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上课课件PPT1
合集下载
《燃烧和灭火》人教版初中化学ppt课件1
![《燃烧和灭火》人教版初中化学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ef71f28f376baf1ffd4fad71.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_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_3
•
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 ,有着 为官的 阅历和 广阔的 视野, 对下层 民众生 活有深 刻的了 解。他 们既可 以将下 情上迭 ,也可 以将官 方的意 旨贯彻 于民间 。
•
2.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 民众的 责任, 同时参 与地方 教育和 地方管 理,引 领着一 方社会 的发展 。乡绅 群体的 消失, 使乡村 失去了 传统文 化的传 承人, 失去了 文化颁 被和灵 魂,没 有了
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东南风 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枯枝和木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生活中的化学
练习1: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 白磷能燃烧的有___③__、__④_____
空气→ 氮气→
←空气
•
3.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 的凝聚 力也随 之消失 。加之 城乡教 育费源 配置的 巨大反 差,加 剧了农 村人口 向城市 流动的 速度与 规模, 使农村 开始变 成文化 沙漠。
•
4.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 始也最 普遍的 三位一 体的艺 术所同 具的一 个要素 。节奏 不仅见 于艺术 作品, 也见于 人的生 理活动 。人体 中呼吸 、循环 、运动 等器官 本身的 自然的 有规律 的起伏 流转就 是节奏 。
•
6.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 的区别 清晰起 来。小 说中的 故事可 以来自 想象, 不一定 是作者 的亲历 亲闻。 小说家 常闭门 构思, 作品大 多诞生 于他们 的离群 索居的 时候, 小说家 可以闲 坐在布 宜诺斯 艾利斯 的图书 馆中, 或者在 巴黎一 间终年 不见阳 光的阁 楼里, 杜撰他 们想象 中的历 险故事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dcef4afc4ffe473268ab09.png)
铜片上的红 白磷燃烧 可燃物接触氧气且温度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磷与白磷 红磷不燃烧 到达着火点才能燃烧 相同的温度且都接触氧气
铜片上的白 铜片上白 可燃物温度到达
磷和水中的 磷燃烧
着火点且
白磷
水中不燃烧 接触氧气后才能燃烧
是否与氧气接触
相同的温度 同种物质着火点相同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感谢聆听
第 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你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知道很多燃 烧的事例,请把你知道的事例说一说
镁条燃烧 铁丝燃烧 木炭燃烧 红磷燃烧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的固体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家庭失火应急十要
1、初火易灭,全力抢救。 2、及时报警,减少损失。 3、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4、沉着冷静,严守次序。 5、缓降逃生,划绳自救。 6、邻室起火,万勿开门。 7、烟雾较浓,湿布掩口。 8、传送信号,寻求救援。 9、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10、保持镇静,明辨方向。
增强防火意识! 加强防火宣传!
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来自火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福也带来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我们如何针对燃烧的条件灭火呢?
•请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一只燃着 的蜡烛,看谁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就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一、燃烧的条件
1、什么是燃烧呢?
通常情况下, 可燃物 与 氧气 发生 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做燃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 21张PPT)(共21张PPT)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与灭火( 21张PPT)(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7c499a561252d381eb6e83.png)
请问以下救火方式与破坏哪一个燃烧条件有关?
常用灭火器及其使用
活动与探究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灭火器原理之一: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什么是爆炸?(P128) 2、什么物质能引起爆炸? (1)可燃性的气体 (2)可燃性的粉尘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中考真题演练:
2、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 的
是… … … … … … … … … … … … … … … … … … (A )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中考真题演练:
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D ) A. 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常用灭火器及其使用
活动与探究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灭火器原理之一: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什么是爆炸?(P128) 2、什么物质能引起爆炸? (1)可燃性的气体 (2)可燃性的粉尘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中考真题演练:
2、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 的
是… … … … … … … … … … … … … … … … … … (A )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中考真题演练:
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D ) A. 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 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燃烧和灭火》ppt教用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1
![《燃烧和灭火》ppt教用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1](https://img.taocdn.com/s3/m/6840e2526294dd88d1d26b49.png)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其一即可)
泡沫灭火器原理:
现象 分析
混合后有大量的泡沫喷出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CO2,瓶内压强增大, 将CO2和泡沫喷出
常见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
7.这篇文章诗意盎然的优美散文,文 辞优美 ,字里 行间透 着灵气 ,迸发 出勃发 向上的 追求与 热情, 展示了 作者与 众不同 的个性 。要在 反复"读" 中用心 去体会 。
•
8.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文章的内容 ,分析 其结构 ;更重 要的是 要认识 文学作 品对青 少年成 长的意 义,从 而养成 自觉主 动地阅 读优秀 文学作 品的习 惯。培 养热爱 大自然 、热爱 生活、 热爱祖 国的思 想感情
3、风吹蜡烛为什么一吹就灭?而森林大火 却越吹越旺?
蜡烛熄灭的原因:风吹带走热量,使温 度下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森林大火却越吹越旺的原因:风吹带来 了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4、如图所示:若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 到白磷上时,能发生的现象是什么?产 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其一即可)
泡沫灭火器原理:
现象 分析
混合后有大量的泡沫喷出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CO2,瓶内压强增大, 将CO2和泡沫喷出
常见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
7.这篇文章诗意盎然的优美散文,文 辞优美 ,字里 行间透 着灵气 ,迸发 出勃发 向上的 追求与 热情, 展示了 作者与 众不同 的个性 。要在 反复"读" 中用心 去体会 。
•
8.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文章的内容 ,分析 其结构 ;更重 要的是 要认识 文学作 品对青 少年成 长的意 义,从 而养成 自觉主 动地阅 读优秀 文学作 品的习 惯。培 养热爱 大自然 、热爱 生活、 热爱祖 国的思 想感情
3、风吹蜡烛为什么一吹就灭?而森林大火 却越吹越旺?
蜡烛熄灭的原因:风吹带走热量,使温 度下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森林大火却越吹越旺的原因:风吹带来 了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4、如图所示:若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 到白磷上时,能发生的现象是什么?产 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优课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e3db5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7.png)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人类的进步与火有着密切的联系
怎样才能燃 烧?条件是 什么呢?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怎样灭火呢?
火灾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概念以及燃烧的条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燃 烧的条件。(重点) 2.认识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重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
满足其一
课堂小结
归纳与小结
燃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灭
烧
火
的
氧气
隔绝氧气
的
条
原
件
达到可 燃物的
降低温度到可燃 物着火点以下
理
着火点
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实验:灭火器原理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几种常见的灭火器
随堂训练
2.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 )
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c894e69dc5022abea0041.png)
燃烧的认识历程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揭示燃烧的本质
燃烧的本质是可燃物与氧 气发生的一种氧化反应。
认识燃烧——什么是燃烧?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认识燃烧——什么是燃烧?
一定条件
可燃物 + 氧气
生成物 + 能量
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③玻璃片盖 住的蜡烛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 与氧气接
火点
触
√
√
√
√
×
√
√
√
×
燃烧情况
√ × ×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燃烧
方法总结
小结: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
想一想: 如何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 接力中,一名潜水运动员在大堡 礁进行了水下火炬接力。如何实 现在水中点燃火炬?
请你利用本节课知识,从燃烧 条件角度分析可行性。
燃烧的认识历程
认识本质
探明条件
学会取火古代
近代
现代
现代生活和生产中人类对火的应用
生活中用火烹饪食物
工业中用火炼钢
现代生活和生产中人类对火的应用
发射火箭
应用燃烧条件解决问题
1.火上浇油:
油是常见的可燃物,燃烧 时会放出热量,向火中浇油会 使燃烧更剧烈。
任务一: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
任务一:设计实验验证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和灭火》ppt完美课1](https://img.taocdn.com/s3/m/485273a46c175f0e7dd13790.png)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即可灭火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与灭火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盖上锅盖灭火
隔绝空气
浇水灭火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
释下列的成语?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 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 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 (或空气)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 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九年级化学第七章(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1.灯泡的发光发热现象是燃烧吗? 2.食物腐烂、铁生锈、动植物呼吸也属于 燃烧吗?
燃烧:是______与_____发生的一种 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反应。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学生实验
实验用品: 兵乓球碎片、小木条、坩埚钳、酒精灯、打火机 实验现象: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白磷:40℃ 红磷 240℃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达到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3.氧气(或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一、燃烧与灭火(共1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第七单元 课题一、燃烧与灭火(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5751680740be1e650e9ac5.png)
2.不入险地,不贪财产; 4.善用通道,莫用电梯; 6.传送信号,寻求援助; 8.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当堂检测
知识点❶ 燃烧的条件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D )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可燃物
火 与助燃物
(氧气或空气接触)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奥运火炬燃烧
神州7号升空
全国因火灾平均每年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16.7亿元!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2.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3.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如何逃生自救?
逃生自救常识
1.熟悉环境,明辨方向; 3.简易防护,掩鼻匍匐; 5.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解析]图书馆内图书着火,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用水基型灭火器 灭火会对图书造成污染,故D错误。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5.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 这个原理的是( A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200万年前
煎炒
烧烤
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1、可燃物 2、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助燃物 (氧气或空气接触)
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燃热烧水要中达的到白可磷燃不物燃的烧着,火但点白,磷即和达氧到气燃接烧触的后最开低始温燃度烧。。 燃烧需要氧气(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7.1燃烧与灭火(共3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7.1燃烧与灭火(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151cb4d0d233d4b14e69bb.png)
点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发光发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接触就肯定能发 生燃烧
C.可燃物在纯氧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的 燃烧要剧烈
D.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 都不能燃烧
3.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
用二氧化碳熄灭
隔绝空气
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活动三:学以致用
1、完成讨论P129下边的讨论
隔绝空气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隔离可燃物
活动三:学以致用
2、“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揭秘
为什么魔术中的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为水蒸气,吸热,使 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活动三:学以致用
3、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人人树立防火观念,班班清除火灾隐患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燃烧条件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灭火原理:
隔离可燃物、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 点以下、 隔绝空气
【走进中考】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
的是( A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B ,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谢谢指导!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请你见证奇迹: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发光发热的现象
B.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接触就肯定能发 生燃烧
C.可燃物在纯氧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的 燃烧要剧烈
D.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 都不能燃烧
3.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
用二氧化碳熄灭
隔绝空气
剪掉烛芯
隔离可燃物
活动三:学以致用
1、完成讨论P129下边的讨论
隔绝空气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隔离可燃物
活动三:学以致用
2、“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揭秘
为什么魔术中的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为水蒸气,吸热,使 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活动三:学以致用
3、火灾逃生注意事项
人人树立防火观念,班班清除火灾隐患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燃烧条件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灭火原理:
隔离可燃物、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 点以下、 隔绝空气
【走进中考】
1.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
的是( A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B ,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呼救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谢谢指导!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请你见证奇迹:
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9fd96615bb4cf7ec4bfed0b9.png)
中,不正确的是(B ) A、往身上浇水,使火焰熄灭 B、迅速奔跑,找水源,用水熄灭 C、躺在地上打滚,把火焰压灭 D、旁人赶快用湿衣服或毛巾等帮助他扑 打 灭火
2、烧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
是因为:( D)
A、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B、木柴是可燃物
C、散热快
D、使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 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4、(重庆中考题)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 就灭,以下对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C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 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小结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三
1.可燃物;
者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阿姆斯特郎想抽上一口,过把烟瘾!能 抽上吗震惊
葡萄牙森林大火肆虐14人丧生
台湾科技园大火,宏碁损失6.7亿 北京一网吧火灾多名学生死亡
4月16日广西钦州运钞车起火11箱钞票被烧
9月16日浦北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
探究灭火的原理
能力知源于识运归用纳
灭火的原理:
持续燃烧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是可燃物
三个条件同时满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足,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所 需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着 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它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升高和 降低。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硫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260 700~750
2、烧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
是因为:( D)
A、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B、木柴是可燃物
C、散热快
D、使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 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4、(重庆中考题)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 就灭,以下对该现象分析正确的是(C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的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 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小结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三
1.可燃物;
者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阿姆斯特郎想抽上一口,过把烟瘾!能 抽上吗震惊
葡萄牙森林大火肆虐14人丧生
台湾科技园大火,宏碁损失6.7亿 北京一网吧火灾多名学生死亡
4月16日广西钦州运钞车起火11箱钞票被烧
9月16日浦北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
探究灭火的原理
能力知源于识运归用纳
灭火的原理:
持续燃烧
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是可燃物
三个条件同时满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足,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所 需的最低温度
可燃物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着 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它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升高和 降低。
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硫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260 700~75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燃烧和灭火》(30张PPT)(共30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燃烧和灭火》(30张PPT)(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e4087b02d276a201292ed4.png)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探究实验 7-1 燃烧条件的实验
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
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
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 磷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化学方程式:
4P+5O2 点==燃= 2P2O5
探究新知
【实验思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 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探究新知
①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火灾和扑灭油、气等燃
灭
火
烧引起的火灾。
器 的
② CO2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
种
仪器等处的火灾。没有液体残留!
类
③水基型灭火器: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固体,
如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灾。
探究新知
灭火器的种类
干粉灭火器
CO2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巩固练习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时21分 43秒下午1时21分13:21:4321.11.9
探究新知
1.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火三角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探究新知
2.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O2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时21分21.11.913:21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1时21分43秒13:21:439 November 2021
【最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ppt
![【最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3ae08f312b3169a551a4b8.png)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1/112021/1/112021/1/112021/1/11
谢谢观看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 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
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 “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
的着火点以下。
去掉可燃物。 3、“剪”—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其 灭火的原理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1/112021/1/112021/1/111/11/2021 12:59:18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1/112021/1/112021/1/11Jan-2111-Jan-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1/112021/1/112021/1/11Monday, January 11,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1/112021/1/112021/1/112021/1。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 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 木砍掉。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首先会采取什么灭火 措施?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 桌面上燃烧起来。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 火灾。
。2021年1月11日星期一2021/1/112021/1/112021/1/11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12021/1/112021/1/111/11/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度
2.通常所说的燃烧正确的是( D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一定燃烧 B.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发光、放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D.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隔绝空气 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隔绝空气 C、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可燃物着火电 D、煤炉生火时,用木柴引燃——提高着火点
熄灭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
油锅着火 熄灭蜡烛
纸箱着火
用锅盖盖灭
嘴吹灭或烧杯罩
用水浇灭
煤气着火 关闭阀门
森林着火 开辟隔离带
灭火原理:破坏哪 种燃烧条件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 清除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燃烧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使用不 当就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湖南衡阳特大火灾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名消防官兵英勇牺牲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同时具备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三者具其一
③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学会逃生自救、
学会如何报警
检测巩固
1.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
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C )
A.降低着火点
谢谢
温馨提示: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同学们不 要随便玩火,到处生火,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 烦和灾祸,切记!
•
1.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 制一统 ,一个 要恢复 天下到 六国时 代诸侯 联盟的 松散政 制。这 看上去 好像只 是一个 是否认 同统一 的历史 趋势的 问题, 现代人 常常站 在统一 的立场 上去批 判项羽 ,仿佛 只有用 铁骑扫 平了六 国的秦 王才算 是一个 民族英 雄,其 实问题 并不这 么简单 。
•
4.先不说铁骑下呻吟的民众,是否也 有追求 自己那 一点卑 微的生 活自由 的权力 ,就是 从文明 的发展 来说, 统一的 后果也 有许多 地方值 得怀疑 。
•
5.中央集权确实加强了国家的权力, 使秦汉 帝国成 为当时 世界上 少有匹 敌的强 大力量 。但是 ,作为 代价, 从原始 社会时 代开始 积累起 来的那 一种有 限民主 (哪怕 是统治 阶级内 部民主 ),也 彻底丧 失了。
•
6.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士,逐渐 变成了 可以“ 倡优畜 之”的 文人。 当秦军 焚烧着 六国的 宫殿, 将天下 一切珍 奇全都 劫掠汇 聚向咸 阳时, 中华文 明也就 从多元 变成了 一元, 从多中 心变成 了一个 或最多 两三个 中心( 所谓“ 两都” 或“三 都”) 。
•
7.燕京之所以成为当年第一流的综合 性大学 ,更有 赖司徒 确立的 办学方 向,一 开始就 使燕京 弥漫着 浓厚的 学术自 由、思 想自由 的空气 。
请你做以下实验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火灾自救
火 警 电 话
119
思考?
1.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吗? 不一定,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 以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 2.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吗?
不一定,如电灯发光放热
学完本节课我们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道
1、燃烧的概念
2、燃烧的条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煎炒
女卖 孩火
柴 的 小
烧烤
木炭燃烧
铁丝燃烧
这些物质都是与什么物质反应,有什么共同现象 呢?
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
燃烧现象要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吗? 具体有哪些?
请听一则小故事:有几个小朋友在野外树林迷 了路,这时天渐渐黑下来了,他们只好在野外 过夜,气温渐渐降低了他们该怎么办?同学们, 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
8.今天,我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提高到 法定节 假日的 高度, 也应该 在传统 节日中 注入时 代的精 神风貌 、时代 的人文 习俗, 而不是 单纯地 重复过 去的节 俗。
•
2.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 无法阻 遏的。 从根本 上说, 它是中 华民族 发展到 一定阶 段,文 明内部 各部分 长期交 往整合 的必然 结果。 问题只 在以何 种方式 统一
•
3.可以设想,即使没有秦的武力,天 下也终 将归于 一体, 这也为 汉以后 的历史 实际所 一次次 证明。 无可否 认的是 ,秦王 的铁骑 确实使 这一过 程大大 简化了 。看上 去,历 史似乎 少走了 许多弯 路,细 想来却 又未必 。
物质
着火点 /℃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酒精 无烟煤
250~ 320~
700~
40 240 330 370 558 750
桌上有烧杯的同学将烧杯罩在燃烧蜡烛的上 方,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蜡烛熄灭,缺少氧气 条件之三:要有氧气(或空气)
这三个条件是要同时满足还是只要满足一个 或两个就可以了呢?
这里有一些物质,找找哪些可以燃烧?
木条,玻璃棒,石头,煤,纸,酒精, 泥土,甲烷,蜡烛 条件之一 可燃物: 木条,煤,纸,酒精,甲烷,蜡烛
故事继续:几个小朋友找来一堆树枝,可他 们还在烦恼,因为树枝没办法燃烧。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提供的物质让可燃物燃 烧起来
着火点: 要达到燃料所需的最低温度
条件之二
实验7-1:燃烧的条件(教材 P128)
实验改进 防止P2O5污染空气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故事还在继续:几个小朋友要离开树林了,可
火还在燃烧,如果就这样离开就有可能会……
根据灭火方法,说出各自使用的原理
灭火事例 灭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