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重大项目申报指南共67页

5、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 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绩效显 著。
6、企业两年内(指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当年的5月15日起 向前推算两年)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 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 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
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政策文件 申报条件 申报程序 申请报告提纲
政策文件
2019年4月19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 法》,自2019年5月20日起施行。
2019年2月28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 暂行办法》,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申报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要求; (二)项目单位须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在最近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当年发布的组织申报国家认定企 业技术中心通知中的具体要求。
认定程序
(一)地方企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关主 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 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 报告》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
(二)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财政、海关、税务等部 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 定推荐企业名单。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部门将推荐企 业的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国家发展改革 委,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报科技部、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主管海关、国家税务局。
7、已认定为省市(部门)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年以上。
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技术开 发仪器设备原值等三项指标不低于限定性指标的最低标准。
(二)分技术中心条件:已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重庆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重庆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7.15•【字号】渝发改技〔2008〕831号•【施行日期】2008.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重庆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的通知渝发改技〔2008〕831号各有关单位:建设信息、生物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是落实“314”总体部署,实现“加快”和“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建好两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推动信息、生物两大千亿级产业发展,拟在2008-2012五年间实施市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简称基地发展专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依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定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批复》(发改高技〔2007〕123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北京等3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474号)的要求,依据《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和《重庆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按照《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我市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
二、专项实施主要目标(一)有利于构建、完善重点产业链。
实施项目处于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上、下游环节的带动作用明显,对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有较大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
实施项目具有较强的辐射和集聚作用,能够促进信息、生物产业百亿级、五百亿级园区建设,提升基地的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水平。
(三)有利于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实施项目对培育基地亿级、十亿级、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目标。
(四)有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实施项目有利于引导产业提升技术水平,打造西部主要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新高地。
(五)有利于产业基地开放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5.13•【文号】发改办高技[2009]1040号•【施行日期】2009.05.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方案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9]1040号)西部地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进一步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引导和支持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我委将在西部地区试点开展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
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支持重点在西部地区范围内,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地方两个层面创新基础能力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等有较好创新资源基础的领域,选择若干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给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命名和项目支持,进一步强化其研发、工程化验证条件,推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步伐,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具体要求(一)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命名和项目支持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已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批复并启动建设,地方政府已有明确的财政资金支持计划或安排。
2、符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等重点领域,也是地方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
3、承担单位在本地区相关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资源优势,有比较好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能力,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特制定《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依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是指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项目”),以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技术中心项目”)。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3号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正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3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特制定《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依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通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4.09.14•【字号】豫科〔2024〕125号•【施行日期】2024.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科技合作正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通知豫科〔2024〕125号各省辖市科技局、财政局,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各县(市)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决定组织申报2025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设置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分设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培育项目两类项目。
重点项目参照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管理,培育项目参照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管理。
(一)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支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河南重点产业布局,汇聚国际一流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服务河南科技外事和国家科技外交工作。
申报主体: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支持领域: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能源交通、先进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执行期限: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支持经费:单个项目支持经费80万元。
(二)国际科技合作培育项目支持聚焦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加强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合作,链接国际创新资源,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申报主体: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支持领域:不限领域;执行期限: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支持经费:单个项目支持经费10万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要求,为落实«生物产业进展〝十一五〞规划»,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连续、快速、健康进展,保证宽敞人民群众用药需求,国家进展改革委决定于2007-2020年组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一、专项的要紧内容:针对我国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及代谢相关疾病、抑郁症、肝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工作的需要,依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进展基础和特点,重点支持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重大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化相关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大技术支撑条件建设。
本专项支持的重点领域为:〔一〕化学创新药物。
重点支持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的化学新药产业化。
具体包括小分子天然化学药物、合成与半合成化学药物,专门是手性药物及能够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其他药物。
同时,支持药品出口相关重大技术支撑条件建设。
〔二〕生物技术药物。
重点支持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的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
具体包括重组人源和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多肽药物、基因治疗药物、重组治疗性疫苗等。
〔三〕现代中药。
重点支持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药理清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技术含量高、有明显创新性、生产工艺先进、质量稳固可控、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专门是中药复方新药产业化,以及中药饮片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支持中药标准化相关重大技术支撑条件建设。
二、专项实施目标通过实施生物医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加快生物医药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鼓舞自主创新、培养大品种;促进产学研联合、培养大企业;促进产业集聚,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医药产业中的地位。
化学合成创新药物要实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临床重大疾病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新药。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2.11•【文号】•【施行日期】2003.02.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经研究,国家计委将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
生物医学工程是当今生命科学与信息、材料、精密机械等学科交叉与高度综合的产物,是将其它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将生命体与诊断、医疗、康复等装置视为一个系统,并充分考虑其相互作用的一类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领域。
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的现代化,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并与制药业构成了现代医疗体系的两大产业支柱。
生物医学工程的产业范围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改善生活和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为实现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作为一类特殊商品,不仅是保证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面对加入WTO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尽快培育、壮大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43号令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依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是指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项目”),以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技术中心项目”)。
(四)国家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扩大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升级调整项目”)。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各区县发展改革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2]607号)要求,我委将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一、申报项目必须经过属地区县发展改革委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项目协管部门)推荐,项目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政策和规划,符合国家专项通知中的要求和支持重点,对于提升本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本市相关产业技术进步与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二、请项目协管部门按照《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北京市实施细则》(京发改[2006]2295号)的有关要求,在严格筛选、把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项目单位申报,于2012年3月26日(星期一)9:00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汇总。
申报材料具体包括:(一)项目协管部门的推荐文件;(二)项目协管部门对项目的备案文件、建设项目招标方案核准意见书(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三)项目协管部门对其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确认文件(可在推荐文件中对真实性一并确认);(四)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附件(银行贷款承诺、自有资金证明、生产许可文件,项目涉及的规划、环保、土地等部门的意见等)、项目及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一式十一份;(五)项目及承担单位基本情况表、项目实施方案的电子版(软盘或光盘)一式两份。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依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管理,由项目单位具体实施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包括:(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以下简称“研制开发项目”),是指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三)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是指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工程中心项目”),以及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技术中心项目”)。
(四)国家高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是指以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落后的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扩大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的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升级调整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_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_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环资[2011]152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改革委,部分省(区、市)经贸委(经委、经信委、工信委),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1〕701号)要求,为加快前期工作,确保中央投资计划草案落实到具体项目,现就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选项范围本次申报项目主要围绕节能、节水、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五个方面。
(一)节能方面。
主要包括: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燃煤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改造项目,重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产业化项目,节能监察(监测)中心等单位节能硬件能力建设项目,建筑节能(节能建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
(二)节水方面。
主要包括:高用水行业节水改造示范项目,矿井水、苦咸水利用项目,海水淡化及示范工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工业园区、海岛)建设项目。
(三)循环经济方面。
主要包括: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项目,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再制造产业化项目,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工程。
(四)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主要包括:共伴生矿产(稀贵金属、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尾矿、冶炼和化工废渣、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建筑和道路废物、废旧服装、包装废弃物、废旧轮胎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其他典型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五)污染防治方面。
主要包括: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内的重点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列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内的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历史遗留污染治理项目;农业、服务业、能源、工业等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环保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17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17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7.24•【文号】发改办高技〔2017〕1284号•【施行日期】2017.07.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2017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方案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7〕12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水平,按照《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0〕245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发改高技〔2015〕1303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2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高技术产业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7〕1051号)等部署和要求,我委拟组织开展2017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按照《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编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方案,并进行严格审查、择优推荐。
每个省、区、市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数量不超过3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所在省市可申报5家(其中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原则上不少于2家)。
二、拟申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已于2016年9月20日前批复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且省级政府已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或有明确的财政资金安排计划。
(二)所在产业领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17年第1号)明确的范围,能为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并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中心总人数不少于50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30人;中心拥有的研发设备原值不少于3000万元,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主持或承担过国家科技计划或行业标准制定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12.24•【文号】发改办高技[2007]3177号•【施行日期】2007.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7]31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有关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委决定于2008-2009年组织实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专项的主要内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是指用高性能纤维与高性能基体按性能设计要求,用专门的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类新型工程材料,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目标,按照“加速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原则,专项重点支持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聚乙烯纤维及其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及关键装备的产业化示范,满足国民经济以及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需求。
具体如下:(一)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开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产业化、研发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重点支持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和聚丙烯腈原丝生产工艺技术,预氧化炉、碳化炉等大型关键设备制造,纺丝油剂、碳纤维上浆剂、预浸料等重要辅助材料,以及高性能树脂基体材料、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等的产业化;制定和完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产品和应用的相关标准。
(二)高性能芳纶纤维复合材料。
开展高性能芳纶及复合材料的产业化,重点支持千吨级芳纶-II生产工艺技术、关键技术装备,以及高性能芳纶-II复合材料关键生产工艺技术等的产业化。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7•【字号】冀发改高技规〔2022〕2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发展改革委(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省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规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我们对《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3月17日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章项目申报第四章项目审核与批复第五章资金管理第六章项目实施与管理第七章责任与处罚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推动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河北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条例》《河北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要任务,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列入国家或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给予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的项目管理(以下简称“国家和省高技术项目”)。
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省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方式注入的国家和省高技术项目参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家或省高技术项目包括:(一)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设备仪器的工程化集成、产业化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认定程序
(一)地方企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相关主 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 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 报告》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
(二)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财政、海关、税务等部 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 定推荐企业名单。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科技部门将推荐企 业的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国家发展改革 委,同时将推荐企业名单抄报科技部、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主管海关、国家税务局。
政策文件
2006年2月28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 办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2007年3月5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自 2007年4月10日起施行。
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工程中心建设领域及相
关要求; (二)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
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
政策文件 申报条件 申报程序 申请报告提纲
政策文件
2006年2月28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 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2006年7月13日: 《关于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指导意 见》。
2007年7月23日: 《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 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申报条件
申请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具有主持国
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经历,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二)申请单位应在本领域具有先进的研发试验设施和相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改委关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改委关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7.08•【字号】浙发改高技〔2015〕474号•【施行日期】2015.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改委关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浙发改高技〔2015〕474号各市、县(市、区)发改委(局):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其他相关规章,特制定《浙江省发改委关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现将该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7月8日浙江省发改委关于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暂行)第一条为确保浙江省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顺利实施并规范管理,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43号令,简称43号令)和其他相关规章,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并给予国家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各市、县(市、区)发改部门具体负责管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含归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下简称“国家高技术项目”)。
第三条各市、县(市、区)发改部门是所辖区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具体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
1.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组织辖区内企业项目申报;进行申报材料审查和实地核查;向省发改委报送项目申报材料,并对报送材料合规性、真实性负责。
2.负责辖区内国家高技术项目实施监管、验收工作。
3.配合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进行稽察、审计和检查工作。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信息安全专项项目的通知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信息安全专项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1.08•【字号】渝发改技〔2007〕21号•【施行日期】2007.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信息安全专项项目的通知渝发改技〔2007〕21号有关区县(自治县)计委(计经委、发展改革委),市内有关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组织申报2007年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项目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6〕2981号),明确了项目申报的重点方向和要求。
现转发你们,请积极组织项目申报。
具体要求如下:一、申报的基本条件1.必须符合国家专项支持的重点范围,且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和产业化基础。
3.申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实施能力,建设条件基本具备。
二、项目初选时间由于时间紧,国家对申报项目有数量限制,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委将在2007年2月10日前,通过调查评估确定申报项目名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指导企业开展下一步工作。
因此,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在2007年2月10日前,拟定项目初步方案并与我委分管负责同志沟通,逾期我委不再受理。
三、项目申报截止时间经过筛选的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在3月20日前完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落实必要附件,并通过所在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向我委申报。
四、联系人:杨博,63899472,电子邮件:*****************附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07年信息安全专项产品产业化部分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6〕2981号)。
二〇〇七年一月八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07年信息安全专项产品产业化部分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育部、公安部、安全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中科院、国家密码局办公厅(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提高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继续组织实施信息安全专项。
湖州市经济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06年度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和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的通知

湖州市经济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06年度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和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州市经济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6.05•【字号】•【施行日期】2006.06.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湖州市经济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06年度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和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的通知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我市工业经济产业层次,经研究,决定组织实施2006年度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计划和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计划。
现就两个专项计划项目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重点1、高新技术产业专项主要围绕湖委发[2005]23号《关于加快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所确定的产业重点,重点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产业。
2、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重点将突出工业节能,节水新技术;资源的梯级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废渣、废水、废气的低排放及综合利用技术;更低原材料消耗的新工艺开发;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低能耗、低排放装备的研发;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等。
二、申报方法和要求本次市级技术创新项目实行网上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可登录湖州工业网(),在办事大厅内点击“创新项目申报”进行在线注册,待管理部门审核后,可直接登录申报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各县发改委(经贸委)、各区经发局要认真做好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对网上申报项目,可通过“湖州市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与管理系统”进行申报信息管理和项目推荐工作(需以管理部门登录)。
对已申报2006年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不必再行申报。
为确保项目申报从纸质材料申报向网上申报的顺利过渡,申报企业同时将纸质申报材料和电子文档于2006年6月底前报送市经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
联系人:汪国庆,电话:0572-2399971E-mail:****************.c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本材料可在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网站下载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高技处2008年11月14日2008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其中,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同时,为加快建设进度,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近期完成投资计划的下达工作。
近日,接国家发展改革高技术产业司通知,为抓紧贯彻中央决策,高技术产业司近期将组织推动信息(微电子、平板显示、光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民用航空航天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
其具体要求:一是基地所在的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基地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基地编制和批复,明确地方支持基地发展的措施;二是各地发展改革委在规划范围内,组织提出标志性领域申请国家支持的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产业化和重大技术开发):三是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严格审查国家支持项目的各项条件,落实环评、备案、资金等条件,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的要求,现将上海的工作要求布置如下:一、总体要求以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载体,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有力贯彻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作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集聚资源、提升能级、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
2001年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特别是在今年2月份,又被批准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上海全方位地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和资源支撑。
近10年来,上海先后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90余项,国家支持资金6亿多元,而且呈逐年增多的加速发展态势;其中,今年以来,上海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近20项,国家支持资金近2亿元。
截至目前,上海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8家,国家工程实验室4家,国家认定企业中心36家,有力地推动了上海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具有支持力度大,品牌效应大、带动作用大等特点。
这次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组织实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持续时间将延续到2010年底,涉及的行业领域和项目数量进一步扩大,项目决策和资金下达更为迅捷,支持力度更为增强。
希望各区县、各部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迅速组织修订完善本区县、本部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迅速组织符合条件的高技术产业项目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进一步增强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上海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申报项目的条件本次组织申报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上海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重点领域。
主要包括以下11大领域:1、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网络设备、光传输设备、接入网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计算机及计算机外部设备、无线射频、信息安全产品与系统、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新型元器件、汽车电子等。
2、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操作系统、数据库、工具软件、安全软件、中间件、构件、嵌入式软件、重点行业大型应用软件等;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供应链管理、加密与电子认证、在线支付、信用管理、多式联运技术与系统,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与装备,系统集成技术与平台,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技术与平台等。
固网、宽带网和移动网的在线服务,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有关业务平台,信息资源数据分析、收集、加工等增值服务平台,信息资源标识和分类体系等。
3、生物产业领域:新型疫苗、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新型给药技术及药物新剂型、中药材及饮片、中药制品、中药制药工艺及设备、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生物芯片、生物材料及产品、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
4、民用航空领域:民用飞机航空电子、环境控制、安全及救生三大机载系统,民用航空发动机及重要部件;空中管制系统等。
5、民用航天领域: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对地观测卫星应用系统、民用雷达等。
6、新材料领域:纳米材料、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镁、铝、钛合金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高温结构材料、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复合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环境友好材料、膜材料及组件、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表面涂、镀层材料、新型纺织材料及印染后整理技术、高性能密封材料、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核工程用特种材料等。
7、新能源领域:燃料电池、氢开发利用、风能设备和技术、太阳能设备和技术、生物质能设备和技术、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及水电技术系统、核电及核燃料循环、电网输送及安全保障技术、半导体照明器件、高能耗工业生产节能与建筑节能等。
8、现代农业领域:农林节水技术与设备、新型肥料生产技术、新型安全饲料生产技术、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技术、农林植物有害生物检疫、预防、控制技术与装备、数字化农林技术与装备、农林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等。
9、先进制造领域:工业自动化、网络化制造、现代科学仪器设备、新型传感器、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机器人、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装置、汽车关键零部件、数字化专用设备、高效节能内燃机、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及设备、大型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核技术应用、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设备等。
10、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雨水、海水、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及装置、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等。
11、海洋高技术产业领域:海洋监测技术与装备、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和育苗技术、设施渔业和渔业工程装备、海底资源环境监测、勘探技术与装备等。
(二)项目类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产业化和重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条件建设项目和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三类。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主要围绕上述行业领域支持有关的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产业化和重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
—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主要包括产业化和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产业化项目是指以关键技术的工程化集成、示范为主要内容,或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的科技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项目;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是指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急需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产业化项目采用的科技成果(包括自主知识产权、消化吸收创新、国内外联合开发的技术等)应具有先进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有关成果鉴定、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或技术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必要的验证和生产许可。
研制开发项目的研制开发方案先进、可行,目标明确;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能力,具有前期相关领域的研发基础和研发队伍。
—公共服务条件建设项目:为基地内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公共服务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公共技术服务、产业化服务、设施服务和政策法规服务等所需要的条件。
公共服务条件项目应突出公共服务,为基地内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技术开发、产业化和政策方面的公共服务支撑,但应坚持市场化运作。
—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以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高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研发及验证能力为目标的项目。
主要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强化工程化研究、验证设施的建设。
(三)项目实施主体包括国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民营企业,中方控股企业。
项目实施主体应具有较强的项目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展相关产业化项目的生产、经营资格。
(四)关于项目实施成熟度的要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进度要求,请各区县、各部门组织申报以下三类项目:1、在建项目: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尚有3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未完成),项目的资本金已经到位,规划、土地、环保等建设条件已经落实。
2、拟开工项目: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建设方案、资金、规划、土地、环保等可望在近期落实(2009年2月底前)。
3、规划中项目:已经列入建设规划,拟在2009年、2010年实施的项目。
三、工作进度与要求请各区县、各部门在2008年11月25日前,向市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清单,并请提供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具体如下:(一)区(县、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1、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特征、环境和重点领域。
2、本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近期至2010年,中期至2015年)。
3、本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
(二)本地区高技术产业领域重点企业情况请填写《区(县、开发区)高技术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调查表》(附件1)。
(三)本地区高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发展计划请填写《区(县、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统计表》(附件2)。
请各区、县、开发区支持企业尽快完成拟开工项目的备案、核准手续,以及规划、土地、环保的审批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将尽快对在建项目、拟开工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确定是否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并对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抓紧组织编制资金申请报告。
上述材料请同时抄送上海投资咨询公司。
有关资金申请报告的编制要求可向上海投资咨询公司咨询。
联系人:1、市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处朱静芝:231194812、上海投资咨询公司赵超×3152,;。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附件:1、区(县、开发区)高技术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调查表2、区(县、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统计表附件1区(县、开发区)高技术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调查表产业领域:注:一、请填写本区域内重点高技术产业领域的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及上市企业。
有多个重点高技术产业领域的请分别填报。
产业领域包括:1、电子信息制造;2、软件和信息服务;3、生物产业;4、民用航空;5、民用航天;6、新材料;7、新能源;8、现代农业;9、先进制造;10、环保和资源利用;11、海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