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
从“常回家看看”“见义勇为”入法看道德法律化问题
从“常回家看看”“见义勇为”入法看道德法律化问题摘要:道德法律化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
本文主要从“常回家看看”“见义勇为”等实际问题思考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可行性、有限性等问题,从而让道德法律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契合。
关键词:常回家看看,见义勇为,道德法律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前几年大家纷纷热议的象征道德滑坡的“鹏宇案”“小月月案”“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等案件相对来说越来越少了。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得益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公共场所无孔不入的摄像头、行车记录仪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还原事实真相。
其次,谎言终归是有漏洞的,真理永远不会为谎言闭口,再加上社会舆论的不断介入,最终事情的真相会慢慢浮出水面。
最后,道德需要法律为其撑腰和保驾护航。
随着“常回家看看”“见义勇为”等传统道德内容逐渐纳入法律轨道,“精神上淡漠老人”“英雄流血又流泪”等现象越来越少了。
本文主要从道德法律化角度来谈“常回家看看”“见义勇为”入法问题。
道德和法律的共性使得道德法律化成为可能,道德和法律可以相辅相成并驾齐驱共同发挥作用来调节人的行为,保障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
道德和法律的差异和不同又使得道德法律化极为必要和重要。
因为道德和法律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调节人的行为的手段,一软一硬,一个靠自律一个靠他律,并且道德的调整范围更为宽泛。
把传统道德调节的内容纳入法律可以弥补道德手段的缺陷和不足,可以针对道德自律的“软约束”所带来的的强制力不足问题进行有效补充。
“当道德自身对应受保障的利益无法维持,则就会诉诸于法律形式,致使相关的道德理念和原则融入法律。
[1]”同时,道德法律化是法律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鲜明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认可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是做人的根本。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4%就是老龄化社会。
论法律的局限性
论法律的局限性一、法律的局限性1. 法律是统一的,但具体案件千差万别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很注重平等性和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一视同仁,古语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法律处置的对象的身份地位、种族性别、财产多寡;其二,类似情况类似处理,也就是说当一个案[2]件法定情节相同或者是相似,就应该给出大致相同的判决。
但是,当我们在追求法律上的平等和统一时,往往会忽略掉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件案例,当然也不会遇到相同遭遇的两个当事人。
所以,当我们过分追求法律上的平等与统一,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处理时“一刀切”,结果就造成了本质上的不公平,自然就会损害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权利,严重地还会损害双方的权利。
这也就无法体现法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法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 法律要求稳定,但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制度之一,法律是不可能朝令夕改的,否则如何为大家熟悉和认识,又如何被大家认可和遵守。
没有稳定的法律做基础,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正常有序地运转。
因为整个社会不知道该按照什么规则和程序去运转,更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去运转。
到头来整个社会就会“晕头转向”,最终瘫痪熄火,出现混乱。
法律只有相对稳定,才能防止立法者随心所欲地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防止执法人员任意地解释和实施法律,侵害公民的正当权益。
法律要求稳定,但法律要调整的现实社会的内容却是易变的。
尤其是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转型期,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由此产生的一些新生事物、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以前不曾有的,就会形成法律的盲区。
对于新的社会关系建立之初,人们的认识是逐渐成熟起来的,不能匆匆忙忙的进行立法,需要有一个过程,而这就造成法律出现漏洞,应该规范的地方却未能及时制定相应的规范;或者[3]虽有规范却不合时宜,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相关论文
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相关论文所谓“情、理、法”三者,以法为先。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为优先的原则,只有在法律无法调整的领域,才考虑以社会善良风俗为原则。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法律与道德为主题的相关论文篇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颁布的行为规则,在法律规范中包含着国家对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要求。
道德则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它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行为规范,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统一性表现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关键词:法律;道德;统一性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10-02一、法律与道德的含义、属性及特征(一)道德的含义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
(二)道德的属性道德作为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式和社会调整形式,具有以下属性:1.物质制约性和历史性。
物质制约性指道德的根本内容和性质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最主要的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2.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3.民族性。
道德具有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或者说道德具有民族的特点。
4.人类共同性。
道德的人类共同性不是指人类有亘古不变的道德,而是指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内容。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汉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针。
这是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战略决策。
深入研究和探讨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促进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任何时代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相应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就总体而言,文明要求社会对自身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自觉的协调,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达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法律与道德,因此,只有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规范系统和调控手段系统,从而保证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生成形态并列。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
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
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
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
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
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分析正如前所述,法律与道德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如泸州二奶遗赠案与“医德高尚献血案”这样的案例却引起了人们基于道德和法律从不同的角度有了不同看法。
法律与道德发生原因的冲突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不同;二是法律自身的局限性。
1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取向不同首先,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的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法律对行为的评价是合法或不合法,而道德对行为的评价是善还是恶,源自人的内心的评判,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阶级,集团,阶层对道德的善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尺度和标准。
而法律往往反映的是在社会上占统治或者支配地位的利益阶层或者集团的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大众的基础道德价值观,同时法律的标准是客观统一的,一旦法律通过并公布实施之后,其标准就获得了统一并且必须加以遵守。
故在法律的实施以及在法律行为的评价上,即使按照法律作出了合法还是违法的法律评价,但是按照不同的道德评价,不同阶层的人会在道德上作出不同评价,该种不同于法律上的评价通常会导致人们所说的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其次,法律与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如道德上要求见义勇为,但是法律虽然鼓励见义勇为但是却认为这不是义务,亦不会判没有见义勇为者的法律责任。
再如道德上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法律规定的债权诉讼时效制底却持相反意见且对比鲜明。
从以上法律与道德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道德上提倡的行为,法律不一定加以规定。
2 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法律本身只是一个基于社会基本道德基础与统治阶级的道德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规范,故它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这也是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内在原因,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法律是不善的或是不正义的法。
法律应当以道德为制定基础,但是在现实中,基于人的知识的有限性与利益的狭隘性有可能制定不合乎道德正义的法律,这样制定的法律自身就有可能是与道德相背离的法律。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 中国民商法律网
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民商法律网/article/default.asp?id=8880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针。
这是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战略决策。
深入研究和探讨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相互关系,促进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任何时代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相应的行为规范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就总体而言,文明要求社会对自身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自觉的协调,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达到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法律与道德,因此,只有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道德建设,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规范系统和调控手段系统,从而保证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生成形态并列。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
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
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
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
论道德法律化的意义及局限性
化 、 度 化 。从 这 个 角 度 讲 , 德 法 律 化 就 是 道 德 立 法 。 制 道
在 这 里 , 者对 道德 法律 化 之 “ 笔 法律 ” 以扩 大 理 解 , 应 加 它 该 包 含 宪 法 、 律 、 政 法 规 、 方 性 法 规 ( 括 自治 条 例 法 行 地 包 与 单 行 条 例 ) 由有 权 机 关 制 定 和 认 可 的 由 国 家 强 制 力 等 保 障实 施 的 具 有 普 遍 效 力 的 行 为 规 范 。 二 、 行道 德 法 律化 的重 要 意 义 推 ( ) 利 于 个体 私 德 向全 体 公 德 的 转 变 。 现 社 会 一 有 实
又 有稳 定 中 间人 乃 至 品行 恶 劣 者 , 因此 , 德 标 准 无 法 用 私
一
把 尺子 去 衡 量 之 。 而 国 民 的公 德 , 为 人 们 公 共 生 活 作 的指 导 方 针 和 伦 理 原 则 却 是 每 个 国 民应 恪 守 不 渝 的 道
德 。 而 反思 传统 道德 建 设 由 于 主 要 依 赖 道 德 教 育 , 往 往
关 注 的是 个 人 意 识 、 人 行 为 等 “ 体 善 ” 养 成 。 虽 然 个 个 的 其 通 过 强 调 个 体 本 身 修 养 来 扬 善 , 天 仍 不 失 其 时 代 价 今 值 , 也 面 临 着 个 体 善 如 何 转 化 为 群 体 善 的 问题 。 个 体 但 善 是 群 体善 的基 质 , 这 并 不 代 表 每 个 个 体 实 现 自身 的 但
在 社 会 主 义 道 德 建 设 中 将 道 德 上 升 为 法 律 或 日 道 德法 律化 , 以说 是 我 们 党 重 视 法 律 对 道 德 保 障 作 用 的 可 认 识 符合 逻辑 发展 的 结 果 。 党 的 十 五 大 正 式 提 出 了“ 依 法治国” 的重 要 方 针 ,0 1 1 1 20 年 月 0日 的 全 国 宣 传 部 长 会 议 上 , 泽 民总 书 记 又将 “ 德 治 国 ” 到 了 治 国 方 略 江 以 提 的 位 置 。 笔 者 认 为 推行 道德 法 律 化 对 社 会 主 义 法 制 建设 程 序 以 法 律 这 种 国 家 意 志 的 形 式 表 现 出 来 并 使 之 规 范
法律的局限及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非万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法律的定义、局限以及具体案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二、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以下特征:1. 国家性: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2. 强制性: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违反法律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3. 公共性: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其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
4. 普遍性:法律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
5. 持续性:法律具有稳定性,不因个别事件或现象的变化而改变。
三、法律的局限1. 法律的滞后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制定、修改和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而,社会在不断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
这就导致法律在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存在滞后性。
案例:2008年,我国修订了《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随着企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采取“试用期”规避经济补偿,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2. 法律的有限性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其调整范围是有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法律无法直接调整。
案例:2018年,某男子因感情纠纷杀害女友,被判处死刑。
然而,受害者家属认为,法律无法弥补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呼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3. 法律的人治因素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执法者、司法者等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法律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偏差。
案例:某地法院在审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时,因法官与被告人有旧怨,判决被告有期徒刑5年,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4. 法律的道德冲突在某些情况下,法律与道德存在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导致法律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案例:某地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受害者为一名女性。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到道德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明知故犯,违法乱纪,而这背后往往是他们对道德的忽视。
因此,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本文将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局限性、以及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法律与道德密不可分。
法律是社会道德的具体体现,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基本的要求。
法律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道德的基础上的,它是对社会道德的规范和保障。
同时,法律又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它是对人们行为的最基本限制,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规则。
因此,可以说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然而,法律也有其局限性。
法律是由人制定和执行的,难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有些法律可能并不完全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甚至与道德相悖。
而且,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时间,往往难以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法律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它无法完全取代道德。
与此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是对人们行为的最基本限制,但它并不是道德的全部。
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自觉和自律,是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良知的约束,是对人们行为的最高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明知故犯,违法乱纪,而这背后往往是他们对道德的忽视。
因此,法律与道德是互相补充的关系,法律是对道德的补充和保障,而道德则是法律的内在支撑和基础。
综上所述,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
法律与道德密不可分,但法律也有其局限性。
法律与道德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使法律与道德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秩序。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
法律是一套由国家制定的规则和法令,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而道德则是一种普遍的伦理标准,被视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尽管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都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和公正,但它们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源于其根本的不同。
法律是通过立法程序通过的,具有明确的权威和约束力,其违反可能会导致法律后果。
而道德则是由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信仰和价值观所塑造的,其违背不一定造成法律责任。
例如,法律可能规定某些行为是合法的,但从道德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可能是不道德的。
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可能是由于社会的变革和个人的观念差异所引起的。
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可能导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评判存在差异,这与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形成了对比。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能会与特定法律相冲突。
例如,某些人可能认为安乐死是一种道德上应支持的行为,但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安乐死被法律视为非法行为。
第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还可能源自法律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法律无法预见和解决所有情况,有时可能由于过时或不完善而与道德相冲突。
例如,某些法律规定可能违背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或无法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尽管法律和道德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通常需要相互促进和补充。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们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起到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的作用。
然而,法律的制定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需要不断与道德观念相结合,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修订和重塑。
同时,道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观念的存在可以推动个人和集体行为的自律,树立起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道德准则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白,并为法律提供指引和约束。
在某些情况下,道德的力量超越了法律的限制,促使人们采取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源于它们的根本不同、社会变革和个人观念差异以及法律的局限性。
名词解释道德的调节功能
名词解释道德的调节功能引言在社会生活中,道德在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的同时,还具有种种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各个层面,包括个体行为、社会关系、法律制度等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释和探讨道德的调节功能,以期全面、详细地剖析该主题。
一、道德的调节功能在个体行为中的体现1. 道德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作用•道德概念的内化:通过教育和道德建设,个体将道德概念内化为行为准则,从而在行为中遵守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个体根据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和调节,以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2. 道德对个体行为的激励作用•道德的道义激励:个体在行为中受到道德的激励,追求道义的认可和尊重。
•道德的社会奖赏:遵守道德规范的个体往往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
3. 道德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作用•道德的道义约束:道德规范对个体行为起到道义上的约束力,使其避免犯下道德错误。
•道德的社会惩罚:违反道德准则的个体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从而受到行为约束。
二、道德的调节功能在社会关系中的体现1. 道德对亲密关系的调节作用•家庭关系:道德规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维护家庭和谐。
•友谊关系:道德准则在友谊中起到调解矛盾、增进亲密度的作用,促进友谊的良性发展。
2. 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公民道德:道德规范对公民的行为进行约束,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商业道德:商业领域的道德规范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促进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
3. 道德对群体关系的调节作用•团队合作:道德准则在团队中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社会公德:道德规范对社会的公共行为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创建和谐社会。
三、道德的调节功能在法律制度中的体现1. 道德对法律的引导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准则对法律制度起到指导作用,法律应当符合道德的基本原则。
•道德法律化:道德准则通过法律的形式,成为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
法律变道德的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2年,河南省禹州市某村发生一起命案,被害人赵振华被残忍杀害。
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嫌疑人赵作海被认定为凶手。
2003年12月,赵作海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然而,2005年,赵振华的弟弟赵振民发现了赵作海的冤情,并开始为赵作海申诉。
2006年,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赵作海无罪,并宣告其释放。
赵作海案是我国近年来轰动一时的冤假错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案不仅揭示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深刻地反映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二、案件经过1. 刑事诉讼阶段2002年5月,禹州市某村发生一起命案,被害人赵振华被残忍杀害。
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嫌疑人赵作海被认定为凶手。
2003年12月,禹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赵作海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 申诉阶段2005年,赵振华的弟弟赵振民发现了赵作海的冤情,并开始为赵作海申诉。
赵振民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赵作海并非凶手。
同时,赵作海在狱中坚称自己无罪,并表示愿意为赵振华的死亡承担责任。
3. 重审阶段2006年,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赵作海案进行重审。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改判赵作海无罪,并宣告其释放。
三、法律与道德的冲突1. 法律的局限性赵作海案暴露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侦查机关在取证过程中可能存在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导致证据存在瑕疵;其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错判、误判等情况。
这些因素都使得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2. 道德的力量在赵作海案中,赵振华的弟弟赵振民坚持为赵作海申诉,体现了道德的力量。
赵振民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为赵作海洗清冤屈,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此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舆论压力,也对推动案件的公正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法律与道德的融合1. 法律的完善赵作海案的发生,促使我国司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以防止类似冤假错案的发生。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道德和法律一直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个重要支柱。
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良知准则,而法律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两者都在不同层面上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然而,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紧密的,它们之间既有相互补充的一面,也存在互相矛盾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意义和影响。
道德法律化主张通过法律手段推动道德行为的实现。
从理论上说,法律旨在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保持社会稳定和公正。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法律无法涵盖所有道德准则,因为道德往往是不断演变的,同时法律也存在着滞后性。
然而,如果道德准则被真正法律化的话,将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一致的道德基准。
此外,对于某些道德问题,特别是涉及人身安全和权益保护的方面,法律应该起到强制和保障的作用,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一方面,道德法律化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法律为每个人提供了公平的标准,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身份。
这种公正的原则超越了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偏见。
例如,在道德法律化的标准下,腐败行为将被严惩,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公共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道德法律化还能提高人们的行为规范意识。
由于道德是主观的,它存在很大的灵活性和模糊性。
通过法律的引导和规范,人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什么是可接受的,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从而减少道德规范的模糊性和歧义性。
然而,将道德完全由法律来支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法律的确切要求往往远低于人们的道德期望。
法律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其立法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法律的制定常常需要妥协和平衡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可能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道德期望。
另一方面,道德法律化还可能导致盲从和机械遵循,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内化道德准则。
如果个人只是出于法律的规定才遵守某种道德准则,而不是真正的内心认同和支持,那么其道德行为就缺乏真实性和持久性。
道德与法的的关系
论“道德”与“法”的关系摘要道德与法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两者都是调节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
两者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道德与法之间存在着互为避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补给制。
也就是说道德像法律转化,称之为法律道德化。
法律向道德转化,称之为道德法律化。
强化道德与法的结合,把道德中的内容依法的形式制作成条例。
法不能取代道德,道德也不能替代法。
但是可以让法成为道德的坚强后盾,道德与法相辅相成、相融互动,最终取决于法的道德化。
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更新的,而法具有很强的时代稳定性。
(一)道德与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者都是规范人类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
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法属于社会制度范畴。
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国家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认同与服从,从而起到引导人们的言行,规范人们的举止的作用。
而法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维护国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约束国民在一定的框架内活动而制定颁发的具体条款。
两者都是调节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对人们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和管控力。
不同的是,道德更强调人类从存在于自身意识中的道德理念去做出公正和仁爱的行为,它没有具体的、系统化的论述与条款,但却能根深蒂固地植入人的内心使人严格遵守。
它没有强制性,却能通过社会舆论对人加以良心上的惩罚。
法与道德恰恰相反,它是由权利统治阶级通过具体化、理论化、系统化的条款、文字去强制人们遵守其规定,它的具体形态就是法律、法规。
因为法是由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所得利益而制定的相应条款,那么它就带有一定的阶级性,并且具有国家强制性和严厉的惩罚机制。
道德与法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二)道德与法之间存在着彼消此长、相互转化的动态补给制。
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江歌案道德与法律的分析3000字
江歌案道德与法律的分析3000字近日,中国女留学生江歌在日本遇害案件因《局面》的深入采访报道再次引起舆论热议。
该案将于12月11日至15日东京地方裁判所公开审判。
此案法律事实依据还不尽明了,但道德层面的是非曲直同样值得深思。
对于法律审判与道德评价的边界在哪,社会舆论介入是否能影响法律的评判标准,我们追求的真理与道义应以什么方式实现等问题,本文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单独的法律与道德均存在局限性江歌案发生以来,产生了两件相互独立却又彼此关联的事件,即法律与道德。
一是江歌日本遇害案,这是属于法律范畴。
根据属地管辖原则,一国公民在他国刑事犯罪,应按照犯罪发生地国法律优先原则进行处理。
江歌案中犯罪嫌疑人陈世峰与被害人江歌虽均为中国人,但要优先依据日本刑法对此案审理。
此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规定的关于外国刑事判决效力问题的相关阐述,回国后可进行追诉。
二是刘鑫一家的事后不道德行为,这是网络舆论集中讨论的关注点,他们的行为冲破了传统道德底线,触碰到绝大多数人神经的敏感区。
也正是舆论对刘鑫一家道德的谴责才逼出从案件发生开始消失294天的案件关键人物:刘鑫。
而人们的讨论多集中与后者。
法律本是具有局限性的。
江歌案发生后,由于刘鑫消失长达半年之久,江歌母亲恳求与刘鑫见面了解女儿死前基本情况却毫无回应,并且遭到刘鑫父母辱骂和拉黑,被逼无奈将刘鑫一家人的信息都公布在网络上。
从法律角度来讲,江歌母亲的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但目前,很多人对江歌母亲的相关行为选择集体沉默。
这体现了法律的局限性,即法律本身具有僵化性,这使得法律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会造成实质上的不合理。
这也正是江妈妈面对此种情况强调的无奈绝望且久久不能释怀的地方。
但道德的诉求并不能代表一切。
质朴的正义感是有意义的,但也存在局限性。
对道德的审视,不能代替法律的审判,这是所有道德话题的基本前提。
一旦把握不好分寸过界,不管多高尚的道德诉求都可能陷入困境。
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
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摘要:道德和法律一直以来是很难处理的关系,道德能否法律化,怎样的道德能够被法律化,这些都是谈论的话题。
本文通过解释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共性,指出了道德法律化问题提出都的背景,阐述了什么是道德法律化以及到道德法律化过程中的局限。
关键词:道德;法律;道德法律化;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治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是法制社会建设成功的前提,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道德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强调法律的“严”,同时也该有道德的“善”,两者共同作用建立“良法”。
但是,不是所有的道德都可以上升为法律,道德法律化由一定的局限性。
一.道德与法律(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法律和道德的联系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看。
首先,从纵向方面来看,两者有着同样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且同为经济服务,都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但都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必然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法律与道德同统治阶级的联系决定着它们的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方向必然是共同的,因而它们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必然是一致的。
从横向方面来看,是指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横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指二者互相渗透。
法贯穿着道德精神,它的许许多多的规范是根据道德原则或规范制定的,而道德的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吸取的。
第二种是指二者互相制约。
道德通过对法的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度的评价,促使法的废、改、立,使其符合统治阶级(或人民)的利益,保持法的伦理方向。
法则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的完善和道德的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不得越出法律许可的范围。
如人人都应见义勇为,但不得义愤杀人;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正当防卫,但不应超过一定限度。
第三种是二者互相保障。
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道德是人们应当遵守的,不具有强制性;法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带有强制性。
在社会功能方面相互补充,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秩序范围。
论法律调整的内在局限性及其与道德调整的协调发展
效果 的社 会 调 整 手段 并 存 而行 ,其 中主要 包 括 法 律 、道 德 、政 治 、宗 教 、 习俗 等 。在 现 代 文
明社会 ,法 律 调整 在 社 会 调 整 系 统 中 的地 位 日益 重 要 ,其 触 角 伸 向 越 来 越 多 的 社 会 关 系 领 域 ,在社 会 的 秩序 化 调 控 活动 中发 挥 着元 可 替代 的作 用 ,法 律被 认 为是 “ 会控 制 的最 高 手 社 段 ~ 。然 而 ,法 律 调 整不 是 万 能 的 ,法 律 的 发 达 并 没 有 也 不 可能 排 拒 其 他 多 种 调 整 手 段 在 当今社 会 依 然 实现 着 重要 的调整 功 能 ,其 中道 德 手 段 的特 有调 整 机制 对 法 律手 段 的 天 然 缺 陷 的 弥补 作 用更 值 得 人 们重 视 。
维普资讯
1 62
论 法 律 调 整 的 内在 局 限 性 及 其 与 道 德 调 整 的 协 调发 展
庞 正
人 类 社会 的正 常 运行 和 发展 必 然需 要 一定 的 组 织性 和 秩序 性 。这 种 组 织性 和秩 序 性是 社 会 自身 的 内在 属 性 ,它决 定 了社 会调 整 手 段 的 生 成 ,以满 足 社 会 的秩 序 化 需 要 。社 会 生 活 、 社 会 关 系 的纷 繁 复 杂 ,又 使 得诸 多相 对 独立 的 、具 有各 自不 同 的调 整 方式 、调 整 范 围 、调 整
己做 出具体 的行 动方 案选 择 。不 言 ,而 首先 是 自
己的利 益 和需 要 。此 外 ,个 人 的行 为还 取 决 于 习惯性 观 念 、感情 等 因 素 。因此 ,具 体 的个 人 行 为 是情 感 、 目的 、利益 、行 为等 因 素 的有机 结合 。 由此 可见 ,个 体社 会 成员 在 其 意志 支 配 下 所做 出 的行 为选 择极 有 可 能 与法 律规 范体 系所 提供 的行 为模 式 相 冲 突 。法 律 调 整尽 管 在 一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兼论法律的局限性与道德的功能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兼论法律的局限性与道德的功能
秦绪才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2002()3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的异化现象的综合分析,从法治与德治的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法与道德的不解之缘。
法无论是在其静态的法律体系之中,还是在其动态的法律运作机制和过程之中,都是在追求和实现人类社会某些普遍认同的社会公德。
理想道德是现代法治最深厚的根基,缺乏这一根基,法治就会失去其本来应有的价值底蕴而变形成为一种专横的工具。
只有将调整人们内心活动的道德和调整人们外部行为的法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一个和谐而美满的世界。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法治;德治;功能;关系
【作者】秦绪才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0.0
【相关文献】
1.浅谈法与道德的关系——兼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J], 郭振东
2.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兼论德治是法治的现实基础和重要补充 [J], 康健
3.市场经济需要法治,更需要德治--兼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 [J], 吕彬江;王昕
4.法治,抑或德治--兼论法律协调的基础 [J], 朱富强
5.浅论诸葛亮的“德治”与“法治”──兼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J], 李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摘要:道德与法律一直以来就是很难处理得关系,道德能否法律化,怎样得道德能够被法律化,这些都就是谈论得话题、本文通过解释道德与法律之间得共性,指出了道德法律化问题提出都得背景,阐述了什么就是道德法律化以及到道德法律化过程中得局限。
关键词:道德;法律; 道德法律化;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治得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就是法制社会建设成功得前提,在建设法治社会得过程中,道德起到了不容忽视得作用。
在法治建设得过程中,不能一味得强调法律得“严”,同时也该有道德得“善",两者共同作用建立“良法”。
但就是,不就是所有得道德都可以上升为法律,道德法律化由一定得局限性、一.道德与法律(一)法律与道德得联系法律与道德得联系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瞧。
首先,从纵向方面来瞧,两者有着同样得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且同为经济服务,都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但都受到当时统治阶级得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得影响,并必然为一定阶级得政治服务,法律与道德同统治阶级得联系决定着它们得社会阶级本质与服务方向必然就是共同得,因而它们得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必然就是一致得。
从横向方面来瞧,就是指它们之间得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横得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指二者互相渗透。
法贯穿着道德精神,它得许许多多得规范就是根据道德原则或规范制定得,而道德得许多内容又就是从法律中吸取得。
第二种就是指二者互相制约、道德通过对法得某些规定得公正性与公正程度得评价,促使法得废、改、立,使其符合统治阶级(或人民)得利益,保持法得伦理方向。
法则通过立法与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得完善与道德得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不得越出法律许可得范围。
如人人都应见义勇为,但不得义愤杀人;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正当防卫,但不应超过一定限度。
第三种就是二者互相保障。
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道德就是人们应当遵守得,不具有强制性;法就是人们必须遵守得,带有强制性。
在社会功能方面相互补充,把人们得行为纳入一定得秩序范围。
既然法与道德得社会本质与服务方向就是一致得,那么,从实质上讲,凡就是违反法得行为,同时也就是(或可能就是)违反道德得行为;凡就是违反道德得行为,也就是(或可能就是)违反法得要求得行为,尽管不一定必须直接追究违反者得法律责任。
所以,人们说,法就是道德得政治支柱,道德就是法得精神支柱。
当然,法律与道德得联系在不同得角度也可以有不同得解释、从具体得实践与事实方面来瞧,法律与道德得联系首先表现为道德就是良法与恶法得评判标尺。
一个社会得法律就是良法还就是恶法得性质判定,不就是来自其自身,就像标尺不能度量自己一样,它来自社会得道德价值标准,即良法不能违背社会得基本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说法律得性质就是道德圈定得。
其次表现为法律得原则与规范直接来自道德,即社会已有得道德思想、规则影响法律得理念乃至直接上升为法律原则。
虽然在具体得价值要求上,法律与道德具有等次得区别,但二者得基本价值要求具有吻合性乃至某种程度上得同一,从而导致法律直接来源于道德得现象。
人类最早得一些法律,其内容就是把当时社会人们公认得一些道德准则、盛行得风俗习惯纳入法律,使之具有普遍得约束力、而人类法律所经历得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得历程,实质就就是彰显了法源于道德得客观事实。
实际上,当代西方国家得法律,就就是摄取大量得道德内容,以整肃社会风纪,者不止就是西方国家道德建设治理路径得一种选择方式,更就是道德理念融入法律体系得一种必然、二.道德法律化(一)问题得提出对于道德法律化,不同得学者突出不同得瞧法。
有人认为,应该将道德法律化作为促进社会法制建设得手段,作为法治国家与道德建设得方向,认为文明程度越高,法治体系越健全得国家,道德规范被纳入法律规范得则越多。
与此相反,有学者则认为,道德法律化有可能对道德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她们认为,道德就是一个人自律得行为,具有自觉约束力,如果把该种道德行为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则使人得自律自觉行为转化为她律强制行为,实则就是对道德得不尊重。
这就是学者们对道德就是否该法律化提出得两种观点。
其实,这两种观点得分歧与其说就是在于道德能否被法律化,倒不如说就是在于道德法律化就是否应该有一个合理得“度"。
实际上,即使就是对道德法律化存有异议得学者也并非一概地否认道德与法律得内在联系以及道德向法律转换得可能性与必要性,而只就是担心道德法律化一旦作为一种口号或原则提出并加以普遍得贯彻,就极有可能将自律得道德全部变为她律得法律。
果真如此,不仅道德作为社会重要规范体系失去了自身独立存在得意义,也必然会使社会得法制建设由于失去伦理得基础与道德得支持而难以实现其价值目标、因之,问题得关键就是研究道德法律化在什么样得范围内就是合理得,它又有何种限度。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又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对道德法律化作出科学得界说。
(二)道德法律化得涵义什么就是道德法律化?目前理论界通行得认识就是,通过立法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得过程。
,所谓得道德得法律化,更倾向于立法过程,指得就是立法者将一定得道德理念与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得、国家意志得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且被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得法律规范。
而有得学者干脆认为道德法律化就就是“在立法环节直接把道德要求与规范演化为法律要求与规范,形成`道德得法律强制’。
”道德法律化得过程就就是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得过程,但这种由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得转变不就是无限度得,它只能在一定得范围内进行,或者说只能将一定得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由于在社会生活中,一定得道德规范被社会成员有效地遵行就是确立基本得社会生活秩序得基础与前提条件,所以它必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得行为准则,这就就是道德法律化得范围。
因之,所谓道德法律化,就就是指国家得立法机关借助一定得立法程序将那些全体公民都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得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得活动。
正确领会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科学把握道德法律化得范围与限度,从而对于有效实现道德在法制建设中得价值,坚持法制建设中道德发展得正确方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
三.道德法律化得局限性道德法律化,并不就是所有得道德都可以以法律得形式被规范化,在道德法律化得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合适得“度”,或者说让道德在一定范围内就是正当得。
两者之间转化得“度”就是通过道德法律化得条件而体现出来得、我们认为,道德法律化得范围就就是全体公民都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得基本道德要求。
这一范围蕴含了两层涵义;由于这种法律化得道德属于对人们行为得基本要求,所以全体公民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由于这种法律化得道德就是面向全体公民得,所以它只能就是一些基本得道德要求、(一)法律道德化得条件首先,上升为法律得道德属于对人们行为得基本要求,所以全体公民应该而且必须做到,不存在任何特殊得公民、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无论就是作为个体得各个个人得良好发展,还就是作为整体得社会得全面进步,都离不开基本得社会生活秩序得建立。
要确立基本得社会生活秩序,必须依靠法律与道德等各种手段。
而法律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得实现程度如何,则与主体自身得素质相联系,也与她们对法律与道德得态度有关。
统一得道德要求在不同得人身上得不同反应,表明了道德价值目标与道德实效得不一致性、面对整齐划一得道德要求难以为社会全体成员有效遵循得客观现实,为了营造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所必需得最起码得外在环境,必须将这种共同得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从而通过这种国家意志得强制力量使其成为全体公民都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得行为要求、其次,由于这种法律化得道德就是面向全体公民得,所以它只能就是一些基本得行为要求、之所以对法律化得道德作如此定位,就是因为道德要求得高低与信守道德得人数呈现出相反得趋势、道德要求越高,达到这一要求得人越少;处于基本层次得道德要求,则可以为更多得人所奉行。
从道德法律化得内容与形式来瞧,上升为法律得道德,其内容虽然蕴涵道德得意义,但已经具有了法律得形式,即如果行为主体违背了这种行为要求,将会受到法律得惩处。
假若这种法律化得道德超越于全体公民都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得基本道德要求这一层次,则会有大量得社会成员因难以企及这种道德要求而受到法律得惩处。
法律惩处得对象就是少数人还就是数量庞大得社会成员,就是法律就是否道德、就是否能有效地调控社会生活得重要指标。
如果我们将超越于基本层次得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从而导致违法人数得大量增加,则不仅这种法律得道德性存在问题,而且将难以实现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控得目得。
对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也就是一种损害、在此意义上,西谚“法律就是最低得道德”就是不无道理得。
我们将道德法律化得范围定位在全体公民都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得基本道德要求,这实际上又就是对道德法律化得一种限定。
既然上升为法律得道德只能就是对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得行为要求,那么,那些超然于这种基本要求之上得较高层次得道德要求则不能被法律化、具体而言,当道德表现为对行为主体高级得精神要求得满足时,道德不能被法律化;我们所设定得面向部分社会成员得高层次得道德要求同样不能被法律化。
再次,社会所设定得面对部分社会成员得高层次得道德要求也不能被法律化、道德得功能在于从“应然”得意义上对社会成员得行为导向,而由于社会成员德性间得差异,决定了不可能用一种道德规范使社会成员得行为整齐划一,也不可能用同一价值目标作为她们得行为导向。
社会得道德客观上应该就是由体现各种不同得价值追求得行为规范所构成得有机整体、这一体系中不同层次得道德要求都有其内在得合理性、就基本层次得道德要求而言,只要社会成员得行为不超越这种道德规范体系所规定得限度,那么她们得行为就具有道德得正当性。
但就是,道德之于社会生活得作用,不仅在于通过对人们得行为导向来维护社会得与谐有序,而且还应成为社会发展得积极推动力量;不仅规定了社会全体成员基本得行为准则,而且对社会先进分子提出了高层次得道德要求。
任何道德都应该就是理想性与现实性得统一。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高层次得道德要求,由于个人道德素质得差异,也由于个人内在感悟得不同,并非就是每个个人都能自觉践行得,所以这种高层次得道德要求对社会生活得功能主要在于自身得示范作用,其价值也只能通过先进分子高尚得道德举动得以实现、当然,社会应该通过努力使这种在某种历史阶段只有先进分子才能达到得价值目标逐步成为广大民众得自觉选择,这为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所必需。
但在广大民众对这种高层次得道德要求在道德理性上未给予认同、道德情感上难引起共鸣、道德行为上难以企及得状况下,我们不应赋予其法律得意义即实现道德得法律化、参考文献:[1]刘云林。
《道德法律化得学理基础及其限度》[J]。
南京师大学报,2001(6)。
[2]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