院的患者,应防止利用二甲双胍。

八、血脂治理
在开端接收降脂医治或调剂剂量后,应每隔4-12周检测血脂程度,尔后应每一年检测。

对付一切年纪段的糖尿病归并ASCVD者,在生活方式干涉的基础上均应利用高强度他汀医治。

对付糖尿病不归并ASCVD者,在生活方式干涉的基础上应斟酌利用中等强度他汀医治。

对付糖尿病归并ASCVD者,若采纳最大可耐受剂量他汀医治后仍LDL≥1.8mmol/L,则应斟酌加用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由于本钱较低,依折麦布能够是首选的。

他汀及贝特类药物的结合利用未能改良ASCVD的预后,不保举结合利用。

他汀及烟酸的结合利用与他汀单药医治比拟,未能供给更多的心血管掩护感化,并能够增长卒中风险及其余副感化,不保举结合利用。

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内打针抗血管内皮发展因子(VEGF)雷珠单抗(Ranibizumab)医治非劣于传统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医治,对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有指征,以削减失明的风险。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招致糖尿病患者目力侵害的罕见缘故原由。

玻璃体内打针抗血管内皮发展因子可用于中间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阿司匹林不增长视网膜出血的风险,视网膜病变不是用于心脏掩护的阿司匹林医治的忌讳证。

十、精神病变
医治糖尿病精神病变性痛苦悲伤的初始医治倡议利用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

注:普瑞巴林,新型GABA受体冲动剂,临床重要用于医治外周神经痛和辅助性医治局限性部门癫痫发生发火;度洛西汀,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两重抑制剂,临床重要用于医治各
类烦闷。

十一、怀胎期糖尿病
怀胎期时AIC的目的是6~6.5%,但为防备低血糖,需要时目的能够放宽到
胰岛素是医治怀胎中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由于它不会穿过胎盘。

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均能够利用,但两者均可经由过程胎盘,二甲双胍彷佛比格列本脲更容易经由过程胎盘。

一切口服药物均短缺历久平安性的数据。

1型或2型糖尿病的主妇,应当从孕早期至宝宝出生时利用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d(惯例剂量为81mg/d),以低落预兆子痫的风险。

未利用靠得住避孕步伐的育龄主妇,应防止利用有潜伏致畸感化的药物(血管重要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等)。

十二、低血糖
每次随访时应当扣问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低血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