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沟通的符号体系
第二讲沟通的符号体系.
![第二讲沟通的符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8b3d1385901020207409c8e.png)
• 2、情境性 • 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 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 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 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同样是拍桌子, 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 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 3、可信性 • 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 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 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容易作 假,人体语言则不同,人体语言大都发自 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
2 视觉非语言符号
• 个人的服装化妆、使 用物品、环境摆设和 一些特殊图形等。
(三)听觉非语言符号
包括了类语言和音响等类别。
• 类语言 包括 声音要素 和 功能性 发声两部分。 • 声音要素 涉及音调、音量、音素和音质, 这些声音要素的不同运用可以使一句话具 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 类语言还包括功能性发声,这是一些人发 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比如笑、哭、、 叹息、呻吟等,还有包括“啊”、“吧”、 “呢”、“嘛”、“哟”等声音也属于类 语言。
• 语言的社会性:延伸意义
任何词语都有词典意义和延伸意义,延伸意 义具有社会性。
• 语言与实际的矛盾: • 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却是动态的; • 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 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 我们用分类的方式来说话、来思考,分类 是忽视差异的做法,导致了语言和思维的 误用,如刻板印象;
• 2、动作语言。 • 例如,饭桌上的吃相能反映出一个人 的修养;一位顾客在排队,他不停地把口 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响,这清楚地表明他 很着急。在柜台前,拿起又放下,显示出 她拿不定注意。
第二讲 符号互动论
![第二讲 符号互动论](https://img.taocdn.com/s3/m/8201a7743b3567ec102d8a76.png)
• 一般化的他人(the generalized other): • 两个含义: • (1)它指的是儿童进行游戏活动所涉及的游戏 队伍之所有个人的有组织的态度; • (2)在经过一定发展时期的更高层次上,它指 的是儿童和成年社会个体参与社会互动所涉及 的整个社会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系统之有组织 的观点和态度。 • 儿童在这个阶段逐渐从单纯主观的内心会话, 向更加客观地考虑和对待他人、共同体乃至整 个社会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从个体意识向社会 意识,从运用具象思考向更加抽象的思考转化。
二、乔治· 赫伯特· 米德
• 乔治· 赫伯特· 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186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 塞州,父亲是清教徒的神职人员,在奥 柏林传教,米德于1883年在奥柏林获得 学士学位,1888年在哈佛大学又获得一 个学士学位。1888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学 习冯特的实验心理学。一个学期后,米 德转到柏林。毕业后在密歇根大学安阿 伯分校任教两年,在那里他遇到了约 翰· 杜威和查尔斯· 霍顿· 库利,和他们成 了朋友。后跟随杜威转到芝加哥大学, 在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任教,直到1931年 去世。米德最著名的书是在他去世之后, 有人根据学生笔记整理并结集出版的 《心灵、自我与社会》。
• 第二阶段——游戏与一般化他人: • 游戏是有组织的,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 准备采取游戏所涉及的任何一个角色的态度, 而这些不同角色之间必须具有明确的关系。 • “在游戏中他必须把这些角色组织起来, 否则他就不能参加游戏。游戏代表了儿童生 活中的这样一个阶段:从在玩耍中扮演他人 的角色变成有组织的成员,这是完全意义上 的自我意识所必不可少的。” (米德, 2008:120) • 因此,儿童参加游戏的过程也就是其逐渐产 生其整体自我而成为社会的有机成员的过程。
第二讲 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系统
![第二讲 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1ff176c763231126edb1190.png)
40
第三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
41
第三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
电视新闻中的各类传播符号必须按照一定的结 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电视语言。这些传播 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
31
第二节 电视非语言符号的构成
2、感染升华 具象的造型语言总是比播音语言更能打动观众 的心,触发观众的联想,使观众在心理上产生冲击, 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变化。 如:生离死别——悲壮,颠沛流离——怜悯, 惩治腐败——痛快……
32
第二节 电视非语言符号的构成
3、证实确定 电视新闻造型语言提供形象可感的画面,配合 播音语言,共同建构电视新闻文本,完成电视新闻 报道。同时,造型语言提供了确定无疑的佐证,证 明播音语言的真实有效,为观众提供了真实可信、 心理接受的依据。
空间语言以其特有的方式生动地传达着人与人 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种种关系。
空间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可以增添画面的活力, 传达某种深层的意义。
28
第二节 电视非语言符号的构成
6、图表语言 能够承担一定叙述功能的表格、图片和漫画等 语言符号。 在电视新闻中,图表语言往往用来对过去的、 无法获得影像资料的新闻事实或背景作复述,起到 辅助的作用。 图表语言不如现场画面生动,在运用的时候要 注意质与量的控制,注意与新闻现场的配合。
2、展示资料 由于时间的限制,电视新闻画面不可能对时 过境迁的事实进行再现。电视语言符号可以超时 空的展示相关资料,使电视新闻报道在深度和广 度上得到了拓展,弥补了画面的不足。
8
第一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构成
3、表达理念
【精】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第二讲信息符号与讯息
![【精】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第二讲信息符号与讯息](https://img.taocdn.com/s3/m/9f0869fb650e52ea5418982b.png)
五、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1、信息爆炸。 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新的知识层出不穷。
2、地球村和地球都市形成。 信息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联系更加紧密。
语言符号
符号
无声语言符号(书面语):文字、乐谱等
动态:身体语言、人际距离、运动画面等 视觉性
非语言符号
静态:标示、衣着、道具、绘画、摄影、雕塑等
类语言:笑声、哭声、呻吟、叹息等 听觉性
其他声音符号:乐声、鼓声、口哨、汽笛等
信息是和物质、能量的抽象程度相同的一个概念。
(2)控制论 维纳:反馈
(3)系统论
讯息
信号
信源
发射器
所接受信号
讯息
信道
接收器
信宿
噪音源
反馈
其他几个重要概念
▲噪音 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即噪音。 ▲冗余信息 即信息中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反馈 “在人类传播中,指接收者对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传播
片断性、时效性、可积累和可衰减性……
符号的结构如下:
1、能指:符号的物质形式。
如:人、human、
、……
2、所指:符号所指代和表示的意义。
如:红色代表着热情、喜庆、革命、鲜血、国旗……
符号的意义又包括: 辞典意义 引申意义
练习:
“人者,一撇一捺也。”这句话描述的是符号的: A、能指;B、所指;C、辞典意义;D、引申意义
3、信息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资源。 信息已经取代了物质和能源成为人类生产的核心。
沟通的符号体系课件
![沟通的符号体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a0b752f8c75fbfc67db27c.png)
非语言符号系统
• 1 体语 • 体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 • 动态体语: • 静态体语:
• 体语的功能:
• 1.替代: • 2.辅助: • 3.流露情感: • 4.自我安慰:
• 身体语言中尤为重要的是面部表情,例如 目光的接触、移动,微笑或蹙额,皱眉等。 非语言线索可能是不经意的,也可能是有 意的,这就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其 他形式的身体语言有身体接触、手和臀部 的动作、身体向前或向后倾斜、双臂或双 腿交叉、叹气或打哈欠等。尽管非语言线 索可以给出很多的信息,但对它们的解释 是相当主观的,很可能会犯错误,因此必 须谨慎。
谢谢大家!
• 2、情境性
• 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 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 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 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同样是拍桌子, 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 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 3、可信性
• 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 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 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9日星 期四2时 27分49秒14:27:4919 November 2020
•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2时27分 49秒下 午2时27分14:27:4920.11.19
•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1920.11.1914:2714:27:4914:27:49Nov-20
作业
1、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读图习惯越来越普遍,我们越来越依赖各种各样的符号特别是图象符号和标志符号来快速传递信息。请你找出一 个或一组这类符号,制作成PPT,向全体同学做演讲,分 析其能指与所指关系、外延和内涵关系.
沟通原理-资料.ppt
![沟通原理-资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92e8e9cc22bcd126ff0cdb.png)
语言。
某市市民家里购置的某名牌彩电突然发生爆炸,使得该用户在财产 和心理上受到较大损失。记者采访时,家庭主妇说:“当时我正在厨 房洗菜,彩电在客厅开着。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过去一看,家 里的彩电不知道怎么就炸了。幸亏我当时在厨房,否则说不定还会闹 出人命来。”当日的报纸还刊登了彩电爆炸现场的照片,墙上灰不溜 秋的,彩电已经面目全非。该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媒体和市民极大关 注。当地报纸《都市快报》对该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其他媒体也正派 记者跟踪此事。
——管理沟通是沟通双方的行为,并借助一定的手段 ——管理沟通是一个过程 ——管理沟通出现在组织系统中
时期
特征
沟通
科学管理时期 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及规则 单方面沟通,书面要求及制度作用显著
行政管理时期 强调权威及纪律
与科学管理时期相似
人际关系时期 注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开始注重双向沟通
管理科学丛林 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 沟通成为决定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
天线宝宝是英国BBC为了让学龄前儿童有个耳目一新 的新节目,其制作者是Anne Wood和Andy Davenport。
Anne Wood已经制作了五个其它类型的儿童节目,并 且在国际上屡次获奖,她本身在英国教导11至18岁的儿 童英文已有39年了。Andy的工作则是在木偶剧团担任演 员和布偶操作员,他并且在UCLA修有四年语言科学的课 程,对于0至5岁的小朋友,他也有深入的研究和5年临床 经验。
• 原则三:沟通者策略——合理定位 1.问题导向定位:对事不对人
问题导向——指沟通关注的是问题本身,关注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 人身导向——指沟通关注个人品质而不是问题本身。 沟通双方不要搞人身攻击;不要轻易给他人下结论,注重问题本身。
第二讲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系统
![第二讲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9451788195f312b3169a5bd.png)
第三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
(2)巩固画面的主体地位的主要手段 用有表现力、感染力的细节来充实画面的内涵。 细节作为建构人物个性、体现事件发展、展示社会环 境的细小环节,增强了画面的魅力,也增强了信息传播的 人情味。
46
第三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
细节要服从内容的需要和主体思想的表达,要生动具 体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面画的感染力。
第三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
(二)声画关系双主体论 1、画面的主体地位 (1)确定画面的主体角色的依据
A、受众心理驱动: 看的需要(百闻不如一见) 佐证的需要(眼见为实)
44
第三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双主体构成
B、高效传播的需要: 多种符号综合运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多种通道共同感知:视觉和听觉
例证:《荒岛余生》,第八段,汤姆汉克斯主演
37
第二节 电视非语言符号的构成
③ 连接画面,协调情感 电视新闻画面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大多采用 了块切的转场手法,这种手法往往在视觉上造成了 较大的跳跃感,视觉信息不流畅。为了缓解这种状 况,在专题性新闻节目中多用声音转场。
38
第二节 电视非语言符号的构成
3
第一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构成
符号 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没有符号,信
息是无法完成传播的。 电视语言符号: 抽象音响语言 文字语言
4
第一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构成
一、抽象音响语言的分类与作用
抽象音响语言:是指电视能够准确传达
内容的声音语言,包括: 播音语言 现语言
5
第一节 电视语言符号的构成
(一)播音语言及其作用
播音语言:指电视新闻的专职播音人员
用以传播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它是电视新闻报 道的主线。
人际沟通_2
![人际沟通_2](https://img.taocdn.com/s3/m/65d1be6303d8ce2f006623bf.png)
执行?%
接收信 息的人
三、人际沟通的障碍
(-)地位障碍 (二)组织结构障碍 (三)文化障碍
文化背景的障碍
三、人际沟通的障碍
(-)地位障碍 (二)组织结构障碍 (三)文化障碍 (四)个性障碍 (五)社会心理障碍
•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1.1920.11.19Thursday, November 19, 2020
(二)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2.影响信息的因素
(1)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 (2)信息的内容
“荷薪者过来!” “其价如何?” “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二、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2.影响信息的因素
(1)语言和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 (2)信息的内容 (3)信息的处理情况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1:29:5701:29:5701:2911/19/2020 1:29:57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901:29:5701:29Nov-2019-Nov-20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01:29:5701:29:5701:29Thur sday, November 19, 2020
公共距离 社会距离 个人距离 亲密距离
0.46-1.2 1.2-3.6
超过3.6
一、人际沟通概述
(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2.非语言符号系统 (1)视—动符号系统 (2)时—空组织系统 (3)目光接触系统
戈尔
小布什
一、人际沟通概述
第六章沟通(组织行为学-武汉科技大学周勇)
![第六章沟通(组织行为学-武汉科技大学周勇)](https://img.taocdn.com/s3/m/46675bd8011ca300a7c39000.png)
如何减少小道消息的消极影响?
(1)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 (2)公开解释那些看起来不一致或隐秘的决策和行为 ; (3)对目前的决策和计划,强调其积极一面的同时, 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 (4)公开讨论事情可能的最差结局,这肯定比无言的 猜测引起的焦虑程度低。 (5)闲散和单调是造谣生事的温床,为避免不实的谣 言产生,管理者应注意不要使成员有过分单调枯燥的情 形发生。 (6)培养组织成员对管理者的信任和好感。
3
3. 沟通的过程
障碍
编码 通道 编码
反馈
4
4、沟通的工具 (1)语言符号系统 • 口头语言。 • 书面语言。
5
(2)非语言符号系统
• 视动符号系统。包括手势、面部表情、体态 变化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仅是人的脸 部,就能做出大约250,000种不同的表情。
• 目光接触系统 • 辅助语言系统
6
20
四、 有效沟通的障碍 有效沟通的特征
•及时 •充分 •正确
21
1. 信息源因素 信息源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过滤。
2. 传递过程中的干扰 • 系统噪音; • 空间距离; • 沟通网络。
22
3. 信息接受者的过滤作用
约瑟夫•克拉柏提出•自•了指指己“人对的们于选观总同择点是样、性注的信注意信念意那息相些,、一与不选择性理 解、选择性记忆”的致同概或的念自人己会需产要生的不、同关的心理解,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9.17 04:49:1 604:49 Sep-201 7-Sep-2 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4:49:1 604:49: 1604:4 9Thursday, September 17, 2020
跨文化传播语言与非语言符号
![跨文化传播语言与非语言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b2d0a3855fbfc77da269b184.png)
颜色等。
▪ 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共建交往的内容和
意义。
第二讲之一:符号与符号学
▪ 人类所处的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类的思维、语
言和传播都离不开符号。
▪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符号化的思
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 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 件。
▪ 符号作为一种基本的人类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
化的发展变化直接相关。符号体现的是人与世界 的关系,人通过符号创造了文化,符号使自然世 界成为文化世界。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符号的定义
▪ 符号(symbol):用来在某些方面代表其他
东西的任何物象,是常用的一种传达或负 载信息的基元,可用以表示人、物、集团 或概念等复杂事物。
▪ 语义学 研究符号与它所指称的外部世界关系的
学科,关注的是符号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 句法学 研究符号如何与其他符号发生关系的学
科,重点在于语法和句法结构,关注的是符号以 何种方式被组织成为更高一层的符号系统;
▪ 语用学 研究符号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
特别是符号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 以何种方式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塑造符号及其 意义。
第二讲之三 传播中的语言符号
▪ 语言: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由语音、词
汇、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代表了某一文 化社会之内的经验。
▪ 语言是文化核心特征的标志——每一个人
都生活在语言中,语言构成了人的世界, 而真实世界(real world)在很大程度上是 被无意识地建构于特定文化群体的语言习 惯之上的。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
![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990b1e26294dd88d0d26b49.png)
论传播沟通中的符号与含义的关系关键词: 传播与沟通的概念与特征信息符号与含义的关系摘要:1. 传播的含义2. 沟通的概念3. 信息的含义4. 人际沟通主要特征5. 组织沟通的问题解决方式6. 通过事例说明问题7. 传播与沟通的重要性语言是汉通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们的相互沟通是靠体态姿势的变化和单音节的发音而进行的,人类有了语言,才使人类的生存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传播是宣传、传授、传递和散布的意思,是将个体的物质或能量传递给其他众多个体的过程,是将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思想、观点传达给大众的过程。
沟通则是综合传达、交换和交流为一体的表达方式,表示人与人之间思想,情感和信息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过程。
(一)传播的意义作为一个自然人生活在社会上,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人与人的沟通,语言则是借以传播与沟通的一种结构化的符化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传播与沟通工具。
而信息则是人与人传播的代码,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是生物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也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
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的分工是由物理截体与语言构成的统一体,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像”集合成的符号序列、沟通在自我心理上是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
传播是传播者自身对受传播者的影响,人际沟通的主要特征是沟通,双方的双重角色传达,传播与沟通的概念与特征符号、语言、信息为主要的组成部分符号传播与沟通的一个基本构成是符号,没有符号,便不通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沟通。
所谓符号,是一种代表人的思想,意愿的通用记号或标志,任何有含义的东西它可以是符号。
它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记号或者某个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它是人们借以传递住处的截体和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手段,人类创造符号,使用符号来表达意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自然界中,人是惟一能够使用符号进行沟通活动的动物。
沟通精选课件
![沟通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5305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1.png)
下行 沟通 上行 沟通 平行 沟通
优点 协调各层级关系
缺点
形成“权力气氛”, 影响士气,信息减 少
下情上报的渠道
经层层过滤,产生 误差利于平行部门间的Fra bibliotek有时会导致功能失
协调、配合
调的人际冲突
第10页,共52页。
(二)按沟通方式划分
1.口头沟通
形式:会谈、讨论、演说、电话
优点:灵活、速度快、及时反馈、可
第50页,共52页。
P
P
A
A
C
C
图9-13 从交叉性沟通过渡到互应性沟通
第51页,共52页。
思考题 1.指出沟通在群体或组织中的各种功能, 请分别举例说明。
2.对比编码和解码过程。
3.对比自上而下的沟通和自下而上的沟通。 4. 什么是非言语沟通?它会促进还是会阻碍言 语沟通? 5. 哪些条件激发了小道消息的出现?
6. 电子邮件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7. 试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 一些典型的交流类型。
第52页,共52页。
延伸。它使的组织中的员工可以和处于 不同地点的人们一同开会。
第28页,共52页。
小结: 电脑辅助沟通重塑了组织的沟通方式
⑴使员工在工作生活与非工作生活之
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显 ⑵使组织的界限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①组织内可跨越层次界限 ②组织间界限模糊
第29页,共52页。
四、有效沟通
(一)有效沟通的特征
利用表情、手势、体态传递信息,印
象深刻。 缺点: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送时,失真 的可能性加大。
第11页,共52页。
2.书面沟通 形式:备忘录、书信、文件、传真、布 告、组织内的期刊等 优点:正式、严谨、逻辑性强,条理 清楚、易保存、便于反复阅读,进行 更周全的思考,适用于复杂或长期的 沟通。 缺点:费时间,缺乏及时反馈,感情、 态度传递效果差。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
![符号互动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1dec48a5e9856a56126097.png)
(二)理论流派特征: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 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
(三)主要特征:社会是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 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是从这种 社会互动中寻找。(没有互动就没有社会)
26
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个人之间 通过符号而交往。
符号 对符号意义的共同理解 反应 互动
1
符号互动论产生于美国,是一种通过分 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社 会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认为社会是由 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社会现象的 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去寻找。 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 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夫曼等人。
2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 各种符号为中介的。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说得更具体,托马斯公 理提出了“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 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 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9
10
乔治·赫伯特·米德 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
学家及哲所在的奥伯林神学院,
符号是指所有能够代表人的某种意义 的事物,如语言、文字、动作、表情、 手势、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 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 种公认的意义。
3
一、早期符号互动论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思想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从符号互动的角度看社会 2、符号互动中的客体 3、对符号互动基本思想的归纳 4、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
22
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
23
赫伯特-布鲁默
Herbert Blumer 布鲁默 (1900——1987):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定 名人。 1922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 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25年起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 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 社会学系主任。
思维导图:沟通符号化的桥梁
![思维导图:沟通符号化的桥梁](https://img.taocdn.com/s3/m/8ebad762b84ae45c3b358cbf.png)
突 出 。原 因很 简 单 , 因为 小 学 生 从 具 即学 生 自主 学 习 ; 第 二 是 去 教 师 主导 律 , 再 让 学 生 整 理 学 过 的面 积 单 位 、
体 形 象 思 维 到 抽 象 逻 辑 思 维 还 需 要 化 , 尽 可能 减 少 教 师 对 学 生 学 习 的控 比 划 相 应 面 积 单 位 的 大小 。 在 此 基
口1 平 方厘 米
谁 能按 顺 序 说 一说 ?2 个 戴 帽 的班 长 生 作 业 时 , 我允许应用题 不抄题 , 而
② 推一 推
边 长: 1 分米= ( ) 厘 米
包括—— ( 启 发 板 书 见 图① ) 生。 : 一 代 之 以简 画 的示 意 图 、 思路 图 。课 堂
一
“ 放” 的转 变 。 例如 , 我 在 教 学 人教 版 三 年 级 数
、
利 用 思考 路标 。 指 引探 究路 线
李 炳亭认为, 第 三 代 课 改 的 三个 学 下册 《 面 积 单 位 间 的进 率 》 时, 先 让 学 生 回忆 学 过 的 长 度 单 位 、 进 率 规
系 隐秘 、 考 虑 因 素较 多 的规 律 就 更 为 主 要 标 志 是 : 第 一 是 无 限 放 大 自学 ,
板 上 板 书探 究 路线 如下 : ① 量 一 量
师: 为 什 么 雷 怡婷 既 能 站 这 边 ,
又能站 那边 ?
n 儿V
生: : 因 为 雷 怡婷 既 戴 了 小 橙 帽
1 平 方 分米
又戴 了红领 巾。
经 常 能 体 会 到 画 思 维 流 程 图带 来 的
我 随 即 引导 学 生 整 理实 验 过 程 : 好处 , 他 们 一 定圈圜
第二讲 传播符号
![第二讲 传播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93655693b0717fd5360cdccb.png)
• 2、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逻辑学角度)
• 外延——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 内涵——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二)语言符号意义的暧昧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下面有一段关于“送礼”的对话,颇有意思。你 试着分辨一下“意思”一词不同的意思。 小王给乔局长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乔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 乔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乔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乔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是我不好意思。”
• 象征符的特点:
–人工符号; –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后天习得; –与事物关系随意,不具必然联系。
语言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语言(包括再现语言的文字)是人类最基 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一般将人 类使用的符号分为两大类: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二、 语言符号(verbal sign)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 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 由于象征符和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有的学 者也将之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 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意义交换的前提是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 义空间。
一 颗 永 流 传
• • 钻 石 恒 久 远
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他去世 之后出版的论文和讲稿集《精神、社会 与自我》(1934年出版)对这一理论的 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60年代以后,美 国学者布鲁默、西布塔尼等学者进一步 发展了这一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 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 一个积极地、创造性的过程,而且对理解 现实的社会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沟通基本概论(ppt资料)
![沟通基本概论(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85587f680203d8cf2f245d.png)
第十第二十二页页,,共共313页1。页。
第十第三十三页页,,共共313页1。页。
沟通(gōutōng)(gōutōng)的类
型
根据信息载体(zàitǐ)的异同,沟通(gōutōng)
可分为语言沟通(gōutōng)和非语言沟通
3、通道 通道(渠道)是由发送者选择的、借以传 递信息的媒介物。 通道,包括传送器、传播渠道、接收器
因沟通的内容、目的和发送者所掌握 (zhǎngwò)(zhǎngwò)的传递媒介不同而选择 不同的通道。
第七第页七页,,共共331页1。页。
沟通(gōutōng)(gōutōng)要素
4、背景/环境 背景,指沟通发生的时间(shíjiān)和地点 (dìdiǎn)(时空背景)、社会、文化、心理 等内外部环境。
第第二二十四页,共31页页。。
管理人员的P,A,C结构(jiégòu)和行为 (xíngwéi)特征
PAC 高低高 高低低 低低高 低高低 高高低 低高高
行为特征
喜怒无常,难与共事,个人支配欲强,决断,喜欢被人歌 颂、捧场和照顾。
墨守成规,照章办事,家长作风,养成下属的依赖性,是 早期工业革命时代的经理人物,现在不合潮流
第二第二十十三三页页,,共共313页1页。 。
人际交往处理分析(fēnxī)理论 (lǐlùn)与管理者的沟通技巧
勃纳的处理分析(fēnxī)理论(PAC 分析(fēnxī)理论)认为:人在沟通行为 中具有三种自我状态,而且在不同的情 景下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不同的自我状 态来进行沟通,这些自我状态对每个人 都很特殊,他反映个人记忆(jìyì)或对 经过事件的记录。表现为:父母自我状 态(P)、儿童自我状态(C) 、成人自 我状态(A) 。
沟通概述之沟通模型第二讲
![沟通概述之沟通模型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0531a2c60029bd64793e2c42.png)
沟通概述之沟通模型(第二讲)第二讲主要知识点:沟通模型(7要素)。
第二讲脚本如下:从第一讲沟通的定义我们了解到,沟通过程中涉及沟通主体即发送者和接收者和沟通客体即信息的关系。
沟通的起始点是信息的发送者,终结点是信息的接收者。
当终结点上的接收者作出反馈时,信息的接收者又转变为信息的发送者,最初的起始点上的发送者就成了信息的接收者。
沟通就是这样一个轮回反复的过程。
如图1所示(此处展示下图或PPT1)。
我们分别就沟通模型中涉及到的7个要素进行逐一说明。
图1 沟通过程模型一、发送者即信息源与沟通发起者,这是沟通的起点。
信息产生于信息的发送者,它是由信息发送者经过思考或事先酝酿策划后才开始沟通过程的。
当然,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只是相对而言,这两种身份可能会发生转换。
二、编码将信息以相应的语言、文字、符号、图形或其他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编码。
编码的形式在生活中可谓多种多样,如情报人员传递信息时使用的莫斯摩玛,海员在大海上与对方沟通时使用的旗语等等。
在我国云南省的丽江地区还保留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象形文字,这是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是目前世界上还在使用的唯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
它既是图,也是画,更是可以表情达意的文字(此处可展示PPT2)。
所以实际运用中编码方式是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
三、渠道渠道即沟通的媒介、信息的传递载体,除了语言面对面的交流外,还可以借助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媒介传递信息。
语言符号可以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每一种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载体进行传递。
口头语言可以通过面谈、演讲、会议、电话、录影带、视频等多种渠道传递,而书面语言的载体又可以是信件、内部刊物、布告、文件、投影、电子邮件等。
在各种渠道中影响最大的仍是面对面的原始沟通方式,因为它可以最直接地发出及感受到彼此对信息的态度和情感。
当前,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和日益普及,它们传播信息时间快、范围广、影响大,在沟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能小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动作语言。 • 例如,饭桌上的吃相能反映出一个人 的修养;一位顾客在排队,他不停地把口 袋里的硬币弄得叮当响,这清楚地表明他 很着急。在柜台前,拿起又放下,显示出 她拿不定注意。
• 3、物体语言。 • 总把办公物品摆放很整齐的人,能看 出他是个干净利落,讲效率的人;穿衣追 求质地,不跟时尚跑,这样的人一定有品 味有档次。
管理沟通第二讲
沟通的符号体系
沟通的符号体系
• 语言符号
• 非语言符号
• 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与文字两种类型
• 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同属语言符号系 统,都有能指与所指。 • 对于语言符号系统而言,语音、字型 是其能指,而语义是其所指。
• 语言的开放性:无限的词汇与句子
• 语言的概括性:抽象性与多义性
非语言符号系统
• • • • 1 体语 体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 动态体语: 静态体语:
• 体语的功能:
• • • • 1.替代: 2.辅助: 3.流露情感: 4.自我安慰:
• 身体语言中尤为重要的是面部表情,例如 目光的接触、移动,微笑或蹙额,皱眉等。 非语言线索可能是不经意的,也可能是有 意的,这就增加了沟通过程的复杂性。其 他形式的身体语言有身体接触、手和臀部 的动作、身体向前或向后倾斜、双臂或双 腿交叉、叹气或打哈欠等。尽管非语言线 索可以给出很多的信息,但对它们的解释 是相当主观的,很可能会犯错误,因此必 须谨慎。
课堂小案例
• 如果你是一个汽车的销售人员,顾客的哪 些动作或者语言让你觉得他想购买你的车?
2 视觉非语言符号
• 个人的服装化妆、使 用物品、环境摆设和 一些特殊图形等。
(三)听觉非语言符号
包括了类语言和音响等类别。
• 类语言 包括 声音要素 和 功能性 发声两部分。 • 声音要素 涉及音调、音量、音素和音质, 这些声音要素的不同运用可以使一句话具 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 类语言还包括功能性发声,这是一些人发 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比如笑、哭、、 叹息、呻吟等,还有包括“啊”、“吧”、 “呢”、“嘛”、“哟”等声音也属于类 语言。
(四)领域与时间
• “领域”这个概念来自于对动物行为的研 究。动物都有明显的领域感.
亲密距离 私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众距离
(五)艺术符号
• 美国符号学家 苏珊 · 朗格 说把符号分为 推理符号和表象符号,认为语言是推理符 号,不能表现艺术的内涵,艺术则属于表 象符号系统。
• 艺术符号不包含某种意义,只包含某种“意味”,某种 “意象”,是一种非理性的东西。 • 艺术符号却一种终极的意象——[美] 苏珊· 朗格
• 语言的社会性:延伸意义
任何词语都有词典意义和延伸意义,延伸意 义具有社会性。
• 语言与实际的矛盾: • 语言是静态的,而实际却是动态的; • 语言是有限的,而实际是无限的; • 语言是抽象的,而实际是具体的。
• 我们用分类的方式来说话、来思考,分类 是忽视差异的做法,导致了语言和思维的 误用,如刻板印象;
• 无意识投射:指的是 人们使用语言的时候, 常常会不自觉地把主 观的认知投射到客观 事物上,表面上看在 客观描述事物,但实 际上无意识地在谈自 己的认识。
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 1、标记语言。 • 如聋哑人的手语、旗语,交通警的指 挥手势,裁判的手势,以及人们惯用的一 些表意手势,如“OK”和胜利的“V”等。如 基督教的十字,伊斯兰教的新月,美元的$ 符号以及许多现代企业的标识。
• 4、个性化 • 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同说话人的性格、 气质是紧密相关的,爽朗敏捷的人同内向 稳重的人的手势和表情肯定是有明显差异 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它 体现了个性特征,人们时常从一个人的形 体表现来解读他的个性。
作业பைடு நூலகம்
1、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读图习惯越来越普遍,我们越来越依赖各种各样的符号特别是图象符号和标志符号来快速传递信息。请你找出一 个或一组这类符号,制作成PPT,向全体同学做演讲,分 析其能指与所指关系、外延和内涵关系. 2、传播只有在意义能够共享的符号世界中才是有意义的、 才是准确的。请你找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使用中的误 读、误用、误解和媒介刻板印象现象,制作成PPT,并向 全体同学做演讲,分析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 演讲时间:
让我们再看看QQ表情
有调查显示,在IM的 各种功能之中,表情 符号的受欢迎程度最 高,达到49.7%,其 次为传送档案、大头 贴、历史记录保存等 等
• 人们使用IM表情的过程,其实 是在用它来“装扮”自己,让 形象离自己的期许更近一点 • Instant Messenger
• 表情符号在20世纪末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得到了人 们的广泛接受,Pezabek & Cochenour (1998,p.371)将表情符号定义为“被用来测读情 感及感受,由平常的排版符号而成的视觉提示”。 在英文中,人们将情绪(emotion)和小图案 (icon)两个字合并成“emoticon”来指称这一 新兴事物(叶韵芝 金兼斌,2008),日文中则称 为“颜文字”(梁燕碧,2006),“颜”即“表 情”,与中文中的称谓“表情符号”有共通之处, 即用文字和符号来展示人们的表情进而表达人们 内心的情感。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 1、无意识性 • 例如,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 保持的距离比与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有 心事,不自觉地就给人忧心忡忡的感觉。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 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 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 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 2、情境性 • 与语言沟通一样,非语言沟通也展开 于特定的语境中,情境左右着非语言符号 的含义。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 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同样是拍桌子, 可能是“拍案而起”,表示怒不可遏;也 可能是“拍案叫绝”,表示赞赏至极。
• 3、可信性 • 当某人说他毫不畏惧的时候,他的手 却在发抖,那么我们更相信他是在害怕。 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依尔等人的研究,当语 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时,人们相信的是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 由于语言信息受理性意识的控制,容易作 假,人体语言则不同,人体语言大都发自 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