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课题.最后稿
《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石门县第一中学课题组【内容提要】本课题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为背景,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践,从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个方面阐释了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依托,以社会德育为辅助的三维德育机制,提出德育资源整合策略,德育方法优化策略,德育内容萃取策略,不断优化德育环境,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典范。
【关键词】立德树人三维教育策略课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质更加鲜明。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而当前我们的德育环境差强人意: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所以立德树人的含义就自然少不了社会主义的内容。
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20XX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立德树人和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方案课题.最后稿
.“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市双阳区南岗小学二〇一六年六月“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
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是培育,是培养。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他主“生活就是教育”。
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引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传统的学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因此,将立德树人的任务与各学科教育有机融合,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各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实践案例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立德树人的定义和意义;其次,分析学科教育的特点和现状;然后,探讨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的关系和互动作用;接着,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各学科教育的实际操作;紧接着,分析影响落实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评价和展望。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的关系,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如何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从教育的目标出发,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价值观念。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受到立德树人的实际意义。
其次,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需要借助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学科教育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学科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技能的培养,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和情感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有机融合的学科教育模式,通过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融入到学科教育中。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演讲稿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立德树人,创新育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目标。
立德树人,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知识的传授之外,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和道德养成。
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我们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才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繁荣作出贡献。
创新育人,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创新育人,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与传统观念决裂,挑战困难,创造未来。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主体应该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学校应该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才能;家庭应该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目标。
最后,我想呼吁同学们要树立追求卓越的信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身处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并不断追求卓越。
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立德树人、创新育人的有用之才!谢谢大家!。
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
115教育版内容摘要:针对现状来说,我国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便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然这同样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书中常说:做事情时应该先做人,做人之前应该先立德,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固然重要,但是个人品德以及个人思想道德更加重要。
幼儿阶段不仅仅可以培养儿童的各项认知能力,也可以比较基础地培养儿童的道德以及品德。
与此同时,把握恰当的时机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也是当今社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必要要求。
此篇文章主要针对如今立德树人以及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现状,讲述了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且讨论了立德树人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如今的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旨在为中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一、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程度:新时期,我国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便是立德树人,这同样也是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一项必要要求,有利于儿童的快乐成长以及未来的长远发展。
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个人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培养优秀品德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关键阶段。
幼儿园老师应该对儿童进行最科学最基础的培养教育,在教授优秀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重点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四点:第一年龄比较小的儿童对外界存在的新奇事物有着比较强烈的疑问,他们喜欢参照并且模仿大人的一些举动以及他们对事物的处理方式和处事态度。
因此,对正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进行思想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能够使儿童从幼儿时期起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为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以及长远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第二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准确的教导儿童什么事情是正确的,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做等,及时为儿童提供正确并且恰当的思想参考,这种做法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儿童辨别事情的是非对错,明白道德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第三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都以自己的孩子为生活的中心和重心,这样的做法养成了儿童不仅自私而且自利不良心态和不良习惯,还可能导致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
五育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五育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摘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主要分析五育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关键词:五育融合;三全育人;立德树人引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当前,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两个问题逐渐明晰,如何培养人已成为当前教育者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途径多种多样,五育融合是当前和今后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
一、五育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的各要素存在内在联系,只有通过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整体功能。
德智体美劳五育不是相互割裂,而是相互渗透、互利共生。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五育之中,“德”定方向,“智”长才干,“体”健身躯,“美”塑心灵,“劳”筑梦想,“五位一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然而长期以来,五育之间相互割裂和不平衡不协调发展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普及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教育权的问题。
然而,受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应试教育”“五唯至上”等弊病依然存在,五育之间结构失衡、融合不深,等等,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五育融合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
(三)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全员育人,突出育人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在育人过程中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全程育人,突出育人的连续性,强调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分阶段的工程,各育人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全方位育人,突出育人的系统性,强调要充分挖掘各类育人载体和元素,最大限度实现育人的目标。
“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活动总结
福州市台江第一中心小学台一小“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活动总结自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围绕“立德树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
现将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1.开展“宏扬雷锋精神、共建文明风尚”主题的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
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各班团队通过召开“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队会,通过讲一则雷锋故事,为低年级同学、为学校做一件好事,唱一首赞颂雷锋的歌曲,开展一次少先队活动课做好教育。
2.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积极开展各种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
期间组织新队员入团仪式、重温了入队誓词,清明节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发扬先烈光荣传统。
3.以安全教育促学校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从交通、食品、消防、防震、流行病预防、防邪教、防毒品、防电、防溺水、防恶心劣天气、寄宿生、校园运动等多方面开展安全教育。
每月开展安全检查,开展一次防震、消防安全演练,增强安全意识。
4.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
为营造洁净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展以周一大扫除,一日三拾、拣拾白色垃圾、清理四周环境垃圾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坚持每周一和周五的升降国旗仪式、奏唱国歌,在学期开学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开学典礼,积极开展重大灾难哀悼纪念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学校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
6、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浅谈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浅谈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布时间:2021-06-10T09:26:08.1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作者:阿迪力江·白克热帕提姑丽•努尔[导读] 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现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其中德育教育则是学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与社会需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帮助其养成新型思维,用全新先进的教育体系,去促进其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浅谈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阿迪力江·白克热帕提姑丽•努尔(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阿瓦提乡中心小学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现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其中德育教育则是学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学校与社会需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帮助其养成新型思维,用全新先进的教育体系,去促进其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研究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217-01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
同时教师的言行也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立德树人教育先行1、理解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所谓立德树人,其的核心在于“德”,树人是立德的重要根本,而立德的最终目的则为树人,而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在我国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形成高风亮节,无私奉献品质的人,从而为国家与社会输送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谋福利的综合素质人才,以此不断为我国的发展建设进程输入新鲜血液,为我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去奋斗与贡献,对此教师必须要遵循立德树人教育观念的引导,为学生的价值观念提供正确的导向,并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积极向上的品质与境界,从而促使其能够有效实现道德理想,为学生的做人成业以及国家的治国安邦提供强有力的道德素质基础。
《立德树人和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方案》课题.最后稿
“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二〇一六年六月“阳光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
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 ?是培育,是培养。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 ,他主张“生活就是教育”。
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 ,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
立德树人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它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品行,让学生在知识的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心灵与行为都得到升华。
近年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又不断被提出,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加大了对立德树人的重视。
那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养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德、健全人格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教育。
它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使学生的一切行为都顺从一种内在的规范。
它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要重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养成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具体的实践和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遵循社会 norms,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
只有通过养成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品行与人格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升华。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更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通过养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在行为上引导学生,更能够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立德树人重养成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充分重视养成教育,真正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演讲比赛总结发言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演讲比赛总结发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参加的是一场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不仅考验了我们的演讲能力,更考验了我们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五育融合的实质和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
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育融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五育融合强调的是全面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其中,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习效果;美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次比赛,我深刻认识到了立德树人的意义和五育融合的重要性。
我们作为青年学子,应该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关注教育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评委和所有参赛的同学。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更为我们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相信,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祖国
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培智学校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培智学校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摘要:农村有句谚语:小树不折枝,大树难折了。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不对刚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到了形成习惯就来不及了。
孩童时接受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段采取有效策略,教导他们秉性纯良,习惯成性,能为他们更好的生存于社会,适应于社会奠定基础,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关键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农村有句谚语:小树不折枝,大树难折了。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不对刚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到了形成习惯就来不及了。
孩童时接受的启蒙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良好的教育让人受益无穷,一旦忽视则后患无穷。
近年来,本校全体师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方案展开了研究与实验,积极探索新时代智障学生(本文简称:学生)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构筑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学生的德育和养成教育需靠家长的培养、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的熏陶等来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此,本校构筑网络成立了五个小组——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红领巾行为规范监督小组、家长人员评估组及外聘辅导员监督小组。
五个小组互相协作,在校内形成全员育人格局,指导学生如何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如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副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等多名校领导成员组成。
以年度为单位,每学年至少召开各类专题教育研讨会6次。
每次会议收集近段学生思想情况,确立明确研讨主题,针对方案制定、活动实施、过程研讨等形式,形成制度在全校实施。
又如班级行为规范训练小组,由每个班级全体师生组成,组长少先队辅导员担任,副组长科任教师担任,班上已经做到的同学作为助手。
通过活动训练纠正班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高年段的喜欢给同学取绰号,课间部分同学在你追我赶,同学厮打吵闹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行为。
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教学落实的研究 课题
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教学落实的研究课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教学落实的研究导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发言稿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的观点,关于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主题。
在这短暂的演讲中,将会提到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几个方面。
希望通过这次演讲,能够让大家对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有更深刻的理解。
立德树人,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德才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育人工作的核心目标。
立德,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树人,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五育融合,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融合发展。
德育是培养学生品格和人格的重要环节,智育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和健康的重要环节,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劳育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劳动技能的重要环节。
五育融合的目标就是要综合这五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他们具备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此外,通过五育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实施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呢?首先,学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让他们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领导能力。
最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意识,提供良好的体育、卫生、劳动等方面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发言稿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主题——立德树人五育融合。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核心任务,而五育融合则是具体实施立德树人的关键。
首先,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德育的重要性。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而德育是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基础。
在这方面,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注重德行修养。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鼓励他们有责任感、正义感、友爱心等,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感、有责任的公民。
其次,五育融合涵盖了思想、文化、体育、艺术和科学技术各个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整体发展上进行全面培养。
传统的教育强调学生的智力培养,但我们要明确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了。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交流能力等。
第三,实施立德树人五育融合需要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和学习途径。
只有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的立德树人。
最后,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
除了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家庭和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推行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创新和改革。
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之,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是我们教育的关键任务,我们应该时刻明确这一目标,并全力以赴去实现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有德有才的中国人才而不断奋斗!谢谢大家!。
“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征文
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进展思想道德教育。
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素质正处于开展阶段,教育绝不能缺位在现阶段,在社会教学中要有效而生动的贯穿“立德教育"的理念。
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认识和实践。
一、社会教学在小学立德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开展过程,它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形态。
所以,在传统的授课教育中,社会学科与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更具有德育功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知识的具体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社会史料具有客观实在性和不可变性。
但每一个社会历史事件都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经过,有凭有据;生动形象,主要表现在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涉及文化、军事、外交等等,它不像文学,具有艺术的虚构;也不像政治,具有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
因此,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来说,要比其它学科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
第二、社会以事实说理性,易于令人信服。
社会学科在渗透德育方面,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它不是用抽象的理论进展说教,而是重在以历史事实说理。
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容易承受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由无数事实所证明的真理。
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希望教师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往往在客观事实面前,他们才心悦诚服地放弃错误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历史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用事实说理的特点,更容易使学生信服,从而自觉承受思想教育。
第三、社会容丰富多样性,易于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开展过程,它所反映的不是人类某一方面的社会生活,而是以往人类各个方面社会生活的综合。
立德树人明方向 合力育人助成长
立德树人明方向合力育人助成长在当今社会,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繁荣进步的保障。
而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是为了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立德树人、明确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有在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合力育人,助力成长。
立德树人,是中国优良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
立德树人,首先就要从师德师风入手。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的品德和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品质,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之举。
也要强调学生的道德培养。
教育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正直之心、助人之心,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
明确方向也是学校育人的关键。
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从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为此,学校应该加强职业规划指导、人生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合力育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品德养成的摇篮。
家庭教育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养,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孩子的道德家教、心灵导师。
社会也应该加强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还需要加强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学校可以积极与社会进行合作,引进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社会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使更多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
助力成长,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为此,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成长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健康成长。
在教育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立德树人、明确方向作为核心理念,倡导合力育人,助力成长。
立德树人与五育融合的校本规划和办学特色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与五育融合的校本规划和办学特色心得体会本文是关于立德树人与五育融合的校本规划和办学特色心得体会范文。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方针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它不仅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更应该包含着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要实现“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一理念,就必须将课堂延伸到家庭之外。
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两条线索:一条以知识为载体开展“双主活动”,即通过校园这条“主渠道”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基础性的文化知识并从知识层面拓宽视野;另一条则可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开辟“第二战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形成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修养。
近日来,随着大多数学生放假回家,但也有些“小皇帝”在家里吃好穿好,根本不懂得劳逸结合,总是懒洋洋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看电影。
再者,家长工作忙没时间管他们,很多孩子由于缺乏运动造成肥胖症,甚至患有厌食症,长期下去非常危险。
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有了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而网络又是一个新型的舆论阵地,青少年易接触到虚拟世界,这对他们认识自己及评价自己产生误差,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果。
虽然说学生沉迷游戏是家长监督不力,但反过来,我觉得除了家长们需要改变观念,同时学校也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未成年人绿色网络空间”,借助网站向广大青少年宣传安全上网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技术防护知识,普及正确使用电脑的方法,增强自控能力。
比如设置防火墙,让其他人无法轻易进入电脑;拒绝接收不良网站或是未经父母许可擅自登陆的网站;上网时保持警惕,密切留意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避免误入违法网站或陷阱;注意保存聊天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后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还有不少事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引以为戒!古往今来,在追求文明昌盛的过程中,总是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坚守初衷,克服困难才能完成使命。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不打磨何以呈君子?《论语》中孔子曾曰:& lsquo;有教无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普通高中学生立德树人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计划范文
普通高中学生立德树人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效融合研究计划范文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同学"学会做人'"学会相处',教同学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育同学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性格心理品质等。
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扬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扬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以学校礼仪为重要内容,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同学行为习惯的培育为重点,使同学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我校要依托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策划、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同学逐步养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
第一阶段:9月1日9月30日发动宣扬阶段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辞。
同学了解和掌控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亲密相关的学校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学我校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校本课程,提高同学自身素养。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同学'主题班团会,进行大争论,有计划开好校本课程。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
组织同学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校本课程学习体会。
3、班级组织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表彰。
4、进行"学校不文明行为图片展'。
5、进行"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对同学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同学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6、全校各班进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全校师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监督。
第二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检查落实阶段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践行活动:①、从最简约的坐立行、语言、体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活动;②、从孝敬父母、敬爱老师、关爱伙伴入手开展"尊长互敬伴我行'活动;③、从学文明用语、说文明话入手开展"文明用语伴我行'活动;④、从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上健康网入手开展"文明上网伴我行'活动;⑤、从日常生活中各种习惯的养成入手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发言稿
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庄严的场合,和大家分享我对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一些想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五育融合视为教育的核心路径,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首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理念。
立德树人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意志和行为,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的道德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人。
其次,五育融合是教育的核心路径。
五育融合是指道德、智力、体质、美感和劳动的全面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实施方式。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道德、智力、体质、美感和劳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五育融合的指导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身心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立德树人和五育融合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变幻莫测的社会和职业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化已成为潮流,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通过推广国际交流项目、开设国际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市双阳区南岗小学二〇一六年六月“教育探索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效策略”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立德树人”是培养一代新人的根本,学校应要坚持这一思想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用“德”字来培养教师和学生,依“德”字来评价教师和学生,凭“德”字来任用教师和学生干部,以“德”字来监督教师和学生。
2.我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岭下贫困弱势群体及周边农村家庭的孩子,外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众多,由于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大,许多孩子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有的甚至在小学入学前,都没有上过学前班,导致学前教育缺失,加之许多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是初中毕业,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满足不了家教的需要,多数家长缺乏家教方法,家教几乎是处于盲区,种种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习惯较差,文明礼仪素养较缺乏,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
3.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我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关于养成教育的思想,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在这方面均有所论述。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
孟子认为教育是什么呢?是培育,是培养。
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般。
古希腊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开道德养成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得加上习惯,即德性出于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独树一帜,对养成教育思想具有一定启示。
对于“如何进行德育”,他主“生活就是教育”。
通过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身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198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在这份中央文件中两次提到养成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4.我校按照区教育局新形势下学校涵发展要求,以创建“有品位、重发展、求精致”的学校为总体办学目标,让思想引领学校特色办学,走涵发展之路。
为使教育向深水区前行,将其做实、做强,做美,做出效果、做出特色,做出文章,所以在教育探索中进行学生良好习惯策略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意义实施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研究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和关键所在。
素质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结合我校已经结题的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三基加特长”素质教育模式,即在小学阶段要打好“做人、健体、学习”三方面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融合正是促进“三基加特长”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养成教育在学生未来人生发展上的作用,该课题本着“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思路,以素质教育本质涵为指导,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出发点,从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教育教学容方法、质量评价体系、课程开发与设置、学校管理等几方面进行具体研究,抓住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期”,对孩子进行立德树人与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必将为孩子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成为孩子一生宝贵的财富。
三、研究的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实践,改变学生在健体、做人、学习等三方面的不良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健体、做人、学习、生活等基本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体魄强健、谦恭有礼、温文尔雅、自觉读书、自主学习、自律自强、自信向上、举止大方”的少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过程中的引导、激励、唤醒。
塑造“外雅秀、乐业爱生、善导务实,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
借助课题研究,快速达成学校“有品位、重发展、求精致”的总体办学目标。
(二)具体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养成教育带来的价值与快乐。
使教师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研究型教师。
2.通过研究,使学生在健体、做人、学习等方面形成良好习惯。
3.构建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以各学科教学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最终形成养成教育新模式。
四、研究的容1.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从“健体、做人、学习三个基本习惯为培养点。
2.重点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将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有效融合。
3.编写小学生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教材,尝试开设养成教育礼仪课。
依据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儿童年龄特征,编制南岗小学立德树人与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突出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
4.探索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和评价机制,保障课题研究研究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五、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纲要》、《守则》、《规》的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和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层次目标等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
2.系统性原则:在学校总课题的引领下落实到各年段,每各年段的班主任老师都要有自己的子课题,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系统性。
3.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
在时间上渗透于校外一日生活的全过程,空间上渗透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场所,形式上渗透于环境创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之中。
4.实践性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和系列活动为主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和活动中认识、理解、体验、感悟和发展。
六、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
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七、研究的措施:根据课题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课题进行分解,根据年段不同,低中高各年段在实验要求上有所侧重,但最终体现的是课题的整体性。
1.营造的育人环境(1)建立规的管理制度对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做,做出具体、详细规定,使管理规化,使学生行为规有章可循。
(2)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①本着“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育人的阵地,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场所”的建设理念。
例如:在校园的墙壁或走廊贴上温馨提示语、在走廊大厅打造书吧等。
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
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冶学生身心、熏学生行为的作用,增强校园的育人魅力。
注重学校的绿化建设,多种一些花草树木,既可使校园空气清新,又能愉悦身心。
在绿化带旁写一些爱护花草的标语,时时提醒学生爱护花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③校园的国旗、校训、三风、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时时刻刻鞭策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谦恭有礼,勤奋读书,这些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大队部的指导引领学校大队部将不定期的根据学生的现存问题,通过分年段上大课的形式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
3.团队的榜样力量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而这种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
老师永远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要求所有老师无论在课堂还是平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影响。
从教育目标来看,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更要点化和润泽生命。
学校层面的价值观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思想基础。
不要一味地强调纪律和约束,一味地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应运用及时鼓励,适时奖惩的方法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我们在训练学生排队要“快静齐”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排队,排队背后所蕴涵的生活价值观又是什么。
其实,自觉站在一米线之外排队等候,体现的是尊重他人的价值观;人多时排队,体现的是遵守规则和秩序的价值观。
在课堂上尊重孩子的发言和个性表现渗透平等、尊重、合作、互助、理解等价值观;开展清明扫墓、捐款献爱心、感恩教育等活动,传承尊重、同情、理解、感恩等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的有形与无形的传递,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优美的字眼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颗优良的种子,在他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塑造出不可磨灭的崇高的灵魂和思想,表现在行动上就体现为高素质的国民。
4.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任课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5.实践活动的感悟体验学校将结合教育思想和重要节日不定期的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习惯,锻炼孩子们的能力。
6.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在平日工作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少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造成的。
为此,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上,还应该把心理辅导与行为养成有机结合,通过行为表象,体察心世界。
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积极进行心理辅导。
7.校园广播的大力宣传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名人事迹、宣讲故事、表扬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模仿榜样或对象,从而让孩子以他们为偶像,从思想上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塑造。
8.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学生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时,强调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我们采用全员评价,即自己评、学生评、家长评、老师评。
学校少先队应结合日常工作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八、研究的步骤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6月至2016年7月)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学习研究养成教育相关理论,讨论并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组织开题、讨论、制定阶段实施计划,积累过程资料,形成阶段成果,动态管理计划的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继续研究探讨,全面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接受结题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