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考研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4.1复习笔记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们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发展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及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整个国际和国内政治中起了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作用,它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方面的联系,使现代国际关系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从而推动了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在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世界基本矛盾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国际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其中,世界基本矛盾的作用最为突出。

(1)世界基本矛盾①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基本矛盾错综复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此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新的内容。

中央党校国际关系考研陈岳《政治学概论》独家资料

中央党校国际关系考研陈岳《政治学概论》独家资料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第四章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有准则第一节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国际法及其形成和发展(P126——P129)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即国际社会之法,是国际社会中用以调整国家间相互关系,规定国际的权利与义务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法的基本特征1.国际法的主体,只包括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家组织。

(国际法主体与国际行为主体不完全相同,前者是指具有国际法律行为能力的实体,强调的是主体的法律地位;后者是指具有一般国际行为能力的实体,强调的是国际行为。

国际法主体必然都是国际行为主体,而国际行为主体,并非都具有国际法主体的资格。

)2.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决议。

3.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非强制性。

4.国际法反映的是各类国家共同利益的一种结合,表现出“超阶级性”的特点。

三.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P132——P135)第二节国际准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一.国际准则及其形成和发展(P135——P137)国际准则是各个国际行为主体在实施其对外行为、处理对外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国际准则与国际法或国际法原则从根本上讲上一致的。

国际法侧重于国际交往中的法律规范,国际准则侧重于所有国际行为主体在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国际准则的基本特点1.时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道德范畴,国际准则明显的反映出各个时代国际社会存在的现实和国际国际社会中居支配地位的国家、阶级和法的本质特征。

2.共识性3.制约性国际准则一经某种形式确定下来,就队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这种制约性作用主要表现在:(1)人类基本的国际道德观念的无形影响。

国际准则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具有潜在的、无形的社会力量,使各国在考虑自己的对外行为、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时,自发地受到其约束。

(2)作为国际舆论工具的制约作用。

(3)对危及国际安全的行为予以制裁的重要依据。

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1.概念: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

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4)国际政治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抽象、具体的规律。

上述四层内容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行为主体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政治关系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探寻一般规律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7.1复习笔记一、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1.军事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反映的是各国的军事实力状况和对外军事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军事关系。

它作为国际政治体系的重要构成,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军事因素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本身也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许多成分。

就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分:①战争。

在国际政治中,战争是解决国家间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所有军事因素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国际政治影响最为直接和强大的因素。

②武装冲突。

与战争相比,武装冲突的特点是战斗活动地区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对抗规模及破坏性不大等。

在国际政治中它是比战争更为频繁出现的军事因素。

③军备与军事实力。

它是指各国的军事编制及武器装备等,是军事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国际政治的一种强有力的因素。

④军事集团与军事同盟组织。

它是国家之间为了某种共同的政治利益而在军事领域里结成的联盟性组织。

(2)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从广义上看,军事因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素,它是国际政治关系的折射体,国际军事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因为它反映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国际政治关系的表现形式。

②从狭义上看,军事因素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国际政治关系中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此外,军事因素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是为国际政治的现实服务,并服从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总原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决策中的作用(1)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力构成的各种要素中,军事实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军事力量直接成为政治斗争的物质手段,它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的调整军事力量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选择和行为方式,同时,军事因素制约国家对外决策的作用还表现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之中。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第2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第2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导论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政治学★★1.国际政治学的概念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学科特征。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见表0-1)表0-1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考点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国际社会的实际出发,去研究它的发展变化。

(2)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注意两点:①正确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②要正确地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2.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见表0-2)表0-2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国际政治学的具体研究路径及其特点(1)西方学者提出的具体研究路径(见表0-3)表0-3西方学者提出的具体研究路径(2)中国学者可学习和借鉴的西方研究路径(见表0-4)表0-4中国学者可学习和借鉴的西方研究路径0.2典型题与考研题详解一、概念题1.相互依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研]答:相互依赖是“相互依存理论”的核心概念。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指出,“依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决定或重大影响的一种状态。

相互依赖,按照最简单的界定,意指彼此相互依靠。

在世界政治中,相互依赖所涉及的情形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特征。

”作为一个分析性用语,它所指的是一个体系中的不同行为体或事件的相互影响。

约瑟夫·奈曾把它描述成一种非常客观的现实,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就像是婚姻一样,对于双方来说,无论会更穷、更富、更好、更坏,都是一种相互依赖。

2.国际政治[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国际政治是指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1.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是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为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体即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结成一体,使得彼此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逐渐取代自由竞争而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为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而在经济上和领土上将世界瓜分完毕,同时也使整个世界形成为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整体,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关系体系。

(3)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现在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较为专门和系统的国际政治教科书和理论著作。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对各国政治家和思想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了当代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

2.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但是它的思想理论渊源可以追溯至近代,甚至是古代,从思想史的发展角度看,对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有哲学、政治学、世界史学、国际法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3.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是“世纪风云的产儿”。

自形成至今,国际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国际政治学的创立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政治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学主要处于初创阶段。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2.1复习笔记一、国际体系及其特征1.国际体系及其形成(1)国际体系的含义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等特征。

(2)国际体系形成的条件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开始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形成于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之时。

国际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

①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两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率先发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加深和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②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垄断的发展,使帝国主义走上瓜分世界以获取超额利润的道路,实现了对输入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控制,使其相互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不仅扩大了,而且更加深刻了。

③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殖民政策瓦解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移植了新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加快了世界资本主义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体系的最终形成。

(3)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国际分工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世界范围内殖民体系的建立。

2.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原因(1)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国际体系自形成之后,迄今为止经历了四个时期:①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治经济规律成为世界现象。

②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③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陈岳版

政治学概论知识点陈岳版

考前指点迷津篇经过几年来对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分析和理解,本人想为今后参加国际关系考试的各位同仁们总结几点粗浅的经验:1、融汇贯通,掌握要领这一点跨专业的考生要尤其注意。

众所周知,国际关系专业本身是一个门槛较低的学科。

简单来讲,就是别管以前学的是什么专业,看看书读读报,都能产生一些自己对某些热点国际问题的见解。

但是考试毕竟和聊天、谈话不一样,良好的知识储备是考场上出色发挥的关键。

因此,各位有志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各位考生首先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临考准备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熟读参考书目。

各个学校有不同的参考书目,参考书为复习提供了一种导向,为我们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熟读参考书目的目标有一个,就是在懵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链条,让碎裂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尽量让基础知识产生一种联带关系。

比如,考察对一个名词的解释,尽量做到对这个名词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影响都了然于胸。

这样就产生一种良性的知识互动,也就是在复习一个名词的时候,会相应的理解并掌握了与之相关的名词。

另一方面,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是不是将书中列的词条都背下来就可以应付考试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词条集《国际关系考研实用手册》给大家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精确答案。

我们都知道文科类的题目是没有精准的答案的。

所以,就需要我们解答题目的时候要有调理,有层次。

答题思路一定要十分清晰,知识点不要简单罗列。

在答题之前要先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将它们按照逻辑关系排列出来。

比如,名词解释,对于一般性的名词解释,我们要清晰的表达出背景、事件本身、以及它产生的意义和作用。

这三项对于一个一般性名词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想要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来把握各个具有分散知识点的名词。

2、学会拆分,有问有答在考场上,我们一般会遇到三种题目,一种是我们考前准备过的,胸有成竹型;一种是没有太留意,有点印象的,答不全型;还有一种就是完全没有准备到,一片空白型。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体系及其特征★★1.国际体系及其形成(1)国际体系的含义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相互联系性、不平等性等特征。

(2)国际体系形成的条件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始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于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之时。

其形成有以下几个的客观历史条件:①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两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率先发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加深和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

②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垄断的发展,使帝国主义走上瓜分世界以获取超额利润的道路,实现了对输入国在政治、经济上的控制,使其相互间的政治经济联系不仅扩大了,而且更加深刻了。

③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殖民政策瓦解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移植了新的生产方式,为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加快了世界资本主义化的进程,促进了国际体系的最终形成。

(3)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国际分工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世界范围内殖民体系的建立。

2.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原因(1)国际体系的发展阶段(见表2-1)表2-1 国际体系的发展阶段(2)发展变化的原因国际体系自形成之日起就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但它在二战后的演变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也更加深刻,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二战后出现的以核能、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深了各国生产的国际化,扩大了各国经济联系的规模与范围。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影响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已以其自身的发展,向世界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地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 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六章 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6.1复习笔记一、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自然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其中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经常必要的条件,它包括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幅员大小、地形地貌、土地与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内容。

1.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们在进行政治行为分析时最早加以研究的环境因素。

(1)综合国力中的自然因素国家实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有可见的、有形的物质要素,也有不可见的、无形的精神要素,而自然环境是构成有形的物质要素的最基本的成分。

(2)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大致包含以下几项基本内容:①地理因素。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地形地貌、自然气候。

以上地理因素的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②人口状况。

就某一国家而言,人口状况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内容。

③自然资源。

一般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它们既是生产资料的基本来源,同时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

(3)自然环境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构成产生着直接的甚至是巨大的影响。

①从地理因素方面来看,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较容易发展成大国和强国。

与之相反,较差的自然环境条件会给一个国家发展成为力量强大的国家制造障碍。

②从人口状况看,人口是从事经济生产和战争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一国成为大国的先决条件之一。

当然,人口的数量超过一国的生产能力或人口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时,往往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负担,削弱国家力量。

③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奠定了它成为政治经济强国的基础。

2.自然环境对国家对外行为和政策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具有制约作用。

(1)地缘政治学关于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论①美国的海军退役军官、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海权理论,强调制海权对于国际政治和国家权力地位的重要意义。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们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发展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及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整个国际和国内政治中起了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作用,它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方面的联系,使现代国际关系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从而推动了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科学技术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在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世界基本矛盾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国际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

其中,世界基本矛盾的作用最为突出。

(1)世界基本矛盾①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基本矛盾错综复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此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新的内容。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加李少军版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加李少军版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20世纪20年代)与发展☺理论渊源:哲学(人性论);政治学;世界史学;国际法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创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冷战后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在分析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假设或理论,必须要用普遍适用的方法加以检验或证实)与传统主义(思辨式语言和诠释方法);实证主义(与行为主义类似)与后实证主义(反对经验观察,强调真理相对性);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学科方法:案例法、定量法、形式模型、诠释法第二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时代观:以对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分析为基础,采用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势相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提出了时代发展阶段性、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特征、时代发展的曲折性的观点;☺世界体系理论:建立在其对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及其历史地位的分析的基础上,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带来政治结构的变化,把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构成自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马恩);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式垄断形成、垄断组织建立,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殖民体系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结构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提出区分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认为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出民族自觉性原则,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史不可避免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具有双重影响,马恩从社会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分析入手,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应用于对国际贸易的分析;☺战争与和平理论: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以及帝国主义,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正义与非正义取决于是哪一个阶级进行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必须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根除产生战争的土壤第三节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自由主义:早期为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认为个体理性的力量通过“看不见的手”可以使社会的共同的善得到实现;在经济上相信自由贸易促进和平,在政治上相信共和制国家可以实现和平,不强调对国际事务进行外部干预。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结束语 国际政治的全球化发展)【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结束语 国际政治的全球化发展)【圣才出品】

结束语国际政治的全球化发展8.1复习笔记国际政治的全球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在国际政治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出现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全球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这种趋势的出现规定和制约了国际政治的发展方向,推动人类社会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方面加强合作,促使人类社会相互依存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全球相互依存的发展1.相互依存理论相互依存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广泛而普遍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面对相互依存时代下国际政治的新变化,各国国际政治学者纷纷提出了与全球相互依存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国际政治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就是其中的典型。

(1)美国学者约翰·斯帕尼尔提出了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的七个特点:①具有毁灭性质的核武器产生了更大的安全感;②在国家对外政策中,初级政治(福利)逐渐比高级政治(安全)更趋重要;③国际经济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网络;④低级政治导致合作,高级政治引起冲突;⑤武力在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中的作用日趋减弱;⑥权力的真正含义发生变化,相互依存的原则成为处理外交事务的核心内容;⑦相互依存的模式将体现多极化局面,权力等级制度被新的平等主义替代。

(2)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把当代世界的相互依存称做“复合相互依存”,并指出它有三个基本特征:多渠道的国际联系;对外事务的议事日程日益庞大和多样化;军事力量在复合相互依存占优势的某些领域的作用逐渐下降,经济力量的作用日益上升。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学者普雷维什和阿明等人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这一理论把世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少数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处在世界的社会与经济中心;另一部分是非工业化的不发达国家,形成世界的社会与经济周边或外围。

“外围国家”对“中心国家”存在着不平等的依赖关系,“外围国家”越来越趋于贫穷,“中心国家”则越来越富裕。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1.国际行为及其产生(1)国际行为的含义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主体的对外行为及其相互行为,它是人类政治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及其普遍化与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直接相关。

(2)国际行为的产生过程①人类从非政治社会向政治社会的过渡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国家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基本完成。

自国家出现以后,就有了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

②在殖民体系下,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并没有权利参与国际社会的主要活动,在这种状态下,国际行为只能是少数国家的对外行为,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没有国际行为能力。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殖民体系时代的结束,世界范围的主权—民族国家体系才成为真正全球意义上的社会体系,国际社会才成为一个完全、完整的社会,直到这时,国际行为才成为国家行为主体的普遍行为状态。

2.国际行为的基本方式(见表5-1)表5-1 国际行为的基本方式3.国际行为的基本特点(1)任何国际行为都是为一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是维护和增进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家的对外行为和对外政策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利益。

因此,由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所构成的国际行为都是为一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

(2)国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进行的国家对外行为的作用范围一般取决于对外行为的对象范围和问题领域。

因此,任何国际行为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边界限制,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进行的。

(3)国际行为是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任何国际行为都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实现一定的利益,而利益的实现和目的的达成均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国际行为能力的大小与其总体实力的强弱,特别是与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弱紧密相连,行为主体总体实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其行为方式的取向。

考点二:国际冲突及其解决★★★★★1.国际冲突的内涵国际冲突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敌对性的相互作用,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的不同而处于自觉地对立之中的相互行为和相互活动。

政治学原理考研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政治学原理考研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

政治学原理考研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

一、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际政治学 ★★
1国际政治学的概念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学科特征。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见表0-1)
表0-1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国际社会的实际出发,去研究它的发
展变化。

(2)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注意两点:①正确地运用阶级分
析的方法;②要正确地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2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见表0-2)
表0-2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国际政治学的具体研究路径及其特点
(1)西方学者提出的具体研究路径(见表0-3)
表0-3 西方学者提出的具体研究路径
(2)中国学者可学习和借鉴的西方研究路径(见表0-4)
表0-4 中国学者可学习和借鉴的西方研究路径。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5.1复习笔记一、国际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1.国际行为及其产生(1)国际行为的含义国际行为是指国际行为主体的对外行为及其相互行为,它是人类政治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及其普遍化与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直接相关。

(2)国际行为的产生过程①人类从非政治社会向政治社会的过渡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国家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基本完成。

自国家出现以后,就有了国家的对外行为和相互行为。

②在殖民体系下,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并没有权利参与国际社会的主要活动,在这种状态下,国际行为只能是少数国家的对外行为,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没有国际行为能力。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殖民体系时代的结束,世界范围的主权—民族国家体系才成为真正全球意义上的社会体系,国际社会才成为一个完全、完整的社会,直到这时,国际行为才成为国家行为主体的普遍行为状态。

2.国际行为的基本方式国际行为主体在实施其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时,既可以采取外交方式、军事方式,也可以采取经济方式、文化方式,这些行为方式构成了国际行为的基本方式。

(1)外交方式外交方式是指各国政府通过其驻外使节或政府官员的谈判和协商来调整和处理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正式的外交活动和非正式的外交活动,外交方式也称为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2)经济方式经济方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经济政策,采取某种经济行动,影响他国的对外行为或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间的贸易、国家的对外援助或制裁。

(3)军事方式军事方式是指通过对外实施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来支持或打击特定的行为对象,它包括公开的军事方式和秘密的军事方式。

军事方式既可作为一种支援手段,亦可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既有合法的暴力,又有非法的暴力。

(4)文化方式文化方式或称为信息手段,是指通过宣传媒介或其他宣传方式,影响对象国的公众舆论或公众思想,以向该国政府施加压力,借以影响该国的对外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类综合》&《政治学原理》考研状元考试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类综合》&《政治学原理》考研状元考试总结

用研究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假定之上:国家是统一而理性的行为主体,国际间的博弈是由国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家居主导地位的。 最常见的国际政治博弈论模型有小鸡游戏(game of chicken),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 博弈分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 3、 公共选择理论 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或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过程。 其特征包括 1、 将个人作为分析的主要单位层次,假定个人是有理性的 2、 假定个人在行为过程中能够对可能的选择进行比较 3、 强调研究的精确性和正规性 4、 在研究国际政治经济问题时,常使用的概念有 公共物品、搭便车、相互依赖等。 4、 新制度经济学 国际政治学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是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学历支援下发展起来的。基欧汉 在《霸权之后》引入交易成本的概念,发展出了关于国际机制的功能理论。 导论中的内容大部分是简述题,涉及论述极少。
在政治哲学上,重商主义信奉的是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等人的自然状态学说和霸权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理论,认为国际社会处于一种彼此争夺权力与财富的无政府状态,国家间关系是以后总“一方 之所得必为一方之所失”的零和博弈。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里,一个国家想要改变或改善自 己的权力地位,只有掠夺别人的财富。 重商主义又被称为经济民族主义、经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盛行的时期,正是欧洲各个新兴国家加紧扩张财富人口和领土的时代,重商主义的基 本特征是将一切经济活动从属于国家对于权力的追求。重商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在于政 治决定经济。
研究存在困难。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1复习笔记一、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1.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是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为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行为体即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世界各国从经济上联结成一体,使得彼此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社会。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逐渐取代自由竞争而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在这个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为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而在经济上和领土上将世界瓜分完毕,同时也使整个世界形成为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整体,形成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全球国际关系体系。

(3)国际政治学或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现在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较为专门和系统的国际政治教科书和理论著作。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对各国政治家和思想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了当代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

2.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国际政治学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但是它的思想理论渊源可以追溯至近代,甚至是古代,从思想史的发展角度看,对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学科:(1)哲学哲学思想以及思想家对哲学的思考和理解,不仅为以后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人的一些基本的国际关系理论观点。

(2)政治学国际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受政治学的影响最为直接。

从马基雅弗利最先提出、后来经霍布斯加以系统化的“自然状态”理论到国家主权理论,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理论等,都对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的影响。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圣才出品】

第七章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7.1复习笔记一、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1.军事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反映的是各国的军事实力状况和对外军事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军事关系。

它作为国际政治体系的重要构成,与国际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因素军事因素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本身也包含了不同层次的许多成分。

就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分:①战争。

在国际政治中,战争是解决国家间政治矛盾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所有军事因素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国际政治影响最为直接和强大的因素。

②武装冲突。

与战争相比,武装冲突的特点是战斗活动地区有限、持续时间较短、对抗规模及破坏性不大等。

在国际政治中它是比战争更为频繁出现的军事因素。

③军备与军事实力。

它是指各国的军事编制及武器装备等,是军事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国际政治的一种强有力的因素。

④军事集团与军事同盟组织。

它是国家之间为了某种共同的政治利益而在军事领域里结成的联盟性组织。

(2)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从广义上看,军事因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素,它是国际政治关系的折射体,国际军事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因为它反映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国际政治关系的表现形式。

②从狭义上看,军事因素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国际政治关系中主要表现形态之一。

此外,军事因素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是为国际政治的现实服务,并服从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总原则。

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决策中的作用(1)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力构成的各种要素中,军事实力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军事力量直接成为政治斗争的物质手段,它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军事因素导致对外决策的调整军事力量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选择和行为方式,同时,军事因素制约国家对外决策的作用还表现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之中。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圣才出品】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圣才出品】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1.国际行为主体的含义国际行为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影响和作用的一系列实体,其特征包括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

2.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当今世界的国际行为主体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国家行为主体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依据,国际社会目前已有192个主权国家。

(2)非国家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那些具备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具有主权国家地位,同时又不隶属于某个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实体。

它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3.国际行为主体的发展(1)国家间政治与国家行为主体从国家和国际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社会的基础仍然建立在国家间政治的基础之上,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中心单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行为主体。

(2)跨国政治与跨国行为主体跨国政治作为国际政治总现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国际政治或国家间政治的基础上形成,并随着国际政治的不断变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3)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①跨国政治的定义跨国政治是指各种跨国行为主体的一系列对外行为和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包括跨国行为主体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与国家间政治密切相连,是国际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②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或国家间政治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a.跨国政治是国家间关系的补充和延伸,反映了国家间相互作用的日趋复杂化。

b.跨国政治和国际政治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考点二: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1.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及构成要素(1)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国家在国内与其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在政治学意义上的本质特性既有联系,又有重要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考研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

一、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概念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学科特征。

2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见表0-1)
表0-1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国际社会的实际出发,去研究它的发展变化。

(2)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坚持唯物辩证法,要注意两点:①正确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②要正确地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2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见表0-2)
表0-2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国际政治学的具体研究路径及其特点
(1)西方学者提出的具体研究路径(见表0-3)
表0-3 西方学者提出的具体研究路径
(2)中国学者可学习和借鉴的西方研究路径(见表0-4)
表0-4 中国学者可学习和借鉴的西方研究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