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整理2014.12)
《临床药理学》PPT课件
生物利用度(bioavailibility)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 和程度,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毒理学(toxicology) 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和继发性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WHO国际药品监测中心对药物不良反应是指上市药 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或 意外的有害反应。分为 副作用(Side effect)这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防
治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作用(Toxic effect)主要是由于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 久所产生。
美国FDA专门有一个药物使用经验处负责收集上 市新药副反应的报告(包括各地医务人员的自 发报告)。在我国多系临床医生和药师的用药 体会或偶尔发现的某药不良反应的零散报道。
要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首先必 须对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谱有明确的认识。
需要进行TDM的药物
尽管分析技术发展很快,但并不是所 有的药物都需要监测血药浓度。如血药浓 度和疗效相关性不好的药物、安全范围宽 的药物、以及疗效显而易见的药物。只有 符合下列条件的药物才需要进行TDM。
1. 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密切的药物。
2. 治疗指数低、毒性反应强的药物(地高辛、茶碱、抗心律 失常药、氨基甙类抗生素、抗癫痫药、甲氨蝶呤、锂盐等)。 3.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已经确定的药物。 4.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药物。这些药物在用到某一剂量 量,体内药物代谢酶或转运载体发生了饱和,出现了一级和 零级动力学的混合过程,此时剂量稍有增加,血药浓度便急 骤上升,t1/2明显延长,而产生中毒症状,此类药物如苯妥 英、普奈洛尔等。 5.药物的毒性反应与疾病的症状难以区分时,是因为给药剂 量不足,还是因为过量中毒,如地高辛等。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第一篇:《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考试后总结版)1.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分支,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学科2.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时间药理学: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机体的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或体内过程的影响,药物对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5.国家基本药物:指一个国家根据各自国情,按照符合实际的科学标准从临床各类药品中遴选出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药品。
6.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7.不良事件: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医疗事件,它不一定和治疗有因果关系8.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9.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和不期望产生的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反应。
10.生物利用度: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来评价和研究药物进入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指标。
通常用药时曲线下浓度、达峰时间、峰值血药浓度来表示。
11.处方药:POM指必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在正规药店或药房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2.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见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
这种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地特征,往往导致对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地危害。
13.非处方药OTC:指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4.TDM: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什么是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的任务
什么是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的任务临床药理学是一门医学与药学、药理学与治疗学紧密结合的现代新兴科学,那么你对临床药理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临床药理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这两个姊妹学科是60年代新崛起的学科,是药理学的分支,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内药物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边缘学科之间的渗透在它们之间尤为突出,以致使医药工作者难解难分。
虽同属药学范畴,但它们各有研究目的和重点。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它区别于基础药理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系在人体内进行的。
临床药理研究是评价新药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临床药理学的基础是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其范围涉及临床用药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病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等方面。
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理学为药物治疗学提供理论基础。
从新药研究的角度看,临床药理学是新药研究的最后阶段,对新药的临床疗效、体内过程及安全性等做出评价,为制定给药方案,药物生产、管理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等。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临床药理研究在新药评价中的主要任务1、观测新药对人的疗效和毒副作用,研究新药在人体内转运转化规律。
这种研究是在国家有关权力机构审批后才能设备先进的医院在有经验的临床药理学家指导下进行。
20世纪末以来,数学、物理、化学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药效学方面的评价(生理指标如心电、脑电、呼吸等;生化指标如CAMPPG浓度改变等)达到相微观的程度。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
2.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内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用、药物相互作用。
3.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新药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本章重点、要点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建议学习策略在熟练掌握临床药理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职能。
五、章节练习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案要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第2章临床药动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概念和意义,及静脉注射一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2.了解: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内吸收(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吸收、从皮肤粘膜吸收、从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2、分布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临床药理学题库(有答案)汇编
临床药理学试题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A. 药效学B. 药动学C. 毒理学D.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E. 药物相互作用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药效学研究B.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C. 毒理学研究D. 临床试验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E. 以上都是3. 临床药理学试验中必须遵循Fish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是()A.随机、对照、盲法B.重复、对照、盲法C.均衡、盲法、随机D.均衡、对照、盲法E.重复、均衡、随机4.正确的描述是()A. 安慰剂在临床药理研究中无实际的意义B. 临床试验中应设立双盲法C. 临床试验中的单盲法指对医生保密,对病人不保密D. 安慰剂在试验中不会引起不良反应E. 新药的随机对照试验都必须使用安慰剂5.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临床应用是()A. 给药方案的调整及进行TDMB. 给药方案的设计及观察ADRC. 进行TDM和观察ADRD. 测定生物利用度及ADRE. 测定生物利用度,进行TDM和观察ADR6.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A. 药效学B. 药动学C. 毒理学D. 剂型改造E. 药物相互作用7.安慰剂可用于以下场合,但不包括( )A. 用于某些作用较弱或专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的阴性对照药B. 用于治疗轻度精神忧郁症,配合暗示,可获得疗效C. 已证明有安慰剂效应的慢性疼痛病人,可作为间歇治疗期用药D. 其它一些证实不需用药的病人,如坚持要求用药者E. 危重、急性病人8.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A. 新药的毒副反应B. 新药的疗效C. 新药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D. 新药体内过程及给药方案E.比较新药与已知药的疗效9.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是()B. 病人的精神状态C. 肝、肾功能状态D. 药物血浆蛋白率高低E. 肾小球滤过率高低10.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B.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C.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D.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E. 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11.地高辛血浆半衰期为33小时,按逐日给予治疗剂量,血中达到稳定浓度的时间是()A. 15天B. 12天C. 9天D. 6天E. 3天12. 有关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 血浆半衰期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C. 血浆半衰期在临床可作为调节给药方案的参数D. 1次给药后,约4-5个半衰期已基本消除E. 血浆半衰期的长短主要反映病人肝功能的改变13. 生物利用度检验的3个重要参数是()A. AUC、Css、Vd C. Tmax、Cmax、VdD. AUC、Tmax、CssE. Cmax、Vd、CssA.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B.首过效应 C.Css D.Vd E.AUC14. 设计给药方案时具有重要意义( B )15. 存在饱和和置换现象( A )16. 可反映药物吸收程度( E )17.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B. 处理不良反应C. 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D. 进行药效学的探讨E. 评价新药的安全性18.下例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快慢排列正确的是()A. 吸入>舌下>口服>肌注B. 吸入>舌下>肌注>皮下C. 舌下>吸入>肌注>口服D. 舌下>吸入>口服>皮下E. 直肠>舌下>肌注>皮肤19.血浆白蛋白与药物发生结合后,正确的描述是()A. 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是不可逆的失去药理学活性C. 肝硬化、营养不良等病理状态不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利于药物吸收E.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药效作用时间缩短20.不正确的描述是()A.胃肠道给药存在着首过效应B.舌下给药存在着明显的首过效应C.直肠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D.消除过程包括代谢和排泄E.Vd大小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窄程度21. 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A. 地高辛B. 庆大霉素C. 氨茶碱D. 普罗帕酮E. 丙戊酸钠22、下面哪个测定方法不是供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荧光偏振免疫法D. 质谱法E. 放射免疫法23. 多剂量给药时,TDM的取样时间是:()A.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后2小时B.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小时C. 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给药前D. 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E. 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小时24. 关于是否进行TDM的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A. 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合适药物?B. 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C. 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D. 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E. 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25.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多少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A.1.0ng/ml B. 1.5ng/ml D.3.0ng/ml E. 2.5ng/ml26.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正确的是()A.0-10μg/ml B.15-30μg/ml C.5-10μg/mlE.5-15μg/ml27.哪两个药物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A.茶碱、苯妥英钠B.地高辛、丙戊酸钠C.茶碱、地高辛D.丙戊酸、苯妥英钠E.安定、茶碱28. 受体是:()A. 所有药物的结合部位B. 通过离子通道引起效应C. 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蛋白组分D. 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结合体E. 第二信使作用部位29. 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A. 药物作用的强度B. 药物剂量的大小C. 药物的脂溶性D. 药物的内在活性E. 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30. 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A. 对药物肾脏排泄的异常B. 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C. 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异常D. 对药物肠道吸收的异常E. 对药物引起的效应异常31. 缓释制剂的目的:()A. 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B. 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C. 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D. 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E. 阻止药物迅速达到作用部位,达到持久的疗效32. 老年患者给药剂量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A. 1/3B. 1/2C. 2/5E. 3/533. 新药临床试验应遵循下面哪个质量规范:()A. GLPB. GCPC. GMPD. GSPE. ISO34.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A.Ⅰ期临床试验B.Ⅱ期临床试验C.Ⅲ期临床试验D.Ⅳ期临床试验 E. 扩大临床试验35.新药临床Ⅰ期试验的目的是()A. 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B. 观察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C. 推荐临床给药剂量D. 确定临床给药方案谢动力学过程36.对新药临床Ⅱ期试验的描述,正确项是()B. 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疗效的评价C. 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安全性评价D. 也称为补充临床试验E. 针对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进行特殊临床试验37. 关于新药临床试验描述错误的是:()A. Ⅰ期临床试验时要进行耐受性试验B. Ⅲ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C. Ⅱ期临床试验设计应符合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和合理性四个原则D. Ⅳ期临床试验即上市后临床试验,又称上市后监察E. 临床试验最低病例数要求:Ⅰ期20~50例,Ⅱ期100例,Ⅲ期300例,Ⅳ期2000例38.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A. 药物吸收缓慢B. 药物分布减小C.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D. 代谢无变化E. 药物排泄无变化39. 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是:()A. 药物分子的大小和脂溶性B. 药物的解离程度C. 与蛋白的结合力D. 胎盘的血流量E.以上都是40. 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危害,药物可分为哪几类:A. ABCDEB. ABCDXC. ABCDD.ABCXE.ABCDEX41. 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A. 1~3周左右B. 2~12周左右C.3~12周左右D. 3~10周左右E. 2~10周左右42. 下列哪种药物应用于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征()A. 庆大霉素B. 氯霉素C. 甲硝唑D. 青霉素E. 氧氟沙星43. 下列哪个药物能连体双胎:()A. 克霉唑B. 制霉菌素C. 酮康唑D. 灰黄霉素E. 以上都不是44. 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的是:()A. 抗肿瘤药B. 锂制剂C. 头孢菌素类D. 抗甲状腺药E. 喹诺酮类45. 下列哪组药物在新生儿中使用时要进行监测:()A. 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钠B. 氨茶碱、头孢曲松钠C. 鲁米那、氯霉素D. 地高辛、头孢呋辛钠E. 地高辛、头孢曲松钠46. 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选择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A. 两药均为药酶诱导剂B. 主要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减少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合成C. 两药联用比单用效果好D. 单独使用尼可刹米不如苯巴比妥E. 新生儿肝微粒酶少,需要用药酶诱导剂47. 老年人服用地西泮引起的醒后困倦或定位不准反应为:()A. 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B. 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C. 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D. 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E. 用药依从性对药效学的影响48. 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或昏迷为:()A. 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B. 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C. 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D. 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E. 用药依从性对药效学的影响49. 下列关于老年患者用药基本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用可不用的药以不用为好B. 宜选用缓、控释药物制剂C. 用药期间应注意食物的选择D. 尽量简化治疗方案E. 注意饮食的合理选择和搭配50.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描述正确的是:()A. 老年患者常有肝功障碍,主要经肝灭活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应慎用或禁用。
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整理
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整理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整理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以下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第七章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新生儿药动学特点:一、药物吸收:①经胃肠给药:胃液接近中性,不耐酸的药物吸收完全(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生物利用度高。
胃排空速度长,主要由胃吸收的β-内酰胺类吸收量好。
②胃肠外给药:易从头皮或四肢静脉滴注给药。
二、药物分布:①体液与细胞外液容量较成人多,水溶性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分布容积大,脂溶性地西泮分布容积相对较小,脂溶性药物易分布入脑。
新生儿要避免吗啡和苯巴比妥类;磺胺、呋塞米易引起黄疸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游离血药浓度过高,药理作用强易中毒三、药物代谢:新生儿肝脏相对较大,硫酸结合能力好四、药物排泄:消除慢,可造成血药浓度高。
如丙磺舒、地高辛、氨基糖苷类、青霉素新生儿窒息用25%NaHCO3加入25%葡萄糖溶液。
新生儿惊厥首选地西泮。
新生儿败血症,金球菌多见,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加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若青霉素耐药用一代头孢。
婴幼儿(出生一个月到三岁)用药:婴幼儿期肝脏相对大,药物代谢较新生儿高,半衰期较成人短。
经肾排泄药物总消除率较成人高。
吗啡。
哌替啶易引起婴幼儿呼吸抑制等中毒现象,应禁用。
不宜使用可待因等中枢镇咳药,以防加重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
婴幼儿腹泻,宜口服补液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使用调整肠微生态制剂。
儿童期用药特点:①激素类药物不建议常用,若要使用,应严格观察和控制长期用药。
如糖皮质激素② 期应用强效抗生素易二重感染②喹诺酮类影响软骨发育③ 环素类影响骨骼发育④ 霉素造血功能抑制⑤ 氨基糖苷类,引起永久性失明和急性肾衰竭,耳毒性、肾毒性⑥ 阿司匹林可并发肝脏脂肪变性综合征,15岁以下儿童禁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拴形成)⑦ 雄激素可导致骨骼闭合过早,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可使男童早熟,女童男性化⑧ 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首选解热用药。
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阐述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
2.市场药物再评价:根据医学的最新水平,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3.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4.药效学:研究药物对人体(包括老、幼、正常人与病人)生理与生化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5.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
6.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2)市场药物的再评价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4)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5)开展临床药理服务7.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①药效学②药动学毒理学研究③临床试验④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第三章治疗药物检测和给药个体化1.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2.TDM的临床意义①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②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探讨新药的给药方案③节省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④降低治疗费用⑤避免法律纠纷3.TDM的临床指征:⑴药物的有效血浓度范围狭窄。
⑵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如三环类抗抑郁药;⑶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如苯妥英钠、茶碱、水杨酸等;⑷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消除(茶碱等)或肾排泄(氨基甙类抗生素等)的药物时。
以及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某些药物时;⑸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或者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产生耐药性;或诱导(或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引起的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⑹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有的药物的中毒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而临床又不能辨别的。
临床药理学知识点(复习期末考试)
临床药理学知识点(复习期末考试)临床药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2、临床药理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安全性、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
3、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①《药品注册管理审评办法》将新药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和Ⅳ期②新药的临床研究必须要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原则③必须符合中国GCP的要求注意: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有效及各项数据的可靠性,并应正确地应用合适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临床药动学与群体药动学第三章临床药效动力学1、※临床药代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CPK)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阐明药物体内过程及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处置动力学过程以及各种临床条件对体内过程的影响;计算或预测药物浓度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剂量和给药频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药物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3、代谢(metabolism)※(1)代谢部位:肝脏是主要部位(2)反应类型:?相代谢、??相代谢(3)催化酶:微粒体酶系与非微粒体酶系微粒体酶系: CYP450酶4、※分别举出五种酶诱导剂与酶抑制剂?酶诱导作用:药物:巴比妥类、格鲁米特、甲丙氨酯、保泰松、苯妥英钠、灰黄霉素、利福平、乙醇酶抑制作用:药物: 别嘌呤醇、氯霉素、异烟肼、西米替丁、磺胺苯吡唑5、※药物转运体?分类?A、定义:指器官组织细胞膜表面存在一系列以药物为底物的特殊转运蛋白质的统称,介导药物跨膜转运。
B、两大类超家族:(1)摄入性转运体(溶质转运体超家族)①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 T)②有机阴离子多肽转运体(OATP)③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④寡肽转运体(PEPT)等。
(2)外排型转运体(ABC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①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②肺耐药蛋白(LRP) ③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 ④P-糖蛋白(P-gp)等。
《临床药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药理学重点知识总结一.绪论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不一定考,但要知道)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重要,老师读了一遍):其核心是保障受试者与患者的权利,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临床药效学(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临床药动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我国的新药临床试验分期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临床药理学》第1章 临床药理概述
4. 掌握必要的临床药理学知识 和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5.了解所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参数及临床意义。
编辑课件
6. 掌握基本的生物药剂学知识并 能利用这方面的知识,选择恰当的 剂型与给药途径。
7 .细心观察病情变化并能根据病情 变化恰当地调整剂量与检测指标。
严重不良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匹林 退热
粒细胞缺乏症死亡(2000余人)
非那西丁 止痛退热 肾功能衰竭
反应停
妊娠呕吐 海豹畸形(1万2千人)
孕激素
先兆流产 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600余人)
乙烯雌酚 先兆流产 少女阴道腺癌(300余人)
第一章 临床药理学与 药物治疗学概论
温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编辑课件
一、概念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rmacology) 是研究药物与人体(健康人和患者)的 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分子药理学
免疫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药理学
实验药理学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临床药效动力学、
临床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课件
阿斯匹林,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 毒 性反应
解除粘膜充血的喷鼻剂(长期使 用) — 一旦停药可充血肿胀
局部麻醉药,防腐剂,除臭剂(外用) — 过敏反应
编辑课件
再见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非处方药潜在不良反应表现以下两方面
1. 加重基础疾病,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如治疗 感冒药,镇咳、祛痰药,解除粘膜充血药中常含 拟交感类药物,如用于伴发高血压、心绞痛、甲 状腺机能亢进等患者,可引起基础病加重。
编辑课件
临床药理学课件加课本总结(适合考前复习)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临床药动学与群体药动学第三章临床药效动力学第四章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第五章药物临床试验第六章药物相互作用第七章药物不良反应第八章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第十一章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临床用药第十二章儿童的临床用药第十三章肝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用药第十四章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用药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第二十二章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临床用药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clinicial 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安全性②临床药动学③临床药效学④临床试验⑤药物相互作用。
3.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①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②上市后药物再评价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⑤指导临床合理用药4.从临床药理到药物治疗分为四个阶段:药剂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药物治疗学5.临床药物试验必须执行《临床药物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第二章临床药动学与群体药动学&第三章临床药效动力学1.临床药动学?群体药动学?临床药效学?①※临床药代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CPK)应用PK原理阐明药物体内过程及人体内C随T变化规律;研究临床用D过程中,人体对D处置动力学过程以及各种临床条件对体内过程的影响;计算或预测C血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dose和给药频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意义:预测、制定、指导、设计、改进、研究)②※群体药代动学(ppk):应用PK原理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某一群体PK参数的分布特征,即群体典型病人的PK参数和群体中存在的变异性。
③※临床药效学(Clinical pharmacodynemics,CPD):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机制的科学,也包含药物、人体及环境等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2.分别举出五种酶诱导剂与酶抑制剂?酶诱导剂:巴比妥类、格鲁米特、甲丙氨酯、保泰松、苯妥英钠、灰黄霉素、利福平、乙醇酶抑制剂:别嘌呤醇、氯霉素、异烟肼、磺胺、苯吡唑、西米替丁3.药代动力学基本概念及常用参数※A.速率过程(1)一级速率过程(大多数D)(2)零级动力学过程:阿司匹林、双香豆素、丙磺舒※(3)米-曼氏速率过程:乙醇、乙酰水杨酸、乙酰唑胺、氯喹、苯海拉明、对氨基水杨酸、茶碱、保泰松、苯妥英钠※B.房室模型(compartment model):一个抽象概念,被看作是一个假想的空间,它的划分与解剖部位或生理功能无关,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同一房室。
(完整)临床药理学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章绪论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学科。
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动学、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
临床药理学研究有助于发现新药的作用特点和开发更有价值的新品种。
临床药理学信息有助于药物的个体化治疗。
临床药理学有助于改变不合理用药。
开展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促进中药剂型的改良、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临床药动学研究: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
新药的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研究。
(生物等效性:两种不同制剂具有相同的生物利用度。
)二、临床药效学研究:研究药物对人体(包括老、幼、正常人与病人)生理与生化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效应,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目的:1.确定治疗剂量,以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少的副作用。
2.观察剂量、疗程和不同给药途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三、药物安全性研究:内容:新药的临床试验、毒理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新药Ⅰ~Ⅳ期临床试验均以安全性研究为重要内容。
毒理学研究:在研究药物疗效时同时观察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可能的防治措施。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观察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增强或减弱),特别注意要防止产生有害的不良反应。
目的:充分认识药物的不良反应,寻找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途径和方法,保障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新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按新药管理。
二、市场药物再评价:根据医学的最新水平,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政策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
第1章 总论(临床药理学)
新药的临床研究及上市药物再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开展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 提供临床药理学咨询服务
52
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制定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
(Thalidomide)灾难,畸胎出生2000~ 1959~1961 反应停 10000人,(德、西欧) 1966~1972 氯碘喹啉治阿米巴病,出现严重数千例至万余例的亚 急性髓鞘—视神经病变 (日本) 其他
甘汞(应用百年),氨基比林(应用47年)发现骨髓抑制; 阿司匹林(应用39-50)确证可致胃出血; 63 氯酶毒应用多年发现骨髓抑制
随后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这些 病例的发生与其母亲在孕期服用己烯雌酚 有密切的关系
★少女患阴道癌的发病率非常低
24
问题4: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
么?
25
三、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药效学 药动学 毒理学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
26
问题5:
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7
治疗剂量 给药途径与方法
给药间隔/每日给药次数
疗程
47
(五)新药临床试验
Ⅲ期( Phase Ⅲ )临床试验(300对)
扩大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
验证药物对目标患者的疗效、适应症、药物
相互作用及安全性
评价利益与风险的关系 为药品注册申请提供充分的依据
★ Ⅲ期临床试验一般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
★通常用房室模型进行模拟
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复习资料
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复习资料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复习资料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执业药师《临床药理学》复习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章绪论1.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
2.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监测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用药安全;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治疗。
3.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①药效学研究;②药动学研究; ③毒理学研究;④临床试验; ⑤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4.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①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②市场药物的再评价;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④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⑤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5. 临床试验方法学:⑴对照:①安慰剂对照②空白对照③剂量反应对照④阳性药物对照⑤外部对照。
⑵随机: 单纯随机抽样‚均衡随机、均衡顺序随机。
⑶盲法单盲:双盲:第二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临床药动学,是药动学的分支。
它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1) 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 分布: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3) 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
4)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第三章临床药效学第一节概述临床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作用、机制及“量”的规律的科学,也包含药物、人体以及环境等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对机体的基本作用是增强或减弱机体的原有功能,增强者称为兴奋或激动,减弱者称为抑制或拮抗。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具有选择性(指导临床选药和拟定治疗剂量的依据)和两重性。
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符合防治疾病目的的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与防治疾病无关的对人体不利甚至有害的作用)治疗指数:即LD50/ED50 的比值,用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教学课件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06
THANK YOU
汇报人:XX
研究方法: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药物作用机制
03
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受体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酶作用机制:药物与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
离子通道作用机制:药物与离子通道结合,影响离子通道的开闭
基因表达作用机制:药物影响基因表达,改变生物体的生理功能
药物作用机制的实例解析
添加标题
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05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A型: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有关。B型:非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C型:潜伏期不良反应,潜伏期较长,与药物剂量无关。D型:特异质反应,与个体差异有关,与药物剂量无关。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3
04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药物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为避免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物的安全性,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05
06
临床药理学的未来展望
01
个性化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
04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和意义
0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02
概念: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03
意义: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指导临床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Evil临床药理重点总结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的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为目的。
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4、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5、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 ADR 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7、临床试验的常用方法:对照、随机、盲法试验、安慰剂。
8、临床药理学试验遵循Fisher 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
9、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10、我国临床试验分四期:⑴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⑵II 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⑶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多中心临床试验单位应在临床药理基地中选择,一般不少于 3 个,每个中心病例数不少于 20 例。
临床药理学重点总结(注意不是药理学哦)
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 Fisher 三原则
重复、随机、对照
一、对照
1. 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受试对象随机、均衡地分为二组或多组,各组分别用药进行比较
2. 交叉对照试验:在同一患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也可在不同患者中进行组间交叉对照试
验
3. 序贯对照试验:将受试者配对后随机分配到两个处理组,每得到一对试验结果就进行一
时辰药动学:研究机体的生物节律对药物作用或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研究药动学参数的昼夜节律变化时辰药效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对机体的作用相同剂量,给药时间不同,机体的反应性会有差别,即药效存在差别
时辰药理学主要特点:在有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下考虑药物作用。
主要研究目的:根据药物疗效、毒性及其代谢的时间节律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绪论
临床药理学( clinical pharmacology ): 是药理学学科的分支,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
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实验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间的桥梁,医学和药学领域,是一门边缘学科.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性质和机制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药物毒副作用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药物选择:明确指征、减少药物种类,恰当选择药物及剂型、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最佳剂量。给药方案应个体化,必要时应TDM 。恰当联合用药。掌握用药最佳时间,疗程不宜过长,长期用药应定期随访。控制嗜好与饮食,减少和控制应用补养药。提高对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慎用药物
首关效应
舌下给药:适合经胃肠道吸收时被破坏或首关效应明显的药物
临床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是药理学科的分支。
临床药理学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是联系实验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一门桥梁学科,涉及医学和药学的研究领域。
2.临床药理学的意义: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②新药研发。
③.医学教育、医师培训。
3.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2.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3.临床药动学研究。
4.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5.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6.教学与培训。
7.咨询服务。
(前5条为内容,七条为任务)第三章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1.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是以药动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为理论基础,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过程的一门学科。
用数学语言定量、概括、简明地描述体内药物极其代谢产物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一级速率过程:在单位时间内药物的吸收或消除是按比例进行的药物转运过程,又称线性动力学过程,其特点是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不随剂量不同而改变,auc与计量成正比,平均稳态浓度与计量成正比。
3.零级速率过程: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的药物量是定值,与药物浓度无关。
5.曲线下面积(AUC):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相应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曲线为药时曲线,坐标轴与药时曲线围成的面积称为血药浓度——时间下面积,简称药时曲线。
AUC=Co / k6.表观分布容积(Vd):体内药物分布达到稳态时,按药物浓度来推算体内药物总量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意义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程度。
Vd=Do/Co=Dt/Ct可推出Dt=Vd*Ct。
7.消除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时间内机体清除药物的百分速率。
K=0.693/t1/2。
Vd范围:5,血管内;10--20,细胞外液;20--30,细胞内液;30--40,全身分布;>40,与组织结合。
临床药理学(整稿打印)
临床药理学考纲考点归纳第一部分绪论一、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
1、临床药理学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②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毒理学研究或药物不良反应(ADR)⑤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⑥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3、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4、新药临床药理学评价又称为临床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二、熟悉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了解临床试验方法学与道德要求.第二部分、临床药代动力学一、掌握药代动力学主要参数的概念、意义及计算方法。
1、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t1/2)最重要,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2、时量曲线C-T: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量)随着时间(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
3、曲线下面积AUC:药物从零时间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除这一段时间的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代表一次用药后的吸收总量,反应药物的吸收程度)。
4、总清除率CL: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是正确估算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唯一参数ml/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临床药理学试题解析药效学1. 阿托品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对乙酰氨基酚()A.吸收的总量不变B.吸收的总量减少C.胃肠道蠕动减慢,达峰时间延长,峰浓度降低D.胃肠道蠕动减慢,达峰时间缩短,峰浓度增高E.胃肠道蠕动加快,达峰时间缩短,峰浓度增加药动学1.半衰期:一级动力学消除时:t1/2=0.693,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给药后经过1个t1/2后,体内尚存给药量的50%,经过2个t1/2后尚存给药量的25%,经过5个t1/2后,约尚存给药量的3%,可认为体内药物基本被消除。
零级动力学消除时:半衰期与血浆初始浓度成正比,与给药剂量有关(正比)。
单选1. 一次给药后,经几个t1/2体内残留药量为5%()P18公式A.6个t1/2B.3.32个t1/2C.4个t1/2D.4.32个t1/2E.6.64个t1/22. 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主要取决于开始浓度B.与首次剂量有关C.与给药途径有关D.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无关E.以上都不对3. 一次给药后,体内药量剩余12.5%时,经过的半衰期为()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4.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k(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A.0.6930.693 C.2.303 2.303 E.2体内过程:1. 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药物作用加强B.药物代谢加快C.药物排泄加快D.暂时失去药理活性E.药物分布加快2. 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A.肠粘膜B.血液C.肝D.肾E.肌肉3. 药物的首关效应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皮下给药后E.静脉注射后4. 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 )A.代谢B.消除C.灭活D.解毒E.生物利用度名词解释1. 酶促作用:应用某些药物后使肝药酶的浓度和活性增加,从而加速许多药物的代谢,这种作用称为酶促作用(酶诱导)。
其结果可能是缩短药物的半衰期,加速药物的灭活,血药浓度下降或代谢物增加。
稳态血药浓度:消除药量与给药剂量持平时,这时的血药浓度为稳态血药浓度。
假定按半衰期给药,约经过5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波动幅度与给药时间间隔成正比1. 某药一级消除,给药间隔时间(t)为t1/2,多次给药达稳态后,体内药量(X)与维持量()的关系是()<2<2 >22. 某药一级消除,给药间隔时间(t)<t1/2,多次给药达稳态后,体内药量(X)与维持量()的关系是()<2. <2 >2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给药6个半衰期后达稳态99%以上B.稳态血浓水平的高低与每次用药剂量无关C.给药间隔时间不同,但单位时间用药总量不变,不影响到达稳态的时间和浓度D.达稳态前,每次给药都会出现最大血药浓度E.无论给药间隔多长,峰浓度都是谷浓度的2倍4. 磺胺嘧啶t1/2为12小时,按0.5 g给药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是()A.10-17小时B.18-24小时C.25-30小时D.48-60小时E.61-72小时药动学参数表观分布容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和药物在组织中的摄取程度单选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消除速率常数К大,表示该药在体内消除快,半衰期长B.半衰期很短的药物采用多次静脉注射比采用静脉输注要好C.因为药物的治疗作用往往取决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因此血药浓度越高,治疗作用越强D.表观分布容积各药不同,但同一药物对正常人来说其数值相当稳定,是反映药物分布特点的重要参数E.静脉注射两种一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分布容积小的血药浓度小多选1. 在药代动力学过程中,两室模型含义是:A.把机体假设为中央室及周边室B.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C.两室代表不同的解剖部位D.药物只从中央室消除E.两室没有生理解剖学上的意义3. 药动学中房室模型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A.解剖部位或生理功能B.器官、组织的血流量C.生物膜的通透性D.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药物的转运速率4. 一级动力学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A.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转运量可变(下降)B.单位时间内药物的转运量不变C.单位时间内药物转运的百分比可变D.单位时间内药物转运的百分比不变(恒比消除)E.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5.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是( )A.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B.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C.药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过程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6. 为了促进弱酸性药物阿司匹林的肾脏排泄,我们可采用的方法()A.口服制酸剂B.降低尿液的值C.提高尿液的值D.合用氯化铵E.合用碳酸氢钠名词解释1. 药时曲线下面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它代表被吸收入血的总药量。
给药后,以血浆药物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曲线称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坐标轴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之间所围成的面积称为药时曲线下面积。
2. 表观分布容积:药物进入组织后,实际上是以不同浓度分布于各组织,在进行药代动力学计算时,可设想药物是均匀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而且其浓度与血液中相同,在这种假想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要的容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3.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或吸收程度。
是生物药剂学的一项重要参数,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给药途径重要依据之一。
4.总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被从中清除的体液的容积。
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药物治疗监测()需要进行的药物:1.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3.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或肾排泄的药物时,以及胃肠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药物时;5.患者依从性下降,耐药、酶诱导(抑制)或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当药物中毒的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时;7.合并用药有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需要进行的药物:强心苷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癫痫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哮喘药(茶碱)、氨基糖苷类、抗肿瘤、免疫抑制剂、抗风湿类、氯霉素、万古霉素等。
问答:1. 开展的适应范围。
1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3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4肝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或肾排泄的药物时,以及胃肠功能不良的患者口服药物时;5患者依从性下降,耐药、酶诱导(抑制)或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6怀疑患者药物中毒,尤其当药物中毒的症状与剂量不足的症状类似时;7合并用药有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药物的临床研究药物的临床试验: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内容: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物动力学研究对象:健康的志愿者(20-30人)Ⅱ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药物有效性、安全性初步评价;设计原则:4R 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合理性对象:适应症患者(200-300人)Ⅲ期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设计原则与Ⅱ期一致;病例300例以上Ⅳ期临床试验:上市后临床试验(上市后监察),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单选1. Ⅰ期临床试验选择对象是()A.老人B.妇女C.小儿D.健康人E.重症患者2. 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人体药效学B.人体药代动力学及耐受性试验C.药物相互作用D.确定临床适应症E.合理用药3. 根据我国《新药审批办法》中的规定,Ⅱ期临床试验组病例数不应少于()A.25对B.50对C.100对D.200对E.300对4. 新药临床试验可分为几期()A.2期B.3期C.4期D.5期E.6期5. 新药临床试验Ⅰ期试验的受试对象是()A.老年人B.健康人C.妊娠妇女D.儿童E.患者7. 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组病例数不应少于多少例()A.50例B.100例C.150例D.200例E.300例多选1. Ⅱ期临床试验中的“四性”原则是()A.代表性B.计划性C.重复性D.合理性E.随机性名词解释1.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制定的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权益及安全。
2.安慰剂效应:尽管安慰剂本身无药理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安慰剂可以产生的效应称为安慰剂效应。
问答1.试述临床试验设计的“四性(4R)”原则。
(1)受试对象的代表性,指试验抽样应符合总体规律,受试者应能充分代表该药将用于治疗的病人的总体情况,在病情的轻重、病史长短的选择也应有代表性。
(2)试验的可重复性,要求研究结果经得起重复检查,如果试验条件和判断标准不合要求,研究结果将无法重复,只有可重复的试验才是可靠的,因此试验时尽量克服各种主、客观误差,设计时应排除各种偏因,才能获得高稳定性结果。
(3)试验的随机性:指试验中分组应符合统计学随机分配的原则,使每个实验对象在接受处理(用药、试验、分组、抽样等)时都有相等的机会,随机遇而定,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减少或避免偏性误差;(4)试验设计的合理性:既要符合专业要求和统计学原则,又应切合实验方便易行。
药品的管理非处方药:解热镇痛药、治疗感冒药、镇咳祛痰药、胃肠疾患用药、驱蠕虫药、解除鼻粘膜充血药、抗过敏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药、滋补营养药、体外自我诊断试剂。
1. 被列入非处方药范围的有哪几类药品()A.解热镇痛药B.驱蠕虫药C.抗癌药D.用于人体的含药日用品E.免疫抑制剂名词解释1. 国家基本药物:指国家为了使本国民众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根据各自的国情,包括疾病发生状况和药事管理政策,从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遴选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可供临床选择使用的药品。
2. 基本药物:为保证大多数人获得基本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在任何时候都能有足够的数量、可靠的质量、适当的剂量,并且以个人和社会均可负担的价格获得的药品3. 非处方药:指国家按一定原则遴选批准,不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妊娠期与哺乳期用药根据动物试验和临床用药经验及对胎儿致畸相关的影响,将药物在妊娠期的使用分为A、B、C、D、X五类:A类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B类动物中研究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曲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两性霉素\特比萘芬\利福布丁\乙胺丁醇\甲硝唑\呋喃妥因)C类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氯霉素\克拉霉素\万古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磺胺药/甲氧苄啶\氟喹诺酮类\利奈唑胺乙胺嘧啶\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D类已证实对人类有危险性,但仍可能受益多(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X类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奎宁\ 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对早期妊娠有影响的药物(致畸):抗肿瘤、激素类、抗癫痫、镇静药、抗抑郁、抗过敏、放射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