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 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保障过程是规范化、强制性
重点问题提示:
为什么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 的标志?
--制度化保障,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 经常性的转变
--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国家资助,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 共同分担机制
德国
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
上述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 险体系的建立。 世界上首创以立法实施社会保障的国家。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十九世纪晚期)
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
五、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改革的背景 (1)经济增长率低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剧 (3)自然资源的不规则分配 (4)家庭结构的裂变
存在的问题 (1)消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国家财政负担严重 (3)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成本高
改革目的 (1)更适应社会需求 (2)更合理的资金收效关系 (3)进一步扩大个人选择的余地
改革方法:开源;节流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新的改革趋势?
• 从20世纪60年代起,智利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破绽。 • 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财源不足,造成了人们对旧
制度的信心危机。 • 智利从1979年开始推行自由化改革,对积弊已深的社会保障制度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新制”。 • 1980年军政府公布的《养老保险法》将社会保障新制一锤定音。 • 新的智利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雇员个人缴费、
个人账户积累、多个私人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基金的退休金制度。 • 这种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强制性储蓄,建立个人账户,将强制
性储蓄的功能私人化,并结合指数化年金市场,将储蓄积累转换为 退休者的养老收入。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新的改革趋势?
思考题:
1.私有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常见模式,把它放在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中是否合适? 2.智利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你 认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程 —《社会保障学》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LOGO
本章要点
1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学习目标
•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个 阶段变迁的背景; • 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 人物和标志等内容
本章要点
1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源自文库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本节学习目标
• 了解国家--单位保障制、国家—社会保障制的 形成与发展以及制度框架和特色
• 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本节主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前: 国家—单位保障制
二、改革开放后: 国家—社会保障制
2.国家—单位保障制自身亦存在着缺陷,并在实践 中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国家—社会保障制
(二)制度转型的简要历程
1.第一阶段(1986—1993): 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国家—单位保障 制在延续,但国家—社会保障制开始生长。 2.第二阶段(1993—1997): 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 家—社会保障制并存,但此消彼长。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色 日益明显地得到体现。
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英国
(二)1783年,《吉尔伯特法》: 所内救助与所外救助共存
(三)1834年,新《济贫法》: 意义: 1.首次把社会救助以国家立法形式确定下来, 使社会求助成为一种社会制度, 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 2.为工业化初期英国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十九世纪晚期)
美国《社会保障法》特点
(1)由联邦政府举办全国统一性的老年保险; (2)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办理失业保险; (3)由联邦政府资助和州政府举办老年人、 儿童福利及公共卫生措施。
重点问题提示: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基本标志?
- 性质上表现为全民普遍性福利 - 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
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整合 - 保障项目走向完备化,立法先行
--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 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
--质的飞跃:即零星的救灾济贫措施发展成为国家固定的社会政策, 施舍式的社会救助发展成为公民的一种法定权利
三、社会保障形成制度时期(20世纪30年代)
标志: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为标志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 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
四、社会保障充分发展时期( 20世纪中叶)
标志:以英国福利国家建成为起点
“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的主要特点 1.社会保险制度应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 救济; 2.参加保险者不分贫富,按统一标准缴纳保 险费; 3.发放的救济或津贴应是以维持正常生活; 4.因无收入而不能参加保险的人,国家应制 定公共援助法。
三、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四、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大事记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
(一)形成与发展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创建时期(1949—1956)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调整时期(1957—1966)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受挫时期(1967—1976)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恢复时期(1976-1986)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
(二)框架与特色 1.框架
--国家保障板块 --城镇单位保障板块 --农村集体保障板块 2.特色 --国家负责 --单位包办 --板块分割 --封闭运行 --全面保障
二、国家—社会保障制
(一)制度转型的时代背景
1.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动摇了国家—单位保障制 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萌
建
形
发
改
芽
立
成
展
革
阶
时
时
时
时
段
期
期
期
期
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英国
(一)1601年,《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 保障内容: 1.身体健全的贫民 2.没有劳动能力的成年贫民 3.贫困儿童 保障性质:恩赐性和惩戒性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 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 意义:奠定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础 贫困人口的区别对待
重点问题提示:
为什么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 的标志?
--制度化保障,完成了由济贫时代的不确定性、临时性到稳定性、 经常性的转变
--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国家资助,真正确立了社会责任与风险的 共同分担机制
德国
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保险法》
上述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 险体系的建立。 世界上首创以立法实施社会保障的国家。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十九世纪晚期)
德国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
五、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改革的背景 (1)经济增长率低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剧 (3)自然资源的不规则分配 (4)家庭结构的裂变
存在的问题 (1)消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国家财政负担严重 (3)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成本高
改革目的 (1)更适应社会需求 (2)更合理的资金收效关系 (3)进一步扩大个人选择的余地
改革方法:开源;节流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新的改革趋势?
• 从20世纪60年代起,智利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破绽。 • 20世纪70年代末,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财源不足,造成了人们对旧
制度的信心危机。 • 智利从1979年开始推行自由化改革,对积弊已深的社会保障制度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新制”。 • 1980年军政府公布的《养老保险法》将社会保障新制一锤定音。 • 新的智利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建立了雇员个人缴费、
个人账户积累、多个私人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基金的退休金制度。 • 这种新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实行强制性储蓄,建立个人账户,将强制
性储蓄的功能私人化,并结合指数化年金市场,将储蓄积累转换为 退休者的养老收入。
“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新的改革趋势?
思考题:
1.私有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常见模式,把它放在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中是否合适? 2.智利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你 认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课程 —《社会保障学》
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LOGO
本章要点
1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学习目标
•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个 阶段变迁的背景; • 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 人物和标志等内容
本章要点
1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源自文库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本节学习目标
• 了解国家--单位保障制、国家—社会保障制的 形成与发展以及制度框架和特色
• 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本节主要内容
一、改革开放前: 国家—单位保障制
二、改革开放后: 国家—社会保障制
2.国家—单位保障制自身亦存在着缺陷,并在实践 中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国家—社会保障制
(二)制度转型的简要历程
1.第一阶段(1986—1993): 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国家—单位保障 制在延续,但国家—社会保障制开始生长。 2.第二阶段(1993—1997): 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 家—社会保障制并存,但此消彼长。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色 日益明显地得到体现。
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英国
(二)1783年,《吉尔伯特法》: 所内救助与所外救助共存
(三)1834年,新《济贫法》: 意义: 1.首次把社会救助以国家立法形式确定下来, 使社会求助成为一种社会制度, 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 2.为工业化初期英国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期(十九世纪晚期)
美国《社会保障法》特点
(1)由联邦政府举办全国统一性的老年保险; (2)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办理失业保险; (3)由联邦政府资助和州政府举办老年人、 儿童福利及公共卫生措施。
重点问题提示: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基本标志?
- 性质上表现为全民普遍性福利 - 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
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整合 - 保障项目走向完备化,立法先行
--受保障者无需以牺牲人格尊严和接受惩戒为受益条件,免去了济 贫制度下的经济状况调查和济贫院的奚落
--质的飞跃:即零星的救灾济贫措施发展成为国家固定的社会政策, 施舍式的社会救助发展成为公民的一种法定权利
三、社会保障形成制度时期(20世纪30年代)
标志: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 1935年《社会保障法》的颁布为标志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 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
四、社会保障充分发展时期( 20世纪中叶)
标志:以英国福利国家建成为起点
“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的主要特点 1.社会保险制度应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 救济; 2.参加保险者不分贫富,按统一标准缴纳保 险费; 3.发放的救济或津贴应是以维持正常生活; 4.因无收入而不能参加保险的人,国家应制 定公共援助法。
三、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四、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大事记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
(一)形成与发展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创建时期(1949—1956)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调整时期(1957—1966)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受挫时期(1967—1976)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恢复时期(1976-1986)
一、国家—单位保障制
(二)框架与特色 1.框架
--国家保障板块 --城镇单位保障板块 --农村集体保障板块 2.特色 --国家负责 --单位包办 --板块分割 --封闭运行 --全面保障
二、国家—社会保障制
(一)制度转型的时代背景
1.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动摇了国家—单位保障制 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萌
建
形
发
改
芽
立
成
展
革
阶
时
时
时
时
段
期
期
期
期
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英国
(一)1601年,《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 保障内容: 1.身体健全的贫民 2.没有劳动能力的成年贫民 3.贫困儿童 保障性质:恩赐性和惩戒性 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 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 意义:奠定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基础 贫困人口的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