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典型案例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6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6篇一、教学背景。

我教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但传统的识字课往往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走神。

所以我想让识字课变得有趣起来。

二、教学过程。

那天我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叠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生字。

我神秘兮兮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生字王国探险啦!”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我拿出第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日”字。

我笑着说:“小朋友们看,这个字就像天上的太阳,圆圆的。

那谁能给这个‘日’字组个词呀?”一个小男孩高高举起手说:“日月。

”我马上表扬他:“哇,你真聪明,就像个小天才呢!那大家一起跟我说,日月。

”全班小朋友大声跟着说。

接着我拿出“目”字的卡片,把它和“日”字放在一起对比。

“小朋友们,这两个字很像哦。

你们看,这个‘目’字像什么呀?”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像眼睛。

”我拍手说:“太对啦!那我们怎么区分这两个字呢?大家看,‘日’是太阳,只有一个圆圈,而‘目’是眼睛,里面还有眼珠呢,有两横。

”孩子们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然后我又拿出“人”字卡片,说:“这个字呀,就像一个站着的人。

你们看,一撇一捺多像人的两条腿呀。

”我还做了个站着的姿势,孩子们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又请小朋友们用“人”字来造个句子,一个小朋友说:“我是中国人。

”我激动地说:“说得太棒了,你真是个爱国的好孩子。

”三、教学反思。

这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对生字的记忆比以前好多了。

通过这种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把生字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孩子们更感兴趣,参与度也很高。

但是我也发现,在对比相似字的时候,有些孩子还是有点迷糊,以后可以多找些方法来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比如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画一画这两个字所代表的东西。

一、教学背景。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作文写作,可很多孩子一听到作文就头疼,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

所以我想在作文课上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二、教学过程。

作文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圆圈。

我问孩子们:“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圆圈像什么呀?”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优秀10篇)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优秀10篇)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优秀10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树和喜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多种方法反复诵读中复习生字、词语,奠定牢固的语文基础。

2、通过观察图画,结合生活实际,与小组伙伴共同交流等方法来领会课文内涵,同时获得阅读方法的渗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白有朋友才有快乐,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团结友爱会使同学的相处更加快乐。

教学难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会阅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看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第一个猜出来。

二、复习旧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与喜鹊》,跟着老师写课题。

1、读课题。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树和喜鹊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就让老师看看大家准备工作做好了吗?3、考察字词掌握情况:(1)开火车领读不带拼音的字宝宝。

(2)男女同学赛读词语。

(3)挑战读含有生词的句子。

4、听故事录音。

5、自由读课文:(1)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课文: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体会“只有”的意思(相机板书: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孤单)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周围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3、看图体会树和喜鹊的心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4、树和喜鹊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吗?让我们自语阅读后面的课文找出答案吧。

出示自读要求:(1)树和喜鹊后来有了什么变化?(2)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产生变化的?(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上面两个问题。

6、汇报交流结果:7、是啊,树和喜鹊都有了朋友他们很快乐,同学们,你们快乐吗?能不能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快乐) 8、让我们来看看树和喜鹊与他的朋友们是怎样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9、出示第五自然段:(1)这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的什么事?(2)“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照样子说词语。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摘要】课程改革将给教育教学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

为学生开辟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质疑问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关键词】自由空间情景动机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身为课改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

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

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

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

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李想小朋友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

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

学生对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

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

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优秀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11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的写作思路。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彩虹》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好读懂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4、积累词语“荡来荡去、飘啊飘”,并仿照拓展。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感受想象的美好纯真。

教学准备:写好句子的磁力贴教学时间:2课时一课时一、猜字导入,引出课文1、教师写甲骨文“虹”,学生猜是什么字,怎么猜出的。

教师讲字源。

2、板书“彩虹”,谈话:彩虹什么样?3、出示一自然段:(1)指名读,齐读。

(2)识记“座”,积累“一座……”的词语。

(3)理解“美丽的桥”就是彩虹。

指名读一自然段。

4、引出课文:你想过走上这座美丽的桥吗?这篇课文中的小姑娘就有奇妙的想象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文中的“我”想走到桥上干什么?2、同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师:别急着说,先跟同桌轮流读一遍课文,想清楚,和同桌练习说说,再举手吧。

3、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我”想到桥上干什么?三、读懂第二自然段1、读好一句。

(1)师:文中的“我”想象多奇妙。

课文写得也很有意思。

你能读懂吗?先来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标出句子。

出示: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学生自读,齐读。

(2)师:“我”要的是什么?她要水壶干什么?读第二句吧。

2、读好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

自读齐读。

师做动作,学生齐读。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词语解释与运用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难词;
2. 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写出一篇内容连贯、语句通顺的短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先将课文中的生词和难词做一个简单解释,并用例句进行运用,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二、学习
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段文段,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找出文段中的生词和难词,解释并讨论其意思和用法。

2.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知识的练习,进行课文词语的默写和造句。

三、巩固
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编写一个故事,然后要求他
们在故事中使用今天所学的词语。

四、作业
将课本课后练习作为当天的作业。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收获颇丰。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对课文生词和难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了所学的词语。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菜园里》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菜园里》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菜园里》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菜园里》是一篇识字课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些蔬菜的名称和特点。

这篇课文不仅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也能让学生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基础,但对于蔬菜的认知可能还比较有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认识“菜、园、豆、角、萝、卜、心”等 14 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4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教学难点:了解蔬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蔬菜的图片、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蔬菜。

2、游戏教学法:采用猜谜语、开火车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菜园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有趣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

(出示菜园的图片)这就是菜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菜园里看一看吧!2、板书课题:菜园里(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5、开火车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蔬菜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菜园里有哪些蔬菜?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蔬菜图片,并板书蔬菜名称。

3、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这些蔬菜的特点。

例如:豆角长长的,黄瓜绿绿的,茄子弯弯的,辣椒红红的。

(四)游戏巩固1、猜谜语(1)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境。 把 学生引入情 境之 中 , 使学生 积极主动 地参 与到教 学过程 评价制作 统计表来 向学生展示 小组学 习的结果 。我认为作 为 中 。我是 这样导入新 课的 的 : “ 小朋友 们 ,你们 去过 自选 商场 教师 只要 精心付 出 , 学生 定会还你 一个惊喜 。 2 、 质疑 问难 , 发 现 问题 自主 学 习创造性 思维 是人 问题 开 吗 ?今 天 , 李想小朋友 将带我们 到 自选商 场里去逛一 逛 , 她说 ‘ 她 要买 好 多 东西 ’ ,请 小朋 友 们看 仔细 了 ,她买 了 哪 些商 始 的。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 、 提 出问题的能 力 , 首 先要鼓励 他们
品 ?” 接着 , 我就开始 放录像 。录 像一放 完 , 不用 我问 , 学生们 敢于 和善于质疑 问难 。 中国古人 说 : 学贵有疑 。 小疑 则小进 , 大 都争 先恐后地 回答 。学生 对文 中的九 种商 品名称 已有了初 步 疑则 大进 。要培 养学生善于从 无疑处 生疑 ,从看似平常处 见 这 是发现 问题 的起点 。如教 学 《 狐 狸和 乌鸦》 时, 学 生问 : 感性 认识 。 通过 录像情境 的创设 , 把学 生带入 自选商场 的情 境 奇 , “ 课题 为什 么 以狐狸 和乌鸦为题 ?”在初读 课文后 学生又 问 : 中 。都想去 了解 自选商场 。 2 、 利 用情境 , 激发学生 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 的原动 力。 学 “ 课文 写的是狐狸 和乌鸦 的故事 , 与爱听好 话有什么联 系? ” 教 我 多想 去看 看 》 提 示课 题 后 , 学生 问 : “ 课 题 中的 ‘ 我’ 是 习动机是 推动学生参 与学 习活动 心理动 因。学生 学习 的积 极 学 《
新课 改 下 的小 学语 文课 堂教 学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精选15篇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15篇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完整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教学目辬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背影中我们体会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二)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母亲爱花,更爱双腿瘫痪的儿子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

虽然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隐藏着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随意性太强。

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问题。

在交流学习心得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倾向严重。

二、语文课变为“表演”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

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象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表演”式的课堂,表面上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可是,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研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价语言 过于简单、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同时,教师过于量化评价,而忽略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体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针对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评价语言的 针对性和启发性,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教师应学生 的情感和体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质性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以 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希望这些分析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 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内容二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本次演示将探讨这一话题,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新课改旨在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评价语 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 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们应加强对教学评价语言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 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评 价语言能力?如何发挥评价语言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构建 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 教学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 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信 息呈现给学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例如, 在拼音教学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案例摘要: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我们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案例,力图达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

这四个要素的整合是通过三个阶段的活动实现的,包括预习阶段的上网活动、课堂教学阶段四要素的互动和课后的拓展互动。

“整合教学”是按照阅读教学的规律进行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课前准备】(一)教学背景参与教学的是本校三年级电脑实验班的学生。

从2001年9月至今,经过两年多的电脑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电脑操作技能。

能较为熟练地打字,速度快的学生每分钟可打10个字;能上网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并能把搜集到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校园网进行网上交流。

(二)教材内容的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三)学生学习状况分析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

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1.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差错时,我们看到,这里有同学真诚的帮助和合理的建议,有学生勇敢的自纠和他人热情的奖励,有教师积极的引导和耐心的等待。

课堂上,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心情是愉悦的,师生情感是和谐融洽的。

课堂给了学生安全感、愉悦感。

难怪学生在错误面前,没有丝毫的羞涩,没有丝毫的退却。

“宽松”带来“安全”,“安全”导致“开放”,“开放”培植“自信”,“自信”引发“勇气”,“勇气”造就“探索”——这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正是课改实验所追求的目标。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教学案例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师:小朋友,这儿有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的后面藏着我们学过的音节,你选择其中一种动物,就会出现一个音节。

谁想当小老师拼读给大家听?如果读准了全班小朋友就跟道他读一遍。

生1:我选择小灰兔。

(师点击课件小灰兔后出示音节jià)生2:我来帮助他——jià。

生3:我可以读得更响亮些——jià。

全班齐读。

生1:我选择小毛驴——qí。

生2:老师我可以帮助他——qǐ。

(读得不是很到位)生3:我能读好它——qǐ。

生2:(自己站起来再读音节)qǐ。

生4:老师我愿意送给他一颗进步星。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二、看图认识汉字师: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些汉字朋友,这些汉字朋友在哪里?老师先带小朋友到一户人家家里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先自己看图说一说,再试着拼读图上的音节。

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第19页。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看图说一说,并拼一拼图上的音节词)师: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生1: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我还看到一位阿姨在洗衣服,还看到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女孩在喂小鸡。

师:在这句话中只需要在后面用一个“还看到”就可以了。

生2:我看到两个叔叔在下棋,一位阿姨在洗衣服,一个哥哥在搭积木,还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喂小鸡。

生3:(拼读音节)xiàqí。

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实践

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实践
课 改论 坛
2 0 1 3 - 0 8
以学定教 ” 浅谈 “ 以人 为本,


文/ 孙

新课改下的小学 语文
让课堂活

要: 新课标 的核心思想是 : 一切 以学生的发展 为前提 , 倡导的是“ 以人为本” , 真正做 到以学定教 , 创建高质高效 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 : 新课标 ; 以人 为本 ; 以学定教 ; 小学英语
种值得信赖 的心理倾 向, 它们可 以在合适 的条件下 释放 出来 。当 的文化 , 教材只是 “ 例子 ” , 只是 学生借以走 向无 限的有 限, 所 以才 学生 了解 到学习 内容与 自身需要 相关时 , 学 习的积 极性最容 易激 有了对可持续 学习能力 的培养。
发, 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 。
一一

激 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 构建一种趣 味 、 新颖 与 能 的呈 现 , 使学生进行 最佳 的学 习氛围 。例如 , 在 人教版 四年 级 知识化 的课堂教学气氛 , 让小学生能够 自主 、 合 上册 《 语 文 园地 二》 中“ 胸有成竹 ” 的教 学 中 , 教 师设计 儿 歌背诵 作 与探究性地学 习 , 从而提升其解 决问题能力 、 与演 唱的情境教 学 , 创设音乐情 境 , 从而引 出“ 成语 故事 ” 教学 的 语 言技能 以及创新意识 等语 文综合素质 。其核 引导 。教师利用音 乐情境教学 过程 , 应适 当地 穿插一 些 自主 、 合 心 理念 , 在 于教师贯 彻与落 实 “ 以学 定教 ” 的人 作与 探究 性学 习的 问题 , 增强 课堂 的活力 , 营造生 动 、 愉 快与 富 本 教学理 念 , 结合特定 教材 、 特 定环 境 、 综合 学 有节 奏感 的课 堂氛围 , 让小学生 能够更主动 、 更有 效地掌 握所 学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要求 学 生
,
回 答 问题
,
即 培养 了 学生
`
引经 据 典
创 新教 学 方法
,
,
在 朗读 的 同时 用余 光 看 一 看 老 师比 划 的手 势动 作
阐 述个人 见解 的能 力 练

,
又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口 头表 达 训

’ `
氛 围 大面 积 提高 小 学语 文教 学 质 量 关 键词
:
让 听写 词语 焕 发 出新 的

始 终 涌 动 着创 造 的 激情
,
焕 发 出生 命 的 活 力

,

,
或 者在 解决 了 问题 之 后反 问 学生
,
,
都 是 在 讲到 与 问
” ”
由单 一 封 闭的 训练 向 多元 开放 的练 习 转 变
,
成 出很 多亮 点 课 堂 教 学鲜 活 高效 在 教 学过 程 中 老 师的 评价都应有 激 励性
,
实 小学 生 的 素质 教 育 为 了 让小 学 语 文教 学 工 作 更 加 适应 新 课 程改 革 理 念 的发 展 方 向 为 了 有 效培 养 学 生学 习 语 文 的兴 趣和 减 轻 学生 沉 重 的学 业 负担
因此
, ,
神 情 操 在耳 濡 目染
潜移 默 化之 中 得到 升 华


课堂 中除采 用 一 般 的 范读

引导 学生 从 文章 的 中心

写法

结构 方 面
一 种 融 洽共 鸣
因此
,
,
新 课 程 背景 下小 学 语文 课 堂
,
实施 多 角度鼓 励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比尾巴》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比尾巴》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比尾巴》教学案例《比尾巴》教学案例主持人: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间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体)也都应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这种资源往往比教材更真实,更丰富,更具情境性。

下面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对“动物尾巴”和“蔬菜”的认识是较为丰富、真切的。

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在获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求知的欲望受到一次呼唤,主动的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得到一次培植。

《比尾巴》教学案例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了小动物们举行的“比尾巴”比赛,认识了许多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觉得十分有趣。

现在,我们也来举行一个“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们准备好自己带来的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谁先上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生:我带来了一张老虎的图片,老虎的尾巴长长的,上面还有许多花纹。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他能用“长”来生动形象地介绍老虎尾巴的特点(板书:长)。

大家在介绍时,要向他学习,看谁也能用上本课学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到的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如“短、扁、弯”,还可以发挥想像,用上“好像”这个词。

还有哪位小朋友们想上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师:这么多的小朋友举手啊!这样吧,大家先在四人小组交流,等一下选派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

生:四人小组交流。

生: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

发言情况举例如下:生a托着小鱼缸上台:这是我养的小金鱼,金鱼的尾巴扁扁的,好像一把小刷子。

生b举着图片上台:这是我昨晚在电视栏目《动物世界》上看到的一只长颈鹿。

我把它画了下来。

它的尾巴又细又长,好像小辫子,又好像一根毛笔。

生c拿着玩具袋鼠上台: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袋鼠经常把它当作椅子坐。

生d带着一本《动物小百科》上台,翻开其中一页:锦鸡的尾巴五颜六色,非常美丽。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教学案例(精选13篇)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教学案例(精选13篇)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教学案例(精选13篇)《雪孩子》教学案例主持人:课改向我们走来了。

课标向我们走来了。

我们不仅要张开双手拥抱她,我们还要积极主动地迎上前,走进课改,走进课标,走进新的课堂!一年来,厦门市小学语文教师在小语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意改革评价方法,她们走进了课改新课程,步子是坚实的,也是坚定的。

《雪孩子》教学案例师: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学生自由练读)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生1: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

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该生朗读)生2: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该生朗读)师: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学生各抒己见)师: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

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她读出了什么语气?生3:我觉得她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语调比较低,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生4:我觉得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师:谁还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呢?(教师请了三个学生朗读)师:评一评,谁读得好?生5:我觉得缘缘读得好,她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生6:我也觉得缘缘读得好,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生7:我认为从“美”这个词,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教学案例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教学案例教学背景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80分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通过欣赏文本赏析中蕴含的情感体验,增强情感共鸣与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文本中描绘人物和事件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1.引出课题老师可以通过拍一组刚下过雪的城市景观照片,和一张山区村庄的照片来引出本节课的话题:下雪。

老师问学生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在你们印象中,雪会带来哪些变化?2.复述询问学生上一堂课学习过叶圣陶的《荷叶杯》,并请任意几位同学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

课中环节1.欣赏文本学生阅读课文《雪孩子》(小学课本)老师提出问题:这篇文章是讲什么的?请学生自愿回答,进一步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文章句子和段落,阐述文章描绘的反转和揭示。

2.文本讲解讲解文章中一些生僻词及词语搭配的含义,如“带雨的泥土”、“小小的身影”、“仙女般的仪容”等。

3.描述人物和事件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按片段回顾文章人物与事件,询问详细情节,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和批判性思维。

4.仿写小练笔要求学生仿写句子,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加入对文章反转和揭示的理解。

教学总结老师总结全文,让同学们总结到小孩幽默的活泼本色。

总结一些生词与短语,例如:小的身体里,纯真和活力,一个寒冷的冬天,心中涌起暖流等。

总评价这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准确把握了“课改”教学理念,通过对《雪孩子》这篇精美的文本的阅读赏析,引导学生学会重视情感,锻炼文学鉴赏能力,学生能够主动思辨,认知逐步形成,思维随之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听花开的声音——民和县川垣学校课堂教学典型案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荡漾着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

2002年秋季,川垣学校根据教育局的安排也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序幕。

十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川垣学校全体老师肯钻研,勇创新,对课程理念有了更加深刻和清晰的认识,理清了头绪,抓住了特色,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教师们以教学为主阵地,努力实践着课程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改以来,我校的实验教师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探究,寓学于乐。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是本次课改的中心任务之一。

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感兴趣的不是来自活动的结果或事物,而是来自活动本身。

为此,我校实验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融游戏、活动于语文学习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成了学习的乐园。

案例1:川垣学校李洁老师展示的声母学习的起始课“b p的发音和拼读”时,课堂上,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找宝贝”、“贴花瓣”、“摆字母”、“做试验”……独特、有趣的教学设计,吸引着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吸引着每位观摩课的教师,原来只要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空间,枯燥、难学的拼音也可以在这么轻松的玩中学会。

李老师教学学生深感枯燥乏味的拼音时,就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皮卡求带进课堂,由他带领学生进行闯关游戏,在进入创声母这一关时,老师便把学生易混的d、b、q、p采用变魔术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动画演示猜一猜,自己看看还有哪个拼音字母也可以变个魔术,考考大家,此时,即使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积极的变起魔术来,孩子们在玩中,动手、动脑、动口,进行着有效的自主学习。

案例2:川垣学校李玉兰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在学习较为枯燥的拼音时,创编了“手指操”,帮助学生记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事物创造性的识记拼音。

案例3:川垣学校霍瑾老师在执教《窃读记》时,把生字熟词编成了儿歌:“踮脚尖,钻腋下,贪婪窃读心惧怕。

饥肠辘,腿难撑,挨饿受罪终长大。

”案例4:川垣学校安玉娴老师在持教《触摸春天》时,也把生字教学融入其中,寓教于乐。

“小小盲童创奇迹,花间流连触春意。

生活权利要珍惜,缤纷世界属于你。

”编成了儿歌学生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愉快的读着,兴奋地做着,在同时巩固了生字,复习了熟字,渗透了识字,还进行了健身教育,真可谓一举多得。

2、尊重差异,以学定教。

一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程度也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当然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校实验教师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定教。

案例5:川垣学校陈晓荣老师在执教《字与画》时,根据学情摸底调查,发现本班大多数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识字,课本上的字大多数学生已基本认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并没有因为本课是学生入学的第一课,而逐图逐字领着学生学习,而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八幅图同时出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图与字的关系,然后让已认识这些字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其他学生识记生字。

因省却了教师繁琐的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上,教师还安排拓展练习,让学生给“门”、“墙”、“黑板”、“窗”、“课程表”等字在教室里找到“朋友”,为学生创设渗透识字的氛围,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案例6:民和县教育局在对本学校一年级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后,提出了“让位教学法”,教师充分发挥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当小老师,在小组内、在班级中,带领小伙伴学习。

因为教师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小小的教者兴致盎然,在带领别的同学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相信成功的喜悦会激励他们更主动的学习。

与此同时,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又促使小小的学者鼓足学习的劲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争当教者。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案例7:川垣学校李晓红老师在执教《特殊的考试》一课的写字时,没有逐字指导,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难写的字,比如“考、试、及”等字,组织学生重点交流,其他的字则让学生当小老师或自学的形式解决了,虽然本课生字较多,而且笔划比较复杂,但因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及差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课堂上,看似教师“教”的少了,实际上是把“学”的权利留给了学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的能力和信心,而由此激发起来的学习热情,更会促使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学习。

3、平等交流,师生互动。

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市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在语文课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游戏、一起诵读、一起奇思妙想……语文学习在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案例8:川垣学校郭秀萍老师在执教“梦想”这一单元时,当教师问及学生自己的梦想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的梦想是到月球上看一看”,有的说“我的梦想是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这时有位学生好奇地问“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管老师高兴的回答:“老师的梦想就是希望你们快快长大,超越老师。

”提问的学生满意的坐下了,学习在融洽的氛围中继续着。

这虽然只是一个教学的瞬间,但我们不难看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建立,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发展。

案例9:学习《乌鸦喝水》时,川垣学校马玉花问:“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有位不太喜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怯怯地说:“回家找妈妈。

”轰的一声,同学们都笑起来,那个孩子立刻脸涨的通红,头陷得很低很低。

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多听话的孩子呀,遇到事情先想到妈妈,你们能做到吗?”同学们静下来,乖巧的像妈妈怀里的宝宝。

“让我们继续来帮乌鸦想办法吧,想到办法乌鸦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就这样,同学们又动脑筋为乌鸦想起办法来,而那个可爱的孩子也慢慢抬起了头,不再羞涩。

案例10:川垣学校郭秀萍教师在教学《雨铃铛》这首欢快的儿歌时,学生有声有色的诵读完后,还沉浸在儿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不失时机的问:“读完后,你还想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我想起了五彩的春雨。

春雨是无色的,却给大地带来了万紫千红。

”教师不由自主的说:“这么美的语言,吴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到,感谢你使我增长了知识。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觉吗?”“老师常让我们阅读课外书,我觉得把课外阅读书上的文章说给大家听,我很骄傲。

”“老师也为有你这样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女孩感到骄傲。

”一个学生听到这,以不服气的口吻说:“我要为大家献上一首歌《春雨沙沙》,这是在艺术课上学的。

”说着就唱了起来,同学们也跟着唱了起来。

听完歌,教师随机说:“你看,她将艺术与语文结合起来学习、记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这种学习方法可真奇妙。

”教师适时的评价,将师生的距离越拉越近,双边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有序的进行着。

这时又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说:“我还知道《春夜喜雨》。

”说完就绘声绘色的背了起来。

在座的同学都被他抑扬顿挫的背诵迷住了。

她背完后,有一个学生起来说:“马小萍背诵的古诗很有感情,我想为他鼓鼓掌,大家同意吗?”“同意!”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从那一张张喜形于色的小脸上,看到的是他们真诚的赞美,发自内心的掌声。

二、走出教材,教师“活”起来了。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

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更大了,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也更大了。

教师对课程的设计,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空间上、实践上也更具开放性。

可以说对于教材,老师们更多的是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完成教学目的的凭借。

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大胆调整教材的内容、进度以及相关的思维训练点。

这在过去,可是大多数老师不敢想也不会去做的事。

1、发挥个性,重组教材。

案例11:张雪莲老师在执教《丁丁冬冬学识字》第一课时,教材要求学生认识7个生字,张老师考虑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识字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一节课认识7个生字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就把第二课中带月字旁的字提前到第一课来学习。

如果说学生通过第一课的3个带月字旁的字发现了月字旁表义的规律,那么第二课调整上来的字,则给了学生运用规律实践的机会。

这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案例12:川垣学校的许多教师打破教材顺序,在冬天下雪的那天,适时安排学习《冬天是个魔术师》一课,先领学生到校园观察雪景,玩雪,再学习课文。

学生学得特别有劲。

学生给课文进行补充,说冬天这个魔术师还会变可爱的雪人、白茫茫的大地和光秃秃的树枝。

案例13:川垣学校何青芳老师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在课前就让学生收集有关冬天的各种图片、资料,上课伊始,在学生交流所得的基础上,教师播放了一段亲自录制的雪景,树挂、积雪、雪人等这些学生喜欢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一下子进入了课堂,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冬天的世界,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主动地想探究大自然的神奇,这种学习的劲头一直保持到下课,他们用朗读、画画、表演等形式由衷地表达了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2、抓住时机,拓展教材。

案例14:川垣学校张小梅老师在《春天的手》一课中设计了“画一画春天到来时你身边的变化,照课文的样子编一句儿歌”,学生简直就是天才小诗人。

他们编道:春天的手抚摸着天空,天空高兴的哭了。

春天的手抚摸着柳树,柳树发芽了。

春天的手拂过广场,广场上放风筝的人多了。

春天的手掠过树林,小刺猬从冬眠中醒过来了……在讲《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张青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怎样帮助小鱼呢?”学生想出了许多奇妙的方法:“青蛙买了一台防水摄像机,把岸上的样子录下来,再到池塘里放给小鱼看。

”“青蛙把岸上的样子画下来给小鱼看。

”“青蛙把小鱼装在一个玻璃鱼缸里,带着它到处游玩,把岸上的样子看了个够。

”案例15:《珍贵的纪念》一课学生学完后,川垣学校秦永敏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想对这些小动物说些什么?学生这样说:“谢谢小刺猬,你为大家建了小亭子,还种上美丽的鲜花,把亭子打扮得更漂亮,你的心真好。

”“其他小动物也很好,因为他们为大家盖了一间小亭子,让大家有一个休息的好地方。

”“如果他们也像小刺猬那样不乱写乱画就更好了。

”“写下名字让别人看了,会觉得这个人很讨厌,破坏了公物,这不是纪念。

”“小刺猬种上了花草树木以后,人们更喜欢到小亭子来玩了,而且也喜欢小刺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