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肿大查因
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别怕,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

淋巴结肿⼤就是淋巴瘤?别怕,看完这篇你就明⽩了⼤学⽣⼩美脖⼦上发现了⼀个淋巴结,说⼤不⼤,说⼩不⼩,“跟奶茶⾥的珍珠差不多⼤”,摸上去有点疼的,⼜似乎不是特别疼。
⼩美第⼀时间打开了⼿机⽹页,开始搜索“淋巴结肿⼤”相关的信息。
这下好了,不搜不知道,⼀搜吓⼀跳!“淋巴瘤,⽩⾎病......”。
“完了......”当她看完这条新闻“脖⼦上有淋巴结需警惕:花季少⼥淋巴结肿⼤确诊淋巴瘤”,⼩美再也坐不住了。
“医⽣,怎么办呀,我脖⼦上有个淋巴结!”医⽣开始耐⼼询问她的情况,从最开始的病史问起,最近有什么不舒服啊之类。
“没有啊!什么不舒服都没有,也没发烧,也没感冒,也没喉咙痛。
”“医⽣,我看⽹上说,莫名其妙出现的淋巴结,很有可能是淋巴瘤!怎么办啊......”诚然,每个⼈都希望⾃⼰是那个“特别的个体”,但是疾病⾯前,我们不要这份“特别”,⽣活可不是偶像剧的剧情,“花季少⼥”那么多,不会个个淋巴瘤。
“去做个检查吧!”医⽣问好了情况,做了基本的体格检查之后,开了⾎常规和淋巴结B超两项基本检查。
报告回来了。
⾎常规显⽰,⽩细胞轻度升⾼,中性粒细胞达82%;B超提⽰淋巴结肿⼤,但⽆特殊描述。
“你看,医⽣,果然有淋巴结!”⼩美忧虑的神情中甚⾄还有些兴奋,弄得医⽣哭笑不得。
“没事!你有呼吸道感染,给你开点⼝服抗⽣素哦,按疗程吃完再复诊。
”“医⽣,我没发烧,也没感冒,怎么感染了呢?”原来,医⽣在耐⼼询问病史时了解到,⼩美最近常熬夜。
熬夜会导致免疫⼒下降,⽽⼩美从⼩就⼀直有慢性扁桃体炎。
免疫⼒下降时候,慢性扁桃体是很容易再次发作的。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是可以不发热、不明显疼痛的。
颈部的各个淋巴结就是“分管”和“镇守”头颈、五官地区的“警备队”,⼀旦有感染、炎症发⽣,淋巴结就会肿⼤起来,⽣产“⽩细胞⼤军”,奔赴抗击病菌的前线。
刚刚问完病史后,医⽣让她张嘴看了⼀下喉咙:咽红,粘膜明显充⾎,两侧扁桃体明显肿⼤,印证了医⽣的推测。
颌下肿物查因病例讨论(1)

中医诊断依据
• 四诊:低热,右颌下局部隆起,大小约 5×6cm,触之疼痛,质地硬,活动度欠佳, 局部肤温升高、肤色稍红 。咳嗽,痰多, 声嘶,少许鼻塞流涕。舌红,苔白腻,指 纹淡滞于风关。
• 中医诊断:1.痰火核(风热痰毒 ) 2.咳嗽(痰热壅肺)
• 本病因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邪毒流注于经 脉,与内蕴之痰湿交结,致使营卫不和,邪郁化 热,气血凝滞,经脉阻遏而成痰毒。发于颈部者, 多因风热、风温之邪侵袭所致。
• 目前辨证属于风热痰毒:有鼻塞流涕、咳嗽等风 热症状,淋巴结明显肿大,质地坚硬、固定,推 之不移,压之作痛。伴发热,纳呆,便秘。 证候:乃因外感风热,邪毒化热入里,与痰邪互 结,瘀滞经脉,故淋巴结肿大明显,质坚压痛, 推之不移。邪热内盛,正邪分争则发热。
• 开始予牛蒡解肌汤加减。后咳嗽症状明显,改予 三拗汤+牛蒡解肌汤加减。
查体
• 右颌下肿物大小约5×6cm,触之疼痛,质 地硬,活动度欠佳,局部肤温升高、肤色 稍红,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 (++),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呼吸 音粗,可闻及少许干罗音,偶可闻及大中 水泡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无 压痛、反跳痛,肝肋下1.5cm可及,质软边 清,无压痛,脾肋下未及。
• 血沉:73mm/H,CRP:35.20mg/L。 ASO:正常。 •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80,抗结核抗体(TB):阴性。 • 肝功正常,生化7项:BUN:1.65mmol/L,
TCO2:21.2mmol/L,Na+:135mmol/L, K+:5.68mmol/L。 • 尿常规:PRO:1+。29日复查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 正常。
诊断。
入院后主要检查结果
临床执业医师考点纵览之淋巴结肿大

临床执业医师考点纵览之淋巴结肿大【考纲要求】正常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浅表淋巴结的触诊方法与顺序、肿大淋巴结的触诊内容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淋巴结是免疫器官,正常大小为0.2~0.5cm,感染、肿瘤、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等可以增大。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注意浅表淋巴结的触诊方法与顺序,肿大淋巴结的触诊内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1.正常淋巴结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于全身。
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很小直径多为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因此浅表淋巴结正常不易触及。
2.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1)感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等感染。
(2)肿瘤:造血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淋巴结。
(3)变态反应和结缔组织病: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3.浅表淋巴结的触诊(1)触诊方法与顺序为了避免遗漏,应按一定顺序(由上到下,由前到后)检查,其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包括颌下与颏下)、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2)触诊内容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4.临床意义(1)局部淋巴结肿大①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某些部位的急、慢性炎症,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
特点:急性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常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发病初期质地较软。
慢性炎症所致者常疼痛较轻、质地较硬。
②淋巴结结核:常见颈部淋巴结结核。
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若发生干酪样坏死,可触到波动,破溃可形成瘘管,愈合后形成瘢痕。
③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如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肿大的淋巴结无痛、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可遍及全身,大小不等,不粘连。
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

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
嘿,咱今儿来说说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这事儿呀,听着好像挺专业,其实也能说得明白嘞!
我有个亲戚前阵子老觉得脖子那儿不得劲儿,一摸好像有个小疙瘩,可把他吓坏了,赶紧跑去医院做检查,就做了那个超声检查呢。
医生就跟他讲啦,这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呀,得看几个方面。
首先呢,就是看大小。
正常的淋巴结一般都比较小,要是超声上显示淋巴结的长径超过了一厘米,那可能就得留意啦,就好比说正常的淋巴结是个小豆子那么大,现在突然变成个大蚕豆那么大了,这就有点不太寻常咯。
然后呀,还得看形状。
正常的淋巴结一般是那种椭圆形的,就像个小橄榄似的,表面还挺光滑的。
要是超声里瞅见淋巴结变成那种不规则的形状啦,比如说疙里疙瘩的,或者一边大一边小很明显,这也可能是有问题的表现呀。
再有呢,就是看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啦。
正常情况下,淋巴结里面的回声是比较均匀的,就像一碗水挺清澈的感觉。
要是超声里发现淋巴结里面的回声变得不均匀了,这儿亮一
块儿,那儿暗一块儿的,或者出现了那种囊性的改变,就好像里面长了个小水泡似的,这也得小心,说不定就是淋巴结肿大有啥毛病啦。
我那亲戚听医生这么一讲,心里七上八下的,就盼着检查结果能是好的。
好在最后查出来只是有点小炎症,吃了药就好啦。
所以说呀,这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标准还是挺重要的,要是自己摸着身上哪儿淋巴结好像不对劲了,可别不当回事儿,赶紧去医院瞅瞅哦,嘿嘿。
脖子上长了个硬疙瘩是什么原因 ?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脖子上长了个硬疙瘩是什么原因?
导语:脖子上长硬疙瘩一般是淋巴结肿大,很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单纯性的淋巴结肿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脖
脖子上长硬疙瘩一般是淋巴结肿大,很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单纯性的淋巴结肿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脖子上长硬疙瘩到底是什么病呢?
如何判断颈部淋巴结肿大
触诊:淋巴结质地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为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
血管周围多发性、大小不等、质软、可伴粘连的多是淋巴结结核。
当质地硬、无压痛、易粘连而固定时多提示为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颈部的淋巴结转移癌多由头面部原发灶转移而来。
其中发病率最高且易发生早期转移的当属鼻咽癌。
辅助检查:除了体检触诊之外,血象、穿刺吸涂片病理学检查、CT 及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均可帮助确诊肿大的淋巴结因何而起。
脖子上长硬疙瘩是什么病
脖子上长硬疙瘩很有可能是因为痤疮而引起的,脖子上出现痤疮是非常常见的,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形象,所以有很多的患者都想要找到去除的方法,其实想要找到这样的方法也并不是很难,只要弄清病因,就能够对症进行治疗,痤疮的发病部位是有很多的,对于较为明显的发病部位,应该及时的进行护理。
痤疮的出现一般都是因为皮脂腺代谢紊乱而引起的毛孔堵塞。
导致皮肤内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的繁殖,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愈后也是很容易留下疤痕的,需要使用去除痤疮的方法快速的进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颈部肿物查因病例讨论

对于一些恶性颈部肿物,放射治疗可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以杀死癌细 胞并控制病情发展。
治疗过程及效果
手术过程
手术治疗颈部肿物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根据肿物的位置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然后进行肿 物切除或淋巴结清扫。手术过程可能会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物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一般来说,对于良性颈部肿物, 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术后恢复较快。而对于恶性颈部肿物,治疗效果则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和分化程度等因素。
06
病例总结与反思
病例总结
患者信息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颈部肿物 就诊。
诊疗过程
医生初步诊断为淋巴结肿大, 但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物并非淋 巴结,而是甲状腺癌。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恢 复良好。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 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经验教训
医生需要更加仔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全面的 体格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血流情况。
CT检查
MRI检查
可清晰显示肿物的位置、 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 有助于判断肿物的性质。
X线检查
可观察颈椎及上纵隔的 情况。
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
用细针穿刺肿物,取出部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的金标准。
细胞学检查
通过涂片或印片方式获取细胞,进行病理学诊断 。
手术活检
通过手术方式切除部分或全部肿物,进行病理学 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测
检测肿物的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等情况,为治疗 提供依据。
04
病例讨论与诊断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诊断意义

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诊断意义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诊断意义,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科收治临床病例分析研究,探讨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将5年来有关临床病例归纳、,术前、术后比较,病检确诊。
结果术前疑为癌症淋巴结转移者,术后部分病例病检结果为淋巴结炎;术前认为淋巴结炎者,术后部分病例病检结果为淋巴结转移。
结论面颈部淋巴结肿大对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应重视其鉴别。
淋巴结肿大面颈部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2.方法:入院后全面体检,完善各种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术后送病检确诊。
3.典型病例[病例2]苗某某,男,57岁,病历号148637。
2008年8月以右侧颌下腺混合瘤入院,彩超示:右侧颌下区实质性肿物(淋巴结待排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
8月25日以右颈部淋巴结鳞癌转移出院。
病理号22137。
术前扪及肿大质硬淋巴结,术后病检为(右颌下腺)小叶及导管上皮呈单纯增生,周围淋巴结呈慢性炎症改变。
颈部淋巴结内可见鳞癌转移伴坏死。
结果与讨论淋巴结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具有过滤、增殖、免疫作用。
头颈部恶性肿瘤,常常通过淋巴引流转移到颈部淋巴结,肿瘤细胞到达区域淋巴结后,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可对抗肿瘤细胞在淋巴结内的增生[3]故多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
对于单侧固定的颈部肿块,首先应考虑转移性癌的可能[4],如[病例2]。
目前,临床上用触诊检查颈淋巴结,仍是一个主要的诊断手段,但颈淋巴结有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早期转移的淋巴结单纯触诊无法检出,应配合辅助检查手段。
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触诊敏感性高,并在区分淋巴结良恶性上起主导作用[5],而MRI在90年代中后期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前检查中,且MRI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率[6],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率高,准确率也高。
病理检查则是术后确诊的重要方法,只要发现淋巴结中心坏死,无论其他诊断指标如何,均可认为是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7]。
淋巴结肿大之间的鉴别诊断

淋巴结肿大之间的鉴别诊断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淋巴结肿大之间的鉴别诊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淋巴结肿大之间的鉴别诊断的全部内容。
淋巴结肿大之间的鉴别诊断发表时间:2010—01—09发表者:丁建(访问人次:2193)一、感染性淋巴结肿大(一)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由局部组织的急慢性感染引起的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肿大称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一般急性炎症时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及压痛表面光滑呈严格的局限性有时可见淋巴管炎所致的“红线”自原发病灶走向局部肿大的淋巴结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往往伴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经治疗后淋巴结常可缩小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常为相应区域的慢性炎症的结果肿大的淋巴结硬度中等常无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的特点是局部感染和相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并存如面部五官或头颅的急性感染常引起颈部颌下耳后枕后等处的淋巴结肿大;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的急性感染引起腋窝淋巴结肿大;下肢及会阴部感染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最常见的部位是颌下淋巴结多见于过去有鼻咽喉或口腔感染者其次是腹股沟淋巴结由下肢及生殖器官的慢性炎症所致(二)特异性感染性淋巴结肿大1、淋巴结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无其他原发结核病灶可寻者为原发性淋巴结结核,在胸肺腹或生殖器等病灶之后出现者为继发性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结核最好发部位是颈淋巴结群,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形成原发性淋巴结结核,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结核,颈部一侧或双侧多个淋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初期肿硬无痛,进一步发展淋巴结与皮肤及淋巴结之间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移动的团块,晚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进而破溃慢性溃疡瘦管形成,愈合后留有瘢痕,较严重病例可有全身结核毒性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等。
颈部淋巴结大小标准

颈部淋巴结大小标准颈部淋巴结作为身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常常用于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及发现疾病。
本文将介绍颈部淋巴结大小的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判断相关问题。
一、颈部淋巴结简介颈部淋巴结位于颈部肌肉和血管之间,正常情况下不易察觉。
它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清除和过滤体内的细菌、病毒和废物等物质。
颈部淋巴结的大小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二、颈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1. 视觉检查:通过观察颈部是否存在肿胀、红肿等异常现象,判断淋巴结是否异常。
2. 触摸检查:用手掌轻轻按压颈部淋巴结,检查其质地和大小,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三、颈部淋巴结大小的标准颈部淋巴结的大小标准会因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标准:1. 成年男性:a. 颈部外侧区域淋巴结直径:小于1厘米为正常范围。
b. 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直径:小于1.5厘米为正常范围。
2. 成年女性:a. 颈部外侧区域淋巴结直径:小于1.5厘米为正常范围。
b. 颈部中央区域淋巴结直径:小于1.5厘米为正常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的颈部淋巴结大小标准略有不同,因为他们的身体仍处于发育阶段,所以应该根据相应年龄段的参考标准来判断是否正常。
四、颈部淋巴结异常的可能原因1. 感染: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麻疹等会导致颈部淋巴结肿胀。
2. 炎症: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与颈部局部炎症有关,如牙齿感染、喉咙炎等。
3. 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导致颈部淋巴结肿胀。
4. 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引起颈部淋巴结异常。
5. 其他原因:颈部淋巴结异常还有可能与肿瘤的转移、结节病等疾病有关。
五、何时就医当颈部淋巴结超过正常大小,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以下情况需要引起注意:1. 淋巴结异常伴有持续性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2. 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明显疼痛或触摸有压痛感。
3. 淋巴结肿大存在已知的潜在疾病风险。
左侧脖子淋巴肿大做什么检查?

左侧脖子淋巴肿大做什么检查?
脖子部位淋巴肿大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虽然说在发病之后暂时不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但是却会让患者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而像淋巴肿大这样的疾病一般是不能随随便便就确定的,一定要经过详细的检查才能够最终确诊,那么患者都需要经过什么样的检查呢?
1、骨髓检查。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高雪病尼曼一匹克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必要时应做骨髓病理学检查对于转移性癌肿虽难以识别原发部位但对识别转移性癌细胞有决定性意义。
2、血清学检查。
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试验,效价在1:80以上。
有临床价值>1:20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淋巴结穿刺针吸涂片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位置
表浅者可用较粗注射针头进行淋巴结穿刺,用较大负压抽吸少量内容物涂片检查,此法简便易行。
4、淋巴结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肿大较明显,且病因不明者
若无手术禁忌一般需常规做淋巴结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可做淋巴结印片,对其病变细胞做形态学检查比病理切片所见更清晰。
5、淋巴管造影。
深部淋巴结如盆腔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
结不易触及,淋巴管造影是了解其是否肿大的一种特殊检查方法。
在淋巴管炎时常显示淋巴结增多增大边缘光滑,恶性淋巴瘤时则表现为增大的淋巴结内部结构被破坏呈泡沫状。
一般来说,当患者怀疑有淋巴肿大的症状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就基本上就是讲述的这些。
所以建议患者千万不要随意就开始进行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选择必要的项目做检查,避免出现误诊误治的不良后果。
颈部淋巴结肿大病历书写模板

颈部淋巴结肿大病历书写模板病例摘要患儿,男,6岁,固“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半天”入院。
无出疹,无发热咳嗽等不适。
既往病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体温:37.0℃,神志清,颈部可触及多个抻大淋巴结,最大约3—3*1—8cm,有触痛,活动度可,无粘连,职腋下可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蔷。
唇无皲裂,咽有充血,扁桃体嚷充血肿大,可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津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肝脏肋下4cm可触及,质软,表面未触及结节,边缘锐利。
捭脏肋下3cm可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2010—06—05门诊血常规示WBC 16.O.lOr'9/L,LYu/051 .5%.NE% 41 .5%.RBC 4.97t 10^12._J)LT 23llIOr'9/L,乙肝两对半正常。
入院后于5/6杳血L30mmrH,生化、肝功、CK-MB、CRP盼丝三项,免疫球蛋白三项、心电图、胸片明显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B超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性质待查,建议治疗后复查。
6/6抗结核抗体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320)、尿常规未见异常。
心脏彩超示:心m嘭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冠状动脉左支起始段宽约i—imn,右支起始段宽约3.2mm。
血细胞形态学未见明显异常。
7/6复查血细胞形态学示异型淋巴细胞7%,复查血常规WBC 9.3*10^9/L.LYu/0 53—7%:NE% 35.;%童DIC、DD2、肝功正常,CMV-IgM阴性。
8/6复查异型淋巴细胞162to,复查肝功示ALT 431U/L,AST 481U/L 复查血常规WBC 7—8*lOr'9,-LY% 62_4%,NE2t0 31—5%.-nv、HCV、RPR正常。
淋巴结肿大的鉴别

淋巴结的鉴别诊断(1)急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急性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风疹;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等。
(2)慢性淋巴结肿大: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AIDS、放线菌病、梅毒;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如淋巴瘤、转移瘤;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3)由于淋巴引流部位的关系,故淋巴结发生肿大的部位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这些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往往反映该引流部位的疾病。
1)耳前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眼睑、外耳、颞部、颊部。
2)耳后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外耳部、颗部、鼻咽部。
3)枕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枕部皮肤。
4)额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唇及舌。
5)颌下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面颊、唇、牙龈、鼻前庭。
6)颈部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咽喉、口腔、鼻咽、甲状腺。
7)锁骨上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头、颈、腋下、胸腔、腹腔、盆腔。
8)腋窝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上肢、乳房。
9)腹股沟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下肢、生殖系统。
10)胸腔纵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11)腹腔淋巴结引流的范围为消化系统、生殖系统。
(4)颈淋巴结明显肿大,直径超过5cm:发病急者,见于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结核、化脓性淋巴结炎;发病缓者,见于霍奇金病、淋巴瘤。
(5)肿大的淋巴结有触痛,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及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结核、坏死性淋巴结炎。
转移瘤、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多无触痛。
霍奇金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无触痛,但在饮酒后可感觉肿大的淋巴结发生疼痛,这点有一定的特征性。
(6)淋巴结质硬、与周围组织固定,常见于转移瘤,即使肿大不显著,亦应考虑为恶性。
(7)肿大的淋巴结质较软,与周围粘连,多由于炎症引起,最常见者为结核、放线菌病。
(8)肿大的淋巴结呈橡皮样硬度,与周围无粘连,多见于淋巴瘤。
(9)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10)年轻患者淋巴结肿大,多为炎症反应所致;而年长者,则应考虑有恶性疾病的可能。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什么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什么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即感染、肿瘤及其他因素。
感染因素:细菌性-牙、扁桃体、面部或头皮细菌感染,结核,梅毒,猫抓病,莱姆病;病毒性-疱疹性口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感染(AIDS病);寄生虫-弓形体病;原因不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
肿瘤因素:原发性-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继发性-癌(口腔、唾液腺霍鼻咽部转移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尤文肉瘤,其他间叶肿瘤。
其他因素:结节病,窦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血管滤泡增生(包括Castleman病、伴嗜酸粒细胞的血管淋巴样增生即木村病及相关疾病)。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位于颈部、下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最易触到。
当淋巴结肿大时,可触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
如在下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多表示口腔有病变,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
颈部出现成串的球状隆起,首先应考虑颈淋巴结核。
鼻咽癌患者往往在颈深上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
此外,人们不可忽视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道癌等。
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从临床表现判断,淋巴结转移癌的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程较常,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淋巴结肿痛明显。
淋巴结肿大查因

科别: 血液内科床号: 姓名: 谭某某住院号: T2013-10-21 11:30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谭某某,女性,28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周”入院。
(一)病例特点:1.青年女性,病程1周。
2. 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部包块,伴腹泻,1-2次/天,呈烂便,无排血便、粘液便,无腹痛、腹胀,伴疲倦、多汗,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3天前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行上中腹部CT 示“结肠肠管多节段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腹腔内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性质为恶性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可能性大”,未进一步诊治,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近1年患者体重下降5公斤。
3. 既往体健。
否认药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
4. 查体:T:36.6℃,R:20次/分,P:80次/分,Bp:121/79mmHg,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右颌下、双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约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可,界清,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咽稍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腹平软,脐上1cm、麦氏点及反麦氏点均可见一长约1cm手术疤痕,脐下正中见一纵形长约10CM手术疤痕,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扪及数个包块,约鸽蛋大小,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可,界清,轻压痛。
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质中,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5. 辅助检查:2013-10-17(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中腹部CT平扫+增强:结肠肠管多节段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腹腔内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性质为恶性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可能性大。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淋巴结肿大查因:患者青年女性,因“发现腹部包块1周”入院,右颌下、双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约黄豆大小的淋巴结,结合外院CT发现腹腔内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患者淋巴结肿大,病因分析如下:1)恶性淋巴瘤:患者右颌下、腹腔、双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质韧,近1年患者体重下降5公斤,伴盗汗,2013-10-17(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上中腹部CT平扫+增强:结肠肠管多节段增厚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腹腔内肠系膜、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性质为恶性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可能性大,故考虑“恶性淋巴瘤”可能性大,拟完善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及分型。
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见,竟是这两大病因导致的【养生小知识】

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见,竟是这两大病因导致的文章导读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是导致双侧颈部淋巴结的重要病因所在。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慢性淋巴结炎可以是急性淋巴结炎的一种转归,也可以是原发于面颈部低毒性感染的刺激及机体抵抗力较强的一种反应。
1.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来源可以是任何口腔、面部、头皮和颈部的化脓性炎症,如牙源性感染(根尖炎、牙周炎、冠周炎和牙龈炎等)、颌周间隙感染、颌骨炎症、口腔黏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咽炎、面部皮肤和头皮的疖痈等,感染也可来源于口腔及颌面部的损伤。
其中以继发于牙源性感染和口腔感染者最为常见。
尤其婴幼儿及儿童的全身抵抗力较低,淋巴结的屏障防御结构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很容易引起这种淋巴结炎。
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包括卡他性炎)的病理变化是变质和渗出。
早期为淋巴结充血,窦腔扩张,网状内皮细胞脱落,淋巴结边缘窦和副皮质区的淋巴窦内有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这些细胞吞噬细菌后,发生变性而崩溃,形成细胞碎片和变性的物质。
与此同时,淋巴窦扩大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窦细胞增生,深皮质区也有免疫母细胞增生。
由于这些细胞增多,细胞之间的网眼缩小,窦和索不易辨认。
晚期伴有细胞坏死,淋巴结遭到破坏,出现坏死。
大量的坏死形成后成为脓肿,脓肿可突破被膜形成淋巴结周围炎或腺源性蜂窝织炎。
当然,也有急性炎因及时用药治疗或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而转变为慢性淋巴结炎的。
2.慢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可以是急性淋巴结炎的一种转归,也可以是原发于面。
局部淋巴结肿大查房

感染扩散: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起全身性感染。
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淋巴回流障碍: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引起淋巴水肿。
心理压力: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护理措施
PART FOUR
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定义和分类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指导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01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05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0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皮肤病变:如红斑、丘疹、水疱等
发热:体温升高,伴寒战、乏力等症状
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可发现淋巴结结构异常
疼痛:局部淋巴结疼痛,可伴有放射性疼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等可发现异常指标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0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局部淋巴结肿大查房
YOUR LOGO
汇报时间:20XX/XX/XX
汇报人:_
1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相关知识
2
病例汇报
3
护理诊断
4
护理措施
目录
CONTENTS
5
健康宣教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相关知识
PART ONE
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定义及病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淋巴结定性诊断的金标准
切除活检基础上的病理学诊断
细菌性:牙、扁桃体、面部或头皮细菌感染, 结核,梅毒,猫抓病,莱姆病;
病毒性:疱疹性口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HIV感染(AIDS病); 寄生虫:弓形体病; 原因不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
2、肿瘤因素: 原发性: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继发性:癌(口腔、唾液腺霍鼻咽部转 移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尤文肉瘤, 其他间叶肿瘤。
5.颈后区
(1)脂肪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肿块。 触诊表现呈分叶状,质软、基底大、活动 度小、界限不清、有假波动感。 (2)纤维瘤 无痛性、生长缓慢的圆形肿块。 触诊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大、界 清,和周围组织无粘连。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percutafleous needle core biopsy,PNCB) 除手术外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有研究分析报道,此种方法对于颈部淋巴 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率高,创伤小,可 代替手术切检。
颈部淋巴结肿大查因 诊断思路
田永军
一 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各科最常见 的病症,也是病理科最常检查、诊断 的病变之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十分复杂,有时即使行组织切片检查, 也难以获得明确诊断。
一、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 即感染、肿瘤及其他因素。 1、感染因素:
(3)颌下腺囊肿和舌下腺囊肿
(4)颌下淋巴管瘤 发生于颌下区多为 海绵型淋巴管瘤。多为无痛性肿胀。穿刺 有时可抽出清亮透明的淋巴液。
(5)腮裂囊肿 多见于青壮年,肿块生 长缓慢,质地柔软,有波动感,但无搏动。 (6)颌下腺肿瘤 发病年龄在50岁上下, 恶性者年龄更大一些。症状多为无痛性, 肿块呈进行性增大
2.颈动脉三角区
(1)神经鞘瘤 中年人多见,初起时质地坚 韧,长大后容易粘液变,质地变软。触诊 时肿块可沿神经轴左右移动,但不能上下 移动。 (2)颈动脉体瘤 较少见。 (3)颈动脉瘤 极为罕见。B超显示与颈动脉 相连的囊性影像,CT检查更有助于确诊
3.颈前正中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甲状舌管囊肿 先天性疾病,多见于1~10岁 儿童,一般无自觉症状。肿块质软界清,和表面 皮肤无粘连,可随吞咽活动,伸舌试验阳性。 (2)皮样、表皮样囊肿 (3)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4)甲状腺机能亢进 (5)慢性甲状腺炎 (6)甲状腺腺瘤 (7)甲状腺恶性肿瘤
4.颈侧区
(1)囊性肿块 ①腮裂囊肿; ②囊性水瘤:临床 上以儿童多见,尤其以2岁以内男性幼儿好 发,本病90%在颈侧部,生长缓慢,无自 觉症状。触诊有波动感,透光试验阳性。 穿刺可吸得清亮的淋巴液。 ③海绵状血管 瘤:本病属先天性疾患,如位置表浅可使表 面皮肤呈兰色或紫色,如位置深则皮肤颜 色正常。
(2)实质性肿块 ①转移癌;②颈部淋巴结核和慢性 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有发热、多汗、乏力、 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 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 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 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 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③恶性淋巴瘤:确诊 主要靠活组织检查。血沉、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查, 骨髓穿刺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3、其他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Still病)。 结节病,窦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血管滤泡 增生(包括Castleman病、伴嗜酸粒细胞的 血管淋巴样增生即木村病及相关疾病) 免疫球蛋白(IgG)重链病、低丙种球蛋白 血症
二、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及其诊 断要点
五部分:即颌下三角区、颈动脉三角区、颈前正中 区、颈侧区及颈后区。 1.颌下三角区 (1)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 以中年男性多见, 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为单侧受 累。 (2)慢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还可以有:a: 血沉加快;b:OT试验阳性;c:可有低热、盗汗;d:试 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