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含解析)

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C.新兴工商业城市兴起D.官府对经济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2.《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

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这体现了() A.无为而治的思想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D.天人感应的学说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除了沿袭唐代使用飞钱(宋代称便钱)外,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

”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金融业发达B.手工业兴盛C.对外贸易繁荣D.印刷业进步4.《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由此可见当时清朝官方对西学的态度是()A.全盘接受B.仅学技艺C.去粗取精D.全面否定5.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

这表明当时()A.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B.知识阶层民族意识觉醒C.清政府外派使节不得人心D.国人强烈反对屈辱外交6.1913年7月,袁世凯以国民党人参与“构乱”为由,下令解散国民党,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也被一律取消议员资格。

1915年12月袁世凯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改称“洪宪皇帝”。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历史是高考文综里知识点最杂的一门科目,在复习历史的时候常常有很多人抱怨太难记,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做模拟题来记忆知识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全国高考历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高考历史模拟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题,48分)(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出后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相应位置。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2、中国先秦某位思想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3、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4、“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1《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图2《秦朝疆域图》图3《元朝行省图》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5、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结论A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C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6、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新课标卷】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新课标卷】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新课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战国时秦国的基层治理,借助民间自治秩序,任用聚落中自然产生的领袖人物为里吏。

但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在统一前夕调整里吏选任原则,选用无爵或低爵平民担任里吏,将基层社会中原有领袖人物排除在外。

这种做法( )A.体现了“强国富民”思想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易激化基层社会矛盾2.唐玄宗时,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房琯以“素有宰相望”拜相,唐肃宗时以其“素有重名”,深得倚重。

后来房琯经常称病,不肯上朝,常与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终被贬为太子少师。

材料表明唐朝( )A.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B.社会舆论影响宰相选任C.恩荫制度依旧广泛盛行D.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3.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元代文献中,除汉文写本之外,还有西夏文、藏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以及婆罗门字体书写梵语的文献,也多见其他文字与汉文合体的文献。

材料表明( )A.河西走廊商品贸易的繁盛B.汉文成为各种文字的基础C.多民族政权并立依然存在D.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气象4.《皇清职贡图》是乾隆年间皇帝命沿边总督、巡抚将所辖境内不同民族的衣冠状貌,绘其图像,集结而成的古代大型民族志图册。

图册绘图三百种,以男女别幅,共计六百数,并有文字题记,简要说明其分布地区、历史沿革、服饰饮食、社会生产及向清政府贡赋数额。

这反映了清代( )A.边疆治理有较大提升B.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C.开放包容的帝国形象D.“中华天下观”的最终形成5.1908年,清廷颁布《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规定:“外国人控告中国人之刑事民事案件,公堂之承审员须遵中国现行法律并本法办理,不得徇私及偏倚畏累。

”而中国人控告外国人,则由被告人国家的领事审讯,中国官员在堂陪审。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1卷)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1卷)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届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古代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

据此可知礼乐制()A. 直接为统治者而服务B. 明确等级森严的尊卑秩序C. 通过道德教化以巩固统治D. 具有法律条文的效力2.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3.北魏大臣李安世上奏《均田疏》中说:丈量土地,将城邑附近的肥沃土地与乡村的荒地重新划分,使土地不荒废,人群中没有无业的流民。

后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实施,据此可知均田制()A. 重新建立封建土地依附关系B. 促使流民问题得以解决C. 重新优化配置土地和人口D. 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现象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5.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

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商品布占40.31%.这表明()A. 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B.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 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6.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

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

”由此可以看出()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爱国精神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①③7.1941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社论《太平洋战局的战略》,指出“对轴心整个的战略,自应取长期的持久战,以求逐渐消耗敌力,而对于再衰而竭的日寇,则应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先击破其最弱的一环使东西纳粹不能呼应”。

上海新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海新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海新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创作于武昌起义后,作者有意将“国”字写成了“囻”,这一现象常见于当时的传单、标语和报刊等,说明那时已渐入人心的观念应首推A.体恤民情B.民族团结C.民主共和D.民风变易2.《兰亭序》载:“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碶事也。

”文中的“永和九年”属于A.公元纪年B.干支纪年C.年号纪年D.朝代纪年3.国民政府制定的计划是“川、黔、滇三省各自为政,共军入黔我们就可以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而用兵还好。

……今后只要我们军事、政治、人事、经济调配适当,必可造成统一局面。

”该“计划”出现于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记载:北宋初年,老儒先生以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赶紧抄录,日夜诵读。

据此推测,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这两本书被皇室专藏,民间不得私印B.宋科举以策论代替诗赋,读史人增多C.宋重文轻武,雕版印刷不能满足需求D.宋与民族政权对峙,中原文化遭浩劫5.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文艺的清规戒律,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

这类作品A.遵循了写实风格B.抒发了浪漫情怀C.突出了理性思考D.表达了幻灭反叛6.1945年,毛泽东提出战后新中国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

上海奉贤区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奉贤区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奉贤区2024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

”与材料所体现宗教的兴起时期相当的是A.中国大唐盛世时代B.雅利安人入侵印度C.雅典伯利克里时代D.罗马疆域达到顶峰2.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

这说明A.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B.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D.对外开放有利人民生活改善3.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人评价说“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

下列有关这种说法对应正确的是A.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B.查理一世、威廉三世、詹姆士二世C.詹姆士二世、查理一世、威廉三世D.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乔治一世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伦理道德规范D.“天人感应”学说5.根据下表可知全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不包括辖县)单位:万人A.“一五”计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C.忽视了对农业的发展和建设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6.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在其大门匾额上写有“中外提福”(中外安福、平安之意)四个大字。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后期A.汉族官僚势力上升B.天下大同观念产生C.中外和好局面形成D.外交观念发生转变7.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询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被立为太子。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5)近代中国经济史(含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5)近代中国经济史(含答案)

(5)近代中国经济史1.(2023·全国·高考真题)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2.(2023·全国·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

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3.(2023·湖南·模拟预测)中华民国建立后,在张簪等人的主持下,北洋政府开始系统地制定、颁布经济法规,到1921年为止,北洋政府累计颁布经济法规40余项,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

这些举措()A.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B.导致民族经济得到独立发展C.改善了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4.(2023·安徽阜阳·模拟预测)近代绅商张謇重视在其家乡布局工业,逐渐形成了南通“一点”式的工业布局。

如图为张謇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示意图(1890—1920年)该示意图表明,张謇的选择()A.得到了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B.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C.意在拓展洋务企业发展空间D.最终实现了实业救国5.(2023·山东青岛·统考三模)如表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发展情况统计表。

这反映了()A.近代中国农业尚未转型B.小农经济已经逐步瓦解C.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6.(2023·湖南株洲·模拟预测)下面为1867—1895年清政府经营的若干近代军事企业的收支统计表(单位:两):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军工企业()A.运营资本较为依赖民间集资B.生产运营保持相对稳定C.收入与开支状况严重失衡D.经营始终坚持市场导向7.(2023·河南·统考模拟预测)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仅1905年一年内新增织布厂9家,稍后几年新办纱厂9家。

2020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24.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思想家对汤武革命的历史评价。

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珍贵先例B.各家学派对汤武革命的争论从未停息C.汤武革命获得古代学者的基本肯定D.主流思想影响世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2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世家大族皆聚族而居,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坞堡地主经济;南方的庄园经济则跨州越县,“荫庇人口”,获得迅速扩张和发展。

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制度的复兴B.小农经济的破产C.门阀世族的出现D.中央集权的削弱26.据研究,秦汉时期,地方以乡为主体编造账务(简牍)并将目录副本交呈县里,县庭更多以指导、监督考课为主;唐宋时,基础账簿由乡级行政机构转由县庭编制并以纸质形式保存。

这一变化反映出A.基层治理权力的下移B.技术进步推动集权发展C.地方财政由中央掌控D.中枢行政程序日益完善27.下面简图可以用来描述中国古代发展A.儒释道三教地位的演变B.儒法道三种治国模式的兴衰C.手工业生产格局的变化D.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异化28.考虑到短期难以弥合的权力真空将会导致中国出现山崩地裂的危险,康有为主张保留清王朝的社会政治影响,先建立“立法、行政、司法并峙,各有专属,相辅而行”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再缓慢进人共和政体。

据此可知,康有为A.希望以改良途径使君主成为虚君B.反对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根基C.力图实现向近代社会的平稳过渡D.不遗余力地为清廷摇旗呐喊29.20世纪30年代,中国只有上海工业可完全按国际劳工局的16大类分类法进行分类。

在所统计的180余个三级行业分类中,只有上海一地拥有该行业的工厂,占全部工业行业三级细类的近40%,特别是电器等新兴工业行业。

这折射出A.中国工业重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交流B.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C.上海工业发展根源于通商口岸的优势D.中国外贸中心开始从广州转移到上海30.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发刊词中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力求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的呼声”。

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中国现代历史高考模拟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要依据是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D.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2.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不准确的是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D.开始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下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有①“过渡时期”是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③实质是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④主体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体现的基本特征是A.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C.发展生产力和培养人才D.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兼顾6.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7、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主政治建设上也有过一些失误,1957年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极大挫折,它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使中共中央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估计B、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的扩大化C、使大量人才受到压抑,给国家的建设事业造成巨大损失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共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8、“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5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_1894年

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5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_1894年

专题05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1840-1894年)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

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

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答案】D【详解】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中心,但是上海进口货物值不断下降,这必然会使列强认为并未打开中国市场,因此进口货值的下降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D项正确;进口货值的下降不等于外国货物不进入中国,因此其不能阻止自然经济的解体,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取代了广州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意味着在当时的通商口岸中,上海具备更加优越的对外贸易条件,因此上海进口货值的减少并不能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排除B项;进口货值的下降和传统手工业的恢复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且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冲击了传统手工业,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2·6浙江·高考真题)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下列项中,主要的抵抗行动有()①收复雅克萨之战②黄海海战③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④左宗棠收复新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主要的抵抗行动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台湾民众的反割台斗争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②③④D项正确;收复雅克萨之战是在康熙时代,不是中国近代,①错误,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2022·1浙江·高考真题)1865年,面对西方列强威胁,薛福成提出“防之之策,有体有用。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2.(4分)《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D.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3.(4分)下表是宋代对广州市舶使的奖励统计表(局部)有贡献的广州市舶使奖励及殊荣杨克让诏升殿慰劳,面赐金紫萧汝谐被荐升台谏华中师、李穎、陈颖列名县志和府志这体现出宋代()A.加大了国家对市场监管力度B.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C.营造了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D.拓展了市舶使的升迁途径4.(4分)《姑苏志》中说:“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聚谓之镇。

”如图显示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B.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D.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5.(4分)1898年初,清政府以田赋、盐税为担保发行昭信股票,颁布章程规定,以二十年为偿还期,准其自由流通,到期还本付息。

各地始则劝购,既而演化成官府强令捐输,受到各界抵制。

8月,朝廷下旨停办。

这说明()A.清政府借发行股票掠夺百姓财富B.清朝官员和百姓都反对发行股票C.清政府用财政手段应对经济困难D.昭信股票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6.(4分)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年高考模拟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年高考模拟

浦东新区2010年高考预测历 史 试 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里的“活动”是指A .采集渔猎B .磨制石器C .农业耕作D .饲养动物2.右图是姜寨遗址的复原图,呈现的是一个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

当时人们日常主要种植和分享的粮食可能是A .甘薯B .稻C .粟D .玉米3.欧洲关于中国的最早历史记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一首叙事长诗《阿里玛斯贝亚》中所提到的远东希伯波里安人。

这些“希伯波里安人”可能生活在A .商朝B .西周C .东周D .秦朝4.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

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

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A .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B .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C .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D .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5.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所说的公民,主要是指A .希腊城邦成年男性公民B .希腊城邦所有成年贵族C .住在雅典城内成年男性D .雅典城邦成年男性公民6.“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之威德。

”历史的实践证明,此想法是A .书生之见,荒诞无稽B .不合时宜,难以实践C .敌人阴谋,离间君臣D .切合时情,迎合帝王7.右表是中国古代某部著名的史著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出自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史通》D .《文史通义》 8.据《宋史》记载: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辽界灾荒严重,不断到宋境籴粮,雄州一次出官仓2万石,贱价以粜。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2.(4分)《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D.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3.(4分)下表是宋代对广州市舶使的奖励统计表(局部)有贡献的广州市舶使奖励及殊荣杨克让诏升殿慰劳,面赐金紫萧汝谐被荐升台谏华中师、李穎、陈颖列名县志和府志这体现出宋代()A.加大了国家对市场监管力度B.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C.营造了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D.拓展了市舶使的升迁途径4.(4分)《姑苏志》中说:“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聚谓之镇。

”如图显示了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B.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D.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5.(4分)1898年初,清政府以田赋、盐税为担保发行昭信股票,颁布章程规定,以二十年为偿还期,准其自由流通,到期还本付息。

各地始则劝购,既而演化成官府强令捐输,受到各界抵制。

8月,朝廷下旨停办。

这说明()A.清政府借发行股票掠夺百姓财富B.清朝官员和百姓都反对发行股票C.清政府用财政手段应对经济困难D.昭信股票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6.(4分)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

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侧重经济交流B.崇尚和平交往C.凸显对外开放D.强调多元互鉴2.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均输》篇,其中的算题,反映了当时官营运输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制订详密计划分派运量、调度运力,并且严格规定运输行程的情形。

这体现出数学成就的发展得益于()A.政府的高度重视B.经济计划的制订C.生活的实际需求D.交通运输的发展3.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

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奶酪、油酥的技术,北方汉语中也充斥“胡虏”之音。

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人口迁移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特征C.政权更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D.丝路贸易丰富中原经济生活4.租庸调是均田制时期的赋税制度,它以身丁为本,是一种以丁口为纳税对象的制度;两税法以资产为本,将土地及其他资产作为纳税对象。

这种变化反映出()A.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B.国家财政收入趋于稳定C.百姓的赋税负担更加沉重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明朝江南地区有诸多士大夫在家族设置义田,赡族救贫。

士大夫们还制定义田管理条规,将义田的土地册上报户部钤印下发府县确认,以为凭据,以期“家法之永赖国法”。

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A.强化政府的基层治理B.保障宗族救助的落实C.弘扬耕读传家的精神D.营造和睦的宗族关系6.1662年,康熙皇帝钦批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

作为东北北部的边疆大吏,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本地区的驻防官员、兵丁粮饷、调兵出征、开垦荒地,还兼管朝贡、商贾杂税、刑狱缉拿等事务。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一模试卷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一模试卷

2013学年度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抽查考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伯里克利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掌握在____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符合空格中的正确一项是A.男性 B.公民 C.陪审法庭 D.公民大会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奠定了基础。

下列排列组合与儒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是A.英雄、隐士、君子 B.英雄、隐士、君子C.君子、英雄、隐士 D.君子、隐士、英雄3.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A.《尚书》 B.《墨经》 C.《老予》 D.《论语》5.“开始于沙漠中的一个宗教,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已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到750年,他统治了从比利牛斯山到信德,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广大地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里所说的这一帝国和宗教是A.罗马基督教 B.阿拉伯伊斯兰教 C.拜占庭东正教 D.奥斯曼伊斯兰教4.西周时“一人跖(踏)来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四百亩”。

引起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6.普希金赞美俄国一位伟大的人物时说:“他用独断专行的手,勇敢地撒播着文明。

”其中的“他”是A.威廉·奥伦治 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 D.尼古拉二世7.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8.恩格斯称法国启蒙思想家是“非常革命”的。

历史(全国甲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历史(全国甲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国甲卷B卷)历史·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涉及夏商周时期都城、铜矿和锡矿的分布情况,由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C项正确;夏朝的都城在阳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西周都城是镐京,东周是洛邑,排除A项;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是在秦朝之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诸侯国都的分布情况,排除D项。

故选C项。

25.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答案】D【详解】特定的历史时空总是能引起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关注,西北就是如此。

西北地区往往与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联系。

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体现了秦汉时期的“秦汉雄风”;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宋政权对西北地区的关切。

历史真题模拟练习卷一含解析

历史真题模拟练习卷一含解析

2021年高考之精选真题+模拟重组卷01(新课标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

25.(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案】D【解析】材料中“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内容是学习汉文化,而儒学是汉文的核心,故选D项;“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描述中无法判断这两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排除A项;“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与绘画技术无关,排除B项;“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无论在远期还是近期,这种大型佛像的建设没有政治干预是不可能成功的,排除C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历史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第一卷分叉部分考生注意:分叉部分A组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老教材的考生解答,B组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

考生可以任选A组、B组试题,但不能交叉答题。

若考生同时选做A组、B组试题,阅卷时只以A组试题记分。

A组题(适合一期课改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铲形门齿是炎黄子孙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理印记之一。

持有该特征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解析:A2.我国古代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最早是在( ) A.母系氏族社会 B.商朝时期C.父系氏族社会D.西周时期解析:A3.观察下列图片,其中所反映的历史朝代最早的是( )解析:C4.“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农民起义、刘项文盲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统一六国、焚书坑儒解析:C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解析:D6.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对当今最有影响的是( )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②促进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促使中国丝绸走出国门名闻天下④推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扩大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D7.造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的原因的渊源是( ) A.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势力日益壮大 B.东汉末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C.统治者偏安一隅,无心统一全国D.士族势力腐朽,中央集权严重削弱解析:B8.封建国家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结果突出表现在下列哪些历史现象中( )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9.从敦煌壁画上发现过唐人画的“刷牙图”。

据专家研究,刷牙习俗始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

此材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 )A. 佛教宣扬个人卫生B. 唐人重视口腔卫生C.唐人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生活方式D. 唐文化对西方产生影响解析:C1O.“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此书是指( ) A.《春秋》 B.《史记》C.《通典》 D.《资治通鉴》解析:D11.“以强大的凝聚力固守本民族宗教文化传统而著称的犹太民族,其中一支在北宋中叶进入开封定居,长期过着和平生活,得到汉族平等对待,逐渐放弃本民族语言,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最终失去保持本民族特征的心态,融合到汉族之中。

”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 ) A.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同化 B.体貌特征的同化C.语言文字的同化D.生活习俗的同化解析:A12.宋朝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主要途径是( )A.察举制B.士族制C.按财产和出身决定D.科举制解析:D13. 介绍欧洲水利方法和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的两部巨著分别是()A.《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C.《农政全书》和《徐霞客游记》D.《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解析:C14.中国人民早在古代就创造过世界航海壮举。

中国古代对外交通经历了由西北陆路转向东南海路过程,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B.海上交通比陆上方便C.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向南转移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解析:C15.我国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 A.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以末至富,以本守之”C.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D.加剧土地兼并解析:A二、简释与问答题(共2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

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

有藏于襟怀囊箧,物虽贵而人莫能窥;有积于场圃困仓.直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寒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

如此之比,其流实繁。

——《陆宣公奏议》(1)材料所述为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什么赋税制度?(2分)(2)该朝早期的赋税制度是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是如何评价该赋税制度的?(2分)(4)请再列举我国该朝代之后至近代以前的赋税制度一例,并简述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变化原因。

(4分)答案:(1)唐朝;两税法。

(2分)(2)租庸调制。

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导致租庸调制无法实行。

(2分)(3)利: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以资产多少收税,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弊:资产没有估算标准,无法准确计算出来;能生利的资产和不能生利的资产同样看待。

(2分)(4)列举:宋方田均税法、明一条鞭法、清地丁银制等。

(1分)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任二,2分)原因: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

(1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暮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推,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

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摘自《文献通考》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清散。

——摘自《朱子语类》(1)依据材料,分别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

(2分)(2)你认为,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分)(3)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你是如何理解的。

(2分)(4)你如何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并各用史实证明。

(4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宋初改革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二认为它使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溃败。

(2分)(2)评价者的立场观点、占有的史料不同等。

(2分)(3)“政治新格局”是指确立了“重文轻武”的政治格局。

(2分)(4)该格局有利于维持政权的长期稳定,改变了东汉末以来严重的武将夺权的局面(如两宋基本未出现武将篡权的事件);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如宋词的繁荣、科举制的兴盛等)。

但该格局也导致国家战斗力的低下,以至在边境冲突中处于劣势(如澶渊之盟)。

(4分,两方面评价各一点即可,史实各1分)(其余试题见共同部分)B组题(适合二期课改考生)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不包括( )A.金属工具的出现 B.文字的使用C.国家的产生D.合适的生存环境解析:D2.1798年的一天,拿破仑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已经卧了几千年的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金字塔中的墓室壁画文字是( ) A.楔形文字 B.圣书字C.印章文字D.玛雅文解析:B3.“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伯里克利)。

”该政治制度是( )A.僭主政治B.寡头政治 C.民主政治 D.集权政治解析:C4.老舍的《四世同堂》描述了我国传统的家族制度,而如今,核心家庭正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封建制度的崩溃B.经济的发展C.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 D.法律的规定解析:D5.20世纪上半叶,造成世界范围内大批群体性移民和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 A.草原民族的西征 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开展D.法西斯侵略扩张解析:D6.“冠冕堂皇”是对人们最起码的礼仪要求。

这里的“冠”属于服饰中的( )A.头衣B.体衣C.足衣 D.佩饰解析:A7.在我国传统的诞生礼仪式中存在着生男仪式繁、生女仪式简的,其根本原因是( )A. 儒家思想的影响B. 封建制度的存在C.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解析:C8.莎士比亚的作品以人文主义观点反映了英国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 )A.封建制度兴起B.资本主义兴起C.工业革命D.二战时期解析:B9.以下生活方式属于信息社会特征的是( )A.群居B.村落定居C.城市化D.城乡一体化解析:D10.西方教育中“人文气息的学术氛围和自由探讨的创新精神”源于( )A.雅典学园B.中世纪教会大学C.近代高等教育体系 D.古代东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解析:A11.以下对“新航路开辟”评价最合理的是( )A.是人类全球交往的开始B.促进世界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C.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D.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解析:A12.二战后,对伤病员、战俘的待遇和保护平民作了更加系统的规定的文件是( )A.战争开始公约 B.非战公约C.联合国宪章 D.日内瓦公约解析:D13.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 ) A.18世纪下半叶 B.19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解析:D14.以下会徽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属于全球经济合作组织的是( )解析:D15.政府加强了对社会保障的干预,社会保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社会化发展途径始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 A. 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B.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C. 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D. 英国发表《贝弗里奇报告》解析:C二、简释与问答题(共20分)16.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10分)世界人口增长表时期约1万年前17世纪上半期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人口数(亿)0.06525.250(1)依据上表,简述不同时期世界人口变化情况。

(2分)(2)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3)人口的过快增长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至少写出3点)(3分)(4)对于当前世界人口过快增长的现状,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分)答案:(1)农业社会以前人口增长缓慢,之后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5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长。

(2分)(2)生产力发展;农业的发展;工业革命后,科学进步,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3分)(3)资源缺乏、能源短缺、交通阻塞、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福利不足等。

(3分)(4)合理即可。

(2分)17.上海博物馆于2006年7月1日至10月7日,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在上海举办“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

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所在地)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亚述文明”又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与古代巴比伦齐名的重要文明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