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与宇宙单元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综合测试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综合测试

第十六章粒子与宇宙(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3分=45分) 在每个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如图1所示是2014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而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造林,绿化家园B.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C.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图1 图22. 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A.质子B.电子C.中子D.原子核3.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

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1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原子呈电中性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航天器返回舱外表面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隔热性B.热值越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C.原子内电子、质子、中子是均匀分布的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球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6. 能源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有的能源消耗完了以后,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我们称此类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

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水能C.风能D.化石能源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C.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8. 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多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B.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D.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供热9. 在倡导“低碳生活”的时代,以下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作用最小的是()A.太阳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10. 同学们都是未来理想能源的探索者和使用者。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共32分;每小题2分;1—13为单选题;14—15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1、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等都绕着地球转;这种思想的实质是A.地心说B.日心说C.哥白尼的观点D.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2、下列尺度最大的是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总星系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B.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C.原子的核式模型是由汤姆生提出的D.原子是由核子和中子组成的4、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A.中子B.原子C.分子D.电子5、钠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23倍;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则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A.23、11 B.11、23 C.11、12 D.12、116、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环绕速度;其大小为A.7.9㎞/s B.9.7㎞/s C.11.2㎞/s D.16.7㎞/s7、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后;会形成一层油膜;油膜的厚度约为A.1mm B.1μm C.1nm D.0.1nm8、世界上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是A.美国人B.苏联人C.中国人D.印度人9、用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速度逐渐加快时;你感受到的拉力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0、平常说物体不带电;这是因为A.物体内部原子个数与电子个数相等B.物体内部没有电荷C.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D.物体内部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11、要想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某光学仪器变成平行光;应该把灯泡放在A.凸透镜的焦点上B.凹透镜的焦点上C.凸透镜的光心上D.凹透镜的光心上12、一个在地球上用天平称质量为50g的物体;在太空中仍用天平称量;则A.称量值大于50g B.称量值等于50g C.称量值小于50g D.称不出物体的质量13、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14、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用铝和铜各做一只实心球;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C.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大;但质量比铜球小 D.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小;但质量比铜球大1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距u=5㎝时;光屏上不能得到像;当物距u=8㎝时;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u=17㎝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 .u=14㎝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C .u=10㎝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D .u=4㎝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2 分)16、根据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微粒组成的;这种微粒叫做 ; 这个词是 的意思。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2023·淄博期末】为了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很好地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A.优化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等B.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C.大力发展靠石油、煤炭发电的电力行业,以及以煤炭、石油为热源或能源的重工业D.建设、运行、管理各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2.【2022·柳州】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三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

空间站在工作时的能源主要来自()A.煤炭B.地热C.汽油D.太阳能3.【2022·宿迁】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信息、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白鹤滩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B.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新型硅光电池板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C.能量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现在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4.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

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

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电子B.质子C.中子D.原子核5.【2022·宜昌】2022年6月2日,我国发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立了到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的目标,为此需要逐步减少()A.煤炭、天然气发电B.太阳能、风力发电C.海水涨落的潮汐发电D.水力发电6.“嫦娥三号”月球车的任务之一是探测月壤中“氦3”的含量,为人类探索新的核能源物质。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1、下列对分子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普通放大镜观察炭笔的笔迹,可直接观察到炭分子B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会变色,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 .海绵受挤压后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2、“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童谣中的“星星”多数属于( )A. 流星B. 恒星C. 行星D. 人造卫星 3、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的组成是( )A .中子和电子B .质子和电子C .原子核和电子D .分子和电子4、20 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 (a)、(b)、(c) 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 )A.(a)、(b)、(c)B.(c)、(b)、(a)C.(b), (c), (a)D.(a)、(c)、(b) 5、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电子、原子核、原子B .质子、原子核、中子C .原子核、质子、电子D .原子、原子核、质子 6、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A .春天柳枝摇曳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纷飞D .冬天瑞雪飘飘 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 .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9、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A.甲B.乙C.丙 D.乙和丙1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右上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破镜不能重圆”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12、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哪个带负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将体积分别为V 1、V 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 V 1+V 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1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 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15、用力拉铁丝不容易拉断,这说明铁丝的分子之间存在 力. 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 力.分子间的 力和 力是同时存在的. 16、在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望远镜探索宇宙的是 ,他的观察结果证实了哥白尼的 是正确的,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勇敢地在真理面前对宗教说“不”.10题图9题图17、如下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并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 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18、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右上图所示的A 、B 两种模型中,______图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 ______和 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负电荷的_________绕核运动.三、简答与实验题(19题6分,20题13分,21题12分,共31分)19、请指出下图中的两个实验,各是演示什么现象的?(1)甲是演示 (2)乙是演示20、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小明他们从实验室取来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并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然后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做这个实验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21、课堂上,杨老师将断成两段的均匀圆柱形铅块A 、B 的两端面磨平.将磨平的端面相对,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就象没有断开过一样.接着杨老师按图(a )的方式把合在一起的铅块竖直悬挂于铁架台上,然后在铅块下面悬吊了多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面对出乎意料的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1)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同桌的小李、小赵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第一节走进微观1.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构成宇宙中物质的最小粒子是 ()A.原子B.夸克C.中子D.原子核2.从微观世界到无限宇宙,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

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是可分的;物理学家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建立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3.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认识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是由和构成的。

4.(多选)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电子,让科学家认识到原子也具有内部结构。

为了探究原子的结构,1909 年,新西兰科学家卢瑟福开始做“用一束高速α粒子(质量接近氦原子质量的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非常薄的金箔”的实验,如图所示。

大量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的运动方向不发生改变,极少数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个别α粒子甚至原路返回。

卢瑟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用到了()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存在空隙D.α粒子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1.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下列加点的古诗文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B.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D.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向两杯中放入同样的糖块,冷水杯中的糖块比热水杯中的溶解得慢,这是因为冷水温度低导致 ()A.物质分子不运动B.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糖分子间没有斥力D.物质分子运动缓慢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4.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药香,说明 ()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是运动的D.分子间有空隙5.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两铅块就会粘在一起、并能吊起多个钩码,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宇宙和粒子》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初中物理《宇宙和粒子》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宇宙和粒子》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分子→原子核一电子A.PM2.5→NO2分子→PM2.5→原子核一电子B.NO2C.NO分子→原子核→PM2.5一电子2分子→原子核一电子→PM2.5D.NO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B.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D.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的3.上层的粒子是由下层的粒子所构成,下列选项能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4.小明在学习“认识宇宙”的知识后,对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颗恒星B.地球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粒子C.恒星不是绝对不动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5.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6.20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 )A.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B.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C.关于原子核结构的理论D.关于电子结构的理论7.如图所示,氢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9.下列“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正确的是()A.B.C.D.10.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单元练习题及解析

精选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单元练习题及解析

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A. 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B. 宇宙是方形的C. 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D. 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2.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物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B.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C.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D.原子核质子夸克原子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手机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倒车雷达用超声波工作的C.“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4. 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B. 核能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C. 核废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不能随意丢弃D. 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B.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C.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6.下列物体不具有一定体积的是()A. 钢笔B. 饮料C. 煤气D. 梨7. 假如小雨乘坐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旅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雨用体温计测体温B. 小雨相对于青岛的崂山是静止的C. 小雨用照相机给月球拍照D. 小雨绕地心转动一周约需365天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下列有关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带负电B. 电子带正电C. 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质量大得多D. 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得多9.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称为核废料,核废料不具有放射性B. 目前人类获得核能有两条途径,即裂变和聚变C. 核能属不可再生能源D. 核发电是利用核的裂变来实现的10.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在原子核、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核C.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煤B. 水能C. 石油D. 天然气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 依据汤姆生的原子核式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电子C. 炭笔画出的连续的线放大后不连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二、填空题13.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__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04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04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2.(2分)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3.(2分)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2分)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2分)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橡胶棒()A.失去一些电子B.得到一些电子C.失去一些质子D.得到一些质子6.(2分)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锡箔张开,B的金属锡箔闭合(如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7.(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8.(2分)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粒子和宇宙》单元练习卷及全部答案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粒子和宇宙》单元练习卷及全部答案

第十四章粒子和宇宙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依照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核子是()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原子2.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C.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D.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3.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飞行,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

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那么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见到日出的次数可能为()A. 16B. 1C. 2.7D. 0.384.下列现象或事例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连线错误的是()A. 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及体积﹣﹣﹣﹣分子间距很大,分子几乎不受力B. 鞋底上的花纹﹣﹣﹣﹣增大摩擦C. 铁轨铺在路枕上﹣﹣﹣﹣﹣减小压力D. 船闸﹣﹣﹣﹣连通器原理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 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D.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B. “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C.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7.在太阳系中属于恒星的是()A. 金星B. 太阳C. 地球D. 月球8.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 西红柿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9.下列微粒中绕着原子核高速旋转的是()A. 电子B. 原子核C. 质子D. 中子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11.地球的卫星是()A. 太阳B. 火星C. 水星D. 月球12.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直径范围一般在()A. 10﹣9~10﹣10mB. 103~107mC. 10﹣15mD. 10﹣5~10﹣6m13.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14.关于原子与原子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不带电,电子带负电C. 除氢原子核外,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原子中的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15.下列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 常说“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缘故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C. 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D. 宇宙天体、分子并非都在不停息地运动二、填空题16.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__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 .17.原子中,原子核由________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带________电.18.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________,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________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_______,周围有电子绕其运动.19.同学们,你一定会被图中的形状、结构所吸引,这是勤劳的人们、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其间体现了固体________的特征.20.请你在图中所空横线上完成物质结构图。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 )A.蜂蜜飘香B.柳絮飘舞C.雪花飞扬D.落叶纷飞2.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 B C D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B.端面磨平的两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钩码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紧压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3.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的小D.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4.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用手捏海绵使它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做墨水滴入水中扩散的实验时,人眼看不到墨水中分子的运动5.图中小朋友将气球与上衣摩擦,气球会被上衣吸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球与上衣摩擦时,没有创造电荷B.气球会被上衣吸住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果C.电子一定在气球和上衣之间发生了转移D.若上衣得到了一些电子,则一定带正电荷6.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原子核D.相互排斥的头发上带同种电荷7.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B.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排斥力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D.分子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10.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②原子都是实心球体;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1.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12.端午时节,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说明了分子间存在.1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的发现,说明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4.a、b、c是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带负电,则b带电.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c,二者将相互(填“吸引”或“排斥”).15. 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在物体间转移.16.如图所示为市场上常见的一种静电吸尘器.使用时,按照刷子上箭头方向刷,可以刷除衣服上的棉絮、毛絮、灰尘.刷子摩擦后带上了电,因为,所以刷子可以吸引灰尘等.若刷子通过摩擦带上负电荷,说明摩擦时(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17.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以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16世纪初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以为宇宙中心的“日心说”.现代人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18.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填“行星”“恒星”或“卫星”),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填“长度”或“时间”)的单位.三、实验探究题(第19题8分,第20、21题各10分,共28分)19.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1)把一根头发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头发转动,由此现象我们并不能判断头发已经带电,原因是.(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电,吸管被推开的原因是.(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 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一些.20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将玻璃板拉离水面时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A B C D E(1)图A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2)图B和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21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运动得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他们提出猜想.猜想一: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猜想二: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取来两只相同的杯子,放入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得出的结论是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杯子,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4)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得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相同.四、简答题(共6分)22.作为文明公民,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请说明其中的道理.五、阅读题(共15分)2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的气态物质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星际介质在某些条件下形成恒星后会进入称为主序星的稳定期.太阳目前正处于主序星演化阶段,它主要由正、负电子和质子、氦的原子核构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维持太阳辐射的是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反应是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释放出的核能最后转化为辐射能,并同时以每秒4.2×109 kg向外抛出大量物质,将来会发展到红巨星阶段并最终塌陷为密度很大的白矮星.(1)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B.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且开始收缩C.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2)宇宙空间膨胀时温度(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扩张学说,课本上用一个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做演示实验,该实验将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类比宇宙, 看成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3)太阳是星,地球是星.(4)太阳内部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是并释放出能量,请将太阳演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补充完整: →主序星→→.(5)太阳从开始演化到最终,经历的几个阶段相比,其密度的变化情况大致是.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D D D B C C C11.吸引力不属于12.做无规则运动斥力引力13.核外电子正电子 B14.正排斥15.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16.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得到17.地球太阳层次18.恒星长度19.(1)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吸管20.(1)D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E吸引力(3)空隙21.(1)热水温度(2)控制变量法(3)不能(4)温度22.由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公共场所吃有气味的食品时,其他人会闻到这些气味,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快.23.(1)A(2)下降小塑料粒类比法(3)恒行(4)四个质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和两个正电子星际介质红巨星白矮星(5)C。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5、观察图中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图是()6、观察实验现象: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

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8、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

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10、破镜难重圆,其原因主要是()A.玻璃太光滑,玻璃分子之间始终不能靠近B.玻璃打碎后,分子间引力消失了C.玻璃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打碎的玻璃片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1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塑料是导体,把电荷传给了头发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

第十一单元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

第十一单元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十一单元小粒子与大宇宙(B卷·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所示是人类航天器拍摄的地月同框的照片,据此推断从航天器的角度看当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可能为()A.B.C.D.2.秋风送爽菊花香,国庆期间小强和家人一起打卡了双塔公园举办的太原市第32届菊花展,如图所示。

幽幽清香沁人心脾,这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是可以分割的3.下列现象中,不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4.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打扫教室时,看见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5.下列现象和诗句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①一滴水大约有1.5×1022个水分子;②为有暗香来;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④海绵很容易被压缩;⑤昆虫可以在水面上奔跑;⑥长期放煤的墙角,泥土是黑的;⑦尘土飞扬;⑧两铅柱压紧后下端可吊起重物;⑨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⑩满架蔷薇一院香。

A.①③⑤B.②④⑧C.③④⑦D.①⑤⑨二.填空题(共8小题)6.宏观世界中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微观世界中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关于分子动能的大小:①如图表示不同时刻某物体分子的运动情况(带箭头的线段越长代表分子运动越快),类比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可以猜测图中的分子动能较大。

②若要衡量某一物体中所有分子动能的大小,可以用宏观世界中的物理量来反映。

7.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1)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0.1微米,合m,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其在空气中的运动(是/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章节测试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章节测试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种核反应的过程,这种核反应的原理可用于制造()A. 原子弹B. 氢弹C. 导弹D. 普通炮弹2.有关“能源、材料与社会”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B. 能量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C. 半导体可以用来制作LED灯D. 利用核裂变原理修建核电站3.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C. 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在不断的膨胀D.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4.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B.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D.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5.下列物体的尺寸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 夸克/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物质B. 夸克/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物质C. 夸克/电子、原子核、原子、质子/中子、分子、物质D.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电子6.科学家用仪器研究星系发出的光,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线“红移“,就是光的频率正在变小,它同下面的什么现象是相近的()A. 多普勒效应B. 热岛效应C. 温室效应D. 原子行星模型7.任何物体都能分割为极小的微粒,这是物质的可分性,如将一块糖进行若干次对分,但要保持其独特的甜味,可分为最小的微粒是()A. 分子B. 原子C. 一定数目分子的微小微粒D. 糖粉末8.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 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C. 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 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是没有空隙的9.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日本和加拿大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他们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表明中微子具有质量.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C. 中子和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D. 中微子具有动能10.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章节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章节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章节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哪一项属于气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特点A.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2 . 在下图中,以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来获取电能的设备是A.太阳能电池板B.风车发电机C.水力发电站D.核能发电站3 . 暑假去植物园游玩,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A.在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是升华现象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同学们感到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起到调温作用4 . 下列属于气态物质分子排列特点的是()A.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小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5 .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6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热D.打开香水瓶后远远地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 . 初温相同的甲、乙两铁球,其中甲球的质量较大,若两球吸收相同热量后再接触,则下列情况中正确的是A.甲球将热传给乙球B.乙球将热传给甲球C.甲、乙球之间没有热传递发生D.甲、乙球之间热传递方向随机,都有可能9 . 已知铝的比热容大约是铁的两倍,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铁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在一起,则()A.内能从铁球传给铝球B.内能从从铁球传给铝球C.温度从铁球传给铝球D.温度从从铁球传给铝球1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分子间没有空隙B.拉伸一段铁丝时,铁丝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C.夏日池塘边,淡淡荷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二、多选题11 .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展示了“石锅”做的美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6分)
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 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 ____________。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

3. 用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电物体能够轻小物体。

4.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的。

5、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选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和。

6.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7. 气体分子容易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容器,气体是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的。

8.在长度单位中,光年的单位最大,光年大约= m;一些电子芯片的直径大约为,相当于 km。

9.什么是分子,有人提出以下三点看法,请将其中任意一处错误的地方改正:
①分子就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②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小粉末;③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

改正:
10.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

如下图:
查德威克卢瑟福盖尔曼汤姆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10 3 kg / 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10 3 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12.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3
C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 、用量筒“量”出0.2 Kg 的酒精
13.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B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C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D 、 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后不见了
B.酒瓶盖打开后,周围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C.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在活动
D.墙角放煤的地方,时间长了,墙壁里面会变黑了
15.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对方
B. b 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 c 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
C. d 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
16.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年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 年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
17.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18..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19.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 )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如图所示,在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
20.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 )
A.微米
B.千米
C.光年
D.千克
三、实验与探究(共31分)
21(2分)如图3所示,a 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
一根棉线,图b 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 表示用手指轻
图2
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 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 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22(6分)如图4所示,_ 的瓶子里装有空气,___ _的瓶子里装有红棕
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什么
23(4分)春天的兰花,夏天的茉莉,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为什么人
距离这些植物很远,却能感到有沁人心脾的芬香
24(4分)试归纳和列举出生活中能说明物质分子存在引力的事例。

至少两个。

25(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图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下表是他实验数据记录,根据表中的数据记录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
(3)比较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一般不同。

(4)综上述,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

26(7分)右图是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贝壳密度的实验情景。

(1)如图5中测定贝壳质量的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烧杯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贝壳的质量m/g 量筒中 水的体积V 1/cm 3 贝壳的体积V/cm 3 贝壳的密度ρ(kg/m3)
图4 图6 图7
图5
四、计算题(共13分)
27(7分)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500g,空瓶子的质量为100g,
求(1)空瓶子装满水时,瓶子中水的质量
(2)瓶子的容积(3)若用该空瓶子装满酒精,则酒精的质量为多少
28(6分)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103㎏/m3)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测量器材
测量器材:。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