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的五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其代表人物包括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和丰田章一(Akira Iida)。
罗纳德·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与市场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
他认为,市场存在交易成本,而企业则通过内部组织来降低交易成本,使得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
科斯的研究为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奥利弗·威廉姆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贡献体现在对机构的研究上。
威廉姆森认为,不同的交易中存在着不对称的信息以及不完全契约,这导致了市场存在交易成本。
他通过对不同机制的比较,探讨了为什么企业内部存在,并提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概念,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方法。
丰田章一是日本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追求经济适用性”的观点。
他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应该关注个体的行为和制度的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丰田章一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们的研究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提出了交易成本、不完全契约以及制度等概念,为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他们的研究使我们对企业内部组织和市场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经济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罗纳德·科斯、奥利弗·威廉姆森和丰田章一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通过对交易成本、制度和契约等问题的研究,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进步,并为经济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他们的成就在经济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后续学者和研究者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新制度主义经济学 1 常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费用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应包括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
交易费用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置的问题。
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
所以一定的制度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旧的制度将会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这样制度分析才被认为真正纳入了经济学分析之中。
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
”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在鲁宾逊一个人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只有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才必须相互尊重产权。
产权是一个权利束是一个复数概念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
当一种交易在市场中发生时就发生了两束权利的交换。
交易中的产权束所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这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
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
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企业理论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整理]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与流派
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与流派(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马克思将参与主体看作是“一定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的物质承担者”,超出了古典经济学对于“理性人”的假设,将其看作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下的“人”。
马克思所研究的“制度”本质是经济主体参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以及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即上层建筑。
在新制度经济学时期,诺思将意识形态列入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并认为“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二)以自发秩序理论为核心的旧制度经济学凡勃伦以人的本能作为出发点,从本能-习惯-习俗-制度,认为制度是个人或群体普遍存在的思想习惯。
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人们一些思想习惯被自然淘汰,又由于个人对环境的强制适应过程,而出现环境随社会发展和制度变化而变化。
康芒斯继承和发展了凡勃伦的制度分析。
康芒斯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他在综合了“从洛克到20世纪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之后,提出了“集体对个人交易关系的控制”是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康芒斯的研究从“稀缺性”出发,说明了稀缺性“不仅产生冲突,而且产生因为相互依存而建立秩序的集体行动”,因此制度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康芒斯强调法律制度对经济制度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法律保护所有权,并提出了法制优先于经济的观点。
康芒斯在我国曾被认为是代表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作《制度经济学》也被认为是“为垄断资本主义辩护的错误思想”。
但是,他对稀缺性和效率的分析,已经成为了分析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一(James,1937),甚至对于反垄断法的建立影响颇深(三)以产权和交易成本为核心的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williamson(1975)提出的。
新制度经济学一直致力于回答“为什么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构建经济模型的时候必须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即制度对于经济运行的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NIE)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制度安排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济现象和政策的方法,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解决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科学校”和“德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如埃文·韦瑟利,威廉·卡尔德金和罗纳德·科斯等学者的贡献。
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在二战后的美国,由道格拉斯·诺斯、奥利弗·威廉姆森和鲁道夫·诺斯等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理论主要围绕两个关键概念展开研究,分别是制度和合约。
制度包括正式规则(法律、法规等)和非正式规则(习惯、信用等),它们规范着经济主体之间的行为。
合约是经济主体之间达成的协议,用于规定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制度和合约共同构成了经济交易和组织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制度的设计和演化,揭示了制度安排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他们认为,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将决定经济系统的效率、公平和发展。
例如,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明确的产权保护和合同执行机制,可以促进经济交易的进行和信任的形成,从而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稳定性。
新制度经济学家还研究了合约的设计和执行问题。
他们认为,不完备的合约和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和合约的不稳定。
通过研究契约经济学,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合约设计和信息协调的理论和模型,如契约理论、信号模型和交易成本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契约行为和经济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可以解释市场和政府行为的特征和动力,并为制定和评价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讲、新制度经济学导论第一节、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人的行为假定一、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制度。
经济理论的四大柱石: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和制度。
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代表人物:科斯、诺斯。
近代制度经济学:强调非市场力量,重视价值判断,而不重视实证分析,主张政府干预。
代表人物:康芒斯、加尔布雷思。
旧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凡勃伦《有闲阶级论》,提出“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的越高越能畅销的一种现象,反映了人们的挥霍性、炫耀性消费心理。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和核心范畴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特征:①用古典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②将制度作为经济变量,在传统经济学三大基石(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基础上引入制度③遵循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到利他,竞争制度优于其他,在竞争社会里,个人可通过自由的个人活动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④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运用的基本概念是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交易费用。
四、人的行为假定(1)人类动机是双重的。
(2)有限理性。
(3)机会主义倾向。
人具有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双重性,既有个人财富最大化的追求,又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有限理性:指人类大脑中处理信息以及系统地阐述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上的局限性。
原因有: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掌握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头脑是稀缺资源,人的行为能力有限;从事活动搜集信息需要成本。
诺思的认识: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
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制度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核心是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其中最知名的要数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
道格拉斯·诺斯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制度经济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称之为新制度经济学,重点研究制度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诺斯认为经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资源和技术,更关键的是制度环境。
他指出,有效的制度可以提供稳定的产权保护、契约执行和市场规则,从而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的增长。
在他看来,制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从而引导个体行为并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诺斯还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认为历史路径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
他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主要是由于历史上的制度差异导致的。
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改变不良的制度,并建立适合自身条件的制度框架。
诺斯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体现在实证研究上。
他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比较,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他的研究范围包括土地产权、法律制度、政府行为等多个领域,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
诺斯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的研究揭示了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醒我们重视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创新。
其次,他的研究强调了历史路径的影响,提示我们在进行改革时要注重制度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他的研究还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思路。
总之,道格拉斯·诺斯是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还对经济学和决策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理论
非正式约束 —— 核心意识形态及主流文化 的推行和提倡
实施机制 —— 政府强制力、公共服务及组 织系统
3.良政还是恶政:看政府供给制度的性质及实 施方式
谢谢各位
产权是行为的权利或规则 产权是责权利关系的界定 界定产权不等于私有化
产权是行为的权利或规则
案例1 加拿大海狸捕猎活动
自给自足时
市场需求时
资源的稀缺导致新的产权安排
案例2
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制
成本 —— 收益的计算及不同的行为模式
资源低效率导致新的行为权利或规则
产权是责权利关系的界定
科甲 斯
养牛
玉米 乙
交易成本与市场失灵
地主的两种用工方式 —— 长工与短工 企业是长期契约, 市场是短期契约
“科斯的灯塔” —— 交易成 本
过高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需求及供给)
失信的成本 ——
《工人日报》: “企业每年因 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 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 币”
美国《洛杉矶时报》: 信用 危机对中国社会造成危害: “虽 然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很难量
的
牧 场
A: 权利界定给甲,责任界定给乙;
B: 责任界定给甲,权利界定给乙;
C: 甲乙双方形成购买、租借、出让、
合伙、股份制等交易
界定产权不等于私有化
产权与所有权的不同
所有权——ownership : 物的归属权,物的边界 产 权——product rights : 权责利关系的界定,行为的边界
科斯的出发点: 如何认识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提高私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市场机制不是永动机 ——关于交易成本问题
衣服的成本与买衣服的成本 交易成本与市场失灵 权利配置与资源配置
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谁提出
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谁提出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经济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上。
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用来解释经济组织和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绩效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经济行为是基于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和规范的,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经济主体的行为模式和选择。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主要来自三位经济学家,分别是罗纳德·科斯、奥利弗·威廉姆森和道格拉斯·诺斯。
他们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并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首先,罗纳德·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1937年发表的《经济组织问题的自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即在无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的配置结果与产权安排无关。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制约经济组织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
他的研究为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奥利弗·威廉姆森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贡献者。
他在1985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杰出贡献。
威廉姆森主要研究经济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竞争政策、公司治理和公共政策等。
他的研究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认为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最后,道格拉斯·诺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他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突出贡献。
诺斯强调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交易费用”和“制度费用”等重要概念。
他的研究引导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分支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由罗纳德·科斯、奥利弗·威廉姆森和道格拉斯·诺斯等经济学家提出。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并为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五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的五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新制度经济学是二十世纪一支突起的异军,它的源头是大家公认的科斯教授1937年的那篇短文《企业的性质》。
之后几十年间,经济学家似乎对这篇文章视而不见,直到1959、1960年科斯的另两篇宏文问世之后,他的思想才逐渐被大家注意。
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引用者多而深入研究者少。
对此,科斯常有抱怨之词。
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大经济学家认为1937年的文章太过空泛,从逻辑上看虽然无懈可击,毕竟难以操作。
新制度经济学的名字是威廉姆森给起的,在他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系列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新制度学派,之所以有一个新字冠在前头,主要是为了和以凡伯伦、康芒斯、密切尔为首的老制度学派相区分。
老制度学派曾一度在美国成为主流,那是大萧条之后的几年里,马歇尔和凯恩斯之间的过度时期,迷茫的美国人对自己国人的思想第一次重视,但是,可是说旧制度学派几乎没有给现代经济学留下多少东西,也许正如科斯所说他们本来也不愿留下些什么。
科斯在1998年的AER上发表的《关于新制度经济学》一文中说:“老制度经济学的代表康芒斯、密切尔等都是一些充满大智慧的人物,但是他们却是反理论的,他们留给后人的是一堆毫无理论价值的实际资料,很少有东西被继承下来。
”虽然其中的代表人物都曾一度在美国经济学家中声名显赫,但对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影响几乎看不到。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NIE)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他们非常活跃,而且也逐渐得到了主流的承认。
1986年,M atthews就任皇家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到:“在我们的学科领域里,制度的经济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Maathews,1986)在他看来,NIE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他提出了两个有意义的命题,第一,制度是重要的;第二,制度现象将影响经济理论工具的分析。
对于第一点来说,倒算不上是新制度分析的功劳,因为无论新旧,两派都强调制度是重要的。
因此在我看来,NIE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它为经济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真实可行,更为敏锐的视角。
新制度经济学派思想理论学习要点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派思想理论要点总结笔记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思想内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
该学派在接受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组织制度时,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经济人具有稳定的偏好,但是又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例如采用经济人行为的有限理性假定或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假定等。
在分析方法上,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沿用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使用的是“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生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而且将不同制度下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制度的优劣。
而且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注重对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个体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来认识一般。
在政策主张方面,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注重的是市场机制的运行,而且通过对制度的改进,市场的运行是可以实现有效率的,可以实现优化和均衡,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政策主张方面强调市场的自由运行,反对国家干预市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比较1、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比较新制度学派是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批判者的姿态出现的,它的理论基础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学派没什么直接关系。
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
2、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对“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新制度学派从文化整体的角度看待经济与制度,认为经济是一个整体范畴,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制度的方面与技术的方面。
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是沿用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使用的是“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生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而且将不同制度下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制度的优劣。
介绍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的书
介绍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的书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主要关注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以下是几位新制度经济学大师的代表作品:1. 《制度变迁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导引》(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艾利·奥尔斯特罗姆(Mancur Olson)该书于1965年出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奥尔斯特罗姆系统地分析了集体行动和公共物品的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个体行为如何受到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2. 《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 鲍姆尔(Thorstein Veblen)鲍姆尔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先驱之一,该书于1898年出版。
他对现代工业经济的制度安排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制度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
3. 《制度的扭曲性》(The Corrosion of Character: 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 理查德·塞曼(Richard Sennett)该书于1998年出版,讨论了现代资本主义下工作制度变革对个人性格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塞曼通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揭示了制度变迁对个体生活的重大影响。
4. 《制度经济学:建构与分析》(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from the Journal of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 阿尔金·弗·达斯古普塔(Elgar F. Dastur√Guarda)该书是一本收集来自期刊《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的文章,由多位权威学者撰写。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2.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3.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实例5.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价正文(篇1)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新制度经济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崛起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以制度分析为核心,对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关键因素。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它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同时,制度安排也可以导致不公平,因此需要对制度进行分析和改革,以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新制度经济学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的研究,来解释经济现象。
它强调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合,力求对经济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应用实例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通过对制度变迁的研究,解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失败;通过对制度安排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平现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价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目录(篇2)1.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2.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3.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4.新制度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5.新制度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正文(篇2)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概述新制度经济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崛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它以制度为核心,研究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及经济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一种规则安排,它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约束和激励,从而影响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制度是经济行为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派
演变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创始者和
代表人物为凡勃伦,还有康芒斯,米契
主要代表1人9 世物尔纪。包末括至加2尔0 世布纪雷思、包
尔丁、海3尔0 年布代罗,纳创、始华者尔和德等美国经济学家。
代表旧人制物度为经凡济勃学伦 ,
过渡时期制度经济学
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主要代表人物 包括加尔布雷思、包尔丁、海尔布罗纳、 华尔德等美国经济学家。
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但与前一种新制度学派所不同的是,
后者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进行制度分析,并把自身的理论视为是对新古典经
济学的发展。因而,这一学派的理论普遍地被主流学派所接受。其主要理论包括产权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新经济史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法与经济学等。
代表的旧制度学派的传统,主要研究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决定作用以及制度进化过程,
同时也强调技术变化在制度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另包一括是加以尔科斯布和雷诺思斯、等包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The New institutional 尔丁、海Ec尔on布o罗mi纳cs、)。华这尔一德学等派美不国仅经注重济从学现家实。世界存在的问题出发,而且侧重于从微观角度研
第 12 页
03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学术渊源
2 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广泛探讨和学术批评具有启示作用
正文 . 第一章
渊源2
1 概述
2
主要代表 人物
3 主要理论
4 简要评价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制度学派在加尔布雷斯的倡导下重整旗鼓,并名为“新 制度主义”。前者强烈批评社会现实和新古典方法,是凡勃伦传统的新发展,后者 则热衷于考察制度非中性环境下如何实现制度分析与新古典理论的耦合。加尔布雷 斯沿着凡勃伦——艾尔斯传统,分析了市场与社会组织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整合, 主要代表社人会物经包济括组加织尔中布抗衡雷力思量、的包存在和种种表现及国家对协调双方力量的作用,反映了 尔丁、海应尔用布政罗治纳模、式华处尔理解德决等问美题国的经尝济试学。家。
新制度经济学-主编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主编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行为和绩效影响的学科。
它强调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
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 卢现祥教授研究了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产权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他认为,清晰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产权保护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契约理论与经济组织: 卢现祥教授探讨了契约理论在经济组织中的应用,以及契约理论如何解释经济组织的行为和绩效。
他认为,契约理论能够解释经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经济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新制度经济学:主编卢现祥(续)卢现祥教授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探讨,他还积极关注现实经济问题,并尝试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他关注中国转型经济中的制度问题,分析了产权保护、政府干预、市场机制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卢现祥教授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了多项学术奖励。
卢现祥教授的学术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成果上,还体现在他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上。
他致力于培养经济学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科,卢现祥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主编卢现祥(续)卢现祥教授的研究风格独特,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他的研究方法严谨,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卢现祥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经济制度的作用和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卢现祥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推动经济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制度经济学的先驱
《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不仅要注意个人和自然的力量,还要注意制度的作
用。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的行动。制度对经济 发展的影响是通过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来体 现的。集体行动的意义是为个体行动建立一个行为 规则,指导和约束个人行动,使之符合社会利益。 2.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是“交易”。交易是所有权 的转移。在每次交易里面,都是冲突与依赖并存, 使冲突与依赖二者加以协调的是秩序。冲突、依赖、 秩序这三种基本的社会关系通过交易结合在一起。 3.法律制度是一切制度中具有决定性的制度。资本主 义是法制促成的经济制度进化的结果,因而这个制 度所暴露出来的缺点,也可以通过法律对私人企业 的干涉加以解决。
三、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
• 1934年,康芒斯(Commons, J. R.)出版《制度
经济学》。 • 康芒斯把制度定义为“控制个人行动的集体 行动”,或者更特别地定义为“抑制、解放 和扩张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 • 康芒斯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 传统经济学不考虑制度; 忽视以产权而不是以实物量进行计算的事 实。
一、早期制度学派三位 耀眼的代表人物
• 早期制度主义学派中有三位耀眼的代表人物,分别 是凡勃仑(Veblen, T.)、康芒斯(Commons, J. R.)和米 契尔(Mitchell, W. C.)。他们三人在19世纪中期及20
世纪初期形成了一个反古典经济学的流派。 • 早期制度学派的产生,与当时美国本土多样化的思 想与文化思潮的传播有关。 德国经济学家的影响 受当时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受达尔文的影响
《有闲阶级论》的主要观点(续一)
4.制度的演进不可预期,它没有任何指向性,也没有
始点与终点,而仅仅是一种因与果的连结。在技术制度关系中,技术是动态因素,制度是静态因素, 技术起决定作用。而二者的冲突则决定了制度的演 化和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5.提出了关于人性的新理论。凡勃仑依据进化论和新 的心理学提出人性是演进的,是与文化交互作用的 产物。他认为人性由六大本能倾向所组成:操作本 能、父母的天性、闲散好奇心、关心自我、获取的 倾向和习以为常的天性。对于每个个体来说,这些 本能倾向互相交织对行为产生影响。本能是遗传品 质,但它不是不可改变的。
新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一是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 school),另一个是以科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 school)。
学派简介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20世纪50时代,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登上了学术舞台。
他承袭了凡伯伦为代表的旧制度经济学派的传统,在讨论对象、讨论方法上进展了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派在讨论对象上与旧制度经济学派没有多大差别,没有摆脱旧制度经济学的心理因素、法律因素对经济生活起决断作用的思想,但他们不是像旧制度学派那样讨论由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社会习惯所决断的制度演进过程,而是更多地分析单一制度本身的功能。
在讨论方法上,新制度经济学派比旧制度经济学派更彻底地主见制度演进、整体方法,反对新古典经济学抽象演绎法,认为把个人作为经济学的讨论出发点是不科学的,认为这种方法以其均衡的、静止的分析去讨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外表,没有考虑到社会各个经济利益集团间的冲突冲突。
新制度学派的学者主见从根本上更新现代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他们认为,由于技术不断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结构处于不断的改变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动态的因果过程,所以经济学需要讨论改变、讨论过程。
也就是说,对经济问题的讨论要采纳演进的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演进方法是与整体方法相联系的,强调在经济讨论中,应把留意力集中在作为演进过程的整个社会,而不是个人和企业。
这里所说的整体,不只是经济概念,往往不能用数字来表述。
他们反对正统经济学所采用的数量分析方法,而应当采用制度因素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这种分析方法被概括为制度分析法或结构分析法。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整体讨论是与价值讨论方法相联系的,这实际属于规范的讨论方法。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以科斯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由威廉姆森最先提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的五位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新制度经济学是二十世纪一支突起的异军,它的源头是大家公认的科斯教授1937年的那篇短文《企业的性质》。
之后几十年间,经济学家似乎对这篇文章视而不见,直到1959、1960年科斯的另两篇宏文问世之后,他的思想才逐渐被大家注意。
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引用者多而深入研究者少。
对此,科斯常有抱怨之词。
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大经济
学家认为1937年的文章太过空泛,从逻辑上看虽然无懈可击,毕竟难以操作。
新制度经济学的名字是威廉姆森给起的,在他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一系列文章中他提出了一个所谓的新制度学派,之所以有一个新字冠在前头,主要是为了和以凡伯伦、康芒斯、密切尔为首的老制度学派相区分。
老制度学派曾一度在美国成为主流,那是大萧条之后的几年里,马歇尔和凯恩斯之间的过度时期,迷茫的美国人对自己国人的思想第一次重视,但是,可是说旧制度学派几乎没有给现代经济学留下多少东西,也许正如科斯所说他们本来也不愿
留下些什么。
科斯在1998年的AER上发表的《关于新制度经济学》一文中说:“老制度经
济学的代表康芒斯、密切尔等都是一些充满大智慧的人物,但是他们却是反理论的,他们留
给后人的是一堆毫无理论价值的实际资料,很少有东西被继承下来。
”虽然其中的代表人物
都曾一度在美国经济学家中声名显赫,但对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影响几乎看不到。
然而,新制
度经济学(NIE)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他们非常活跃,而且也逐渐得到了主流的承认。
1986年,M atthews就任皇家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到:“在我们的学科领域里,制度的经济分析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Maathews,1986)在他看来,NIE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
他提出了两个有意义的命题,第一,制度是重要的;第二,制度现象将影响经济理论工具的分析。
对于第一点来说,倒算不上是新制度分析的功劳,因为无论新旧,两派都强调制度是
重要的。
因此在我看来,NIE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它为经济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真实可行,更为敏锐的视角。
阿罗(1987)说:“我现在思索新制度经济学运动的一个答案。
它并没有为传统的经济学问题--资源分配和效用度量--提供一个新的答案,但他回答了一些新问题,为什么制度是这种方式出现而不是其他呢?它融入了经济史,但却提供了比传统的方法更为尖锐(微观分析)的推理方式。
” 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独特视角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微观分析方法呢?
在新古典框架里,“在瓦尔拉斯(Walras)范式中,所有的行动权利被隐含地假定为自由
的、简单的、不受限制的,而且拍卖商和监督人的服务都被假定为不花任何费用的。
因此就不存在律师,没有经纪人,没有银行,没有官员,没有企业家,没有警察,而且实际上也没
有任何一类组织。
”而新古典大家马歇尔又过于急噪,总是太想把经济学象心理学、生物学那样挤入科学的殿堂,虽然他“完全清楚制度的重要性,但他用长期的与短期的概念、用均衡和不均衡概念回避了许多问题。
”在此以后,人们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了经济学大厦的
工程建设,力图从效用理论、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各个方面将新古典的大厦夯实,使得经济学以一种严谨的形式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它自己也急不可待的自我宣称自己是最接近自然科
学性质的社会科学,是最成熟的。
然而,这一切在20世纪5、60年代开始发生变化,奈特早在1924年就已经提出了不确定性概念,西蒙(1953)的有限理性,科斯(1937)、(1960)的交易费用范式和社会成本问题,哈耶克(1937,1945)的关于知识问题的讨论,以及迪克莱特对反垄断的口述传统都对新古典造成了冲击。
正如科斯所批评的那样,经济学不应该只是一堆分析工具,尽管他们也十分重要,更重要的应该是它的研究内容或论题,“我想经济学家应最哦的一件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制度!”(1998)如此以来,我们就不难看出新制度经济
学本身正是在不满新古典日益成为一门抽象的语言而丧失了实际内容方面而兴起的,这个学派既吸收了传统的一些经济分析方法,又有自己的分析范式。
一、制度与价格任何制度的运行都需要成本,价格机制也是制度之一种,它的运行同样如此,但价格机制仍有它显著的优越之处。
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不再是自给自足的,人与人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因为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来说总是不足,所以竞争和稀缺是同义的。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或称为产权或称为制度,无疑人们是无法走出霍布斯丛林的。
这是一种困境。
我们姑且不在此讨论霍布斯、卢梭以及洛克的思想,因为那显然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我们只来考虑分析制度的绩效。
讨论绩效,必然要假定人们已经走出了丛林状态。
然而,即便产权确定了,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产权人的需要,竞争的产权规则本身就是千差万别的。
这些方式中,价格机制只是其中的一种。
只不过,它的绩效最高,相对于租金消散所带来的人们的成本来说,是最低的。
我们从这里开始谈起。
租金是对使用资源的一种支付,这种支付就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我们为满足最终享受收入而必须花费的成本,最早的租金概念专指地租。
李嘉图当年的概念是只土地使用的价格,它不随人们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供给状况,因为供给根本缺乏弹性。
其实,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几乎只要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这种供给的缺乏弹性。
那么,对这些稀缺资源的分配就必须通过一种机制来完成。
在历史乃至现代,这样的机制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古代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对稀缺的政治资源的分配,现在机关里的论资排辈现象等等也是如此。
其实,这和男人凭气力、女人凭容貌来排列本质上讲并无二致。
虽然这些制度在现实生活中一再为人们所行使,但人们的代价有的时候常常会十分高昂,这一代价就是租金的消散。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租金的消散是非常之大的。
这和排队成本一样,只不过它更夸张,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只是要达到最后分配的目的,即一个均衡状态而已。
如果石榴姐的心肠没那么软,而是很黑,让二人出价竞争,租金就不会消散,结局也不会这么悲惨。
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不采用价格或使得价格扭曲的情况,总会有
另一种规则来代替它,但是代价会十分高昂。
正如哈耶克(1945)所说:价格机制是人类的一
个伟大发明,也许是所有发明中最伟大的。
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时候人类偏就是
选择了非价格的配置规则,正如张五常(1974)所说“租金消散能导致均衡的观点是一种机械演习,不是经济学命题”,我们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于是,接下来就引出了年轻的科斯当年的问题。
二、企业的性质与交易成本如果象我们上一节所言,那么价格机制就应该是最佳的,“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新古典辛苦了几十年,无非也是想把这一思想更为理论化、系统化,基础更为坚实。
然而,真实世界比理论显然要复杂的多,人类的智慧与上帝相比,也许根本就是上帝跟人类开的一个玩笑。
1930年代,一位大三的学生科斯拿到奖学金从英国来到新大陆,并巧妙的参观了福特的汽车公司--这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于是科斯开始问了他的两个问题:一、既然“黑板经济学”告诉我们价格体系如此有效,那么为什么现代经济里还有依赖行政命令运行的企业的存在呢?
二、企业的边界在哪里,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的大海中在什么样的规模下被确定呢? 1937
年科斯在文稿写成四年后终于发表,这就是《企业的性质》一文。
科斯首先表明,其实在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并没有对企业问题视而不见,新古典并不比古典经济学更狭隘,但他认为,那些重视及解释都不能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还有奈特的观点。
奈特利用风险和不确定性来作为工具进行分析,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的产生。
风险是人们可知其概率分布的一种不确定,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确定性则意味着人类的无知,因为不确定性表示着人们根本无法预知没有发生过的将来事件,它是崭新的过去从来没有过的。
根据这样的分析工具,奈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总有少数人,他们具有风
险偏好的性质,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拓新,勇于为利润的生成而不懈努力;而绝大部分人是风险规避和中性的,他们愿意交出自己的权利让风险偏好者指挥他们,但条件是偏好者-企业家要确定的保证他们的薪水,于是,公司就在这样的权利划分中成立了。
这是《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的思想。
但科斯不认同,他一方面认为奈特也承认管理者(非企业家)也负有日常管理的责任,这一现象奈特无法解释,奈特的分析无法给管理者以地位;另一方
面,科斯认为如果仅仅只是风险偏好不同,那么雇主和雇员之间也完全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来以市场完成之。
科斯认为,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市场价格机制的运作并非是无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价格发现的成本,只有这一成本小于企业的组织成本时,人们才会通过市场来完成。
这个成本就是科斯首创,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大行其道的交易成本,这一概念我们稍后再谈,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科斯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规模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是之
后几十年NIE乃至主流学者们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
科斯的答案比较家但,这就是那几个著名的圈圈,他说,在一个城镇的消费中心A的外围有产业B、C,如果我们的企业处在外。