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简介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共13篇、105段,6074个字《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总体思想——知、全、先、善知(知己知彼)、全、先、善在6074个字中,“知”出现79次,“先”出现23次(先知先算先行先动)。

古代五种战斗单元(国、军12500人、旅500人、卒100人、伍5人)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十二招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则备之强则避之佚在劳之亲则离之利则诱之乱则取之怒则扰之卑则骄之预胜之要道天地将法——【五事七计】《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
孙子简介
孙子,名武,字长卿 春 秋末期吴国将军,约活 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 公元前五世纪初。著有 《孙子兵法》传于世, 被尊为“武圣人”《孙 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 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 书。
《孙子兵法》 --兵家圣典 民族瑰宝

《孙子兵法》在当今世界上的 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 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外交、 经济、商业、教育、体育等领 域。它对解决社会问题、人际 关系都有指导作用。
瑰(guī)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 (如宝石或珍珠);稀世之珍宝 。
孙子兵法的主体是“十三篇”
孙子十三篇 始计篇. 作战篇.谋攻 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 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 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 篇.
《谋攻篇》

谋,谋略、计谋。谋攻,以谋略攻敌。 本文中心就是讲如何运用谋略来取得战争胜利,即通 过智力运筹,最大限度的降低敌我伤亡和避免战争破 坏,同时获取最大的战果和效益。
《谋攻篇》的名句欣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 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 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有危险了。
彼(bǐ ):对方 殆(dài):危险
《谋攻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名句欣赏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 善者也。
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 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善(shàn) :高明
《谋攻篇》的名句欣赏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作战的上策是用谋略胜敌,其次是运用外交取胜 ,再次是战胜敌人军队,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伐( fá ):讨伐,攻打

孙子兵法简介,名人故事

孙子兵法简介,名人故事

孙子兵法简介,名人故事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着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它在我国2500年历史,《史孙子兵法前三篇说的是战略运筹《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是“制造”《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孙子兵法以下两篇是军事地理《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孙子兵法以下二篇是特殊战法《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一孙子兵法简介

一孙子兵法简介
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 二;用间第十三。
二、《孙子兵法》的体系
按现代军事学的体系来分析的话, 《孙子兵法》包含四个层次: 1、战争观念
“慎战” 2、战略思想 “不战而屈人之兵”“先发制人”“速战速决”
作者孙武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出 身武门。各大小诸侯国之间明争暗斗, 战火连连不断。
由于齐国的动乱,孙武从齐国到 吴国。他到吴国以后,由于伍子胥的 推荐,孙武就带著这13篇的《孙子兵 法》晋见吴王。
《孙子兵法》是一个非常全面完 整的体系,这个书篇幅不大,只 有五千九百多个字,共十三篇。 它自己本身有个逻辑体系。
2、《孙子兵法》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一些MBA课程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参考书。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也曾在其 《营销管理》一书中,探讨了兵法在营销中 的应用。
日本企业家非常推崇孙子“上下同欲者 胜”的思想,将其与儒家思想结合创立了 温情主义的合作型管理模式。
50年来,索尼公司“以正合,以奇胜”。
一、《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 《吴孙子兵法》等,大约成书于2500 年前的春秋末年。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之一。
•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 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 • 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
著作之一
• 该书被翻译成29种语言文字 • 不少国家的军校把它列为教材。
5、利与害 6、迂与直 7、全与偏
“无所不备,无所不寡” 8、知与行
四、《孙子兵法》的实践运用
1、《孙子兵法》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中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去世将近 2500年之后,其战略思想正在深刻地影响着 现代战场。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自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在国防部官员和美军军官中 举办了上千次《孙子兵法》讲座。《孙子兵 法》是高层军校学生必读的于人” “知彼知己” “避实而击虚”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共43页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共43页
--《游击队之歌》
【中心思想】不战而胜的全胜思想
【主要内容】

全胜战略思想:

不战而屈人之兵
以智谋为首的制胜思想:

上兵伐谋
著名的战争指导规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诸葛亮《隆中对》 上兵伐谋
烛之武巧言退敌
其次伐交
围魏救赵
其次伐兵
平津战役
其下攻城
【中心思想】积蓄力量,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介绍
天津大学 朱丙锋
主要 内 容
一、孙子兵法概况 二、孙子兵法经典化 三、孙子兵法内容简介 四、怎样读孙子兵法
一、孙子兵法概况
(一)作者概况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 (今山东惠民)人。后人尊称其为 孙子。
“西破强楚,入郢城,北威齐 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中心思想】先计而后战的战争观
【主要内容】
对待战争的态度:

重战、计战、谋战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客观依据:
“五事七计”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主观依据:
庙算、诡道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兵者,诡道也;“诡道十二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中心思想】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
《孙子兵法》、《太公》、《司马法》,外加《吴子》和 《尉缭子》
曹公五书:《孙子略解》、《太公阴谋解》(已佚)、《司 马法注》、《续孙子兵法》、《兵书接要》
新典《黄石公三略》
二、《孙子兵法》经典化(中国兵法演变)
(五)六大经典和《孙子》六家注(南北朝隋唐)
《孙子兵法》、《太公》、《司马法》、《吴子》、《尉缭子》、《黄 石公三略》

孙子兵法城简介

孙子兵法城简介

孙子兵法城简介《孙子兵法》是一本流传至今的古代兵书,已经成为全世界军事家和管理学界的经典之作。

其中的思想和策略都对现代军事和商业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所述的内容已经超越了时代的限制,成为了一部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

以下是孙子兵法城简介:一、历史背景《孙子兵法》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约在一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创作而成。

书中作者孙武通过自己的军事经验以及对历史战争的研究总结,提出了许多对于军事思想、军事指挥和战争策略的独到见解和深思熟虑的建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二、书籍概述《孙子兵法》是一本以发掘军事策略精髓为核心的兵法著作。

从整体上讲,这本书分为概论、作战计、谋攻策三大部分。

在概论中,孙武揭示了军队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战争必须满足的条件以及战争必须遵守的原则等。

在作战计一篇中,孙武讨论了诸如地形、兵力、敌情、兵器等各方面的具体作战考虑,并且向读者详细地阐述了如何有效运用各种兵种进行战斗、攻城、防守等等。

在谋攻策三篇中,孙武通过诸多有名的典故,生动地描述了如何运用各种策略打赢战争。

其中涉及的策略可以分为进攻、防御、间谍、用间、形势等等,极具现实意义。

三、教育意义《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一部管理学的经典。

它不仅仅是在今天的军队实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其他领域的管理和决策制定有着深远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在商业领域,许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通过研究孙子的思想,得出了许多实用的商业策略,如在技术创新、人才选择、市场开拓、竞争对手分析等方面可以有效运用孙子思想。

四、对世界的影响《孙子兵法》是一本被认为是中国史上最早的军事家著作之一。

由于其文化价值与贡献,该书作为一种文化形象,普遍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除了在中国著名,它也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

它是军事和管理尊重的经典书籍之一。

总之,《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军事类著作之一,几千年来在军事战略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世界文化贡献了一份宝贵的智慧。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孙子兵法》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原创版)
目录
1.孙子兵法简介
2.孙子兵法的十大人生启示
3.总结
正文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

全书共分为 13 篇,论述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战术、谋略等。

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其智慧和策略也广泛应用于商业、政治和生活等领域。

【孙子兵法的十大人生启示】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人生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敌众我寡,则用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运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兵贵神速,不贵久战:在人生中,要善于抓住机遇,迅速行动,避免拖延。

4.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要学会主动控制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5.敌强我弱,则用诡道: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要善于运用策略,找到制胜的关键。

6.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在人生中,要学会把握有利的时机,迅
速取得成功。

7.治兵如治水,因势利导: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要学会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

8.兵贵先声夺人:在人生中,要善于树立自己的形象,争取主动权。

9.敌众我寡,则用兵以分: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合理分配资源,达到最佳效果。

10.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在人生中,要谦虚低调,不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总结】
《孙子兵法》的智慧不仅在军事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

伍子胥荐言: 此人精通韬略,有鬼 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 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 人莫知其能。
经过
《汉书· 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
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 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 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 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注家杜牧 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 三篇
地位: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
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它在我国古代汉族军事学术和 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 的指导作用 。
• 《孙子兵法》
——作者及地位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
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 《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 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 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 一共十三篇 。
两个“孙子”
孙武
孙膑
孙武与孙膑
原因
公元前532年,孙武因为齐国 的内乱担心受到牵连,为谋求发展, 于是到了吴国。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简介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简介

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孙子兵法》简介,欢迎阅读。

《孙子兵法》简介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

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

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

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

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

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

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的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

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

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的高下、险要、平坦、距离的远近,攻守进退的利弊;将指将帅的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职责的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

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的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军队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的胜负,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和相应的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进行战争。

孙子认为,战争的清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论

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论

. #;
于主,国之宝也。”所以良将总是根据客观的规律从国家 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决定自己的行动,刚正 不阿而绝不惟命是从。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宝贵财 富,但是,这样的良将往往容易“犯上”,容易被妒贤忌能的人
“中伤”,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欢迎良将。孙子指出只有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所以各级领导者都要善于用良将。而不 要看到良将能干就试图去控制他,制约他。应创造条件使良将的 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 #;
(四)先知原则 孙子认为:“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
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 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 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 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 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用间篇)。 孙子在2500年前就认为可以通过用间、相敌、诱敌示形等方法去 了解敌情。不仅要“知彼”还要“知己”,“知兵”,“知天、知地”,孙子 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 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又说:“知彼知己,胜乃不 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知己原则是孙子兵法的灵 魂,而先知原则的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信息和情 报。
. #;
(七)专一原则 在双方对抗中,必须造成我专敌分的态度,确立我方相对的
竞争优势,实现以众击寡,这样就易于取得胜利。孙子在《虚实 篇》中将这一战略原则阐述得十分透彻。孙子说:“敌形人而我无 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 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多,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 之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 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 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 者也。”这样就形成了我方的竞争优势。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简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军事兵法书籍,成书于战国时期。

全书13篇,大约总计1万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经典之一。

《孙子兵法》通过论述战争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以及战争中各种策略、战术和技巧,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论断,强调在战争中要“以计取人,以谋定胜”。

《孙子兵法》的内容包括用兵的一般原则、作战的五种形态、兵法的主要内容和用兵的一些具体技巧等。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兵势、地形、用间、九变、五行等兵法原则,以及重点讲解了攻守、战役、兵器等内容。

书中提出的许多策略和原则至今仍然被军事领域广泛引用,并且对于管理、竞争等其他领域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孙子兵法》的影响非常广泛,不仅是军事领域的经典之作,而且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深刻、简洁明了,思想精深、独具匠心,被誉为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至今仍然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学习孙子兵法可以学到以下知识:1.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孙子兵法》认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必须认真对待。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可以了解战争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兵法的基本原则:《孙子兵法》提出了兵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用兵之道,胜在知己,败在不知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

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可以了解兵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战争和管理中。

3.战争策略和技巧:《孙子兵法》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战争策略和技巧,包括攻守、战役、兵器、间谍、谋略等。

通过学习这些策略和技巧,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战争情况,制定出更合理的作战方案。

4.领导和管理能力:《孙子兵法》的很多思想和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领导和管理领域,比如在“知人善任”、“用人唯贤”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可以提高领导和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管理情况。

总之,学习《孙子兵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战争和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高领导和管理能力,对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孙子兵法》简介及原文

《孙子兵法》简介及原文

《孙子兵法》简介及原文简介:《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

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

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走向世界,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原文: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PPT课件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PPT课件
主要 内 容
一、孙子兵法概况 二、孙子兵法经典化 三、孙子兵法内容简介 四、怎样读孙子兵法
一、孙子兵法概况
(一)作者概况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 (今山东惠民)人。后人尊称其为 孙子。
“西破强楚,入郢城,北威齐 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田完)
陈完
孙弛
田桓
田无宇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曹操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李世民
“古今兵法尽之于七书,七书兵法尽之于孙子”。——宋朝
以前买回的书,大 多不合用,我要的是战 略和战役的书,特别要 买一本《孙子兵法》。
B·H·利德尔·哈特:
《孙子》是一部兵书,但不是一般的兵书,
而是具有战略高度,带哲学色彩,侧重于运用
• 【中心思想】使用间谍了解敌情
• 【主要内容】

– 用间的思想:

知敌情,必取于人
– 用间的种类和方法:

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 用间的要求:
圣智、仁义、微妙
主要军事思想
(一)战争观 (二)战略思想 (三)作战思想 (四)治军思想
四、怎样读孙子兵法
1、传统军人的读法 2、传统文人的读法 3、《孙子兵法》和应用研究 4、用世界眼光看《孙子兵法》
【中心思想】争取先机之利
【主要内容】

–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军争中应掌握的原则:

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
“四治战法”: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用兵八戒”: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
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孙子兵法当事实对你有利原文

孙子兵法当事实对你有利原文

孙子兵法当事实对你有利原文
摘要:
1.孙子兵法简介
2.事实对有利原则的阐述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原则
4.总结与启示
正文:
《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兵书,作者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

该书以实战经验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

其中,“当事实对你有利”的原则,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2.事实对有利原则的阐述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抓住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事实。

这些事实可能包括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地形地貌、天气气候、民心士气等。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事实,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取得战争胜利。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原则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当事实对你有利”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我们需要了解双方的需求、资源和优势,才能制定出对自己有利的谈判策略;在投资理财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风险和收益,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4.总结与启示
《孙子兵法》中的“当事实对你有利”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复杂环
境中做出正确决策的方法。

通过充分了解和分析事实,我们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从而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和计划,实现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简介
共13篇、105段,6074个字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

分为上卷、中卷、下卷,详细内容如下。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
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
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
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总体思想——知、全、先、善
知(知己知彼)、全、先、善
在6074个字中,“知”出现79次,“先”出现23次(先知先算先行先动)。

古代五种战斗单元(国、军12500人、旅500人、卒100人、伍5人)
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
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十二招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而示之近
⏹实则备之⏹强则避之⏹佚在劳之⏹亲则离之◆利则诱之◆乱则取之◆怒则扰之◆卑则骄之
预胜之要
⏹道天地将法——【五事七计】《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无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奖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谋攻篇》,知胜之道
故知胜者有五:知可以战而不可以战者胜,知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知可以战而不可以战者胜;
⏹知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奇正之术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虚实之术(谋、侦、骗、试)
迂直之术
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先发制人
集中兵力(重点战略)
将者,五要
智(足智多谋)
信(赏罚分明)
仁(爱护士兵)
勇(勇敢果断)
严(军纪严明)、
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梅尧臣注)
为将,五不要
必死,可杀也(死打硬拼)
必生,可虏也(贪生怕死)
忿速,可侮也(性情暴躁)
廉洁,可辱也(好名自尊)
爱民,可烦也(溺爱民众)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