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计算题
测量学计算题
![测量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f6a4ea5ef7ba0d4a733b6f.png)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23=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测量大题及答案
![测量大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48e0cbed5b9f3f90f1c3f.png)
六、计算题:1、一测回角度测量,得上半测回A左=63°34′43″,下半测回A右=63°34′48″。
求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秒。
2、表中各直线的已知方向值换算出它们的正、反方位角或象限角,并填在表中。
直线名称正方位角(0 /)反方位角(0 /)象限角(0 /)AB 315 30AC 60 20CD 127 24 52 363、计算下表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见表。
测站点号方向高差观测值h'i(m) 测段长Di(km) 测站数nI 高差改正数vi=-Wni/N(mm) 改正后高差值(m) 高程(m)BM 67.6481 1.224 0.535 10A2 -2.424 0.980 15B3 -1.781 0.551 8C4 1.714 0.842 11D5 1.108 0.833 12BM 67.648(2)W=∑h'i= mmW容=±58mm (5)[D]= km (6)N= (10)∑v= mm ∑h=4、下图中,A点坐标xA=600.25m,yA=1300.78m;B点坐标xB=300.25m,yB=1000.78m。
水平角=15°36′27″,=84°25′45″,=96°47′14″。
求方位角,,,。
5、计算下图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测站点号方向高差观测值h'i(m) 测段长Di(km) 测站数nI 高差改正数vi=-Wni/N(mm) 高差(m) 高程(m)BM 67.6481 1.224 0.535 10A2 -2.424 0.980 15B3 -1.781 0.551 8C4 1.714 0.842 11D5 1.108 0.833 12BM 67.648Wni=∑h’i= mmW容=±58mm [D]= km N= ∑v= mm ∑h=6、已知A点坐标XA=140m,YA=70m;B点坐标XB=90m,YB=120m。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406a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3.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钢尺量距注意事项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完一段前进时、钢尺应沿地面拉动前进、以防钢尺断裂。
B、丈量时应用力均匀拉紧、尺零点应对准尺段终点位置。
C、测量整尺段数应记清、并与后测手收回的測仟数应符合。
正确答案:C2、普通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安置-精平-瞄准-粗平-读数B、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C、瞄准-安置-粗平-精平-读数D、安置-粗平-瞄准-读数-精平正确答案:B3、用测回法测角是、在下半测回中、应采用盘( )、( )旋转照准部。
(1)左 (2)右 (3)顺时针 (4) 逆时针A、第一空: (1) 第二空: (3)B、第一空: (1) 第二空:(4)C、第一空: (2) 第二空:(4)D、第一空: (2) 第二空: (3)正确答案:C4、水平角观测时、十字丝交点应尽量照准目标( )。
A、顶部B、中部C、底部D、任意部位正确答案:C5、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已知K=100、视距间隔为0.25、竖直角为+2°45′、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
A、24.94mB、25.06mC、24.77mD、25.00m正确答案:A6、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正确操作程序是:( )。
(1)利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 (2)旋转90度调节另外一个焦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3)升降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4)使管水准器轴线平行于任意两个焦螺旋形成的边并调节这两个焦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A、(1)->(3)->(4)->(2)B、(1)->(2)->(3)->(4)C、(1)->(4)->(3) ->(2)D、(1)->(3)->(2)->(4)正确答案:A7、下列不属于在地形图上量算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 )。
A、求积仪法B、平行线法C、几何图形法D、等高线法正确答案:D8、下面关于中央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
![测量考试计算题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be0aeaf52ea551811a687a5.png)
和 186º23′18″,试记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见表 5),并计算该测回角值是多少?
表 5:测回法测角记录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一测回角值 (˚ ′″)
备注
测站 盘位
左 B
右
目标
A C A C
水平度盘读数 (˚ ′ ″) 6 23 30
95 48 00 186 23 18 275 48 18
测回
B 98 12 48
O
右 A 180 00 24
B 278 12 42
第二 左 A
90 09 00
测回
B 188 21 18
O
右 A 270 12 06
B
8 24 36
备注
10.计算表 3-6 中方向观测法的水平角测量成果。
表 3-6
测测目
水平度盘读数
回
盘左读数
站数标
ºˊ "
盘右读数 ºˊ "
123
h+V(m)
H(m)
A
33.012
1
2
3
A
辅 fh容 30 L (mm)=±36.7mm 助 计 算
五、计算题:
11. 用 J6 型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整理表 3-7 中水平角观测的各项计算。 表 3-7 水平角观测记录
测目 站标
度盘读数
盘左
盘右
°′″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2.407
14.721
0.8 3
1.0 4
1.2
5 1.6
BM
-3.121 +1.263 +2.716 -3.715
测量计算题
![测量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fa6e31af45b307e87197a7.png)
计算题一、置信区间公式:测量的标准误: S E=S X·xx r -1其中,S E 为测量的标准误,S X 为所得分数的标准差,r XX 为测验的信度系数 真分数的置信区间(95%)=Xi ±1.96S E 99%的置信区间: Z 0.95=±2.58S E 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 S E d=S vv xx r -r -2例题:1. 已知WISC-R 的标准差为15,信度系数为0.84,对一名12岁儿童实施该测验后IQ 为100,那么他的真分数在95%的可靠度要求下,变动范围应是多大?解:先求测量的标准误:S E =S X √1 – r XX =15 × √1 – 0.84 =15×0 .4 = 6 确定置信区间(95%),进行真分数的估计 X t =X i ±1.96 S E =100 ±1.96 ×6=100 ±11.762. 某被试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
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
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
问其操作智商是否显著高于言语智商?解:首先计算出差异分数的标准误S Ed =S √2 – r XX -r yy = 15 √2 – 0.87 – 0.88=7.51.96× 7.5=14.7 110—102 =8<14.7则在95%的概率下,上述被试的差异分数是不显著的。
3. 某智力测验信度系数rxx =0.91,测验分数标准差为15,求该测验的测量标准误。
若甲、乙二人成绩为127,135,说明二人各可能处在什么分数区间。
解:r xx=0.91,S=15,S E= S X·xx r -1=4.5, X t =X i ±1.96 S E118.18<Xt<135.82, r xx=0.91,S=15, S E =4.5, X t =X i ±1.96 S E =135±1.96*4.5 126.18<Xt<143.824. 如果某个测验的测量标准误为5,对某个班级实测的结果是S 2=50,请估计该测验的信度系数。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考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f02a4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7.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直线 AB的象限角RAB=南西1°30′、则其坐标方位角 AB=( )。
A、1°30′B、178°30′C、181°30′D、358°30′正确答案:C2、已知 AB两点的坐标为A(100.00、100.00)、B(80.00、150.00)、待测设点P的坐标为(130.00、140.00)、则AB、AP边的夹角∠BAP为()。
A、58°40′17″B、53°07′48″C、111°48′65″D、164°55′53″正确答案:A3、根据已知的水平角和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来测设点位的方法称为( )。
A、极坐标法B、直角坐标C、角度交会法D、距离交会法正确答案:A4、以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 )。
A、大比例尺B、数字比例尺C、小比例尺D、比例尺精度正确答案:B5、圆曲线交点处转角为42°36′、圆曲线设计半径R=150m,则该圆曲线切线长为( )m。
A、111.53B、78.23C、11D、58.486、必须用精密方法测设135º00′00″的已知水平角AOB、在O点用经纬仪正镜位置测设AOBˊ后、用多测回实测得其角值实为135º01′00″、丈量OBˊ长为48.20米、问在Bˊ点沿OBˊ垂线向何方修正( )得B点、使∠AOB为所要测设的值。
A、向内侧量取0.014mB、外侧量取0.016mC、内侧量取0.015mD、外侧量取0.017m正确答案:A7、为了保证测图的精度、在一般地区、图上( )左右应有一个高程点。
A、3厘米B、1.5厘米C、2厘米D、1厘米正确答案:C8、经纬仪各主要轴线之间必须满足规定的几何条件、下列叙述中( )是错误的。
A、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B、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C、视准轴平行于于横轴D、横轴垂直于竖轴正确答案:C9、经纬仪操作过程中应该( )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测量专项练习题
![测量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39811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d.png)
测量专项练习题一、长度测量1. 小明用尺子测量一段木杆的长度,结果是25.6厘米。
请将这个长度转换为毫米。
解答:25.6厘米 = 25.6 × 10 毫米 = 256毫米。
2. 小红用刻度尺测量书桌的宽度,结果是0.85米。
请将这个长度转换为毫米。
解答:0.85米 = 0.85 × 1000 毫米 = 850毫米。
二、面积测量3. 一块正方形的地板,边长为2.5米。
请计算这块地板的面积。
解答:这块地板的面积 = 边长 ×边长 = 2.5 × 2.5 = 6.25平方米。
4. 一块长方形的地毯,长为3.6米,宽为2.8米。
请计算这块地毯的面积。
解答:这块地毯的面积 = 长 ×宽 = 3.6 × 2.8 = 10.08平方米。
三、体积测量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5米、1.2米、0.8米。
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解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 = 2.5 × 1.2 × 0.8 = 2.4立方米。
6.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1.5厘米,高度为6厘米。
请计算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取π ≈ 3.14。
解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π × (底面半径)² ×高度 = 3.14 × (1.5)² × 6 ≈ 42.39立方厘米。
四、重量测量7. 小明称量一只苹果重量为0.2千克。
请将这个重量转换为克。
解答:0.2千克 = 0.2 × 1000克 = 200克。
8. 小红称量一袋米重量为5斤。
请将这个重量转换为千克。
解答:5斤 = 5 × 0.5千克 = 2.5千克。
五、时间测量9. 小明用秒表测量自己独自跑100米所需要的时间为15.3秒。
请将这个时间转换为分钟。
解答:15.3秒 = 15.3 ÷ 60分钟≈ 0.255分钟。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e1a8e9783e0912a3162a50.png)
1. 已知H A=, H B=,求h AB和h BA分析:h 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 BA亦然。
解:h AB=H B-H A=2. 设A点高程为,当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 AB=3. 已知H A=,a=,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b2=,b3=,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a=+=H B1=i-b1=5.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BM A570总和f h=57mm<f h容=±12=±90mm6.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点号距离(km)实测高差(m)高差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A123A50∑f h=50mm<f h容=±40=±89mm7. 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测点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0ABCDBM0Σ0 f h=20mm<f h容=±40=±99mm8. 一支水准路线AB。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往、返测站平均值为1 5站。
往测高差为,返测高差为+,试求B点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高差容许闭合:;改正后高差:B 点高程:9. 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测点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7130-3 A200-4 B490-10 C370-7 D410-8BM8Σ1600-32测站目标竖盘位置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一测回角°′″O A左90 01 0689 59 4889 59 57 B180 00 54A右270 00 5490 00 06B 0 01 00测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平均值°′″各测回平均值°′″13. 完成下表中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计算。
测量计算题库
![测量计算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894115a0912a21615792951.png)
1.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 、Q 、R 点的高程。
(h 的单位为m,);解:H P =H M +h=+= H q =H p +h=+=H R =H Q +h=+=2.图2所示为一闭合水准路线普通水准测量示意图,水准点的高程为,1、2、3、4点为待定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站数均标注在图上,试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H M =HN = QMNh=+、h=h=+PRh=+测段编号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的高差/m 高程/m 点名12345678BMA ∑辅助计算123412534BMA==h fn-每站的改正数12h f n =±=容h f h ==∑测v ∑解:&测段 编号 点名 测站数实测高差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的高差/m —高程 /m点名 1 2 3 4 5 6 7 #8 1 10 +-9 +【11 23 、+-2 +22 38 -733 411 -10445 12 -11 $,∑ 44-39辅助 : 计算f h =∑h测==39mm f h 容=±12√n=±12√44=±每站的改正数-= ∑v=-39mm3. 设已知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47°27′,177°37′,226°48′,337°18′,试分别求出它们的象限角和反坐标方位角。
答案:(1)R01=a01 R01=NE47°27 a10=a01+ 180°= 227〫27′(2)R02=180°-a02 R02=180°-177〫37′=SE2〫23′a20=a02+180°=177〫37′+180°=357〫37′( 3 ) R03=a03-180° R03 =226〫48′-180°=SW46〫48′"a30=a03-180°=226〫48′-180°=46〫48′( 4 ) R04=360°-a04 R04=360°-337°18′=NW22°42′a40=a04-180°=337°18′-180°=157°18′4.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
测量题库全书习题(计算题)
![测量题库全书习题(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fc7808b52acfc789ebc941.png)
镜端为0º。用这台经纬仪对一高目标P进行观测,测得其盘右的读数为263º18′25″,试确定
盘右的竖直角计算公式,并求出其盘右时的竖直角。
10.对某基线丈量六次,其结果为:L1=246.535m,L2=246.548m,L3=246.520m,
值为174°36′18″盘右前视方向值为222°18′20″,后视方向值为354°36′24″。(1)判断是左转
角还是右转角?(2)计算该交点的转角?(3)若仪器不动,分角线方向的读数应是多少?
21.试计算虚交点的曲线测设元素(见图5)、主点里程,并简诉曲线主点测设的方法与步骤。
已知:R=40m,基线AB=25m,∠B=30º,∠A=45º,A点里程为K2+364.70,sin75º=0.965926,tg18.75º=0.339454。
12.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某三角形进行四次观测,其三内角之和分别为:179º59′59″,
180º00′08″,179º59′56″,180º00′02″。试求:(1)三角形内角和的观测中误差?
(2)每个内角的观测中误差?
13.某单三角锁基线边AB丈量结果如表6,试利用表6计算该基线的相对中误差K?
C点的绝对高程是多少?
28.已知A点高程HA=100.905m,现从A点起进行A—1—2的往返水准测量。往测高差分别为
hA1=+0.905m,h12=-1.235m;返测高差h21=+1.245m,h1A=-0.900m,试求1、2两点的高程。
29.如图8所示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β的方向读数值,试在测回法测角记录表中计算水平角β。
斯六度分带投影的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测试题(含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bb5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a.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设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500m、600m,则纵坐标增量()m.A、50B、-50C、100D、 -100正确答案:D2、下面不属于地性线是()。
A、山谷线B、等高线C、山脊线D、A 和 C正确答案:B3、各等级GPS相邻点间弦长精度计算公式为α = √(Λ2+(Bd)2).其中d 表示()。
A、比例误差B、固定误差C、相对误差D、相邻点间弦长距离正确答案:D4、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平距小的地方、说明该地方的地面坡度()。
A、较陡峭B、不陡峭C、相对平缓D、平缓正确答案:A5、GPS定位的原理是()。
A、后方交会B、空间距离后方交会C、空间距离前方交会D、前方交会正确答案:B6、钢尺检定后、给出的尺长变化的函数式、通常称为()。
A、变化方程式B、尺长方程式C、检定方程式D、温度方程式正确答案:B7、建筑基线若基线长度为IOOm,则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测角误差不应超过±20"。
A、1/12000B、1/5000C、1/10000D、1/2000正确答案:C8、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A、真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中误差正确答案:D9、在绘制纵断面图时、一般取高程比例尺较里程比例尺大()oA、60倍或80倍B、100倍或200倍C、10倍或20倍D、30倍或50倍正确答案:C10、两倍的视准轴误差等于()。
A、盘左读数一(盘右读数±180)B、盘左读数一(盘右读数±360)C、盘左读数一(盘右读数+180)D、盘左读数一(盘右读数一360)正确答案:A11、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视准轴垂直于水准管轴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D、使横轴垂直于竖轴正确答案:A12、若两点CD间的坐标增量AX为正、Ay为负、则直线CD的坐标方位角位于第()象限。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模拟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2785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8.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尺读数为2.713m,前视点B尺读数为L 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B点高程为()m。
A、13. 688B、16.312C、 16.401D、17.713正确答案:B2、()指的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
A、地形B、地物C、山头D、地貌正确答案:D3、()情况下可用悬挂钢尺来进行高程测设。
A、高低不平的场地B、重要建筑C、深基坑D、附近没有水准点正确答案:C4、各等级GPS相邻点间弦长精度计算公式为CI = J(A2 + (Bd)2)、其中A 表示()。
A、比例误差B、固定误差C、相对误差D、中误差正确答案:B5、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是20世纪()年代电子速测仪问世后发展起来的。
A、70B、90C、60D、80正确答案:A6、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水平距离B、折线距离C、铅垂距离D、斜线距离正确答案:A7、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A、竖轴不垂直B、竖盘指标差C、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D、横轴不水平正确答案:A8、已知高斯投影面上某点的直角坐标(x、y)、求该点在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L、B)、叫做()。
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高斯正算D、高斯反算正确答案:D9、距离测量不需要进行()设置。
A^气压B、棱镜常数C、镜高D、温度正确答案:C10、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5m、26、27m、28m、29m、30m. 31m、32m 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m。
A、 28、 29B、31C、25、 30D、27、 32正确答案:CIK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
A、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B、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C、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正确答案:B12、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的夹角。
测量计算题
![测量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10057148d7c1c708a1458e.png)
测量计算题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1、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15.023+2.23=17.363m,则B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1.363m,此时,B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23.2cm,其测量中误差±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及中误差。
【解】23.2×2000=464m,2000×0.1=200cm=2m。
图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3、已知图中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97°15′27″+90°29′25″-180°=107°44′52″107°44′52″+106°16′32″-180°=34°01′24″34°01′24″+270°52′48″-180°=124°54′12″124°54′12″+299°35′46″-180°=244°29′58″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②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③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其中误差均为,试推导由,边计算所得斜边的中误差的公式?【解】斜边的计算公式为,全微分得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6、已知89°12′01″,3065.347m,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32°30′12″,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23.704m,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89235e910ef12d2af9e7a9.png)
1. 已知H A=, H B=,求h AB和h BA分析:h 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 BA亦然。
解:h AB=H B-H A=2. 设A点高程为,当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 AB=3. 已知H A=,a=,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b2=,b3=,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a=+=H B1=i-b1=5.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18+215322+BM A570总和f h=57mm<f h容=±12=±90mm6.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点号距离(km)实测高差(m)高差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高程(m)A123A50∑f h=50mm<f h容=±40=±89mm测点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0 ABCDBM0Σ0f h=20mm<f h容=±40=±99mm8. 一支水准路线AB。
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往、返测站平均值为1 5站。
往测高差为,返测高差为+,试求B点的高程。
解:高差闭合差:高差容许闭合:;改正后高差:B点高程:测点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7130-3 A200-4 B490-10 C370-7 D410-8BM 8Σ 1600-32测站目标 竖盘位置水平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 ° ′ ″ 一测回角 ° ′ ″OA左90 01 06 89 59 4889 59 57B 180 00 54 A 右270 00 54 90 00 06B0 01 00分析:差值为负,加360°。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含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1eed1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a.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在地形图上确定水库的汇水面积、就是在地形图上勾绘( )。
A、计曲线B、山谷线C、等高线D、分水线正确答案:D2、以下不属于水准仪的结构部件的有:( )。
A、望远镜B、竖直度盘C、基座D、水准管正确答案:B3、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一个量进行多次观测、从表面上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这种误差称为( )。
A、系统误差B、相对误差C、偶然误差D、绝对误差正确答案:C4、北京地区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54′、东经116°28′。
按高斯六度带投影、该地区所在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第( )投影带。
(1) 117° (2) 115° (3) 20 (4) 19A、第一空是(1)、第二空是(3)B、第一空是(1)、第二空是(4)C、第一空是(2)、第二空是(3)D、第一空是(2)、第二空是(4)正确答案:A5、以下不属于水准面特点的是( )。
A、不规则B、唯一性C、曲面D、无数多个正确答案:B6、精密量距的倾斜改正为( )。
A、正值B、无法确定C、负值D、可正可负值正确答案:C7、当路线平面方向转折时,常用( )进行连接。
A、直线B、圆曲线C、缓和曲线正确答案:B8、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
A、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正确答案:B9、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若第二方向的读数小于第一方向的读数、则第二方向的读数应该加上( )。
A、360°B、180°C、270°D、90°正确答案:A10、在GNSS连续施测过程中,以下那种情况最可能不会出现整周跳变( )。
A、卫星信号被遮挡B、卫星信号被干扰C、接受机在高速动态下运行D、接受机中的电源故障正确答案:D11、已知地面上 AB两点坐标分别为(200.12,213.25),(212.56,100.33),则直线AB的方位角为()。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复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复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6f67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d.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对2C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度)B、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度)C、2C是正倒镜照准同一目标时的水平度盘读数之差±180D、2C是正倒镜照准同一目标时的竖直度盘读数之差正确答案:C2、导线的外业不包括( )。
A、选择点位B、测量角度C、量边D、坐标计算正确答案:D3、在GPS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间隔称为( )。
A、观测时段B、独立观测环C、同步观测环D、时间较差正确答案:A4、地面数字测图主要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地形点、根据电磁波测距仪的观测精度、在几百米距离范围内误差均在( )左右。
A、1mB、1cmC、1mmD、1dm正确答案:B5、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B、1985国家高程基准C、1956年黄海高程系D、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正确答案:B6、GPS定位系统进行导航的最基本方法是( )。
A、伪距法B、载波相位法C、地图法D、坐标法正确答案:A7、在1︰2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高差为0.586m、平距为5.86cm则 AB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
A、0.5%B、0.2%C、1%D、2%正确答案:A8、直线AB的方位角是162°20′30″、则他的反方位角是( )。
A、0B、-162°20′30″C、342°20′30″D、197°39′30″正确答案:C9、在闭合水准路线中、已知起点的高程HA=73.000m、水准路线共3个测段、其高差分别为、h1=0.458m、h2=1.205m、理论上、h3=( )m。
A、0B、-0.747C、-1.663D、-0.832正确答案:C10、某点的经度为东经122°30′、则该点所在高斯投影3°带的中央子午线为( )。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34261b3169a4517723a39e.png)
置仪器,后视交点JD,试计算缓和曲线上K3+720和K3+740桩点的偏角。
38.设双交点同半径的复曲线两交点间距离D=58.78m,转角 65º42', 41º17',试求确定有公切点
4
96.450
∑
14.某闭合导线,其横坐标增量总和为-0.35m,纵坐标增量总和为+0.46m,如果导线总长度为1216.38m
,试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和边长每100m的坐标增量改正数?
15.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表7,并且在表中计算(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值;
(3)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2)当R=50m和R=800m时的曲线元素;(3)当R=800m,JD的里程为K4+700、90时圆曲线的主点桩号?
表10
R
100(m)
50(m)
800(m)
R
100(m)
50(m)
800(m)
T
29.384
E
4.228
L
57.160
D
1.608
24.某圆曲线R=50m,主点桩号为ZY:K2+427;QZ:K2+459;YZ:K2+491,试求:(1)若桩
距为10m,用偏角法按整桩号法测设圆曲线的测设数据,并填写在表12中;(2)绘示意图,并
说明如何将各桩号点测设到地面上去?(表11是已知数据)
表11
曲线长
1
2
3
4
5
偏角
34′23″
1˚08′45″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练习题库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练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055af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1.png)
工程测量理论计算练习题库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龙门板不仅可以控制建筑物的( ),还可以控制建筑物( )的施工。
A、立面位置B、平面位置C、高程正确答案:A2、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
A、与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B、与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与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与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正确答案:B3、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点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B、低C、等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B4、经纬仪测量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读数的理论关系是( )。
A、相差90°B、相加180°C、相加360°D、相差180°正确答案:C5、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建立、利用了( )年间连续观测的验潮数据。
A、1973-1979B、1979-1985C、1950-1956D、1952-1979正确答案:D6、经纬仪对中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安置在同一铅垂线上整平是使仪器( )。
A、竖轴铅直和水平度盘水平B、圆气泡居中C、视准轴水平D、横轴水平正确答案:A7、在支水准路线测量中、往测高差为-20.914m、返测高差为+20.892m、则往返测高差中数为( )。
A、–20.903mB、+20.903mC、+0.022mD、–0.022m正确答案:A8、竖盘指标差的校正步骤应为( )。
(1)仪器仍以盘右瞄准原目标(2)仪器仍以盘左瞄准原目标(3)计算扣除指标差后瞄准原目标左盘的正确读数(4)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原竖盘右读数调到计算出的正确读数(5)用拨针拨动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并反复检查(6)计算扣除指标差后瞄准原目标右盘的正确读数A、(2)(3)(4)(5)B、(1)(6)(4)(5)C、(1)(3)(4)(5)D、(1)(6)(5)(4)正确答案:B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
测量学计算题
![测量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a9e162ddccda38376baf88.png)
四.计算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题)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 ,返测为217.38m ,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 ,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1。
表1 测线 整尺段零尺段总计 差数 精度 平均值 AB 往 505⨯ 18.964返 504⨯ 46.456 22.3003.在对S 3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 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 和B 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1a =1.573m ,b 1=1.415m ,然后将仪器搬到A 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2a =1.834m ,b 2=1.696m ,问(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4.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 1至BM 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m BM m BM 110.142,952.13821==)。
图1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测点 后视读数(m ) 前视读数(m ) 高差(m )高程(m )+-∑5.在水准点B a M 和b BM 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
已知B a M 的高程为5.612m ,b BM 的高程为5.400m 。
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点号路线长(km ) 实测高差(m ) 改正数(mm ) 改正后高差(m ) 高程(m )A BM5.61212B BM∑5.400=-A B H H =H f=允H f每公里改正数=6.在水准a BM 和b BM 之间进行普通水准测量,测得各测段的高差及其测站数n i 如图3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由图1中,根据三角函数,可写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ΔXAB=DAB²cosαABΔYAB=DAB²sinαAB式中ΔX、ΔY均有正、负,其符号取决于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所在的象限,参见表1-5。
表1-5 不同象限坐标增量的符号坐标方位角及其所在象限之符号之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2、坐标的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和、,推算直线的水平距离与坐标方位角,为坐标反算。
由图1可见,其计算公式为:= ( 1-20 )= ( 1-21 )注意,由(1-20)式计算时往往得到的是象限角的数值,必须参照表1-5表1-4,先根据、的正、负号,确定直线所在的象限,再将象限角化为坐标方位角。
例如、均为-1。
这时由(1-20)式计算得到的数值为,但根据、的符号判断,直线应在第三象限。
因此,最后得==,余类推。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三、举例1、某导线12边方位角为45°,在导线上2点测得其左角为250°,求α32 ?解:1)23边的方位角:根据公式=+因α12=250°,α12 >180°,故计算公式中,前面应取“-”号:α23=α12+-=45°+250°-180°=115°2)求α23反方位角:根据公式=,本例α23<180°,故前面应取“+”号:α32=α23+=295°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2-8)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2-9)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mm山地=mm (2-11)式中,―水准路线全长,以km为单位;―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
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 -(平地)⊿= - (山地)式中,―路线总长;―第测段长度 (km) (=1、2、3...);―测站总数;―第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h i改=hi+⊿h i i=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二、举例1.附合水准路线算例下图2-18所示附合水准路线为例,已知水准点A、B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表2-2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 54mm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高差、已知高程数填入表2-2内相应栏目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里数栏,填入各测段公里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2)进行高差闭合差计算:=- () =8.847-(48.646-39.833)=+ 0.034m由于图中标注了测段的测站数,说明是山地观测,因此依据总测站数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54mm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及其容许值填于表2-2下方的辅助计算栏。
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fh≤fh容,故其精度符合要求。
本例中,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下式依次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 -(―测站总数,―第测段测站数)第一测段的高差改正数为:⊿=-14mm同法算得其余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分别为-5、-7、-8mm,依次列入表2-2中第5栏。
注:1、所算得的高差改正数总和应与高差闭合差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以此对计算进行校核。
如因取整误差造成二者出现小的较差可对个别测段高差改正数的尾数适当取舍1mm,以满足改正数总和与闭合差数值相等的要求。
2、若为平地,高差改正数按各测段长度比例分配:用公式⊿=-计算,式中,―路线总长;―第测段长度 (km) (=1、2、3...)。
4)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h i改=hi+⊿h i i=1,2,3,4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上例计算结果列入表2-2之第6、7栏)。
H1=HA+H1改H2=H1+H2改……HB(算)=HB(已知)注:改正后的高差代数和,应等于高差的理论值(HB-HA),即: ∑h改=HB-HA 。
如不相等,说明计算中有错误存在。
最后推出的终点高程应与已知的高程相等。
2 闭合水准路线算例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计算时应当注意高差闭合差的公式为:fh=∑h测。
如图2所示一闭合水准路线,A为已知水准点,A点高程为51.732m,,其观测成果如图中所示,计算1、2、3各点的高程。
将图中各数据按高程计算顺序列入表2进行计算:表2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mm计算步骤如下:⑴计算实测高差之和∑h测=3.766m=3.766-3.736=0.030m=30mm⑶计算容许闭合差fh容==±68mmfh≤fh容,故其精度符合要求,可做下一步计算。
⑷计算高差改正数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和原则与符合水准路线的方法一样。
本例各测段改正数vi计算如下:⊿=-(fh/∑n)³n1=-(-17/32)³11=6mm⊿h2=-(fh/∑n)³n2=-(-17/32)³8=4mm……检核∑⊿h =-fh=-0.030m⑸计算改正后高差 h改各测段观测高差hi分别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后⊿hi,即得改正后高差:h1改=h1+⊿h 1=-1.352+0.006=-1.346mh2改=h2+⊿h 2=2.158+0.004=2.162m……注:改正后的高差代数和,应等于高差的理论值0,即:∑h改=0 ,如不相等,说明计算中有错误存在。
⑹高程计算测段起点高程加测段改正后高差,即得测段终点高程,以此类推。
最后推出的终点高程应与起始点的高程相等。
即:H1=HA+h1改=51.732-1.346=50.386mH2=H1+h2改=50.386+2.162=52.548m……HA(算)=HA(已知)=51.732m计算中应注意各项检核的正确性。
一、经纬仪测回法测水平角 1、基本数据:设、、为地面三点,为测定、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在O 点安置经纬仪(图3-7),采用测回法进行观测。
1)上半测回(盘左)水平度盘读数:目标:=0°02′06″,目标:=68°49′18″;2)下半测回(盘右)水平度盘读数:目标:=248″49′30″,目标:=180°02′24″。
2、填表与计算:1)将目标A 、目标B 水平度盘读数填入表3-1第4栏。
表3-1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2)计算半测回角,并将结果填入表3-1第5栏: 盘左: ==盘右:注:计算角值时,总是右目标读数减去左目标读数,若<,则应加。
3)计算测回角值,并填入表3-1第6栏。
=注:1.同一方向的盘左、盘右读数大数应相差;2.半测回角值较差的限差一般为;3.为提高测角精度,观测个测回时,在每个测回开始即盘左的第一个方向,应旋转度盘变换手轮配置水平度盘读数,使其递增。
各测回平均角值较差的限差一般为。
水平角取各测回角的平均值。
二、经纬仪测竖直角竖直角(简称竖角)是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值,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其绝对值为。
1、竖盘构造经纬仪竖直度盘固定在横轴一端,随望远镜一道转动,竖盘指标线受竖盘指标水准管控制,当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线应在铅垂位置。
目标方向可通过竖直度盘(简称竖盘)读取读数(始读数),而水平方向的读数已刻在竖盘上。
2、竖直角的计算公式图3-9所示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且望远镜水平时竖盘读数为:盘左为,盘右为。
盘左(3-4)盘右= (3-5)其平均值为 (3-6)注:竖盘注记形式不同,计算公式也不同。
3、竖直角记录整理举例:设点安置经纬仪观测目标、C目标的竖角,观测值如下:目标:盘左:竖盘读数为(设为);盘右:竖盘读数为(设为)。
目标C:盘左:竖盘读数为(设为99°41′12″);盘右:竖盘读数为(设为260°18′00″)。
1)将竖盘读数填入下表3-4第4栏。
表3-4 竖直角观测手簿()”注:盘左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视线上斜读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