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学临床检测意义
乙肝毒“ 两对半”血清学临床检测意义-医学精品
B 慢性HBV感染
2
4
6
8
>10
Years since exposure
0
5
10
15
20
48
2
4
6
8
>10
Weeks since exposure
Years since exposure
HBV DNA HBeAg Anti-HBs HBsAg Anti-HBc Anti-HBe ALT
HBV DNA HBeAg Anti-HBs HBsAg Anti-HBc Anti-HBe ALT
后已康复了, 已有免疫力
化学发光相对于ELISA在乙肝五项 检测上的优势
传统的ELISA法灵敏度低、批间批内差异大、 线性范围窄、样本测定的重复性差,不适于 作定量测定,只能通过显色得到阴、阳性 结果对血清标志物进行定性检测
化学发光分析定量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结果快捷、量化 可靠、批间批内差异小、易实现自动化的 优点,与ELISA定性检测相比,通过定量分 析病毒浓度变化,不但可以反映乙肝病情 的变化和治疗效果,还可以预见乙肝是否 处于康复期,是否会发展为慢性乙肝或病 毒携带者,对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学检测的 广泛应用
临床诊断
药物治疗
乙肝疫苗效果考核 血源筛选
科研工作
乙肝的血清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e抗体(抗-HBe)
乙肝前S1抗原(HBpre-S1Ag) 乙肝前S1抗体(抗-HBpre-S1) 乙肝前S2抗原(HBpre-S2Ag) 乙肝前S2抗体(抗-HBpre-S2) 乙肝核心抗体IgM(抗-HBc IgM)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
-
-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性,或呈假阳性。
20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1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2
-
+
-
+
-
HBV感染后已恢复。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4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染。
25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7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8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HBsAg免疫复合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9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序号
HBsAg表面抗原
抗-HBsHBsAb表面抗体
HBeAgE抗原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五项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机体感染HBV的标志,也是在机体血清中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HBsAg出现的时间,与机体感染HBV的途径和感染的剂量有关。
如果系输用HBsAg 阳性血,2周后即可检测到HBsAg,如用RIA法检测,于接种后6天,血清中即可出现HBsAg阳性;如感染剂量少,HBsAg出现阳性的时间可达3~4个月,甚至6个月;一般在感染HBV后4~6周可出现HBsAg阳性。
HBsAg出现阳性后1~7周(平均约4周)才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经血感染者,其潜伏期约为2个月;经口感染者,其潜伏期大约为3个月。
急性乙肝病程一般持续1-3个月,80%~90%的患者可以临床治愈[1]。
H BsAg阳性在血中一般持续1-6周,长者可达20周(14-148天);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4周或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12周消失,如果HBsAg阳性持续超过6个月仍不转阴则称为持续阳性或慢性携带状态; 如系急性乙肝,HBsAg 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则提示慢性化。
我国HBV感染(急性和慢性)的人群中每年大约有4%~10%的HBsAg阳性者转阴,同时每年又有约4%~10%的人群由易感人群成为受感染者,因而,人群HBV感染状态在不断变化[2]。
HBsAg阳性持续的时间和急性乙肝慢性化的比例与感染者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形成持续感染或病情慢性化的概率愈大;围产期感染的婴儿80%将成为HBsAg的携带者;幼儿期感染者约30%将成为持续HBsAg携带者,正常成年人感染HBV后形成持续性感染的比例可能在5%以下;社会普通人群中约35%~50%的HBsAg阳性携带者是在母婴围产期感染的[3]。
临床上,HBsAg阳性可见于急性乙肝患者的潜伏期、急性期;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和受HBV感染的肝细胞浆中。
HBsAg阳性一般来说表明机体内存在HBV感染,但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 BV感染。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肝五项反映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 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通常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通俗的说法就是“两对半”。
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乙肝五项结果只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判断,只能判断体内有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有没有抗体。
能够分辨受检者是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并不能确诊是乙肝患者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又或是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其他疾病,例如乙肝后肝硬化,乙肝伴有肝癌等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1.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就是过去人们经常说的“澳抗”。
“澳抗”是“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它最早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所以称为“澳抗”。
乙肝病毒虽然构造非常简单,但是,它也有一个外壳。
这种外壳,是一种蛋白质,它就是“表面抗原”。
它的出现,标志着有乙肝病毒存在。
所以,如果化验时“表面抗原”阳性,就表示体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就会产生抵抗它的物质。
这种物质也是一种蛋白质,就称为“抗体”。
抗体对人体有保护能力。
人体产生了“表面抗体”,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
现在许多人接种了“乙肝疫苗”,于是体内也会产生“表面抗体”,检查“表面抗体”,也会阳性。
这时,你反而希望“表面抗体”最好是阳性,这就标志你注射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不会再被传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
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
如果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
所以,e抗原阳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4.e抗体(抗HBe):检查时发现了e抗体,表示乙型肝炎相对好转,给病人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就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肝五项反映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 Ag)与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通常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通俗的说法就就是“两对半”。
乙肝五项检查就是用来判断就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乙肝五项结果只就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判断,只能判断体内有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有没有抗体。
能够分辨受检者就是不就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并不能确诊就是乙肝患者或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又或就是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其她疾病,例如乙肝后肝硬化,乙肝伴有肝癌等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1.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就就是过去人们经常说的“澳抗”。
“澳抗”就是“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它最早就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所以称为“澳抗”。
乙肝病毒虽然构造非常简单,但就是,它也有一个外壳。
这种外壳,就是一种蛋白质,它就就是“表面抗原”。
它的出现,标志着有乙肝病毒存在。
所以,如果化验时“表面抗原”阳性,就表示体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就会产生抵抗它的物质。
这种物质也就是一种蛋白质,就称为“抗体”。
抗体对人体有保护能力。
人体产生了“表面抗体”,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
现在许多人接种了“乙肝疫苗”,于就是体内也会产生“表面抗体”,检查“表面抗体”,也会阳性。
这时,您反而希望“表面抗体”最好就是阳性,这就标志您注射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不会再被传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就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
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
如果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
所以,e抗原阳性绝对不就是一件好事情。
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临床意义和影响因素
『中 图分类 号】R512.6+2
【文 献标 识码 】C
【文章 编 号】1674—4721(201 1)01(c)一069—02
乙 型 病 毒 性 肝 炎 (下 称 乙 肝 )是 由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HBV) 引起 的一 种世 界性 传 染性 疾病 ,严重 危 害人 们 的 身体 健 康 。 这 些肝 炎 的共 同点是 可 测 出 HBV的血 清 学 标 志 ,这 些 标 志 包 括 HBsAg、HBsAb、HBeAg、HBeAb、HBeAb,也 就 是 俗 称 的 乙肝 两对 半 ,乙 肝 的预 防 、诊 断 与疗 效等 方 面很 大 程度 都依 赖 乙肝 两对 半 的检 测【lI。酶 联免 疫 吸 附试验 (ELISA)检测 乙肝 免 疫 学 标 志 物 的 主 要 方 法 .具 有 简便 、灵 敏 、特 异 性 高 等优 点 ,成 为 基 层 医 院 对 乙 肝 诊 断 分 型 疗 效 观 察 的 主 要 手 段 。 但 ELISA 测 定 中 影 响 因 素 较 多 .有 时 可 见 到 一 些 假 阳 性 或 假 阴 性 。因此 ,排除 各种 影 响 因素 的干 扰 ,有利 于 提高 检测 结果 的 准确 性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患 者 中 支 原 体 的 感 染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支 原 体 的 耐 药 株 有 逐 年 增 加 的 趋 势 :也 是 男 性 不 育 的 重 要 病 原 体 p ,在 婚 检 中 有 重 要 的 作 用 。在 不 孕 不 育 的 治 疗 中也 有 很 大 意 义 ,对 耐 药 株 的 检 测应 引起 足 够 的重视
从 表 2可见 支 原 体 对 红 霉 素及 环 丙 沙 星 的 耐 药率 较 高 达 到 82%以上 ,而对 强力 霉 素 、交 沙霉 素 、美 满 霉 素 的耐 药率 在 2O%以下 ,但 总体 耐 药 率 有所 上 升 ,可 能 与 近 年来 由 于本 地 区此 类 抗 生 素 的普 遍 应 用 有关 ,应 当引 起 临 床 的高 度 重 视 。因此 建议 临床 做 支原 体 培养 鉴定 的 同时应 对 其进 行 耐药 株 的试 验分 析 。因强 力霉 素 的毒 性较 大 ,交 沙霉 素 、美 满 霉素 可 作为 本地 区泌 尿 生殖 道验 用药 及滥 用 抗 生素 .应依 照 耐药 试 验结 果选 用 抗 生 素 ,以达 到 满意 的治 疗效 果 。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乙肝标志物(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80年代中期,对乙肝的疾病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观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定性检测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要求。
由于受检测抗原抗体定性结果不是“阳性”就是“阴性”,无法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所以,为临床所能提供的信息有限。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两对半\定量测定成为可行,大大弥补了酶标(elisa)定性检测的不足。
同时,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与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测定相互补充,综合评价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一、两对半定量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1ng/ml,而酶标(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达到2ng/ml酶标才会呈阳性。
1、急性乙肝早期:定量能够及早验出hbsag,推定hbv病毒感染,几乎能够与pres1同时检测,在病程观测中大大缩短了\窗口期\时间,而酶标检测在乙肝早期检测往往hbsag呈圆形阴性。
2、慢性乙肝:一些患者由于机体常缺少对hbv包膜蛋白的免疫系统接收者,hbsag抒发较低,酶标检测可以发生hbsag和hbsab均阴性的情况,而定量检测则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为恰当推论病情提供更多依据。
3、如病毒发生变异后,表达量较低,常规elisa测不出抗原,而定量检测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发现并极有可能同时检测出hbsag和hbsab。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hbsag的免疫应答与肝细胞损伤有一定关系。
血清中hbsag含量和病人对hbsag细胞免疫成反比关系,而肝功能改变则与此种细胞免疫成正比。
定量hbsag是反映这一关系的唯一手段。
4、可以辨认出低浓度的hbsag携带者。
特别就是一些群体例如医护工作者、病人家属等,由于长期密切接触,但又非轻易经血传播病毒感染成急性乙肝,而是长期少量病毒感染,并提振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可能将呈圆形低浓度病毒感染,特别应引发人们的足够多注重,紧密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避免发展成乙肝或慢性携带者。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n / ] HB A (1 .± 06 gm ; sb 13 . 0) ml / ; H e Um1 B Ag(00 .5±
1 . 般资 料 选 取2 0 年 1 ~ 0 9 1月 在我 院 1一 0 9 月 2 0年 2 健 康 体 检 、 门诊 及 住 院 患 者 32 ,其 中 男 2 9 ,女 7例 4例 13 。年 龄 1 2 , 平 均 年 龄 3. 。 检 测 试 剂 仪 2例 ~7 岁 6岁 5
盒 货架 寿命 长 ,操 作 简便 和非 放 射性 等方法 。此 荧 光免 疫 分析 是用 三 价 稀 土离 子作 为 跟 踪物 ,标 记 抗原 或 抗体 、核酸 探 针和
体复合物分离,测定沉淀 中放射性强度 。
1 R I确 定 的正 常值 范 围 . T FA 3 根 据 试 剂 说 明 和本
医学信息 2 0 9月 第2 01 年 3卷 第 9 期
Me ia Ifr t nSe 0 0 o 3 o9 dc lnomai p 2 1 V l .N . o 2
乙肝 两 对 半 定量 检 测 及 临 床 意 义
李辉 霞 ,王 德 志 ,杨 朋
( 川省 第四 人 民 医院检 验 科 ,四 川 成 都 6 0 1 四 1 0 6)
( 21 % )、 HB A 9 . % )、HB A ( 1 7 ) 、 9 .l e g( 79 6 eb 9 . % 0
HB A ( 70 % )。两种 方 法 的结果 经 卡方 检验 差异无 c b 9 .1
肝 两对 半 ,其 结果 分析 如下 。
1 资料 和方 法
显 著 性 ( > . )。其 中有 1例 用 E IA 测得 均 为 阴 P0 5 0 2 LS 法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的临床意义
+
+
1 5
复期 。 ( ) 性 HB 感 染 趋 向恢 复 ; 2 慢 性 1急 V ()
8
+
+
+
HB A s g携 带 者 ; 3 传 染 性 弱 。 即 俗 称 5 1 () ~ 0
的 “ 三 阳” 小 。
9
+
+
+
急 性 或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感 染 。提 示 HB V 复 制 , 染 强 。即 俗 称 的“ 三 阳” 传 大 。
发 生 密 切 的联 系 当 人 体 任 何 一 个 器 官 发 生 病 变 时 . 都 可 以 直 接 或 间接 地影 响 血液 成 分 量 或 质 的 改 变 所 以 当 机 体 某 一器 官发 生 疾 病 时 , 往 需 要 怍 血 棱 化验 。 往 那 么 . l化 验 前 应 注 意 哪 些 问 题 呢 ? 抽血
。
1 2
+
+
急 性 HB 感 染 早 期 或 慢 性 携 带 者 , V 传 染性强
。
1 3
+
+
+
+
( ) 性 HB 感 染 趋 向 恢 复 ;2 慢 性 1急 V () 携 带者。
1 4
+
+
( ) 临 床 型 HB 感 染 早 期 ; 2 不 同 1亚 V ()
19 升 ; 0 / 符丙转氧酶A 偏高3 % ̄5 %. I r 0 0 且恢复较慢。 5 暂 时停止吸烟 . 烟瘴 大者一氧 化璇 血红 蛋白
含 量 可 达 8 。 不 吸 _ 者 含 量 在 1 以 下 此 外 . 茶 % 而 阚 % 儿
1 大多化验 检查需要早 晨抽空 腹静脉血 正 常 . 虚 液 中 的 生 物 化学 成 分 的 胄 量 . 周 年 龄 别 等 不 同 除 性 而有差别外 还可受饮食 、 运动 、 精神 、 用药等因紊的影 响. 而晚 饭 后 进 餐 的 食 物 经 十 几 个 小 时 的 消化 暇收 , 在 次 日清晨基础状态 下最 为平 稳。因此 . 测定的结果也 较为真实可靠 若在进食 后果血, 会受所进食物成分
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_0
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两对半是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 HBs 或 HBsAb)、e 抗原(HBeAg)和 e 抗体(抗 HBe 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 HBc 或 HBcAb)。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两对半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两对半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
而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
HBV DNA 检查是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般 DNA 越高,传染性越强,也需要同肝功能一起检查。
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HBsAb-表面抗体:1/ 3一般简称表面抗体。
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B 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 G。
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3、e 抗原(HBeAg):一般通称 e 抗原。
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
e 抗原是可溶性蛋白。
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 e 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 3 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目的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能直观提供临床治疗效果的科学数据。
方法采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flex)对乙肝两对半项目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用雅培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flex)检测两对半结果灵敏度酶标(ELISA)检测要高出近20倍。
大大缩短了乙肝窗口期的检出时间,有利于乙肝的早期治疗。
结论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如再同时加上乙肝HBV-DNA荧光定量PCR测量结果,对乙肝疾病的检出和疗效评估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标签: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临床意义我院血清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始于1993年,对乙肝的疾病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观察及输血员筛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定性检测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及患者的需要。
由于受检测抗原抗体定性結果不是”阳性”就是”阴性”,无法动态观察病情和疗效的变化,不能为临床提供我们需要的信息。
我院内三科引进了乙肝治疗的新方法,使”两对半”的定量测定变为现实,可避开酶标(ELISA)的定性检测。
两对半的定量检测还可以与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测定互补,可以综合了解患者病情与药物疗效。
1 两对半定量检测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雅培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flex)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1 ng/ml,而酶标(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达到2ng/ml酶标就会显示阳性。
1.1急性乙肝早期(Chemiflex)定量能够及时检测出HBsAg,确证HBV感染,几乎能与preS1同时检测,缩短了”窗口期”时间,而酶标检测在乙肝的早期检测中往往HBsAg呈阴性。
1.2慢性乙肝(Chemiflex)定量检测可为正确的判断病情提供有效依据。
1.3一旦病毒发生变异,表达量较低,常规ELISA测不出抗原,而(Chemiflex)定量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可以同时检测出HBsAg和HbsAb。
2 以动态观察疗效和病情监测2.1定量分析HBsAg和HbsAb的浓度变化,急性乙肝是否处于恢复期可以预见。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的临床意义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是目前国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
乙肝五项反映乙肝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 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通常核心抗原没有检验,所以通俗的说法就是“两对半”。
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乙肝五项结果只是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判断,只能判断体有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有没有抗体。
能够分辨受检者是不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但并不能确诊是乙肝患者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又或是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其他疾病,例如乙肝后肝硬化,乙肝伴有肝癌等乙肝两对半检查项目1.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原就是过去人们经常说的“澳抗”。
“澳抗”是“澳大利亚抗原”的简称,因为它最早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所以称为“澳抗”。
乙肝病毒虽然构造非常简单,但是,它也有一个外壳。
这种外壳,是一种蛋白质,它就是“表面抗原”。
它的出现,标志着有乙肝病毒存在。
所以,如果化验时“表面抗原”阳性,就表示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2.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侵入了人体,人体就会产生抵抗它的物质。
这种物质也是一种蛋白质,就称为“抗体”。
抗体对人体有保护能力。
人体产生了“表面抗体”,就意味着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了抵抗力。
现在许多人接种了“乙肝疫苗”,于是体也会产生“表面抗体”,检查“表面抗体”,也会阳性。
这时,你反而希望“表面抗体”最好是阳性,这就标志你注射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了,不会再被传染上“乙肝”了。
3.e抗原(HBeAg):e抗原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
它可以判定传染性的大小。
如果检查时有e抗原阳性,就表示乙肝病毒在人体复制活跃,血中带毒量大,传染性强。
所以,e抗原阳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4.e抗体(抗HBe):检查时发现了e抗体,表示乙型肝炎相对好转,给病人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
乙肝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谢谢!
D.BIL I.BIL
tatal billirubiu(总胆红素)
direct billirubiu(直接胆红素) indirect billirubiu(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
TB DB DB/TB 尿胆红素 尿胆原 肝功能
溶血性 增加 -
<20% -
增加 正常
肝细胞性 增加 增加
20~50% +
轻度增加 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e 抗原 (HBeAg)
核心抗体
?
(抗-HBc)
患者体内的乙肝 病毒呈活跃复制 状态,且其血液 具有传染性。
小三阳
1,4,5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e 抗体(抗 HBeAg)
核心抗体
?
(抗-HBc)
HBV DNA 阳性的 “小三阳”,这种情 况表示肝内仍有炎症、 纤维化进展,需要根 据肝功能情况选择治 疗时机进行治疗。
常,γ-GT持续升高则提示转为慢性肝病。
五. PT
•
凝血酶原含量(凝血因子Ⅱ正常20mg/d),半衰期60小时(2.5d) 正常凝血酶原时间为11 ~13秒, 延长3秒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降低, 延长两倍以上(25~120秒)则提示预后不良
PTA(active)
• PTA正常为75~ 100% <60%肝坏死严重,有重型倾 < 40%重肝诊断成立, <20%预后不良
TG↓
• 5. 胆红素代谢障碍 T.BIL↑ D.BIL↑
• 6. 糖代谢障碍
肝糖原↓ 血糖↓
Fg↓ ALT / AST ↓ PT ↑ HDL-C↓ D/T↑ 胰岛素水平↑
•
瘀胆型肝炎
(1).临床特点:
乙型肝炎的病毒血清学指标及其意义
乙型肝炎的病毒血清学指标及其意义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乙型肝炎的病毒血清学指标是诊断、预防和管理乙型肝炎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乙型肝炎的病毒血清学指标及其意义。
1.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早和最可靠的标志物。
它通常在感染后的第一个月出现,并持续存在于血液中超过6个月。
HBsAg阳性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不能区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对于慢性感染者,HBsAg的持续阳性表明病毒持续存在,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管理。
2.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和抗HBe(乙型肝炎e抗体)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物,通常在HBsAg阳性的同时出现。
HBeAg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患者具有高传染性。
随着免疫系统的清除,HBeAg会转为抗HBe。
抗HBe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已经抑制,但仍可能存在病毒DNA和肝脏损伤。
对于慢性感染者,HBeAg和抗HBe的转换通常伴随着病情的好转。
3. HBcAg(乙型肝炎内核抗原)和抗HBc(乙型肝炎内核抗体)HBcAg是乙型肝炎病毒内核蛋白的标志物,只在感染初期出现,但在血液中很难检测到。
抗HBc分为IgM和IgG两种类型,IgM抗体通常在急性感染的早期出现,而IgG抗体则持续存在。
抗HBc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不能区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4. 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直接标志物,也是评估病毒活动性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高水平的HBV DNA表示病毒复制活跃,患者具有高传染性。
对于慢性感染者,抑制HBV DNA水平是治疗的目标之一,可以减少肝脏损伤和疾病进展的风险。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的病毒血清学指标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预防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HBV DNA等指标,可以确定感染状态、病毒活动性和疾病进展风险,从而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乙肝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乙肝五项(两对半)简介及临床意义:(1)HBsAg(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
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 (-)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 (-),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
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HBsAb。
(2)HBsAb(表面抗体)HBsAb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
HBsAb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 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HBsAb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HBeAg(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4)HBeAb(E抗体)HBeAb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
在“小三阳”组合中,HBeAb 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5)HBcAb(核心抗体)HBcAb不是保护性抗体,HBcAb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
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9种常见模式:序号: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1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建议接种疫苗。
2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HBsAb;(2)恢复期HBsAg已消,HBsAb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4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
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
检测设备应该定期维护和保养,尽量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误差。
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
血液检测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其中,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 法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疫情监测中。
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的原理
1 抗体检测
利用免疫学原理,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 (anti-HBs)。
2 抗原检测
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anti-HBe)。
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的操作步骤
1
制备标本
采集患者静脉血,血清离心收集并分装于离心管中。
2
载片处理
将标本添加到固定载片上,加上生物素化学试剂,反应一定时间后进行洗涤。
3
添加检测试剂
加入包含针对乙肝病毒特异性抗体和抗原的检测试剂,反应一定时间后进行洗涤。
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的优劣势分析
优点
• 标准化检测方法 • 可靠性高 • 检测结果易于判断
缺点
• 结果为定性检测 • 无法区分急性和慢性感染 • 检测结果受到干扰因素影响
提高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准确性的方 法
1 标本采集
采集血液时严格按照标准化采血流程,避免样本受到污染。
2 检测操作
操作前仔细查看试剂说明书,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操作。
恢复期感染
HBsAg和HBeAg均阴性,anti-HBs阳性, anti-HBe阴性。
乙肝两对半定性测定的临床应用
确诊乙肝
通过定量检测HBsAg和antiHBs,确定病毒的感染状态。
监测疫情
对感染者、疑似病例和高危人 群进行筛查和跟踪,及时发现 和防止疫情扩散。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乙肝相关知识
•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 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 1.乙肝的流行病学 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被感染过,5%为 慢性感染,每年有5000万新感染,100 万死亡。我国有9.8%HBsAg(+), 慢性达1000万,60%人群感染。
• 2.传播途径 • 传染源:HBV携带者、乙肝患者血液、体 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 • 传播途径:血液、血制品、性、垂直、日 常密切接触 • 易感人群:母亲是HBV感染的婴儿、HBV 感染家庭成员、吸毒者、性病病人、血透 病人、部分医护人员
• HBsAb:
• 为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一旦出现说 明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力。 • 疫苗免疫成功的指标。(有效期为5年) • 要注意有HBsAb(+)的乙肝患者,为 不同亚型感染所致。
• HBeAg: • HBV复制指标,存在于Dane颗粒中,为 HBV复制的副产物。 • 在HBsAg阳性出现后几天可检出,说明 传染性大。 • 通常阳性时HBsAg也检出阳性。 • 阳性持续大于10周说明慢性化可能。
3)HBeAg:双抗体夹心法 ——正比 单克隆HBeAb-HBeAg-多克隆HBeAb-HRP 4)HBeAb:竞争抑制法 ——反比 多克隆HBeAb-HBeAg-HBeAb-HRP \ HBeAb(标本) 5)HBcAb:竞争抑制法 HBcAg-HBcAb-HRP \ HBcAb(标本) ——反比
发光免疫分析(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LIA):发光物作标记。
酶免疫技术
1.原理: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 剂,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高效催化反 应的专一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检测技术。酶结 合物既保留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活性,又 保留酶对底物的催化活性。
浅析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
浅析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发布时间:2022-12-13T08:26:24.5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4期作者:李奇[导读]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两对半在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李奇杭州市拱墅区人民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杭州,310004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两对半在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方法是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两对半临床检验,分析患者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在全部被确诊为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中,出现大三阳患者140例、小三阳患者170例、其他患者90例。
得到的结论是,将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方法用于乙肝病毒性肝炎的判断具有突出的意义和效果,能够清晰诊断患者病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定期进行的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能够实现乙肝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预防,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字:乙肝;病毒性肝炎;两对半;临床检验引言乙肝病毒性肝炎是机体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下产生的一种肝脏传染性病变,具有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广的特点,一般主要依靠体液传播和血液传播,在民众中非常常见。
患者一般会出现食欲减退、身体乏力、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情况,不仅会在肝脏部位异常的同时影响自身身体健康,而且也会对患者家人朋友造成威胁和伤害,这一特征也导致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患病后容易出现自我厌弃情绪,从而影响疾病的诊疗和依从性。
及时发现和诊治乙肝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各医院关注的突出问题,既有的研究表明,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实际收治的案例,对应用效果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两对半临床检验,分析患者检验结果。
患者年龄区间介于28至61岁间,平均年龄为41.5岁,患者病程介于7个月至8年,平均病程为4.9年,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表现出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具有清醒的意识,能够配合研究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