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古诗文言文整理(超全)

合集下载

初二(下)文言文与诗全部

初二(下)文言文与诗全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八年级下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唐)
巴山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 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 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湖 心 亭 看 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尝不是想这么说。)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整理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言文整理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整理古文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 dn)死于槽(c a o )枥(I无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亠sh》或尽矍(s u)一石(古音为d a n,今音为sh D。

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 0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 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 e ) ?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用千里马”来称呼他。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去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马,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不认识(千里)马啊!通假字古今异义是: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古义:同样。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今义:或者。

然后: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20篇详解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必背古诗词、古文20篇详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书古诗文一、桃花源记 (1)二、小石潭记 (6)三、核舟记 (9)四、关雎 (13)五、蒹葭 (14)六、式微 (16)七、子衿 (16)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7)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十、北冥有鱼 (19)十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1)十二、虽有嘉肴 (22)十三、大道之行也 (23)十四、马说 (24)十五、石壕吏 (27)十六、卖炭翁 (30)十七、题破山寺后禅院 (32)十八、送友人 (33)十九、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4)二十、卜算子.咏梅 (35)一、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八下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古诗词及文言文在八年级下学期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及文言文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古诗词及文言文,供同学们学习和欣赏。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和古诗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和古诗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和古诗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赤壁》3、《过零丁洋》4、《水调歌头》5、《山坡羊潼关怀古》6、《饮酒(其五)》7、《行路难(其一)》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已亥杂诗》11、《赠从弟》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登幽州台歌》14、《终南别业》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6、《无题》17、《与朱元思书》18、《五柳先生传》19、《马说》20、《石潭记》21、《岳阳楼记》。

1、《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4、《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八下语文必背期末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必背期末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必背期末古诗词及文言文《观刈麦》唐代: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悯农》(其一)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唐代: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题临安邸》唐代: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滕王阁序》节选唐代: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以上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及文言文部分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八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八年级下学期的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几篇常见的作品及其翻译:1. 《滕王阁序》 - 王勃- 翻译:《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为滕王阁所作的一篇骈文。

文章以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通过描述岳阳楼的美景和作者登楼时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3. 《出师表》 - 诸葛亮- 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文章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出征的决心。

4.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翻译:《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一位渔人偶然发现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翻译:《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醉翁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6. 《赤壁赋》 - 苏轼- 翻译:《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赋文。

文章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7. 《游褒禅山记》 - 王安石- 翻译:《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游记。

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时,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原文+译文)三峡(作者: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之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船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这里)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趣味无穷)啊。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异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就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

初二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文言文古诗词知识梳理一、文言文梳理(一)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2.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可记人和事,可记山川名胜,可记器物.建筑等。

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二)重点词语实词【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未果】没有实现。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寻病终】随即,不久。

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2)豁然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

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

2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2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暑期必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及译文梳理

(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及译文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古诗及译文梳理,新学期学习必备!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八下语文古诗文言文整理(超全)

八下语文古诗文言文整理(超全)

⼋下语⽂古诗⽂⾔⽂整理(超全)⼀:古诗部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1.这⾸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法?有何作⽤?①托物起兴(⽐兴⼿法),重章叠句,引出下⽂。

②描写深秋的景⾊,渲染凄清萧瑟的⽓氛,烘托主⼈公惆怅、迷茫的⼼理。

③写芦苇霜露的变化,表明时间的推移,表现主⼈公对思慕之⼈的深挚感情和执着的追求。

2.为了见到意中⼈,主⼈公有何⾏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曲折,逆流⽽上,去寻找意中⼈。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

3、赏析“兼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以兼葭起兴,描绘了⼀幅萧瑟凄清的河畔秋⾊图:秋季的早晨,河⽔浩渺,芦苇苍苍,寒霜逼⼈。

这四句诗既交代了主⼈公追慕的对象所在的地点,⼜点明了时节和景物,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氛,烘托出主⼈公追求爱情的执着及与意中⼈不能相见的惆怅、迷茫。

4.这⾸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描写写主⼈公对意中⼈的相思之情以及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表现了古代⼈民对美好幸福⽣活的⼀种追求和向往。

感情基调:忧郁、惆怅、迷茫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1. 《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写了⼀个男⼦对⼀个⼥⼦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不得的痛苦和求⽽得之的喜悦之情。

表现了古代劳动⼈民对爱情的追求。

2、《关雎》⼤量运⽤了重章叠句的表达⽅式,充分表达了诗⼈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一)古诗词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3.《芙蓉楼送辛渐》(王安石)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4.《赤壁怀古》(陆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二)文言文
1.《孟子·滕文公上》
滕文公曰:“凡在位者,必以至诚待人,而莫之能加也;至诚于上,而民不恶;至诚于下,而上不怨。


2.《晏子春秋·让梨》
晏子曰:“孝子之心,不可以己欲为;仁者之行,不可以己情为;礼者之义,不可以己便为。


3.《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曰:“君子居之,安而不惧;出之,远而不迫;言之,真而不虚;行之,正而不诡。

”。

八下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八下语文课本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1.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2.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5.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6.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八下语文古诗文言文汇总

八下语文古诗文言文汇总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汇总一、古诗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4.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0.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文言文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

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全_古诗大全初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共计8篇,分别如下: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oRG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及文言文一、古诗词
(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三)《江畔独步寻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惜春春去,几日还复来。

(四)《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文言文
(一)《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为君子者,其言也必信,其行也必果。


(二)《论语·子罕》
子曰:“爱人,能以其言而安之,则乐而行之,可谓孝矣。


(三)《汉书·陈涉传》
陈涉有言曰:“志士仁人,不求闻达于斯,只求其心之正而已矣。


(四)《礼记·曲礼上》
子曰:“君子之道,贵以正,卑以敬,上以尊,下以顺,则民服。


(五)《左传·襄公五年》
孔子曰:“仁者,不忧其不足,不怨其不尊。

”。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大全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大全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大全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言文”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1.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烈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说人生再无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八下语文古诗古文

八下语文古诗古文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二、《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三、《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五、《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诗部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引出下文。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萧瑟的气氛,烘托主人公惆怅、迷茫的心理。

③写芦苇霜露的变化,表明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思慕之人的深挚感情和执着的追求。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赏析“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以兼葭起兴,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的河畔秋色图:秋季的早晨,河水浩渺,芦苇苍苍,寒霜逼人。

这四句诗既交代了主人公追慕的对象所在的地点,又点明了时节和景物,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追求爱情的执着及与意中人不能相见的惆怅、迷茫。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描写写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感情基调:忧郁、惆怅、迷茫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2、《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 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 叠韵) 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 双声) 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 叠韵) 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

作用:(1 )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

(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3.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 分)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1 分)。

如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4.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分)《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 分)。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1 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 分)。

5、请赏析诗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反复的修辞手法,两个“悠”字形象写出了男子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体现了《诗经》语言的韵律美。

1三、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劳役者的悲歌,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 以咏叹、质问,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亲人终日劳作的关切, 和对统治者的愤懑。

1、《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用设问手法,以“式微式微,胡不归?”故意发问,诗人采用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自问自答形式,描写出主人公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表达了对亲人在露水和泥水中劳作的关切及对统治者的愤懑,使诗篇含蓄而有情致,引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本诗短短两章,重章叠句,押韵和谐,节奏感强,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写出了服劳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愤懑;语言精巧凝练,兼有长短的句式,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极力表达出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的意思是昏暗。

点明了时间——天色将晚,用“微”字来写天色的变化,描写出等待的过程。

因等待而关注天色的变化,又因天色渐晚而心生焦虑,自然而然发问“胡不归?”,从而表现出主人公对服役在外的亲人归家的急切心情以及对亲人终日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的关切和对统治者的愤懑四、《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倒叙手法。

结构上,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2.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恋人。

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

浓浓的爱意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表达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夸张,思念之情)3.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希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 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本诗手法:心理描写;反问;夸张;反复;2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所展现的画面。

三秦之地护卫着京城长安,气势雄伟,从这里远远望去,岷江的五大渡口风烟迷蒙。

2. 赏析首联中的“辅”字和“望”字。

“辅”是辅佐、护卫的意思,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宏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连在一起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离别时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作铺垫。

3、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抒发送别之情,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惜别中显出诗人阔达的胸襟。

4. 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的原因。

①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抒发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惜别之意,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本诗别具一格,一反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基调,展现友情和离别的新境界: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意境开阔,志趣高远,故成为千古名句。

5. 怎样理解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答:“无为”无须、不必,“歧路”照应送别, 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流露了作者真挚的友情、诚恳的劝勉和阔达的胸襟,使全诗气氛由悲凉变为豪放。

6. 本首诗的主旨是什么?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景象极其雄伟壮阔。

2、品味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对偶,描写了云梦泽水汽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的景象,气势宏大。

(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气势宏大。

)炼字角度:“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感,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是摇动的意思,笔力千钧,描绘了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这这两句对仗工整,以静衬动,描写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景象和磅礴气势。

3、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课本p76小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

“平”“涵”“混”“蒸”“撼”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景象,以及汹涌澎湃的3磅礴气势。

4、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赏析比喻,以“欲济无舟楫”比喻想从政而无人推荐,含蓄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5.赏析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化用“临渊美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以“垂钓者”隐指官吏;以“羡鱼”隐喻对仕途的向往,隐喻自己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6、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3分)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诗前四句写洞庭湖,既是为了扣题,写洞庭湖的壮丽,也是为了起兴,为表现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

后四句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荐,喻出仕的途径;以“垂钓者”隐指官吏;以“羡鱼”隐喻对仕途的向往,化用“临渊美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隐含求仕之意(自己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7、整首诗歌感情:诗人借洞庭湖有感, 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 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默写: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不仅渲染了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了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3、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

4、茅飞渡江洒江郊,5、,归来倚杖自叹息。

1. 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风雨肆虐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1)“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