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癌的影像学诊疗和分期PPT医学课件
肾细胞癌 分期
Robson分期: Ⅰ期 肾内肿瘤<2.5mm
肾内肿瘤>2.5mm 无被膜侵 犯 Ⅱ期 肿瘤穿破肾被膜侵犯周围脂肪
肾周筋膜 (-) Ⅲ期 A 肿瘤侵犯RV伴/不伴IVC
B 局部淋巴结转移 C 局部淋巴结与血管受累 Ⅳ期 A 直接侵犯相邻器官 B 远隔转移
TNM分期: T1 T2
T3A T3S T3N1-3 T3bN1-3 T4 M1
肾癌强化程度一般小于肾实质,这一方面 由于肿瘤的坏死、囊变等表现,另一方面是 由于肾癌组织内无正常的肾小管结构,而无 浓集和排泄含碘对比剂的功能
肾透明细胞癌
18秒
A
B
45秒
120秒
C
D
肾透明细胞癌
平扫
19秒
45秒
120秒
肾透明细胞癌
19秒
45秒
A
120秒
B
A
B
18秒
C
D
45秒
120秒
肾癌(早期不均匀强化)
• 而当AML中含有少量脂肪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右肾AML 混合性, 以脂肪为主。
A
肾血管
平滑肌脂肪瘤
B
c
A
双肾AML 右平滑肌为主
左混合性
B
肾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伴出血
肾盂癌
左 肾 盂 癌
肾盂癌侵犯肾侵犯肾静脉
肾淋巴瘤(renal lymphoma)
当肾淋巴瘤较小且为孤立病灶时较难与肾癌鉴别, 淋巴瘤边缘较清晰,强化不如肾癌明显,强化峰值较肾癌出现 晚
乳头状肾细胞癌 无明显强化
乳头状肾细胞癌坏死囊变 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
A
B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病灶突出比 RAML大于0.5
A
B
图A RCC 病灶突出比小于0.5, 与皮质的交 角为双侧鸟嘴征; 图5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与皮质的 交角为双侧钝角
皮质掀起征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 可见明显的皮质掀起征(箭)
肿瘤内血管影
RAML 病灶突出比小于0.5,无分叶, 肿 瘤内血管呈粗点状位于平滑肌周围(箭)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等 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低 密度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 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实质低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低
信 号
平扫
强化
平扫T2和T1均为低信号,高血供:皮质 期等信号,小管期低信号,不均匀
MRI
CT
小 肾 癌 的 影 像
CT和MR有相同的增强方式
小肾癌与AML的鉴别
一、小肾癌[1]:1,平扫病灶呈等或稍低均匀密度, 2,增强后皮质期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或等于皮质, 3,髓质期表现为相对低密度,4,排泄期,呈相对 低密度或等密度,5,有假包膜。呈“快进快 退”可诊断之。 二、AML:1,平扫病灶呈脂肪密度或不均匀密度 (注意薄层),2,增强后平滑肌轻微强化,血管 明显强化,脂肪不强化,使病灶呈不均匀密度,3, 无包膜。可诊断之。 三、随访观察[2]:对于不典型小肾癌及无法确定脂 肪成分的AML要随访,小肾癌生长可快可慢,A ML生长慢,如病灶增长较快则高度怀疑。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
感谢您的观看
细胞角蛋白
在肾癌中阳性表达,有助 于与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CD10
部分肾癌细胞表达CD10, 有助于与肾盂癌鉴别。
P504s
在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 有助于与其他类型肾癌鉴 别。
分子病理学表现
01
VHL基因
约70%的透明细胞癌存在VHL基因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
相关。
02
c-Met基因
部分肾癌中存在c-Met基因扩增或突变,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03
PI3K/AKT/mTOR通路
约50%的肾癌存在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增殖和
生存有关。
05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为肾 癌。
病理诊断
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 瘤类型和分级。
未分类肾细胞癌
总结词
较为罕见,占肾癌总数的不到1%。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细胞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三种类型的肾癌,可能是由于其形态、染色等特点与上述三种类型存在较 大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类。
03肾癌影像表现来自X线检查01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位置, 但敏感度较低。
占肾癌总数的5%~10%,恶性程度较高。
详细描述
颗粒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像多,与透明细胞癌 相比,颗粒细胞癌的细胞核更大、更深,胞质内含有大量糖原和脂质。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占肾癌总数的3%~5%,恶性程度较 高。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形态呈梭形、 长条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少,核分裂 像多,与透明细胞癌和颗粒细胞癌相 比,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更加多样。
细胞角蛋白
在肾癌中阳性表达,有助 于与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CD10
部分肾癌细胞表达CD10, 有助于与肾盂癌鉴别。
P504s
在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 有助于与其他类型肾癌鉴 别。
分子病理学表现
01
VHL基因
约70%的透明细胞癌存在VHL基因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
相关。
02
c-Met基因
部分肾癌中存在c-Met基因扩增或突变,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
03
PI3K/AKT/mTOR通路
约50%的肾癌存在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增殖和
生存有关。
05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为肾 癌。
病理诊断
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 瘤类型和分级。
未分类肾细胞癌
总结词
较为罕见,占肾癌总数的不到1%。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细胞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三种类型的肾癌,可能是由于其形态、染色等特点与上述三种类型存在较 大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类。
03肾癌影像表现来自X线检查01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位置, 但敏感度较低。
占肾癌总数的5%~10%,恶性程度较高。
详细描述
颗粒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像多,与透明细胞癌 相比,颗粒细胞癌的细胞核更大、更深,胞质内含有大量糖原和脂质。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占肾癌总数的3%~5%,恶性程度较 高。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形态呈梭形、 长条形或不规则形,胞质少,核分裂 像多,与透明细胞癌和颗粒细胞癌相 比,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更加多样。
肾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Radiology 2003; 228:330–334
-
2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
脂肪成分
肾癌内可含少量脂肪成分,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肾非 上皮基质部分骨性化生,有骨小梁和骨髓成分→ → →肾癌常见到钙化,而AML罕见钙化
而当AML中含有少量脂肪时,两者鉴别比较困难
20
Robson分期( Ⅲb)T N1---N3
-
21
Robson分期( Ⅳb)N4M1
-
22
主要鉴别诊断
高密度肾囊肿( highattenuation renal cysts )
Michael Suh 对高密度肾囊肿(CT值>20Hu)和 肾癌的病人进行了对比研究,门脉期 CT值>70Hu 或病变中间密度不均匀时,肾癌的可能性大于高密 度肾囊肿(CT值>20Hu)
-
9
-
10
-
11
-
12
Robson分期(Ⅰ)T1
-
13
Robson分期(Ⅰ) T2 N0
-
14
Robson分期(Ⅱ)T3a
-
15
Robson分期(Ⅲa)T3b
-
16
Robson分期(Ⅲb)T3cN1
-
17
Robson分期(Ⅲa)T3c
-
18
Robson分期(Ⅲa)T4b
-
19Biblioteka --29Thank you!!!
-
30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密度的异常正是其不同程度囊变,出血、坏死、 钙化结果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课件
颗粒细胞癌
总结词
粒细胞癌的特征是细胞质内含有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在显微镜下呈现深色。 颗粒细胞癌通常比透明细胞癌更具侵袭性,预后相对较差。
梭形细胞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1%~2%。
详细描述
梭形细胞癌的细胞形态呈梭形或长条形,与正常的肾脏组织结构差异较大。这种类型的肾癌通常生长较慢,但有 时会转移至其他器官。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ppt 课件
• 引言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肾癌治疗与预后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肾癌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强 调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重要性 。
02
阐述当前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的 研究现状和进展,说明本课件的 目的和内容。
肾癌概述
未分类肾癌
总结词
较少见,占肾癌的3%~4%。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指那些无法归入上述类型的肾癌,通常是因为它们的显微镜下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肾癌相 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未分类肾癌的预后通常较差。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肾癌的方法 之一,可以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的变化。
在X线检查中,肾癌通常表现为 肾脏轮廓不规则、局部突出或肿 块影,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灶。
01
02
03
04
肾囊肿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圆形或类圆 形囊性占位,内部无强化。
肾错构瘤
又称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 学检查表现为脂肪密度为主的
占位,内部可见钙化。
肾盂癌
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肾结核
临床表现常有尿频、尿急、尿 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影像学检
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培训课件
邻近器官直接侵犯,T4a
影像表现:肿瘤和邻近器官之间的正常软组织间隙闭 塞。
假阳性:部分容积效应,肿瘤粘连但无直接侵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远处转移,M
最常见转移至肺、纵膈、骨骼和肝脏 转移灶与原发灶具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高血供性 5年生存率5~10% 肾细胞癌转移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外科手
假阳性,T1N0
右肾周模糊,下腔静脉可疑充盈缺损。原因:水肿、血管充 血或既往炎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T3a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肾周间隙模糊,肾静脉癌栓、生殖静脉曲张
肾透明细胞癌(Ⅱ级),伴出血坏死,癌组织侵犯肾 盂,局部癌组织侵犯至肾包膜,肾周脂肪组织及输尿
T3aN0M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T3a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淋巴结转移(N0~1)
淋巴结大于1cm;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只对少部 分患者有益。
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 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 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关于T分期
T3a:肿瘤侵及肾周脂肪、血管;T4:肿瘤侵透肾周筋 膜。
静脉栓塞-对手术方式有影响
T3a:仅肾静脉栓塞 T3b:下腔静脉栓塞,未超过横隔 T3c:下腔静脉栓塞,超过横隔(需胸腹联合术) 假阴性:右肾静脉和下腔静脉被大的肿瘤压迫 假阳性:静脉血流不均匀
影像表现:肿瘤和邻近器官之间的正常软组织间隙闭 塞。
假阳性:部分容积效应,肿瘤粘连但无直接侵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远处转移,M
最常见转移至肺、纵膈、骨骼和肝脏 转移灶与原发灶具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高血供性 5年生存率5~10% 肾细胞癌转移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外科手
假阳性,T1N0
右肾周模糊,下腔静脉可疑充盈缺损。原因:水肿、血管充 血或既往炎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T3a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肾周间隙模糊,肾静脉癌栓、生殖静脉曲张
肾透明细胞癌(Ⅱ级),伴出血坏死,癌组织侵犯肾 盂,局部癌组织侵犯至肾包膜,肾周脂肪组织及输尿
T3aN0M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T3a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淋巴结转移(N0~1)
淋巴结大于1cm;区域或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只对少部 分患者有益。
肾癌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为 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 对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耐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关于T分期
T3a:肿瘤侵及肾周脂肪、血管;T4:肿瘤侵透肾周筋 膜。
静脉栓塞-对手术方式有影响
T3a:仅肾静脉栓塞 T3b:下腔静脉栓塞,未超过横隔 T3c:下腔静脉栓塞,超过横隔(需胸腹联合术) 假阴性:右肾静脉和下腔静脉被大的肿瘤压迫 假阳性:静脉血流不均匀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课件
肾癌多见于中老年人,40~70岁为 高发年龄段。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肾癌发病率存在 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 有关。
02
肾癌分型
透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癌
总结词
最常见,恶性程度高
详细描述
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肾癌的70%~80%。它通常表现为恶性 程度较高的肿瘤,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
颗粒细胞癌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 课件
目 录
• 肾癌概述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病理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01
肾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癌是起源于肾脏实质的恶性肿 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征,肾癌可分为透 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 癌、集合管癌等。
发病机制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占肾癌的比例不足5%。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集合管癌
总结词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详细描述
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占 肾癌的比例不足1%。其恶性程度高, 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
可发现肾影增大或腰大肌阴影消失, 偶见肾内钙化。
肿瘤形态
肾癌的肿瘤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瘤表面可光滑或呈结 节状,与周围肾组织界限不清。
肿瘤组织结构
实体片巢状排列
癌细胞可呈实体片巢状排 列,与正常肾组织界限不 清。
血管浸润
肿瘤组织可浸润至肾血管 壁,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 塞。
坏死和囊性变
随着肿瘤的生长,中心部 位可能出现坏死和囊性变, 形成囊性肿块。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肾癌发病率存在 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 有关。
02
肾癌分型
透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胞癌
总结词
最常见,恶性程度高
详细描述
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肾癌的70%~80%。它通常表现为恶性 程度较高的肿瘤,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
颗粒细胞癌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 课件
目 录
• 肾癌概述 • 肾癌分型 • 肾癌影像表现 • 肾癌病理表现 • 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01
肾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癌是起源于肾脏实质的恶性肿 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学特征,肾癌可分为透 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 癌、集合管癌等。
发病机制
详细描述
未分类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占肾癌的比例不足5%。其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
集合管癌
总结词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详细描述
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类型,占 肾癌的比例不足1%。其恶性程度高, 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 。
03
肾癌影像表现
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
可发现肾影增大或腰大肌阴影消失, 偶见肾内钙化。
肿瘤形态
肾癌的肿瘤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椭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肿瘤表面可光滑或呈结 节状,与周围肾组织界限不清。
肿瘤组织结构
实体片巢状排列
癌细胞可呈实体片巢状排 列,与正常肾组织界限不 清。
血管浸润
肿瘤组织可浸润至肾血管 壁,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 塞。
坏死和囊性变
随着肿瘤的生长,中心部 位可能出现坏死和囊性变, 形成囊性肿块。
肾癌的表现示范ppt课件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肾癌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将肾癌分为10种亚型。
u累及肾皮质和肾盂,常见肾周组织的侵犯征象 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闭塞,行双下肢CTA检查。
以肾髓质为中心向肾内外浸润,常累及肾盂
少见,生物学行为相对偏良
u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血行转移 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闭塞,行双下肢CTA检查。
非透明细胞癌中,集合管癌的髓质为中心广泛浸润,尤其肾盂受累,可将其与其它非透明细胞癌区别开来。
少血供、强化不明显,无延迟强化,中央星状疤痕、轮辐状强化
预后较差,诊断时多为晚期
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确诊时瘤体多较大
囊液呈浆液性或血性液体
少血供的肿瘤,多呈轻中度强化
动态增强大部分表现为“快进快出”。
1、透明细胞癌
u较多见,约占RCC的85% u预后差 u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u出血、坏死常见 u易出现侵犯和转移
2、乳头状癌
u较少见,约占RCC的7%~14% u预后好于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相对偏良性 u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u双侧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 u易出血和坏死,多有完整的纤维假包膜
CT特点 u易出现囊变、坏死,且常见大片囊变 u平扫密度不均匀及增强不均匀强化 u可显示完整假包膜 u少血供的肿瘤,多呈轻中度强化 u随时相延长减低不明显或缓慢减低 u少数见钙化 u文献显示,仍有相当数量不符合上述表现
1.左肾盂集合管癌(肿物大小8*7*4.5),侵及肾盂粘膜固 有层,肾被膜(),肾门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2.左肾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输尿管断端()。
•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多发生于40岁以后, 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83%,男性 为女性的3倍。
•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腰 痛和包块。
3、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u累及肾皮质和肾盂,常见肾周组织的侵犯征象 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闭塞,行双下肢CTA检查。
以肾髓质为中心向肾内外浸润,常累及肾盂
少见,生物学行为相对偏良
u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血行转移 超声提示双下肢动脉闭塞,行双下肢CTA检查。
非透明细胞癌中,集合管癌的髓质为中心广泛浸润,尤其肾盂受累,可将其与其它非透明细胞癌区别开来。
少血供、强化不明显,无延迟强化,中央星状疤痕、轮辐状强化
预后较差,诊断时多为晚期
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确诊时瘤体多较大
囊液呈浆液性或血性液体
少血供的肿瘤,多呈轻中度强化
动态增强大部分表现为“快进快出”。
1、透明细胞癌
u较多见,约占RCC的85% u预后差 u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u出血、坏死常见 u易出现侵犯和转移
2、乳头状癌
u较少见,约占RCC的7%~14% u预后好于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相对偏良性 u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u双侧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 u易出血和坏死,多有完整的纤维假包膜
CT特点 u易出现囊变、坏死,且常见大片囊变 u平扫密度不均匀及增强不均匀强化 u可显示完整假包膜 u少血供的肿瘤,多呈轻中度强化 u随时相延长减低不明显或缓慢减低 u少数见钙化 u文献显示,仍有相当数量不符合上述表现
1.左肾盂集合管癌(肿物大小8*7*4.5),侵及肾盂粘膜固 有层,肾被膜(),肾门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2.左肾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输尿管断端()。
•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多发生于40岁以后, 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83%,男性 为女性的3倍。
•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腰 痛和包块。
3、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肿瘤学肾癌.ppt - 幻灯片1
左肾中下极占位。病理:左肾乳头状腺癌。
左肾癌 的IVP
左肾癌 的IVP
左肺腺癌伴右肾转移、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肾癌-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 T0 无原发肿瘤 T1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1a 最大直径≤4cm; T1b 最大直径≥4cm,≤7cm T2 肿瘤最大直径>7cm,局限于肾脏 T3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或侵及肾上腺或肾周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T3a 肿瘤直接侵犯肾上腺或肾周组织未超出肾周筋膜; T3b 肾静脉或分支肉眼见瘤栓或膈下的下腔静脉瘤栓 T3c 膈上下腔静脉瘤栓或侵及腔静脉壁 T4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Gerota)
早期症状
转移症状
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最常见的症状是肉眼可见 的血尿或显微镜下的血尿
侧腹部疼痛和(或)扪及肿块
血尿、肿块、疼痛称为肾癌三联症 具备三联症者仅占10%
副瘤综合征:10%-40%患者出现 高血压、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
有些病例以转移灶的 症状和体征为起始表现 如骨痛、咳嗽、胸痛等
肾癌-诊断要点
2006年NCCN将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贝伐单 抗联合干扰素-α)作为转移性肾癌的主要一二线治疗用药。
肾癌-小结
1、早期肾癌,通过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
2、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差,生存期极少超过5年。 3、对放疗、化疗不敏感,但对免疫生物治疗疗效显著。
肾癌-流行病学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 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膀胱癌。
肾肿瘤常见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2 ~3:1,发病高峰年龄50- 70岁。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瑞典及冰岛发病率较高。 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
肾脏肿瘤影像学(ppt)
• 1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2其它少见良性肿瘤: 腺瘤,大嗜酸粒细胞 瘤、多房囊性肾瘤、 间质瘤等
一 肾细胞癌
• 1 概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是肾实质肿瘤 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在泌尿系肿瘤中 仅次于膀胱癌而占第二位,占成人肾恶性肿 瘤的80~85%。好发于50~70岁, 20岁以下者很少见,罕见于儿童。男性与
• ②肾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和坏死形成 假囊肿。“囊肿”壁厚且极不规则,多 为单房。
病因
• ③肾癌起源于囊肿壁上的上皮细胞,结 节常位于囊肿的基底部。
。 • ④肾癌引起肾小管或肾小动脉阻塞导致 囊肿形成。当囊肿增大时,肿瘤嵌入到 囊肿内,此型少见。
肾细胞癌MRI
• (1)肿瘤外形:肾脏体积增大变形, 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较小肿瘤内部 信号可均匀,肿瘤较大时常因内部出 血坏死液化囊变等而使信号不均匀
肾细胞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囊性肾癌
CT平扫(A)示左肾中下极一不规则低密度占位(↑),呈多囊状, 突出肾实质外,增强扫描横断面(B)、MPR冠状面(C)及MIP
冠状面(D)显示病灶内不均匀分隔状强化(↑),左肾盂受压变形
概念
• 囊性肾癌是肾细胞癌中的一种非常少见的囊性 肿瘤,约占肾癌的2%。囊性肾癌的定义从不 同专业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病理学角度囊性 肾癌是囊壁和囊间隔覆盖肿瘤细胞或囊壁上的 癌变,又称囊腺癌。
肾脏肿瘤影像学 (ppt)
(优选)肾脏肿瘤影像学
泌尿系统解剖图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影像检查技术
X线检查 USG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肾脏肿瘤
• 一 恶性肿瘤 • 1 肾细胞癌 • 2 肾盂癌 • 3 肾母细胞瘤 • 4 其它恶性肿瘤:淋
• 2其它少见良性肿瘤: 腺瘤,大嗜酸粒细胞 瘤、多房囊性肾瘤、 间质瘤等
一 肾细胞癌
• 1 概述: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是肾实质肿瘤 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在泌尿系肿瘤中 仅次于膀胱癌而占第二位,占成人肾恶性肿 瘤的80~85%。好发于50~70岁, 20岁以下者很少见,罕见于儿童。男性与
• ②肾癌中心供血不足,出血和坏死形成 假囊肿。“囊肿”壁厚且极不规则,多 为单房。
病因
• ③肾癌起源于囊肿壁上的上皮细胞,结 节常位于囊肿的基底部。
。 • ④肾癌引起肾小管或肾小动脉阻塞导致 囊肿形成。当囊肿增大时,肿瘤嵌入到 囊肿内,此型少见。
肾细胞癌MRI
• (1)肿瘤外形:肾脏体积增大变形, 局部可见软组织肿块,较小肿瘤内部 信号可均匀,肿瘤较大时常因内部出 血坏死液化囊变等而使信号不均匀
肾细胞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囊性肾癌
CT平扫(A)示左肾中下极一不规则低密度占位(↑),呈多囊状, 突出肾实质外,增强扫描横断面(B)、MPR冠状面(C)及MIP
冠状面(D)显示病灶内不均匀分隔状强化(↑),左肾盂受压变形
概念
• 囊性肾癌是肾细胞癌中的一种非常少见的囊性 肿瘤,约占肾癌的2%。囊性肾癌的定义从不 同专业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从病理学角度囊性 肾癌是囊壁和囊间隔覆盖肿瘤细胞或囊壁上的 癌变,又称囊腺癌。
肾脏肿瘤影像学 (ppt)
(优选)肾脏肿瘤影像学
泌尿系统解剖图
肾脏的解剖结构
肾脏影像检查技术
X线检查 USG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肾脏肿瘤
• 一 恶性肿瘤 • 1 肾细胞癌 • 2 肾盂癌 • 3 肾母细胞瘤 • 4 其它恶性肿瘤:淋
肾细胞癌分期和分型的影像学表现医学课件
T3
注:与大 小无关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除同侧肾上腺外的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侵及肾静脉分支的肾段静脉(含肌层的静脉)或侵犯肾周
T3a
围脂肪和/或肾窦脂肪(肾盂旁脂肪),但是未超过肾周围筋膜
T3b T3c
T4
肿瘤侵及横膈膜下的下腔静脉 肿瘤侵及横膈膜上的下腔静脉或侵及下腔静脉壁
肿瘤侵透肾周筋膜,包括侵及邻近肿瘤的同侧肾上腺
4.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5. 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 6. 肾髓样癌(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 7. Xp11易位癌(Xp11 translocation carcinomas) 8. 肾癌相关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associated
T2WI,轴位,脂肪抑制,女,59岁
粘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T1WI,增强多期扫描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 Carcinoma
20%隔膜或囊壁钙化。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CC 广义的囊性肾癌:肾癌囊性坏死、单房囊性肾癌、MCRCC和单 纯性囊肿癌变。 诊断标准,即EBLE标准: 大体上MCRCC 与正常肾组织间有完 整的纤维包膜,肿瘤完全由大小不等的囊组成,肿瘤内无膨 胀性生长的实性成分,可有钙化或骨化生; 肿瘤有完好的囊 壁,囊壁衬覆单层上皮细胞,偶尔缺如,少数有多层瘤细胞 衬覆或排列成小乳头状,胞质呈透明状至淡染; 囊壁内富于 胶原纤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癌分型及影像表现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 为肾癌。
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 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 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肾 脏 的 解 剖
1 肾上腺 2 肾小盏 3 肾大盏 4 肾皮质 5 肾柱 6 肾髓质 7 肾窦内的肾周脂肪 8 纤维囊 9 输尿管 10 肾盂
病理学分级( Fuhrman 分级 )
1级 癌细胞具有小而圆的深染核,染色质模糊,无核仁。 2级 癌细胞稍大,染色质较清楚,高倍镜下一些细胞内可见核仁, 但不显著。 3级 癌细胞更大,以核仁明显为特征。 4级 类似3级,但核呈多形性,多分叶及巨大核仁。
Fuhrman分级中的I、II级为高分化、III级为中分化、IV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
TNM 分 期
截至到2009年版指南,一直沿用的都是2002年肾癌TNM分期 法,但在2010年指南对肾癌的分期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年版指南,一直沿用的都是2002年肾癌TNM分期法,但在2010年指南对肾癌的分期有了进一
①
T1a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T2a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 癌伴坏死(FuhrmanIII 级),侵及周围肾组织。
(右肾肿物)乳头状肾细 胞癌Ⅰ型(FuhrmanIII 级),伴出血及间质泡沫 细胞增生。
平扫CT值36-58Hu,增强CT值达78Hu
嫌色细胞癌
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非 常清楚
6
(左肾)嗜酸细胞性肿瘤,偶见核分裂,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肾嫌色细胞癌。 CD117、Vim、CK7、P504S、34BE12:(+),EMA部分(+);CD10(-), Melan-A(-), BerEP4(+),PAX2(+),胶体铁染色(-/+);KI67(+,3%)。
多房性囊性肾 细胞癌
CT值约25-29HU
(左肾囊肿壁)送检囊壁样组织,囊壁灶区见胞浆淡染或透 明的细胞呈腺管样或小巢状排列,并见薄壁血管分隔,结合 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第二常见的病理类型,占15%, 常多灶或双肾起病 一种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 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
透明细胞癌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75%以 上, 由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 细胞构成的肾脏恶性肿瘤
4
(左肾)透明细胞癌 (FuhrmanⅠ级)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右肾肿物)透明细胞癌 (FuhrmanⅡ级),局限于肾内。 IHC:CK(f+)、Vimentin(+)、 CD10(+)、CK8(+)、CK7 (-)、TFE-3(-)、Ki-67(+、 1%)。
5
平扫CT值约40-52Hu,无明显强化。
左肾上极低血供占位,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Ⅰ级,Fuhrman分级I级)。肾周脂肪组织未 查见淋巴结。IHC:EAM(+)、Vimentin(+)、CK7(+)、CD10 腔缘(+)、CD34血管(+)、CK20(-)、CD57(-)、WT-1 (-)、P53(-)、Ki-67(+、1%)。
Bellini集合管癌
肾集合管癌细胞中等大小 ,部分胞质嗜酸,部分透 亮,部分核呈空泡状,有 小核仁。
4
(左肾)符合Bellini 集合管癌,伴广泛 坏死及脉管内癌栓 形成,肿瘤侵犯肾 盂及周围肾组织。
(左肾)符合Bellini集合管癌伴大片坏死, 灶区伴肉瘤样分化,侵犯肾被膜及肾门处脂 肪组织。
肾 癌 分 期
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常用 的分期方法有:
② TNM 分期
① Robson 分期
国际通用的是TNM分期法
分期 原发肿瘤(T) TX T0 T1 T1a T1b T2 T3 T3a T3b T4 淋巴结(N) Nx N0 N1 N2 转移灶(M) Mx M0 Mx
1
2 3
4 5 6 7 8 10
9
肾癌的病理分型
1997 WHO 肾癌病理分型
透明细胞癌 易染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 肾嗜酸性细胞瘤 集合管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75-85% 15% 5% 2-4% 1% 2-3%
2004 WHO 肾癌病理分型
肾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Bellini集合管 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Xp11易位性肾癌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 性肾细胞癌 肾髓样癌 粘液性管状及梭形 细胞癌
标准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未发现原发肿瘤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4cm 肿瘤局限于肾内,4cm<肿瘤最大径≤7cm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组织和(或)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 筋膜 肉眼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肾静脉段分支(含肌层)或膈下下腔静脉 肿瘤超出Gerota包膜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无淋巴结转移 一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无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右肾)嗜酸细胞型嫌 色细胞癌(肿物直径 11cm)伴出血、囊性变, 侵及周围肾组织。
(右肾)送检2个肿物,一个肿物5×3.5×4.0cm,镜下呈乳头状排列,细胞浆嗜 酸或透明,核分裂可见,另一肿物11×11×8.5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样,实 性片状生长,细胞浆嗜酸性并伴大片梗死及囊性变,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该 患者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混合。
(右肾肿物)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III级),侵及周围肾组织。 IHC:CD10、Vimentin:(+)、S-100(+);CD34(血管+);CK、 HMB45、Melan-A、Actin:(-);Ki-67(+、10%)。
(左肾肿瘤1)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级II级),(左肾肿瘤2)透明细胞癌 (Fuhrman核级III级),局限于肾被膜内。IHC:Vimentin(+)、CD10(+)、 P504S(+)、CK(+)、CK7(-)、TFE3(-)、Ki-67(+、10%)、 CD34血管(+)。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简称 为肾癌。
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 包括起源于泌尿小管不同部位的各种肾细胞癌亚型,但不包括来源于肾间质 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肾 脏 的 解 剖
1 肾上腺 2 肾小盏 3 肾大盏 4 肾皮质 5 肾柱 6 肾髓质 7 肾窦内的肾周脂肪 8 纤维囊 9 输尿管 10 肾盂
病理学分级( Fuhrman 分级 )
1级 癌细胞具有小而圆的深染核,染色质模糊,无核仁。 2级 癌细胞稍大,染色质较清楚,高倍镜下一些细胞内可见核仁, 但不显著。 3级 癌细胞更大,以核仁明显为特征。 4级 类似3级,但核呈多形性,多分叶及巨大核仁。
Fuhrman分级中的I、II级为高分化、III级为中分化、IV级为低分化或未分化
TNM 分 期
截至到2009年版指南,一直沿用的都是2002年肾癌TNM分期 法,但在2010年指南对肾癌的分期有了进一步的更新。
年版指南,一直沿用的都是2002年肾癌TNM分期法,但在2010年指南对肾癌的分期有了进一
①
T1a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T2a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 癌伴坏死(FuhrmanIII 级),侵及周围肾组织。
(右肾肿物)乳头状肾细 胞癌Ⅰ型(FuhrmanIII 级),伴出血及间质泡沫 细胞增生。
平扫CT值36-58Hu,增强CT值达78Hu
嫌色细胞癌
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非 常清楚
6
(左肾)嗜酸细胞性肿瘤,偶见核分裂,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肾嫌色细胞癌。 CD117、Vim、CK7、P504S、34BE12:(+),EMA部分(+);CD10(-), Melan-A(-), BerEP4(+),PAX2(+),胶体铁染色(-/+);KI67(+,3%)。
多房性囊性肾 细胞癌
CT值约25-29HU
(左肾囊肿壁)送检囊壁样组织,囊壁灶区见胞浆淡染或透 明的细胞呈腺管样或小巢状排列,并见薄壁血管分隔,结合 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细胞癌
第二常见的病理类型,占15%, 常多灶或双肾起病 一种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头 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
透明细胞癌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75%以 上, 由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 细胞构成的肾脏恶性肿瘤
4
(左肾)透明细胞癌 (FuhrmanⅠ级)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右肾肿物)透明细胞癌 (FuhrmanⅡ级),局限于肾内。 IHC:CK(f+)、Vimentin(+)、 CD10(+)、CK8(+)、CK7 (-)、TFE-3(-)、Ki-67(+、 1%)。
5
平扫CT值约40-52Hu,无明显强化。
左肾上极低血供占位,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Ⅰ级,Fuhrman分级I级)。肾周脂肪组织未 查见淋巴结。IHC:EAM(+)、Vimentin(+)、CK7(+)、CD10 腔缘(+)、CD34血管(+)、CK20(-)、CD57(-)、WT-1 (-)、P53(-)、Ki-67(+、1%)。
Bellini集合管癌
肾集合管癌细胞中等大小 ,部分胞质嗜酸,部分透 亮,部分核呈空泡状,有 小核仁。
4
(左肾)符合Bellini 集合管癌,伴广泛 坏死及脉管内癌栓 形成,肿瘤侵犯肾 盂及周围肾组织。
(左肾)符合Bellini集合管癌伴大片坏死, 灶区伴肉瘤样分化,侵犯肾被膜及肾门处脂 肪组织。
肾 癌 分 期
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常用 的分期方法有:
② TNM 分期
① Robson 分期
国际通用的是TNM分期法
分期 原发肿瘤(T) TX T0 T1 T1a T1b T2 T3 T3a T3b T4 淋巴结(N) Nx N0 N1 N2 转移灶(M) Mx M0 Mx
1
2 3
4 5 6 7 8 10
9
肾癌的病理分型
1997 WHO 肾癌病理分型
透明细胞癌 易染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 肾嗜酸性细胞瘤 集合管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75-85% 15% 5% 2-4% 1% 2-3%
2004 WHO 肾癌病理分型
肾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Bellini集合管 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Xp11易位性肾癌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 性肾细胞癌 肾髓样癌 粘液性管状及梭形 细胞癌
标准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未发现原发肿瘤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肿瘤局限于肾内,肿瘤最大径≤4cm 肿瘤局限于肾内,4cm<肿瘤最大径≤7cm 肿瘤局限于肾内,最大径>7cm 肿瘤侵及主要静脉、肾上腺、肾周围组织,但未超过肾周筋膜 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脂肪组织和(或)肾窦脂肪组织,但未超过肾周 筋膜 肉眼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肾静脉段分支(含肌层)或膈下下腔静脉 肿瘤超出Gerota包膜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无淋巴结转移 一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无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右肾)嗜酸细胞型嫌 色细胞癌(肿物直径 11cm)伴出血、囊性变, 侵及周围肾组织。
(右肾)送检2个肿物,一个肿物5×3.5×4.0cm,镜下呈乳头状排列,细胞浆嗜 酸或透明,核分裂可见,另一肿物11×11×8.5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腺样,实 性片状生长,细胞浆嗜酸性并伴大片梗死及囊性变,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该 患者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混合。
(右肾肿物)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Fuhrman分级III级),侵及周围肾组织。 IHC:CD10、Vimentin:(+)、S-100(+);CD34(血管+);CK、 HMB45、Melan-A、Actin:(-);Ki-67(+、10%)。
(左肾肿瘤1)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级II级),(左肾肿瘤2)透明细胞癌 (Fuhrman核级III级),局限于肾被膜内。IHC:Vimentin(+)、CD10(+)、 P504S(+)、CK(+)、CK7(-)、TFE3(-)、Ki-67(+、10%)、 CD34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