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生必读的20本书
中医书籍必读
中医书籍必读必读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温病条辨》推荐书籍《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诀》《汤头歌诀》《内经知要》《医学心悟》《脉经》《三指禅》《石室秘录》内科方向《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医杂著》《三法六门》《医门法律》《医学纲目》《症因脉治》《证治汇补》《内科摘要》《肘后备急方》《证治准绳》《医学正传》《仁斋直指方论》《寿世保元》《景岳全书》《医学实在易》《温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经纬》《寓意草》《类证治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丹溪心法》《医学发明》《儒门事亲》《世医得效方》《太平圣惠方》《临证指南医案》《河间六书》《医学心悟》《古今医统大全》《医效秘传》《医学入门》《普济本事方》《医碥》《医贯》《沈氏尊生书》《张氏医通》《医学统旨》《医宗必读》《医学统旨》《时方妙用》《王旭高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兰室秘藏》《古今名医汇粹》《济生方》《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话》《任应秋论医集》《悬壶漫录》痨病方向:《十药神书》脾胃病方向:《脾胃论》《医学正传》《诸病源候论》《兰室秘藏》《万病回春》《临证指南医案》《景岳全书》肝胆病方向:《丹溪心法》《古今医鉴》《医学正传》《症因脉治》《圣济总录》《卫生宝鉴》水肿方向:《鸡峰普济方》《严氏济生方·水肿门》淋证方向:《济生方》《医宗必读》《医学心悟·小便不通》《丹溪心法·淋》《临证指南医案·淋浊》阳痿遗精方向:《外台秘要》《慎斋遗书》《明医杂著》《辨证录》《景岳全书》《证治准绳》瘀血证方向:《医林改错》《血证论》郁证方向:《丹溪心法》《医林改错》《景岳全书》疟疾方向:《痎疟论疏》虚劳方向:《理虚元鉴》《慎柔五书》头痛方向:《冷庐医话·头痛》风证方向:《圣济总录》《中风论》《吴鞠通医案·中风》痴呆方向:《辨证录·呆病门》《寿世保元·健忘》外科方向《外科正宗》《五十二病方》《灵枢·痈疽》《刘涓子鬼遗方》《青囊秘诀》《疠疡机要》《诸病源候论》《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要发挥》《外科精义》《外科枢要》《外科理例》《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疡医证治准绳》《外科钤》《疡科选粹》《霉疮秘录》《外科大成》《洞天奥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疡医大全》《疮疡全书》《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疡科纲要》《外科活人定本》灸法治疗痈疽专著:《痈疽神秘灸经》外治法专著:《理瀹骈文》《外证医案汇编》《外科传薪集》外科三大学术流派(可以写入医术渊源)“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自学中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学习中医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调理疾病。
那么,如何顺利地入门中医呢?以下几本自学中医的入门书籍推荐给你,按照顺序阅读,将帮助你更好地掌握中医知识。
1.《中医养生学》: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饮食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等。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中医养生的核心观念和实用技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科的基石,这本书阐述了中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诊断治疗方法。
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有助于你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3.《中医诊断学》: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医诊断的方法和技巧,如望、闻、问、切四诊,以及辨证施治。
通过学习,你可以学会分析病人的病情,为他人提供合适的中医治疗建议。
4.《中药学》:这本书介绍了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和禁忌等内容,涵盖了解表药、清热药、祛寒药等众多类别。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中药的基本知识,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5.《方剂学》:这本书讲述了方剂的组成、用法和临床应用,包括了经方、时方、验方等。
学习这本书,你可以掌握方剂的使用技巧,提高临床疗效。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书籍,还要动手实践。
可以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中药膏、药膳,或者进行针灸、拔罐等疗法。
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与他人交流,提高自己的中医水平。
总之,自学中医需要耐心和毅力。
从基本的中医入门书籍开始,逐步深入学习,你将会在这个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希望以上推荐书籍能帮助你顺利入门中医,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
中医书籍推荐书目中医博大精深,中医教材当然很重要,是入门之书,学完教材之后,可以建立一个中医知识的大体框架,然而距离中医临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还要看很多课外书。
现为同学们推荐一些中医书籍。
1、《名老中医之路》,此书很多名医的成长之路值得借鉴,比如说他们是如何成才的,主要学了哪些中医著作。
2、《新编中医入门》董汉良著,金盾出版社。
该书主要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并对每一部分如内、外、妇、儿等介绍了学习方法、主要内容及其参考书目。
书很薄,内容丰富。
3、《中医临床传统流派》黄煌著,相当于中医医学史,可以对古代中医有个大体的认识。
4、《医古文》段逸山著。
学中医,古文是障碍之一。
中医书很多,所以看书要精挑细选,先要用尽量少的书尽快建立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广泛涉猎,所以在学校这几年时间很关键,工作之后想看书都可能没时间。
以下我分类列举书目,同学们要在每一个类别中先选其中的一本,看完所有类别,这样才能尽快建立一个框架。
一般而言,1990年是中医的转折点,1990年之后中医转向衰败,所以1990年之后写的中医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除了几位名家著作之外,好书不多。
壹、四大基础:一《中医基础理论》二、《中医诊断学》(一)四诊:1、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2、清代·林之瀚《四诊抉微》(二)望诊:1、民国·曹炳章《辨舌指南》2、清代·汪宏《望诊遵经》(三)切诊:1、现代·李士懋《濒湖脉学解索》2、民国·张山雷《脉学正义》3、清代·赵文魁《文魁脉学》4、晋·王叔和《脉经》(四)辨证:1、现代·孙其新《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2、现代·欧阳锜《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2、现代·姚乃礼著《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3、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现代·姚乃礼《中医证侯鉴别诊断学》(五)断生死:现代·周信有《诀生死秘要》三、《中药学》1、现代·颜正华《药性歌括四百味》1、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1、现代·王绪前《临床中药用药鉴别速览》2、清代·吴洛仪《本草从新》3、民国·张山雷《本草正义》4、民国·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四、《方剂学》1、清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2、现代·丁光迪《增订中药配伍运用》3、现代·刘子民《汤头趣记图释》4、现代·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附:四小经典1、明·李时珍《濒湖脉学》2、明代·龚延贤《药性歌括四百味》3、清·汪昂《汤头歌诀》4、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贰、四大经典一、黄帝内经类:1《内经知要》明·李中梓《内经知要》2、现代·王洪图(高考状元,内经倒背如流)《内经讲义》(本科教材)或《王洪图内经讲稿》3、现代·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郭霭春,被誉为“黄帝内经”研究整理第一人。
中医必读的名著_励志书籍
中医必读的名著中医必读的名著有哪些?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必读的名著,希望能帮到大家!中医必读的名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面对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理所应当,也该抱着真正求学的心态来钻研祖先们留下来的医术,继续将它们传承和发扬,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难经》《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这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基础部分】1、名老中医之路(精装),周凤梧、张奇文,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3140724。
2、医学源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徐大椿,人卫,9787117088343。
3、冷庐医话(中医经典文库),陆以湉,中国中医药,9787800894022。
4、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第2版),毛以林,人民军医出版社,9787509144893。
5、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彭坚,人卫,9787117185745。
【内经部分】一、原文及校注1、*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225。
2、黄帝内经素问(新版梅花本),人卫,9787117153317。
3、*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郭蔼春,人卫,9787117171175。
4、*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二版,上下册),山东中医学院,人卫,9787117110785。
5、*灵枢经校释(第二版),河北医学院,人卫,9787117108409。
6、灵枢经(校勘本),刘衡如,人卫,9787117170741。
7、*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157。
二、古代注本1、*类经(中医典籍丛刊),张介宾,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2517。
2、*黄帝内经太素(中医典籍丛刊),杨上善,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3170。
3、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吴崑,学苑,9787507740752。
4、*内经知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李中梓,人卫,9787117086271。
5、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汪昂,中国中医药,9787513230957。
6、素问直解(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高士宗,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3264。
中医经典必读书籍
中医经典必读书籍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医经典必读书籍》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欢!中医学生必读的20本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欢!中医学生必读的20本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中医学生必读的20本书
中医智库推荐的20本中医必读医籍很多学中医的人都在问如何学好中医,其实学中医没有什么诀窍,有句话最适合学中医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医智库集合中医科学院权威专家和千余名中医人士,经过精心筛选,向中医学生推荐20本中医必读古籍。
掌握这20本书籍便能为学习中医的理论打好基础,同时更是打开中医之门的一把宝贵钥匙。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中医药类书籍
中医药类书籍有:
1.《神农本草经》: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约成书于汉代,总结了汉
代以前的药物知识。
2.《雷公炮炙论》:南北朝时期雷敇所著,专门论述中药炮制的内
容。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所著,被誉为“东方医学圣典”。
4.《证类本草》:北宋官颁本草书籍,与《唐本草》、《本草图经》
合称唐代三大本草著作。
5.《景岳全书》:明代张介宾所著,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的中医理
论和临床经验。
6.《温病条辨》:清代吴鞠通所著,系统总结了温病的理论和治疗
方法。
7.《医林改错》:清代王清任所著,对中医解剖学和瘀血理论进行
了深入探讨。
8.《医学衷中参西录》:清代张锡纯所著,对中西医学进行了深入
的比较和探讨。
9.《中药学大辞典》:现代陈仁寿主编,收录了大量的中药知识和
资料。
10.《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针灸学》等教材和专著也是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籍。
最好的中医十大书籍
最好的中医十大书籍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被誉为“国粹”。
中医理论体系丰富,其经典著作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对于中医的学习和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是围绕“最好的中医十大书籍”来阐述的文章。
第一步:选出十本最好的中医书籍为了选出最好的中医书籍,我们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如从医学专业性、文字流畅度、内容充实度、影响力等角度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后再进行筛选。
终于,我们选出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素问》、《本草纲目》、《刺灸疗法》、《针灸大成》、《针灸学》、《药性论》等十本书籍。
第二步: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中的精华,对中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包含了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上古经典之一,以“六经辨证”为理论基础,系统纪录了当时最为普遍的传染病。
第三步:素问及难经《素问》和《难经》是中医学术的两大宝典。
《素问》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之一,《难经》则是黄帝时期的杂病专著。
《素问》重在讲述中医健康理论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其中涉及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经络腧穴”等理论,对于中医的理论体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难经》主要探讨了中医在面对多种难治性疾病时的治疗方法和技能,以及通过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和平衡机体内部环境来治愈疾病的方法。
第四步: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中医古籍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包含了中医学发展史上的精华,在中医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金匮要略》主要讨论了人体常见疾病的病机、证候、治疗以及药物的配伍、炮制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医师必备的临床指南。
第五步: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中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是我国药学史上的一部宝典。
全书详细地描述了中草药的性能、用途、源流以及适合的药方和用法等方面的内容,为今后的中医药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药专业书籍
中药专业书籍
有很多优秀的中药专业书籍,涵盖了中医药学的不同领域,包括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草药鉴定、方剂学等。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中药专业书籍:
1.《本草纲目》(作者:李时中):由明代李时中编写,是一部经典的中药学著作,系统地总结了大量中药的药性、功效等信息。
2.《中药学》(作者:方峰、梅艳):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中药学基本理论、中草药资源、中药化学等内容的教材。
3.《中草药化学》(作者:唐君毅):介绍了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中药化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4.《中药鉴定学》(作者:张金钊):主要介绍了中草药的鉴定方法、技术和标准,对中草药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方剂学》(作者:林景生):详细介绍了中医方剂的基本理论、分类、应用等内容,是学习中医药方剂的经典之作。
6.《中药学概论》(作者:魏光燮):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味归经等内容,适合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
7.《中药炮制学》(作者:刘凌云、贺红军):介绍了中药的炮制方法、工艺等内容,对中药炮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帮助。
8.《中草药学》(作者:陈晓红、袁祯、郑天翔):这本书包含了对中草药学基本理论、中草药质量标准、中草药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全面介绍。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药学各个方面,适合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从学生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参考资料。
当然,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学科需求和兴趣来定。
适合初学者看的中医书籍
适合初学者看的中医书籍适合初学者的中医书籍中医是中国古老的医学体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中医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中医书籍推荐。
1. 《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是中医的入门必读之一。
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初学者可以对中医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中医诊断学》:这本书介绍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它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脉诊、舌诊等具体内容。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中医的诊断过程和方法。
3. 《中医治疗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它包括针灸、草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中医的治疗原理和方法。
4. 《中医养生学》:这本书介绍了中医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它包括饮食调养、运动保健、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中医的养生观念和方法。
5. 《中医药学》:这本书介绍了中医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物的配伍禁忌等方面的内容。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6. 《中医文化》:这本书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它包括中医的发展历程、名家经典等方面的内容。
初学者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了解中医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以上是一些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中医书籍推荐。
通过学习这些书籍,初学者可以初步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初学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医书籍进行阅读。
希望这些推荐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中医医学基础知识的书籍
中医医学基础知识的书籍中医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想要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医医学的基础知识,选择合适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中医医学基础知识书籍。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圣典,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问世了。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内容。
《黄帝内经》注重系统论述养生、预防疾病的方法,对于加强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方面的重要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该书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辨证施治方法等,对于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权威著作,由明代李时中编纂完成。
该书记录了大量草药的性味、功效、用途等信息,并对药物进行了分类,方便学习者了解和记忆。
《本草纲目》的学习对于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针灸学》《针灸学》由中国针灸学专家杨士勋编写,是中国针灸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穴位、针灸方法等内容,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针灸技术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五、《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教材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编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分类、性味功效、药物学基础知识等内容,对于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教材之一,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
该书详细讲解了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以上推荐的书籍仅是中医医学基础知识的冰山一角,希望能给学习中医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通过学习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医学的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
自学中医入门书籍顺序摘要:1.导语2.中医入门书籍推荐3.学习中医的重要性4.结语正文:导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养生。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指导我们日常的保健养生具有很高的价值。
那么,对于想要自学中医的朋友来说,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入门书籍呢?本文将为大家推荐一些自学中医的入门书籍,并谈谈学习中医的重要性。
中医入门书籍推荐:1.《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籍。
该书详细阐述了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为后世中医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伤寒杂病论》:这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被誉为“医圣之书”。
书中详细论述了伤寒、温病、疫病等多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和治疗方法,对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金匮要略》:该书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对中医临床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4.《本草纲目》:明代李时中所著的本草学著作,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已知的各种草药的性能、功效、用法和禁忌,是学习中医方剂和草药的必备书籍。
学习中医的重要性:学习中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健康素养,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养身体、预防疾病。
此外,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还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结语:对于想要自学中医的朋友来说,选择合适的入门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以上推荐的书籍,大家可以逐步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习中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积累。
中医 自学 荐书
以下是我为您推荐的20本中医自学书籍:1.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古代医学圣典,通俗易懂,系统描述了中医基本理论、鉴别诊断、病机治疗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2. 《本草纲目》 - 东汉著名药物学家李时期所著,包含对中药的药用、用药须知等方面的涵盖非常全面。
3. 《针灸治疗学》 - 由佟文成教授所著,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腧穴的功能、针灸治疗等内容,是了解针灸和应用针灸的初学者的良好教材。
4. 《经方药物学》 - 作者何汝矩教授对中药学名家炙手可热的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药方剂的组方理论、配伍禁忌等情况,对临床运用中药有很大的帮助。
5. 《中药学》 - 这本教材由中药学专家整理撰写,包含了中药植物学、化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读者们加深对中药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6. 《中草药新编》 - 是一个详细且简明的中药指南,其中包括大量的中药方剂和中药治疗方案,对中医学初学者非常有帮助。
7. 《临床中医诊断学》 -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医的人体学、病证学等理论知识,非常适合那些希望了解中医理论和病方面的人。
8. 《简化版方剂大辞典》 - 这本方剂字典对那些希望系统地了解中药方剂的人非常有帮助,大量介绍不同中药方剂组成、配伍禁忌、效果等情况。
9. 《中医诊断学》 - 该书介绍了中医学中各种诊断方法和技巧,比如中医望诊、问诊和跛行诊法等,对于初学者和中医学爱好者都有很大的帮助。
10. 《针灸学》 - 该书介绍了针灸理论、腧穴选择、针刺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对于那些希望系统地了解针灸学的人非常有帮助。
11. 《医学思想史》 - 这本书介绍了中华医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发展中的医学思想和学术交流,是了解中国中医理论发展历程的重要书籍之一。
12. 《精神疾病辨证施治学》 - 该书详细讲述了中医学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疾病的分类、治疗方案和护理等。
13. 《妇科学》 - 这本书审视了妇科疾病和治疗方案,包括产前、产后保健,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方案等。
中医药的书籍
中医药的书籍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中医药的一些经典书籍:
1.《黄帝内经》:又称《素问》,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经典之一,共分为81篇,包括了中医药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共分为100篇,主要讲述了温病(指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
3.《金匮要略》:是中医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张仲景所著,共分为215篇,主要讲述了中医药的诊断、治疗和方剂等方面的内容。
4.《本草纲目》:是中医药药物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明代李时中所著,共分为16卷,收录了中药材的种类、性味、功效、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5.《医学入门》:是中医药入门教材的重要经典之一,由宋代苏思所著,共分为10卷,主要讲述了中医药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6.《针灸大成》:是中医药针灸学的重要经典之一,由明代华陀所著,共分为12卷,主要讲述了针灸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中医药的一些经典书籍,它们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后人研究和发展中医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医学大专教材
中医学大专教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学大专教材,供您参考:
1. 《中医学基础理论》: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等。
2. 《中药学》: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物分类、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的认识、药物的药理学、药物的炮制和质量控制等。
3. 《中医诊断学》:介绍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以及舌诊、脉诊、腑诊等具体诊断方法。
4. 《中医治疗学》:介绍中医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治疗、中药配伍等。
5. 《中医经典》:介绍中医的经典文献,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文献对于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教材覆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药物学、诊断学、治疗学和经典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修的教材。
当然,不同学校和教材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查阅所在学校或专业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教材安排。
中医入门必读书单
中医⼊门必读书单中医书籍汗⽜充栋,初学者往往不知从何读起。
读中医书,⼤体上说来有下列⼀些⽅法,各⼈可以根据⾃⼰情况,加以选择,不必强求⼀致。
中医讲究理法⽅药,理法⽅药能精则辨证论治⽆误,⽽活⼈有术。
因⽽学习中医,可从理法⽅药四个部分去加以研究。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有源有流,各个时代都出现了著名的医家,他们代表了我国医学的发展⽅向。
因之,顺着时代,从源溯流地研读著名医家的代表医著也是⼀种读书⽅法。
⼀、中医基础《黄帝内经》 +++++《伤寒论》 +++++《⾦匮要略》 +++++《温病学》 +++++《诸病源候论》 ++++中医著作甚多,有难有易,旧时学医,往往先读浅显易懂便于应⽤的医书,等到有了点根砥,再逐步钻研⾼深的典籍,这种先易后难的读书⽅法,可收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然⽽,也有从难到易者,清代张志聪即主张先从内、难研读起,先难其所难,后易其所易,源头既充,活⽔不乏,医术⼤可精进。
《内经》分《素问》与《灵枢》⼆部,主要是讲中医⽣理、病理,要读。
不懂灵素,即不懂中医的⽣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
读《内经》,其中的⽣字、难句⾸先得懂才能读,这就牵涉到古汉语⽂史哲的修养,这些知识,也是学习中医的⼈必须具备的。
不过,我认为学习中医,当从⽅剂⼊⼿,⽅剂之祖为仲景,因⽽读书还以从《伤寒论》《⾦匮要略》⼊⼿为好。
仲景最讲求的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六经标題,⾸揭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鲜明地昭⽰后⼈;论中更有“随证治之”、“依法治之”等语。
在具体治疗中,则某病以某⽅“主之”,某病“可与”或“宜”某⽅,则是点明专病专证专⽅,与辨证之下随宜治之的⽅治精神。
《⾦匮要略》则论述三因,以专病专证成篇,題⽬亦揭出“辨病脉证治”,是在专病专证专⽅专药基础上⾏使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
总之仲景之书,分论各治,既昭⽰⼈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指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法,其规律之谨严,对临床实践具有⾼度的指导意义,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
中医必读的名著_励志书籍
中医必读的名著中医必读的名著有哪些?你们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必读的名著,希望能帮到大家!中医必读的名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面对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理所应当,也该抱着真正求学的心态来钻研祖先们留下来的医术,继续将它们传承和发扬,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难经》《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智库推荐的20 本中医必读医籍很多学中医的人都在问如何学好中医,其实学中医没有什么诀窍,有句话最适合学中医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医智库集合中医科学院权威专家和千余名中医人士,经过精心筛选,向中医学生推荐20 本中医必读古籍。
掌握这20 本书籍便能为学习中医的理论打好基础,同时更是打开中医之门的一把宝贵钥匙。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面对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理所应当,也该抱着真正求学的心态来钻研祖先们留下来的医术,继续将它们传承和发扬,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难经》《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
它成书于西汉末年。
全书以问答释疑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
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并对《内经》中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阐发和探讨。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但由于其成书较早,文字古奥,语句艰深,极难使中医初学者理解掌握。
网友评论:其成书较早,文字古奥,语句艰深,极难使中医初学者理解掌握。
跟着老师听了一遍,可能有些东西还需要沉淀才可以感受到!《金匮要略》撰于3 世纪初。
为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
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 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
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 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 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
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网友评论:学医者必须精读深思者也。
《医学三字经》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
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
我以为,此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
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
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网友评论:精简,初学者实用,推荐使用,医理写的很好。
《濒湖脉诀》明代李时珍为纠正五代高阳生《脉诀》之误,汲取其父李言闻《四诊发明》中有关脉学内容,并参以诸家学说及自己的临证经验编撰而成。
该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浮、沉、迟、数等27 种脉象。
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和各脉主病均编成七言歌诀,便于读者背诵,后半部分为李言闻根据宋代崔嘉彦的《紫虚脉诀》加以删补而成,全面论述了脉象机理、诊脉法、五脏平脉、辨脉提纲、各种病脉体状、脉象主病等问题。
原书语言简练,易诵易记,适合广大医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网友评论:结合着经络的书籍看,还真不错,描述清晰易懂!《四圣心源》《四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
他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之精髓,融会贯通于一体,提出了“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体系,辨证治疗,尤重中气。
黄氏自谓其说远承先圣之心,故将其撰书留世,命名为《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阐述的一气周流体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完美结合,可以执简驭繁,帮助后学更好地领悟中医的真谛。
全书文辞工美,医理圆周,前述理论,后列诸病,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综合性中医专著,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
网友评论:原来经典离我如此之近,阅读和理解的感受如此之亲切,仿佛有先师耳提面命,带着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知识的懵懂,摸索四圣心源里面的珠宝、玉石,好书,要精读!中医智库网整理的电子版本,制作堪称精美,不妨一看。
《脉经》《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书共10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
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
该书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发展并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网友评论:中医四诊中“望闻问切”,切脉虽然放在最后,却是最考功力的。
诸位请想想,单凭手指在腕部皮肤上的触感,竟能定出十八般脉相来,不下点苦功是做不到的。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12卷,成为最早的,最权威的针灸学经典著作,故全名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该书不仅是《素问》、《灵枢》的最早传本,还是《黄帝明堂经》的惟一完整传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网友评论:选本需谨慎,中医智库的版本反复校勘,内容准确,并增加导读与穴名索引,便于读者理解和检索。
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是清吴塘(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
全书共6 卷。
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
前三卷据金刘河间三焦分治”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
卷四为杂说,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
由于《温病条辨》所有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温病条辨》中所创制的一些方剂如“桑菊饮”和“银翘散”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温病条辨》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网友评论:相信诸位朋友家庭常备药中应该有一味“银翘片”,或者与之相似的“板蓝根冲剂”。
这些都是感冒常用药,在风寒发热初起时,喝上一两包,往往立刻见效。
“银翘散”这味药的地位上升,起源于《温病条款》。
吳鞠通极推崇这个方子,认为它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温病条款》里的许多方子,都在“银翘散”的基础加减而来。
可以说银翘散之于《温病条辨》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
《医宗必读》《医宗必读》为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
全书共10卷。
卷1为医论和图说。
医论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分及脏腑、生理等。
卷2 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
卷3-4 为本草征要,以《本草纲目》为主,精选常用药物400 余概括主治功效,并采诸爱学说、参以已见予以阐释。
卷5-10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0余种病证的病机和治疗,并附医案。
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址年丁丑(1637)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
书前撰有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药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网友评论:中医xx 必读综合性医书《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原本共190多万字。
52卷。
它共收集品物1892种。
其中植物1094 种。
动物443 种。
矿物161 种。
其他194 种。
收录药方11096个。
绘制了插图1110 幅。
该书以部为纲、以类为目。
再以类为纲、以药为目,又在每种药物之下。
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
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
网友评论:大爱XXXX,我爱死你的著作。
《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本稿选择善本作为底本,并参考多种校本,进行校勘、注释,并撰写导读,供中医从业人士、爱好者和学生参考使用。
《诸病源候论》50 卷,共分70门,载录内外妇儿诸科1739种病候,叙述了各种病候的病因、病理与证候。
网友评论:外台,千金载方病机大抵遵循此书。
不读此书,千金方,外台很多组方思路根本无法理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
影响颇大。
其于临床的主要贡献,是在中西医汇通思想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疗热病的功效,创“升陷汤”治大气下陷。
在治疗急证、防治霍乱等方面,有所建树,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
前七期30卷于1918~ 1934年陆续刊行。
其中前三期合编为医方,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证候分34 类,收录奇效验方180 余首;第四期为中西药物讲义,介绍中药80 余味,常用西药近50 味;第五期为医论医话;第六期为医案,栽虚劳喘嗽、血病、肢体疼痛等临床验案百余则;第七期为伤寒论讲义,系张氏去世后,其子张荫潮整理遗稿后付梓而成,并附温病遗方8 首;第八期为其孙张铭勋1957年所献张氏未出版的遗稿。
此书是张锡纯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不仅内容丰富,且独树一帜,中西结合,大胆创新,在医林中影响颇深,网友评论:近代医书第一可法之书。
《备急千金要方》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医家奉为研习医学的必读书。
全书共30 卷,汇集了晋唐以前大量医药学资料。
内容包括医德、医学教育、治则、诊断、处方用药、妇、儿、五官、内、外、急救各科诸病证治,及食疗养生、房中、脉法、针灸孔穴等,记载了丰富而宝贵的医药学经验与文献资料,迄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对于今后医学的发展,是一份可供深入挖掘的宝藏。
网友评论:思邈先生以“千金”二字来作为书名。
思邈先生不仅依此常常提醒自己,也希望别的人在学医或者从医的时候可以更好运用自己的知识,从而避免一些错误。
所以这部书里,他根据自己个人丰富的从医经历而提出的关于诊治的要诀,针灸的方法,以及养生的方法等内容,都描述得非常详尽,是部很好的入门书籍。
《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是我国现存较早、实用价值较高的一部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