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主义

合集下载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

自画像
《自画像》 自画像》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 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 是塞尚。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 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 念而斗争。这些观念扎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 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于艺术中最革命的 观念之列。
约作于1875-1877年 保罗·塞尚 法国 油画 22×19 cm 1982年捐赠所得, 奥塞博物馆
《三浴女》上 画的三个女人 个个身躯庞大 ,并非没有一 点色情意味, 这与当时普遍 认可的女性美 标准是不相符 的。不过塞尚 之所以这样做 ,倒不是意在 显示人物体 的美感,而是 想表现其举手 投足的姿态所 显现的力。从 她们身上所透 出的活力和平 衡感,使这幅 画成为一件杰 作;塞尚通过 此作品表达了 一种有关户外 自然界和生命 力的微妙感受 。》
在陈旧的桌 子上,铺着一块 白色台布,上面 放置着一篮苹果 及一个酒瓶,白 色的磁盘中盛着 面包片,色彩响 亮凝重。白色与 黑色使画面呈现 出冷漠、僵硬之 感,红、黄、绿 等色分布醒目。 画家强调了物体 的体积和空间感, 将现实物体视为 一堆结构综合体, 体现出一种冷峻 的内在精神气质。
《圣维克多山》 圣维克多山》
高更(Paul 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年)保罗·高更生于巴 1848-1903年 保罗·高更生于巴 黎,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塞尚、梵高、 ,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 高更合称后印象派三杰 高更合称后印象派三杰 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 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 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 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 麦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绘 姑娘梅特·索菲亚· 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 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 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 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 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 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还受到象征主义,日本版画以 及而听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 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 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 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 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 时踏上了去巴拿马和马提尼岛的旅行,在那里找到了 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 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后来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个 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 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 主见,保留着尊贵高傲之气。他是位具有强烈个性、 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人,粗鲁和高雅并存,他总是 强烈要求自我表达,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1. 引言1.1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后印象主义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艺术运动。

它是对印象主义运动的延续和扩展,同时也是对印象主义的一种批判和超越。

后印象主义艺术家们试图突破印象主义的限制,追求更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表现方式。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象主义运动的后期阶段,当时一些艺术家感到对传统印象主义的疲倦和束缚,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他们渴望突破表现形式的局限,探索更广阔的艺术领域。

这种对传统的反思和突破,推动了后印象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在色彩运用、笔触处理、主题选择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他们注重情感的表达、形式的变革,更加注重对现实的审视和重新构建。

这种新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艺术家们的启示和借鉴。

1.2 后印象主义的定义后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艺术流派,它是在印象主义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试图超越印象主义对光线和色彩的表现,更加强调情感、想象和个人表现。

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倾向于以更加抽象和装饰性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他们更加关注笔触的表现和色彩的运用,以达到表现内心情感和想象的目的。

后印象主义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情感冲击力,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后印象主义强调主观感受和想象力,追求画面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等。

2. 正文2.1 特点一:色彩的运用后印象主义绘画风格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特点。

与印象派侧重于光影和色彩的直观表现不同,后印象主义艺术家更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他们不再仅仅模仿自然界的色彩,而是通过对色彩的夸张和变形来表达内心情感和情绪。

一方面,后印象主义艺术家常常运用鲜艳而强烈的色彩,以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氛围。

凡高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明亮的黄色和蓝色,这些色彩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真实再现,更是表达着他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日出· 印象》
《 日 光 下 的 鲁 昂 主 教 堂 》
蛙塘﹝La Grenouillere﹞1869 年75 x 100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 睡 莲 》
坐在柳樹下的女人 ﹝Woman Seated under the Willows﹞
《 圣 德 尼 街 的 节 日 》
傘﹝The Unbrellas﹞ 1882 年 油彩‧畫布,180 x 115 公分 國家畫廊,倫敦﹝London﹞,英國
浴女﹝The Great Bathers﹞1885 ~ 1887 年118 x 170.5 公分 費城美術館,費城﹝Philadelphia﹞,美國
河邊草地上﹝On the Meadow ﹞ 1890 年 油彩‧畫布,81.3 x 65.4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鋼琴前的少女﹝Girls at the Piano﹞ 1892 年 油彩‧畫布,116 x 90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 法國
整理頭髮的浴女﹝Bather Arranging Her Hair﹞ 1893 年 油彩‧畫布,92 x 74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 ﹝Washington DC﹞,美國
《 阳 光 中 的 裸 女 》
《 包 厢 》
《夏半提埃夫人和她的孩子们》
《 莫 奈 夫 人 像 》
《 裸 女 像 》
德加
• 德加喜欢表现出在活动状态中的女性形象。 芭蕾舞演员的排练和演出,成为他心爱的 题材。
《 舞 蹈 课 》
和以 色 《 单充 粉 舞 纯分 笔 台 优发 进 上 美挥 行 的 的他 描 舞 色造 绘 女 调型 。 》 能的 这 德 够特 种 加 和长 自 在 谐, 由 很 地轻 灵 多 相松 活 时 互准 的 候 配确 工 喜 合的 具 欢 。线 , 使 条可用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皆是近代艺术界两种风潮,是欧洲艺术由传统向现代过度过程的产物。

印象主义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印象主义。

“印象派”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娇揉造作的浪漫主义,注重绘画中对光的研究和表现,提倡户外写生。

根据画家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试图摆脱文学的影响,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的本身。

由于他们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就不可避免地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止在“瞬间”的印象上,这就导致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从而否定事物的本质和内容。

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的。

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

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

”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

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

如支持印象主义的左拉所说:“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

”所以说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不可否认印象派画家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出现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揭示了大自然的丰富灿烂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一大贡献。

他们的艺术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艺术中的反映。

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具有革新和进步意义的。

代表画家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文森特·梵高、塞尚、高更、修拉等,我们这里主要分析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

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

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

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一切,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New-Impressionism)直接给新印象主义以启示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所著<<绘画艺术的法则>>, 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 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 所以有被称作"点彩派"(Pointillism). "新印象主义"一词是由这派的理论家费利克斯.费内翁于1884年在布鲁塞尔的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首先使用的, 它恰当说明了在追求绘画中光和色的表现上, 新印象主义是进一步发展了. 新印象主义不仅是印象主义在技法上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对印象主义的经验写实的某种反拨, 在艺术中灌注古典理性精神.正当印象主义绘画方兴未艾之际,在这个团体中就逐渐滋生出一个新的支派,即新印象主义。

它的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他们崇拜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

修拉和西涅克依照谢弗勒尔的色彩学说,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的名称是由费里富奈翁关于《1886年的印象派》书中所言“深信印象主义已被修拉的新风格所代替了”,于是人就称以修拉为代表的这一主义为“新印象主义”。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摘要】后印象主义是继印象派之后的一个艺术流派,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观念的表达。

其绘画风格以变现感和抽象表现为主,强调色彩和形式的变化,自由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后印象主义的特点包括色彩鲜明、形式变形、意象模糊等,突出了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对于自然的诠释。

后印象主义在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后来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

其历史地位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艺术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标志着艺术向现代化发展的转折点。

后印象主义的出现不仅使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也为后来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想启示。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特点,影响,历史地位1. 引言1.1 后印象主义的定义后印象主义是一种绘画风格,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在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

它是对印象主义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同时也融合了象征主义和点彩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表现,追求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强调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表现形式。

后印象主义艺术家以更加抽象和表现主义的方式表现作品,将现实世界转化为内心情感的抒发,从而更加深刻地打动观众的心灵。

后印象主义的画作常常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形状变形,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独特美感。

这种艺术风格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2 后印象主义的重要性后印象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19世纪末,随着印象派的影响逐渐减弱,后印象主义艺术家们通过对色彩、光线和形式的更加深入探索,开创了全新的绘画风格。

他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自然景物,而是试图表现内心世界和情感。

后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在表现主观情感和抽象概念方面探索了新的可能性,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印象主义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艺术观念和技法的创新。

通过对色彩、构图和表现手法的大胆尝试,后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在绘画表现形式上实现了突破。

后印象主义定义

后印象主义定义

后印象主义定义印象主义是一种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艺术运动,起初在法国兴起,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它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开端之一。

印象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变化来描绘现实生活的印象。

印象主义的诞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在19世纪,由于摄影术的发明,艺术家们开始质疑自己的作品在描绘现实方面的作用。

他们认为,摄影已经能够准确地记录现实,而艺术家们的作用就是要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和理解。

因此,他们开始追求光影和色彩的变化,试图捕捉下来,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个人印象。

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常常选择户外的自然环境作为创作的对象,例如田野、河流、树木等等。

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线下观察同一个景物,并试图捕捉到不同时间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

这种观察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描绘自然界的变化和气氛。

在画面的构图方面,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常常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手法。

他们不再追求传统的透视和细节,而是更加注重整体的效果和色彩的表达。

他们的画作常常看上去像是一系列的色块和笔触的组合,给人一种模糊而且不完整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使观众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画家们对现实的感受和理解。

印象主义的画家们常常使用明亮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他们认为色彩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对现实的理解传达给观众。

他们还注意到,光线对色彩的影响非常重要,因此他们会特别关注光线的变化,并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达光线对物体的照射效果。

印象主义通过对现实的印象和感受的表达,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为后来的艺术运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它注重个人的情感和对现实的理解,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性和独立性。

尽管在当时,印象主义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但它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

它为现代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思想和创作的方法。

总的来说,印象主义是一种追求个人印象和对现实的感受的艺术运动。

后印象派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后印象派对后世艺术的影响

后印象派对后世艺术的影响1、后印象主义对现代艺术色彩的影响后印象主义画家对于再现色彩的批判,对色彩的重视与表现,对主观情感色彩的释放,促使了以法国野兽派为代表的一些画派的艺术家有意识地大胆使用平面化的色彩语言,进而实现现代感情色彩本质的全面解放。

象是塞尚以纯色支配画面,否定对象固有色,使色彩脱离对象而独立起来,充分发挥主观表现;凡·高在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大师们在的色彩运用的基础上,把色彩视为符号性的个性的形式,用色彩表现一切。

2、后印象主义对现代审美观的影响在传统的西方绘画中画家往往追求如何忠实地再现客观物象,而从后印象派开始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开始出现主体创造和主体表现的艺术新世界。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艺术家第一次在主客观的平衡关系上找到了自由的支点,画家主观的意志取得了支配性地位,艺术成为它的构成物。

这种趋向抽象的艺术意志抛弃了对自然物象的模仿和依赖,依据画家内心感受、逻辑来对客观物质进行抽象形式的组合和安排。

在创造过程中,画家将自己的审美经验倾注于富有意味的秩序形式之中,使其成为一个完全自主独立的审美有机体。

这完全不同于纯粹靠对自然摹仿的“再现”美,而是一种“表现”的美,从而孕育后来追求平面化构图的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流派。

塞尚的形状几何化和散点透视观及与高更的共同点“视觉就调”,就对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以直接影响。

凡·高更强烈的个性情绪的画面表达和创造对野兽派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后印象主义对现代艺术思想观念的影响艺术的创新就在于艺术家对传统规则的不满。

塞尚感觉印象派太过专注于飞逝的瞬间,失去了秩序感和平衡,忽视了自然的坚实和持久的形状,他渴望新的和谐与程序;凡·高感觉到由于屈服于视觉印象,艺术失去了激情,他渴望寻找新的热情和真诚。

高更完全不满意那时的文明和艺术,渴望单纯、直率,希望能从原始部落中有所发现,渴望完全达到直率和单纯。

他们都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了油画色彩上的解放。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影响印象派艺术运动发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革新和挑战。

它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象派起源于画家们对传统绘画的束缚感的不满。

传统绘画通常追求完整性和精确性,画家必须在画室中创作并依靠素描和记忆来描绘景物的细节。

画家们认识到,这种方法无法捕捉到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

印象派画家开始在户外制作短暂的、即兴的素描,以捕捉到场景的真实感和瞬间变化。

印象派画家们注重捕捉光线和色彩的效果。

他们使用勾勒轮廓线条的方式,将色块放在画布上,以此来形成整体的效果。

这种方式使得画家可以更加准确地表现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变化,呈现出更加生动和真实的效果。

印象派画家们在绘画中注重感受和个人印象,强调主观感受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他们关注自然景色的瞬间变化和光线效果,尝试通过色彩和笔触的自由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这种表现方式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使得观众可以参与到作品中去感受和解读画家的情感和视觉印象。

印象派的崭起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反对。

许多人认为这种艺术形式是粗糙、不完整甚至草率的,与传统的艺术准则相悖。

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迅速扩散,成为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基石。

印象派的创新对20世纪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艺术家们的绘画方式和画面构图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绘画规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方式。

他们表达了对于艺术创作的自由追求,反传统并追求个人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印象派在色彩和光线方面的创新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重要的启发。

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和表现主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印象派的色彩运用和光线效果。

印象派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观念也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影响。

印象派强调感受和主观印象,追求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和自由化,这种观念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杜尚等产生了影响。

后印象派的起源和发展对20世纪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后印象主义画派[优质ppt]

后印象主义画派[优质ppt]

早期塞尚
塞尚早期作品处于彷徨阶段。一方面他崇敬法国古典主义传 统,钦佩古典主义大师普桑结构严整、近于冷漠的理性,但 也迷恋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和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作 品。
作品风格

在早期作品中,他经常表现残杀、抢劫、性的诱惑和绝望的悲哀。
虽然内容皆出自于他读过的文学作品,但偏重此类的题材,显然是作
印象主义缺陷
①过分依赖大自然,注重视觉景象的客观记录,专心捕捉迅速演变及 偶发的时刻,而不顾及艺术中长久持续及值得纪念的意义,这些都是 印象主义的自我限制,使得印象主义没有个人风格,流于粗略并缺乏 高尚深刻的隽永含义。《世界艺术史(约翰·弗莱明、休·昂纳》
②印象主义者的艺术目标与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自然以来建立的艺术传 统别无二致。他们都想把画画成我们看到的样子,不同在于达到艺术 目标的手段,探索色彩反射,粗犷笔法,目的是更完美的复制视觉印 象。《艺术的故事》
《穿红背心的少年》1890~1895 95.5x64藏于私人
少年把头依靠在弯曲的左臂上,右 臂伸到腿上,在整个画面空间中少 年背部姿态呈对角线。为了保持画 面的平衡,塞尚特别延长了少年的 手臂,目的是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
《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 人》是塞尚为他夫人画的肖 像。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 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 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 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表 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 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 绘的。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 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 体的结合。
风格成熟时期
1888年,他到巴黎住了一年,经常会见他的一些印象派的朋友,但由 于他的性格,人们似乎并不喜欢他,最终他还是隐居在埃克斯。就是 在这个时期塞尚创作了一系列风格特征明显的风景画、静物画和人物 画,如《玩纸牌者》和《苹果与桔子》等,还为夫人做了许多肖像, 这些都标志他艺术风格的成熟。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

印象主义绘画专注外光画,主题的作⽤被弱化了,⽽且把兴趣扩⼤到从前认为难以处理的题材。

印象主义绘画以再现⾃然对象瞬间的光⾊关系为⽬的,它基本上属于⼀种图绘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是巴罗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视觉实验的延伸,是⽂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的极⾄。

前期印象派的⼤师⼈物主要有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印象主义是⼀个松散的艺术社团。

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

艺术家集合在⼀起,仅仅因为画风⽐较⼀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

参与展出的艺术家,有的仅在⼀段时间内迷恋于印象主义画风,后来则另有追求;有的在绘画风格上曾多次变化反复。

此外,参与画家的⽔平也不尽⼀致。

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和法国⽂学中的⾃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

印象主义和⾃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

后印象主义艺术运动是1885年⾄1905年间出现于法国的⼀种绘画风格,它包括所有印象主义派⽣出来的或者与之对⽴艺术运动,譬如: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综合主义和纳⽐派等等。

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皆是以感觉⽽⽤科学的⽅法作画,是⼀种⾮常客观的艺术,也是写实主义过分发达的结果。

受哲学及⽂学⽅⾯反客观的科学之影响,绘画不得不加⼊了主观的成份,亦即以个性为基础的强烈⾃我表现。

另受东⽅简洁明了的⼭⽔画风影响,以及更为精密和正确的照相术之纯客观⽐较观点来看,都是激起后期印象派艺术兴起的原因。

通俗地说,印象主义表现的是瞬息即逝的光⾊效果,过分的最求感受光⾊,以偶然代替必然。

既然是凭感觉,那必然是主观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绘的是运⽤主观的颜⾊来描绘的客观事物后印象派完全不⼀样了,能够先⾃⼰主观的感情,表现⾃⼰的主观情绪,这种⾊彩就是客观物体的原来⾊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这种的物象来表达⼈类⾃⾝内⼼的⼀种主观情感,所以这种画派更多的是认为不能像印象主义模仿世界,⽽是表达画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马奈《吹笛少年》莫奈《日出》莫奈水上作画1、时间: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后印象主义),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2、印象主义诞生的标志:1874年3月25日,在莫奈、雷诺阿、西莱斯、毕沙罗、德加等艺术家的组织下,以“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为名义的展览在巴黎开幕,标志印象主义的诞生。

但印象派的画家不为大众所理解,遭到批评家的抨击和嘲讽,这使得印象派画家的生活格外凄苦。

3、印象主义的特征: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4、印象主义的表现方法:以户外风景画为主,摈弃传统艺术学院绘画明晰的特征,采用多变而又破碎粗糙得笔触,客观再现画家所观察到得事物印象。

强调对空气透视和光线反映的观察,注重对物体外形和色彩的描绘,主张运用正确的色彩和明暗层次来再现即时所感受到的第一印象。

5、印象派的价值观念: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6、作品题材:进一步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宗教等题材的依赖,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绘画程式约束,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7、印象主义代表人物: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吹笛少年》莫奈--《日出》、《印象》、《睡莲》新印象派1、概念:新印象派用来指代以修拉和西涅克为代表的青年画家,以便将他们和印象派先辈区分开来。

2、新印象派与印象派的区别:1)对光影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理性分析,摒弃印象派杂乱粗略的笔触,采用纯色的细微圆点,一点紧挨着一点,排列在一起,以此来完成一幅画的创造。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

简介
后印象派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 印象派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 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 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 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 在艺术表现上, 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 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 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 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 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 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 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 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 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 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 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 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 绘画对 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的绘画对 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直 结构主义的诞生 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 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
• 后印象主义的丰硕成就,极大地影响着后来的画 后印象主义的丰硕成就, 塞尚的画风影响着立体派, 派。塞尚的画风影响着立体派,高更和梵高的画 风分别影响象征派,三人又同样影响着表现主义。 风分别影响象征派,三人又同样影响着表现主义。 他们审美的主观意识为后来的艺术家观察自然, 他们审美的主观意识为后来的艺术家观察自然, 审视艺术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自然主义“审丑” 审视艺术奠定了基础,开拓了自然主义“审丑” 的延续,以至霸占了整个现代艺术的取向, 的延续,以至霸占了整个现代艺术的取向,为现 当代美学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不过, 代、当代美学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不过,这 非理性”审美观, “非理性”审美观,但也为今天审美的错乱有着 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更渊于他们的解构意识。 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更渊于他们的解构意识。
• 就连他的好友贾科梅蒂也不放过, 导致贾氏与毕反目。达利亦认为 他的色彩很平庸,我想他的素描 更逊一畴。正如范曾所说经骗 了多年的巴黎人十之八九对他十 分厌恨。不知情的国人还不惜余 力为他人做嫁衣裳,吾深感惋惜。 不知这位淫瘤会让多少艺术家丧 生!故此,我为这位自慰习塞尚 之徒感到悲哀。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作者:许志贤来源:《早期教育(美术版)》2016年第11期后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完全抛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情感的主观世界,为20世纪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后印象主义是对印象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写实主义的反叛。

通常被称作后印象主义的画家是塞尚、梵高和高更,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

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而且画家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塞尚的作品注重理念,注重结构,注重画面的建筑美。

他对体面的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对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有较大促进。

《星月夜》中,梵高以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和星星,这是梵高躁动不安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其中也包含着画家身受精神创伤后的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梵高的这种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情感因素。

梵高的作品含有深刻的悲剧意识,他大胆地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感情,追求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形式,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后来的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从梵高的艺术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你什么时候嫁人?》是一幅真正的杰作,表现手法新鲜生动、无拘无束。

高更往后也创作了一些像这样美的作品,但比这更好的作品却从此未能再见。

高更受象征主义美学观念的影响,作品充满原始艺术的抽象性、神秘性和象征因素,结合他精致的艺术趣味,平绘的构成形式,浓郁的装饰效果,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论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与特点后印象派艺术运动是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出现的,它在艺术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上,它对于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在艺术上追求独特的表现方式,他们通过色彩的运用、构图、形态、线条等方面再现了生活中的美丽和快乐,这是后印象派艺术的突出特点。

本文将介绍后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与特点。

1. 色彩鲜明明亮在后印象派绘画的表现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后印象派画家们在使用色彩上,强调颜色的鲜明、亮丽和纯正,追求自然界中的真实色彩。

他们使用鲜艳的、强烈的色彩,创造出了光线和颜色的奇妙交织,并运用不同颜色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意象。

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在色彩运用方面,尤其是在采用色块表现中,偏爱鲜红、紫红、橙黄、金色、蓝绿等强烈的色彩。

2. 构图简化在构图上,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倾向于简化构图,利用色块和线条等表现手法,强调画面的平面性。

画面的表现不再仅仅依赖于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而是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

他们在画面构图时放弃了一些传统的构图准则,例如透视法、比例、形态等等,构图的灵活性强,观众看到画作时,容易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3. 着重表现细节后印象派的画家们对于细节的着重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他们在细节上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手势、面部表情、人物动作等小细节的描绘来营造出丰富的细节感受。

因此,观众在欣赏这些画作时,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表达能力。

4. 突出主观感受在后印象派的绘画中,显示了画家作为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艺术家试图通过作品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反应。

他们关注细节,注重情感的表达,而不是追求真实的原貌。

因此,观众在欣赏画作时,可以感受到画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他们的个人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1890-1900):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

后印象主义一词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用来描述文森特·梵高、高更和保罗·塞尚等为代表的一群画家以及画风的。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

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

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

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

凡·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立体主义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

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

立体派画家受到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的思想启示,试图在画中创造结构美。

他们努力地消减其作品的描述性和表现性的成分,力求组织起一种几何化倾向的画面结构。

野兽主义
野兽主义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形象地将这些画称作“一罐颜料掼在公众的面前”。

野兽主义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

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注意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

他们吸收东方和非洲黑人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纯粹造型的表现,惯用红、青、绿、黄等醒目的强烈色彩作画。

他们以这些原色的并列,加上大笔触,单纯化的线条作夸张抑扬的形态,以达到个性的表现,把内在真挚情感,极端放任的流露出来。

以最小限度的描绘,达到表现最大限
度的美感。

他们的作品有明显的定意倾向。

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在早期日耳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

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

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

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未来主义者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

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

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

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

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

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

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

”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

达达破坏的冲动给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

超现实主义画派
1. 超现实主义绘画“反常合道”的特点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画家们开始探索自己非理性的一面,以找到新的创作自由。

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情景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征,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给人以灵验、虚无的感觉。

这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这些作品隐喻着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反常合道”的艺术魅力。

超现实主义绘画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最能体现绘画本质的语言特征和艺术技巧。

这种创作方法是对以往以理性、现实为特征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反动,目的在于对真实的深层次探索和表现。

超现实主义绘画多半依靠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画面情景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意境与具象实体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了追寻艺术家个体感受的信息。

这与中国古人强调“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境界吻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效果就在于抽象与具象的适当调配,在这两者之间取得恰到妙处的平衡。

在“虚”与“实”的处理中,“虚”的部分更是艺术家想象力飞翔驰骋之处,即是绘画的超现实性。

2. 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画家及作品
西班牙画家达利(1904—1989),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

他利用反向思维,自由拼合想象的画面,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倒置和回放,构建出一个意象新奇、陌生化的超现实主义场景。

其代表作《记忆的永恒》创作于1931年,典型地体现了他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

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物体,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

那种对时间疯狂流逝的独特表现手法,暗示了个人情感在物质世界挤压之下迸发出的无法回避的力量。

《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具有典型意义的视觉形象之一。

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的。

他尽可能精确地记下自己的潜意识,以及自己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