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3道防线-稳定分类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修订稿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元件,最直接最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措施,确保在发生大扰动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道防线:当电力系统遇到多重严重故障而稳定破坏时,依靠失步解列装置将失步的电网解列,并由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保持解列后两部分电网功率的平衡,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第一道防线: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
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稳控系统介绍
2004年 7 月12 日,希腊首都雅典和南部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造成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大面积瘫痪。 8 月 13 日,格鲁吉亚境内一处高压电线网络断裂,导致首都第比 利斯大面积停电,造成供水中断,数千名乘客被困在地铁列车内。 11月18日,西班牙一变电站发生火灾,导致首都马德里市中心以 及南部地区大面积停电,25万市民生活受到影响,马德里部分地铁停 驶,公共交通也一度陷于混乱。 2005年 1 月8 日和9日,瑞典西南部遭遇飓风袭击,导致当地40 多万户家 庭或机构停电,直接损失达数十亿瑞典克朗。 5 月25 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南部、西南和东南城区及郊区上午 11时发生大面积停电,给莫斯科市造成至少1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 8 月18 日,印尼全国“大停电”。首都雅加达附近至少有三座主 要发电厂同时出现故障,近亿人受到影响,雅加达的交通一片混乱, 机场和火车服务也受影响,据报道,大部分地区是在断电十多小时后 恢复正常,但雅加达一些地区直到19日晚才恢复正常电力供应。媒体 报道称,大停电造成印尼多个行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其中雅加达纺 织业公会预计该行业的损失超过了550亿印尼盾。 9月12日,美国洛杉矶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电力系统安全性及三道防线
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 是在所有可能的运行方 式、故障下,供给所有用电点符合质量 标准和所需数量的电力的能力。是保证 供电的综合特性(安全性和充裕性)。 可靠性是通过设备投入、合理结构及全 面质量管理保证的。
•电力系统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 的能力。通过两个特征表征(1)电力系统能承受住故障 扰动引起的暂态过程并过渡到一个可接受的运行工况, 不发生稳定破坏、系统崩溃或连锁反应;(2)在新的运 行工况下,各种运行(约束)条件得到满足,设备不过 负荷、母线电压、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内。 •电力系统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在静态条件下,并且系 统元件负载不超出定额、电压与频率在允许范围内,考 虑元件计划和非计划停运情况下,供给用户要求的总的 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受到事故扰动(例如功率 或阻抗变化)后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包括静态稳定、 暂态(功角)稳定性、动态稳定、电压稳定性、频率稳 定性。
2024年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4年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电网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调度和分配电力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将在2024年实施三道防线建设。
一、第一道防线:设施安全升级第一道防线主要针对电网的基础设施,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网等。
首先,将加大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力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同时,加强设施的安全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加强对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对变电站的安全保卫工作,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和安全报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巡视巡检制度,加强物资管理和安全培训,提高对设施的保护能力。
此外,加强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监管平台,提高对电网设施状态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和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第二道防线:系统运行安全保障第二道防线主要是针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包括电力调度、供应保障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首先,加强电力调度和调度命令的管理,优化调度计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增加调度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应急响应和决策能力,加强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提高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和保障能力。
其次,加强对电力供应的保障措施。
加强电网与电源的连接和调试工作,确保电源的可用性和接入的安全可靠性。
加强对跨区电网的连接和调度工作,优化电网调度和供电结构,提高电力供应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此外,建立健全电力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对电网地域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准备,并组织好应急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三、第三道防线:信息安全保护第三道防线主要是针对电网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网信息系统中涉及的数据量和敏感信息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势在必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范本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范本建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三道防线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石,它们分别是设备防线、技术防线和管理防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道防线的建设,并探讨如何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设备防线设备防线是电网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关乎电网的安全基础。
在设备防线上,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设备标准化建设设备标准化建设是设备防线的基础,它能够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设备标准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设备选型标准、设备安装标准、设备维护标准等,从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2.设备检测与维护设备检测与维护是设备防线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备检测与维护中,我们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如红外热像仪、振动分析仪等,对设备的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3.设备备份与冗余设备备份与冗余是设备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设备故障时提供备用设备,并保证系统的连续供电。
在设备备份与冗余中,我们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备用设备的数量和位置,并保证备用设备的完好和可靠性,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技术防线技术防线是电网建设的第二道防线,它与设备防线相辅相成,共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技术防线上,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智能化监控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是技术防线的基础,它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在智能化监控系统中,我们可以采用现代化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2.远程调度与控制远程调度与控制是技术防线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实现对电网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在远程调度与控制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如互联网、卫星通信等,实现与设备和系统的远程连接和控制,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引言电网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能源保障。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级政府和电网企业在电网管理和运行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
本文旨在介绍电网安全建设中的“三道防线”措施,包括三道防线的基础知识以及三道防线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
三道防线的含义和分类含义三道防线是指在电网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实时监管和应急响应,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分类三道防线可根据其功能分为以下三类:第一道防线:预防控制第一道防线是指通过预防控制手段来减少电网故障的发生。
该防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设备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设备的选型、并联连接、保护及检修等。
2.系统设备的制造和测试:包括设备的材料选用、制造工艺、性能测试等。
3.充分使用电力能源:例如通过节能措施、优化发电组合、推广高效用电等手段,减少电力供需间的不平衡,从而减少电网负荷过重和故障频发。
4.预防火灾、爆炸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通过规划和管理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建筑物结构安全的要求,杜绝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地方电网的损失。
第二道防线:实时监管第二道防线是指通过实时监管手段来发现电网故障并及时处理,以减轻电网故障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冲击。
该防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网设备的监测:通过安装感应设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电力系统监测设备,实时检测电网的各项参数和数据,及时反馈电网的故障情况。
2.故障分析和处理:通过实时分析电网故障原因,及时制定处理方案。
同时,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如交流、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相关部门、电力企业和用户,及时解决电网故障。
第三道防线:应急响应第三道防线是指通过应急响应手段来保障电网故障的迅速处理。
该防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抢修:设立抢修队伍,按照抢修预案,迅速赶到发生故障现场,及时修复电网故障。
2.电源保障:在发生电网故障时,及时向故障区域输送节能源,以保证故障区域的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加快,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建立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由物理安全防线、网络安全防线和管理安全防线组成,通过多层次的安全保障手段,全面保护电网的运行不受干扰和攻击。
第一道防线是物理安全防线。
物理设备的安全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前提。
我们需要做好电网设备的保护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防范物理攻击。
首先,应加强设备周边的安全措施,如加密围墙、电子门禁、安全摄像头等。
其次,要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完好和稳定运行。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设备运行日志和安全巡检记录,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被破坏和非法入侵,确保电网的物理安全。
第二道防线是网络安全防线。
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和互联化程度的提高,电网面临着更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为了保护电网的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网络攻击。
其次,要加强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管理,定期更新补丁和密码,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性。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要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减少损失。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电网的网络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第三道防线是管理安全防线。
管理安全是电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员管理、安全政策和安全规程等方面。
首先,要进行人员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确保员工的信任度和安全性。
其次,要制定和执行安全政策和安全规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此外,还需要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防止内部威胁。
总之,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可以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三道防线的建设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框架摘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以重视。
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综合防御框架体系,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防御体系一、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等综合性防御体系追求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是现代电力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线路设计、输电配置、强弱调配方面都需要做好安全稳定的保障工作,有效避免发生大规模的电力安全事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全国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
对于防御体系的认识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的问题内容也比较多,比如电网结构、自动控制和运行方式计划等等,所以说构建完整的安全稳定综合防御体系是也是极为困难的。
前面已经提到,电力系统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包括的内容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根据实践中的工作情况看可以简单理解为受干扰前的防御体系和干扰后的防御体系,前者是一种积极的防御体系,即在风险来临之前就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修复,而干扰后的防御体系(稳定控制体系)则是对电力系统已经受到外界干扰之后做出的保障或者修复保持体系,能够有效的避免损失。
在具体的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保障之中主要有三道有效防止风险侵害的方向,第一道防线也就是常见到的电网结构方面,这是一个前提性保障要求,只有坚强的电网结构才能使体系的保障作用发挥的更好;第二道防线是自动控制和调节系统,这是保障在电力系统使用过程中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和保障,第三道防线是为了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从稳定控制系统实践来看,其也有三道防线进行保障,第一道防线是在电力系统受到干扰后,能够及时关闭一些元件,尽量减少干扰造成损失;第二道防线是在电力系统因为干扰有可能失去稳定性的情况下,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控制,最大程度实现稳定;第三道防线电力系统因受到较大干扰而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失去稳定后,避免出现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稳控介绍
开 关 量 输 出
装置结构示意图
装置结构及单站系统实例介绍
主机正面面板布置图
主机背面面板布置图
从机正面面板布置图
从机背面面板布置图
单站系统实例介绍 GX0700074 广西合山500kV溯河变稳控
装置配置和功能要求 本工程在500kV溯河变电站配置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装 置按双重化配置,每套装置组1面柜。溯河变安稳装置的功能 是:当500kV溯来I、II线同时跳闸断开,同时检测到溯河变主 变高压侧功率满足定值,装置断开500kV合山新厂线(选择 潮流较大线路);经较长延时后,如检测到溯河变主变高压 侧功率仍满足定值,装置端开另1回500kV合山新厂线。
(3)失步状态下的安全稳定控制 为保证电力系统承受第III类大扰动时的安全要求,应配备防 止事故扩大避免系统崩溃的紧急控制,如系统失步解列(或有 条件时实现再同步)、频率和电压紧急控制等,同时应避免 线路和机组保护在系统振荡时误动作,防止线路及机组的连 锁跳闸,以实现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第三道防线。失步 解列装置按设定的振荡周期次数动作,500kV失步解列装置 一般1~2个振荡周期动作;解决电压稳定与频率稳定的紧急 控制装置的动作时间为0.1~0.5s(一般整定延时为0.2s) 。
(2)区域电网稳定控制指:为解决一个区域电网内的稳定问 题而安装在多个厂站的稳定控制装置,经通道和通信接口设 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稳定控制系统,站间相互交换运行信息 、传送控制命令,可在较大范围内实施稳定控制。区域稳定 控制系统一般设有一个主站、多个子站和执行站,主站一般 设在枢纽变电所或处于枢纽位置的发电厂。主站负责汇总各 站的运行工况信息,识别区域电网的运行方式,并将有关运 行方式信息传送到各个子站。
3.2 暂态稳定控制措施:目前采用的主要有切机、切负荷、解 列联络线。
安全自动装置
由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装置 )构成,针对预先考虑的故 障形式和运行方式,按预定 的控制策略,实施切机、切
负荷、局部解列等控制措施
,防止系统失去稳定。
3 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 急控制装置构成,当电力系统 发生失步振荡、频率异常、电 压异常等事故时采取解列、切 负荷、切机等控制等措施,防 止系统崩溃。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装置是自动防止电力系统稳定破坏的综合自动装置,其结构 可以分为:分散式、集中式。或远方控制、就地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解列装置:
针对电力系统失步振荡、频率崩溃或电压崩溃的情况,在预先安排的适当地点 有计划的自动将电力系统解开,或将电场与接待的适当负荷自动与主系统断开, 以平息振荡的自动装置。可分为:振荡解列装置、频率解列装置、低电压解列 装置。
按频率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
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出现功率缺额引起频率急剧大幅度下降时,自动切除部分用电 负荷使频率迅速恢复到允许范围内,以避免频率崩溃的自动装置,又称低频减载装 置。
按电压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
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出现无功功率缺额、负荷上涨超过预测值而动态无功补偿不足 引起电压大幅度下降时造成电压崩溃事故,自动切除部分用电负荷使电压恢复到允 许范围内的自动装置,又称低压减载装置。
主要控制作用为:在功率过剩地区快速减少发电机功率(切机、快关汽门)在 功率缺额地区快速切负荷等。
二、用于自动消除异步运行工况的安全自动装置,如振荡解列装置。
三、用于消除可能造成系统事故发展及设备损坏威胁的频率及电压故障偏差的 局部安全自动装置,如低频低压减载装置。
四、用于恢复正常系统及共矿的安全自动装置,如使停电用户重新恢复运行。
对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建设三道防线,包括技术防线、管理防线和应急响应防线。
技术防线是指利用技术手段来保障电网运输安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
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实现电网监测、调度、控制的自动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风险。
其次,要加强电网监测能力。
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监测系统,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配送的全面监控,及时掌握电力运行情况,发现突发事件,迅速进行预警和处理。
再次,要加强电网调度管理。
制定健全的调度规程,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通过模拟和仿真,加强对电网运行状态的预测和决策,有效降低电网的风险和漏洞。
管理防线是指在电网管理中加强风险控制和安全防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电力安全教育。
对电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处理突发事件。
其次,要严格制定标准和流程。
制定健全运行、维护和应急处置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电网运行的规范和安全。
还要建立完善的电力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电力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应急响应防线是指在电网出现突发事件时迅速响应,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建立应急响应体系。
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组织,明确责任和角色分工,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其次,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应急物资和设备,保障响应时的物资供应。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机制。
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建设三道防线是保障电网运行稳定和安全的基础,需要全面加强技术力量,加强管理和应急响应,不断提高电网稳定运行的能力和水平。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完整版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继电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元件,最直接最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措施,确保在发生大扰动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道防线:当电力系统遇到多重严重故障而稳定破坏时,依靠失步解列装置将失步的电网解列,并由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保持解列后两部分电网功率的平衡,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第一道防线: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
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关于三道防线协调配合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分析
关于三道防线协调配合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分析摘要:当前,国民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要求电力企业在保证正常供电的基础上,提高电网的稳定性,以实现社会效应,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道防线是为确保电网稳定运行而设定的保护装置,其中一道防线是为了更加高效、精准地对续电保护故障元件进行切除,而第二道防线则是为了保护电网的稳定,第三道防线则具备电网、频率控制及失步解列的作用,只有三道防线协调配合,才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三道防线;协调配合;电网稳定;运行分析1.前言在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下,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运行状态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保证正常供电的同时,确保供电过程中稳定、安全。
电力系统内的三道防线,是确保电网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保障,尤其是第一二道防线,更是电网运行的基础。
而第三道防线是对因发生失控或拒动造成的风险进行补救,进而确保电网的运行可靠。
2.三道防线在电网运行中的现实意义电网要得到正常的运行,还需要加强三道防线的建设。
结合电力系统的相关安全规定,电力系统可承受的最大扰动能力的对应安全指标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的第一级标准需要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与正常供电,单一故障的出现概率应有所控制;第二级标准则是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的要求,且允许损失一部分的负荷,但需要确保单一的严重故障在可控范围;第三级标准关键在系统不可稳定运行的过程中,需预防系统的崩溃,此时要控制负荷的损失,并保证多重严重故障的概率较低。
为达到三级标准的要求,三道防线便应运而生[1]。
电网的设置结合三道防线原则进行规划与配置,以实现对三道防线的调度管理,进而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确保在各种故障下,电力系统的安全威胁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控制,并尽快实现电网的正常运行。
3.三道防线的协调运行关系(1)电力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满足系统安全性能的基本要求,依靠系统内的主要元件对应的自动调节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来进行预防性控制。
我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三道防线”
我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三道防线”更新:2012-07-31 11:16:06 作者:liuyong来源:综合报道点击:38次【字号:大中小】中国储能网讯:导语:印度北方电网30日凌晨瘫痪,影响数以亿计人口的正常生活,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由此,也联想到我国06年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电网事故和国际上带来严重影响的大停电事故。
导致这些大停电事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最终却反映了一点就是我们的电网够不够坚固。
目前,我国为了能远距离送电,不得不构成无数的不安全100/50万伏电磁环网,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在一定程度上违反现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有可能会破坏我国电网30年来的安全基础,引发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大停电事故的启示:任意坚强的网络都存在较薄弱的运行方式和严重的运行状态;跟踪运行方式和适应运行状态的实时控制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分散安装、独立动作的自动装置可能保护电网,也可能切跨电网;电网主网架结构的不安全,是大停电事故的直接原因,电网的无序解列,开断造成了恢复的困难。
可吸取的教训:元件的故障或扰动,在局部系统内部采取措施来消除影响,不使其扩散到局部系统外;区域系统之间输电断面上的故障,切除故障元件后尽量保持输电断面的完整性;反应元件运行异常的保护应与系统的安全自动装置协调动作,保证网络连接的强壮性,尽量满足输电能力与输电需求的平衡,切不可独立,无序乱动;互联系统失稳后,应按功率尽可能平衡的原则有序解列,避免大面积停电,并有利快速恢复。
我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高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元件的继电保护和反应被保护设备运行异常的保护被我国超高压电网普遍采用的装备利用被保护元件两端的尽可能简单的信息;超高压系统主保护动作速度10-25毫秒;超高压系统主保护动作正确率99.82%;正在研究、未来可能装备电网的保护利用被保护元件单端或两端故障暂态信息的继电保护;主保护动作速度2-5毫秒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切除故障,减少系统产生的不平衡能量。
(安全生产)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道防线建设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我国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第一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第二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故障)];第三级标准: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故障)]。
我们设置三道防线来确保电力系统在遇到各种事故时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一道防线: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第三道防线: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三道防线的概念很清晰、明确,易于操作实施。
近年来我国电网没有出现全网性事故和大范围停电,应该说得益于三道防线的建设。
设置三道防线是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成功的经验,但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不断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在此提出以下建议:(1) 精心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既要加强一次电网的建设,使电网结构符合电力系统稳定导则与技术导则的要求,又要加强二次系统的配套建设,按三道防线的要求配置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2) 在厂网分开、电力市场等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下,更要强调电力系统的统一调度和协调的重要性。
对于有关电网安全稳定的大事应立足全网大局统筹考虑,做好应付各种紧急事故的预案。
(3) 加强二次设备管理,尤其是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
建议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反措"的执行情况,确保装置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正确动作,有效制止事故时的连锁反应。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
第一道防线:高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元件的继电保护和反应被保护设备运行异常的保护
被我国超高压电网普遍采用的装备
利用被保护元件两端的尽可能简单的信息;
超高压系统主保护动作速度10-25毫秒;
超高压系统主保护动作正确率99.82%;
正在研究、未来可能装备电网的保护
利用被保护元件单端或两端故障暂态信息的继电保护
主保护动作速度2-5毫秒
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切除故障,减少系统产生的不平衡能量
第二道防线: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安全自动装置
自动重合闸装置:除减少重合于永久故障时系统不平衡能量外,尽量减少网络拓扑的变化,尽快恢复网络输电能力;备自投、事故减出力、自动切负荷、抽水改发电等:快速保持稳态发输电能力与用电需求的平衡。
过负荷控制:连锁切机、切负荷,远方切机、切负荷等。
保持稳态输电能力与输电需求的平衡。
暂态稳定控制:逻辑式连锁切机、切负荷;利用局部量的稳定性预测与紧急控制装置;基于离线或在线计算的区域性稳定控制系统;用于保持动态输电能力和输电需求的的平衡。
第三道防线:失步解列与频率、电压控制
失步解列:在互联电网失去同步后,在预定的地点解列,以求各子网能独立满足供电需求。
频率控制:通过低周减载、开启备用机组等满足频率要求,通过高周切机保证频率稳定、机组安全。
电压和无功控制:通过低压减载和增发无功维持电压水平,防止电压崩溃。
如何看懂保护定值单
如何识读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电网安全稳定“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性能良好的继电保护装置构成,确保快速、正确地切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元件。
第二道防线:由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及切机、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构成,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构成,采取解列、切负荷、切机等控制等措施,防止系统崩溃,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
)中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说确保继电保护定值的正确性及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电网调度员(用户运行值班人员)在本电网运行操作管理中无疑要求对本电网内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相当了解,除了要熟知本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及运行情况外,还要会看懂本电网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了解现场设备保护压板执行情况,并且在电网事故开关跳闸时还要学会进行基本的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与动作正确性的判断等。
为了让大家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有一个基本了解,我们将按照微机保护装置插件组成(实物图)、微机保护定值单的识读、现场保护压板设置及保护动作后的简单行为分析的顺序,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一、电网微机保护装置的使用情况目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农网110KV及以上主要设备(含主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型号相对比较统一,主要有:南京南瑞RSC系列、东方电子DF3200系列、国电南自PSC600系列、北京四方CSC系列、美国SEL-311C系列等,农网35KV及以下设备微机保护装置型号很杂,大都为小厂家。
虽然保护厂家很多,保护装置不近相同,但保护原理、插件配置组成、保护压板的设置等基本相同。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通知单与常规继电器保护定值通知单不同,常规保护定值单整定项目简单,一台主变主、后备保护整定项目1张通知单就完了,而微机保护定值通知单整定项目相对很多、很细,一台主变压器保护整定项目就达10张通知单之多,保护整定项目多和细,使得保护的选择投、停用更加灵活。
电厂稳控装置简介
10
RCS-992区域稳定控制装置
稳控站装置配置图
提供13个弱电开入。除了常用 的“通道投入”、“复归”等开 入,剩下基本用于运行方式的开 入。主机不提供出口接点。
屏内 2M光
纤
一台主机提供8个光纤通信接口, 其中最多4个用于与从机的连接。 剩余4个接口用于站间通信。
一台主机最多配置四台从机, 每台从机通过逻辑CPU上的多 模光纤口与主机通信。
20
失磁判据
失磁判据1: 失磁保护动作节点或失磁保护减出力节点 -Qjz > Qzd1 U < Uzd1
t > Tzd1
失磁判据2:
-Qjz > Qzd2
U < Uzd2
t > Tzd2
21
日常巡视
RCS-992A
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汉字显示器
运行 报警 动作
3×3键盘
确认
区号
取消
信号复归
调试通讯口
22
装置面板信号灯说明
序 号
显示名
颜色
点亮原因
关闭条件
1
运行
绿 装置运行 装置故障(闭锁)
2
报警
黄
装置异常
异常消除自动 复归
3
动作
红
装置动作
人工复归(压 复归按钮)
23
稳控装置调试前安全措施
• 压板退出 • PT断路 • CT短路
24
稳控装置调试项目
• 交流回路校验
进入“保护状态”菜单中“采样显示”子菜单,在 保护屏端子上分别加入额定的电压、电流量,选 择相应的从机单元,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采样 值应与实际加入量相等,其误差应小于±2%。
如何看懂保护定值单.
如何识读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电网安全稳定“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性能良好的继电保护装置构成,确保快速、正确地切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元件。
第二道防线:由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及切机、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构成,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构成,采取解列、切负荷、切机等控制等措施,防止系统崩溃,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
)中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说确保继电保护定值的正确性及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电网安全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电网调度员(用户运行值班人员)在本电网运行操作管理中无疑要求对本电网内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相当了解,除了要熟知本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及运行情况外,还要会看懂本电网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了解现场设备保护压板执行情况,并且在电网事故开关跳闸时还要学会进行基本的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与动作正确性的判断等。
为了让大家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有一个基本了解,我们将按照微机保护装置插件组成(实物图)、微机保护定值单的识读、现场保护压板设置及保护动作后的简单行为分析的顺序,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一、电网微机保护装置的使用情况目前,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中也得到广泛使用,农网110KV及以上主要设备(含主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型号相对比较统一,主要有:南京南瑞RSC系列、东方电子DF3200系列、国电南自PSC600系列、北京四方CSC系列、美国SEL-311C系列等,农网35KV及以下设备微机保护装置型号很杂,大都为小厂家。
虽然保护厂家很多,保护装置不近相同,但保护原理、插件配置组成、保护压板的设置等基本相同。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通知单与常规继电器保护定值通知单不同,常规保护定值单整定项目简单,一台主变主、后备保护整定项目1张通知单就完了,而微机保护定值通知单整定项目相对很多、很细,一台主变压器保护整定项目就达10张通知单之多,保护整定项目多和细,使得保护的选择投、停用更加灵活。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
电力系统三道防线《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我国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第一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第二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故障)];第三级标准: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故障)]。
我们设置三道防线来确保电力系统在遇到各种事故时的安全稳定运行:第一道防线:快速可靠的继电保护、有效的预防性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保持电网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第二道防线:采用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在发生概率较低的严重故障时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第三道防线:设置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依靠这些装置防止事故扩大,防止大面积停电。
三道防线的概念很清晰、明确,易于操作实施.近年来我国电网没有出现全网性事故和大范围停电,应该说得益于三道防线的建设。
设置三道防线是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成功的经验,但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不断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此提出以下建议:(1) 精心进行电网规划设计,既要加强一次电网的建设,使电网结构符合电力系统稳定导则与技术导则的要求,又要加强二次系统的配套建设,按三道防线的要求配置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2)在厂网分开、电力市场等电力体制改革情况下,更要强调电力系统的统一调度和协调的重要性.对于有关电网安全稳定的大事应立足全网大局统筹考虑,做好应付各种紧急事故的预案。
(3)加强二次设备管理,尤其是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建议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落实"反措”的执行情况,确保装置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正确动作,有效制止事故时的连锁反应。
(4)按新稳定导则要求,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和稳定状况的分析,及时发现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有效措施,做好应对重大事故的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系统完整性
28
2016/11/26
29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基本原则
在DL/T 723-2000《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 技术导则》中,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运行,二次系统配备的完备防御系统应分 为三道防线:
• 第一道防线——由性能良好的继电保护装 置构成,确保快速、正确地切除电力系统 的故障元件,防止系统失去稳定。
2016/11/26 25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和受到扰动时维持同步运行的 能力。 • 功角稳定性取决于系统中各台发电机在电磁转矩 和机械转矩之间维持或恢复平衡的能力,失稳的 形式表现为某些发电机相对其它发电机的功角摆 动不断增大直至失去同步。功角稳定近一步分为 小干扰(或小信号)稳定和大干扰(或暂态)稳 定,前者指的是在小扰动情况下维持同步运行的 能力,后者指的是系统遭受大扰动时维持同步运 行的能力。
2016/11/26 11
• 第Ⅰ类,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
– 任何线路单相瞬时接地故障并重合成功; – 任一台发电机组跳闸或失磁; – 任一台变压器故障退出运行; – 任一回交流联络线故障或无故障跳开; – 直流输电线路单级故障;
2016/11/26
12
• 第Ⅱ类,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 故障)
2016/11/26 27
电力系统状态转换及与三道防线关系
正常 (安全) Ⅰ
合理的电网结构及相应电力设施
③
恢复
① 电网快速保护及预防控制装置
警戒
③ ②
(第一道防线) 稳定控制装置/系统 (第二道防线) 电网失步解列、电压及频率 紧急控制(第三道防线)
② ③
Ⅱ
Ⅰ
②
紧急
Ⅱ
③
失步 Ⅲ
崩溃
2016/11/26 系统完整性破坏
2016/11/26 7
• 发生电压失稳的后果可以是损失区域负荷, 或保护系统动作引起输电线路和其它元件 跳闸,进而导致连锁故障。 • 小干扰电压稳定性指的是小扰动情况下 (如系统负荷逐渐增长时)系统对电压的 控制能力。大干扰电压稳定性指的是系统 在遭受大扰动(如系统故障或线路跳闸) 后维持稳态电压的能力。 • 研究电压稳定性的时间可从几秒到几十秒, 故电压稳定可以是短期或长期现象。
• 一般而言,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分为三种:正常 状态、紧急状态和恢复状态。 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给出电力系 统运行的定义。
• 正常状态 电力系统能够保持充裕性和安全性的运行状 态。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在静态条件下,并且系 统元件的负载不超出其定额,母线电压和系统频 率维持在允许范围内,考虑系统元件计划和非计 划停运的情况下,供给用户要求的总的电力和电 量的能力。
2016/11/26 23
• 恢复状态下系统的完整性一般已受到破坏,如某 些发电机或负荷被切除,系统某些部分被解列等, 因而需要进行恢复控制。恢复控制包括启动备用 设备,改变发电机组功率,重新投入被切机组、 用户和线路等。 • 电力系统的预防控制、紧急控制和恢复控制总称 为安全控制。安全控制是维持一个电力系统安全 运行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在电力系统发展初始阶 段,这种控制比较容易实现,一般可使用比较简 单的就地控制装置。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扩大, 对安全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安全稳定控 2016/11/26 24 制成为电力系统控制和运行的一个极重要的课题。
2016/11/26 19
• 警戒状态 电力系统的潜在不充裕和/或不安全状态,在 此状态下,如出现特定可承受事件将导致损失负 荷、系统元件的负载超出其定额、母线电压和系 统频率超越允许范围、功角不稳定、连锁反应、 电压不稳定或某些其它不稳定。 • 紧急状态 电力系统的异常状态,在此状态下,有些系 统元件的负载超出其定额,某些母线电压或系统 频率超越允许范围,出现稳定危机,可能损失部 分负荷。紧急状态要求采取紧急控制作用用以保 持系统稳定,防止设备损坏和系统近一步恶化。
2016/11/26 6
电压稳定
• 电压稳定指的是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
下和受到扰动时,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 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 力。 • 电压稳定性取决于电力系统在负荷需求与 系统向负荷供电之间维持/恢复平衡的能力。 电压失稳的形式可表现为某些母线电压不 断上升或下降。引起电压失稳的主要因素 是系统不能够维持无功功率的平衡。
– 单回线永久故障重合不成功及无故障三相断开 不重合 – 任何类型母线故障 – 同杆并架双回线的异名两相同时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不重合,双回线三相同时断开; – 向特别重要的受端系统输电的双回及以上的任 意两回线同时无故障或故障跳开; – 直流输电线路双极闭锁;
2016/11/26 13
• 第Ⅲ类,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 故障)
2016/11/26 8
频率稳定
• 频率稳定指的是电力系统在遭受严重扰动
后,发电与负荷需求出现较大不平衡后, (无论是否的导致系统解列),系统频率 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 频率崩溃的能力。 • 频率稳定性取决于系统以最小的非计划负 荷损失维持/恢复发电和负荷之间平衡的能 力。频率失稳的形式是持续的频率振荡导 致发电机和负荷跳闸。
2016/11/26
10
• 小扰动——由于负荷的正常波动、功率和潮流控 制、变压器分接头调整和联络线功率自然波动等 引起的扰动。 • 大扰动——系统元件短路、切换操作和其他较大 的功率或阻抗变化引起的扰动。 大扰动可按扰动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分为三类: 第Ⅰ类,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 第Ⅱ类,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故障) 第Ⅲ类,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故障)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基本概念
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控制有两类:
• 预防性控制——系统稳定运行时安全裕度不够, 为防止出现紧急状态采取的预防性控制。主要是 正常运行时调整系统工作运行点,保持功角稳定 运行并具有必要的安全稳定储备。主要方法是发 电机功率调节,调节发电机励磁,直流输电的功 率调制等 • 预测性控制——系统已出现紧急状态,为防止事 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控制(控制装置)。 名称:俄罗斯称“反事故自动控制” CIGRE和IEEE称“特种保护方式 (Special Protection Schemes)” 2016/11/26 18 我国称“安全自动装置”。
2016/11/26 3
IEEE/CIGRE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定义和分类
•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给定的初 始运行工况下受到一个物理扰动后重新回 到运行平衡点,且在该平衡点大部分系统 变量都未越限,从而整个系统保持完整性 的能力。
2016/11/26
4
2016/11/26
5
功角稳定
• 功角稳定指的是互联电力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
• 第二道防线——由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 系统(装置)构成,针对预先考虑的故障 形态和运行方式,按预定的控制策略,实 施切机、切负荷、局部解列等稳定控制措 施防止系统失去稳定。(主动采取措施) (UFV-200C、FEK-300、SCS-500E型分布 式稳定控制装置 ,RCS-992A型分布式稳 控装置 )
2016/11/26
26
• 第三道防线——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 紧急控制装置构成,当电力系统发生失步 振荡、频率异常、电压异常等事故时,采 取解列、切负荷、切机等控制措施,防止 系统崩溃,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被动应 对)一般与运行方式和故障形态无关,宜分 散、就地配置。 (UFV-200A型频率电压紧急控制装置 , UFV-200F型失步解列装置,RCS-993系列 失步解列及低频振荡检测装置,RCS-994A 频率电压紧急控制装置 )
2016/11/26 9
• 在频率波动过程中,过程和设备的典型时 间常数可从小于1s(如低频减负荷)到几 分钟(如原动机的能量转换系统和负荷电 压调节器的响应),因此频率稳定性可以 是短期现场,也可以是长期现象。 • 短期频率失稳现象:事故造成发电功率不 足的孤岛,而低频减负荷量又不够,导致 频率快速下降,几秒内引发孤岛停电。
15
DL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将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 准分为三级:
• 第一级安全稳定标准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受到前述的 第Ⅰ类大扰动后,保护、开关及重合闸正 确动作,不采取稳定控制措施,必须保持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其 他元件不超过规定的事故过负荷能力,不 发生连锁跳闸。
2016/11/26 2
•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的是长期符合要求运 行的概率,它表示连续地、长期不停电地 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服务的能力。 •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指电力系统能够承受可 能发生的各种扰动而不会导致对用户供电 中断的风险程度。 •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扰动后系统保持 完整运行的持续性,取决于运行工况和扰 动性质。
2016/11/26 20
• 恢复过程 重建电力系统充裕状态采取的一系列控 制作用,包括发电机快速起动,再同步并 列、输电线重新带电,负荷再供电和电力 系统解列的部分再同步运行。 •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
2016/11/26
21
正常状态
安全 状态 预防控制 警戒 状态
紧急控制 恢复控制
恢复状态
紧急控制 由扰动引起的状态变化
2016/11/26
紧急状态
由控制引起的状态变化
22
• 处于安全状态的电力系统受到某一由扰动 引起的状态变化可能转入警戒状态。通过 一些必要的控制如调整发电机电压或出力 等,使系统转为安全状态,这种控制称为 预防控制。 • 处于正常状态的电力系统受到较严重的扰 动时,可能转为紧急状态。电力系统在紧 急状态下为了维持稳定运行和持续供电, 必须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这种控制称为 紧急控制或预测控制。
– 故障时断路器拒动; – 故障时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 – 多重故障; – 失去大电源; – 其他偶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