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区域资源环境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修2精品课件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修2精品课件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 第(1)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沿海,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 输方式是铁路。结合题干提示进行分析。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 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 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
措施 除 污 染 、 美 化 环 境 ; 发 展 新 兴 工 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
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例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 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 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专题二 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对比
项目
德国鲁尔区
荒漠化 地减少,风沙危害,蚀;过度垦荒、放牧,水资源不垦、防止过度放牧、合理利
沙尘暴
合理利用、工程建设
用水源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 生物多样 影响生物资源的利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
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 性破坏 用,影响生态平衡 生态破坏
牧、实行休渔期制度
自 然 原 因 : 自 然 沉 积 物 充 满 湖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
备用工具&资料
备用工具&资料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 第(1)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沿海,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 输方式是铁路。结合题干提示进行分析。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 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 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

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自然资源。
(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 可 能的开发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区 域发展
23征 4用 5用....与方效自自自自地式应然然然然域或的资资资 资组 方 评源源源源合向价质的开开特的的地发发征评评理利利的价价分评布不同此开种筛对用任两会综施发正计价特的开带其生中第一相亩第以构对术据一的同一,发方选实之何个方合中之效一作发动产的步对均明及自上此定切次三四的类在利案出施决对方面权预正应般自开征系响件并方的因与对用后影的地明量占确发然的建生合,,,自的前用从几各策自面和衡先负,和然发的,,和且式。素辅一,能作保位确指有区展资可立产实对在分然自面的技个方与然的环利安效也最资利评明并自在和自。助定明产用程来然标量域方源能质部际于前析资然分方术可案实的效境弊排应不差源用价确抓然生措然对资产确生的度研资通等各向的性量门的已面比源资析式可行的施改应生得好的应的的的有在住资产施资自源业区重几,究源常。类的质、评适结开分较种源评与能方技。造,态失预评缩情地成利一主源(常源然、(域大种并其对用资保的经价合论发析区类或价方性案术和它方,防价小况理本于定要之特常的资优部主经资根区需平源证评济的程。利的域或组的向和。经对不面才措必负,分及揭地资间别是地源势门要济源据域求均的程价上标度用基主组合基提经井济自但。能施须效只布利示域源还是以域地资)自价。保自的占数度也的尺的础要合也础出济同前然表只作,待应有影用自上或存农各组域源结然值证然保有量。应合,评资上几有有上多合时提资现有出以科,这响的然自主在业种合组与构资,程资证量配从理并价源,类不不,种理指要源在正正减学既样到效资然要着生自还合限的源并度源程等合以性用。,分资同同这可性出特的经确确轻、要才其率源资矛相产然是的制适,对和的度表情下以此只则析源的的里供两各别开济分的负客估能被。相源盾互)因影分资合即区现优和示况这及标有应自在利利应选个种指发方析决效观计保开对互对进影上素响析源或筛域状势开。以几需尺这研然数用用该择方方出利面各策应的最证发自联区行响,的地,,保选发生与发如及个求来样究资量方方就的面案,用,方,之态好评利然系域分、利相域必分证出展产潜利人对方上进,其源上式式区方进之以,而面并影度的价用资、生析互用互产须析程开产在力用均区面的行才数相的与与域案行特利都且的在响,情结的源相产。相、制业搞自度发生区。的占域考迫自能量对比方方自,分点于会还正资。既况果先地互力许制改约结清然。规重域潜有产虑切然得对量例向向然并析,开引表负源对不,的后域制发多约造性构主资模要经力量业,性资出现,关,,资对论尤发起现效开资要也可次组约展自的自为的导源大的济。、结即。源客状进系且因源各证其利正在应发源夸要信序合的的然关然依重资组,技并对观,,负社,实开大估程和特关影条系的据要源合, 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本章整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本章整合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本章整合
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0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①_自__然__要__素___ ②_自__然__资__源__丰__富__程__度___ ③_水__陆__交__界___ ④_多__大__风___ ⑤_过__度__开__垦___ ⑥_优__化__土__地__利__用__结__构___ ⑦_繁__荣__期___ ⑧__开__发__新__的__资__源__,__培__育__新__的__主__导__产__业___ ⑨_地__处__河__南__西__北__部__,__南__临__黄__河___ ⑩_大__力__发__展__旅__游__业___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的确定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例如,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伐、滥垦、滥牧、滥采,所 以两区域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 (2)根据位置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防 治措施。例如,甘肃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0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地区 生态问题 黑土地被开垦 后,黑土层变 薄;沼泽地的
东北 地区 开垦引起生态
破坏;森林生 态和森林资源 被严重破坏
成因
黑土地被开垦后,自然平衡 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 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 柴;等等
措施
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对坡面、 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土壤 培肥;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 注重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 保护区
危害

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
被?
• 根据书本提供的资料,分析说明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 的影响
• 1.说一说: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 • 2.算一算: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
多少年? • 3.析一析:迁移农业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
• 评一评:迁移农业的休耕(xiū ɡēnɡ)期长短对热带雨 林产生的不同影响。人口的变化、迁移农业频率和规 模的变化,又会给热带雨林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小结(xiǎojié)]
雨林的开发,既有发展(fāzhǎn)中 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 的牵动。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保护亚马逊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 球利益。但这与雨林所在地国家的发展 (fāzhǎn)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 城市森林可增加(zēngjiā)空气湿度,一株 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所以树林 中的空气湿度明显上升。据计算,城市绿 地面积每增加(zēngjiā)1%,当地夏季的气 温可降低0.1摄氏度调。节(tiáojié)气候
•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dàqì)中有细菌3.5个, 而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个。 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道大 气(dàqì)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杀灭细菌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 林区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3.5个,而人口 稠密缺少(quēshǎo)绿化的城市可达到3.4万 个。有树木的城市街道比没有树木的城市街 道大气中含病菌量少80%左右。
杀灭细菌(xìjūn)
• 城市(chéngshì)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 其有效范围在树高40倍以内,其中在10~20倍 范围内效果最好,可降低风速5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退化草场通过休牧而自然恢 复→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数量→在退化草场地区,使牲畜数量控制在草场承载力范围内 结构→减少山羊等对草场资源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肉牛等比重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生态脆弱区人口容量有限,人口过快发展,会增加环境压力→控制人口过 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 降水变率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沙化,这是该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 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Fra bibliotek然原因多大风,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2)人为原因: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类 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 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科学治沙,科技先行。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发明了甘草平移、容器
植树、无人机植树等100多种沙漠生态新技术。在库布齐沙漠,目前植树
造林的成活率可达到85%。201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中国库布齐
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认定库布齐治沙共创造生态财富5 000多亿元人民币,
7.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恶性循环示意图
8.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也是贫困地区分布较 集中的区域之一。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念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 地区的过渡地带。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 牧进农退的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1) 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 _种__类___不同。 (2) 在一定_生__产__力__水__平___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 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_矿__产__资__源___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自然资源的_种__类__和__储__量___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 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连线生活
我国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当地县志记载从明朝开始此地旱年 总数达400年。当地300多个村庄为了解决饮水及农田灌溉困难的问题,常常穿山挑水, 远的每天要走十几千米。1960—1969年当地人民修建了穿越太行山区的人工引水渠— —红旗渠,引漳河水灌溉,有效缓解了该地区人们饮水和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红旗 渠的修建说明区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情境探究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指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 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 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下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位置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区域分布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 都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都位于北温带。 (2) 自然条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 重要影响,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3) 人类改造自然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提示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 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但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B )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过渡
地带,①正确;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半干旱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反面案例 美国“黑风暴”
典型例题
美济岛(下图)位于我国南海的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北距海南岛约1100公里, 是在美济礁的基础上填海造陆而成,因形状优美被誉为“南海之心”。目前美济岛常 住人员上百,且以军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济岛当前适宜发展的产业是(A )
A.高品质海产养殖业 B.深海探测装备制造C.海洋生物医药
1.贵州石漠化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
A.过度樵采垦荒,植被破坏严重 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
C.人口大量迁出,土地荒废
D.土层较瘠薄,植被根系浅
2.关于图示农业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是(C ) A.建设水利设施是为了应对干旱的气候 B.发展沼气解决了当地能源紧张问题 C.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水热资源 D.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 【解析】1.本题考查石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垦殖活动会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基岩大面 积裸露,出现石漠化问题,A项正确;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淋溶作用显著且成土慢,土壤贫瘠,是石漠化 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B、D项错误;石漠化问题主要是人类过度使用土地引起的,C项错误。故选A。2.该地区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但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流失,修建水利设施主要是为了储水,A错误。该布 局条件下生产的沼气有限,可缓解当地能源紧张问题,但不能解决,B错误。在山麓种植粮食作物,在山坡发展林果 业、畜牧业等,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水热资源,C正确。当地为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D错 误。故选C。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
“小老头树”。
降水量<400mm,效果差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黄土高原
北斗P75
树长势不良:"小老树","衰弱树","旺长树","烂脚树"
水资源紧张
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 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 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 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树木生长不良,形 成“小老头树”
植树造 林--树
加剧水资源紧张 干旱加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草)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降水量>400mm,效果好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 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 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 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 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 资源型城市概念: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_自__然__资__源___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 _加__工__业___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2.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产业和人员 自然资源
枯竭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过程
技术 水平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 市为例,分析该类 城市发展的方向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案例,分析该类城市产业繁荣的区 位条件、衰落的原因,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2.通过对焦作市转型发展的学习,总结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 展的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
活动提示
教材第35—36页活动提示: 1.半导体生产和组装、环保产业、工业遗产旅游业。 2.①基础设施较完善;②技术工人充足;③位置及交通条件好;④政府政策调整;⑤ 培训失业人员;⑥设立工业园区;等等。 3.向高新技术、尖端环境科技、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视角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之路
情境探究
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若干意见》出台后,在2008年、2009年、2011年,我国国务院 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7年、2018年资源枯竭 型城市生产总值增速出现过负增长现象的达32个,其中,连续 两年增速为负的城市有14个,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转型比较 成功的城市有大庆市、阜新市、焦作市、石嘴山市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资源枯竭型城 市分布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件
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亚马孙横贯公路
你们认为雨林公 路该不该修? (评价修建雨林公 路的利与弊)
•28
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
发 展
弊:
的 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
眼 光
开发公司的蜂拥而至,相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
辩 雨林的受损程度日益加大,甚至加速其毁灭
证 地
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
看 利:
问 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2 、环境资源——环境效益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山地、丘陵、河流中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上游、坡地
平原农田周围
保护农田、
干旱、荒漠地区 (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园林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繁衍物种
城市道路两旁
吸烟除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请说出下列林地的作用。
例: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
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即:西北、华北、
东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__亚__马__孙___河__流域,非洲___刚__果__河__流域, __东___南__亚_____地区
•12
例: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世 界最大的自然原因。(8分)
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面积大); ②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③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水;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北、东南信风带来丰富降水; ⑤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 ⑥东临大西洋,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水 汽深入,并在西部安第斯山形成丰富地形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三)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多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资源 要素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以供定需” ,寻求适 度开发强度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模和速度。方法如下: ➢1.单因素评价法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 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研究区域内单一资源的承载力。忽视了各种资源之间的耦 合关系。 ➢2、多目标决策法
将自然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选取 反映资源承载力的多个目标,列出影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约束 条件,寻求多个目标的整体最优,具体要构建指标体系,确定 指标权重,计算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第四节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
第二章 作业 1. 何为自然资源?根据能否再生分为几类?举例 说明它们的特征? 2. 试述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 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 5. 说明生态补偿的主题、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4)

A.风化
B.风力
C.流水
D.冻融
2.与彰武县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更严重,主要
是北部( C )
A.冻土层更厚
B.降水强度大
C.流沙影响强
D.昼夜温差大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对点训练•突破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典型生态脆弱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某学者依据农业部界定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内蒙古河套区和 宁夏河套区等地纳入了农牧交错带范围。左图为农业部界定的农牧交错 带县域范围。右图为改进后的农牧交错带县域范围。据此完成1~2题。
任务三
任务三 明确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必备知识•落实
1.治理原则 (1)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
草方格沙障
保护、恢复自然环境
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2)应综合运用 生物 、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 谐发展。ຫໍສະໝຸດ 2.综合治理措施适宜性
生物 自然 结构
素质
【大概念提取】 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分析思路
能力素养•提升 情境探究 腾格里沙漠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八步沙林场位于 腾格里沙漠南缘,过去这里的沙丘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 南推移,严重侵害着周边10多个村庄、2万多亩(1亩 =1/15公顷)良田,给当地3万多人民的农业生产、生活 及交通道路造成了巨大危害。1981年冬,饱受风沙之苦 的“六老汉”以联户承包方式造林封沙,治理沙害。“六 老汉”的头发白了,八步沙的树也绿了。2019年3月,“六 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荣 誉称号。下图是八步沙荒漠化治理和林场景观图。
对点训练•突破 我国重点生态脆弱区包括北方风沙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区、青藏 高原区和西南喀斯特区,如下图所示。读图文材料,完成1~2题。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离不开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特别是在古代。
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 求人地和谐。才会促进区域的发展
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 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不合理改造)
5.下列关于黄河概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 B.上游和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C.中游航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
D.下游支流稀少的原因是气候干燥
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右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分别是( )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气候干旱、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修路采矿、垦荒造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题型突破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 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 家经济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等,主要由对某 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 动加剧的背景下,南非、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 ,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推断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题型突破
【答案】3.B 4.A 【解析】3.“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 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 动力不足, B对。资源过度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 A错 。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资金都去投入到与资源有关的产业, C错。资源开发成 本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 D错。故选B。 4.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A 合理。扩大资源生 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重相关问题, B不合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 资源,从国外进口,不能改变对资源的依赖特点, C 、 D 不合理。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思考:
什么是人力资本? 与人力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32
3.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
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指以人力资源为 核心,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包括教育、工 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一般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后天通过投资获得的,具有 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健康等的总和。
评价目的:评价各地区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以便同其 他地区进行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得出相对丰度的排位)。 评价时考虑的因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等
22
假设: 一国之内不均衡地分布了土地,水,煤炭和铁矿四种资源; A,B,C,D四个地区均拥有四种资源; 钢铁产业的发展要同时消耗上述四种资源; 对于如上四种资源, A,B,C,D地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如下表所示:
1.0
原煤、钢、氧化铝、 0.5
水泥的消耗都占全
0.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球四分之一以上。
巴西
中国
德国
印度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英国
美国
14
资源诅咒(Curse of resources)
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 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
33
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芝加哥大学舒尔茨1960年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
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 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 — Schultz, T. W.
34
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教育支出: 纯粹提高生产能力。 保健支出:延长个人寿命,增加劳动时间,提高身体 素质。 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流动要付出成本,迁移费用, 心理费用。 移民、入境的支出。
29
3. 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劣势: 人均资源量少;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地资 源缺少。 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 径流量占1/4 森林占1/5 矿产占3/5
30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一. 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1. 定义 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又称为 “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
44
2. 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区域垄断及其竞争——增加成本 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降低成本 区域间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以增加成本为主,也
可能降低成本
45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制度资源
1
为何要研究区域资源环境(要素)?
对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是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起 点。
2
补充: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直接因素
• 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 自然资源
16
“荷兰病”发生的原因:
一旦初级产品出口下降, 经济增长陡然下降,甚至
持续停滞和衰退
初级产品出口收入激增,外 汇过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
引起本币升值
政府从出口天然气所得大量税收 主要用于增加公务员工资,而非
基础设施和其他出口部门
初级产品出口的兴旺被其他 部门生产萎缩抵消
本币升值抑制出口,工业制 成品竞争力下降,出口不振 ,收入和利润减少,失业增
1. 土地资源 2. 水资源 3. 煤炭资源 4. 铁矿资源
1. A地 1 3 1 3
2. B地 4 2 2 1
3. C地 2 1 3 4
4. D地 3 4 4 2
23
计算方法
对于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1,2,3…),按下式计算:


mn

n
dij

pi
i 1
mn m

社会资源
• 有形资源:人力(职员、顾问等)、物力(设备 等)、财力、场地空间等。
• 无形资源:技术、知识、组织、社会关系等。
19
3. 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 自然资源十分贫乏,区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 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 日本、瑞士、中国的上海、北京和江苏等地。
4. 资源缺乏型 在没有大量外援情况下,地区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 态,易陷入“贫困恶性循环”。 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南通道:西南水电,坑 口电站和三峡水电向广 东送电。
中国西电东输主要线路
9
二. 自然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特点
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
自然资源无价值论 自然资源有价值论
自然资源利用特点
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日趋重要
12
利用自然资源的四种发展模式
分类: 高消耗高效益型 (美国) 高消耗低效益型 (中国、 苏联) 高输出高收益型 (中东各石油输出国) 高输出低收益型 (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西部)
1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本和代价
单位GDP的能耗是
吨油当量/千美元
发达国家的三倍以
2.5
2.0
上;
1.5
各国能耗强度
1.土地资源 2.水资源 3.煤炭资源 4.铁矿资源 P值
1. A地 1 3 1 3
8/12
2. B地 4 2 2 1
7/12
3. C地 2 1 3 4
6/12
4. D地 3 4 4 2
3/12
25
思考:为何不将指数简单设计为
试计算A地和B地的P值。


mn

n
dij

pi
i 1

17
资源诅咒背后的原因
资源产业的繁荣会抑制其他产业的发展 资源产业的扩张导致人力资本积累的不足 资源丰裕使经济出现寻租、制度弱化等乱象 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
18
2.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 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最优发展模式:美国。
1. A地 1 1 1 1 1
2. B地 4 4 4 4 0
27
指标设计存在的缺陷
仅仅是一个相对的位次排列,单独使用这一指标不能 说明资源的优势度。 一个区域的资源丰度,要结合市场与可能开发的资源 产品规模来评价。
28
3. 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优势: 土地辽阔,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许多资 源的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 耕地世界第四(美、印、俄、中) 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42
二、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1. 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浙江模式——非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外向型模式、内向型模式 产权安排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产业结构:重型、轻型;大型化、小型化
43
浙江模式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特征的体现。 经济私有化水平较高,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0%强。 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依赖于政府大规模投资、国家地 区优惠政策,或得到政府大量补贴的外国直接投资。
例证:世界上最富有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日本、卢森堡、新加 坡、瑞士和香港)并没有富裕的自然资源,而中非、赞比亚、委 内瑞拉等国家虽然自然资本占国民财富的比超过25%,但经济却 负增长。
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
15
资源诅咒典型案例之一:“荷兰病”
1960年,荷兰发现大量天然气储备。
Pi: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 m: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 n: 对比的地区数 dij: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
通过对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 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他地区 的比较情况。
24
假设: 一国之内不均衡地分布了土地,水,煤炭和铁矿四种资源; A,B,C,D四个地区均拥有四种资源; 钢铁产业的发展要同时消耗上述四种资源。
5
6
著名的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 •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
7
水力资源
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 (长 江干支流,黄河上游,红水河等),经济发达的 东部沿海地区较少。
8
北通道:“三西”(山 西,陕西,内蒙古西部) 向华北和山东送电;
中通道:以三峡水电为 核心,向华中和华东送 电;
40
3. 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
内生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阿罗 “干中学”理论,主张劳动力质量提高是生产率提高的源泉。 罗默 提出了知识外溢,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
41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一、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 1. 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产权理论是制度的核心 私人资本——效率,投入营利性竞争部门 公共资本——公平,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决策;责任;利益。 2. 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造就合理的组织治理结构——解决缺乏效率的交易问题
35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劳动力数量与区域经济增长 劳动力质量与区域经济增长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三.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1. 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古典 经济学派认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 原因。不承认“人力资本”概念。
10
三.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农矿业是区域初始资本积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