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课是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中的一篇教材,主题为《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本课内容涉及植物对水循环的影响,意在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 教材特点该教材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和插图,展示了绿色植物如何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过程。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 知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 了解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影响水循环; - 掌握与水循环相关的科学名词和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理解植物对水循环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解释植物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入新课,例如:“同学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吗?”–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思考与水有关的方面,如“水循环”等。
•第二步:呈现教材内容–展示教材中的插图,简单介绍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过程,例如:“同学们看到这张插图了吗?它展示了绿色植物如何参与水循环的。
”–通过描述插图内容,让学生对绿色植物的作用进行初步了解。
•第三步:解释蒸腾作用–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解释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蒸腾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子的气孔释放水蒸气到空气中,形成蒸腾现象。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蒸腾作用对水循环的重要性,“蒸腾作用可以增加水在大气中的蒸发量,从而促进水循环的发生。
”•第四步:讨论植物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其他要素(如土壤、大气)的相互关系,“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叶子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空气中。
这个过程与土壤、大气中的水分有什么关系呢?”–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指导他们理解植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五步:总结课程内容–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强调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第一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根据课标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及第四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来编写的。
本节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另一个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我将这节课分成两课时,即第一课时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课本上75页到78页第一段),第二课时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课本上78页到79页)。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资料分析和DIY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2、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⑵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能力目标:⑴能够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⑵培养学生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重难点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⑴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⑵描述气孔的组成开闭原理⑶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本节的难点是: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二、说学生(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知道在山区,在森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5. 实验题
题目:设计一个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并说明实验原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思考;实验法则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植物蒸腾作用和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向学生展示一段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绿色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泵”呢?
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5分钟)
讲解绿色植物吸收水分、散失水分的过程:通过课件展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示意图,讲解植物的吸水能力和保水机制。
讲解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阐述蒸腾作用对大气湿度、降水和生物圈水循环的影响。
互动提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周围环境中植物蒸腾作用的现象。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加深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3. 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以及保护植被的重要性。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课堂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营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学习地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地主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说学法:
人类已跨入现代文明地世纪,新地世纪对人地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地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播放精美地公益广告,唤醒学生节约用水地环保意识
在这里教师有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又能为节水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踊跃发言,节水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鼓励学生要用可持续发展地观点来指导自己地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学地确有所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③结合媒体新闻,从人和自然唇齿相依地角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环境,关心人类,了解世界……同时,教师将与本节课有关地网页链接于此,使意犹未尽地学生能够在课外尽情浏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一节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
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2、教材地位:本章教材共分三节,三节课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首先从多个角度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本节内容则是对前两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为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埋下伏笔。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珍惜水源的意识。
4、教学重点及难点: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5、课前准备:(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2)课前调查: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二、说教法:根据教情和学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本节课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横切面装片,蚕豆下表皮装片及CAI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引导发现法: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课堂教学原则之一。
苏版初中初一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实验课说课稿
苏版初中初一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实验课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
实验器材水分运输实验:单面刀片、试管、试管架、烧杯、红墨水、枝剪、大叶黄杨枝条、芹菜叶。
观看叶片结构实验:显微镜、数码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试剂瓶、纱布、解剖针、镊子、刀片(2个)、毛笔、空心菜、白花三叶草、小叶黄杨、女贞。
气孔的观看:解剖盘、空心菜、注射器。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我将课本实验进行以下三方面创新:分别是实验方法的创新,实验方案的优化和实验材料的改进。
◆实验方法的创新。
教材中建议将枝条在红墨水中浸泡后纵切和横切,让学生观看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我认为:实验材料单一且学生只能看到结果,不能观看水分上升的过程。
我将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剪取三支粗细、长度相近的大叶黄杨枝条,一个保留较多叶,另一个剪去部分叶,第三个去掉全部叶,并将枝条下端沿纵轴剖去一半,将其同时分别放入盛有红墨水的试管中,观看墨水上升情形(用芹菜作对比,同样的处理方法)。
并将红墨水沿茎段上升的过程录成视频,课堂上进行播放。
◆实验方案的优化。
红墨水沿导管运输的实验仅仅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途径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明白得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管网,我将实验方案进行优化。
一是通过展现叶脉书签,引导学生认识叶脉在叶片里的分布状况。
二是引导学生向浸没在水中的新奇无破旧的空心菜叶柄打气,观看到有气泡从叶表面冒出;再利用显微镜微观感知气孔的真实面。
◆实验材料的改进。
我对所选材料进行再加工,选用空心菜、白花三叶草、小叶黄杨和女贞四种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实验,有草本有木本,同时都为常见植物。
可归纳出叶片的结构。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将课本静态的实验过程变为动态视频,增加了学生对导管的感性认识;生物学概念的形成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综合、归纳等抽象思维,把事物的一样本质属性抽象出来给予定义,然后再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因此我的选材更加广泛且有代表性。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说课稿
选用多种实验材料,运用同种实验方法,利于 学生通过比较、综合、归纳,将事实性知识转变为 概念性知识。
蒸腾的意义
蒸腾作用
功
结 构
能
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联系旧知,和本节课建立知识体系。
为什么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着土坨?
根吸收的水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 等器官的?
直观感受水分沿导管的运输途 径,增强感性认识。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章 LOGO
内
1 2
容
教材分析 实验创新点 教学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
反思总结
3 4 5
帮助学生构建 以下重要概念
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 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 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 用。
1.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分析总结,能说明植物体内
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呢?
第三章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二、植物对水分的运输 三、叶片的结构 四、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
本节如果按两课时进行授课,在知识点的分配 和连贯性上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我尝试利用一节 课进行教学,但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大量工 作就放在了课前,比如: 1.提醒学生提前充分预习实验内容; 2.将“观察与思考”的实验在课前完成,并录 成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现象 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3.利用信息技术——数码显微镜将物像投影出 来,令学生高效准确找到物像,少走弯路。 新方法的尝试虽然让我在课前比原来费时费力, 但课堂收效却比原来要好。
红墨水经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
1.绿色植物吸收、利用水分的途径。
2.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影响。
难点:
1.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对水循环的调控机制。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自主探究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教具:绿色植物模型、水循环实验装置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过程。
1.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明确学习目标。
2.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课堂教学中,适时更新板书,突出重点,避免信息过载。
3.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关联性,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水循环概念的理解可能仍较模糊。
2.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对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观察不够细致。
3.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通过生动案例、形象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循环概念的理解。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蒸腾作用的关键环节。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2.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难点:1.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透明塑料袋,盆栽植物、带叶枝条、红墨水、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材料及用具(小木板、双面刀片、菠菜、培养皿、清水、毛笔,载玻片和盖玻片)。
学生准备:熟悉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板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吸收水分——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
2.运输水分——茎中的导管:中空的、方向从下向上
二、叶片的结构
1.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都分布有气孔
2.叶片的结构:叶肉:含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叶脉:含输导组织,具有支撑和运输作用
3.气孔:有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开闭受到其控制
三、蒸腾作用
1.概念: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自身:降低叶片的温度
2.意义:
自然界: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二、学情分析
01
已经知道植物根尖的结构 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 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中也已经了解了输导组织
02
小学科学课接触过叶片 的蒸腾作用,但对于叶 片的结构及绿色植物参 与水循环的观念比较淡 漠,更多的是绿色植物 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
三、教学目标
1. 说 出 大 量 根 毛 对 植 物 吸 水 的 意 义 ; 2. 说 明 水 在 植 物 体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说课 内容
1
教材分析
2
3
教学目标
4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方法
6
教学过程
7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上 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 的绿色植物的第三章。
作用
本节课通过对植物 吸收、运输水分和绿色 植物三大作用之一蒸腾 作用的介绍,使学生的 视野由小到大,使学生 自然理解到绿色植物是 生物圈水循环所必需的, 从而产生热爱植被、保 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内 的 运 输 途 径 ; 3. 描 述 绿 色
植 物 叶 片 的 基 本 结 构 ; 4. 解
知识与 技能
释气孔控制气体进出植物叶 片 的 机 制 ; 5. 说 出 绿 色 植 物 在生物圈水循环的作用
1.运用有关绿色植物
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
1.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
特点知识,解释生活
态度,树立利用实验的
②大量根毛植对吸物收水运分输的意水义 分的途径——导管
观看视频实验
(四)探究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往低处流?
(四)探究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
(四)探究二 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意义
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介绍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基本概念,如蒸腾作用、根吸水、水分运输等。
2.详细讲解绿色植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对水循环的影响,以森林、草原、湿地等为例,阐述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3.分析影响绿色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并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水循环过程。
-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相关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过程,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实地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过程,特别是蒸腾作用、根吸水、水分运输等环节。
2.难点:理解绿色植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影响绿色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因素。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的过程。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课件
部分知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途径 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 机制 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同叶 片的结构。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 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同叶片的结构。
蒸腾作用
大气中的水 雨 雪 地表 河流 海洋
植物
地下水
水循环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讨论认同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
的水循环,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茎对水分的运输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1、叶片的结构
2、蒸腾作用的意义.
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解释微观现象,认同气
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
3.蒸腾作用的意义
一株玉。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出示数据、阅读 教材,启发学生 思考,谈蒸腾作 用对植物自身的 意义
课堂练习
(1)叶的结构由 _____,_____,_____ 组成。
(2)气孔是植物_____失水分的门户,也 是______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 形的_____细胞围成的空腔。______细胞 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_____, 也能_______。
• 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常采取以下措 施: • 1. 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 • 2. 去掉部分叶片 • 3.对移栽幼苗进行遮阴 运用蒸腾作用的知识加以解释.
2024年水循环说课稿
2024年水循环说课稿水循环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
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2、教材地位:本章教材共分三节,三节课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首先从多个角度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本节内容则是对前两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为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埋下伏笔。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珍惜水源的意识。
4、教学重点及难点:解释气孔的开闭机制;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5、课前准备:(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2)课前调查: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
二、说教法:根据教情和学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本节课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横切面装片,蚕豆下表皮装片及CAI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引导发现法: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课堂教学原则之一。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目标:1.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说出植物体运输水分的管道;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4.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叶片的基本结构。
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水循环示意图,提问: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呢?引出新课内容。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章内容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课件展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和生有大量根毛的图,思考:根尖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后回答: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教师补充:根尖成熟悉区生有大量根毛,具有巨大明确根吸水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确认导管存在于植物各器官中,掌握生吸收面积,提高吸水效率。
2.提出质疑: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3.展示带叶枝条下端插入红墨水并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对该茎进行纵切和横切,让学生观察现象。
小组同学讨论回答:观察到叶脉变红。
切开茎观察发现茎内部中空的管道被染成红色。
教师补充:茎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
导管由许多长形、管状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中。
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是从下向上。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的概念(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相关内容,明确蒸腾作用的概念。
学生总结: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问题引导: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从植物体的哪部分散失的?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后回答:从叶片散失水分。
(3)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在两个盛有水的透明玻璃瓶里分别插入两根生长状况差不多的芹菜茎段,一根去除叶子,一根不去除叶子,玻璃瓶中液面滴入油以隔绝空气,用透明塑料袋套在容器上并用线绳扎紧(保证塑料袋表面出现的水仅产生于叶的蒸腾作用)。
生物: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的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徒手切片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认同气孔的张开闭合是相对的,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解释气孔开闭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以实验探究为主多种方法优化组合,并辅助多媒体教学。
(1)教师制作好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并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
学生预习课本《观察叶表皮的气孔》实验。
(2)教师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表皮的气孔》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准备两种菠菜叶片,新鲜的叶片(一般气孔张开)和稍微有些萎蔫的叶片(一般气孔关闭)。
(3)教师准备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一、叶片的基本结构1.练习徒手切片2.叶片的基本结构二、气孔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1.叶片气孔情况教学反思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孔控制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的兴趣。
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进入实验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A、缓慢地切下B、迅速地一次切割C、迅速地来回拉切D、缓慢地来回切拉2.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D、表皮、叶脉、气孔3.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4.陆生植物的气孔多分布下表皮,其重大意义是( )A、可加快水分的蒸腾B、可减少水分的散失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D、利于氧气逸出叶片5.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 )A、上表皮B、下表皮C、叶肉D、叶脉答案:1、B 2、A 3、C 4、B 5、C二、非选择题6.绿色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7.叶的主要部分是;8.气孔的作用是;9.表皮细胞区别于保卫细胞的主要特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之一。
本章内容包括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以及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
内容抽象,逻辑关系强,气孔的作用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密切联系。
实验过程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所以安排两课时完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实验,介绍叶片的结构以及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蒸腾作用及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
最后深入探讨绿色植物是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森林对促进水循环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2、教材地位:本章没有分节,章下有三个黑体字标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首先介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途径,接着分析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途径----蒸腾作用,最后说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爱护绿色植物。
为第六章《爱护植物绿化祖国》埋下伏笔。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说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珍惜水源的意识。
4、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叶片基本结构;蒸腾作用的意义。
(2)难点:练习徒手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5、课前准备:(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2)课前调查: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二、说教法:根据教情和学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本节课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横切面装片,蚕豆下表皮装片及CAI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引导发现法: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课堂教学原则之一。
引导发现法就是教师用已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去发现未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堂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营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学法:人类已跨入现代文明的21世纪,新的世纪对人的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获得第一手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时,通过分组实验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3、总结归纳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互动交流,归纳出蒸腾作用及水循环的过程。
4、发散思维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主渠道,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启发设疑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品质。
此外,这节课还涉及到一些物理和化学知识,初一的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对抽象原理采用多媒体动画层层深入,练习设计突破了固有的模式,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问题意识,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挑战。
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1、课前欣赏,激趣导入首先,我创设情景,通过一曲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激发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示课件﹞正如歌中所唱,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长江用他母亲般的胸怀,哺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同时也滋润着祖国大地的绿色植被,那么同学们从这动人的旋律和美丽的图片中,能否悟出一个生物学道理呢?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诉说中,学生们感到一种震撼,一种共鸣,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唤起学生对绿色生命的热爱和探究之情,并且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自然界的水循环,真正达到情感教育和美育的双重目的。
然后教师又提示学生:“长江流入东海之后,又到那里去了呢?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看下面一组数据﹝示课件)这是一株玉米一生中所需的水量,其中……在这里教师巧妙地设置问号,对学生质疑,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很容易答出这些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了,那么要想知道植物怎样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还必须了解叶片的结构。
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要点,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课堂活动。
那就是——2、探究DIY, 互动你我他DIY是自己动手的英文缩写,这句话充分体现出新课标中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
由于课前同学们预习了实验操作的基本内容,因此我首先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为单位,练习徒手切片,﹙示课件﹚制做菠菜叶的横切面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在学生对叶片的基本结构有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叶面的颜色总比叶背深?”学生带着疑问重新回到镜下世界去寻找答案,很快便发现靠近叶面的栅栏组织中叶绿体多而靠近叶背的海绵组织中叶绿体少,同时学生也会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许多问题,诸如“秋天的落叶为什么总是叶面向下而叶背朝上?清晨的露珠为什么能在叶面上滚来滚去?枫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红?水分在叶中通过什么结构被输送?”等等。
学生们兴趣大增,争先恐后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教师则给予准确提示,于是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过程达到了第一次高潮。
(示课件)此时,教师又及时利用CAI课件出示叶片横切面的立体结构,并进行简单总结和反馈检测。
接着,教师结合刚才展示的玉米需水量图表继续质疑“植物体内近99%的水分究竟通过叶片的什么结构蒸发到空气中?”引导学生将目光定格于叶片的表皮,由于临时装片中观察表皮中的保卫细胞及气孔很困难,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在显微镜下,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不但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并出示气孔的电镜下照片。
关于气孔的开闭机制是本节课又一难点,于是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提出问题,及时点拨。
如保卫细胞的形状如何?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当保卫细胞失水(吸水)时气孔怎样变化?我还设计了气孔开闭的FLASH动画,真实再现了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变化与气孔开闭的关系。
那么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呢?植物体内99%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是不是一种浪费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设计了第二个课堂活动,那就是——3、你说我说,讨论交流俗话说,水往低处流。
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为什么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却凉爽湿润?由于同学们在课前都做了一定的准备,所以教师有意安排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同学根据课前亲手测量的林地和裸地空气湿度的对比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分析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至此,学生们对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大大增加,课堂教学达到第二次高潮。
最后在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通过CAI课件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并请同学上台发言。
CAI 课件的使用,使这部分知识由抽象变直观,化静为动,打通了学生因抽象思维造成的障碍,降低了学习难度,顺利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4、创编故事,拓展视野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蒸腾作用及水循环的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怎样把这些知识串联在一起真正地切入主题——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呢?我要求同学们当堂创编一个小故事并选派代表上台发言。
“假如,你是土壤里的一滴水,请说出你经过绿色植物又回到土壤的旅游路线”学生们经过短暂的思维加工,沉醉于角色之中,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也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
﹙播放录象﹚紧接着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认为这首诗有缺憾吗?不但阐明了水循环的过程,而且帮助学生树立坚持真理,不畏权威的信念。
在这副图中,红箭头表示海洋湖泊之水的循环流动,蓝小球表示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散失之水。
显然,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虽照样进行,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年降雨量为1950毫米,其中蒸腾水量就占了80﹪,约1570毫米。
由此可见,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大大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并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示一组漫画以示森林的重要作用——森林是多种动植物生存的家园,它不但是一座绿色的水库,而且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它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5、知识拓展,渗透环境教育众所周知,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之一,它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常言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环保教育及人文精神。
①结合具体事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爱护植被的情感。
这是98年的长江特大洪灾,这是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十年前和十年后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是我国从1978年开始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修建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也彰显得淋漓尽致。
②播放精美的公益广告,唤醒学生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在这里教师有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又能为节水做些什么呢?同学们踊跃发言,节水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鼓励学生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学的确有所用。
③结合媒体新闻,从人和自然唇齿相依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环境,关心人类,了解世界……同时,教师将与本节课有关的网页链接于此,使意犹未尽的学生能够在课外尽情浏览。
6、创新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请你填空,创编故事”等学生对课本知识已当堂掌握,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以两道开放性习题为载体,突破了教材的文本限制,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等科学素质,使得“课已尽而意无穷”。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选用了一首环保歌曲的歌词作为结束语,意在激励每一位同学保护森林,珍惜水源,对本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不再拥有清甜的山泉;如果不再拥有绿色的波澜;如果不再拥有小鸟的歌声;人类在这世界上多么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