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纸的手工制作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纸的手工制作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纸的手工制作一、教材分析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本节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纸来增强他们对于生活中各种材料的认识和理解,并了解纸的制作历程和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纸的基本知识。

包括纸的种类、质量等。

2.了解纸的制作历程。

通过制作纸张,了解纸张的加工生产过程。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纸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纸的种类、质量、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纸的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材料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纸的种类和质量:普通打印纸、彩色纸、包装纸等,让学生探究纸张的质量和颜色的差异。

2.讲解环节介绍纸张的制作过程,讲解纸浆的制作、造纸机的工作原理和纸的加工生产过程。

让学生可以掌握纸张的生产过程,了解纸张从原料开始加工,最终制成成品的过程。

并且,让学生可以感受纸的质感和触感。

3.操作环节①准备材料:鸡蛋壳、搅拌棒、碗、水泥盆、吸水毛巾、报纸、白纸、槟榔筒。

②把鸡蛋壳磨成小颗粒,放进碗里,加水搅拌均匀,制成鸡蛋纸浆。

③在水泥盆里放一些鸡蛋纸浆,加水,搅拌均匀。

用吸水毛巾把纸浆吸干。

④取出报纸,放在槟榔筒上轻轻搓揉。

把纸的浆液涂在报纸上,把纸上的浆液均匀排开。

放在太阳底下晾干。

4.总结环节让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纸张,介绍自己制作纸张的具体过程和经验,并总结学习到的有关纸张的知识和技巧。

五、板书设计纸张的制作过程1.纸浆的制作2.纸的加工生产过程①面纸压花②面纸干燥③面纸再生处理④防水、染色等处理六、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纸张加工生产的过程、了解纸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问题回答和交流,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学习简单手工制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学习简单手工制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案学习简单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制作的简单手工项目,并提供详细的教案,以帮助老师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制作纸贴画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纸贴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锻炼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准备:1. 彩色纸、胶水、剪刀、彩色笔等制作纸贴画所需材料。

2. 示例纸贴画图片供学生参考。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纸贴画图片,介绍纸贴画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然后用彩色纸剪出所需的形状。

3. 学生将剪好的纸贴在底板上,组合成完整的画面。

4. 学生运用彩色笔为纸贴画增添细节和色彩,使其更加生动。

5. 学生在完成后,可以将纸贴画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二、制作纸飞机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纸飞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 白纸、彩色纸、剪刀等制作纸飞机所需材料。

2. 简单的纸飞机制作步骤示意图。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纸飞机示意图,了解纸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生根据示意图用白纸剪出纸飞机的主体形状,再用彩色纸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3. 学生按照示意图的步骤,将纸飞机折叠成完整的形状。

4. 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纸飞机的试飞,比赛看哪个飞机飞得远。

三、制作简易花瓶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简易花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美感。

教学准备:1. 丝绸花、空瓶子、彩色纸、胶水等制作花瓶所需材料。

2. 示例花瓶图片供学生参考。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示例花瓶图片,了解花瓶的形式和装饰。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空瓶子上用彩色纸、丝带等进行装饰,制作出个性化的花瓶。

3. 学生可以将丝绸花插入花瓶中,使其更加生动美观。

4. 学生可以用自己制作的花瓶装饰教室,增添活力和美感。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课教案简单手工制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课教案简单手工制作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课教案简单手工制作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掌握一种简单手工制作的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手工纸板- 彩色纸- 剪刀- 胶水- 铅笔- 尺子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技术产品和劳动的情景。

2. 理论知识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解说,介绍手工制作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手工制作的操作演示,并解释步骤和技巧。

学生观看并记录要点。

4.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剪刀、纸板、彩色纸等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纸扇。

5. 展示和讨论(15分钟)学生完成手工制作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同学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困难。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并评论其他同学的作品。

6. 结束(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醒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手工制作的尝试。

四、巩固与拓展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手工制作的作业,鼓励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制作更多有创意的手工作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思考题1. 你觉得手工制作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2. 你能举例说明手工制作在现实中的应用是什么吗?3. 在制作纸扇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操作步骤理解不够清晰,需要更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重视操作演示的步骤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手工制作任务。

《巧手小制作》(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巧手小制作》(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巧手小制作》(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巧手小制作》,通过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的手工技巧、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等方面。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2.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选择。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手工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色彩搭配和材料选择。

3. 创意构思和实现。

教具学具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制作工具。

2. 图片素材、手工艺品案例等参考资料。

3. 课件或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手工艺品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色彩搭配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制作手工艺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手工艺品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意构思和实现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手工制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和解答。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1. 课题:《巧手小制作》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教学内容:手工技巧、色彩搭配、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

4. 教学难点:手工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创意构思和实现。

作业设计:1. 制作一份手工艺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手工技巧和色彩搭配。

2. 写一篇关于手工艺品的介绍,包括制作过程、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等方面。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手工艺品制作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第一章: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意义与价值1.1 了解手工艺术品制作对学生的培养目标1.2 掌握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1.3 理解手工艺术品制作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材料与工具2.1 熟悉手工艺术品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2.2 学会使用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工具,如剪刀、胶水、尺子、铅笔等2.3 了解不同手工艺术品制作材料与工具的特性和用途第三章:纸艺品制作3.1 学习纸艺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拼接等3.2 完成一个简单的纸艺品制作实例,如纸飞机、纸鹤等3.3 培养学生对纸艺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热情第四章:泥艺品制作4.1 了解泥艺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塑造、刻画、上色等4.2 完成一个简单的泥艺品制作实例,如小泥人、花瓶等4.3 培养学生对泥艺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热情第五章:布艺品制作5.1 熟悉布艺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裁、缝合、装饰等5.2 完成一个简单的布艺品制作实例,如小钱包、小枕头等5.3 培养学生对布艺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热情第六章: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制作6.1 探索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手工艺术品创作的可能性,如木头、石头、沙子等6.2 学习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拼贴、塑造、组合等6.3 完成一个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制作实例,如石头拼画、沙画等第七章:手工艺术品制作的设计与创新7.1 理解手工艺术品制作的设计原则,如美观、实用、可持续等7.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进行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创意设计7.3 完成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手工艺术品制作实例,如自制书签、环保袋等第八章: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8.1 了解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和价值,如剪纸、刺绣、陶瓷等8.2 学习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手工艺术品8.3 完成一个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的手工艺术品制作实例,如现代风格剪纸、刺绣饰品等第九章: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展示与评价9.1 学习如何展示手工艺术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9.2 培养学生对手工艺术品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9.3 组织手工艺术品制作展览,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和交流10.2 鼓励学生将在手工艺术品制作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进行创意无限的实践活动10.3 探索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拓展领域,如艺术治疗、环保手工艺术品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意义与价值补充说明:手工艺术品制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3.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实践操作和创意发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手工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师示范并讲解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实践操作。

4.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手工艺术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制作技艺,如剪纸、泥塑、编织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术品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手工艺术品的认识和欣赏。

3. 邀请手工艺术品制作师傅进行课堂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七、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情况,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强调手工艺术品制作的重要性和乐趣,激发学生课后继续创作的兴趣。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手工艺术品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十、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同学互评:互相评价作品,给出建议和鼓励。

小学三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教案教案:小学三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5.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彩纸、剪刀、胶水、彩笔、铅笔等;2.教学材料:示范作品、教学教具等;3.教学环境:课堂干净整洁,学生桌上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教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示范作品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带领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用途以及制作的方法。

第二步:讲解美术手工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向学生解释美术手工制作的含义和意义。

可以强调美术手工制作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第三步:示范制作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手工制作项目,进行示范制作,同时向学生讲解制作的步骤和要点。

在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制作的技巧。

第四步:学生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份教具和材料,让学生根据示范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手工制作。

教师应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

可以根据作品的美观度、创意度和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因材施教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不同的手工制作项目,并提供不同水平的指导。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作品展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和交流也是一种评价和鼓励。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学习制作简单手工艺品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学习制作简单手工艺品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学习制作简单手工艺品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和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2. 学习制作简单手工艺品的方法和技巧;3.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美观、实用的手工艺品;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展示板;- 教学步骤和范例制作。

2. 学生准备:- 书包中准备好文具和书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们今天要进行手工艺品制作的课程。

你们知道什么是手工艺品吗?你们有制作过手工艺品吗?请举手发言。

2. 讲解(10分钟)指出手工艺品是一种通过手工操作和技巧制作的艺术品,通常采用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

手工艺品可以用于装饰、礼物或实用用途。

我们今天要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需要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制作一个简单的彩纸花。

3. 演示和教学(15分钟)- 将彩纸折叠成长方形,剪去多余的部分;- 将长方形彩纸沿对角线叠起来,再展开;- 将两边折到中间线上,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将剩余部分在底部折叠,固定好;- 然后将上方两个角向内折起,形成花瓣状;- 最后,将花瓣的底部涂上胶水,固定好。

4. 制作过程(30分钟)让学生们按照演示步骤制作彩纸花,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动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和评价(10分钟)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彩纸花,并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来帮助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 你们制作的彩纸花有何特点?- 你们觉得哪些作品制作得比较好?- 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6. 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手工艺品的定义和制作方法。

我们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彩纸花,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提高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手工制作技巧的学习:剪、折、粘、画等。

2. 手工制作活动的实践:制作灯笼、剪纸、纸飞机等。

3. 手工制作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对手工制作技巧的运用,以及作品的创新与设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2. 准备手工制作模板或样例。

3. 准备展示用的道具或支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手工制作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基本技巧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巩固所学。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评估学生在作品设计中的创意和合作情况。

3. 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提高:观察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手工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竞争意识。

2. 邀请手工艺术家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手工艺术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手工制作指导书籍、图解教程等。

三年级劳动技术《手工制作》教案设计

三年级劳动技术《手工制作》教案设计

三年级劳动技术《手工制作》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折纸、剪纸、粘贴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

3. 增强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让他们在制作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手工作品。

(2)在小组竞赛中,如何保证活动的公平性和有序性。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手工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制作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手工作品,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想法。

4. 竞赛法: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制作热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如纸雕、折纸动物、手工饰品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看这些漂亮的手工作品,是不是很神奇呀?其实,你们也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工制作吧。

”2. 背景介绍(5 分钟)介绍手工制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师:“手工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就用手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

手工制作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现在,手工制作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喜欢用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3. 作者介绍(5 分钟)介绍一些著名的手工艺术家,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作品和创作风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很多著名的手工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非常精美。

比如,日本的折纸大师吉泽章,他创造了很多精美的折纸作品。

还有中国的剪纸艺术家高凤林,他的剪纸作品非常细腻,富有艺术感染力。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吧。

”4. 课文朗读(5 分钟)教师朗读一篇关于手工制作的文章,让学生感受手工制作的魅力。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材料:剪纸、折纸、泥塑、布艺等。

2. 各种手工制作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动物、植物、人物、建筑物等。

3. 创作自己的手工作品: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共同完成一件手工制作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手工制作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2. 基本技巧的学习:教师示范剪纸、折纸等基本技巧,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

3. 作品欣赏和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学生欣赏和分析,学习其中的创意和技巧。

4. 创作自己的作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共同讨论和创作一件手工制作作品。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爱好程度的评价。

2. 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

3. 学生作品的欣赏价值、创意和技巧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一些手工制作材料的样品和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2. 教师收集一些优秀的手工制作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3.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定数量的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制作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并按照学生人数平均分配。

2. 课堂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等,讲解并示范制作步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制作。

3. 创作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4. 互评互鉴: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和欣赏之处。

七、安全与卫生1. 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使用工具和材料的安全操作方法,如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画等。

2. 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3. 学习合作完成手工制作项目。

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学会合作完成手工制作项目。

教学难点:1. 创新设计和制作出独特的手工作品。

2. 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废旧物品和创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人工制作技巧。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基本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画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三、创新设计(10分钟)1. 教师提出手工制作的主题,如制作一只小动物。

2. 学生结合废旧物品和创作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四、合作完成手工制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手工制作项目。

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和建议。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每组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作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制作其他手工制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可以参加手工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是否能够创新设计和合作完成手工制作项目。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折纸艺术(6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折纸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教师示范如何折纸一只小鸟,学生跟随练习。

七、废物利用(7分钟)1. 教师提出废物利用的主题,如利用废旧纸盒制作储物箱。

2. 学生发挥想象,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八、线描画(8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描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等。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1. 学习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画等。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艺术品。

第二课时:纸艺品制作1. 学习纸艺品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纸艺品的制作。

第三课时:布艺品制作1. 学习布艺品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布艺品的制作。

第四课时:陶艺品制作1. 学习陶艺品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陶艺品的制作。

第五课时: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制作1. 学习使用综合材料制作手工艺术品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综合材料手工艺术品的制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 学生创作的手工艺术品的创意和质量。

3.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2. 相关的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教学视频或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准备工具和材料:根据不同的手工艺术品制作内容,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2. 讲解和示范:教师对每个手工艺术品制作项目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完成手工艺术品的制作。

4.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个性化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使用锐利的工具造成伤害。

2. 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团队精神。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制作手工艺品》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制作手工艺品》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劳动教育《制作手工艺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让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内容1. 手工艺品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介绍。

2. 手工艺品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 手工艺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手工艺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猜测这些手工艺品是如何制作的。

2. 介绍手工艺品:简要介绍不同种类的手工艺品,如纸艺、布艺、竹艺等,并讲解它们的应用领域。

3. 讲解工具和材料:向学生展示常见的手工艺品制作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纸张、布料等,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4. 演示制作过程:选择一个简单的手工艺品,如折纸飞机,向学生演示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同时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5. 学生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手工艺品进行制作。

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供指导。

6.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并请他们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7. 总结和评价:与学生一起总结整个制作过程,回顾所学的技巧和步骤。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手工艺品制作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手工艺品制作,挑战他们的技巧和创造力。

2. 组织手工艺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以上是《制作手工艺品》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劳动教案08制作手工艺品

三年级劳动教案08制作手工艺品

三年级劳动教案08制作手工艺品三年级劳动教案08:制作手工艺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手工艺品的概念,认识到手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2. 学生能够掌握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会分享和互助,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制作手工艺品2.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相关的手工艺品图片或视频3.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手工艺品的概念,展示一些精美手工艺品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制作手工艺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剪、贴、折、画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手工艺品的技能和技巧。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手工艺品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劳动成果的珍惜程度。

四、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制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4. 注重教学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制作手工艺品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制作手工艺品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制作手工艺品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制作手工艺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同时增加艺术美感的欣赏和创造,培养乐于动手,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素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耐心。

了解一些原材料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散思维,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满足,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注重细节,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和创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熟悉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方法,注重细节和创新。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这一门课中体验到制作手工艺品的过程,亲手完成手工艺品,借此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热情地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中来,并简单介绍本次课的主题——手工艺品的制作。

2.学习技巧: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手工艺品,并边看边思考制作的方式和关键技巧。

3.实践:学生开始自己制作手工艺品,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地熟悉了制作的过程和方法,发现问题并尝试改进,创造性地贡献了自己的想法。

4.讲解:教师主讲制作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保证学生的制作质量。

5.反思:学生们介绍自己制作的成果,并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

同时,对手工艺品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明确自己下一步的提高目标。

四、教学手段板报、实物展示、手工制作材料、工具等。

五、教学时间安排1.引入:10分钟;2.学习技巧:20分钟;3.实践:50分钟;4.讲解:10分钟;5.反思:10分钟。

六、教学资源准备1.手工艺品制作材料,并准备足够的数量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

2.工具,如剪刀、胶水、铅笔、橡皮等,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七、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制作中的表现,以及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反思,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取得的成果,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手工技巧,并创意地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以下是一个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手工艺术品制作的技能。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手工技巧和创意设计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使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的技能。

3.让学生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内容:1.材料准备:彩色纸张、剪刀、胶水、铅笔、颜料和画笔。

2.创意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手工艺术品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设计自己独特的艺术品。

3.制作过程:(1) 学生需要绘制自己的设计草图,并确认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接下来,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纸张和剪刀,将所需的形状剪出来,例如:花朵,星星等等。

(3) 学生可以使用颜料和画笔将所需的颜色涂在纸上。

(4) 学生需要使用胶水将各组成部分粘合在一起,制成自己的艺术品。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手工艺术品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让学生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交流和讨论,梳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在学生清楚了自己的设计后,给予他们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开始手工制作过程。

4.引导学生注意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何避免伤害。

5.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指导他们如何加强粘合和避免注意安全。

6.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和给予指导。

7.当学生完成制作后,分享他们的艺术品,并进行交流和展示。

教学评价:1.学生的手工技巧是否得到有效锻炼。

2.学生的创意和设计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具备合理的安全防范意识。

4.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充满耐心和毅力。

手工艺术品制作是一项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通过这一课程,学生们将掌握不同的手工技巧和制作技能,同时也培养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手工艺术品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剪、折、粘、画等。

2. 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工艺:纸工、泥工、布工等。

3. 手工艺术品的创意与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能够独立完成一件手工艺术品。

2. 教学难点:手工艺术品的创意与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材、示范作品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笔、纸张、泥巴等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艺术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并进行示范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

3. 学生自主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手工艺术品制作工艺,进行自主实践。

4. 创意与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手工艺术品的创意与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手工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审美价值。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2. 示范法:演示手工艺术品制作的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制作手工艺术品。

4. 引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和评价。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手工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手工艺术品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

三年级下册手工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手工实践活动教案活动背景这份教案是为了指导三年级下册手工实践活动而制定的。

手工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活动内容活动一:折纸艺术- 简介:通过折纸的方式制作动物、植物等形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

- 活动步骤:1. 给学生讲解折纸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进行折纸。

3. 引导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活动二:手工编织- 简介:通过手工编织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物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 材料准备:彩色线、编织工具。

- 活动步骤:1. 给学生讲解手工编织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编织项目进行实践。

3. 引导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活动三:手工涂鸦- 简介:通过手工涂鸦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材料准备:彩色笔、彩色纸。

- 活动步骤:1. 给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手工涂鸦作品,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手工涂鸦创作。

3. 引导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情况进行评价。

- 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和活动记录来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情况。

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不拘泥于固定的规则和模式。

-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愿意参与到手工实践活动中。

-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促进彼此的研究和进步。

以上是三年级下册手工实践活动教案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手工艺术个创意手工制作活动教案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手工艺术个创意手工制作活动教案

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手工艺术个创意手工制作活动教案教案: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手工艺术个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手工艺术是一种极好的方式来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通过参与各种手工制作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系列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手工艺术和创意手工制作活动,旨在启发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的艺术潜力。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学习不同的手工艺术技巧和材料,并了解其基本用途;2. 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审美观;3. 锻炼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4. 体验合作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进行手工艺术制作活动,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不同种类的彩纸、颜色铅笔、蜡笔、剪刀、胶水、塑料袋等;2. 短视频或图片,展示不同的手工艺术作品和材料;3. 教学板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4. 记录学生作品和评价的表格。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本教案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手工艺术制作活动。

以下是活动的详细步骤:Step 1: 手工艺术技巧介绍介绍不同的手工艺术技巧和材料,如折纸、剪纸、绘画等。

用图片或短视频示范,并解释每种技巧和材料的基本用途。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手工艺术的多样性和潜力。

Step 2: 创意思维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创意,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手工艺术技巧和材料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可以通过提问或分享一些创意灵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Step 3: 制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手工艺术制作项目。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每个小组提供适当的项目和材料。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制作活动中,并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和交流。

Step 4: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完成手工艺术制作后,组织展示和讨论环节。

学生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手工制作教学计划手工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

手工课在于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现将本学期手工制作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学期目标1、了解三年级小学生发展情况下,注重学生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2、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孩子关注的主题内容,开创孩子的思维,使之成为新的主题内容。

3、由课本学习变为人本学习,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多让学生观察、讨论,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学生的进步要以鼓励的正面态度对待,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4、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技能,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培养情感,活动中思维想象,达到主动的创造表现“故事情景想象作品”。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及其意义;2、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激情和兴趣;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些基本折法的基础上自主创新;4、学习一些简笔画,能把自己制作的作品融入自己设计的简笔画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5、学习一些基本的折纸和剪纸的方法。

6、抓住儿童好奇心强,好动手的特点,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孩子边玩边学,既锻炼孩子们肌肉的灵活性,又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活动措施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手工制作课学生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手工制作无关的事。

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4、爱护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四、教学安排第一周蒙古靴第二周二十四节气表第三周京剧脸谱第四周翻杠竞赛第五周活动天鹅第六周组合式飞碟第七周做礼花第八周拱形结构第九周制作喷雾器第十周导弹坦克1.蒙古靴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塑形纸模的粘贴制作,提高动手和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蒙古靴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览欣赏,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蒙古靴”活动图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蒙古靴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非常适合牧区的自然环境,因此很受牧民的喜欢。

今天我们用纸来做一个“蒙古靴”模型,顺便体会一下蒙古靴的造型特点。

二、活动过程:1.见下图片①,按虚线正折,卷粘成靴筒。

2.见下图片②粘成靴面。

3.将粘好的靴面与图片③靴底粘合成靴子主体。

4.把靴筒插粘在靴子主体内。

这样,“蒙古靴”就做好了。

三、拓展延伸你能参照蒙古靴的制作方法,做自己最喜欢的鞋吗?四、展示交流收集全班做好的作品,在班内展示、欣赏及交流。

2.二十四节气表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二十四节气表”的制作,了解我国历法的来源和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了解四季的变化与二十四节气的联系;了解家乡的四季特点。

过程与方法:按制作说明和教师指导进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天文观测和历法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二十四节气表”活动图片;剪刀,胶水,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让我们来制作一个转盘式《二十四节气表》。

二、活动过程1.把“二十四节气表”圆盘和各部件从活动图片上剪下,把标有刻空符号“Ⅹ”处刻空。

2.在“二十四节气表”圆盘的空格内按顺序填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背诵及理解二十四节气,并对照日历填上各节气对应的时间。

3.按照组装示意图,把“二十四节气表”的圆盘夹在上盘和转柄之间,将上盘通过粘片与转柄粘和。

这样,一个“二十四节气表”就完成了。

(注意:不要把“二十四节气表”与上盘粘接,要使“二十四节气表”可以在中间灵活转动。

)三、课堂小结有了它我们就能快速的找到各个节气所对应的时间。

把你做好的摆在家里方便爸爸妈妈吧!四、板书设计:二十四节气歌上盘粘片二十四节气表盘转柄3.京剧脸谱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脸谱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京剧脸谱,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对京剧艺术瑰宝有初步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览、欣赏、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石膏脸谱模型,颜料,毛笔,清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京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今天,我们也来画一个京剧脸谱,看谁的脸谱化的最出色。

二、活动过程1.勾脸:选择或自己设计一脸谱初稿(可参考图一),先用铅笔在石膏模型上轻轻够了大致的色块分界线,然后再勾画眉、眼、口、鼻,在勾勒面部时,要注意左右对称等因素。

2.上色:用中号笔先在主要色块部位上色,再对眉、眼、口、鼻位置仔细上色。

上色时注意笔锋要准确有力,边缘线条流畅。

颜料使用要鲜明,宜干不宜湿。

3.修整:用小号线条笔做脸谱上的细微修整,也是最终修整和修饰,还要遮盖多余的颜色、线条以及斑块。

4.上清漆:待颜料干了以后,图上清漆。

这样有利于颜色不易变色,不易受潮脱落,也易于清洁保存。

三、课堂小结这样,一件漂亮的“京剧脸谱”就做成了。

四、展示交流收集全班做好的作品,在班内展示、欣赏及交流。

五、板书设计:京剧脸谱勾脸上色修整上清漆4.翻杠竞赛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使用弯嘴钳玩着铁丝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按制作说明和教师指导进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翻杠竞赛”玩具,引发学生学习和制作的兴趣,并使学生了解曲轴在机械上的一些应用。

教学准备:“翻杠竞赛”活动图片,铁丝,剪刀,刻刀,直尺,胶水,尖嘴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各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我国体操健儿在单杠、双杠及高低杠项目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只有将各种优美又惊险的高难度动作出色地完成才能取得高分,这是多么不容易呀!今天,我们来制作一个“翻杠竞赛”的玩具,看看它们俩谁的动作更优美。

二、活动过程1.沿边框线剪下“翻杠竞赛”活动图片中的各部件,符号“o”处打孔。

2.把两个立柱上部粘合,立柱下部按实线标记剪开,向外折,并粘贴在底板的相应位置上。

3.将手臂虚线处划痕、弯折并粘合。

4.用尖嘴钳将铁丝按图示形状弯折成曲轴,并把两个小人的手掌套入曲轴。

5.将曲轴两端分别插入两个立柱的小孔,一端穿出立柱弯折“锁”住,另一端穿出弯成摇柄。

三、课堂小结摇转手柄,两个小人就做“翻杠比赛”了。

四、板书设计翻杠竞赛立柱手臂铁丝摇柄5.活动天鹅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活动天鹅”的制作方法,引发学生制作类似作品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按制作说明和教师指导进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天鹅的一些动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热爱鸟类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活动天鹅”活动图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

每年的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

在我国天山脚下的天鹅湖,每年夏秋两季,就有成千上万的天鹅在碧绿的水面漫游,就像蓝天上飘动着朵朵白云,好看极了。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只“活动天鹅”吧!二、活动过程1.沿边框线剪下各部件,虚线正折,点划线反折。

2.将两片“鹅身”背向粘贴。

3.把“翅膀”B、C折线处弯折后背向粘合。

4.把双翅按粘贴标记粘在“鹅身”两侧。

5.把两连杆D的一端沿虚线弯折,分别粘到两翅下部的粘贴标记处。

6.将图片E折粘成“壳套”。

7.将“壳套”套入天鹅的“腿部”,然后把两连杆的下端分别粘在客套两侧的粘贴标记处。

三、课堂小结胶干后,一只手捏住天鹅的“腿”,另一只手上下移动“壳套”,天鹅的双翅就会煽动起来,好思菲翔一样。

一只驮着尼尔斯的“活动天鹅”就做成了。

四、板书设计活动天鹅鹅身翅膀壳套连杆6. 组合式飞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制作“组合式飞碟”,了解其结构,并观察其在空气中不同条件下的飞行特点。

过程与方法:按制作说明和教师指导进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发学生对空气(流体)中物体运动的有趣现象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塑料环型叶片座,塑料叶片4片,环形塑料支架2片,尖嘴钳。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知道“UFO”吗?“UFO”就是不明飞行物的简称,据目击者报告,不明飞行物外形多呈圆盘状,所以人们将这种神秘的不明飞行物称为“飞碟”。

那么,一个圆盘在空中飞行且保持平衡状态呢?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组合式飞碟”,看看他是如何飞行的。

二、活动过程1.将两片环形塑料支架互相套插在一起,套插时注意将两环片上的小缝隙相对插接。

2.将四片塑料片叶分别安装在环形叶片座上,如有松动的叶片可用尖嘴钳把塑料钉压平。

3.将环形塑料支架套插在四片叶片的环型底座上,并注意将两部分的缺口缝隙对接。

这样,一个“组合式飞碟”就完成了。

试飞: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飞碟”的一个叶片的前端,并注意使凸面向上,“飞碟”向左下倾斜约45°,旋转掷出,你会看到“飞碟”在旋转中向前上方飞出,然后又转弯向回飞的现象。

反复试验几次,适当调整掷出的角度,令其旋转,就会取得“飞去来回”的效果。

三、课堂小结试着改变不同的角度掷出,或顺风、逆风、侧风投掷,或倒立投掷,观察“飞碟”飞行有怎样的变化?将实验时的条件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四、教学板书:组合式飞碟环形塑料支架四片塑料叶片7.做礼花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用礼品包装带编制简单的小饰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编织练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材料:长1米(100厘米)的礼品包装带,双面胶。

工具:剪刀,订书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给亲朋好友送礼物时,在礼物的包装盒上点缀一朵漂亮的礼花,是不是更能体现出你的心意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制作礼花的方法,到时你一定能派上用场。

二、活动过程1.按图一的方法取礼品包装带一端8厘米的位置做花瓣折叠成一个尖角。

2.向后翻折,再向左折成第二个尖角(花瓣),如图二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向后翻折,再向右折(图三),向上折(图四),向下折(图五)成三,四,五个尖角(花瓣)。

3.把剩余的包装带,如上面的步骤交错翻折成第二层(比第一层略大),用订书机把花瓣钉在一起(图六)。

4.把包装带的短端完成圆圈,用双面胶粘牢,作为花蕊(图七)。

这样,一朵漂亮的礼花就做成了!比比看,谁的礼花做的更美。

注意事项:因学生初次接触手工编织,教师可先选几个学生为各小组的骨干,先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编制技术,并要求骨干耐心细致地帮助同学掌握方法。

三、课堂小结比比看,谁的礼花做得更美。

把礼花用别针“别”到衣服上,或用双面胶粘到礼盒上,礼花就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品了!四、教学板书:做礼花8厘米花瓣翻折8.拱形结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拱形结构,并通过实验知道拱形结构能承载较大的压力,知道拱形结构的一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