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知识清单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3.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饮食、生物媒介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5.会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如患流感的小明,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染源是小明传染源指:传染病患者(动物)和病原体携带者(动物)6.预防传染病措施:控制传染源:治疗、隔离、杀死、深埋、焚毁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消毒、个人卫生、灭蚊蝇、禁止随地吐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餐具、献血前HIV检测、禁止进口、戴口罩保护易感人群:远离病区、注射疫苗、锻炼身体注意了注意了:携带病原体的蚊蝇是传播途径,所以灭蚊蝇是切断传播途径!!!考点2 免疫和计划免疫1.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3.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针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4.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性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5.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6.免疫的主要功能:①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②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人教版 初中生物 中考复习 八下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PPT课件
4.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_疫__苗___,按照 科学的免疫程序,__有__计__划__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 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甄别·判断】 1.抗原只包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 × ) 提示:抗原泛指进入人体的非己成分,不仅包括病原体,还包 括被移植的器官、衰老死亡的异常细胞等。 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将抗原吞噬。( × ) 提示:抗体是受抗原刺激而产生的蛋白质,抗体与抗原结合, 促进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吞噬抗原。 3.抗体对抗原的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对相应的抗原起 作用。( √ )
【中考警示钟】 1.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 携带者,病原体主要是致病的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罪魁祸 首”。 2.传染性最强≠发病中期: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典题例证】(2011·湘潭学业考)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2011年5月中旬以来,德国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 截至6月6日已经造成欧洲9个国家至少2 200 人患病,其中470 人出现肾衰竭症状,至少22人死亡。患者的症状是出血性腹泻, 血管和肾功能受损,最严重时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最终因 肾衰竭而死。
(4)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继续蔓延,可以 从这三个基本措施入手。①发现类似急性肠道病症状的病人,要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②防止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生吃蔬果,饭前便后洗手。③努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 身体免疫力。
作用范围广,对多种 作用范围小,只对某一
病原体都有效
特定的病原体有效
名称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3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第一节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4、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5、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6、预防传染病的三个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①控制传染源: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措施,包括:隔离病人、疑似病人,对急性传染病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将患病的动物杀死、焚烧、掩埋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将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过程进行处理,包括:打扫卫生;清洁消毒;开窗通风;海关检疫;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消灭媒介生物,勤洗手。
③保护易感人群:对未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措施,包括:增强身体体质;接种疫苗;不让易感人群接触到传染病病人。
17、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破坏的是许多病菌的细胞壁。
3、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4、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各种病原体都有预防作用,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5、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6、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7、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包括:2病原体、异物、器官等。
七年级下生物健康的生活知识点
七年级下生物健康的生活知识点生物,是关于生命的科学研究,它是整个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人类的健康生活与生物紧密相关,因此,在生物学学科中,健康的生活也是高频出现的关键点。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者,了解健康的生活知识点,不仅能够有助于我们的生活,更能够辅助我们的学习,为我们未来的研究生物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饮食健康饮食健康是健康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正确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够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更能够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每日三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应该都包含在内。
另外,要少吃糖分高的食品,如糖果、巧克力等。
合理搭配膳食,能够提供均衡的营养给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营养缺乏症。
二、运动健康体育锻炼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巨大的作用。
常规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
每天坚持一定的身体锻炼活动,例如步行、跑步、游泳、打球等,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
三、睡眠健康良好的睡眠也是健康生活的关键之一。
在生活中,保持合适的睡眠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质量很重要。
一般来说,7-9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是人体所需的。
睡眠时间要尽量固定,以保持身体规律,避免累积疲劳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睡眠,例如定时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日益成为健康生活的热门话题。
正确认识自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适时缓解压力。
与亲友友好相处,独立自主,勇于承担责任,培养自信心和服务意识等,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的去学会解决生活的难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使自己处于一个健康心态的状态。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生物健康的生活知识点。
通过正确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中的合格公民。
同时,在学习生命科学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成就。
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始终保持健康和长久的充满生机。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同学体验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分别属于()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体、控制传染源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答案】D【解析】【分析】抗体: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给某同学注射的乙肝疫苗,进入某同学体内后可以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该抗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因此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者。
故选D。
2.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正确的是()A.肺结核与结核病毒B.血吸虫病与钉螺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详解】A.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故A错误。
B.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属于传播途径,故B错误。
C.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故C错误。
D.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3.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不符合...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坚决拒绝第一支烟B.进行适宜锻炼C.常与父母沟通交流D.沉迷网络游戏答案:D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常与父母沟通交流都是符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沉迷网络游戏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故选D。
2、科学家将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新细胞能快速产生与埃博拉病毒结合的抗体,可预防埃博拉出血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埃博拉病毒属于抗原B.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C.该抗体能与多种抗原结合D.该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C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5)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A.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因此,埃博拉病毒属于抗原,A正确。
B.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的一种,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抗体是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所以,该抗体只对特定的抗原结合,具有选择性,C错误。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5.传染病的特点: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免疫性、可预防性。
6.艾滋病(AIDS):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带病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液和尿液。
3)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4)易感人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5)怎样与患者相处: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
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分泌物杀菌,纤毛清扫异物)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菌酶溶解病菌,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1)定义: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在指的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2)功能:①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②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5.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图为心脏及部分血管的结构解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流静脉血B.左、右心室壁厚度相同C.动脉出血需压迫近心端止血并送医D.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无瓣膜答案:C分析: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室壁最厚。
图中①是左心房。
A.①左心房流的血液是来自肺静脉流出的含氧丰富的动脉血,A错误。
B.心脏四个腔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B错误。
C.动脉出血应该按压近心端进行止血严重时,应该送医院治疗。
动脉血是从心脏输出流向全身的,因此动脉出血,止血在近心端,尽早压迫动脉近心端,可以让血液减少流动,减少出血量,C正确。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D错误。
故选C。
2、八年级学生王平最近患上了流行性感冒,他在家中找到了一盒药,看了下面的药品使用说明后,认为此药不宜服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此药()A.有不良反应B.是非处方药C.不符合病症D.已过有效期答案:D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安全用药xz】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不使用过期药只是安全用药的一个方面,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题图中生产日期是2018年12月,有效期是2年,药品已过期。
此药不宜服用最可能的原因药物已过期。
故选D。
3、鼻喷式流感减毒活疫苗通过在鼻腔内喷洒进行接种。
下列关于该疫苗说法错误的是()A.与注射疫苗相比,该疫苗接种方式可避免刺痛感B.该疫苗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C.该疫苗可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D.接种该疫苗后,再次感染时人体不会产生大量相应抗体答案:D分析: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生物】中考生物复习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小结
【关键字】生物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一、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指从10岁到20岁,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青春期身体发育:1)形态发育①身高突增:下肢骨迅速生长②体重增加③器官功能增强:大脑皮层沟回加深,肺和心脏功能加强。
2)性发育和性成熟①性器官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加②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遗精: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
月经:子宫内膜剥落形成月经。
③出现第二性征男性:长胡须、长腋毛、喉结突出、声音低沉等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等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①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
②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③性意识开始萌动。
3.青春期的卫生1)月经期的卫生①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②使用干净的月经用品③ 注意饮食营养④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⑤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⑥注意保暖,进行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2)心理卫生(精神卫生)①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
②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③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相互帮助,与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二、传染病和免疫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传播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病因: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3)流行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历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4)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如将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隔离治疗、将患病的动物杀死焚烧深埋)、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锻炼、注射疫苗等)。
2.免疫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它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八下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归纳【课标链接】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4、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5、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6、说明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7、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8、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9、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传染病和免疫1、传染病(1)概念: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感染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名师点拨】(1)细菌≠病原体不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都是病原体。
大多数细菌属于正常菌,与人体共生,只有那些能引起人生病的才是病原体。
(2)如果某人对某种病具有了抵抗力,则此人不再是该病的易感人群,但是此人可能是另一种病的易感人群。
如王丽患过麻疹,具有对麻疹的免疫力,则王丽不再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但是王丽不具有对结核病的免疫力,她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2、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与功能(2)抗体与抗原①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②抗体: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③以麻疹病毒为例,图示抗原和抗体的关系(3)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在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又称先天性免疫。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膳食合理、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3.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
过量饮酒便是“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醉酒。
慢性酒精中毒——脂肪肝(肝硬化)。
长期吸烟引起肺癌。
联合国将每个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3.创建健康的环境(居室环境、水环境)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温度显著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在笼罩在城市上空烟雾的主要成分,影响人的呼吸道。
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形成酸雨、酸雾,腐蚀某些合成纤维及金属设备,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
第二节:预防传染病1.传染病及人体免疫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果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措施如下:控制传染源:当人体发病初期表现出来的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狂犬病、狂犬、狂犬病病毒分别属于①传染病②易感人群③病原体④传播途径⑤传染源()A.①③⑤B.①⑤③C.③④⑤D.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涉及传染病和病原体、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等内容,思考解答。
【详解】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
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可见其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
因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狂犬属于传染源;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传染源、病原体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2.医学上“现场初步急救基本技术”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及转运等五项。
下列有关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人发生溺水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图一所示的方法急救B.图一所示急救方法中人工呼吸的频率越快越好C.图二中伤口处血液颜色鲜红,随心跳涌出,应在伤口A端用止血带止血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先将其移到通风处,然后拨打“120”【答案】D【解析】【分析】在遇到意外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还要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如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止血等常用的急救措施。
图一为心肺复苏;图二为血管破裂。
A.当人发生溺水事故时,首先请设法拨打号码120急救电话,清除口和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实施人工呼吸帮他恢复呼吸,故A错误。
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吹气次数应和呼吸频率相似,吹气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故B错误。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第10单元健康地生活第2疾病与免疫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预防措施:控制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里面一段遗传物质(核酸)。
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寄生生活,分成三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该病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接触、饮水、食物、空气、生物血吸虫的生活史:人体内—受精卵随粪便排入水中—发育成毛蚴—进入钉螺—发育成尾蚴—水中—人体内2、免疫第一道免疫防线:组成:皮肤、呼吸道表面的纤毛、黏膜第二道免疫防线:组成: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第三道免疫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2)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生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人体第一、第二道防线)的类型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抗原:病毒、细菌等异物,能引起人产生抗体。
抗体:由抗原刺激产生的特殊蛋白质。
特定的抗体只能对特定的抗原发生作用。
能留存在人体内一段时间,有的很短,有的终生留存。
(3)免疫的意义;1、抵抗病原体的侵害;(免疫防御)2、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细胞;(自我稳定)3、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免疫监视)计划免疫(1)概念: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
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是计划免疫。
(2)“四苗免疫”对1岁以内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
(3)意义: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
【人教版】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生物《健康地生活》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免疫的是()A.神经纤维传导兴奋B.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C.呼吸进新鲜空气D.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神经纤维传导兴奋、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呼吸进新鲜空气都是属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人体免疫无关,A、B、C不符合题意;在异物长刺激下,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消灭异物,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所以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属于免疫。
【点睛】掌握免疫的含义和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B.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属于计划免疫C.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D.抗体具有特异性,抗体一旦在体内产生即可终生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1)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3)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原体引起的,A正确。
【人教版】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初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强B.运动能使呼吸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增长C.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D.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①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②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③心肌发达,搏动有力;④能使关节灵活、牢固.【详解】A、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
长期锻炼,骨骼肌纤维逐渐变粗,肌肉体积增大,收缩有力,协调能力增加,A正确。
B、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就能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多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
其结果是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B正确。
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C正确。
D、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出血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B.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能自行止血C.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时,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远心端D.若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答案】C【解析】【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不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是()A.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B.吸烟、酗酒、经常熬夜C.坚持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运动D.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答案:B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平衡膳食;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ACD.养成低脂、少盐、清淡的饮食习惯,坚持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都有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ACD不符合题意。
B.吸烟、酗酒、经常熬夜会严重危害身体各个系统的健康,也不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B符合题意。
故选B。
2、蛔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目前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不包括A.不喝不清洁的生水B.水果蔬菜洗净再吃C.饭前便后洗手D.接种疫苗答案:D分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该题是有寄生虫(蛔虫)引发的传染病。
蛔虫病是由蛔虫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寄生虫病。
患蛔虫病的人常常厌食并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时腹泻。
预防蛔虫病:①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要洗净、饭前便后洗手;②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蛔虫病没有疫苗,接种疫苗不是有效措施,D符合题意。
故选D。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并使心肺受损,但吸一次没有影响B.瘦肉、豆制品、牛奶、鸡蛋等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C.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器官没有影响D.染上网瘾的人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答案:D分析: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娱乐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习惯等。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具体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坚持体育锻炼,接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10 健康地生活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如: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病初期。
1、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疾病的人群在以上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常见的传染病包括病毒性传染病(肝炎)、细菌性传染病(肺结核)、寄生虫传染病(蛔虫病)。
5、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AIDS)主要的三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病原体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6、细菌性传染病: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性传播。
7、人体免疫的功能为:自我稳定、防御功能、免疫监视。
8、人体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为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阻挡、杀死和清扫病原体;第二道防线为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白细胞)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为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脾脏、淋巴结等)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前两道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为特异性免疫。
9、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为疫苗,在免疫学上,疫苗称为抗原。
10、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叫做计划免疫。
11、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钟简便易行手段,对于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12、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
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13、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人教版】生物初二《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初二《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吸烟是人成熟的表现【答案】D【解析】【分析】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详解】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正确;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B正确;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因此,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D错误。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去年年底,全国大范围爆发流感,疾控中心监测出主要三种病毒,其中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关于流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C.从传染病角度看,乙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D.在病情多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教室内要紧闭门窗,防止感冒【答案】B【解析】【分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详解】A. 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
B.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既是出于礼貌,同时也避免病菌随着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四处播散,传播给周围的其他人,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B符合题意。
C.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传染源。
【人教版】生物初二《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初二《健康地生活》中考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自2018年5月1日起,我市居民养犬要到指定部门登记注册。
养犬管理不当,易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是乙类传染病,发致死率几近100%.如果不幸被疯狗咬伤,应及时就医并注射抗狂犬病病血清。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A.空气,飞沫B.饮水和食物C.接触D.吸血的动物【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详解】狂犬病是体表传染病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故选C。
【点睛】掌握传染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2.下列生理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⑥纤毛的清扫作用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答案】C【解析】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⑥纤毛的清扫作用都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都是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皮肤的屏障作用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C.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是药物直接杀死病原体,不是人体防线,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4.当有人不小心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医生会给伤者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直接失去致病性。
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A.抗原、控制传染源B.抗原、保护易感者C.抗体、控制传染源D.抗体、保护易感者【答案】D【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健康地生活》复习知识点一、选择题1.“非典型肺炎”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
这种疫苗和志愿者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类型分别是()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因此这种疫苗属于抗原而不是抗体;接种疫苗,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志愿者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所以“非典型肺炎”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
这种疫苗和志愿者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类型分别是抗原、特异性免疫。
2.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正确的是()A.肺结核与结核病毒B.血吸虫病与钉螺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详解】A.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故A错误。
B.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钉螺属于传播途径,故B错误。
C.足癣是真菌寄生引起的传染病,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而不是细菌,故C错误。
D.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
3.下列四种人体反应依次属于()(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①正常免疫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④过敏反应.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④过敏反应。
(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③免疫缺陷;(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属于②自身免疫病;(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属于①正常免疫。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免疫具有以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自身稳定、防御感染、免疫监视。
4.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
【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正确;B、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相应的病毒消灭,而不是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B错误;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该免疫细胞会产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D、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特点以及免疫的类型。
5.下列有关出血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如怀疑有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B.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一般能自行止血C.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涌出时,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远心端D.若大静脉或动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答案】C【解析】【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详解】A.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
因此应马上上医院检查,A正确。
B.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像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止血,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即可,B正确。
C.动脉出血时血色鲜红,血液从伤口外喷射而出或一股一股地涌出,应及时按压破裂血管近心端,C错误。
D.血液暗红色,一般属于静脉出血,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远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止血,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
6.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发现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处B.对溺水造成呼吸停止的患者,应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C.户外活动时遇到突发心脏病,呕吐且四肢厥冷的患者,要立即将其搬至屋内D.因外伤造成下肢出血时,可根据出血特点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答案】C【解析】【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
【详解】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A正确。
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B正确。
C.遇到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心跳停止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不能随意搬动,C错误。
D.外出血分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根据出血特点应在远心端或近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D正确。
【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自救或救助他人。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皮肤的屏障作用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C.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不符合题意。
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是药物直接杀死病原体,不是人体防线,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8.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B.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产生的C.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D.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答案】C【解析】花粉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A正确;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B 正确;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C错误;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抗原清除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还将保持产生抗体的能力,D正确。
9.关于用药和急救的做法,正确的是()A.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指压血管近心端止血B.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C.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15:1D.患流感时,可以使用抗生素杀灭体内病毒【答案】B【解析】【分析】(1)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止血、包扎急救。
(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3)对溺水、触电、煤气中毒导致呼吸暂停者,应马上拨打“120”,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抗生素能杀灭体内细菌,对病毒无效。
【详解】伤口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是静脉出血,指压血管的远心端止血,A错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B正确;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所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C错误;流感是有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杀菌的,不能杀死病毒,D错误。
【点睛】考查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10.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D.生吃瓜果要洗净【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详解】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1.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原就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B.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D.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答案】A【解析】【分析】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详解】A、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而不仅仅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A错误;B、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细胞是免疫细胞,B正确;C、抗体是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