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概述
现当代散文概述
![现当代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ff28e9f1a37f111f1855bc1.png)
现当代散文概述【篇一:现当代散文概述】二、十七年散文概述(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
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青《秋色赋》。
(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
《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 (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
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邓拓《一个鸡蛋的家当》小结:十七年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三、十七年散文的不足视角背离与“模式化”。
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
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
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
第九章现当代散文
![第九章现当代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601b28cfc789eb172dc866.png)
“特立独行”的含义
• 表面上是在回忆自己插队养猪的一段经历, 其用意却在把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所具 有的品质拿来和现实中的人做比较,针砭 人的生存状态。
• P233
幽默与反讽
• 线索:作者对妻子武钟谦的深情厚谊构成 本文情感线索。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夫妻 深情,朱自清在行文里既感念着妻子的贤 惠,又隐含着做丈夫的某种自责与懊悔。
• 人物刻画:通过细节动作和生活点滴来刻 画人物形象。
• 语言风格:具有明显的絮语散文特点。
二、何其芳《黄昏》
• 作者简介: • 何其芳,诗人、散文家,原名何永芳,四
• 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 线索。
• 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体现着作者的思绪 和感情的逐层推进过程,标志着文章思想 内容的断深化:由看到旧家庭、旧礼教 的败落,到揭露和抨击它的罪恶,再到指 出新的生活道路,成为统贯全文的一条明 线。
四、钱钟书《论快乐》
• 作者简介: •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 • 文学研究:《谈艺录》、《宋诗选注》、
重要作家
• 贾平凹:民间风俗的展示者。《月迹》 《一棵桃树》、《商州初录》《商州又 录》、《说话》《四十岁说》等。
• 余秋雨:历史文化的哀鸣者。《文化苦 旅》、《文明的碎片》
第二节
散文选
一、朱自清《给亡妇》
• 作者简介: • 朱自清,本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
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生于 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应聘来清华执教。 长期担任清华中国文学系主任一职。1948 年病逝于北京。
•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专门探讨现代散文 概念的《美文》;
• 1924年,《语丝》创刊,周作人、鲁迅、 林语堂的创作,“语丝体”;
20年代散文概述(五四时期)
![20年代散文概述(五四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11e6f86bf5335a8102d220d2.png)
周作人的两类散文:“浮躁凌厉”与“冲淡 平和” 周作人具有叛徒与隐士的二重人格。正如他 自己所说,心中有两个鬼,“其一是绅士鬼, 其二是流氓鬼”(《两个鬼》)。由此,形成 了周作人散文“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 种风格。五四前后及20年代谈时事的战斗的杂 文屑于浮躁凌厉的一类,而五四时期的杂感、 读书随笔及20年代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 散文,则属于平和冲淡的一类。
1、个性化。独抒性灵、率真自然的散文较多。
2、散文表现内容扩大
3、文体自由,风格多样。
4、受到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
5、成就斐然。
朱自清:“有种种的样式,种种流派,表现 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 日新异月: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 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 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 或洗炼,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 此。”
创造社的散文创作
“创造体”:最为自由,最见个性的一种文体。 1、郁达夫:坦白、真诚、感伤,带颓废色彩。 《还乡记》 、《海上通信》
2、郭沫若:张扬自我、热爱自然、关心社会。
“小品六章” 本质上是一个抒情诗人,所以他
的作品无一不具诗情。他的散文与小说很难区分。
语丝派散文
语丝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
刊而得名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
文学流派,倡导思想和言论自由。 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犀利、泼辣的杂文, 二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冲淡、平和的小品散文 。 语丝体:幽默、泼辣
“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924年,陈源、徐志摩等在北平创办《现代评论》 杂志,围绕着它,20年代中期出现了“现代评论” 派散文,其成员多是留学欧美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 分子,政治倾向上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相 对立,这自然影响了他们散文创作的思想取向。 “现代评论”派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有徐志摩、陈源 (陈西滢、现代女作家凌叔华的丈夫)、吴稚晖等。
散文概述
![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021870f844769eae009edf3.png)
轼
王安石
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後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 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 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年後,因文才出,备受当 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孟子》
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
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 观点(仁政、王霸之辨、 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 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 经典著作。
其进锐者,其退速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 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 其退速。” 【译文】 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 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对于应该 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登徒子好色赋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 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 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 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 不然…….
汉赋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 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而 不能靠先天的遗传。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 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散文概述
![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7b147aec77da26925c5b082.png)
一、散文的含义
广义: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 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 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 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 传记、游记等文体。 狭义: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 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 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 样式。
广义“散文”与 狭义“散文”
(5)《战国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 和言行策略,作者不明。
(1)《论语》
诸 子 散 文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
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 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 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 》《中庸》《孟子》《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 五经”。
《汉书》
班固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前 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 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二十 四史”之一。
唐宋散文
唐宋时,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 、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也在此时涌现。
唐宋散文
第一章 散文概述
一、散文的含义
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 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 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 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古代“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
三、散文的种类
四、散文的历史——中国散文的发展
1.散文的萌芽 中国古代散文的雏形,可追溯到甲骨文。 甲骨卜辞是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 甲骨卜辞是殷王室占卜的记录文字,因为 刻在龟甲、兽骨(通常是牛的肩胛骨)上, 所以叫甲骨卜辞。
(2)《孟子》
诸 子 散 文
十七年散文概述
![十七年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0e2e9ca28ea81c758f57880.png)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况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 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61 年被称为 “散文年”。
(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冰心 《樱花赞》峻青《秋色赋》等。 (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 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 穆青《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3)尖锐泼辣的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 泼辣。
——《雪浪花》
…… “是叫浪花咬的,” 老渔民慢条斯 理说:“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 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 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 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 …… 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 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 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 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雪浪花》
三、杨朔散文的局限性 1、思维的模式化。 以上我们讲到杨朔散文经常使用 托物言志的方式,这种方式后来形成 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十七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必须表达 一定的政治主题,日常生活、寻常的事物不具 有独立的意义。
杨朔之前,很多散文直接写到重要的政治 事件、政治人物。 杨朔散文把日常生活、日常的场景引入了 散文。但是日常生活在杨朔散文中仍然不具备 独立的意义。它们必须依附于某个政治主题在 作品中才能获得合法性。
2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 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 忧愁,使你沉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凡是遇 到这样的事情,我就要反复思索,到后来往往 形成我文章的思想意境。” 有人据此给他总结了一个公式: 动情→反复思索→形成意境 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思索最为重要。正是 在这个环节中,作者将政治思想注入其中;让 政治思想与诗的意境结合起来。
散文写作十五讲
![散文写作十五讲](https://img.taocdn.com/s3/m/8260cf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f.png)
散文写作十五讲摘要:一、散文的概述1.散文的定义2.散文的特点二、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3.议论散文三、散文的写作技巧1.选材立意2.结构布局3.语言表达四、散文的创作过程1.构思2.拟稿3.修改五、散文名篇欣赏1.鲁迅的《藤野先生》2.朱自清的《荷塘月色》3.林清玄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正文:一、散文的概述散文是一种以描绘个人见闻、抒发个人情感、阐述个人观点为主的文学作品。
它不像诗歌那样注重形式和韵律,也不像小说那样注重情节和人物塑造,而是更注重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具有以下特点:1.真实性:散文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描绘真实的人和事,表现真实的情感和思想。
2.自由性:散文不受形式和格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文笔自由。
3.思想性:散文往往包含作者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二、散文的分类根据内容、形式和主题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以描绘人物、事件、景物等为主,通过叙述个人经历、见闻,展现生活画面,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描绘,表现作者的情感世界,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议论散文:以阐述个人观点、见解为主,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等方面的剖析,表达作者的思考和主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论辩性。
三、散文的写作技巧要写好散文,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包括选材立意、结构布局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1.选材立意: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事物、事件和人物,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传达文章的主题。
2.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如开头、结尾、过渡、层次等,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阅读。
3.语言表达:运用生动、贴切的描绘手法,以及优美的文字、句式和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散文的创作过程散文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构思、拟稿和修改等环节。
1.构思:确定文章的主题、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对文章的框架和内容进行初步设计。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1574b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9.png)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一】(一)散文概述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二)散文的古今概况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
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
![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9c58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4.png)
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
摘要:
1.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概述
2.鲁迅散文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3.鲁迅散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正文:
一、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概述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创作了许多散文佳作。
这里我们选取了十篇具有代表性的鲁迅散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十篇散文分别是:《狂人日记》、《阿Q 正传》、《孔乙己》、《草庵歌》,《白光》、《彷徨》、《野草》、《故事新编》、《朝花夕拾》和《热风》。
二、鲁迅散文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1.主题:鲁迅散文的主题涵盖了人性、民族性、社会现实、历史与传统等多个方面。
他关注个体的命运,挖掘人性的弱点,抨击封建制度和传统观念,呼唤民众觉醒,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
2.风格特点:鲁迅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他运用讽刺、讥讽、夸张、拟人等手法,展示了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社会画卷,深入人心。
三、鲁迅散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鲁迅散文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
我国散文的形式和内容,还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散文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都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为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总之,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是他创作生涯中的瑰宝,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彰显了他对民族和国家的忧患意识。
散 文 概 述
![散 文 概 述](https://img.taocdn.com/s3/m/f455e5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1.png)
过渡页
Transition 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散文的分类 散文欣赏技巧
第3 页
一、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狭义的散文是除诗 歌、小说、戏剧以外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 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
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探索作者感情不断深化的脉络,进而揣摩作品的立意。
3
善抓文眼:文眼是指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词句,是散文主题的凝聚点。
4
纵观全局:把握散文要从全局着眼,不能孤立地从某处一场面、某一处感怀来归纳主题。
5
品味语言:阅读散文作品时,要注意品味语言,包括品读其内涵、体会其美感、感知其
第5 页
二、散文的分类
第6 页
2.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以 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 的语言运用上。
抒情散文的抒情方式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 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如朱自清的《荷塘 月色》、刘白羽的《日出》均为借景抒情的散 文。
二、散文的分类
3.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内容以发表议论,阐发哲理为主,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然后论述道理,再加以评 论总结。
韵味。
第8 页
文学欣赏
二、散文的分类
1.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内容以写人、记事为主。偏重于写人 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 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 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 事件的叙述,不要求情节完整、不追求曲折变化、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如许地山的《落花 生》,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的课件
![散文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ea3b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d.png)
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情景交融,使 文章更加感人。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 思考,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读者产生 共鸣。
详细描述
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景,运用了形象生 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 感和思想。
05 当代散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代散文的创作现状与问题
创作题材单一
01
当代散文的题材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多以个人生活琐事为
主,缺乏深度和广度。
艺术水平参差不齐
02
当代散文的创作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作品过于简单、粗糙,缺
乏精致的艺术表现力。
缺乏独特性
03
当代散文作品普遍缺乏独特的视角和风格,许多作品雷同,缺
散文与小说的关系
散文和小说都是叙事文学的形式,但它们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上有所不同。小说通常具 有完整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散文则更注重对生活片段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
尽管如此,散文和小说也可以相互借鉴。小说可以借鉴散文的灵活性和直接性,而散文则可以借鉴小 说的故事性和人物塑造技巧。事实上,有些小说作品也具有浓厚的散文风格,而一些散文作品则具有 小说的故事性和深度。
抒情散文:以抒发情感为主要表达方式,如《春》、《故都的秋》等。
散文的类型与风格
议论散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述作 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如 《拿来主义》、《读书的意义》 等。
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要表达方式,如 《荷塘月色》、《春》等。
散文的类型与风格
01 02 03 04
风格
平实质朴:一些散文以朴实的语言,不加修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和所见所闻,如鲁迅的《朝花夕拾》。
新时期散文概述范文
![新时期散文概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3db7f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9.png)
新时期散文概述范文在新时期,散文创作延续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新时期散文更加突出了现实主义的特点,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描写。
同时,新时期散文也借鉴了其他文学流派的特点,注重个体的心理描写、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新时期散文进行概述。
首先,在新时期,散文创作更加注重现实主义的特点。
现实主义是指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揭示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的真相。
新时期的散文作品,无论是社会题材还是个人题材,都更加注重对现实的观察和描写。
它们以扎实的事实为基础,通过对细节的准确描写和生动形象的刻画,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同时,新时期散文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剖析和展现,力图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其次,新时期散文注重对个体心理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散文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表达个体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而在新时期,散文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作家们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使作品更为真实和感人。
他们通过对个体感受的描述,传达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
新时期散文通过对个体心理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同时,新时期散文还关注审美追求。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语言和表达方式对作品的艺术性有着重要影响。
新时期散文在语言和表达方面更加讲究审美追求,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作家们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艺术手法,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们注重对节奏、音律和感官形象的处理,使作品更富有韵律感和艺术美感。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散文在保持传统散文特点的基础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新时期散文更加突出了现实主义的特点,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描写。
同时,新时期散文也注重对个体心理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传递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矛盾。
此外,新时期散文还注重审美追求,通过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艺术处理,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中国古代散文概述
![中国古代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7c7254e58fafab069dc02fc.png)
《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
《秦策一》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 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 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 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 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 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 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 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
子产不毁乡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 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 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 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 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二、பைடு நூலகம்代散文
政论文 :贾谊、晁错 史传文 :司马迁、班固 汉赋 :司马相如 、扬雄、枚乘、班固、张衡等
《史记》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 体,在汉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的体制虽承袭《史记》,但它是中国 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 至王莽四年(公元23)共 229年的断代历史。
历史散文
(一)商代:历史散文的萌芽
甲骨卜辞、《易经》卦爻辞、商周
铜器铭文
乾: 元 亨 利 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二)周代
大学语文2散文篇
![大学语文2散文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58c61131b765ce050814b4.png)
2.英国散文的发展。 在英国,一直到16世 纪末尚无值得称道的 散文。
3.美国散文的发展。 美国文学界迄今为止 尚无一个精确而权威 的散文定义。
第一章 散文概述
第三节 散文的欣赏
散文是一种侧重于表现作者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学样式,鉴赏散文, 首先是把握作者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接受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感情 的个性化熏陶,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陶冶性情的美感享受。
第一章 散文概述
第一节 散文的含义、特点与种类
一、散文的含义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在中国,广义的散文是相对骈文、韵文而言的, 凡是不押韵,不讲骈俪的文章,统称散文,它包括了文学性比较强的作 品,也涵括了实用性的文章。狭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 影视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排除了纯实用性的文章,专指那些带 有文学性的散体文章。
第三章 外国散文名篇鉴赏
瓦尔登湖(节选)[美]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的风景是卑微的,虽然很美,却并不是宏伟的,不常去游玩的人, 不住在它岸边的人未必能被它吸引住:但是这一个湖以深邃和清澈著称, 值得给予突出的描写。这是一个明亮的深绿色的湖,半英里长,圆周约 一英里又四分之三,面积约六十一英亩半;它是松树和橡树林中央的岁 月悠久的老湖,除了雨和蒸发之外,还没有别的来龙去脉可寻。四周的 山峰突然地从水上升起,到四十至八十英尺的高度,但在东南面高到一 百英尺,而东边更高到一百五十英尺,其距离湖岸,不过四分之一英里 及三分之一英里。山上全部都是森林。
一、注意不同种类散文的特点 散文或以记叙为重点,或以抒情为中心,或以议论为侧重,不同种类的 散文在鉴赏时也就有了一些特殊性。
二、牵住线索,沿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
就鉴赏而言,散文是不易为读者把握的文体之一。散文尽情尽性,无拘 无束,行之于所当行,止之于所当止。
散文概述
![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83466124431b90d6c85c737.png)
散文,是一种深湛而美妙的艺术,它最 大的特点便是“散”,散得让你无所适从。它 是文学形式中的“醉拳”,看似醉散,却路数 不乱,绝招暗藏。看似容易,但学来却要一步 步踏实的功夫。(梁衡) 散文需要真情实感,如果说诗是感情的 火花,那么散文就是感情的泉涌。真情实感就 是动力,就是能源。有了它,散文才会活起来, 才会走向读者的心灵深处去。(田野)
⑶ 散文的抒情中,有大量的联 想和想象。作者的情感,千变万化, 思绪联翩,天马行空,自由挥洒。 在这些貌似断续、跳跃的段落中, 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忽隐忽显的情思 主线。要透过这些联想和想象,通 过具体事物与场景的描写,去澄清 模糊的印象,理清作者的思路。
⑷ 仔细分析字里行间的寓意, 抓住关键的词语,对照文章的细 节,体味作者细腻的情感变化, 从而进一步领略作者的人格、个 性美,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陶 冶我们美的情操。
七,第二单元鉴赏重点 (课本30页)
祝新一单元的 学习能获得新的收 获!
—晓波赠
(二), 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 散。顾名思义,散文由于其自由灵活的特点,在结构 形式上显得比较“散”, 事实上,优秀的散文总是 “形散而神不散”,具有深刻的意蕴和凝炼的主题。 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散文都要借生活中的 事件与人物,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种蕴藏 在作品之中的深刻思想意蕴,就是散文的“神”。朱 自清的早期散文《背影》,乍看似乎只是随意倾吐家 常琐事,记叙多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乘火车北上 念书的情景,通过见到父亲的两次背景和自己的三次 流泪,抒发了真挚的父子之情。作品描写的是平平常 常的生活小事,但仔细回味分析,读者不难从中发现 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寓意,因而这篇作品成为以至情 传世的散文名篇。实际上,散文的特点就在于以自由 灵活的形式,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审美特色。
简述琦君的散文
![简述琦君的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1b139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f.png)
简述琦君的散文(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琦君的散文简述2.琦君散文的特点3.琦君散文的影响篇1正文一、琦君的散文简述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散文家。
她的作品以抒情、优美的文字,讲述生活中的点滴,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
她的散文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作品以小说为主,后来逐渐转向散文创作。
二、琦君散文的特点琦君的散文以情感真挚、文字优美、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为特点。
她的作品常常以家庭、亲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对亲情的感悟和思考。
同时,她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作品中也常常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三、琦君散文的影响琦君的散文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被广泛阅读,被评论家们赞誉为“具有优美情感的散文家”。
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总的来说,琦君的散文以其独特的情感、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2 目录2.琦君散文的特点3.琦君散文的影响篇2正文一、琦君的散文简述琦君,原名胡慧玉,1916年出生于浙江温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散文家。
她的散文作品以其清新自然、深情饱满、富有哲理而备受读者喜爱。
她的散文主题多样,从个人情感到社会现象,从自然景观到历史文化,都表现出了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二、琦君散文的特点1.抒情与写实并重。
琦君的散文中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写实描绘。
她擅长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2.融合文化元素。
琦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和尊重,她的散文作品常常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角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底蕴。
3.深入浅出。
琦君的散文深入浅出,对复杂的观点和问题有着清晰的解释和阐述,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三、琦君散文的影响琦君的散文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第九章 现当代散文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二、现当代散文选
![第九章 现当代散文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二、现当代散文选](https://img.taocdn.com/s3/m/01cd686ce518964bcf847c55.png)
一、现当代散文概述
(一)现当代散文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开展以后,现代散文格外发达,不仅 借以表现人生,更要求批评人生、解释人生,传
达思想启蒙的使命。
当代散文,在“十七年”(1949—1966)期间, 由于“颂”的抒情基调的确立,同时也由于写作 主体的被置换(“自我”被“工农兵新人”所置 换),散文创作上有得有失。到了新时期,在改革 开放精神滋润下,散文在静悄悄中“魂兮归来”, 又实现了和现代散文的精神衔接;20世纪90年代 以来的散文,更以新的探索态势,不断取得创作 实绩,当代散文也变得越来越个人化、民间化。
第三个文学十年(1937—1949)。在国统区的桂 林,1940年左翼作家创刊了《野草》杂志,集中
了聂绀弩、夏衍、秦似、孟超等杂文作家;在孤
岛时期的上海则有唐搜、巴人、柯灵等作家;
在昆明,闻一多、朱自清等作家继续散文写作, 特别是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钱钟书的 《写在人生边上》等散文。其他代表性的散文作 品还包括冯至的《山水》、梁实秋的《雅舍小
(三) 当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等,都是表现抗美援
朝战争的纪实作品。
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主要有三种模式:杨朔 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 作品往往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言志。杨朔的《海 市》《樱花雨》《荔枝蜜》等;刘白羽常采用现 实生活和战争记忆交织的叙写方式,重在抒发现 实中的豪迈情感。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老作家们写作回忆性 散文,如孙犁的《晚华集》和《无为集》、陈白 尘的《云断梦忆》、丁玲的《“牛棚”小品》、 杨绛的《干校六记》等,巴金的《随想录》在20 世纪80年代影响较大。诗人流沙河的散文集《锯 齿啮痕录》,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名家散文摘抄100字
![名家散文摘抄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c72a8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0.png)
名家散文摘抄100字摘要:一、引言二、散文概述三、名家散文摘抄及赏析1.鲁迅《野草》2.朱自清《荷塘月色》3.林清玄《生命的化妆》4.余秋雨《文化苦旅》四、名家散文对后世的影响五、结语正文:一、引言散文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体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名家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本文将选取几位名家的散文作品进行简要的赏析,以期展现散文的魅力。
二、散文概述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情感、表达思想、描绘人物的文学体裁。
它以现实生活为素材,通过艺术加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散文的特点是形式自由,表现手法多样,语言优美,寓意丰富。
三、名家散文摘抄及赏析1.鲁迅《野草》《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包含了许多富有哲理和讽刺意味的作品。
如《药》通过描述革命者夏瑜被封建社会迫害致死的情景,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
2.朱自清《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月夜荷塘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作品通过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纠结与彷徨。
3.林清玄《生命的化妆》《生命的化妆》通过对生活中细微小事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如作品中描述的化妆,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一种美化,使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4.余秋雨《文化苦旅》《文化苦旅》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散文集,作者通过讲述一系列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现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忧虑。
作品内容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化的韵味。
四、名家散文对后世的影响名家的散文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广泛的启示。
它们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表现手法,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五、结语总之,名家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散文概述
![散文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964bdf28ea81c758f57818.png)
五四期散文概述
时
在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是很有成就的,在数量、题材,文体品种、风格流派方面都异常突出。
首先是以议论时政为主,又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杂文的创作。
鲁迅自然是最有成就的作家,除他之外,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也颇有成就。
其中前二人的杂文多侧重于评论时政和社会问题;后两人则多侧重于文化评论和思想评论。
二十年代,新文化阵营分化为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
前者的撰稿人主要是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坚持反帝的封建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掀起杂文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后者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西滢等,思想明显右倾。
他们创办《现代评论》,开辟“闲话”专栏,发表杂文。
其中以陈西滢成就最大。
小品散文的出现稍晚于杂文,1919年以后迅速增多,作者和作品的数量都远远超过杂文。
影响比较大的有语丝社的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许地山;创造社的郁达夫、郭沫若、新月社的徐志摩等。
散文的概述
![散文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77b30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d.png)
散文的概述散文这东西啊,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阵微风,轻轻拂过你的心田。
它可不像那些严谨的议论文,一板一眼地讲道理;也不像小说,有着曲折离奇的情节。
散文就像是一个知心老友,在某个午后,和你慢悠悠地唠着家常。
你看啊,散文的形式那叫一个自由。
就好比是天上的云,想变成啥样就变成啥样。
有时候它可以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小短文,就像我上次去山里看到的景象。
那山啊,绿得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山上的树挨挨挤挤的,像是一群亲密无间的伙伴。
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就像无数个小镜子在反光。
我当时就想啊,这要是写成一篇散文,只要把我看到的、感受到的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成。
我可以写那山间的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就像一首永不停歇的小曲儿,溪水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这小鱼啊,在水里游来游去,就像一个个灵动的小音符在跳动。
这就是散文的妙处,它能把大自然的美,像展开一幅画卷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
散文还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比如说你今天心情特别好,就像中了彩票似的。
你可以把这种喜悦通过散文分享出来。
你可以写早晨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脸上,那感觉就像是妈妈温柔的手在抚摸着你。
你走在街上,看到什么都觉得美好。
路边的花朵像是在对着你笑,路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善意。
你把这些细节和自己内心的喜悦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篇充满感情的散文。
这就像是把自己心里的蜜罐子打翻了,甜滋滋的感觉流淌在字里行间。
再说说散文的语言吧。
它可不需要那种特别华丽、堆砌辞藻的写法。
简洁明了又富有感染力才是王道。
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怎么顺口怎么来。
你要是跟朋友讲一个故事,肯定不会用那些文绉绉的、晦涩难懂的话吧。
散文也是这样。
你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就像我刚刚说的山像翡翠、树叶像小镜子。
也可以用一些俏皮的说法,比如说你形容一个人跑得很快,你可以说他跑得像一阵风,刮过就没影了。
这样的语言会让读者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就像在听你亲口讲述一样。
还有啊,散文的主题可以非常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曹刿论战》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汉代——散文 司马迁
纪传体——《史记》 作者司马迁创造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 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 鲁迅 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 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 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 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 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 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 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唐朝——古文运动
也称为苏文忠公。 王安石
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後人称王荆公。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於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 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
,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
写景抒情散文的考点:
古今。
柳宗元 字子厚,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 。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
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
苏洵 苏轼 苏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卒后追谥文忠,后人
中唐之后国勢日渐衰微,士子文人想恢复 大唐国风、重振国家势力,于是从古代的思想、 文学中找出可以改变当时社会的精神价值----儒 家思想与先秦两汉散文。
古文:与骈文相对而言的,更为实用、不讲对 偶声律的散体文。
唐宋八大家
韩愈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人,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称赞他为” 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
散文概述
先秦–—–—诸子散文
儒、道、阴阳、法、名、 墨、纵横、杂、 农、小说十家
文风方面 《论语》言简意赅 《孟子》言辞雄辩 《荀子》论证缜密
《墨子》讲究逻辑 《庄子》想象奇特 《韩非子》犀利峻峭
《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
景物描写的角度:
•空间角度:由上到下,由远及近, 由高到低,由内而外。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味觉
写景的观察角度:
•俯视、仰视、侧视、平视、环顾
写景的方法:
•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 色味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远近结合、白描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含蓄委婉:
《报任安书》·司马迁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 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 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 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 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汉代——赋文 司马相如
体物写志,注重铺陈,词藻华美,色彩绚 丽。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 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
以花开头、以花结尾 以木雕贯穿全文
以看社戏的经过为线索
《散步》 《最后一课》
《我的叔叔于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
以散步的经过为线索 以文中的人物“我”的
见闻与感受为线索
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 索
《伟大的悲剧》
标志时间变化的词
《雨的四季》 《春》
作者的感情或变或不变
《雨的四季》
如何找线索:
•注意文章标题。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 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 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子虚赋
月夜泛舟兮,横卧江心; 与影同醉兮,美于江 景。 皓月高悬兮,四方空亮; 舟旁落月兮,击之不 碎。 午夜起风兮,飘飘起舞; 浪欺孤舟兮,仰天长 啸; 青龙出鞘兮,剑搏寒风。
寒风酷烈兮,催舟却步; 剑法狂劲兮,招招破 风。 寒风旋走兮,剑亦已醉。 对酒当歌兮, 啸傲江湖。
《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先秦–—–—历史散文
有编年体的《左传》 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只是编年的大事记,写得比较简约。其中 的褒贬是通过一字一句来显示的。
后人称之为“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其 中的意义很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后来就有解说、 补充它的书出来。现存的有《春秋公羊传》、《春 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世称“春秋三传”。
1、线索: 定义 分类 如何找 2、景物描写的角度: 3、写景的观察角度: 4、写景的方法: 5、抒情的方式:
线索的定义:
贯穿全文,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 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使文 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物线 事线 》
《社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