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课教案《什么化在水里》
中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
中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可以溶解某些物质。
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水的溶解特性,观察和记录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学难点: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记录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水、食盐、糖、沙子、泥土、石头、搅拌棒、透明杯子。
2.教学工具:PPT、实验记录表、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杯水,请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引导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特点?(二)实验一:食盐的溶解1.老师出示食盐,请幼儿观察食盐的颜色、形状。
2.老师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食盐在水中的变化是什么?水有什么变化?4.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二:糖的溶解1.老师出示糖,请幼儿观察糖的颜色、形状。
2.老师将糖放入水中,搅拌,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糖在水中的变化是什么?水有什么变化?4.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三:沙子和泥土的溶解1.老师出示沙子和泥土,请幼儿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
2.老师将沙子和泥土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沙子和泥土在水中的变化是什么?水有什么变化?4.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四:石头的溶解1.老师出示石头,请幼儿观察石头的颜色、形状。
2.老师将石头放入水中,观察石头在水中的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石头在水中的变化是什么?水有什么变化?4.记录实验结果。
2.讨论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七)课堂延伸1.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物质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2.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与老师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水的溶解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优秀教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教案是教师规划课堂的指南,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水的溶解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水的溶解中班教案篇1一、设计思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
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
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先通过游戏法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接着,由教师示范溶解这一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让幼儿掌握搅一搅的方法,并在搅一搅的过程中去观察物体的溶解;最后,让每个孩子操作,在操作中去观察溶解这一科学现象。
二、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对溶解的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在水里溶解,有些不可以三、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观察溶解四、活动准备透明的塑料杯40个、勺子40个方糖、果珍、盐、砂糖、奶粉、黄豆、大米、绿豆、塑料框16个、温水五、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来看看,是什么吧!(一边说一边揭开罩布)对,是一杯水!不过,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水哟!(故弄玄虚)那是什么水呢?(稍作停顿,让幼儿猜想片刻)我请一个乖宝宝来尝尝吧。
(请幼儿尝一尝)某某小朋友,你来尝一尝吧!好喝吗?(幼:好喝)是什么味道的啊?(幼:甜的)咦?怎么会是甜的呢?(幼:里面有糖)有糖呀?糖在哪里呢?吴老师怎么没有看见呢?小朋友们看见了吗?(没有)那糖在哪里呢?(幼:在水里化了)(站位:回到桌子前面了)刚才有小朋友说,是糖化了,和水宝宝做朋友了,所以我们看不见它。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教案1、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在操作实验中,培养孩子相互谦让、有序操作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水果。
3、轻柔的音乐4、故事PPT教学过程:一、用魔术吸引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和注意力。
1、师讲故事(出示故事PPT):嗨!我是糖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嗨!我是勺子宝宝,小朋友们,你们好!小朋友们,你们想听我们的故事吗?师:糖宝宝和勺子宝宝是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做游戏,有一天他们到草地上玩捉迷藏,糖宝宝开始要躲藏了,他想:我藏到哪儿好了?忽然,糖宝宝看见一杯水,赶紧跳下去。
勺子宝宝说:我一定能找到你。
勺子宝宝找呀找呀,勺子宝宝找到糖宝宝了吗2、教师出示糖和纯净水。
小朋友们猜一猜糖宝宝跳进水中,勺子宝宝能找到吗?3.老师把孩子猜的结果表达出来:找到的用笑脸表达,没找到的用哭脸表达。
4、我们可不能凭想哟,必须自己试一试才知道。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糖去了哪里?)二、请幼儿自己动手实验,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中的结果。
1、教师:你们想是吗?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后,请幼儿自由进行水溶实验。
步骤:一、想:要多少糖(一勺糖)二、看:看糖在吗?三、搅:用勺子搅一搅四、再看:看糖还在吗?要求:(1)、慢慢地做实验(2)、不要把水和糖弄撒了(3)、仔细的看一看(4)、说一说你的发现3.幼儿自由进行探究实验,教师观察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做实验记录。
4、师问:还看得见糖吗?糖哪儿去了?5.老师和孩子交换实验结果,根据猜测换卡。
三、总结实验结果。
1、师告诉幼儿这种现象就叫做"溶解"。
2、师解释"溶解"。
《水的溶解》中班科学说课教案
《水的溶解》中班科学说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水的溶解》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溶解现象及其应用。
重点讲解溶解的定义、常见物质的溶解现象以及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溶解现象,理解溶解的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溶解概念的理解,以及不同物质溶解性的差异。
2.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糖、盐、沙子、小石子、搅拌棒、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色笔、小盘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观察、触摸教具,引导他们发现水的特性。
(2)向幼儿展示糖、盐等物质溶解在水中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溶解的定义,引导幼儿理解溶解现象。
(2)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记录沙子、小石子、糖、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服、洗碗等。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溶解》2. 内容:(1)水的特性(2)溶解的定义(3)常见物质的溶解性(4)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的溶解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兴趣较高,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掌握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家庭实验,观察、记录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科学现象,如蒸发、凝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通过观察和触摸教具,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如透明、无味、无色等。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熔化》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熔化熔化(中班科学)阶段:一教学目的:自学用实验的方法介绍熔化的现象,晓得有的东西放到水里可以熔化,有的不能。
教学难点:协助幼儿认知掌控熔化的现象。
课前准备工作:1、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温水,大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课时精心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游戏活动导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道:大客人恳请入,恳请洗澡。
2、幼儿享用糖水和盐水,鼓励幼儿说道说道水的味道。
T:小朋友水好吃吗?C:水甜甜的很好吃。
C:老师我的水就是淡的不能好吃。
T:怎么有的小朋友说道水就是辣的有的是淡的呢?C:因为辣的水里存有糖。
T:糖在哪呢?C:对啊,糖在哪呢?C:糖在水里不见踪影了。
C:我晓得,糖水溶性了。
T:那淡的水呢?C:就是盐。
C;盐也就是不见踪影了,水溶性了。
T:小朋友说道辣的水和淡的水里摆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是不是水溶性了呢?现在老师搞个实验。
3、老师示范点大实验:糖和盐不见踪影了。
T:小朋友看看,老师把糖放入水里糖在吗?C:在,糖在水底呢?C:怎么糖不能不见踪影呢?C:有一点糖不见踪影了。
老师你摇一摇C:用筷子搅乱,妈妈搞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乱的T:不好,我用筷子去弄一弄看一看存有什么变化。
C:哦,糖越来越大了,C:糖不见踪影了。
T:糖到哪去了呢?C:没了。
C;跑到水里去了?T:糖在水里就可以不见踪影了,这就是糖"熔化"了。
那盐呢?C:盐也就是熔化了。
C:糖和盐熔化在水里就变成了糖水和盐水了。
C:那放入奶粉就变成牛奶了……二、幼儿实验活动。
1、明确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搞集体记录。
T: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晓得哪些东西也可以熔化呢?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汤勺……可以熔化。
相片,笔,鞋子,花掉,小动物,布娃娃……不能熔化。
中班科学教案关于水的溶解
中班科学教案关于水的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水的溶解”。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溶解的定义、溶解现象的观察、简单的溶解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一种溶剂,理解溶解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科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现象及其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溶解实验过程,掌握水的溶解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糖、盐、沙子、小勺、实验杯、计时器、展示板。
2. 学具:每组一份水、糖、盐、沙子、小勺、实验杯、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杯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状态,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感受水的特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能溶解哪些东西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溶解的定义,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通过展示板,呈现糖、盐、沙子在水中溶解与不溶解的对比图。
3. 实验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分别将糖、盐、沙子放入实验杯,观察并记录溶解过程。
学生用小勺搅拌,观察溶解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糖和盐能溶解在水中,而沙子不能吗?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教师点评,强调溶解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溶解2. 内容: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溶解: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溶解实验:糖、盐、沙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洗衣粉在水中溶解,形成泡沫。
茶叶在水中浸泡,茶色逐渐变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解释溶解原理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探索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背景在我们周围,很多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可以通过水的溶解来分散在水中,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如饮料、调味品、药品等。
科学探究水的溶解有助于小朋友了解更多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溶解2.了解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3.练习观察、记录、推理和预测的能力教学内容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用3~5分钟的时间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的溶解”。
老师可以用“传递杯子”的形式,让孩子们先看一个杯子里面有水,然后再加入不同的物质,观察物质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如糖、盐等。
实验环节1.实验材料:糖、盐、小勺、冰水和常温水各一杯。
2.实验步骤:1.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盐和糖的分子,以及它们在普通水中的溶解情况,观察不同分子之间的差异。
2.其次,老师可以将盐和糖分别加入冰水和常温水中,让孩子们观察是否会溶解在水中。
3.最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尝尝加入糖或盐的水是否变得甜或咸。
3.实验内容分析: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学到以下知识点:1.糖和盐分子的不同性质;2.不同温度的水对物质溶解的影响;3.物质和溶液的味道等。
练习环节1.老师可以用黑板上的图片再次引导孩子们回顾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孩子们可以自己互相试验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3.老师可以为孩子们准备几个冷、热水杯,让孩子们预测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总结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和练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水的溶解原理,以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溶解情况。
同时,孩子们也锻炼了观察、记录、推理和预测的能力。
课后作业1.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做一些餐前调料,如醋、酱油、鸡精等,观察这些食材在水中是否可以溶解。
2.回家后,在居家环境中找到一些溶解食品,并记录下来。
3.回家后,请家人协助准备以下材料:沙糖、海盐、花椒粉,研究它们在不同硬度的水中溶解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篇一」活动目标:1、幼儿对“溶解”和“饱和”现象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幼儿能够大胆动手实验并会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3、让幼儿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
活动重点: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活动难点:幼儿亲手做实验和做记录活动准备:1、实验用品:白砂糖、记号笔、搅棒(一次性筷子)、教师用记录纸、一次性透明杯若干。
2、幼儿对溶解现象有初步的接触。
活动过程:活动导入老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桌面上都有什么东西。
幼儿:有杯子、白砂糖。
(让幼儿猜白砂糖)老师:对,我们的桌面上有水杯、白砂糖和筷子。
那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要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实验游戏。
一会小朋友们拿到杯子后排队接水,接水的时候接这么多就可以了(老师示范接水的过程),接完水后轻轻地晃一晃,注意晃动的时候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了,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幼儿操作并充分感受溶解的现象老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幼儿:糖化了老师:对,这些一粒一粒的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白砂糖被水吃掉了。
就像小朋友吃掉米粒一样,水也把白砂糖吃掉了。
2、幼儿继续操作并感受饱和老师:如果我们继续往水里加糖,小朋友们看会怎样呢?幼儿:会化掉。
老师:老师继续往杯子里放白砂糖,小朋友们又会看到什么呢?(老师继续往孩子里的被子里放白砂糖,并让幼儿继续操作)幼儿:化掉了。
老师: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吗?幼儿:还剩下一点点。
老师:大家觉得白砂糖还能够完全化到水里吗?请小朋友们继续晃动,亲手试一试。
我们可以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可以让白砂糖化得更快。
(请另一位老师帮忙发搅棒)幼儿:白砂糖无法继续化在水里了老师:为什么化不了了呢?请小朋友举手回答幼儿:糖太多了老师:就像小朋友的胃吃饱了以后就再也吃不下东西了,所以,水吃饱以后就再也无法吃下更多的白砂糖了。
小结:白砂糖放到水里化掉,水把白砂糖吃掉的现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溶解,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说一遍,“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水的溶解》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
本次活动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玉米粒、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环节一、认识实验材料。
二、猜测:三、认识活动标志四、操作活动五、分类活动六、交流总结活动七、延伸活动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实验材料?教师介绍所准备的材料。
幼儿思考:这些东西如果放在水里谁会不见?谁放在水里还存在?师:请小朋友先来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四个有水的杯子里,然后用筷子用力地、充分地搅拌,想想最后什么东西不见了?什么东西还存在?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
师:如果不见了,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物质变化》,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水的溶解》。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水的溶解现象,认识溶解这一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活中溶解现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掌握溶解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并能用语言描述溶解过程。
教学重点:观察并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沙子等)、投影仪、实物展示台。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糖、盐、沙子、水、小勺、杯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溶解在水中,让幼儿观察并思考。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溶解的定义,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溶解过程。
展示实验操作,让幼儿观察糖、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糖、盐、沙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4. 知识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邀请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讨论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溶解2. 内容:溶解的定义溶解过程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有哪些溶解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尝试解释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有些物质不能溶解。
2. 答案:家里的溶解现象如:洗手液溶解在水中,糖溶解在咖啡中。
物质能否溶解取决于其分子结构,溶解性强的物质如糖、盐等,其分子易与水分子结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溶解现象。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索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融化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融化中班科学教案:水的融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融化是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变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冰块、玻璃杯、温水。
2. 图片或视频展示水的融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询问他们对水的不同状态有什么了解。
2. 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或播放视频,让他们观察并描述其中发生了什么。
步骤二:探究水的固态和液态1. 将一块冰块放在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冰块的样子和状态。
2. 提问:你们觉得冰块是什么形状的?它是固体还是液体?3.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冰块是固体,因为它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并且在玻璃杯里保持不变。
步骤三:实验水的融化1. 向玻璃杯里倒入适量的温水,直到冰块完全被水浸泡。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水的变化。
提问:你们觉得冰块会发生什么变化?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随着温水的加入,冰块逐渐融化,呈现出液态的特征,水的体积也增加。
步骤四:复习总结1.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水的融化是什么意思?- 冰块是固态还是液态?- 当冰块融化时会发生什么变化?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纠正,并向他们解释正确的回答。
四、拓展活动:1. 提供更多物质的状态转变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如蒸发、冷凝等。
五、课后练习: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或作业纸,让他们回答一些与水的融化相关的问题,如填空、选择题等。
2.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的融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验来理解物质的状态转变过程。
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让他们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什么化在水里—幼儿园中班教案
中班的科学教案《什么化在水里》
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感知哪些物体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
2. 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 每组一份操作材料:面粉、糖、盐、洗衣粉、沙子、奶粉、果珍、咖啡。
2. 每人一杯水、一根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东西能化在水里吗?
二、幼儿实验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让幼儿初步了解实验的材料。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2. 教师讲述实验要求。
——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然后告诉老师你的发现。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实验结果。
——哪些材料化在了水里?哪些材料没有化在水里?
三、教师小结
1. 引导幼儿说出哪些物体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
2.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物体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其他能在水中溶解或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体。
中班科学水的溶解-溶解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水的溶解|溶解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意图: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的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
“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但是幼儿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后的科学道理。
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
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活动准备:1. 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 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
教学过程;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3.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T:小朋友看,老师把糖放进水里糖在吗?C:在,糖在水底呢?C:怎么糖不会不见呢?C:有一点糖不见了。
老师你摇一摇C:用筷子搅动,妈妈做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动的T:好,我用筷子来搅一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C:哦,糖越来越小了,C:糖不见了。
T:糖到哪去了呢?C:没有了。
C:跑到水里去了?T:糖在水里就会不见了,这是糖溶解了。
那盐呢?C:盐也是溶解了。
C:糖和盐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盐水了。
C:那放进奶粉就成牛奶了......二、幼儿实验活动。
1.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汤勺......会溶解。
相片、笔、鞋子、花、小动物、布娃娃......不会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2.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C:我想沙子会溶解,方糖也会溶解豆豆不会溶解......T:请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纸上。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 - 了解水的溶解性质; - 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探索物质在水中溶解的条件; - 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准备材料•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如红色、蓝色、黄色);•盐;•砂糖;•清水;•透明杯子;•勺子。
三、活动过程1.介绍活动:–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溶解的概念,并告诉他们今天要做的实验是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实验1:观察食用色素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将三个杯子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清水;–在第一个杯子中加入红色食用色素,在第二个杯子中加入蓝色食用色素,在第三个杯子中加入黄色食用色素;–让幼儿观察颜色添加后的水,并讨论食用色素是否溶解于水中。
3.实验2: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在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向杯子中加入少量的盐,用勺子搅拌;–让幼儿观察盐是否溶解于水中。
4.实验3:观察砂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在一个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向杯子中加入少量的砂糖,用勺子搅拌;–让幼儿观察砂糖是否溶解于水中。
5.总结讨论:–老师带领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探讨物质溶解的原因。
四、延伸活动•增加不同物质的溶解实验,如食盐、小苏打等;•让幼儿设计自己的溶解实验,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五、注意事项•确保幼儿在实验中安全操作,避免食用化学物质;•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杯子和工具。
通过这样的科学活动,幼儿将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到水的溶解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为日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中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
中班科学《水的溶解》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具体内容为《水的溶解》。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溶解现象、溶解的过程、溶解的影响因素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什么过程。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色素等)、教学PPT。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瓶糖水和一瓶盐水,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通过PPT展示溶解的过程。
b. 教师进行糖和盐的溶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b.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溶解的影响因素。
5. 巩固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溶解速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溶解》2. 主要内容:a. 溶解的概念b. 溶解的过程c. 溶解的影响因素d. 溶解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家里常见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描述。
b. 尝试改变溶解速度,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a. 学生需提交观察记录表,描述溶解现象。
b. 学生需提交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改变溶解速度的方法及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溶解现象,了解更多关于溶解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的溶解》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溶解现象。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增强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准备工作
•水
•砂糖
•盐
•杯子
•搅拌棒
•勺子
•纸杯
三、活动步骤
1. 引入
•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水的溶解”,引导幼儿表达对水的理解。
•提问:你们今天喝过水吗?水可以把糖分解开吗?
2. 实验
•在桌子上摆放准备好的水、砂糖和盐,让幼儿观察。
•分别在两个纸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在一个杯中加入少量砂糖,另一个杯中加入少量盐。
•让幼儿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砂糖和盐是否完全溶解在水中。
3. 总结
•引导幼儿观察和总结实验结果,让他们说出砂糖和盐溶解在水中的情况。
•提问:砂糖和盐在水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拓展活动
•拓展讨论:有什么其他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为什么有些物质可以溶解,有些不可以?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观点,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
四、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得以实际观察和体验水的溶解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也引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愉快地度过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
以上是《水的溶解》活动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课教案《什么化在水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什么化在水里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某些物质的溶化过程,比较
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体特性。
活动准备:
大水盆、水杯、小勺、固体饮料,各种能溶于水和
不能溶于水的物品,如面粉、白砂糖、盐、粉笔、纸片、糖纸、塑料插片、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1.准备三杯白开水,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放进一勺白糖,在另一个杯子中放进一勺盐,搅拌一会,待糖和
盐完全化在水中后,让幼儿品尝三杯水的味道。
讨论:三杯水的味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糖和盐
哪儿去了?
2.让幼儿将几种不同的东西投入水盆中,注意观察它们的变化。
教师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什么东西在水中能化?什么东西在水中不能化?
3.让幼儿用准备好的固体饮料自制桔子水、橙汁、山楂汁等。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杯子中的变化。
4.比较怎样化的快。
带领幼儿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溶
解情况。
①两块同样多的肥皂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看看哪块肥皂化的快。
②同样多的一块肥皂和一些肥皂粉,放进一种水(热或冷)中,它们化的一样快吗?
活动建议:
教师要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溶化现象,并积极动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