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之拙政园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园林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西北郊的一个小山村,它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始建于元代,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和修缮,现已成为苏州园林中
的精品。
拙政园占地约60亩,主要景点有: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双松馆、拙政园、五峰仙馆、望湖楼等。
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步随景异,景随
步移。
它的布局以曲为特色,主景区内的建筑多为曲折形的洞壑
深幽之所。
全园以水为中心,主要景点多临河布置。
建筑多临水
而建,池岸以石基、石壁、石阶相连接。
园内山水环绕,植物茂盛,建筑疏密有致、高低错落。
拙政园以池台见称,园内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
在池边漫步
或临水而居,近水楼台的感觉非常美妙。
拙政园还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园中建筑大多用砖石构筑而成。
其中有许多建筑都采用了回廊的
形式,这样使游人既可以在回廊里观景品茗,又可以从回廊中走
出欣赏园内景物。
在园中的景色中有一个建筑最特别:它不是建在一块完整的
石砌台基上,而是建在一个台基上。
—— 1 —1 —。
南京拙政园简介

南京拙政园简介
拙政园又名“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始建
于明朝,原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私家花园。
清朝康熙年间,曾任苏州知府的拙政园主人朱凤绪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建,并以朱凤绪的字“拙政”命园名。
1887年,拙政园归清光绪皇帝所有。
1953年被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6.43公顷(其中水面约
3公顷),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园分为东、中、
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是小中见大的典范。
拙政园布局以水为中心,全园以水面为骨架,山水相依。
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以假山为主体;西部是林泉之乐的园林精华所在。
在布局上,充分利用天然山水地形、植被以及建筑和游廊、曲桥等构成了多层次、多空间的园林景观,并巧妙地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一大特色。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境内,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
—— 1 —1 —。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下面整理了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苏州拙政园介绍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
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
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
园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换频繁,乾隆初,中部复园归太守蒋棨所有。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西部归富商张履谦,名“补园”。
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
拙政园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全园分东、中、西三个部分,中园是其主体和精华所在。
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其他一切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建。
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
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
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
由雪香云蔚亭下山,可到园西南部的荷风四面亭,由此亭经柳荫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见山楼,往南可至倚玉轩,向西则入别有洞天。
远香堂东有绿漪堂、梧竹幽居、绣绮亭、枇杷园、海棠春坞、玲珑馆等处。
堂西则有小飞虹、小沧浪等处。
小沧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兰堂。
进入别有洞天门即可到达西园。
西园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苏州园林拙政园,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融合了渊博文化和美学观念的园林。
首先,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它是一位名叫王雪涯的大臣的私人花园。
后来,这个花园被传承到了王氏家族的手中,一直到乾隆年间,该园改称为“拙政园”。
其次,拙政园的格局呈现了中皇南北园艺术的特点。
园内建筑、水池、假山、花木等元素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魅力。
整个园林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其中东园是整个园林的主体,种植着许多珍奇的花卉,在春季和秋季时分别以海棠和菊花园最为著名;中园则是拙政园的交通重心,更新颖的景观装饰规划为其增色不少;西园是一片较为宁静的区域,有许多精美的亭台楼阁。
其次,拙政园有着多种特色的景观建筑。
东园的石马、湖心亭、石渠牌坊、静心堂,以及中园的回廊、屋舍都体现了苏州园林精湛的建筑艺术。
在各种建筑中,石渠牌坊最为著名,是中国园林中唯一的石质牌坊,也是拙政园的代表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景点,拙政园还有一些其他的景观值得一提。
如宝带桥,是一座气势磅礴的石桥,使游客可以欣赏到园内全貌;而赏莲池,是118个荷花池中的一座,最好的观赏时间是在季节交替时。
最后,参观拙政园,在园内游览时可以享受到许多别具一格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戏曲表演、园林艺术讲座、举办园林歌会等。
总体来说,拙政园的建筑、景观、文化传承在三个方面在园内得以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苏州园林拙政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园内的建筑、景观以及文化传承都体现了园林文化的内涵。
在园内游览时,可以领略江南园林之美,品味传统文化之韵。
苏州园林拙政园景点介绍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
这座园林是明朝御史王献臣在1513年以大弘寺基建造的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
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
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
1951年整修。
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另有住宅部分现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西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
拙政园的整个环境虽由人做,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明代建园之初的风范,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1961年,拙政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拙政园的景点非常多,包括许多有特色的建筑和区域。
比如小飞虹、留听阁、倒影楼等。
小飞虹位于“卅六鸳鸯馆”的西面,穿过架着紫藤的小铁桥就是留听阁了。
当紫藤花开时这一段景色美不胜收。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
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
“倒影楼”位于“卅六鸳鸯馆”的北面。
之所以取名为“倒影楼”,是因为从前面的池塘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幢楼阁的倒影。
楼的下层,叫“拜文揖沈之斋”。
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文征明先生和沈石田先生纪念馆”。
从两侧月洞门进入东部花园,进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三开间的堂屋,名为“兰雪堂”。
“兰雪”两字出自李白"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赏析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赏析拙政园的历史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
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
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
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拙政园的布局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
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园的优点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
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苏州拙政园主要建筑的介绍
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位于
苏州市东北街204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亭台楼阁别
具风格。
园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并多以竹子和山石为景。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东部建筑以山水为主,兼有庭
园建筑;中部建筑多为硬山造形,间以回廊,有部分厅堂与亭、台、楼、阁相连;西部建筑为小式山水庭院,多临水而建,疏朗
开阔。
园内的主要建筑集中在西部地带,有几座重檐方亭。
亭子
的周围有廊相连,亭子后面又有几个独立的小庭院。
此外还有一
座水月轩,它位于中部水池的西南角,是一座小池边建筑。
东部是以山水为主的建筑物集中地。
其中以“山水”为主题
的主要建筑有:假山园、春景、夏景、秋景和冬景。
这些主要建
筑物之间又相互联系着。
其中“拙政园”这一组建筑物以水为主,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因而又称“水园”;“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组山水庭园。
—— 1 —1 —。
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中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纷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北京圆明园简介: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
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
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武汉黄鹤楼简介: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的皇家风范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的皇家风范苏州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发祥地之一。
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细腻的设计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展现了中国皇家园林的风范。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部,修筑于明代中后期,占地面积约为52,000平方米。
它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列表中的一部分。
拙政园由一系列建筑、花园和水景组成,将休闲、观赏和文化交流融合在一起。
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帝王对园林的崇尚以及它们对自然的追求。
整个园林建筑借助山水和建筑艺术,营造出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
园中的绿树成荫,花草丛生,引人入胜。
拙政园的设计强调了对自然景致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园林中有多个花园和水景,以不同主题和氛围吸引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景观有全园面积最大的挹江亭、以水景著名的不是山亭、构思极为独特的蕉韵鱼窟、以及具有浓郁禅意的拙政斋等等。
拙政园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建筑设计,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风格。
建筑物以楼台、亭台、廊架和厅堂为主,精美细致的雕刻和装饰使每座建筑都显得独特而丰富。
建筑群依山傍水,互相辉映,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致和高贵。
除了建筑设计,拙政园的水景也是其独到之处。
其中的池塘、小溪和水系错落有致,与建筑物相得益彰。
水是拙政园的灵魂,它们既给予了园中植物生命的源泉,又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和休闲的场所。
在拙政园中,湖面碧波荡漾,水谷相连,为人们带来了一份宁静和舒适。
拙政园所体现的皇家风范不仅仅表现在其建筑和景观上,还体现在园内文化活动和礼仪方面。
在明清两代,拙政园曾多次成为皇家宴会的举办地,同时也是皇帝和贵族们观赏花鸟、品味文学以及举办文化盛宴的场所。
这些活动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宫廷文化的精华,也使拙政园成为一座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园林。
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也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研究和传承的重要基地。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文档标题:苏州园林瑰宝——拙政园一、引言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它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由官僚王献臣所建,初名“拙政”,寓有“归隐田园,拙于政务”之意,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二、园林布局与特色拙政园占地面积约5.2公顷,以其精巧的构思、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全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以水景为主,东部以山景取胜,西部则以田园风光见长,各具特色又和谐统一。
中部景区以远香堂为中心,四周环绕着荷花池,亭台楼阁依水而筑,通过借景手法将园内景色与园外的北寺塔相融合,形成一幅流动的立体画卷。
其中,“小飞虹”、“枇杷园”、“留听阁”等景点均富有诗意,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东部景区以“秫香馆”为核心,山石嶙峋,竹木葱郁,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
西部景区则以田园野趣为特点,稻香村、塔影亭等景点更显自然质朴之美。
三、文化价值拙政园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具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其四季皆宜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尚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外,拙政园还承载了众多的历史故事和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
四、结语拙政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它以其卓越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韵味和东方美学的魅力。
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传递着文化的温度,展示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智慧。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和特点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和特点哎,说起苏州啊,那可真是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尤其是那拙政园,简直就是园林艺术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让人去了就不想走。
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聊聊这拙政园,看看它到底有啥魅力,能迷倒那么多游客。
一踏入拙政园,嘿,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文人的世界里。
首先啊,你得知道,这拙政园可不简单,它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那时候,官场失意的御史王献臣,一拍大腿,决定回老家苏州建个园子,过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这一建,就建出了个名满天下的拙政园。
咱们先说说它的布局吧。
拙政园啊,被巧妙地分成了东、中、西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
东边那块儿,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一派自然野趣,走在里面,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中间那块儿,可是园子的精华所在,池水占了三分之一,碧波荡漾,跟那些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一映成趣,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
西边呢,水池曲尺形,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美得让人心醉。
再来说说园子里的建筑吧。
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精致,一个比一个有意境。
远香堂,听这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夏日里荷花盛开,满园清香,坐在这儿品茶赏荷,那叫一个惬意。
还有见山楼,站在这儿往远处看,虽然不能真的看到山,但那份意境,那份心境,就像是站在了高山之巅,胸怀都开阔了不少。
天泉亭也是一绝,亭内有口古井,水质甘甜,终年不涸,据说还是元代大宏寺的遗物呢。
除了这些大建筑啊,园子里的小景也是别有情趣。
比如那小飞虹,一座小巧的廊桥,朱红色的桥栏倒映在水中,就像是真的飞虹落人间。
还有涵青亭,那造型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原本单调的墙体增添了无限的动感。
拙政园啊,还是个四季皆宜的好地方。
春天来了,百花争艳,满园春色关不住;夏天到了,荷叶田田,清风徐来,荷香四溢;秋天嘛,枫叶红了,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冬天呢,雪花飘落,银装素裹,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
总的来说啊,拙政园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长卷,一幅流动的江南诗意图。
苏州拙政园:古典园林的代表作

苏州拙政园:古典园林的代表作苏州拙政园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该园建于明代,初名庆春园,后改名为拙政园。
它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市区东北部,总面积为1.86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私家园林。
苏州拙政园以其卓越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被誉为“东方园林精华之一”。
拙政园的设计以水为中心,水系纵横交织,湖泊、池塘、运河等形成一片连绵的水景,给人一种恬静、宁谧的感觉。
游览园林时,常常可以看到池塘中蕴含生机勃勃的荷花和展翅欲飞的金鱼。
除了水景外,园内还有各种园林特色景观,如假山、亭台楼阁、花廊走廊等,构成了园林的独特景观。
苏州拙政园的园林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组合的精细搭配。
整个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
东部园林以水景为主,造景手法独特,融合了江南古典园林的特色,给人一种恬淡雅致的感觉。
而西部园林则以山石园林为主,石头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给人一种奇特且富有变化的感觉。
拙政园内的建筑布局也十分精巧。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迎泽斋”,它是园主家的居所,是拙政园的核心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中,庭院错落有致,亭台楼阁与假山石景相得益彰。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此外,苏州拙政园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听涛榭、苏樱台、关雎亭等。
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游客在参观时可以了解到这些故事,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苏州拙政园作为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艺术品。
它的设计和布局,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园内的建筑、水景、植被等元素相互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它的美丽和精细程度让人惊叹,使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苏州拙政园作为古代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一座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中国古代园林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景观和空间,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
苏州一日游拙政园攻略

苏州一日游拙政园攻略一、简介苏州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家园,其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拙政园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珍宝之一。
这座园林融合了山水、建筑、植物和文化的精华,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本篇攻略将为您介绍苏州一日游拙政园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的旅行有所帮助。
二、到达拙政园1. 交通方式苏州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以到达拙政园,包括飞机、火车、汽车和公交车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交通方式: - 飞机:如果您从其他城市或国际上来,可以选择乘坐飞机到苏州,然后再从苏州机场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达拙政园。
- 火车:苏州有多个火车站,包括苏州站、苏州北站和苏州园区站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出发地选择合适的火车站,然后再从火车站乘坐出租车或公交车到达拙政园。
- 汽车:如果您自驾或包车前往,可以选择高速公路到达苏州,然后根据导航系统前往拙政园。
- 公交车:苏州的公交系统发达,可以通过查询公交路线来选择乘坐公交车到达拙政园。
2. 入园门票和开放时间拙政园的门票价格为50元/人,学生优惠票为25元/人。
拙政园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30分至下午5点,全年开放。
三、游览拙政园1. 建筑和景观拙政园以其精巧的建筑和美丽的景观而闻名。
园内有许多精心设计的建筑和花园,包括名胜区、假山区、庭院区和水池区等。
以下是园内的一些主要景点: - 乾隆书屋:这是乾隆皇帝读书的地方,书屋内陈列着一些古代典籍和文物,让人感受到皇帝的学识和智慧。
- 石舫亭:这是一座建在水上的小亭子,四周是美丽的水景和花草,非常适合拍照留念。
- 凤凰山:这座人工假山造型像一只凤凰,非常壮观。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景色。
- 留云台:这是一座可供游客休息的亭子,园内的风景一览无余,非常适合休息和赏景。
2. 参观须知在参观拙政园的过程中,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自备雨具:苏州常常有阵雨,所以最好携带雨具,以备不时之需。
- 穿着舒适:园区较大,参观会需要步行,所以穿着舒适的鞋子是必需的。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的雅致建筑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的雅致建筑苏州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拥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园林。
其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园林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
拙政园以其雅致的建筑和精细的园林设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前来欣赏和研究。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建康路东,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由当时的苏州知府尤为杰出的官员、文化名人和艺术家等共同参与设计建造的。
拙政园的主要建筑有东山堂、中华堂、绣虹楼、明夷书院、留碧堂等,园内古树参天、小桥流水、曲水流觞,景色宜人。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苏州园林、江南民居和明清宫殿的特色,结合了自然山石、水草花木等元素,形成了独特而和谐的园林景观。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以水池为核心,布局紧凑而富有变化。
主要建筑以仿古式的楼阁为主,建筑格局类似于明清时期的文人雅集场所,更增添了园林的雅致氛围。
其中,东山堂是拙政园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建筑面积宏大、造型雄伟。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境,通过山石的疏密有致、水池的曲折变化和建筑的高低错落等手法,再现了江南山水的自然美感。
中华堂是拙政园中的另一个重要建筑,也是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它以高大的亭台楼阁和精雕细刻的木雕为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韵味。
中华堂主要用于文人雅集、书法绘画和传统文化交流等活动,是拙政园中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
同时,它的设计还融入了许多精巧的细节和意象,如楼梯的曲线设计、栏杆的花鸟图案等,使整个建筑更为精致和美观。
除了建筑之外,拙政园的园林设计也是其雅致之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内以曲水流觞、湖石塘池、林荫式小径等元素展示了苏州园林的典型特点,使游客可以在园内尽享自然的美感。
同时,园内还有多处景点,如花坛、假山、长廊等,形成了园林的景色亮点。
游人可以在这些景点中观赏到不同的景色和景观,体验到江南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园林的美丽之外,拙政园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

苏州园林拙政园介绍
苏州拙政园历史悠久,位于苏州古城中心,拥有着苏州标志性建筑和园林景观。
历史上著名的苏州园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精华的代表之一,也是苏州古城的核心景点。
它位于苏州古城西北部,被誉为“花园之城”,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建于元朝,历经清朝,原名“玉衡园”,是清朝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所建。
由弘历皇帝招安,为兵部侍郎杨栋坊家族,把它改为拙政园,十分完美地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多方面融入其中,是一处集宫殿、花园、庙宇及池塘等各种自然主题元素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园林。
拙政园内有建筑物300余座,树木3000余株,园林由水沟构成,布局错落有致,彰显出淳雅的风格。
其中的著名建筑如“苔丝坊”、“打太极坊”和“六合楼”等,均有精美别致的雕刻雅礼,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明。
其中还原有古老的花卉,如紫叶花、红花月季等,以及众多的桂花、紫荆花、柳树、竹林、梧桐树等,特别是桃花、梅花、柳树等,一片花香缭绕,把苏州这个古城变成一片美丽的园林。
众多的鱼儿在池塘嬉戏,湖面上成群结队的宝莲鸭也添趣,让人们流连忘返。
拙政园除了精美的建筑和绿树之外,还有苏州本地特色的礼仪和习俗,有“乡亲兴宴”、“赏荷赛龙舟”、“供人赛客”、“彩
艳灯新”等诸多习俗、活动时而上演,充满了浓浓的节庆气氛。
苏州拙政园的建筑和园林景观传承了悠久的历史,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更使苏州古城大大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它不仅是苏州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一处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古建筑文化名城。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介绍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介绍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留园路17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之一。
它以其精致细腻的布局、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精美的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拙政园原名为蕙草园,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典园林。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最初属于明代织造官员、工部主事王熙凤的私家园林,后来变为私人庄园,历经数代的更迭与修葺,正式命名为拙政园则是在清代乾隆年间。
拙政园的修建历时200多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的修建和完善,拥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园内以水景为主,有池塘、亭台、厅堂、廊架等多种建筑形式,并以传统华贵的园林建筑风格为主线,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人文艺术的精髓,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
拙政园的核心景点主要有“全园皆春”、“太液池”、“看花亭”、“寄梦亭”等。
其中,“全园皆春”是拙政园最具特色和亮点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四季如春的花木,无论是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还是冬天的梅花,都给人带来了不同的美感。
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绚丽多彩的花园中,不仅让人心情愉悦,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绚烂和美好。
太液池是拙政园内最大的水池,也是园内的视觉焦点之一。
太液池呈不规则形状,周围有石堤环绕,池内有多处小岛,岛上有亭台楼阁,形成了一幅幅水墨画般的美景。
这里的建筑各具特色,有的宏伟壮观,有的精致小巧,它们与水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水墨画卷。
园内的看花亭是一个供人休憩观景的地方,亭子四周种满了鲜花,不同的季节可以欣赏到不同种类的花卉,让人沉醉其中。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坐在亭子里,欣赏花景,也可以选择在亭子前的走廊上漫步,感受花香的气息,享受宁静与悠闲的时光。
寄梦亭是拙政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是苏州经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寄梦亭位于太液池中心的一个小岛上,建筑风格独特雅致,是拙政园的标志性建筑。
苏州园林拙政园导游词

苏州园林拙政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国四大园林之一的苏州园林——拙政园。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园林。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拙政园的历史背景。
拙政园原名横浦智仁书院,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知府、太仆寺少卿、太常寺卿和大学士、祭酒德光所建的私家园林。
此后几经转手,直到1981年,拙政园被苏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拙政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园内,您会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以及文化的深厚底蕴。
拙政园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结构严谨、布局精巧,以水为主要景观特色。
游览拙政园一般分为天游和地游两大部分,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两个部分的特色。
首先是天游部分,这里主要包括了格迹堂、花香悦木、倦怡堂、鹤愈、青淘泮、印随堂和悟幽亭等景点。
格迹堂位于园内的一片开阔地,院内的石板路自如蜿蜒,一旁种满了花草,供游客们欣赏。
花香悦木是拙政园内规模最大的一片竹林,每到春季,当百花争艳时,这里更是一片花香扑鼻的美景。
倦怡堂为清代的一处榻榻米屋,内有文人墨客游走留下的题字,让人回到了过去。
印随堂是一座仿古楼阁,建于庭园的中心位置,它的特色在于周围的水景,使其在纵深感上更为突出。
最后是青淘泮和鹤愈,这两片静谧的水面上都有建筑物可供游人进入休息,欣赏周围的美景。
接下来是地游部分,这部分包括了琴趣亭、豪圃、别具一格、曲堤映山、百舫玲珑等景点。
其中,琴趣亭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景点之一,它的特色在于可以通过尺寸微小、造型别致的亭子,从而使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感。
豪圃是一片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内有许多小桥、流水、花木等,给人一种豪迈而开阔的感觉。
别具一格是一座仿古的亭台楼阁,建筑上有独特的设计,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中碑亭的独特魅力。
曲堤映山建于水中,它由曲线形石堤、奇形怪石、花草和赏鱼亭组成。
最后是百舫玲珑,它是苏州园林中最有特色的一处景观,当您们步入其中,可以看到许多小船在水中穿行,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历史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介绍历史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南郊,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一个著名园林。
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 年),最初是一座私人庭院,名为圆秀园。
后来多次易手,最终落入了杨廷铠之手。
杨廷铠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贡生,他爱好园林,曾任苏州地方官,并把原有的圆秀园改建成拙政园。
杨廷铠对拙政园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财力,园内削土填池,流水回环,亭台楼阁,花木繁茂,山水、人文、自然和谐统一,极富艺术气息。
拙政园既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水池、假山、小桥流水,又有禅意弥漫的琳宫美景、半亩风情、凤凰缘、怡园等四大景区和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亭、榭、楼、阁等建筑群,以及各种盛放的花卉和供游人观赏的文化展示品。
它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拙政园经历了很多的沧桑,其中最为惊险的就是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
因为当时园内被清军用作粮仓,太平天国攻占园后,一场炸药爆炸和火灾使得园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随后,杨淑贵等人北上抗清,拙政园变成了他们的军事基地和政治中心。
到了清朝末年,在园内开设了莫干山师范学堂。
民国初期,鲁迅曾在园内留过足迹。
1952 年,当局把其国有化,拙政园由“私家园林”正式改为公共公园。
1981 年,拙政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拙政园:苏州园林代表

拙政园:苏州园林代表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一。
其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园林布局,使其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爱与欢迎。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
原名为静修园,后改为拙政园,意为“官员虽拙,行政井然有序”。
这个名字体现了园林主人胡雪岩的美学思想,他追求的是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来修身养性。
拙政园的布局非常精细和复杂,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代表。
园内以建筑和水景为主,形成山、水、林、石的完美融合。
园内的建筑主要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包括了别致的亭台楼阁、精美的廊桥、精心设计的假山和妙趣横生的花坛。
拙政园的水景也是其独特之处。
园内有大面积的人工湖泊和曲折的小溪,水池中养着金鱼和乌龟,景色十分宜人。
尤其是园内有一处名为“小西湖”的景点,水面如镜,映照着周围的山石和亭台楼阁,美不胜收。
此外,拙政园还以其独特的假山造型而闻名。
园内的假山由园林工匠巧妙地堆砌而成,形状各异,有时像山峦叠嶂,有时像奇异的动物或神仙。
假山的造型栩栩如生,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让游客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仙境。
在游览拙政园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
拙政园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理念,强调自然与人为的和谐统一。
园内的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寓意,如红螭大门象征着吉祥如意,绿竹小筑则寄托着主人对宁静逍遥生活的向往。
除了其独特的园林设计,拙政园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中有着各种文学作品中的名句和插图,寓意深远。
同时,园内还有着大量的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如木雕、石雕、石刻等,展示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观赏这座古老而瑰丽的园林。
同时,苏州园林的其他景点,如留园、狮子林等,也值得一游。
苏州园林拙政园简介

苏州园林拙政园简介苏州是中国园林之都,拥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园林爱好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其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区东北部,占地面积约为5.2公顷,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园林。
拙政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这里是一座私家园林,名为“懋政园”,后来被清代官员蒋慈孚购买,改名为“拙政园”,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
拙政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融合了山水、建筑、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设计非常精致,以水为主线,分成东西两部分。
东部是山水景观区,包括了“太湖石群”、“琴台”、“翠樽”、“二泉映月”等景点,其中以“二泉映月”最为著名,这是一座以月亮为主题的水景,被誉为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作品。
西部是建筑景观区,包括了“诗意楼”、“听涛书屋”、“澹懋斋”等建筑,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布局都非常精致,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拙政园的设计和建造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自然景观,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拙政园,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园林艺术的巧妙构思。
同时,拙政园还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园林,为研究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文化遗产。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它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园林爱好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在拙政园,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园林艺术的巧妙构思。
拙政园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园林,为研究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臵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臵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公元1850年建造的,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年间侍郎王心一而得名。
,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
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臵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臵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
从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现状诸景毫无二致。
因而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应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
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臵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
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
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臵都很雅致精巧。
远香堂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
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
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结构精巧,周围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从里面看到周围景色,堂里面的陈设非常精雅,堂的正中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
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还有一片竹林。
堂的北面是宽阔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荷花池。
每逢夏天来临的时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堂的北面也是拙政园的主景所在,池中有东西两座假山,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子正对远香堂的两根柱子上挂有文征明手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亭的中央是元代倪云林所书“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
东山上有待霜亭。
两座山之间以溪桥相连接。
山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岸边则有众多的灌木,使得这里到处是一片生机。
远香堂的东面,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绿绮亭”,这里还有“枇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梧竹幽居”等众多
景点。
从梧竹幽居向西远望,还能看到耸立云霄之中的北寺塔。
水池的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的西面有一座曲桥通向柳荫路曲。
在这里转向北方可以见到见山楼。
亭子的南部有一座小桥连接着倚玉轩,从这里向西走就到了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
桥的南面有小沧浪水阁,桥的北面是香洲。
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
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
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
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
同坐,明月,清风,我”。
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
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无论是拙政园,狮子林还是其他的园林,不难发现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臵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
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这就是这次的园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