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整理
整理与归纳一、内容提要二、专题讨论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从微粒的观点认识和区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仅是微粒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而微粒本身没有改变;但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时,实质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即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3.关于原子结构(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子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3)原子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上:(1)表示某物质;(2)表示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微观上:(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5.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我们知道,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之比。
如Fe3O4中,铁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3∶4,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以Fe3O4为例,可知其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4,可设铁原子个数为3k,氧原子个数为4k;可以通过查表得到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元素的质量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Fe∶O=3k×56∶4k×16=21∶8。
故在某一种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比值。
(3)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三、思维启迪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与400 g硝酸铵(NH4NO3)含氮元素质量相同?解析:解答本题,要先分别算出NH4HCO3和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再算出400 g 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1、原子构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①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②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③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Ar):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基准,其他原子质量与它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①公式:,它是一种比值,单位是1,省略不写。
②Ar≈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4、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还有镁氢和其他;5、元素符号书写:遵循“一大二小”6、记忆元素符号: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 、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银Ag、钡Ba、金Au、铅Pb、汞Hg(共30种)7、元素符号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
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只表示原子个数。
如:H: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
2H:表示2个氢原子。
8、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用“…由某元素组成”来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观粒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用“构成”描述。
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4种描述方法(以水为例)①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③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④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有2种描述方法(以汞、食盐为例):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9、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①每一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七个横行,有七个周期。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共45张PPT)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难点)
运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①把元素符号按正价前,负价后进行排列: 如: P O ②在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5 -2 如: P O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难点) 运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③如能约分,将元素符号上方的化合价按绝对值进行约分化 简。 ④把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8时48分21.11.920:48November 9, 2021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难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化合物。
知识点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地壳中、人体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元素是钙元素。
知识点元素与人体健康
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量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 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硒、锗的 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 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 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 影响。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比方说,我 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 再往下看时会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 大,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运动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 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 空中,必须要有外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 的性质。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复习
• 知识回顾 :
• 考点5 化合价与化学式
• 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口诀)
• 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
• 2、用
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 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据此可依据化 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 2、根据 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其某元 素的质量分数。
+17 2 8 7
+8 2 6
+19 2 8 8 1
+18 2 8 8
•
A.
B. C.
D.
二、典型题
• 例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 H B H20 C H2 D 2H
• 例4.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 例5. 由解放军某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 例6.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 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 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四个四氧化三铁分子(4Fe3O4) (8)3个亚铁离子(3Fe2+)
1. 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A属 非金属
元
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
的离子的符号是 S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优秀教学案例
3. 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4. 引导学生运用分子理论分析化学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热情。
5. 教学内容与过程: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本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布置讨论任务:“请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2. 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他们的疑问。
(四)总结归纳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分子与化合物等知识点。
2. 强调物质构成的奥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优秀教学案例,以物质构成的奥秘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分子与化合物等知识点,涉及学科为化学。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汇总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一、微粒的性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1个水微粒的质量大约是3×10-26kg。
用胶头滴管滴下的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7×1021个水微粒。
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1)现象: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中酚酞溶液不变色。
(2)解释:试管中酚酞溶液变红证明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证明C烧杯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微粒运动到了A烧杯中,所以A中的溶液变红,由于大烧杯的遮挡作用,氨气微粒不能运动到B烧杯中,所以B中的溶液不变色。
其他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湿衣服晾干、打开酒精试剂瓶瓶塞能闻到酒精气味、闻到花园里的花香……都能证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着。
3.微粒之间有间隔实验一: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提示:水中含有红墨水)现象: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结论:实验证明微粒之间有间隔。
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1)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上图对比发现,空气要比水更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微粒间的间隔。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酒精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铁、金刚石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第2课时分子原子一、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均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如:氧气和液氧均能支持燃烧是因为二者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及分类(1)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可能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知识点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微粒的性质实验一:氨分子扩散(无色酚酞遇碱变红)1、向水中加酚酞,酚酞不变色。
结论: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2、再向烧杯中加几滴浓氨水,酚酞变红。
结论: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把装有浓氨水的一个烧杯,和另一个装酚酞试液的烧杯用一大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①(主要)微粒在不段运动。
②(其它)浓氨水有挥发性。
氨水显碱性。
注: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二:半管水和半管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一管。
气体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结论:微粒间有空隙。
气体微粒间空隙大,固体液体微粒间空隙小。
注: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
总结:微粒的性质:1、物质是由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的动运。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3、微粒间有空隙。
温度越高,微粒间空隙越大。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气体、水、碘单质)、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离子(盐)二、分子1、不同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反之为混合物。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包括:气体(除稀有气体之外的气体)、水、碘(I2)5、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6、H2O由H元素和O元素组成,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H原子和O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构成。
注:只有氧气中才含有氧分子,只有水中才有水分子,只有氢气中才有氢分子,以此类推。
三、原子1、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4、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5、原子构成的物质包括:金属、稀有气体、碳单质、硅单质6、提出原子学说:道尔顿发现电子:汤姆生发现原子核:卢瑟福原子核质子(+)(+)中子(不带电)原子(正电=负电)电子(-)H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思考: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实验3-1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结论:物质是由微观微粒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
2、微粒的基本性质及应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如;(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升高温度,运动速率加快。
如:(3)微粒之间有间隔;如: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里;气体液化,体积变小;物质的热胀冷缩;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液氧与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可以生成氧气,但水和二氧化锰混合不能生成氧气。
3、分子和原子的比较*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O2、O3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如:CO2、NH3 、H2O 、H2SO4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二、原子的结构原子体积很小: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相比。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1、原子的构成*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有规律的。
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电子能量高低,决定了电子运动区域离核的远近。
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近。
核外电子分层分布:电子层(n):1 2 3 4 5 6 7依次叫:第一层~第七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也叫最外层。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n2(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图。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NaCl 硫酸锌ZnSO4〔显著特征:含有SO4 CO3 NO3 OH NH4 PO4 Cl等原子团〕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二、分子1、根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一样,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一样物质一样,分子不同物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以下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⑵纯洁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洁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物质构成的奥秘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概要许多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概要:1.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的特点:(1)微粒是极其微小的;(2)微粒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空气流动越好运动越快)例子:花园中花香弥漫,酒店前的酒香(扩散现象均可用此观点解释)(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
例子: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热胀冷缩(4)微粒之间存在斥力例题精讲:【例题1】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B.构成物质的微粒体积很小C.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D.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很小答案:A解析:构成洋葱的微粒不断地运动,使我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例题2】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总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A.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B,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再分C.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着D.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很小答案:A解析:典型的证明微粒间有空隙的例子。
【例题3】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
其原因是()A.球内气体微粒体积增大B.球内气体微粒间空隙增大C.球内气体微粒质量增大D.球内气体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答案:B解析:微粒是有固定体积的,但是微粒间的空隙大小是随着温度而变化的。
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微粒间的空隙变大了。
【例题4】在加压条件下,25立方米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很小B.构成物质的微粒由更小的微粒构成C.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D.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答案:C解析:此题说明气体可以被压缩,在加压条件下,微观上,气体间的空隙变小,从宏观上就表现为气体的体积变小。
【例题5】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妈妈在厨房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归纳 (新版)沪教版
物质构成的奥秘1、微粒的性质:(1)物质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液体>固体,气体容易压缩)2、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 +、NH 4+]和阴离子[如Cl —、CO 32—],阴、阳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Cl 、NH 4HCO 3)。
3、原子结构:(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
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
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或”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如Ca (OH )2的相对分子质量Mr[Ca (OH )2] = 40+(16+1)×2 = 74 。
(注意:硫酸铜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5、元素名称、符号:记住常见20种元素名称及其符号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氢 H 氮 N 钾 K 锌 Zn 碳 C 氯 Cl 镁 Mg 铜 Cu 氧 O 硅 Si 铝 Al 银 Ag 硫 S 碘 I 钙 Ca 汞 Hg 磷 P 钠 Na 铁 Fe 锰 Mn 6、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 (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4)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H 7、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符号 化合价 K +1 Ca +2 Cu +2 OH —1 Na +1 Mg +2 O —2 NO 3— —1 Ag +1 Ba +2 Al +3 SO 42— —2 H+1Zn+2Si+4CO 32——28、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Fe 3O 4四氧化三铁,P 2O 5五氧化二磷,Ca (OH )2氢氧化钙;(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 3碳酸钙,CuSO 4硫酸铜,NH 4NO 3硝酸铵。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沪教版)
硅原子图像 苯分子图 像
小结: 物质是可分的 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 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步骤
现象
结论
高锰酸钾大颗粒 可分割为小颗粒
1.研磨:从试剂瓶中 紫黑色高锰酸钾 取少量高锰酸钾, 由颗粒变为粉末 用研钵研磨
2.溶解:将少量高锰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 高锰酸钾以更小的 酸钾粉末放入盛有 少至消失,液体呈 微粒,分散到水中 深紫红色 水的烧杯中 3.稀释:继续往烧 烧杯中的紫红色 杯中不断加水至无 液体越来越淡至 无色 色 高锰酸钾在水中继 这些小微粒肉眼 续分散,水溶液颜 是看不见的 色越来越淡
干冰
铜
水滴和冰
说说:一粒糖果要给全 班的同学分享该如何分? 你们有什么方法?
中国古代《庄子 天下篇 》中有一句名言: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这说明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
感受:物质的可分性
想一想
做一做
议一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探究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研碎
高锰酸钾粉末
加入
10mL水
振荡
象现
50mL水
结论: 高锰酸钾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 见的微粒构成的 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 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一滴水中(20滴为1ml)大约有1.67× 1021个水微粒。如 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微粒,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 夜不停,需3万多年才能数完,每个水微粒的质量大约是 3× 10-26 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命题点1 构成物质微粒的判断1、(2018•江苏扬州)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A. 铁B. 氯化钠C. 水D. 硝酸钾【答案】C【解析】A.铁是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8•山东泰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B. 氯化钾C. 铜D. 氧气【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等。
3、【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化钾C.铜D.氧气【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18年山东省青岛市】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答案】A【解析】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A。
命题点2 用微粒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1、【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B[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 B.八月丹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 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
故选B。
2、【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答案】B【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B.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正确。
故选B。
3、【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答案】B【解析】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正确;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只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故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故选B。
4、【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间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答案】B【解析】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选B。
5、(2018•湖南岳阳)汨罗长乐甜酒,香醇扑鼻。
我们能闻到甜酒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能闻到酒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能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能闻到酒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2018年四川省乐山市】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B【解析】A.因为氨水呈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正确;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确定是氨气还是氨气对应的碱性溶液所致,所以不能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 C.烧杯C中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正确; D.通过对比实验,能说明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结论正确。
故选B。
命题点3 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1、(2018•广西)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B. C.D.【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18•河南)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如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B.图中n的值为8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解答】解:A.硅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图中n的值为:14﹣2﹣8=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硅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位于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3、(2018•天津)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2)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常含硒元素。
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
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相同。
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解答;(2)①根据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氧离子。
②根据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解答;③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解答】(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①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②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力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③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C.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e+O2SeO2答案:(1)离子;(2)①得到;②SO2+2NaOH═Na2SO3+H2O;③A.34;B.最外层的电子数;C.Se+O2SeO2命题点4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1、(2018•安徽)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分析】由上图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没有单位g,故说法错误;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可知硼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故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故说法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2018•江苏泰州)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解析】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
3、(2018•呼和浩特)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37,n=1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