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二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高一政治上学期议题式教学模范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统编版必修1)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高一政治上学期议题式教学模范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统编版必修1)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是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的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包括两目。

第一目“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阐述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说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第二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木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进行的艰辛探索;阐明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列举“一化三改”的实例,阐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与历史意义3.结合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4.中共八大分析的我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历史意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认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 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 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了解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懂得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知道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意义。

人教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案设计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1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中国**党的领导”为核心,结合历史与现实,探究中国**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本单元围绕“中国**党的领导”,分三课进行阐述。

第2课“中国**党的先进性”,通过中国**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等认识其特质,认识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指引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识中国**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和活力。

第1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介绍了中国**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党的先进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记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根本宗旨;记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2.理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理解怎样做到以人民为核心。

3.了解新时代以人民为核心的历史任务。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学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党以人民为核心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党以人民为核心和保持先进性的理解。

【科学精神】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投身革新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难点1.**党以人民为核心的具体要求;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含义。

2.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党以人民为核心的具体要求。

课前准备上网了解**党员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菌中发挥的作用,感悟党的人民立场,感悟党群关系。

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型冠状病菌的战争打破了祥和的春节气氛。

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人民投入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菌的斗争中。

高一政治必修二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教案

在政治教学中,每个政治老师都应该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学识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政治老师你会写高中政治教案?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高一政治必修二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高一政治必修二教案篇1目标预设: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树立共同的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心目中班集体的描绘,让学生了解到加强集体观念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只有每个人热爱集体,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创建出优秀的班集体,才能在集体中不断成长成材。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创建新集体难点:如何创建新集体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粉笔,学生课前准备好展示才艺的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踏入初中生活,当每一位同学熟悉了新的班级、新同学之后,一个新的集体也就诞生了。

通过学习,你们打算怎样去创造一个大家都为之自豪的班集体呢?二、新授师: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发展确实太重要了,那么,同学们心目中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创建新集体(一)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板书)活动1想一想:你最喜欢的班级是怎样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生交流)填一填:我希望生活在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集体中。

提示:(1)可用“健康、活泼、团结、和谐、民主、奋进”或“目标一致,团结互助,人尽其才,民主和谐”之中任意三个词来描绘最喜欢的班级。

因为,它能激发我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有助于同学间融洽关系的形成和纯洁友谊的建立,能为我们提供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之所长,发挥自己的闪光点,能促进我们沟通协作、相互配合,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师: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

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过讨论总结出最喜欢的班级的模样,这样我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就可以让我们的集体向着我们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共同的目标自然也就给了我们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1.2两个毫不动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1.2两个毫不动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4.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本章节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关注时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针对以上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时事新闻、案例分析等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问题。
2.分层次教学,注重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程度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参与课堂讨论,锻炼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坚定制度自信。
2.增强对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培养公平、公正、包容的价值观,尊重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a.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针对某一经济现象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b.安排课后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撰写经济现象分析报告。
4.合作学习,促进交流: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a.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共同探讨经济问题。
1.学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程度,适时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统编版)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统编版)
2.掌握政府行使权力的原则,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公开透明;
3.分析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政府效能,推动国家发展;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对政府工作进行合理评价。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政府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政府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政府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3.政府权力行使原则:介绍政府行使权力的原则,如依法行政、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等。
4.政府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分析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政府效能,推动国家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4.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思考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结合本节课内容,选取一个你关注的民生问题,分析政府在该问题中的作用和所采取的措施。要求不少于500字,明确政府职能、权力行使原则以及如何提高政府效能。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政治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府职能的内涵和外延;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发展;
3.树立法治意识,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范文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范文

⾼⼀政治⼈教版必修⼆教案范⽂恰当地选择和运⽤教学⽅法,调动学⽣学习的积极性,⾯向⼤多数学⽣,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和提⾼后进⽣,使全体学⽣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编带来的⾼⼀政治⼈教版必修⼆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政治⼈教版必修⼆教案1⼀、教学⽬标1.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

2.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4.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现象的能⼒。

5.牢固树⽴纳税光荣的信念,⾃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6.以主⼈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同偷税、⽋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为作⽃争。

⼆、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偷税、⽋税、骗税和抗税的认识和区分三、教学⽅法⼩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四、教学过程环节⼀:导⼊新课设置情境导⼊。

出⽰关于普通⼈依法纳税的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然后引⼊新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导⼊实录:同学们,上课之前,⽼师要给⼤家播放⼀个感⼈的故事,讲的是年迈的张⼤爷,仍然不忘依法纳税的故事。

故事看完了,⼤家想⼀想,张⼤爷为什么说“公民依法纳税,利国利民”呢?环节⼆:新课讲授1.税收的性质过渡: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第⼀段的内容,思考这个问题,⼀会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学⽣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之于民。

国家有了收⼊,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违反税法的⾏为过渡:我们知道了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在现实⽣活中,却存在着各种违反税法的⾏为,下⾯我们来看⼀看⼀下的四个案例,同学们现在以学习⼩组为单位,进⾏探究讨论,注意思考:他们分别属于那种违反税法的现象?违反税法的后果是什么?探究⼀:王某承包了⼀家服装⼚,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分严重,资⾦周转困难,⼯⼈⼯资不能按时发放。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2.2《民主决策》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2.2《民主决策》

【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在第二课中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明确,本框遇上一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的保证,它也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民主决策是公民通过民主选举参与政治生活的延续和深入。

本框题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直接的参与民主决策。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2、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3、运用实例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二)能力目标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教学重点难点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四、学情分析[来源:](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遵循政府的各项决策,但是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形成过程确实知之甚少,也不太清楚作为公民是否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影响决策的制定,应该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合法权利。

(2)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通过他们来行使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代表是否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作出决策没有把握,因为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参与决策毕竟是间接地参与决策的方式,公民能不能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和如何参与决策过程这些问题却是不太了解。

(3)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在讲述各种方式的时候也应在学生认同的基础上一一呈现,而不应简单、盲目地阐述和比较。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民主决策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建议建议多引入民主决策的具体材料、数据、实例等辅助学习、理解。

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各项决策能够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政治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了解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2.科学精神: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和认同国家改革方向和政策措施。

3.公共参与:支持国家的“两个毫不动摇”政策,坚定拥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教学难点:1.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2.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教学过程总议题:透过高铁发展看如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课堂导入】:播放视频《新时代的高铁》【课堂新授】:环节一:从高铁发展中体会国企之魄力情境材料:高铁的发展历程①1909年,我国决定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

詹天佑作为该铁路总工程师,创造性地运用了“人”字型铁路,使火车能在山区陡坡通行。

这标志着中国铁路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开始举步。

②2003年10月12日, 秦沈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正式投入运行。

专线铁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

③1985-1997年,大秦铁路建成,这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

④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2009年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

⑤2016年6月,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启用,成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明星品牌。

同时,中欧班列也为铁路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作用和促进中欧贸易大融通。

⑥截止至2022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高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破4万公里,时速250-350公里准高铁占比约86%。

思考:中国铁路集团如何推动中国高铁发展?议题情境一:国企发展助腾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

3.1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3.1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提出问题:“什么是新发展理念?它为什么如此重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详细讲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原则和目标,以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解释每个理念对于经济发展的具体意义。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新发展理念。
-作业形式:不少于300字的心得体会。
4.阅读拓展材料,加深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求如下:
-教师提供与新发展理念相关的阅读材料,如政策文件、研究报告、新闻评论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标注重点和疑问。
-作业形式:阅读笔记,字数不限。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发展理念的含义和应用。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新发展理念的实际价值。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练习题目,如:“请举例说明新发展理念在我国的某一领域是如何实践的?”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和指导。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强化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设想实施:通过讨论新发展理念对社会、环境和个人发展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3.2推动高质量发展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3.2推动高质量发展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3.案例分析:精选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高质量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简要介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以及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我国经济发展的图片和数据,如GDP增速、产业结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4.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案)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案)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1.2 “两个毫不动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题围绕如何两个毫不动摇展开,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如何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深入了解我国城市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现状,了解我国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1、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2、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3、如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理解我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内容、原因和措施,坚定“两个毫不动摇”的决心,培养学生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看待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白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现状所决定的。

法制精神:通过学习理解我国经济法律法规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定,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精神公共参与:在某些环节设置问题使同学开展探讨合作,在交流讨论中表达自己观点,体验课堂共同参与的乐趣,从而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怎样发展壮大国有经济2、怎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3、怎样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教学难点】如何破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难题?【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教材:观看视频,让学生懂得党的十九大已经把两个毫不动摇作为党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确定下来,导入本框课题,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学过的知识点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知识衔接: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讲授新课:看视频《中国这十年》议题一:这十年国有企业取得的成绩给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结合视频内容和教材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一、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1)总体要求:标准: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难点: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式;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2.技能重难点:分析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观,认识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观。
2.对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认识较为模糊,容易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
3.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可能对收入分配公平性存在质疑,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优越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导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引发学生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
(2)新课内容:讲解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式,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3)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辩论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巩固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式,包括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等,并能够分析其在我国经济与社会中的实际运用。
2.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掌握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探究3.结合赵小梅手账和国家政策,以及《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谈谈我们应如何致富?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五大发展理念,能够分辨区别,把握联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够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自觉贯彻执行。
环节三:完善收入分配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3.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4.按劳分配
5.按生产要素分配
探究1.什么是国民收入?对于我国而言,国民收入是如何合理分配的?
通过对国民收入的解读,以及二十大报告关于收入分配的相关内容,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思考分配的相关问题,认识到我国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的生产要素,并能正确比较按劳分配和安生产要素分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我国的居民收入的途径
1.必要性(原因)
探究2.结合赵小梅案例和林泉乡现状,作为当地居民,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收入?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居民收入的合法途径和方式,树立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意识。正确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尊重知识、劳动、人才、创造,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7.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素材:如何做大蛋糕,如何分好蛋糕?
结合素材和课文,初步理解本课教学内容。
观看素材
思考议题
讲授新课
环节一:增进民生福祉
展示视频: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财富积累机制!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国民收入分配
2.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

高一政治第二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第二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第二课1《民主选举:抽出理性一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确立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1)课程标准要求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2)课程标准解读(1)通过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90%的学生说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学生能主动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并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2)通过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95%的学生说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及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使同学们感悟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积极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2、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在学生们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明确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第二课承接第一课的“是什么?”讲解“怎么做?”的问题。

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民主选举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是本框题的重点,也是本框题的难点。

3、学情分析第一、从课程的总体安排看:承接第一课对我国国家本质和民主权利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选举与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

第二、从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看:知识上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上学生们经常会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由于学生们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导学案中的自主探究90%的学生说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明白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学生能主动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并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得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2)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2)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2023最新版)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理解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

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含义,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关键能力:培养区分我国经济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能力,分析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内涵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必要性,认识到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地位和作用,通过我国几十年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逐步增强经济制度自信、经济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比较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固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比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区别和联系,会区分各种经济形式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参与: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为积极参与经济生活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视频《2023.9德媒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国际车展》展示材料:因为有了宁德时代等新能源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有了比亚迪帮助一汽等企业的建立动力电池厂。

有了比亚迪IGBT芯片解决汽车缺芯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

慕尼黑国际车展被誉为汽车产业的风向标,2023年9月,包括比亚迪、长城、阿维塔、赛力斯、零跑、小鹏、上汽等中国国有、集体、私营汽车企业展示了新型电动汽车、智能技术,参展企业数量也已经超过了德国,吸引了全球观众和媒体的关注。

问题:比亚迪、长城、阿维塔、赛力斯、零跑、小鹏、上汽等企业属于何种经济?它们之间什么关系?(答案提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2两个毫不动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1.2两个毫不动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a.选择题:设计若干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知识点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概念、政策法规的理解。
b.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两个毫不动摇”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c.案例分析:提供一个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思考拓展类作业:请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1.2两个毫不动摇高一政治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两个毫不动摇”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案例解析、资料查询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背景和实践成果。
2.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会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3.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数据等形式展示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果,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受。
a.请探讨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b.请举例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
3.实践应用类作业:请学生尝试以下实践活动。
a.调查身边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撰写调查报告。
b.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制定一项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4.阅读拓展类作业:推荐学生阅读以下材料。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统编版)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高一政治必修二(统编版)
1.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政府工作,避免盲目崇拜或全盘否定。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
4.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认识上可能存在的误区。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导入:通过时事政治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政府在近期工作中的亮点和举措。
2.新课导入:详细介绍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明确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3.知识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政府发挥作用的原理和方式,以及提高政府效能、优化政府服务、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的知识。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工作案例,让学生分析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总结经验教训。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政治必修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对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对政府工作的认识可能存在片面性。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时事政治事件中政府的作用,提高对政府工作的认识。
4.强化课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布置与政府作用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改进政府工作的建议。

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品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精品课件+教学设计

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精品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精品课件+教学设计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题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展开,本节知识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第二大经济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要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深入了解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懂得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以及如何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感悟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增强经济制度和理论自信。

引导学生在加深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解的同时,认同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

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弊端,能认识到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主要方面。

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法制精神: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公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守法用法,要遵守法律、树立诚信观念。

公共参与:学生通过自行查询、探讨市场的作用,树立合作探究意识,体验课堂共同参与的乐趣,增强公共参与意识:通过学习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是什么?2.市场机制的优点和缺点?3.什么是市场体系?4.为什么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5.如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教学难点】1.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2.政府定价【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教材:观看视频《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让学生懂得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党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确定下来,导入本框课题,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展示资料,让学生讨论回答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手段、两个经济体制学生回答:一、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的必要性2.基本手段:计划与市场3.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教师活动:观看视频《计划经济为什么会失灵》议题一:计划经济为什么被称为“短缺经济?学生回答:结合视频内容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正确认识,为进一步了解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第二课教学设计
高一政治第二课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材分析
本框在第二课中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共同构成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明确,本框遇上一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的保证,它也是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方式,民主决策是公民通过民主选举参与政治生活的延续和深入。

本框题主要讨论的是公民直接的参与民主决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2、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3、运用实例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遵循政府的各项决策,但是对于政府的决策的形成过程确实知之甚少,也不太清楚作为公民是
否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影响决策的制定,应该如何行使自己手中
的合法权利。

(2)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到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
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通过他们来行使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和社
会事务的权利,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代表是否能够真正代表人民的利
益作出决策没有把握,因为通过民主选举的形式参与决策毕竟是间
接地参与决策的方式,公民能不能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和如何参与决
策过程这些问题却是不太了解。

(3)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在讲述各种方式的时候也应在学生
认同的基础上一一呈现,而不应简单、盲目地阐述和比较。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民主决策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建议
建议多引入民主决策的具体材料、数据、实例等辅助学习、理解。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政府的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
万户的生活起居,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通过民主选举,选
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各项决策能够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但是,随着我国民
主形式的日益丰富,还有更多的机会、渠道直接参与决策,对决策
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本节将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9页漫画,并思考讨论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第二种观点充分发扬了民主,倾听群众意见,公民能够参与决策过程,这样形成的决策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人民根本利益,
是科学合理的。

第一种观点恰好相反,是不可取的。

作为决策者应该让公民充分参与决策过程,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体现人民根本利益。

目前,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公民参与民
主决策的方式、渠道很多,如电话、信函、网络、新闻媒体等,都
可以用来参与决策。

下面我们就学习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问题。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间接参与决策
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它要求选出的
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

2、直接参与决策
公民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对决策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是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就是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页,并思考讨论这种方式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为什么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
决策的重要前提。

因此,决策机关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民意的过程,
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

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页,并思考讨论这种方式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
谈会等方式,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页,并思考讨论这种方式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就是,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真正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
建议。

原因: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决策的知情权,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0-21页,并说明这种方式的依据、参与形式、目的是什么?思考讨论2002年铁路价格听证会材料
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这是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听证。

在听证会上,公民可以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决策方
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修正、完善。

听证于民的目的,就是
为了决策利民。

2002年我国首次国家级价格听证会参与者,主要来自国家计委、铁道部、消费者、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等几个方面。

各方在春运、
署运及主要节假日列车票价是否上调,如何上调问题上存在差异。

票价适当上调,对于缓解客运压力,引到居民消费等有积极作用,
也符合价值规律,但不可一刀切,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打工农民的利
益应有所考虑。

同时,票价提高,更应该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作为
决策者,应该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利益要求,作出科学合理的
票价调整决策。

二、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2页,结合上面学习的内容,说
明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对决策者: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

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
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片面性。

2、对公民: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
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2页课堂探究,讨论如果你来组
织这一听证会,应该邀请哪些人参加?如何设置会议程序?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略)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决策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决策的能力
(四)实例探究
[例1]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主要前提是()
A.召开信息发布会B.调查研究,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C.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D.决策者的决策能力
答案:B
[例2]下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正确地是()
A.是政府的事情,与一般群众无关B.要从国家利益而不是群
众利益考虑
C.要考虑各方面利益,反映人民意愿D.由专家学者论证决策
即可
答案:C
[例3]实施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的依据是,公民有对涉及公
众利益决策的()
A.知情权B.决策权C.监督权D.表决权
答案:A
[例4]下列对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理解正确地是:(1)有利于把人民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2)有利于充分发扬民
主,反映民意(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和贯彻执行(4)有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A.(1)(2)(3)B.(2)(3)(4)C.(1)(2)(4)D.(1)(2)(3)(4)
答案D
九、板书设计
方式含义主要方式依据主要目的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十、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实际参与问题联系比较密切,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民主参与的方式和意义,提高参与能力,切忌机械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